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2024-05-03

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共8篇)

篇1: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洲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1分×52=52分)

1、植物都要经历、、A植物自身的美观B 植物身体的平衡C 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3、我们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

A大小相同的种子B 饱满、没受伤的种子 C 颜色相同的种子

4、植物的枝、叶、花等能在空间中伸展,是因为茎有()A支撑作用B 固定作用C运输作用

5、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种皮等各不相同。

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制造,3、植物的茎具有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

将根吸收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向将绿叶制造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开花植物一般由、、、、等六部分组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的方向生长,6、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叫,而且在植

9、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蚕卵

是有生命的。刚从卵里孵出来的小蚕叫。

7,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足

8、地球上已经知道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

括:、、和。

9,蚕最爱吃的食物是。蚕能吐丝结。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蚕和 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四个时期,10、人的牙齿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3×8=24)

1、植物的“身体”中,制造营养的器官是()A根B茎C叶

2、凤仙花的叶子是交叉生长的,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 空气、土壤B 空气和肥料C 水分、温度和空气

6、蚕在它结的茧里会变成蛹。蛹和蚕宝宝的样子()。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有相似之处

7、蚕茧可以抽丝,抽丝时我们要用()工具把丝头先挑出来绕在线板上。

A、手指B、竹签 C、缝衣针

8、为了把丝从蚕茧上拉出来,要先对蚕茧做哪样的处理。

A、把蚕茧先放在冷水中浸泡B、把蚕茧先放在热水浸泡

C、把蚕茧先放在冰箱中冷藏

三、分类题:(2+2×5=12分)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

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在①蝗虫、②羊、③青蛙、④蚕、⑤蟾蜍、⑥猫、⑦狗、⑧蜻蜓、⑨人、⑩牛、⑽猪、⑿蝴蝶、⒀熊猫、⒁马、⒂猪、⒃蚊子、⒄苍蝇、这些动物中

属于变态的是:

属于不变态的是:

3×4=12分)

())+水

()+氧气

()

四、完成下列光合作用过程:((

篇2: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 5千米=()米

2.6吨5千克=()千克

3.10000千克=()吨

4.8070米=()千米()米

5.每年下半年一定都是()天,上半年的天数可能是()天,也可能是()天。

6.举例:1993年、()年和()年是平年;

7.2000年、()年和()年是闰年。

8.猜一猜:丽丽的生日是第二季度的倒数第三天,丽丽的生日是();军军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军军的生日是()。

9.将2000千克、8000克、1吨、800千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2分,共10分)

5.强强沿着边长50米的正方形跑道跑了5圈,跑了()。

A、250米B、200米C、800米D、1千米

三、计算。(6分+1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00÷5=505÷5=0×30=23×30=

900÷9=40×50=88×10=400×5=750÷5=20×41=918÷9=390÷3=

2.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832÷4=

605÷5=

※571÷3=

四、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4.每筐稻谷65千克,载重3吨的汽车一次能不能装45筐这样的稻谷?

5.王叔叔从甲地开车到乙地办事,每小时行45千米,2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欢欢家、乐乐家和电影院在同一条笔直的马路上,欢欢家离电影院2千米,乐乐家离电影院800米,欢欢家和乐乐家最远可能相距多少米?最近呢?

附加题 10%

篇3: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2.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1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河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 v=2v0

(C)两船可能在未能到达对岸前相遇(D)甲船也在A点靠岸

3.如图2,同一轨道平面上,同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A、B、C轨道半径相差不大,某一时刻恰好位于同一直线上,当B经过一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卫星都回到原位置上(B) A超前于B,C落后于B

(C) A落后于B,C超前于B (D)不确定

4.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的水面相平齐,如果将金属块匀速提升相同的位移,但仍浸没在水面以下,不计水的阻力,则()

(A)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B)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

(C)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

5.宇航员测得某行星的半径为R,沿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物理量为(已知球体积公式)()

(A)该行星的质量m (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该行星自转的周期t

6.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了h,下面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可能做负功(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7.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4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和质量),绳的另一端悬吊的重物质量为m,人用力向后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传送带以速度v向后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可调),最后可用的值作为被测运动员的体能参数.则()

(A)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C)人对传送带做的功和传送带对人做的功大小相等,但正、负相反

(D)被测运动员的值越大,表示其体能越好

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5,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9.如图6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拴住,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将小球拉到与O等高的位置并使线刚好绷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落到最低点之前,小球重力的功率不断增大

(C)小球落到最低点时刻,线的拉力与线的长短无关

(D)在落到最低点之前,小球的重力一直做正功,线的拉力做负功

10.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如图7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A) mω2R (B)(C)(D)不能确定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如图8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8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9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

14.(8分)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10,所示的数值,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0.02 s,重力加速度g=10.0m/s2;重锤的质量为m,已知s1=09.8 cm,s2=1.42 cm,s3=1.78 cm,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EKB=图10______J,记录C点时重锤的动能EKC=0.320 mJ;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J.从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该题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7分)我国已在2007年4月份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嫦娥1号”卫星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并在此圆轨道上绕行n圈,飞行时间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时离月球表面高度h的公式(用t、n、R、g表示)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16.(8分)质量为5×103 kg的汽车在t=0时刻速度v0=10 m/s,随后以P=6×104 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度,设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N.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s.

17.(9分)如图1 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则: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18.(12分)如图12所示,轻杆长为3L,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求:

(1)球B在最高点时,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大小.

(2)球B转到最低点时,球A和球B对杆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方向如何?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A)(D) 2.(B)(D) 3.(B) 4.(C)5.(A)(B)(C) 6.(D) 7.(B)(D)8.(B)(D) 9.(A)(C) 10.(C) 11.(C)12.(C)

二、填空题(共16分)

13.(共8分)(1)a c e (2)14.0.180 m 0.142 m 0.140 m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15.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在圆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A→B由动能定理得,

此时球A的速度为,设此时杆对球A的作用力为FA,则,FA=1.5mg,A球对杆的作用力为mg,

水平轴对杆的作用力与A球对杆的作用力平衡,再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大小为F0=1.5 mg.

(2)设球B在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B,取O点为参考平面,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篇4: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1.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V,_______片是它的正极.

2.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_______.

3.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 A,电阻R=_______Ω.

4. 电阻R1、R2的电阻分别为20 Ω和10 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

5. 标有“PZ220-25”字样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灯丝电阻是_______Ω,1 kW·h的电能可以使它正常发光_______h.

6. 标有“220 V40 W” 的电灯,若接到110 V的电源上,通过的实际电流为_______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W.

7. 如图4所示电路,当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整个电路的电功率将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某同学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 r / kW·h”的字样,他断开电能表连接的其他用电器,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测出电能表的铝盘在10 min内转了50 r,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J,该用电器的功率为_______W.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滑动到右端时,小灯泡的亮度().

A. 逐渐变暗B. 逐渐变亮

C. 先变暗再变亮D. 先变亮再变暗

10. 家用白炽灯上标有“220 V40 W”字样.当该灯正常工作时,它的功率().

A. 大于40 W B. 小于40 W

C. 等于40 W D. 等于220 W

11. 小刚用图6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12. 如图7所示,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其中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发光的灯泡灯丝断了

B.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灯丝电阻较小

C.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两端电压较大

D. 两灯相比,通过不发光的灯泡的电流较小

13. 如图8所示电路中,L1、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L1、L2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检查时发现:若用一根导线先后连接开关S的两端和电阻R的两端,电路均无变化,两灯仍然不亮.若用电压表测L2两端b、c两点间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明显高于L2的额定电压. 据此可以判断().

A. L1灯丝断了B. L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S接触不良D. 电阻R损坏了

14. 以下单位不是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 B. kWC. kW·h D. J / s

15. 如图9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C. 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将变小

D. 电路的总功率将变大

16. 图10是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甲、乙两个电阻时得到的I-U图象,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由图象比较电功率().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无法确定

三、作图题(17题3分,18题5分,共8分)

17. 在图11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18.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图12是小丽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19题6分,20题8分,共14分)

19.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测得的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

20.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测量一只标有“6.3 V0.3 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12V)一个,电压表(量程0~3 V、0~15 V)一块,电流表(量程0~0.6 A、0~3 A)一块,“10 Ω2 A”和“50 Ω1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甲同学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50 Ω1 A”的;乙同学认为电压表应选用大量程,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10 Ω2 A”的.

请你对两位同学器材选择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填在表2中(指出不合理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所产生的后果).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 表3所示的是一台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以下分析和计算:

(1)这台电冰箱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是多少小时?

(2)如果这台电冰箱每次启动只工作15min,一天(24 h)启动多少次?

(3)如果这台电冰箱连续工作24 h,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计算结果大于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中所提供的耗电量,主要是由于电冰箱具有什么工作特点?

22. 有两只灯泡,L1上标有“6 V3 W”字样,L2没有标记,测得L2的电阻是6 Ω,把他们串联起来接入某一电路中,他们均能正常发光.求出:(1)电源电压;(2)L2的电功率.

篇5: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对等性C.广泛性D.平等性

7.)

A.B.放弃享受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C.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D.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8.“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A.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

C.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9.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遵守______的基本道德规范。()

A.自尊、自信、自强

B.见义勇为、舍生取义、公而忘私

C.爱党爱国、明礼诚信、互助互爱、勤俭节约、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重视法制建设,也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A.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目的和任务相同,可以相互代替

B.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和实现的手段相同

C.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D.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我国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11.下列行为中,属于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是()

A.参加集会、游行、示威活动B.捕捉老鼠、蛇、青蛙等动物

C.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树木D.攻击外国的计算机系统

12.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害或破坏自然资源。”这就要求公民()

A.积极去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B.不做与法律有关的事情

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13.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1点2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机在执行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航班任务时与地面失去联系。这架航班凌晨0点42分从吉隆坡起飞,航班号为MH370。机上一共搭载了239人,其中旅客227人,包括两名婴儿;机组人员12人。机上人员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乘客150多名。得知消息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民_____的尊重。()

A.生命健康权B.财产权C.劳动权D.人身自由权

14.酒后驾车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威胁。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酒后、醉酒驾驶行为。这一举措: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表明我国法律是专门用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 ③表明我国重视和保障人权 ④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从2013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某小学发生血案到4月30日山东潍坊校园惨案,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我国发生了5起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伤害案件,造成了严重后果。这警示我们:①保障校园安全刻不容缓,国家应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依法保障师生安全 ②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校园安全管理 ③未成年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④远离人群既是远离暴力也是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右面漫画讽刺了有些煤矿主____的现象。()

A.忽视安全生产,漠视矿工的生命安全

B.非法开采煤炭,赚取黑心钱

C.违规开设煤矿,一夜暴富

D.贪图享受,忽视管理

17.王某欠任某5万元钱,久拖不还。于是,任某将王某骗到自己的家里捆绑起来,并给王某的妻子打电话,要她拿钱来才能放人。直到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来钱以后,任某才将王某放走。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A.王某欠债不还,任某扣人索债无可非议

B.任某扣人索债是错误的,但不违法

C.任某扣人索债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任某扣人索债是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刘某是一位先天性残疾人。一天,他来到街上乞讨,为了博得他人的同情而自残。刘某的这种行为是()

A.不珍惜自己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B.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别人不得干涉

C.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无可非议 D.符合社会道义、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19.中学生王某在教室里随地吐痰,被班长黄某看见了,黄某便强迫王某当众将地上的痰舔干净。黄某这样做()

A.是正确履行职责的表现B.有利于王某的健康成长

C.侵犯了王某的人格尊严D.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权

20.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

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21.右边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侵犯了他人____的行为。()

A.姓名权B.肖像权

C.名誉权D.隐私权

22.某中学生写作文时,用邻居的真实姓名,虚构邻居家重男轻女的情节。这篇作文被某晚报选登,造成了较恶劣影响。该学生的行为侵犯了邻居的()

A.健康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3.近日,阿美辞掉了在某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员工作。她说,离开这家公司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名字连续几个月上了公司的“猪头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美工作表现差,承受能力差,应该辞职

B.张贴“猪头榜”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员工的人格尊严

D.辞职是员工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手段

24.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一家蛋糕店老板恰好有机会看到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B.只要幼儿园同意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

C.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

D.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本人同意 25.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中考、高考考生的成绩等信息,除通知考生本人和相关录取单位外,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考生信息。这有利于保护考生的()

A.荣誉权B.知情权C.隐私权D.姓名权

26.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接受审讯时,认为他享有隐私权,拒绝回答公安人员的所有问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不受法律保护

B.犯罪的人丧失了公民的资格,不享有隐私权

C.犯罪的人侵害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自动丧失了隐私权

D.犯罪嫌疑人在被问到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时可以拒绝回答

27.右图中“二道贩子”的行为()

A.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B.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C.“人肉搜索”在网络上流行。“人肉搜索”的特点是网民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

是网民的权利,别人不得干涉B.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D.能遏制违法犯罪,伸张正义))

B.生命健康权C.肖像权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0分)

分)材料一:中学生李阳在课堂上非常爱回答问题,有时候不举手就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嘲笑“上课积极发言,这是我的权利。”(分)某公司职工鲁天明爱好文学,经常在业余时间写一些小说和散文。他在向报刊投稿时,都署

2利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考 生答题不 准 超过此线

33.(8分)下面是小品《他为什么找不到友谊》的片段。

学生1:李清,“猪头”呢?

学生2:你叫谁呢?

学生1:胖子李琦呗!

学生2:昨天你叫人家“肥肥”,今天又叫人家“猪头”,你怎么尽给人起绰号?

学生1:谁叫他昨天考试时不把试卷给我抄的!哎,昨天我把“猪头”在澡堂洗澡的雅照发到网上了。你看到了吗?

学生2:你真无聊。(学生2走开了)

学生1:哎,别走啊,陪我聊聊吧„„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学生1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呢?请你帮他找出原因。

(2)请你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这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回自己的友谊。

34.(12分)鲁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鲁勇背起书包上学。午餐后,鲁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鲁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鲁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我国公民为什么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篇6: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争研(yán)斗艳 麻木不仁(rén) B.虬(qiú) 枝 漠(mò)不关心

C.狭獈(ài) 坦荡如砥(dǐ) D.贪婪(lǎn) 心无旁骛(w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会上,小明酝酿了一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B.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航天史上承前启后重要的一步。

C.60年的春华秋实,60年的努力,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在草原上,星罗棋布着好几座美丽的蒙古包。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策,竹制的马鞭,这里指驱使。 B.食:同“饲”,喂养。

C.之:音节助词。 D.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二、阅读与赏析(共44分)

(一)(12分)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责备)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有删节)

6.下列句中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C.至之市 D.无案牍之劳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彭越曾经做过强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豨时,他按兵不动,想借机谋反。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句)

(1)少年或谓越曰 (2)遂破楚 (3)欲自往谢 (4)太仆亡走汉

9.翻译句子(4分)

(1)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2)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二)(4分)秋浦途中①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0.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中“萧萧”与“淅淅”二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第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7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圣神。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3.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

(四) 回家去问妈妈 (13分)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x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来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4分)

答: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答: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7.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的含义?(3分)

答:

(五)(8分)

18.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翅湿沾微雨, 。 ② ,高斋闻雁来。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 ,草色入帘青。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三、表达与交流(共46分)

19.(6分)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智取生辰冈

(1)情节概述(要求说清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相关人物的名字或绰号)(4分)

(2)体验或感悟:(要求说清该情节故事所体现出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你自己的阅读感受)(2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生活中,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都可能在刹那间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 X ”代替。

篇7: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试卷

一、填空:(共16分,其中第1、11、12每题2分,其余每题1分)

1、3吨50千克=( )吨 3小时15分=( )分

8000平方米=( )公顷 5.06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2.943.5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把乘数的小数点去掉,要使积不变,被乘数应( )。

3、两个数相除,商是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

4、身份证号码规定,倒数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 ),双数表示( )。

5、12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6、(ab)c=( )( )+( )( ),这是应用了( )。

7、把1.30、1.307、1.3、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如果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长200米,高150米,占地( )公顷。

10、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60厘米,高15厘米,它的面积是( )。

11、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是n,其余两个分别是( )和( )。

12、六年级16班植树棵数分别是50棵、42棵、47棵、45棵、44棵、51棵,这组数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

13、把3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4分)

1、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

2、

=2a ( )

3、0.271.4=2.70.14 ( )

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周长扩大8倍。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2.5100与2.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 )

篇8: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牛顿命名力的单位.以帕斯卡命名________的单位.

2.如图1所示,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N,木块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3.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8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4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0N,则物体所受拉力F大小为____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J.

4.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实验.在图2中,A、B是一个连通器上端的两个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开口B吹气时,开口A-端的液面会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5.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到5m高的楼上,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为60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6.有一木块,浸在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浸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3的体积没入液体中,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7.如图3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在液体中静止,那么与液体密度梢同的是______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球,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小兰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9.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个定滑轮

D.-个动滑轮

10.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11.如图4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做加速运动

D.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

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13.下列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突然开动的汽车

B.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C.降落的飞机

D.射出的子弹

1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竖直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15.如图5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样大

B.甲大

C.乙大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6所示,一个物体随传送带匀速向右运动,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7.如图7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对支点o的力臂2.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8A.B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8C、D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mL,根据F浮=C排=p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可以选用图8中的______(填A、B、C、D)步骤,请简要说明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____.

19.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1.

(1)实验时,用手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第②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F的大小会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

(4)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5)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动滑轮重为______N.

(6)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10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1)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若要在原图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图中钢球______不变.

(4)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该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钢球将____.该实验用到的方法是____法,结论是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1.在城乡建设中,推土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回答并计算:

(1)推土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在松软的土地上作业时______.当推土机在湿滑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上凸起的棱则起到______的作用.

(2)推土机的质量为2t,一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强.

(3)当推土机以2000N的牵引力前进300m时,求牵引力对推土机做的功.

22.为了测量石油的密度,小明在杯子内盛有适量石油,放人一个质量是5.6x10-3kg,边长是2cm的正方体物块,有此时石油的深度为0.1m,如图11.取g=10N/kg,求:

(1)石油的密度为多少?

上一篇:采煤系统的概述下一篇:那深邃的目光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