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2024-05-03

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精选4篇)

篇1: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时间:2013年10月14日 地点:五楼多功能教室 出席:全师 主持:林朝煌

主题: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内容: 在莆田南日主岛北部12公里处,有一个小岛,形状像圆盘,当地人称罗盘。10年前,这里缺水没电,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艘小舢板。25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了这里,给小岛带来了青春蓬勃的气息,也为孩子们打开了解世界的新窗口。他就是罗盘小学现任校长魏亚建。

放弃调动,这辈子就在小岛教书

罗盘小学的校舍是一排两层的老旧石板房,没围墙,没厕所,没有运动场,连像样的黑板和课桌椅也没有,讲台用一张小凳子改装而成。在魏亚建来校的25年时间里,先后来了30多位教师,但陆续又调走了,最短的仅15天就走了。

由于缺少老师,孩子们最多念到三年级。魏亚建开办了复式班,一年级、二年级的课程都开,语文、数学都教,孩子稍大一些,再想方设法送到主岛学校或岛外学校上学。

魏亚建到小岛的第五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可以调离小岛。暑假前,村支书带着几个村民和学生来到他的宿舍,拉着他的手诚恳地说:“我们村还有60多个娃啊,他们也需要知识,给我们介绍新的教师吧。”

可当年没有新老师进岛,9月1日开学那天,魏亚建撕了调动介绍信,早早地来到学校。不一会儿,魏亚建选择留校任教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所有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来到学校,放起鞭炮。魏亚建说,这一天的场景,值得他感动一辈子。他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在这小岛教书育人。

20多年过去了,魏亚建彻底融入了这个不足800人的小岛。村民们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每逢过节或村民有喜事,他是座上宾,哪家有好吃的,家长、学生也会前来邀请一同分享。

用心教育,海岛校一样能上音体美

这些年,海岛小学教学成绩十分傲人。村主任郭国华介绍说,近20年来,有近50名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考入本科学校。

魏老师将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罗盘小学不像城镇小学设备先进、科目齐全,除了语文和数学,音乐、美术、地理、生物、英语、劳技等课程,可望而不可即。魏亚建带头自学音乐、美术等课程,然后教孩子们。

尽管,老师和孩子们唱不准音律,画不好画,但他与孩子们一起从中得到了快乐,分享了幸福。

岛上不通网络,魏亚建周末回家的话,就上网查阅教学资料,掌握新动态,获取新知识,领会新教法。有时,他到中心校找同事拿材料,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育心得。多年来,罗盘小学保持着与主岛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还共享着优质的教学资源。

已年近半百的魏亚建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发愁。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1年,学校分配来了一位毕业于莆田学院的新老师林志贤。有了新生代的师资力量,小岛越发生机勃勃。

现在,学生们可以与外面的小孩子一样,学英语、上体育课,还能唱歌跳舞。秀屿区拨款22.5万元,用于修建围墙、厕所、运动场等。岛上的企业家刘金树带头捐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小岛的教育环境渐渐发生着变化。

家校同心,20年零安全事故

现在,罗盘小学已经有3名老师,50多名学生,分三个年级。每个老师分管一个年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这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十来个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宝贝一样,哪个学生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老师们就及时给学生补缺补漏。

小岛四面环海,孩子天生好动,魏亚建邀请南日驻岛部队官兵到小岛传授宣传安全知识,还进行互救、互助演练。他带领老师深入家家户户,动员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私自去海边游泳。老师们还想尽一切办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到海里学游泳,开展接力赛、沙滩排球、捉迷藏等等活动。

20年来,师生一条心,家校同合作,罗盘小学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平安校园”落到实处。

25年如一日,魏亚建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校园里,把简易讲台铸成了一种信念,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辛勤耕耘,使一所偏僻的小岛学校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篇2: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乡村教师ZU (MEIXIANGCUNJIAOSHI最美乡村教师周丽娜:“高屌花朵”的守护神她是沈阳女儿, 却扎根新疆。她用她那对孩子们特殊的爱感动着周围的人, 也感动了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她就是“高原花朵”的守护神——周丽娜。“我是一名乡村教师, 每当看到孩子眼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 我的职业使命油然而生, 关心学生, 是我一个教师该做的事情。”2006年, 周丽娜跟随丈夫从沈阳来到新疆阿图什定居。在2700多人的卡依拉克村, 周丽娜是唯一的汉族人, 她应村民的请求, 教村里的孩子们说汉语。很快, 卡依拉克小学的教导主任找到了周丽娜, 希望她能够到学校里来教书, 于是, 她成为卡依拉克小学一名临时教师。“中国, 我们的祖国!”“中国, 我们的祖国!”“民族团结好。““民族团结好。”“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周丽娜就是这样一字一句, 不厌其烦, 年复一年地给学生传授着知识。以心换心, 使周丽娜和卡依拉克村的乡亲们水乳交融。亲人多次劝她回沈阳老家生活, 但为了这里的孩子, 她把阿图什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卡依拉克小学任教期间, 周丽娜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 所带的学生前后有13名考上了区内新疆班。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 所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阿图什市、克州各类比赛中获奖。201•年9月, 周丽娜被调到上阿图什镇中心双语幼儿园工作, 如今又到要维勒克村双语幼儿园当园长。工作岗位调整了, 但周丽娜对孩子们的爱没有变, 对工作的热情没有减, 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周丽娜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学生, 让大山深处的孩子学会“用知识改变命运”。说起今后的生活, 周丽娜说:“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我会一辈子呆

篇3:关注乡村: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教师

广东省有着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届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自接见全体乡村优秀教师,并作重要讲话。受表彰奖励的303名“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分别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市的优秀学校,结合各自专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对口跟岗培训学习。评选表彰活动使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村教师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今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因我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而专门征求我省的意见。

据悉,今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范围,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在职、在岗乡村教师,需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特别提出,对农村教师要有三条保证:一是要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二是要保证享有实惠的物质生活,既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不能老是要求他们“要守得住清贫”。三是要有系统的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应该是持久、普及而又催人奋进的。为此,2015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除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给予每人万元奖金外,还有5000元跟岗培训费。

篇4: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最美乡村教师陈腊英:乐观坚强的“微笑使者”陈腊英生于1980年,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80后,因为曲折的生活经历,品尝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三岁丧父;四岁是村里人人皆知的“小小放牛娃”;六岁给弟弟洗尿布,照顾(再嫁的)母亲坐月子;七岁,她用稚嫩的肩膀给亡父立了一块墓碑;十八岁,她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她的加入,让那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小学教学成绩迅速提高,并取得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2003年,陈腊英来到了镇中心小学任教。就在她满怀信心想实现人生更大理想的时候,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并一度危及生命。尽管一次次晕倒在讲台上,她仍坚持教学,因为她放不下学生!学校只好强行要她去住院治疗,可她惦记着班上的学生,常常刚进院就马上要求出院。就这样,她带病坚持上课近4年之久。然而,陈腊英的年轻与热情终究敌不过病痛的折磨。由于肾移植手术费太高,她的病情不断恶化,她必须每周做两到三次的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几年中,她一次次被背着去做血透、一次次被抢救。在大家的帮助下,2008年10月,陈腊英终于做了肾移植手术,并顽强地活了下来。2009年新学期开学后,陈腊英在术后恢复不到4个月便强烈要求重返校园。2012年下半年,陈腊英重新当上班主任,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她待别留意那些性格内向孤僻、学习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利用周末带他们一起爬山,跟他们一起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她还利用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邀请孩子们到自己家里,和他们聊天、陪他们玩耍。十几年来,陈腊英用真情坚定了乡村孩子求学的信念;她身患重病,却忘我工作,坚守三尺汫台,凭着顽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的自信、热情、善良、真诚和活力,她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人生的态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很多人。现在的她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好老师,·一个传递阳光与关翻驗乡搬师。·—

上一篇:易中天开讲啦演讲稿下一篇:歪打正着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