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2024-04-12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共9篇)

篇1: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龙东中考)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

2.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

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

3.(2012遵义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4.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

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 果不同的是( )

7.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8.(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

B.下坡时,捏紧刹车闸

C.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

D.旱冰鞋装有滚轮

10.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11.(2012绥化中考)如图所示,在龙舟比赛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 )

A.龙舟在从起点划到终点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不变

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桨往后划,先给水向后的力,水再给桨向

前的力,龙舟前进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惯性力

12.(2011义乌中考)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

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

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

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3.(2011黄冈中考)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_(选填“左” 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__。

14.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15.(2012成都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使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如图所示,当他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 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16.(2012咸宁中考)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_________现象(选填“全反射”或“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_ (选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7.(2011上海中考)如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毽子被踢出后,由于__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8.(2012嘉兴中考)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用2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

2 N增大为3 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5分)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50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物块,画出物块所受重力G和推力F的示意图。

22.(5分)(2012青岛中考)用力F将木块压在墙上,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的其他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3.(10分)(2012滨州中考)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 (选填“前面”或“后面”)。

24.(10分)(2012遂宁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1)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____运动。

(2)对比图中____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3)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 N,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 N时,摩擦力为_________N。

(4)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五、计算题(10分)

25.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19 6 N,则它的质量是多少kg?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照相机、望远镜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作的,所成的像是凸透镜成像,自行车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所以C符合题意。

2.【解析】选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正确答案为B。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像跟物向同一方向移动,所以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靠近透镜,像就要远离透镜,像距逐渐变大;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大小的关系,像距逐渐变大,像就逐渐变大,故选C。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现在物距是10 cm,所以焦距应大于10 cm,可见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满足要求,故选D。

5.【解析】选B。物体在c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故本题选B。

6.【解析】选D。A中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B中压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C中斧头对木柴的力改变了木柴的形状;D中竖直向下的重力使小球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由此可知,D中重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选D。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由题意,图中的两次实验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均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上面的弹簧被拉长,下面的弹簧被压缩,故该实验是探究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故选C。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C错;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可能是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故B、D错。

9.【解析】选D。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 增大摩擦力,A错;下坡时,捏紧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错;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错;旱冰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D对。

10.【解析】选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时,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方向或者速度)一定发生改变,A、B方向变化有可能,C项中小球在力F的方向上可能加速下落,可能发生;D项中的小 球做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力F的方向垂直,没有可能。

11.【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龙舟从起点到终点,船及人的重力都没有改变,故A正确;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和运动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龙舟是静止的,故B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故C错误;停止划桨后,由于惯性,龙舟仍然向前运动,故D错误。

12.【解析】选D。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饮料罐运动的距离来体现的,而影响其运动距离长短的因素不仅有摩擦力的大小,还有物体的初始速度。所以要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即控制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的作用。饮料罐由运动变为静止也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在竖直方向上,饮料罐没有移动距离,即饮料罐处于静止状态(仅针对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导得出的,没有科学的`推导是得不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D。

13.【解析】光路是可逆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灯泡灯丝处于焦点位置时,射出平行光;作为幻灯机使用时,应物距f

答案:焦点 右 倒立 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

14.【解析】夏天太阳光经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其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放大镜在阳光下,调整适当距离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阳光经放大镜折射后,会聚成的焦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 折射

15.【解析】因为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所以当蜡烛在距离凸透镜28 cm时,处在凸透镜的二 倍焦距以外,此时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应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的位置上,所以应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缩小 靠近

16.【解析】光纤通信利用的就是全反射的原理,光纤在结构上有中心和外皮两种不同介质,光从中心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 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答案:全反射 前 凹透镜

17.【解析】向上踢毽子,毽子向上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出后,由于毽子具有惯性,所以会继续向上运动;由于毽子在空中受重力作用,且为非平衡力,所以最终落向地面。

答案:运动状态 惯性 重

18.【解析】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阻碍了小车向右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的情况下,要使小车运动,需要施加拉力,克服摩擦力,小车才会运动。

答案:小车与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19.【解析】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是平衡力,即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推力大小等于2 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为2 N。当水平推力由2 N增大为3 N后,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都不变,所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不变。

答案:2 不变

20.【解析】开始时,两小球随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故不会相碰。

答案:不会

21.【解析】作力的示意图时,先要确定受力物体,再确定力的作用点,最后在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这个力的大小即可,另外在画推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可以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画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示意图时,力的大小最好能通过线段的长短定性地表示出来。

答案:如图所示

22.【解析】本题考查物体受力的知识。由于木块被压在墙上,木块受到其他的力有重力、墙壁的摩擦力、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答案:如图

23.【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题意知蜡烛离凸透镜距离为30 cm,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故移动光屏可得到蜡烛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不变,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完整的像,但由于透过的光减少,光屏上得到的像较暗。(3)近视眼镜实质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去掉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

答案:(1)缩小 (2)完整的像 (3)前面

24.【解析】(1)小黄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摩擦力等于拉力,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故应选甲、丙。(3)小黄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 N,拉力是2 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 N;当拉力增大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仍为2 N。(4)猜想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探究摩擦力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答案:(1)匀速直线 (2)甲、丙 (3)2 2 (4)C

25.【解析】一只蜂鸟的质量:

一只鸵鸟受到的重力:

G2=m2g=150 kg×9.8 N/kg=1 470 N

答案:2×10-3 kg 1 470 N

篇2: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模拟测试题

(二)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A4、A5、D6、A7、B8、B9、D10、A

二、填空题

11、(a)(b)

12、减小 滑动 具有惯性 13、20.2014、9.80.001

15、F1L1= F2L2216、上浮不变 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17、100竖直向上小木块大石块 大石块

18、费力

19、乙甲

三、作图题:略

四、实验探究题

24、(1)高(大)(2)0.473% 增大 减少额外功

25、甲乙乙 丙

五、综合应用题

篇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1.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V,_______片是它的正极.

2.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_______.

3.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 A,电阻R=_______Ω.

4. 电阻R1、R2的电阻分别为20 Ω和10 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

5. 标有“PZ220-25”字样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灯丝电阻是_______Ω,1 kW·h的电能可以使它正常发光_______h.

6. 标有“220 V40 W” 的电灯,若接到110 V的电源上,通过的实际电流为_______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W.

7. 如图4所示电路,当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整个电路的电功率将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某同学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 r / kW·h”的字样,他断开电能表连接的其他用电器,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测出电能表的铝盘在10 min内转了50 r,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J,该用电器的功率为_______W.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滑动到右端时,小灯泡的亮度().

A. 逐渐变暗B. 逐渐变亮

C. 先变暗再变亮D. 先变亮再变暗

10. 家用白炽灯上标有“220 V40 W”字样.当该灯正常工作时,它的功率().

A. 大于40 W B. 小于40 W

C. 等于40 W D. 等于220 W

11. 小刚用图6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12. 如图7所示,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其中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发光的灯泡灯丝断了

B.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灯丝电阻较小

C.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两端电压较大

D. 两灯相比,通过不发光的灯泡的电流较小

13. 如图8所示电路中,L1、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L1、L2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检查时发现:若用一根导线先后连接开关S的两端和电阻R的两端,电路均无变化,两灯仍然不亮.若用电压表测L2两端b、c两点间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明显高于L2的额定电压. 据此可以判断().

A. L1灯丝断了B. L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S接触不良D. 电阻R损坏了

14. 以下单位不是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 B. kWC. kW·h D. J / s

15. 如图9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C. 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将变小

D. 电路的总功率将变大

16. 图10是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甲、乙两个电阻时得到的I-U图象,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由图象比较电功率().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无法确定

三、作图题(17题3分,18题5分,共8分)

17. 在图11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18.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图12是小丽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19题6分,20题8分,共14分)

19.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测得的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

20.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测量一只标有“6.3 V0.3 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12V)一个,电压表(量程0~3 V、0~15 V)一块,电流表(量程0~0.6 A、0~3 A)一块,“10 Ω2 A”和“50 Ω1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甲同学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50 Ω1 A”的;乙同学认为电压表应选用大量程,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10 Ω2 A”的.

请你对两位同学器材选择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填在表2中(指出不合理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所产生的后果).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 表3所示的是一台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以下分析和计算:

(1)这台电冰箱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是多少小时?

(2)如果这台电冰箱每次启动只工作15min,一天(24 h)启动多少次?

(3)如果这台电冰箱连续工作24 h,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计算结果大于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中所提供的耗电量,主要是由于电冰箱具有什么工作特点?

22. 有两只灯泡,L1上标有“6 V3 W”字样,L2没有标记,测得L2的电阻是6 Ω,把他们串联起来接入某一电路中,他们均能正常发光.求出:(1)电源电压;(2)L2的电功率.

篇4: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错误的是

A.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B.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后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

C.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D.54门礼炮齐鸣49响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A.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推翻 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x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x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x藏进军,一面力争x藏和平解放

C.x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x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17、“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这段内容介绍的是土地改革的哪 一历史要素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意义

18、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下列 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20、右表中的数据说明了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有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2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2、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有

A.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道“世界屋脊”

23、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2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5、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2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当中,国家采取了( )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没收 B.合作 C.协商 D.赎买

2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29、探索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0、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经验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32、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的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A.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C.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D.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3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②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4、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五四运动

35、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恢复名誉的中共党员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C.刘少奇 D.叶剑英

36、1980年,一位最早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深圳 D.上海

37、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④特区姓“社”不姓“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共25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据此回答相应的问题。(10分)

【进行拨乱反正】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在““””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说

(1)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1分)依据材料指出这次会议“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的理由。(2分)

【促成新型理论】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年代尺,概括其表达的主题。(1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写出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2分)

2、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请写出来?(2分)这一基本国策是由哪一政党提出的?(2分)

(3)材料三中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请写出历史上台湾和祖国大陆分别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从而“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 (4分)

篇5: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 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 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所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

A.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B.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D.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 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大规模开展

5.x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人民军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B.x藏地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x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入x藏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邱少云 B.雷锋 C.罗盛教 D.黄继光

7.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 为 (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

8.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9.下面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产出第一辆汽车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大庆油田建成 ⑤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革 D.实行对外开放

12.根据反映的情况分析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农村改革全面实行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3.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春晚的第一副对联出句是“五十六朵花开,五光十色六合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光十色六合春”的措施有( )

①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 ”的构想

16.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穿行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7.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高举旗帜

D.良好开端

18.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9.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而颁布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1.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

22.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政策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 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 D、中共八大上

23.香港媒体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指的是( )

A、尊重历史 与现实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香港的顺利回归 D、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2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说明( )

A、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B、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 动权就越大

C、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

25.“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神 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位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7分,27题17分,28题16分,共50分)

26. ,新中国的年轮刻上了第68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2分)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3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依据所学内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4分) 我们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又走了哪些弯路?(至少答出一条)(2分)

材料三 1978—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524 20 370 102 30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 826 7 073 28 762

(3)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20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两次重大会议,说出这两次会议的名称?(2分)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各2分)

27.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1)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3分) 这一政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

材料二 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境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2)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2分)(至少写出2个)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分)

篇6: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 1-20 ABACC; CBBBC; ABCBB; AAACB

二、选词填空。(10分)

1 was mad at 2 less 3 get on 4 organize 5 took

6 in good health 7 kinds of 8 until 9 landed 10 pass on

三、完型填空 (10分) (A). 1-4 BCAD (B). 5- 10 BCCCAB

四、按要求变换句型(10分)

1 While, watching 2 they, would 3 if, have 4 shouldn’t come 5 Did, see

6 What, doing 7 was, doing 8 Will, win 9 Why, did 10 Would, opening

七、将左右两栏对应句连接,使他们相匹配。(10分)

1-10 HBJID FEAGC

六、用动词的适当时态填空.(5分)

1 will fly 2 are playing 3 goes 4 could 5 is reading

6 won’t have 7would visit 8 bought 9 rains 10 was talking

七、阅 读 理 解(共10分, 每小题1分)

(A). BCACC; (B). CBBBC;

八、综合语言运用(共5分)

一、(A).1. BEG 2. DFI 3. ACH (B). (vary answers)

B卷(20分)

一、选词填空:选用十个词,用适当形式填空,每空限用一次。(5分)

1 sleeping, 2 work, 3 well, 4 more, 5 loudly 6 hard 7 have 8 late 9 hours 10 healthy

二、汉译英(5分)

1 Do on well with 2 will happen if leaves 3 one of important subjects

4 I bought doesn’t work. 5 did live will work

三、阅 读 理 解(5分)

1-5 CAABC

四、小作文(5分)

篇7: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牛顿命名力的单位.以帕斯卡命名________的单位.

2.如图1所示,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N,木块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3.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8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4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0N,则物体所受拉力F大小为____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J.

4.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实验.在图2中,A、B是一个连通器上端的两个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开口B吹气时,开口A-端的液面会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5.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到5m高的楼上,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为60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6.有一木块,浸在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浸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3的体积没入液体中,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7.如图3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在液体中静止,那么与液体密度梢同的是______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球,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小兰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9.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个定滑轮

D.-个动滑轮

10.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11.如图4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做加速运动

D.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

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13.下列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突然开动的汽车

B.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C.降落的飞机

D.射出的子弹

1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竖直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15.如图5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样大

B.甲大

C.乙大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6所示,一个物体随传送带匀速向右运动,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7.如图7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对支点o的力臂2.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8A.B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8C、D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mL,根据F浮=C排=p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可以选用图8中的______(填A、B、C、D)步骤,请简要说明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____.

19.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1.

(1)实验时,用手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第②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F的大小会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

(4)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5)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动滑轮重为______N.

(6)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10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1)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若要在原图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图中钢球______不变.

(4)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该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钢球将____.该实验用到的方法是____法,结论是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1.在城乡建设中,推土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回答并计算:

(1)推土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在松软的土地上作业时______.当推土机在湿滑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上凸起的棱则起到______的作用.

(2)推土机的质量为2t,一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强.

(3)当推土机以2000N的牵引力前进300m时,求牵引力对推土机做的功.

22.为了测量石油的密度,小明在杯子内盛有适量石油,放人一个质量是5.6x10-3kg,边长是2cm的正方体物块,有此时石油的深度为0.1m,如图11.取g=10N/kg,求:

(1)石油的密度为多少?

篇8: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1.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新铅笔的重力为1N

B.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20m/s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2.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 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 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 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的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4.如图所示,飞机正在向右飞行,上面载有一批救灾物资需要投放到地面上的A点,那么飞机投放位置应该在()

A.A点左方提前投掷 B.A点正上方投掷

C.A点右方投掷 D.只能在飞机悬停在空中时方可投掷

5.(2012江苏盐城)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 大小是否相等 B. 方向是否相反

C.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2012德州)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某型号天文望远镜连同三脚支架总重约为300N,支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cm2,望远镜正常观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106Pa B.3×106Pa C.7.5×104Pa D.7.5×105Pa

8.如图所示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为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F变大,p变小 B.F不变,p不变 C.F不变,p变大 D.F不变,p变小

9.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10.(2012株洲中考)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三峡船闸

12.如图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13.(2013福建龙岩)张华同学经常在家帮奶奶干活,在劈柴时,他感觉斧头的刃越锋利,越容易劈开木头。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________,增大了________的缘故。

14.(2013福建龙岩)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12年175米试验性蓄水9月10日开始,10天内水位上升到165m,一块上表面面积为0.5m2的水平石板被淹没在水面下100m深处,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

10N/kg)

15.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若测出的大气压强值约为1.0×105Pa,一只手掌的面积大约为0.01m2,则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是

________N。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6.北京7.21特大洪水中,当乘坐的小轿车驶入立交桥的下面时,车沉入水中后,司机无法打开车门,造成溺水身亡,这是由于最初轿车沉入水中时,车外水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________(填“车内”、“车外”)方向的压力差。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车内外的压强差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不要惊慌,在水将要没过头部时深憋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了。

17.(2012湖北黄冈)向日葵因生长在茎顶端的花盘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如图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向日葵,请在图中作出花盘的受力示意图.

18.(2012嘉兴)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方法: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________,使其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按照设计,其外壳的总体积为0.02m3,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该观光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

(2)若该车其余部分的质量为242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这种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

20.(鸡西)据《人民日报》悉,2012年6月3日,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9”,在搭载“蛟龙”号潜水器和数十名科学工作者后,驶向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7000m的深潜记录。(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kg/m3,g=10N/kg)求:

(1)“蛟龙”号潜水器的质量约为2.2×104kg,它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多少牛顿?

篇9: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数学

一、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2B..8C.4D.()

2、x3有意义的条件是

A.x>3B.x>-3C.x≥-3D.x≥3()

3、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

A.6

B.

C.9

D.()

4、下列定理中,A、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BCD()5A、1B、()

6、在直线l图所示)分别是1、2、3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的值为。

A.6B.5C.()

7、如图,在□ABCD中,已知AB=3cm,AE平分∠BAD则EC等于

()

8、如图,菱形ABCD中,E、是AB、AC的中点,若EF=

菱形ABCD的周长是 A.12B.16

C.20

D.2

4D

C

()

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 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

F

B

A.6B.8C.10

D.1

2D’

()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

A.45° B.30°C.60° D.55°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1、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A为35°和45°,则∠B=__ 度。

1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0,较短的边长为12cm,则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cm.1 m,当它把绳子的下端

_____m.cm。B(0,2)的距离是_______。

中,点D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

AB于E,DF∥AB交AC于F。且AD交EF于O,2

4(18题)

119、在正方形ABCD中,E在BC上,BE=2,CE=1,P是BD上的动点,则PE和PC的长度之和

最小是_____________.20、请你找出 其中规律,并将第n(n≥1)个等式写出来.三、解答题:(共20分)

(10分)

21、2(272)(10分)22.222323

23、(12分)如图,已知□ABCD中,AE平分∠BAD,CF平分∠BCD,分别交BC、AD于E、F.求证:AF=EC

证明:

2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即四边形ABCD的中点四边形).(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2分)

证明你的结论.(6分)证明:

(2)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4分)(3)你学过的哪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4分)

上一篇:小学两分钟自我介绍下一篇:鹤峰县实验中学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