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2024-05-05

特种设备管理浅析(共8篇)

篇1: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特种野猪发展前景及销售模式浅析

——2010年特养行业交流博览会上的发言

河南金宝特种野猪绿色生态繁殖基地总经理 胡彦庆

请允许我代表“河南金宝特种野猪绿色生态繁殖基地”对2010年特养行业交流博览会和第八届全国野猪产业发展研究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顺祝两会圆满成功。同时也对此两会的主办方:“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和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总监靳国庆先生以及其同仁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是你们给我们特养人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的服务平台,对于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弹指一挥间,“全国野猪产业发展研讨会”已走过了七届的漫长历程,回首过去,特种野猪养殖也已走过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特种野猪养殖就如一枝奇葩,绽放于特养行业之中,分外耀眼夺目,映射出美丽的五彩光环……。

经过几代特种野猪养殖人的共同努力,特种野猪正在慢慢的被人们熟知,特种野猪养殖技术也在慢慢的一天天成熟起来。特种野猪的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耐粗饲等特点,正在被特种野猪养殖者所接受。特种野猪的养殖被看作是特养行业中的一个朝阳产业,而倍受特种野猪养殖投资者青睐。

我们基地也正是看好了以上这些,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正在做的煤炭行业,加入到了特种野猪养殖的行业中来。我们基地从2004年建场至今,由原来的三十几头特种野猪种猪发展到现在的二百五拾多头。种植牧草农户20多家,2009年新建10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一个,彻底做到了绿色环保生态种养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我们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国特种野猪大小养殖户二百多家,并在昆明、新疆、郑州建立合作分场三家。我们基地是河南省第一家取得特种野猪种猪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新密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二00九年七月,我基地又在我们市新开一个“金宝野猪卤肉总店”,目前正在对全国进行加盟店的招商,为以后特种野猪的深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多的特种野猪养殖的朋友和客户搭建起来一个合作销售的优良平台。至此形成“种植、养殖、深加工”为一体的发展生产模式。“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值此机会,我愿意把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的点滴经验和与会代表共享,共同探讨,共谋以后特种野猪的发展。特种野猪的养殖,首先最重要的是种源问题,大家都知道,没有好的种源,就不会有好的种苗,没有好的种苗,其抗病力、瘦肉率,耐粗饲的特点就不会被很好的体现出来。但是也正是因为特种野猪种源没有一个固定的国家规定标准,而被一些唯利是图的炒买炒卖者所利用,以次充好,而掀起了全国特种野猪的炒种风暴,致使好多真正想靠野猪养殖的人们养殖失败,投资本金血本无归。所以在此,我想特别提醒那些对特种野猪养殖感兴趣的投资者:

1、要辨清事实真伪,防止一些场家或网络媒体言过其实的虚假宣传,提高警惕;

2、引种不能贪图便宜,要到资金和实力强,人员素质高,信誉好的正规场家引种,避免上当受骗。

其次,有了好的种源,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特种野猪养殖技术。对于野猪养殖者来说,必须要接受供种单位的培训、学习。虽然特种野猪饲养技术上并不复杂,与家猪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养殖特种野猪仍有一些技术要求,需要养殖者去学习掌握。截止目前,在养殖特种野猪中,仍然存在着二大养殖技术难题:第一繁殖方面,野母猪隐性发情,没有家猪明显,如果不细心观察,有可能就会造成失配,公猪不能人工抽精,配种必须本交;第二,小野猪断奶出现应激反应,腹泻,搞不好会造成小野猪大面积死亡,降低其成活率,总之养殖野猪技术方面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养殖者一边结合理论,一边结合实际的学习,只有掌握了真正的特种野猪养殖技术,最终我们才能把特种野猪养好养成功。

第三,在结合前二者的前提下,怎么样降低野猪的饲料成本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也是为我们以后的自产自销打基础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投资,都要先考虑成本的投入,那么我们搞野猪养殖也是如此。截止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家专业为野猪量身定做的饲料厂家,大多的野猪养殖企业,还是使用家猪饲料来饲养野猪,那么这就使野猪的饲料成本大大增加,野猪的肉质也会发生质的变化。那么最后生产出来的商品野猪,其肉质也大打折扣,口感变化很大,失去了野猪肉鲜嫩味香的特点,而导致野猪肉价格下跌,市场开拓不出来而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们只有在野猪饲料上下功夫,让饲养野猪饲料成本降下来,而饲料又适合野猪生长需要,这样我们生产出来的野猪肉才可能在野猪市场上站稳脚根,才会提高野猪肉销售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三点,只有紧密的结合起来,那么我们才能真正的把特种野猪市场做起来,慢慢的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接受,从而打破野猪销售难的格局。2009年11月4日在第七届野猪产业发展论坛上,成立了“全国野猪购销联盟”,会上提出的野猪行业自律公约,“热爱祖国,尊纪守法,热爱行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平等交往,远近皆友,保证质量,童叟无欺,信任行业,共同发展。”这才是我们野猪行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同样也应该成为我们特养行业的行为准则。伟人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我们的特种野猪行业、特种养殖行业才能逐渐的成熟起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养殖野猪行业将上下而求索,在此我基地愿与更多的业内同仁们一起携手,共同托起我们野猪养殖新的一片蓝天而努力拼博。

篇2: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1. 井下作业机

井下作业机主要包括通井机和修井机。通井机属于小修作业机,有履带式通井机、轮胎式通井机等。通井机所使用的 CD 级机油从 400h 开始,每间隔 100 ~ 120h 由作业小队采用定性滤纸或油品快速检测仪检测,之后如能继续使用,加大检测密度,每 50h 检查一次。通井机在定性检测数据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定量化验。

修井机的任务是进行油井大修,其动力、绞车、传动全部装载于车上。修井机规定使用的 CF 级机油从400h 开始,同样按每间隔 100 ~ 120h 由作业小队采用定性滤纸或油品快速检测仪检测,之后如能继续使用,每 50h 检查一次。除了以上定性检测之外,80t 以上大型修井机每年定期进行理化定量检测,每月进行光谱、铁谱检测分析,每运行 5000h(或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不解体清洗,但使用时间在 3 年以内和即将报废的设备可不用进行清洗。

2. 大型特种车辆

油田大型特种车辆的主要代表是水泥车和压裂车。固井施工的主力设备是水泥车,主要用于油气田各种固井作业。压裂设备的任务是用液体将井下油、气层压出裂缝,以增加油、气层的导流能力。压裂车组由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和运砂车等组成。这些大型特种车辆,单台设备资产原值高,通常采取二保前对发动机、减速箱、差速器等总成件润滑油取样定量化验。根据车辆发动机技术状况确定中间加密定性(斑点试纸或快速分析仪)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次一保时对发动机润滑油定性监测一次,特殊情况加大检测频次。例如,在雨季阶段,由于个别系列车型的差速器容易进水,因此,必须加大对其润滑油的监测频次。此外,新车或经过大修的发动机,在其磨合后换油时,应对其润滑油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捕捉其运行信息。

二、提高监测诊断效果

1. 油品快速化验分析

(1)用油品快速化验分析仪测试

这种监测仪器利用测试润滑油品的介电常数变化情况,与新油品比较来确定所检测油品的变质程度,根据经验判断所用润滑油品是否需要更换。运用该类仪器检测可在 5 ~ 10min 以内完成,经济实用,测量范围宽。但由于润滑油品的介电常数是一个综合指标,受操作方法、油液污染及环境影响,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实践经验表明,快速分析仪对于测试单一影响因素的润滑油品效果好,如润滑油中水分测量,数据准确。

(2)用斑点试纸测试

其产品由斑点试纸、油质分析剂、油品斑点图谱三部分组成。测试方法为:将斑点试纸平放于油质分析盒上盖内,试纸中间滴入 1 ~ 2 滴分析试剂,把要测试的.润滑油品滴到扩散试剂中间,待 4h 后即可将试纸与标准图谱相对照,根据对照图谱级别(共计四个等级,一、二级正常使用,三级清洗或更换机油滤芯,四级更换)判断油品污染程度。斑点试纸监测,具有直观、成本低的特点。油田各相关二级单位所属的作业大队、特车大队在日常检查中推广了这种监测方法,反映良好。

2.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依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通过化验分析润滑油品的运动黏度、酸值、闪点、机械杂质、水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能较全面地反映润滑油品的质量,分析结果可靠,其缺点是化验时间较长。为了确保润滑油品分析结果真实可靠和检测模式经济合理,绝大部分重要生产设备的润滑油均以该方式为主进行监测,以定性检测为补充。

3. 铁谱和光谱分析

通过 10 年多的铁谱图谱研究分析,提高了对正常磨损(轻微磨损)、粘着磨损(滑动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润滑油衰变情况下等各种典型磨粒的识别能力,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设备的磨损型式和判断设备的磨损形式及程度。

胜利油田所配备的 M 型光谱分析仪,一次试验可以对 19 种元素进行分析。按照这些元素的可能来源,将它们分为磨损金属元素、污染元素和添加剂元素。根据多年监测的数据,在大量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同类设备的经验值,总结制定出了含特种车辆发动机的磨损界限基准值,详见表 1。该界限是根据该种设备在使用 250h 后油液中的磨损产物元素含量来判断机械磨损状态的标准,对确定机械的磨损状态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篇3:浅析特种设备监督检验

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目的

特种设备是一种特殊商品,没有经过法定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即使使用单位认可其所购买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并付费,他也只拥有产权,却不能完全拥有其使用权。对于一个普通商品,如果购买方认可出售方的产品质量,并且按合同付款,就取得该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工厂购买一台起重设备,即使工厂和制造的设备商都对该设备的质量认可,但是如果该设备没有经过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工厂还是不能够获得该设备的使用权。

特种设备还是一种公共商品,如果它出了事故,不仅损害使用方的利益,还会威胁到当时在现场的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乘客电梯一旦发生事故,首先威胁到的是里面普通乘客的安全与利益,其次才是电梯所有人的利益。也就是一台特种设备,在发生事故时,它首先威胁的是现场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其次才是产权或者使用方的财产安全。

因此对特种设备的有效检验能够大大的降低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这就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存在的首要理由,保护社会生命和财产安全。特种设备的安全性是特种设备正常使用的首要前提,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出发点,也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归宿点。任何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方式的改革或者改变,都不得以牺牲特种设备安全性为代价,这个是所有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模式变革的底线,也是衡量监督检验是否有效的最高标准。

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性质分析

(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特殊性

大多数普通商品的第三方检验是对成批产品出厂的抽样检验,即使对于单一交易产品的检验也往往是因为交易一方或仲裁机构的委托检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全面性的、强制性的。全面性是指对该设备的所有型号都进行检验,是逐台检验,而不是抽样检验。强制性是指无论交易双方是否愿意,该设备都需要进行法定检验。

全面和强制的第三方检验直接凌驾于卖方和买方的检验之上,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社会对出厂自检,使用方验收、自保检验和委托维保检验的不信任。目前,我们大多数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上没有有效检验电梯、起重等特种设备的检验能力,尤其是没有对该类设备的安全性能有效的检验能力。其次,由于有的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和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往往是分开的,比如高楼里的电梯,电梯的产权人基本是大楼的所有人,但是使用人却是普通的进出大楼的人士。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确实很容易发生特种设备购买方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来降低产品的品质。电梯在定检时,对产权方自保(自己维护保养)和委托保养(比如电梯委托给电梯公司进行维保)的不信任是由于电梯产权方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维保,无法对委托维保公司进行有效监督,也有出于降低维保成本考虑而降低维保质量这些顾虑。以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电梯维保合同内容来看,电梯产权方同维保单位的合同基本上只限制了维保单位的维保频率(多长时间维保一次),另外就是救援情况的维保,对于安全性和事故率都没有提起。反而多数在合同中提起,维保单位负责设备通过一年一度的定期检验后才付清余额。也就是说,目前在电梯的定检中,部分电梯的产权方把他的自检转嫁给维保单位,对维保单位的信任建立在其设备是否通过质监系统检验机构检验通过的基础上,从而逃避其主体责任。

(二)各个检验主体检验的有效性

有效性包括检验能力和公正性。特种设备产品的生产方,是完全有检验自己产品的能力的,但是其不具有检验的公正性。特种设备的拥有者检验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检验是严格的,一般情况下是有利于检验有效性的,但是特种设备的拥有者也有可能出于成本考虑,故意降低质量要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特种设备的拥有者也没有检验的公正性,而且大多数的使用单位是没有检验能力的。质监系统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其检验能力勿庸置疑。第三方是独立方,其公正性由强制性检验收费来保证。强制性检验意味着无论设备情况如何,无论检验结果如何,都不能影响检验费用的收取。从这一个角度来说,第三方强制检验是对设备安全的一个有力保障。

三、特种设备相关检验异同点

从不同的角度看检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以检验的主体来划分,主要分为厂家检验、用户检验、第三方监督检验、维保机构检查。厂家检验基本上以厂家自检为主,用户检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使用验收,第三方监督检验是指由质监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的检验。维保机构检查主要是由于多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不具备检验能力和维保能力,在使用过程中,请专门的维保机构进行的维保检查。值得强调的是,所有第三方监督检验都是以设备安全为出发点,对于设备的质量和品质,一般不予涉及。

不同的检验机构分别代表了不同集团的利益。厂家自检代表的是生产方的利益,使用单位的验收和自检是代表特种设备使用方的利益,第三方监督检验代表了普通公众的利益(如特种设备直接使用人员、操作人员)而不仅是特种设备产权方的利益。特别要说明的是,以前,电梯的购买方一般都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这些购买方就是设备的直接使用方。近年来,在发展很快的商用楼和住宅楼领域,电梯的购买方通常是地产开发商,开发商又把楼盘出售给业主,这些业主不仅仅是简单的普通电梯使用者,他们还是电梯的实际产权拥有方,他们比开发商更关心电梯的质量。但是,这部分人没有检验电梯的能力和检验渠道,他们权益的保证只能依靠社会检验机构的公证性。他们在对地产商,特种设备生产商的影响能力远不如政府、机关和企业那么强势,他们极需要社会检验机构的保护。所以,目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在房地产领域也代表了该设备真正的所有人,小区业主们的利益,而不仅是小区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

篇4: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关键词:耐压数据;网络化管理;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一、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特种设备档案来说,特种设备生产企业是源头,这时档案表现為生产及检验原始记录、报告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里规定制造单位应按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其内部质保体系的要求,进行文件和记录的控制,包括档案管理,如压力容器则必须在设备设计使用寿命周期内保存设备相应的生产及检验资料和产品质量证明书(副本)。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责任在于购买特种设备技术资料齐全的设备,以及平时收集特种设备的检验维修资料,对特种设备技术资料进行相应的档案管理。

对于特种设备生产企业

(一)部门数据不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长期以来,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内大致为生产车间、技术部门和检验部门等,也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9大质控系统,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各有台帐,甚至信息也不共享,部门内部又有记录与报告分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相关的信息没有共享,导致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岗位之间重复记录,不但使得劳动强度变大,而且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导致错误率提高,最终影响到产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二)纸质资料存档,不易查阅。目前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纸质文件存档产品资料,随着企业规模化的发展,产品种类、数量爆发式增长,纸质文件也越来越厚,加之纸质资料分散与各个部门,从而导致资料查阅困难,审批效率很低,增加相应管理成本的同时往往导致产品资料不能随设备及时交付,从而给客户以托词,延迟付款,造成资金回笼慢,不利于企业正常运转。

(三)资料管理劳动力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产品原始资料和产品质量证明书涉及企业各个质控系统,所有的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及装订工作需要配备相当的人员,随着安全技术规范对特种设备产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配备专业或兼职的文员更高效的劳动,相应的企业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对于特种设备使用方面

1、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主观上企业领导对不重视,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停留在被动角色,没有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更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技术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随用随取,甚至没有专人负责保管,导致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丢失现象严重,特种设备信息依赖于特种设备监察部门或检验部门的数据。2、档案管理能力不足。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企业位未设立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专(兼)职岗位,有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大、不固定,做不到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专人负责的规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很大一部分人员不具备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在填报相应检验申请单时数据准确性不高,且在资料送达方面大都是纸质传输,由于资料遗漏、整改回复送达等,使用单位需要不断往返企业与监察及检验机构之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3、档案归档不完整。由于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较弱,档案归档不及时不完整,甚至有些没有收集或者收集后丢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刚上岗的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悉,不知及时整理档案,或是整理处理档案归档混乱,给档案的查找带来困难。相应的在另一方面,监察部门和检验机构对检验数据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和及时。

二、耐压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系统

耐压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系统是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开发的一套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构架统一的数据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采集来自于不同企业源数据,并通过网络设备传输到特检院中心服务器内,动态掌握设备的检验检测情况。系统有基于检测的制造企业耐压数据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动态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上载,实现对所检验设备的耐压数据及技术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三、耐压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一)实用性,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添加资料上传模块,监检员或者制造单位人员将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检验资料上传至系统。监检员可在联网环境下随时随地查看相应的技术及检验资料,充分利用检验期间的零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证书时,可以直接查询相应资料;监察机构和使用单位利用此系统也可以为及时查询相应设备的技术和检验信息。

(二)实现客户自助服务。通过客户服务子平台,企业用户可以得到相应的账户密码,实现自助网上报检、设备信息自助管理、检验业务流程办理自主跟踪,企业用户还可依据本系统,编辑及实时输出检验资料,降低了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并节省办公费用。

(三)实现全程动态监管。系统软件构建了实时提醒和实时分析机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不主动报检的情况发生。报告流程中的报告时效性、报告流程回退率、超期未检设备分布情况、隐患分布情况等实时进行统计分析,为监察和检验机构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考核、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通过安全隐患系统实时报警,实现了监察和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全寿命周期动态监管。

篇5: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2003年6月1日第373号令)、质检总局2001年12月21日实施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的定义

公司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二、特种设备的购置

公司需要购置特种设备,首先由公司计划部门列入设备购置计划,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设备部门负责购置。购置的设备必须是取得相应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特种设备安装、使用前必须到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有关手续。

特种设备技术资料须单独建档,并做到妥善保管。

三、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改造

安装、维修和改造特种设备由设备部门负责,必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安装后使用前须经保定市特种设备检验所验收合格。安装、维修和改造的有关资料存入档案。

四、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规定

特种设备必须定期检验,由设备部门负责。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保定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提出检验要求。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检验周期如下:

(一)锅炉每年1次检验;

(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每6年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每3年一次全面检验;

(三)起重机械每2年1次;

(四)厂内机动车每年1次;

检验合格证明由设备部门存档。

五、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

公司各使用特种设备的部门,要明确1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明确每台特种设备使用的保管人,做好设备的例行保养工作和记录好《设备运转记录》。

一般维修工作,可以由本单位进行,大修改造,必须聘请有相应资质单位进行。

六、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由公司档案室和设备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档案包括:

(一)新设备的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设备大修和改造技术资料;

(三)定期检验记录;

(四)保养记录;

(五)设备运转记录。

七、设备操作人员守则:

(一)操作设备的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体检合格,并经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二)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全面掌握特种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运行规律,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三)每天使用前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故障时不得使用。

(四)使用中随时观察设备是否正常,发现故障,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

(五)严格遵守起重设备“十不吊”规定。

八、特种设备的报废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报废处理后,要向注册登记的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九、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如倾覆、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后,事故单位要立即按照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首先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其次是要抢救国家财产,并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公司接到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应及时向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二OΟ七年八月十五日 附件一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机械除遵守一般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须遵守以下规定:

1、各种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颁发国家统一的“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并熟知操作机械的性能,方可独立操作。

2、起重机每班作业前应进行日常保养并作无负荷升降和运行,检查其制动器和限位器的可靠性,空运行合格,然后进入工作。严禁使用有故障的吊车。

3、如起重机起吊超过吊重35%重量,每次起升前应吊起距地面100~200mm高度检查制动,制动可靠继续作业;

4、起吊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重量,在接近满载时,禁止同时做两种动作;每次吊物必须捆扎牢固平稳,试吊后才能起运。

5、起重机吊物运行时,重物起升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m高,不应在设备上方通过,必须从设备上方通过时,吊物底部应高出障碍物0.5m以上;

6、吊物尖锐棱角与吊索接触处,应加软垫,以免将吊索克断;严禁歪拉斜吊或吊运埋在地下的吊物。

7、操纵起重机应精力集中,遵守指挥人员的口令、手势,并注意前方有无障碍物或其它人员,吊物下严禁人员穿行或从人员上部穿行,严禁手托吊物随车行走;吊运的物品应走指定通道,并高于下面物体0.5米以上。

8、起吊重物时,吊索应保持垂直,起落平稳,尽量避免紧急刹车或冲击;当重物接近终点时应及时停车,尽可能不动用行程限位器。

9、吊物上严禁站人,严禁对吊挂的重物进行加工,严禁重物悬挂在空中停留,起重机吊着重物时严禁离开工作位置。

10、起重机作业时,严格执行“十不吊”和“八严禁”制度;

11、起重作业如遇有特殊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将重物安全平稳落地;

12、吊运结束后,将吊车停放在规定停放处,吊钩升到上限位,切断电源。

13、登高检查修理时,切断主电源,挂上标志牌;无遮栏的地方一定要使用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4、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保养设备并做好设备运转记录。

附件二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1、叉车工必须经过保定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机构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能操作。

2、内燃叉式起重机出车前应检查:

(1)散热器冷却水应充足,燃油箱的油应加足;(2)润滑油及液压油油量应符合要求;

(3)制动转向,变速机构灵敏可靠,轮胎气压充足,门架及货架动作性能保持良好;(4)电气良好;(5)变速杆在空档位置

3、电瓶叉车出车前应检查

(1)蓄电池内电解液应充足,电压及电解液比重应合乎规定,各电桩头应坚固和清洁,安全熔断器应完善。(2)转向及制动灵敏可靠。门架及货架动作性能良好。

4、起步以前,司机必须观察车辆周转通路情况,并先鸣喇叭,然后开车。进出大门和在厂房内行驶,以及倒车时,速度不得超过3公里/小时;在厂区马路上行驶时,速度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

5、行驶靠右方,货叉应离地200~300毫米,两辆叉车同时行驶时,前后应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行驶时,车门两侧和铲斗内、车叉上严禁站人;严禁除司机外的其它人员坐在叉车的任何部位;时刻注意路况和前方有无障碍物以及行人,做到谨慎驾使、文明礼让。

6、不准超负荷装载,不得超重(核载量)、超高(2米)、超宽(两侧各0.2米)装载;不得装载易燃易爆物品;各种物品装载要牢固,不得倾斜。

7、叉车会让时,应该空车让重车,支线让干线,室内让室外,小转弯让大转弯。

8、叉车转弯,后退或行驶在狭窄通道,路面不平处,以及在叉路口和接近货物时,均应低速行驶。

9、叉车临时停车时,不准在道口和有坡度的路面上。

10、叉车在进出避让和转弯时,应该鸣喇叭。

11、禁止叉车货叉载人行驶和升降。

12、非紧急情况,禁止使用紧急制动。

13、叉车在行驶中发现有异状,异声和异味时,应立即检查,叉车有故障时,不得进行作业。

14、插取货物和托盘时,叉车的货叉应该对准托盘的插入孔,水平方向插入,尽量避免碰撞,取托盘时,货叉插入托盘后稍微起升,然后门架后仰。放托盘时,货叉先下降至离地面100mm左右,然后使门架前倾到垂直状态,降下托盘于地面上,脱出货叉。

15、禁止叉车使用货叉顶货,拉货。

16、叉车在插取易碎,贵重或装载不稳的货物时,要用安全绳,并应有专人引导,才能行驶。

17、不准将货物升高作长距离运输;不准单叉作业;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圆形或易滚货物;不准用惯性力取货。

18、作业完毕后应停于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尽量避免露天停放。内燃叉车要将变速杆置于空档。并用手制动器刹住叉车。

19、内燃叉车的发动机操作规程,应按照内燃机有关条例执行。

附件三

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操作者必须按时检查和维护储气罐的设施完好:

1、每天工作前必须用压力气体吹净罐中残留的冷凝水,工作结束必须打开罐底的排气阀门,将压力空气排空,将阀门关闭。

2、必须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安全阀每月应手动试验放气一次,以防密封面粘联。

3、储气罐附近严禁热源并禁止撞击;外表应涂漆保护。

4、严格按储气罐标明的额定压力使用,不得超载使用。

5、储气罐周围保持卫生,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6、工作中要时常巡查,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停止空气压缩机。

7、气罐使用和运用情况应及时认真记录到运转记录中。

附件四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1、凡操作0.07Mpa以上压力的锅炉司炉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

2、锅炉司炉人员必须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并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合格证。

3、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或兼作其它无关的工作。锅炉熄火后,压力虽未降至大气压,可以不用看管,但锅炉房必须上锁。

4、司炉人员必须熟悉锅炉房内的一切设备。

5、锅炉房内应有充足照明。

6、未经司炉人员允许,其它人员禁止进入锅炉房。

7、新装锅炉使用前,必须将锅炉的技术文件及有关证件送当地 劳动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新修或停用过的锅炉,须经仔细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点火。

9、锅炉点火前,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检查锅炉内部有无遗留下的工具或其它杂物。(2)检查主汽管,给水管、排污阀等的临时堵头、堵板是否已经取掉;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总汽阀、给水设备是否已经装好,各部分螺栓是否上紧。(3)试验各部分的阀门是否灵活。

(4)检查压力表是否以超过检验期,最高压力红线标志是否明显,指针是否停在零位,连接压力管子的开关和阀门是否在开启位置,有无检验单位的铅封。

(5)水位表上的汽水开关应该打开,放水开关应该关阀,最高及最低水位线应该明显,玻璃管(板)应该明亮。(6)检查有无杂物妨碍安全阀的动作。

10、检查完毕,向炉内加水至水位表的1/3时停止,即可点火。

11、点火前先打开档风板和灰门做十几分钟的自然通风,有鼓风机时应开动三四分钟进行通风,然后关闭挡风板和灰门,开始点火。

12、点火时应缓慢燃烧,减低通风,炉内火势要均匀,慢慢加热和均匀膨胀,点火时间延续2~3小时。应经常注意水位表水位、压力表指针的情况是否良好。

13、当锅炉汽压上升到0.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具体方法如下:

(1)开启放水开关,使汽连管、水连管、玻璃管(板)得到冲洗。

(2)关闭水开关,冲洗汽连开关和玻璃管(板)

(3)开启水开关,关闭汽开关,冲洗水连管和玻璃管(板)(4)关闭水开关,开启汽开关,检查锅炉水位,这时水位应迅速上升,并有轻微波动。如果水位上升缓慢,表明水位表的水连管还不畅通,应继续冲洗至正常为止。冲洗的动作要缓慢,以免玻璃管破裂。在操作时,脸部不要正对玻璃管,以免玻璃管炸裂伤人。

14、当锅炉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时,试验给水设备是否良好。

15、送气前司炉人员应与用汽部门联系,稍开蒸汽阀暖管再缓慢开大送汽。蒸汽阀全开后应回旋半圈,防止蒸汽阀因垫胀而卡死。

16、两台锅炉并联使用时,正式送汽前,应检查锅炉内的蒸汽压力与主锅炉的压力是否相称。锅炉内的蒸汽压力应低于主锅炉压力0.02MPa(0.2公斤/厘米²)

17、正常运行时,锅炉内的水位应在最高与最低之间,变动应当轻微。

18、压力表的指示数值,不得超过最高容许工作压力。

19、水位表不得有泄漏现象,每班至少应清洗一次。水表玻璃管应有防护罩。

20、严禁一切可能影响安全阀动作或可能造成安全阀动作不准确的行为。

21、安全阀出现故障时,应随时停炉检修。

22、安全阀压力应按下列数据调整:

双筒式第一阀应较工作压力增加0.2Kg/cm²;二阀应较工作压力增加0.2Kg/cm²;单筒式应较工作压力增加0.2Kg/cm²。

23、如果安全阀已在排汽,而压力表只指到最高压力红线,应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24、如果发生汽水共腾,或水位表产生泡沫,应减低负荷,冲洗水位表,进行排污放水。

25、根据煤灰的厚度,确定每班清炉次数,一般为1~3次。清炉应在低负荷时进行。禁止在炉前用水浇熄炉灰。

26、锅炉供汽时,严禁在炉体上进行焊接锤击以及拧紧人孔,手孔螺帽等修理工作。

27、禁止用管子或铁棍撬动各阀门,以免折断。开关阀门时应缓慢。

28、埋火前应先将炉排的炉灰扒去,把燃煤往后推,使燃煤堆集在一起,然后投入比较湿的煤,把燃煤压住,关闭挡风板,适当打开灰门、炉门向炉内上水,保持水位在标准水位上两厘米。

29、埋火后仍应经常检查炉水和汽压的变化,防止燃煤复燃或熄灭。

30、停炉或熄炉检修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停止向火室内供给燃料,关闭挡风板,停止送风,若并炉使用时应将炉内主汽阀关闭;

(2)锅炉内的水位应保持高于水位表正常水位2cm;(3)将火室内的燃煤扒出;

(4)打开挡风板使锅炉和烟道内的余热逐渐散发;(5)经过6~12小时后,洗除煤灰,煤渣;

(6)当锅炉汽压降至1.5大气压时。打开空气阀或提起安全阀,将蒸汽排出;

(7)排完蒸汽一小时后,打开入孔道门。在操作时,要用绳子或铁丝栓住螺杆,防止卸下螺帽后,拿不住打伤人。(8)当炉水温降到40~50℃时,才可将炉水放出。

31、锅炉放水完毕,应立即进入锅炉清除水垢,否则水垢干后清除比较困难。

32、禁止向大室内浇水熄灭。

33、遇有下列情况量,应立即采取事故停炉措施;并报告主管人员;

(1)汽压迅速上升,超过最高许可压力,虽已减少送风,并加强注水,安全阀以喷汽,但锅炉压力仍继续上升;(2)水位表看不见水位,采用叫水法进行试验,仍不见水(说明水位已在水连管以下);

(3)虽加强注水,锅炉水位仍继续下降;

(4)水位表,验水开关、安全阀、压力表损坏,短时不能修复;

(5)附属水管、汽管、火管等爆炸;破裂;发生严重泄露;(6)锅炉炉身发生变形,裂纹,鼓包;(7)易熔塞熔化;

(8)发生其它故障,有引起危险事故的可能。

34、事故停炉应按停火程序进行处理。如不是缺水或漏水,在紧急停炉前,仍可向炉内供水,降低汽压。遇到缺水事故严禁进水或提升安全阀排汽,变动出气阀门等任何工作,防止锅炉受到急剧的应力变化而事故扩大。

35、如火灾威胁到锅炉房,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应沉着并实行紧急停炉,同时向炉内加强注水,并将蒸汽排出室外。

36、锅炉应有运行日记,记录运行情况,交接班人应签章。

37、如接班人未按时到班,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38、锅炉发生事故或进行重大操作,禁止交接班。

39、醉酒或患病的司炉人员不得值班。40、司炉人员作好下列工作才能交班:(1)清除炉渣,炉灰;

(2)锅炉设备及各项工具整理清洁;(3)将运行情况记在运行日记内;(4)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注意事项。

41、如前班发生事故,接班人员应协助前班处理完毕后才能接班。

42、接班的司炉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1)检查压力表指针动作是否灵敏。有三通开关的压力表还应作冲洗试验;

(2)冲洗水位表和验水开关,检查锅炉水位是否正常;(3)检查安全阀铅封是否完整,有无漏汽,并做手动提升试验;

(4)试验注水器,水泵等的作用是否良好;(5)检查所有水阀是否良好,并检查它们的开度;(6)检查锅炉各部分是否有鼓包、泄漏、裂纹情况;(7)检查各项安全设备,材料备品、灭火工具,维修工具等是否完整;

(8)检查压力表、水位表、给水设备和照明设备是否良好。

43、接班人员检查完毕,认为合格,即应对锅炉设备的完好负责。交班人员应在运行日记薄上签字。

44、锅炉洗炉间隔时间应根据水质及水垢情况而定。

45、洗炉时应按第30条的顺序进行停炉,当放出炉水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炉内水质(水压应在2-4Kg/cm²)。水垢厚度不超过0.5mm,局部水垢厚度不超过1mm时,若冲洗不掉可用着碱法人工铲除。铲除时不得损伤钢板。

46、洗炉的同时应检修各种附件,并清除锅炉各处烟灰及炉渣。

篇6: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包括以上设备操作人员、电工、焊接工、切割工和行车司机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上述各项管理工作,由生产部负责。

第二章 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

第四条

在安装新购置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之前,应当先将安装单位的安全资质证书、安全施工方案与安全保证体系(含施工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单及相应证书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与监督检验证明等有关资料,同时书面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确认由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后,方可施工。

安装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并且向具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资格的机构申请检验。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合同有约定除外)应当在30日内,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且将安全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第五条

特种设备的维修,在签订维修合同前,应先将维修单位资质证书、维修、维护保养合同文本内容、维修人员的资质证书等材

料报生产部门审查。经审核同意后,签署生效。

第六条

改造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按照新安装特种设备审查报批、持证施工、检测验收、建立档案等进行。

第七条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经检验合格,负责该项目施工的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文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原始资料及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等,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三章 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八条

使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第九条

生产部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十条

生产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第十一条

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且定期自行检查,作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

生产部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安全性能年检的周期按有关规定执行:锅炉一年;起重机械二年;压力管道、各类气瓶应按相应的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的定期检验周期执行。逾期未检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否则视为无证运行或使用。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

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及时申请予以报废,并且应当向最近一次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前,使用部门应当向所属公司设备部门书面申请,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处理与注销手续等。

第四章 特种作业人员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立即报告生产部有关负责人。

第十五条

锅炉、起重机械等的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即: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应当按规定审验,一般每二年复审一次。逾期不审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自动失效,继续从事特种设备操作或管理工作视为无证上岗。

第十七条

离开特种作业操作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聘用退休的特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凭区、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检查证明),可以从事特种作业的指导或示范性操作,但是不得直接顶岗作业,年龄应控制在男65周岁和女55周岁以下。

第十八条 凡特种作业人员,在初复审合格后,应当及时将审验合格手续复印上报人力资源部办理登记手续。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动,应征得本部门安全生产主任同意。

第五章

特种设备管理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特种设备人员管理由生产部负责。

篇7:特种设备管理浅析

1.熟悉并执行特种设备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参与编制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操作人员守则、操作规程、常规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事故紧急救援预案等特种设备规范化文件,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的注册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有关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5.及时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变更工作。

6.组织各车间做好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计划,并具体落实实施,检查或参与校验工作。

7.不定期对公司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组织、督促有关车间整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8.参与特种设备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特种设备事故的情况。

9.负责组织建立、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台帐、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等文件,收集整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和原始技术资料。

篇8:浅析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世纪以来,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各种特种设备的作用逐渐明显, 并且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科学检测来确保其质量, 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 但是因为特种设备自身独特的属性导致常规检测技术对其毫无作用, 所以关于特种设备采取无损检测技术是比较有效的检测方式。目前我国逐渐重视关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不断出现各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 但是特种设备型号、种类的剧增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 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目前,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已在工业行业的容器设计、管道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比如石油化工行业的油桶、压力装置、运输管道等, 这一类的容器或者设备内部存在易燃的气体或者液体, 内部压力较高, 所以采取常规损害检测手段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 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效益流失, 所以难以符合检测标准, 但是各类型的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能够真正实现该问题的解决, 所以无损检测的适用范围、检测方式是否先进与检测效率如何都直观表示了该企业的竞争水平。由此可见, 关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企业正常生产与未来发展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2 关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关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是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当前已在巨型存储油罐、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各类输送管道 (石油管道、水管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油气田联合站等方面获得广泛运用, 并且已经变成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关键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逐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这是因为无损检测技术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 可以降低企业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无损检测技术的效率速度与企业竞争水平有直接联系, 并且很大程度推动了国内工业特别是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稳健发展。

自我国开国以来, 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团队已逐渐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坚持学习并引进外国新型检测技术, 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无损检测团队, 质量检测部门会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能力及技术进行年度审核, 无损检测已逐渐变为一个关键的工种。然而与国外无损检测行业的人员相比, 其发展相对缓慢, 仍然落后发达国家一大截, 随着国内特种设备训练及教育方法的日渐成熟化、正规化, 国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在数量上及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自我国开国之后, 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基础建设过程中, 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团队快速壮大, 然而大多数仅仅是从事生产线上的简单检测操作, 这类型的检测人员实践技能较高, 大多是依赖于积累的经验来进行产品的检测, 未接受过专业性的检测技术教育和训练, 人员整体上呈现专业素质较低的现象, 也不存在专业的科技研究人员进行先进固定的技术研究, 因此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仍然处在初始阶段, 有待进一步发展。

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与应用

目前国内关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也比较多, 对我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具体应用中主要的技术包括“射线”、“红外”、“超声”、“涡流”、“磁粉”等, 这些检测方法都是工业检测中比较常见的, 不同的检测技术都有独特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技巧, 下文将对一些技术做简单介绍。

3.1 射线检侧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厚壁容器的探伤检测, 具体方法是用X、Y射线以及粒子加速器等设备进行穿透试验并通过胶片记录信息, 在管道焊缝一类的检测中还使用成像设备进行分析。在我国化工基础建设中, 射线检测技术在厚壁容器的检测方面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大大节约来检测探伤的时间和成本, 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采用射线加速器的检测方法能够测量200mm以上厚度的压力容器, 射线加速器有直线型和回旋型两种,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 射线加速器一般拥有3-12Me V以内的能量值, 最高检测厚度达500mm, 能够完成现场焊缝检测。但在很多技术性难题仍未攻克的前提下, 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大范围投入使用。

3.2 红外探伤检侧技术

红外探伤检侧技术主要应用于运行中的机械电子设备, 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监测指标, 其原理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当机械电子设备出现脱落或者断裂的现象, 设备的运行温度就会超出正常水平, 此时通过红外检测技术就可以尽快发现设备的损伤处, 从而及时加以修复, 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当前红外探伤检侧技术已趋于成熟, 但由于存在设备的成本高、操作分析较难的缺点, 很多单业难以企及。因此, 我国仍需加强对红外探伤检侧技术的研究, 努力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便捷性, 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加快我国检测领域的发展。

3.3 超声探伤检侧技术

超声探伤检测适用于6mm-400mm厚度的溶化焊内部检测, 是利用超声波原理的一种检测技术。这种技术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而且拥有便捷的检测设备, 在国内生产商也比较多, 都广泛应用在无损检测领域。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 配备A型超声波扫描脉冲技术, 是国内广泛使用的智能化探伤设备, 性价比高, 具有我国特色, 是重点发展的对象。

3.4 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适用于压力容器的检测, 采用内穿过式探头, 可以用于腐蚀、小孔、磨损等缺陷的检测, 其原理是涡流技术。目前对涡流检测技术研究比较多的是国外, 主要生产该设备的厂家有Russel、FOR-ESTER、ZETEC公司等, 我国在探头的技术研发方面做的还行, 但在远场涡流检测上远不如国外先进。国外设备的价格很高, 因此, 我国在远场涡流检测上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3.5 磁粉探伤检侧技术

磁粉探伤检侧技术主要应用于设备坡口和稍大型设备 (大型机加工表面、铸件等) 的检测, 其原理是交叉磁轭法, 是一种便携式交流探伤设备, 这种设备一般采用红、黑色以及荧光的湿磁粉。床式的设备通常用来检测钢板和焊缝, 磁轭式 (便携式) 的设备通常用来检测加工后的无缝瓶表面和圆筒型铸件。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戏, 磁粉探伤检侧技术仍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难题需要日后研究人员努力攻克, 是发达国家的研究重点, 在我国只进行学习和了解。

3.6 磁记忆检测技术

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在检测材料受力后的疲劳损伤中, 其原理是:铁磁在受载荷作用下, 在受力和变形区内的磁状态不可逆。目前对磁记忆检测技术的认知还不够全面, 一般在无损检测的过程中起配合超声检测或者磁粉检测的辅助作用, 以防止检测过程中发生疏忽的情况。

4 结束语

特种设备对我国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所以关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意义非凡, 在国内, 关于特种设备的一系列无损检测技术基本都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运用, 但是因为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运用的场所各不相同, 同时大多数探伤技术尚未成熟, 有一定的不足与缺陷, 比如不易携带、准确度一般、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复杂难懂等, 所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关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应该朝着微型化、精准化、自动化的未来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功田.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J].无损检测, 2008 (11) .

[2]丁守宝, 刘富君.我国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8 (04) .

[3]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进展及国际交流与合作[J].无损检测, 2008 (03) .

[4]李光海, 沈功田, 李鹤年.工业管道无损检测技术[J].无损检测, 2006 (02) .

上一篇:高考数学函数导数复习下一篇:新兵结业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