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24-04-19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共7篇)

篇1: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一、填空:27分(第1题4分,其余每空1分)

1、

□÷□=□(盘)……□(个)□÷□=□(个)……□(个)

2、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卷:5个一和8个百合起来是( ),一千里面有( )个一百。

3、□÷()=4……5,除数最小是(),这时的□是()。

4、800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 )。

5,497和503都比较接近( )。

6、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7、44里面最多有()个8。15个10是()

8、按规律接着写:

(1)160、170、180、()、();(2)465、556、647、()、()

(3)807、808、809、()、()

9、在○里填上“>”、“<”或“=”。

19毫米○2厘米10分米○1米740○704

10、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名称。

一元硬币厚度大约2()课桌高约80( )

筷子长约3( )旗杆的高约13( )

二、计算。(29分)

1、口算下面各题。(16分)

70+50=500-300=9×8=130-30=

28÷7=400+20=50+90=170-100=

560-500=32÷4=60-6=80+600=

900+10=850-50=24÷4=48÷6=

2、用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13分

☆263+319= 37÷5=56+318+452=72÷8=

三、想一想,画一画。(2分)

画一条比50毫米短15毫米的线段。

四、辨别方向我能行!(4分)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用3、4、0、2中的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①304 ②342 ③432

2、3□9﹥328 □里最小填( )。

①3 ②0 ③2

3、下面得数小于500并大于400的算式是( )。

①504+200 ②280+197 ③700-308

4、小芳和小军拍皮球,小芳拍了4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军最多拍多少下? ()

①28 ②40 ③39

六、解决问题:30分每题5分。

1、2、1张贺年卡6角钱。

(1)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去缴费才够?在合适的答案

下打“√”

200元300元500元

()()()

(2)算一算,三项开支共需要多少元?

3、4、王老师带领45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船?

张叔叔运来了多少棵大白菜?

5、补充习题25页第3题

篇2: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1、□÷□=□(盘)……□(个)□÷□=□(个)……□(个)

2、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卷:5个一和8个百合起来是(),一千里面有()个一百。

3、□÷()=4……5,除数最小是(),这时的□是()。

4、800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

5,497和503都比较接近()。

6、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7、44里面最多有()个8。15个10是()

8、按规律接着写:

(1)160、170、180、()、();(2)465、556、647、()、()

(3)807、808、809、()、()

9、在○里填上“>”、“<”或“=”。

19毫米○2厘米10分米○1米740○70410、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名称。

一元硬币厚度大约2()课桌高约80()

筷子长约3()旗杆的高约13()

二、计算。(29分)

1、口算下面各题。(16分)

70+50=500-300=9×8=130-30=

28÷7=400+20=50+90=170-100=

560-500=32÷4=60-6=80+600=

900+10=850-50=24÷4=48÷6=

2、用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13分

☆263+319= 37÷5=56+318+452=72÷8=

三、想一想,画一画。(2分)

画一条比50毫米短15毫米的线段。

四、辨别方向我能行!(4分)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用3、4、0、2中的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①304 ②342 ③4322、3□9﹥328 □里最小填()。

①3 ②0 ③

23、下面得数小于500并大于400的算式是()。

①504+200 ②280+197 ③700-3084、小芳和小军拍皮球,小芳拍了4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军最多拍多少下?()

①28 ②40 ③39

六、解决问题:30分每题5分。1、2、1张贺年卡6角钱。

(1)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去缴费才够?在合适的答案

下打“√”

200元300元500元

()()()

(2)算一算,三项开支共需要多少元?

3、4、王老师带领45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船?

张叔叔运来了多少棵大白菜?

篇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1.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V,_______片是它的正极.

2.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_______.

3.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 A,电阻R=_______Ω.

4. 电阻R1、R2的电阻分别为20 Ω和10 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

5. 标有“PZ220-25”字样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灯丝电阻是_______Ω,1 kW·h的电能可以使它正常发光_______h.

6. 标有“220 V40 W” 的电灯,若接到110 V的电源上,通过的实际电流为_______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W.

7. 如图4所示电路,当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整个电路的电功率将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某同学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 r / kW·h”的字样,他断开电能表连接的其他用电器,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测出电能表的铝盘在10 min内转了50 r,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J,该用电器的功率为_______W.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滑动到右端时,小灯泡的亮度().

A. 逐渐变暗B. 逐渐变亮

C. 先变暗再变亮D. 先变亮再变暗

10. 家用白炽灯上标有“220 V40 W”字样.当该灯正常工作时,它的功率().

A. 大于40 W B. 小于40 W

C. 等于40 W D. 等于220 W

11. 小刚用图6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12. 如图7所示,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其中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发光的灯泡灯丝断了

B.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灯丝电阻较小

C. 两灯相比,不发光的灯泡两端电压较大

D. 两灯相比,通过不发光的灯泡的电流较小

13. 如图8所示电路中,L1、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L1、L2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检查时发现:若用一根导线先后连接开关S的两端和电阻R的两端,电路均无变化,两灯仍然不亮.若用电压表测L2两端b、c两点间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明显高于L2的额定电压. 据此可以判断().

A. L1灯丝断了B. L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S接触不良D. 电阻R损坏了

14. 以下单位不是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 B. kWC. kW·h D. J / s

15. 如图9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C. 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将变小

D. 电路的总功率将变大

16. 图10是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甲、乙两个电阻时得到的I-U图象,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由图象比较电功率().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无法确定

三、作图题(17题3分,18题5分,共8分)

17. 在图11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18.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图12是小丽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19题6分,20题8分,共14分)

19.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测得的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

20.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测量一只标有“6.3 V0.3 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12V)一个,电压表(量程0~3 V、0~15 V)一块,电流表(量程0~0.6 A、0~3 A)一块,“10 Ω2 A”和“50 Ω1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甲同学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50 Ω1 A”的;乙同学认为电压表应选用大量程,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10 Ω2 A”的.

请你对两位同学器材选择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填在表2中(指出不合理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所产生的后果).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 表3所示的是一台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以下分析和计算:

(1)这台电冰箱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是多少小时?

(2)如果这台电冰箱每次启动只工作15min,一天(24 h)启动多少次?

(3)如果这台电冰箱连续工作24 h,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计算结果大于电冰箱的主要技术参数中所提供的耗电量,主要是由于电冰箱具有什么工作特点?

22. 有两只灯泡,L1上标有“6 V3 W”字样,L2没有标记,测得L2的电阻是6 Ω,把他们串联起来接入某一电路中,他们均能正常发光.求出:(1)电源电压;(2)L2的电功率.

篇4: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试题

一、填空

1、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

2、下面是田径队人数的`统计表,请完成以下表格(单位:人)

二、选择题

1.从36与24的和中去掉12,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 36+12-24 B. 36+(24-12) C.36+24-12

2.16与9的和除以5,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16+95 B.(16+9) 5 C.(16-9)5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原来有34个排球,借给同学们14个,又有同学还回来8个,现在有排球多少个?

2.小军要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25页, 第二天看了15页, 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用两种方法解答)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二年级有5个小组参加,每组8人,三年级有80人参加,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劳活动?

4.8个同学做花,每人做5朵,送了18朵给幼儿园小朋友,还剩下多少朵?

5.王爷爷家养了8只鸡,鸭子的只数是鸡的4倍,王爷爷家有鸡和鸭子共多少只?

6.同学们种了60棵月季花,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8棵。种的月季花比菊花多多少棵?

篇5: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能用∠

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B. C. D.

2.已知,∠α与∠β互补,且∠α﹣∠β=30°,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依次为()A.110°,70° B.105°,75° C.100°,70° D.110°,8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a=2a B.(﹣ab)=﹣ab C.a•a=a D.a÷a=a

4.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5cm,PB=4cm,PC=3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A.等于3cm B.大于3cm而小于4cm C.不大于3cm D.小于3cm 2242

363

245.要使(y2﹣ky+2y)(﹣y)的展开式中不含y2项,则k的值为()A.﹣2 B.0 C.2 D.3 6.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2°,则∠2的度数为()

A.25° B.28° C.30° D.32° 7.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时,要使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必须适当变形,以下四种变形正确的是()(1)(2)

(3)

(4)

A.(1)(2)B.(2)(3)C.(3)(4)D.(4)(1)

8.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T⊥AB于O,CE∥AB交CD于点C,若∠ECO=30°,则∠DOT等于()

A.30° B.45° C.60° D.120°

9.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A.5 B.6 40C.7 3224D.8 10.若a=2,b=3,c=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c B.b>c>a C.c>a>b D.c>b>a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若(m﹣3)x+2y|m﹣2|+8=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 .

12.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0000076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克. 13.若xn﹣1•x=x,则n= . n+510﹣21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是三条边上的点,EF∥AC,DF∥AB,∠B=35°,∠C=65°,则∠EFD= .

15.若实数m,m满足|m﹣2|+(n﹣2015)=0,则m+n= . 1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2﹣10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 .

17.若(2x+5)(4x﹣10)=8x+px+q,则p=,q= .

18.五一前夕,某超市促销,由顾客抽奖决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按售价70%)和九折销售,共付款386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之和为500元,则甲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分别为、.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化简求值:

(1)a•a+(﹣2a)+(﹣a),其中a=﹣1.(2)4x(x﹣1)﹣(2x+1)(2x﹣1),其中x=﹣5. 20.解方程组(1)33

3223(2).

21.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比平角的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2)已知5m=2,5n=3,求53m﹣2n.

22.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O,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

(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3.某开发区去年出口创汇额为25亿美元,今年达到30.55亿美元,已知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下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5%,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各是多少亿美元?

24.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AB,DG⊥BC,EF⊥AB,∠1=∠2,试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5.小亮在做“化简(2x+k)(3x+2)﹣6x(x+3)+5x+16并求x=2时的值”一题时,错将x=2看成x=﹣2,但结果却和正确答案一样,由此,你能推算出k值吗?

26.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已知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铁路运输费97200元.求:

(1)该工厂从A地购买了多少吨原料?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多少吨?(2)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能用∠

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B. C. D.

【考点】角的概念.

【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和图形选出即可.

【解答】解:A、图中的∠AOB不能用∠O表示,故本选项错误; B、图中的∠1和∠AOB不是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C、图中的∠1和∠AOB不是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D、图中∠

1、∠AOB、∠O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图形的能力.

2.已知,∠α与∠β互补,且∠α﹣∠β=30°,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依次为()A.110°,70° B.105°,75° C.100°,70° D.110°,80°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首先根据互补得出∠α+∠β=180°,再根据∠α﹣∠β=30°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出∠α与∠β的大小.

【解答】解:∵∠α与∠β互为补角,∴∠α+∠β=180°,又∵∠α﹣∠β=30°,∴解得: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解题时要根据若两个角互补,则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出方程组是本题的关键.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2=2a4 B.(﹣a2b)3=﹣a6b3 C.a2•a3=a6 D.a8÷a2=a4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以及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A、a+a=2aB,故A错误; B、(﹣ab)=﹣ab,故B正确; C、a•a=a,故C错误; D、a÷a=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以及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4.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5cm,PB=4cm,PC=3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A.等于3cm B.大于3cm而小于4cm C.不大于3cm D.小于3cm 8262352363222【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知垂线段的长度不能超过PC的长.

【解答】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P到直线L的距离即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垂线段的长度不能超过PC的长.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5.要使(y2﹣ky+2y)(﹣y)的展开式中不含y2项,则k的值为()A.﹣2 B.0 C.2 D.3 【考点】单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求出答案.

【解答】解:∵(y2﹣ky+2y)(﹣y)的展开式中不含y2项,∴﹣y+ky﹣2y中不含y项,∴k﹣2=0,解得:k=2.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6.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2°,则∠2的度数为()3222

A.25° B.28° C.30° D.32°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首先过A作AE∥NM,然后判定AE∥G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1=35°,再计算出∠4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过A作AE∥NM,∵NM∥GH,∴AE∥GH,∴∠3=∠1=32°,∵∠BAC=60°,∴∠4=60°﹣32°=28°,∵NM∥AE,∴∠2=∠4=28°,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7.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时,要使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必须适当变形,以下四种变形正确的是()(1)(2)

(3)

(4)

A.(1)(2)B.(2)(3)C.(3)(4)D.(4)(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根据加减消元法适用的条件将方程进行适当变形,使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可.

【解答】解:把y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3,②×2得,把x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2,②×3得,故选C.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加减消元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对方程进行合理变形的方法.

8.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T⊥AB于O,CE∥AB交CD于点C,若∠ECO=30°,则∠DOT等于()

.,A.30° B.45° C.60° D.1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由CE∥A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BOD的度数,又由OT⊥AB,求得∠BOT的度数,然后由∠DOT=∠BOT﹣∠DOB,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CE∥AB,∴∠DOB=∠ECO=30°,∵OT⊥AB,∴∠BOT=90°,∴∠DOT=∠BOT﹣∠DOB=90°﹣30°=6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9.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A.5 B.6 C.7 D.8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加上1,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驴子原来驮x袋,根据题意,得到方程:2(x﹣1)﹣1﹣1=x+1,解得:x=5,答: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5.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0.若a=2,b=3,c=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c B.b>c>a C.c>a>b D.c>b>a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a,b,c化为指数相同的数字,进而比较底数得出答案. 【解答】解:∵a=240=328,b=332=818,c=424=648,∴b>c>a,故选B. 40322

4【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对各数进行化简.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若(m﹣3)x+2y|m﹣2|+8=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 1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即只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m﹣2|=1且m﹣3≠0,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评】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

12.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0000076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7.6×10﹣8 克.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00076=7.6×10. 故答案为:7.6×10﹣8.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3.若xn﹣1•xn+5=x10,则n﹣2=

﹣n

﹣8

﹣n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关于n的方程,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xn﹣1•x=x,得 n+510x2n+4=x10,即2n+4=10,解得n=3. n﹣2=3﹣2=,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出关于n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1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是三条边上的点,EF∥AC,DF∥AB,∠B=35°,∠C=65°,则∠EFD= 80°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EF∥AC,求出∠EFB=∠C=65°,再根据DF∥AB,求出∠DFC=∠B=35°,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EF∥AC,∴∠EFB=∠C=65°,∵DF∥AB,∴∠DFC=∠B=35°,∴∠EFD=180°﹣65°﹣35°=80°,故答案为:8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找到平行线、得到相应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是解题的关键.

15.若实数m,m满足|m﹣2|+(n﹣2015)2=0,则m﹣1+n0=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零指数幂.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m,m满足|m﹣2|+(n﹣2015)=0,得 m﹣2=0,n﹣2015=0. 解得m=2,n=2015. m﹣1+n0=+1=,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负整数指数幂、非零等零次幂.

1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将方程组用k表示出x,y,根据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得到关于k的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

【解答】解:解方程组

得:,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 ﹣1 .

2因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2k+3﹣2﹣k=0,解得:k=﹣1. 故答案为:﹣1. 的解互为相反数,【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组的解,关键是用k表示出x,y的值.

17.若(2x+5)(4x﹣10)=8x+px+q,则p= 0,q= ﹣50 .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p与q的值即可.

2【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8x2﹣50=8x2+px+q,则p=0,q=﹣50,故答案为:0,﹣50 【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五一前夕,某超市促销,由顾客抽奖决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按售价70%)和九折销售,共付款386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之和为500元,则甲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分别为 320元、180元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以7折优惠价购买甲种商品所付钱数+以9折优惠价购买乙种商品所付钱数=386元,甲种商品原价+乙种商品原价=500元.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组,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甲、乙两商品的原价分别是x元,y元,则,解得.

故答案为:320元;18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化简求值:

(1)a•a+(﹣2a)+(﹣a),其中a=﹣1.(2)4x(x﹣1)﹣(2x+1)(2x﹣1),其中x=﹣5.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33

3223

【解答】解:(1)原式=a6+4a6﹣a6=4a6,当a=﹣1时,原式=4;(2)原式=4x﹣4x﹣4x+1=﹣4x+1,当x=﹣5时,原式=20+1=21.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解方程组(1)22(2).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解:(1)①+②×4得:23x=23,即x=1,把x=1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2),①×3+②得:14x=﹣14,即x=﹣1,把x=﹣1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21.(1)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比平角的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2)已知5=2,5=3,求5mn3m﹣2n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余角和补角.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1)设这个角为x,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变形,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设这个角为x,根据题意得:90°﹣x+180°﹣x=180°×+1°,解得:x=67°,则这个角的度数为67°;(2)∵5=2,5=3,∴原式=(5)÷(5)=.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O,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

(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m3n2mn

【考点】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1)根据平角的性质求得∠AOF,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FOC;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EOD=∠FOC;∠BOE=∠AOB﹣∠AOE,∠BOD=∠EOD﹣∠BOE;

(2)根据平角的性质求得∠AOF,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FOC;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EOD=∠FOC;∠BOE=∠AOB﹣∠AOE,∠BOD=∠EOD﹣∠BOE.

【解答】解:(1)∵∠AOE+∠AOF=180°(互为补角),∠AOE=40°,∴∠AOF=140°; 又∵OC平分∠AOF,∴∠FOC=∠AOF=70°,∴∠EOD=∠FOC=70°(对顶角相等); ∵∠BOE=∠AOB﹣∠AOE=50°,∴∠BOD=∠EOD﹣∠BOE=20°;

(2)∵∠AOE+∠AOF=180°(互为补角),∠AOE=α,∴∠AOF=180°﹣α; 又∵OC平分∠AOF,∴∠FOC=∠AOF=90°﹣α,∴∠EOD=∠FOC=90°﹣α(对顶角相等); ∵∠BOE=∠AOB﹣∠AOE=90°﹣α,∴∠BOD=∠EOD﹣∠BOE=α.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垂直的定义,对顶角和互补的性质计算,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

23.某开发区去年出口创汇额为25亿美元,今年达到30.55亿美元,已知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下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5%,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各是多少亿美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设去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为x亿美元,去年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为y亿美元,可表示出今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由条件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

设去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为x亿美元,去年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为y亿美元,则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为(1+18%)x=1.18x(亿美元),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为(1+25%)y=1.25(亿美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得,答:去年上半年出口创汇额为10亿美元,去年下半年的出口创汇额为15亿美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表示出种植两种作物的费用是解题关键.

24.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AB,DG⊥BC,EF⊥AB,∠1=∠2,试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AC⊥BC,DG⊥BC,可证得AC∥DG,又由∠1=∠2,易证得EF∥CD,继而证得结论. 【解答】解:垂直. 理由:∵AC⊥BC,DG⊥BC,∴AC∥DG,∴∠2=∠3,∵∠1=∠2,∴∠1=∠3,∴EF∥CD,∵EF⊥AB,∴CD⊥A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C∥DG是关键.

25.小亮在做“化简(2x+k)(3x+2)﹣6x(x+3)+5x+16并求x=2时的值”一题时,错将x=2看成x=﹣2,但结果却和正确答案一样,由此,你能推算出k值吗?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后根据结果与x取值无关,求出k的值即可.

【解答】解:原式=6x+4x+3kx+2k﹣6x﹣18x+5x+16=(3k﹣9)x+2k+16,由结果与x取值无关,得到3k﹣9=0,解得:k=3.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6.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已知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铁路运输费97200元.求: 2

(1)该工厂从A地购买了多少吨原料?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多少吨?(2)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设工厂从A地购买了x吨原料,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y吨,利用两个等量关系:A地到长青化工厂的公路里程×1.5x+B地到长青化工厂的公路里程×1.5y=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A地到长青化工厂的铁路里程×1.2x+B地到长青化工厂的铁路里程×1.2y=这两次运输共支出铁路运输费97200元,列出关于x与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即可得到该工厂从A地购买原料的吨数以及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的吨数;

(2)由第一问求出的原料吨数×每吨1000元求出原料费,再由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铁路运输费97200元,两运费相加求出运输费之和,由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的吨数×每吨8000元求出销售款,最后由这批产品的销售款﹣原料费﹣运输费的和,即可求出所求的结果. 【解答】解:(1)设工厂从A地购买了x吨原料,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y吨,依题意得:整理得:,①×12﹣②得:13y=3900,解得:y=300,将y=300代入①得:x=400,∴方程组的解为:,答:工厂从A地购买了400吨原料,制成运往B地的产品300吨;

(2)依题意得:300×8000﹣400×1000﹣15000﹣97200=1887800(元),答: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1887800元.

篇6: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表中. 1.4的平方根是()

A.2 B. C.±2 D.±

2.直线a、b、c、d的位置如图,如果∠1=100°,∠2=100°,∠3=125°,那么∠4等于()

A.80° B.65° C.60° D.55°

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与∠2是邻补角 B.∠1与∠3是对顶角 C.∠2与∠4是同位角 D.∠3与∠4是内错角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4B.±

=4 C.

=﹣3 D.

=﹣4 5.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

A.52° B.38° C.42° D.60°

6.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数﹣

表示的点最接近的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7.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若a∥b,b⊥c,则a⊥c;③同位角相等;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如图,由∠1=∠2,则可得出()

A.AD∥BC B.AB∥CD C.AD∥BC且AB∥CD D.∠3=∠4 9.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m为()A.﹣3 B.1 C.﹣1 D.﹣3或1 10.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则∠C为()

A.30° B.60° C.80° D.1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用直尺和三角尺作直线AB、CD,从图中可知,AB∥CD,依据是_______.

12.一个角的度数为20°,则它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_______.

14.如图,∠AOB=90°,∠MON=60°,OM平分∠AOB,ON平分∠BOC,则∠AOC=_______.

15.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2<b,则a+b=_______.

16.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下列说法:①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②若a∥b,b∥c,则a∥c;③若a⊥b,b⊥c,则a⊥c.其中正确命题是_______.(填序号)

17.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则∠2=_______.

18.已知=x,=3,z是16的算术平方根,则2x+y﹣5z的值为_______. 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4),C(0,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S=_______.

20.如图,AB∥CD,则∠1+∠2+∠3+…+∠2n=_______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21.计算:(1)(2)|1﹣|+|22.求下列各式中的x

|+|

|

(1);

(2)(x﹣7)3=27. 23.如图,是小明家(图中点O)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cm,OB=2.5cm,OP=4cm,C为OP的中点.

①请用距离和方位角表示图中商场、学校、公园、停车场分别相对小明家的位置; ②若学校距离小明家400m,那么商场和停车场分别距离小明家多少米?

24.如图,已知P为直线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过点P画PD⊥AB,垂足为D;(2)在图2中过点P画PE∥AB.

25.如图①②所示,将两个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像图①②那样放置.(1)若∠BOC=60°,如图①,猜想∠AOD的度数;(2)若∠BOC=70°,如图②,猜想∠AOD的度数;(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并写出理由.

26.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表中. 1.4的平方根是()

A.2 B. C.±2 D.± 【考点】平方根.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C

2.直线a、b、c、d的位置如图,如果∠1=100°,∠2=100°,∠3=125°,那么∠4等于()

A.80° B.65° C.60° D.55°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4=∠5,求出∠5即可.

【解答】解:∵∠1=100°,∠2=100°,∴∠1=∠2,∴直线a∥直线b,∴∠4=∠5,∵∠3=125°,∴∠4=∠5=180°﹣∠3=55°,故选D.

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与∠2是邻补角 B.∠1与∠3是对顶角 C.∠2与∠4是同位角 D.∠3与∠4是内错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判断A,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判断B,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可判断C,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可判断D.

【解答】解:A、∠1与∠2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A正确; B、∠1与∠3的两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B正确; C、∠2与∠4的位置相同,故C正确; D、∠3与∠4是同旁内角.故D错误; 故选:D.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4B.±

=4 C.

=﹣3 D.

=﹣4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对A进行判断;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解:A、原式=4,所以A选项错误; B、原式=±4,所以B选项错误; C、原式=﹣3=,所以C选项正确; D、原式=|﹣4|=4,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5.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

A.52° B.38° C.42° D.6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求出∠3,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

【解答】解:如图:

∠3=∠2=3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90°﹣∠3=52°,故选A.

6.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数﹣

表示的点最接近的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考点】实数与数轴;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先估算出≈1.732,所以﹣≈﹣1.732,根据点A、B、C、D表示的数分别为﹣

3、﹣

2、﹣

1、2,即可解答. 【解答】解:∵≈1.732,∴﹣≈﹣1.732,∵点A、B、C、D表示的数分别为﹣

3、﹣

2、﹣

1、2,∴与数﹣表示的点最接近的是点B. 故选:B.

7.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若a∥b,b⊥c,则a⊥c;③同位角相等;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以及平行公理及推论和邻补角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根据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此选项错误;

②若a∥b,b∥c,则a∥c;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此选项正确; ③同位角相等;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此选项错误,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已知:AB,CD相交于O,OE,OF分别平分∠AOC,∠AOD,证明:∵OE平分∠AOC,∴∠AOE=∠AOC,∵OF平分∠AOD,∴∠AOF=∠AOD,∵∠AOC+∠AOD=180°,∴∠AOE+∠AOF=(∠AOC+∠AOD)=90°,∴OE⊥OF. 故此选项正确. ∴正确的有2个. 故选:C.

8.如图,由∠1=∠2,则可得出()

A.AD∥BC B.AB∥CD C.AD∥BC且AB∥CD D.∠3=∠4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1与∠2是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解.

【解答】解:∵∠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选B.

9.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m为()A.﹣3 B.1 C.﹣1 D.﹣3或1 【考点】平方根. 【分析】由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可得到2m﹣4与3m﹣1互为相反数,2m﹣4与3m﹣1也可以是同一个数.

【解答】解:∵2m﹣4与3m﹣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2m﹣4+3m﹣1=0,或2m﹣4=3m﹣1,解得:m=1或﹣3. 故选D.

10.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则∠C为()

A.30° B.60° C.80° D.1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EAD=∠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A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D∥BC,∠B=30°,∴∠EAD=∠B=30°,∵AD是∠EAC的平分线,∴∠EAC=2∠EAD=2×30°=60°,∴∠C=∠EAC﹣∠B=60°﹣30°=30°.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用直尺和三角尺作直线AB、CD,从图中可知,AB∥CD,依据是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画法可得∠1=∠2,则AB∥CD.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一个角的度数为20°,则它的补角的度数为 160° .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80°﹣20°=160°. 故答案为:160°.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5,4).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解答】解:∵两眼间的距离为2,且平行于x轴,∴右图案中右眼的横坐标为(3+2). 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5,4). 故答案为:(5,4).

14.如图,∠AOB=90°,∠MON=60°,OM平分∠AOB,ON平分∠BOC,则∠AOC= 120° .

【考点】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OM平分∠AOB,得出∠MOB=45°,再根据∠MON=60°,ON平分∠BOC,得出∠BON=15°,进而求出∠AOC=∠AOB+∠BOC的度数. 【解答】解:∵∠AOB=90°,OM平分∠AOB,∴∠MOB=45°,∵∠MON=60°,∴∠BON=15°,∵ON平分∠BOC,∴∠NOC=15°,∴∠AOC=∠AOB+∠BOC=90°+30°=120°. 故答案为:120°.

15.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2<b,则a+b= 13 .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首先估算出2的取值范围,确定出a,b的值,易得a+b. 【解答】解:∵2=,∴6<7,∴6<7,∴a=6,b=7,∴a+b=6+7=13,故答案为:13.

16.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下列说法:①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②若a∥b,b∥c,则a∥c;③若a⊥b,b⊥c,则a⊥c.其中正确命题是 ② .(填序号)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说法错误; ②若a∥b,b∥c,则a∥c,说法正确; ③若a⊥b,b⊥c,则a∥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②.

17.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则∠2= 110°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F=∠G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EF=∠EFG=55°,从而得到∠GEF=55°,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1,再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2.

【解答】解:∵AD∥BC,∠EFG=55°,∴∠DEF=∠EFG=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EF=∠DEF=55°,∴∠1=180°﹣∠GEF﹣∠DEF=180°﹣55°﹣55°=70°,∴∠2=180°﹣∠1=110°. 故答案为:110°.

18.已知=x,=3,z是16的算术平方根,则2x+y﹣5z的值为 1 .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值求出x,y,z的值,再代入代数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x,=3,z是16的算术平方根,∴x=6,y=9,z=4,∴2x+y﹣5z=12+9﹣20=1,故答案为:1.

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4),C(0,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S= 11 .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连接OB,根据S四边形ABCO=S△ABO+S△BCO即可计算. 【解答】解:如图,连接OB. ∵点A(4,0),B(3,4),C(0,2),∴S四边形ABCO=S△ABO+S△BCO=•4•4+•2•3=11. 故答案为11.

20.如图,AB∥CD,则∠1+∠2+∠3+…+∠2n= 180(2n﹣1)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做题. 【解答】解:在转折的地方依次作AB的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1+∠2+∠3+…+∠2n=180(2n﹣1)度. 故填180(2n﹣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21.计算:(1)

(2)|1﹣|+||+|| 【考点】实数的运算. 【分析】(1)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0.2﹣4﹣=﹣4.3;(2)原式= ﹣1+﹣

+2﹣

=1.

22.求下列各式中的x(1)3;

(2)(x﹣7)=27.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 【分析】(1)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 【解答】解:(1)

2(x﹣1)=16 x﹣1=4或x﹣1=﹣4,解得:x=5或﹣3;

3(2)(x﹣7)=27 x﹣7=3 x=10.

23.如图,是小明家(图中点O)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cm,OB=2.5cm,OP=4cm,C为OP的中点.

①请用距离和方位角表示图中商场、学校、公园、停车场分别相对小明家的位置; ②若学校距离小明家400m,那么商场和停车场分别距离小明家多少米?

【考点】方向角.

【分析】①根据方位角定义及图中线段的长度即可得知;

②根据学校距离小明家400m而图中对应线段OA=2cm可知图中1cm表示200m,再根据OB、OP的长即可得.

【解答】解:①商场在小明家西偏北60°方向,距离2.5cm位置,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45°方向,距离2cm位置,公园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距离2cm位置,停车场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距离4cm位置;

②∵学校距离小明家400m,且OA=2cm,∴图中1cm表示200m,∴商场距离小明家2.5×200=500m,停车场距离小明家4×200=800m.

24.如图,已知P为直线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过点P画PD⊥AB,垂足为D;(2)在图2中过点P画PE∥AB.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1)根据垂线的作法,过点P作PD⊥AB,垂足为D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作法利用直尺作PE∥AB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

25.如图①②所示,将两个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像图①②那样放置.(1)若∠BOC=60°,如图①,猜想∠AOD的度数;(2)若∠BOC=70°,如图②,猜想∠AOD的度数;(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并写出理由.

【考点】垂线.

【分析】此题利用余角、周角性质即可求出角的度数.应按照题目的要求,逐步计算. 【解答】解:(1)∵∠AOB=90°,∠BOC=60°,∴∠AOC=∠AOB﹣∠BOC=90°﹣60°=30°. 又∵∠COD=90°,∴∠AOD=∠AOC+∠COD =30°+90°=120°.

(2)∵∠AOB+∠COD+∠BOC+∠AOD=360°,∠AOB=90°,∠COD=90°,∠BOC=70°,∴∠AOD=360°﹣∠AOB﹣∠COD﹣∠BOC =360°﹣90°﹣90°﹣70°=110°.

(3)猜想:∠AOD+∠BOC=180°.

理由:如图①∵∠AOD=∠AOC+∠COD=∠AOC+90°,∠BOC=∠COD﹣∠BOD=90°﹣∠BOD,∠AOC=∠BOD,∴∠AOD+∠BOC=180°.

26.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

篇7: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牛顿命名力的单位.以帕斯卡命名________的单位.

2.如图1所示,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N,木块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3.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8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4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0N,则物体所受拉力F大小为____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J.

4.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实验.在图2中,A、B是一个连通器上端的两个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开口B吹气时,开口A-端的液面会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5.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到5m高的楼上,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为60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6.有一木块,浸在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浸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3的体积没入液体中,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7.如图3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在液体中静止,那么与液体密度梢同的是______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球,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小兰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9.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个定滑轮

D.-个动滑轮

10.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11.如图4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做加速运动

D.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

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13.下列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突然开动的汽车

B.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C.降落的飞机

D.射出的子弹

1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竖直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15.如图5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样大

B.甲大

C.乙大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6所示,一个物体随传送带匀速向右运动,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7.如图7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对支点o的力臂2.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8A.B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8C、D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mL,根据F浮=C排=p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可以选用图8中的______(填A、B、C、D)步骤,请简要说明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____.

19.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1.

(1)实验时,用手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第②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F的大小会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

(4)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5)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动滑轮重为______N.

(6)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10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1)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若要在原图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图中钢球______不变.

(4)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该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钢球将____.该实验用到的方法是____法,结论是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1.在城乡建设中,推土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回答并计算:

(1)推土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在松软的土地上作业时______.当推土机在湿滑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上凸起的棱则起到______的作用.

(2)推土机的质量为2t,一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强.

(3)当推土机以2000N的牵引力前进300m时,求牵引力对推土机做的功.

22.为了测量石油的密度,小明在杯子内盛有适量石油,放人一个质量是5.6x10-3kg,边长是2cm的正方体物块,有此时石油的深度为0.1m,如图11.取g=10N/kg,求:

(1)石油的密度为多少?

上一篇:向革命先烈致敬下一篇:党建工作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