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2024-05-05

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通用11篇)

篇1: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区环卫所2019年总结

区环卫所2019年总结

2019年,区环卫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以坚持提高城市品位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改善城区环境卫生,推进环卫事业健康发展为已任,努力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城区环卫工作,完善市场化运作

1、加强日常督查。实行城管分局、街道办事处两级督查机制,严格按照环卫作业考评标准,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的督察办法,坚持做到日督察、周通报、月考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通知相关保洁公司立即整改,并对照扣分标准进行扣分,将作业质量与保洁经费挂钩。通过督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有效督促各保洁公司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提升作业质量。

2、加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管理。落实小区、道路清扫保洁标准,规范作业时间,实行“两普扫,全日保洁”,普扫结束即转为动态巡回保洁。为减少垃圾滞留时间,针对特殊路段、小区增加收集和清运频率,所有收集车、转运车实行密闭化运输,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避免了二次污染。

3、加强公厕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公厕管理标准和创卫要求,落实好公厕保洁和维修保养工作,实行专人管理,增加公厕冲洗频率,做到设施干净整洁、无积尘、无积水、无积便、无异味。二是进行公厕管养市场化。今年以来,通过公开开招标,分别由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联合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对局改造提升的41座公厕进行市场化管养。实行“企业管理、两级监管、政府买单”的模式,中标企业进行公厕的日常管理,区城管分局、属地街道办事处进行两级监管考核,政府按照考核结果支付管养费用。

4、全面实行垃圾桶套袋收集。加强垃圾桶的擦洗,确保外观整洁,周边干净,摆放有序。对所有垃圾桶进行套袋,切实改变垃圾桶脏和污水外溢等现象,确保垃圾容器整洁完好,减少二次环境污染。自今年7月下旬以来,共套袋近90万余次。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抑制道路扬尘

一是认真落实《xx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认真排查现有垃圾清运车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杜绝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二是进行水洗作业。对主要街巷每日进行洒水降尘,重污染路段进行定期冲洗作业;尤其加强对国控点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道路的洒水降尘频次,保持路面湿润度;适宜区域、路段进行冲洗作业,解决部分道路雨天泥、晴天灰的问题,减少了城市道路扬尘。

三是针对秋季落叶较多的情况,加大了对环卫人员焚烧树叶等影响大气环境行为的监管,积极开展禁止垃圾焚烧的日常巡查工作,建立环卫所、环卫站、社区三级垃圾禁烧监督体系,落实垃圾禁烧制度,对城区清洁工焚烧垃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三)加大投入,增添环卫设备设施

一是增加环卫车辆投放。今年以来,区城管分局投入了近4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购置了10辆路面养护车、4辆垃圾压缩车、3辆扫路机和1辆洒水车,有力的保障了垃圾的清运及时,路面洒水冲洗到位,对重点适宜区域实行湿扫。

二是进行垃圾桶护罩安装。为解决垃圾桶乱摆乱放问题,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安装垃圾桶U型护罩和垃圾分类亭,并张贴垃圾分类标识和文明创建宣传标语。共安装了238处,规范了垃圾桶放置,美化了环境,缓解了道路堵塞,倡导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

三是安装公厕指引牌。随着城区公厕改造的不断推进,有效地解决了基础设施薄弱,如厕环境差的问题。为方便群众生活,对公厕配套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按着标准,统一式样,在公厕附近的道路旁增设了公厕位置指引牌,改进城市形象,提升公厕利用率,共设置了98处指引牌。

四是购置分类垃圾桶。对道路小区垃圾实行“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四分类垃圾桶600只、两分类垃圾桶3500只,倡导居民分类投放。

(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点的示范和效果引领带动整体工作质量和实施效果。2019年,在滨河花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总户数2000户,覆盖近8000人。坚持大分流、小分类原则,将居民区产生的废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实施专项分流处理;坚持长效宣传、公众参与的原则,通过不间断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意识和能力,引导居民积极参加并逐步形成主动分类的习惯。

(五)信息化管理,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对城区垃圾清运车辆、道路养护车辆、扫路车辆、洒水冲洗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加强了机扫水洗车辆的管理,提升机扫水洗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客户端和在线手机app上同时使用,实时掌握每台车辆行车数据流信息,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地理位置,实时跟踪监控车辆的行驶轨迹、行驶速度和停靠状态等信息,避免出现“跨片作业”、“公车私用”等违规操作的情况,实现了作业车辆高效调度。同时,一旦道路发生的突发性污染,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调拨附近车辆前往作业,有效节约车辆运行成本,提高解决市容环境问题的效率。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环卫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环卫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二是环卫职工素质、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三是全民参与度较低,城市顽疾治标不治本,损坏环卫设施、乱倒垃圾、乱张贴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给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就个人来说,本人在对整体的环卫工作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匮乏,面对新形势下的环卫工作缺少学习,未能潜心调查研究,跟不上发展要求;二是管理单一,以考核代替管理,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未能完全树立,未能通过为企业服务来提升环卫作业质量的提升;三是精细化水平不高,保洁模式落后,人工保洁比例偏高,与以“以克论净”、“水润宿州”的要求相差较多。

篇2: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一、环境质量情况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上半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80,全市排第12位,其中优良天数71天,全市排名第14位;PM2.5平均浓度70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12位。

7月份,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9,全市排第13位;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14位。

8月份,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3,全市排第15位;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14位。

9月份,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3,全市排第12位;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10位。

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尚未通报,根据手机APP显示,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91,全市排第6位;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9位。

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县市控河流出境断面位于小葛庄桥。今年1-10月份,出境断面监测结果全部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达标率100%。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空间不断缩小、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总体部署,县环保局一方面大力实施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各部门、各乡镇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施联防联控,加强污染源头控制。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x月x日,全县召开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会议,制定下发《xx大气污染防治2019年春季攻坚行动方案》,明确10项专项行动治理任务,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集中突击行动。x月xx日全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后,县政府制定下发《x县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行动方案》,明确9+1工作机制,即9项专项治理任务,1项工作推进保障措施,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集中突击行动。x月xx日,在强化攻坚方案的基础上又制定了《x县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十条加严措施》,对治理任务进一步细化加严措施。牵头工业污染治理,9家铸造企业炉窑已全部改用电或天然气,取缔4台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9家页岩砖企业完成提标改造;46家工业喷涂、包装印刷、铝型材、有机化工企业需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其中4家已拆除,1家正在改造,其余41家全部完成;84家加油站需完成油气三次回收治理,现已完成82家,其余2家已停产;取缔“散乱污”企业22家;积极申请提报创建绿色标杆企业8家;积极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排编码工作,现已摸排3500余台,完成编码3300余台。以xx镇为重点,继续推进全县板材企业提升整治,按照 “壮大提升一批、搬迁转移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原则,按照《x县板材企业整改方案》、《x县板材行业转型升级方案》,通过开展验收推进会、板材企业问题大排查、省市环保督察整改、“三个全面”大排查大整改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板材企业整治。

二是深化水污染防治。2018年12月20日,县政府印发了《xx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对xxx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专项整治。2018年1月,投资4.25亿元的xxx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2.9亿元,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标准化建设、生态修复与保护、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等工程,现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x月xx日,生态环境部2019年第一轮统筹强化监督对xxx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5月30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对xxx饮用水源地整改工作进行了现场核查。截至目前,根据xxx水源地出水口环境检测结果,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三是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先后开展了春季大气污染防治、“三个全面”、环保督察整改、双随机执法抽查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截至目前,出动检查车辆1500余次,执法人员4500人次,检查企业1300余家,立案查处62起,处罚590万元,移交移送环境违法案件15起。完成12345、12369等信访300余件,办结率100%。联合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等8个部门,分行业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完成49家工业企业、11所医院,543所卫生室、54家汽车修理厂、11家实验室、22所学校和全县重点河湖两岸排查工作。完成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各乡镇均设置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对各乡镇空气质量,每月一通报。对xx12个乡镇(街道)的地表水重点断面,每月进行委托监测分析2次,上报相应数据1680个。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共监测地表水断面90点位/次,出具数据810个;对污染源企业废气、废水监测160余厂次,出具监测数据2000余个;开展超标应急监测20余次,超标预警120余次,对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比对监测86台套,督促27家重点企业完成自行监测及信息公示。

四是深入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自2017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以来,中央环保督察交办71起信访已经全部完成案件销号。反馈的20项问题中,其中第1项关于提高政治站位以及第2项关于转变发展观念2项共性问题已经配合市里完成销号任务,其余全部按时推进。板材行业问题整改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3各个性问题之一,要求2018年10月底完成销号,目前该项任务尚未完成销号。x月xx日至xx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对xx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督查期间,共调阅我县资料四批次,分别是:xx板材企业转型升级方案(全市第四批)、2015年约谈后各县区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计划及相关政策(全市第五批)、xx板材企业数量名单和停产企业数量名单及停产原因(全市第五批补充)、2017年以来主城5区和xx停车场地扬尘污染治理方面下发的文件或通知(全市第六批补充)。期间,两次下沉我县xx镇检查了3家板材企业、1家停车场、3家加油站,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加油站油品进行抽检。目前上级尚未反馈督察意见。

五是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去年下半年,省市县相继召开了高规格的“四减四增”动员大会。我县在全市“1+9”方案基础上,制定了“1+8”方案,即四减四增方案和蓝天、碧水、柴油货车尾气、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8场攻坚战方案,进一步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城区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推进四减四增工作,县里成立了1个综合协调专班和4个专项推进专班,由各分管县领导任组长,分线推进。截至目前,我县“1+8”方案已全部印发实施,按照市里要求,完成了2018年年度实施情况评估。产业结构方面,正在推进化工集中区和正义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能源结构方面,今年6月份,关停了xx热电燃煤机组,淘汰35t/h燃煤机组2台、75t/h燃煤机组1台,制定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淘汰燃煤锅炉1432台,20吨以下燃煤工业锅炉全部取缔;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协调加快铁路物流园区及铁路物流配套路网建设,淘汰国三柴油货车170辆,查扣超载、撒漏、闯禁区货车1000余起,查处冒黑烟车辆156起、排放不合格车辆775起;农业投入结构方面,全县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4万亩,有机肥使用量达到2万吨,我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总体上看,近几年是环保攻坚任务最繁重、最艰苦的时期,也是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最快的时期。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保工作,和上级党委政府要求、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环境质量尚未根本改善。尽管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和周边县区相比,改善幅度较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臭氧等指标,全市排名靠后。加之全县煤炭消耗总量偏大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板材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污染较重,城区道路保洁、餐饮油烟管控等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到位,改善空气质量的任务任然十分繁重。

(二)环保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企业“三废”治理设施不完善,运行水平总体不高;多数乡镇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未建立全县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和防控体系,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总体不足、设施分布不均。

(三)环保工作机制不顺畅。环境监管网格化没有“实”起来,镇和村一级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够。环保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运行不畅,一些部门对自身承担的环保责任认识不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的防治污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污染源头管控没有跟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明两年是实施《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xx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8-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最后两年,要实现2020年全县空气优良率达到55%(202天)、PM2.5年削减6.7%(52微克/立方米),任务十分艰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以落实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重点落实环保治理“制度化、专业化、法治化、常态化”,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大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按期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按照《xx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xx贯彻落实省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重点做好上冶水库东方酒店、许家崖水库飞行营地、化工企业入园、板材企业整改销号工作。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1项问题、71起交办信访案件、下沉交办4个问题,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的68起信访案件、5个个性问题以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63起信访案件,开展后督查,确保督察发现问题切实整改到位,严防“老大难”问题反弹,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现象。县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实行集中办公、联席办公,继续保持环保督察高压态势,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整改方案要求从快、从严、从实推动督察问题整改。

(二)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严格按照《xx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8-2020 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xx大气污染防治 2019 年春季攻坚行动方案》,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道路扬尘管控、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机动车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物流园区及停车场污染治理、矿山污染治理、散煤治理、秸秆禁烧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和企业错峰生产措施,完善应急减排企业名单和具体要求,细化不同预警等级的应急管控措施。紧盯“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APP”预警,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坚守底线,保持污染防治高压常态化、制度化。

(三)强化污染源头控制。按照省市县“四减四增”工作方案,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加快全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全力打好蓝天、碧水、饮用水源地保护、柴油货车污染、农业农村污染、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等八场攻坚战。制定实施国家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城区交通网络,着力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从源头降低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氛围。进一步夯实各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优化防治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增加财政投入;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市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共治共享的合力。

篇3: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全面提升环保装备产业水平,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了《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篇4: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城市防汛工作,根据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城市防汛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立足防大汛、防大洪,扎扎实实做好防汛抗灾各项物资的准备工作,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二、工作目标

在规定的降水标准内保证安全,防洪排涝并重,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区管交通干线畅通;遇超标准降水立即转入抢险预案警戒状态;做到正常和非正常汛情出现时,有应急措施、有财产和人员安全防洪措施、有社会稳定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三、加强领导

按照“按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指挥长,区水利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安全监管局、农办、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计生委、教育局、交通运输局、民政局、农林局、城管局、人防办、商务局、旅游局、公安消防大队,以及环城供电局、新区供电公司、XX公安分局、XX公安分局、XX公安分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XX区城市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城市防汛组的具体指导下,领导我区城市防洪抢险工作,负责我区城市防汛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督促检查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各专业防汛组、各有关单位责任制的落实,编制城市防汛方案、抢险预案和城市防汛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办公电话:69930876),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区城市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和7个专业防汛组,具体如下:

(一)镇(办事处)城市防汛指挥部。由各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办公室设在各镇(办事处),负责领导辖区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居委会、居民小区、城中村的防汛排涝工作,制定辖区内的防汛方案、抢险预案和撤离预案;负责辖区各项防汛日常工作,对辖区危房、五保户、困难户住宅、企业棚户区简易房、地下场所、涵洞和道路积水点进行严密监控重点防护;全面排查危房、五保户、困难户住宅、企业棚户区简易房、地下场所和道路积水点,登记造册并指定专人负责;负责暴雨来临时,及时通知并转移住在危房的群众,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立专业应急抢险队伍,根据区城市防汛督促检查和落实防汛责任制,保证本辖区的排水设施的完好和排水畅通,确保安全度汛。

(二)财政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局长任组长,负责对正常防汛抗洪及水毁工程修复、除险工程经费的安排、下拨和管理;会同区城市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防汛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三)城市房屋住宅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任组长,负责制定本系统防汛方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主要对房屋的维修加固,疏通、维修排水设施和汛期房屋险情的调查处理,落实房屋抢险救灾措施,特别对危房险洞的汛前整治,对汛前无法修复的,要对居民安排适当的迁安措施,协助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搞好房屋的抢险救灾工作和有关房屋住宅防汛的其他工作。

(四)人防工事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人防办,由区人防办主任任组长,负责制定人防工事防汛方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对人防设施进行汛前险情的调查处理及整治、加固维修,落实防洪抢险措施,协助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搞好抢险救灾工作和有关人防设施的防汛工作。

(五)市政设施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任组长,负责制定城市防汛监察巡视和市政排水工作方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保证城市区的排水管网设施完好和畅通;排水管网按标准正常运转,发挥排水功能,及时清运垃圾,垃圾安全合理堆置,防止垃圾堵塞排水口。遇到超标准降雨时,要扩大排水出路,组织提排,保证城市重点设施的正常运行,协助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做好防洪抢险工作。

(六)建筑施工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任组长,负责制定在建施工工地防汛方案,组织防汛抢险队伍,保证在建工程项目安全度汛,协助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做好防洪抢险工作和其他防汛工作。

(七)教育系统防汛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局长任组长,负责制定教育系统防汛方案,落实防汛责任制,对校舍危房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八)防汛物资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局长任组长,负责筹备防汛物资,保障在出现灾情时防汛物资及时运送到位。

四、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

城市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对防汛工作全面负责,要做到思想到位、指挥到位、投入到位。汛前要深入到责任区进行检查,解决实际问题,洪水到来时,要上岗到位,坐镇指挥。

(二)组织防汛抢险队伍

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任务组织以基干民兵为骨干的防汛抢险队伍,做到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工具、定责任,并做好必要的抢险技术培训和演习。

(三)储备防汛物资

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各有关单位要对防汛前线车辆、物资、器材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本着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

(四)抓紧清淤清障,维护防汛设施,抢修度汛工程

1.各镇(办事处)防汛指挥部、专业防汛组和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汛前检查情况编制防汛工程计划,除统一安排的排水工程外,还要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办法,多渠道筹资,完善和加强城市防汛基础设施。

2.建筑施工防汛组要组织安监部门对各在建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切实落实工程现场防汛排涝措施,确保汛期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防汛排涝设施齐全、畅通,工地汛期安全。

3.区财政部门负责及时保障落实度汛资金。

4.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相关单位要按照要求抓紧开展检修与养护工作,保证线路安全畅通,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五)严明纪律,依法防汛

篇5: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根据省、市、区镇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我居委会实际,现制定2019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面提质增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205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4%以内。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扶贫领域风险,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清零”行动,构建更加稳固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制度体系,争创省市“脱贫攻坚先进乡镇”荣誉称号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9年圆满完成脱贫的历史任务,为建成全面小康**市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442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一)、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三)、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区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区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五)、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六)、积极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

(七)、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脱贫返贫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八)、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一)、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三)、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四)、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五)、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七)、加强“精神脱贫”工作力度。为推动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同步完成的目标,我镇将在实施文明乡风宣教行动、实施志愿服务帮扶行动、实施文化服务惠民行动、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先进典型选树行动、实施教育、技能培训提升行动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成立志愿服务队,对贫困户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摆脱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区**市镇人民政府

篇6:XX区财政局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面对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民生和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等挑战。区财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财政收入。

根据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按照积极稳妥和统筹兼顾的原则,2019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XX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预算计划的措施: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

密切财政与税务、国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对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的督导与协调联动。强化综合治税,确保开门红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止1月24日,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下降0.67%,预测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10%,税收占比81%。

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推进更进一步的减税降费,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加强收费项目清单“一张网”建设,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全面落实市工业发展“XX”工程政策和区创新驱动、“优二强三”战略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植和夯实税源根基。

三是强化国资运营。

进一步整合盘活各类闲置资源资产,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智慧停车试点、户外广告升级改造、入股XX农商银行等项目,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提升资产运营收益,壮大收入规模。

(二)优化支出结构。

更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尽力而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更严格贯彻厉行节约,量力而行。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完善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继续支持实施创文、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攻坚,落实好各项为民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深化财政改革。

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在实行2019年预算绩效申报的基础上,从各个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目前项目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为项目库管理、中长期财政规划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提升预算综合管理水平。

(四)强化财政监督。

健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加强专项支出管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实行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借助会计电算化将财政资金的各个监控环节连接起来,逐步建立起一个连贯、整体的财政监督管理循环系统。

篇7: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1. 从万元GDP综合能耗来看。

由表1可知, 2010年广东省万元GDP能耗为0.69吨, 是九省区最低的省份。福建、海南能耗也比较低, 而西部某些地区万元GDP能耗相对较高, 这说明西部这些省份还需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同比增长率来看, 2010年与2009年相比, 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为四川省, 降低4.73%, 说明近两年四川省在节能降耗方面加大了力度。而近五年变动最大的省份是贵州, 下降27.75%, 降幅较小的省份有海南、广东。因为广东本身以高效低耗的能源结构著称, 而海南省并非工业省, 支柱产业并非工业, 所以这两个省份万元GDP综合能耗一直较低, 减小空间也有限。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11》整理得出。

2. 从森林覆盖率来看。

2010年福建和江西森林覆盖率并列第一, 为63.1%, 其中福建省连续三十四年成为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省份, 位列第二的为海南省, 最低的为四川省。从2010年增长率来看, 排前三名的为四川、海南、广西, 增长率分别为24.4%、10.5%、10%, 这一方面说明海南、广西近两年不仅森林覆盖率较高, 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近五年变动幅度最大的为四川、海南、贵州, 这说明近几年来西部地区省份加大了绿化强度, 不断向泛珠九省区绿化较强的省份看齐。

3. 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来看。

泛珠九省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排前三名的分别是江西、福建、湖南, 而除了广西, 其他省份都在70%以上。从2010年增长率来看, 各省区差异较大, 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增长率最高的是贵州省, 为78.1%。而从近五年变化幅度来看, 广西、贵州变化最为明显, 广西2010年污水处理率是2005年的3倍, 而贵州也是翻番。而江西、四川五年内污水处理率虽然变化幅度较小, 但这两个省份2005年污水处理水平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总的来说, 在污水处理方面, 截至2010年污水集中处理率整体基本都达到较高水平。

4. 从人均治理工业污染投资额来看。

2010年泛珠九省区人均治理工业污染投资额排名前两名的为福建和广东, 分别为41.55元和37.04元, 西部地区治理环境污染投资额较少, 因为其工业化程度低, 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近五年投资额变动呈上升趋势的有广东、云南、广西, 而其他六个省份则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方面说明东部一些省区近几年随着经济转型期的加快, 工业污染程度减轻, 自然工业污染投资也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省区工业污染投资额增长的速度不及人口增长速度快, 使人均治理工业污染投资额呈现下降的趋势。

5. 从空气API指数达到二级天数占全年比例来看。

广东省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9%, 二级以上为1%, 21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福建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海南、云南、江西等省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也非常良好, 其中海南海口、云南昆明的空气API指数达到二级天数占全年比例皆为100%。贵州省在纳入监测的12个城市中, 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有7个, 占监测城市数的58.3%, 其余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占监测城市数的41.7%, 均与上年持平。而国家环保重点城市贵阳市、遵义市全年空气优良率分别为93.97%和90.68%。从整体来讲, 泛珠九省区的空气API处于较高的水平。

6. 从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竞争力排序来看。

泛珠九省区环境竞争力前三名是福建、广西和广东, 这三个省区在全国竞争力分别排名为3、4、5。而五年前环境竞争力排前三名的为福建、江西和海南, 这说明近五年这几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一直非常强。2010年泛珠西部一些省区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则相对靠后, 这一方面与自然因素相关, 另一方面与该省区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五年期间,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在全国排名以由五年前的27名上升到19名, 说明云南省近几年加大了环保的力度, 成效明显, 通过泛珠九省区西部省区环境竞争力的排名来看, 这些省区在环保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泛珠九省区强化环保政策合作的对策建议

1. 重视九省区之间的环保差异, 加强区域性环保合作。

从以上环保的指标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泛珠九省区内部环境竞争力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只有加强省区内部的合作, 促进环境竞争力较强的省区带动较弱的省区发展, 才能达到区域内部强弱互补, 平衡发展。例如, 泛珠九省区东部地区污水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比较高, 而西部某些地区相对较低, 这样西部这些较低的省区就可以积极引进较高省区在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先进的技术, 同时学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制度建设, 而污水处理率较高省区对于较低省区在技术上的引进也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消除区域差异。

对于研发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的环保技术项目, 泛珠九省区内部可以共同投资、研发, 共享研发成果。例如在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的重大项目中, 能耗较低的省份 (如广东、福建) 要带动能耗较高的省份 (如甘肃) 共同投资、研发, 不仅要强强联合, 更要强弱互补, 在成果的共享方面, 加强向环境竞争力较差省份的倾斜。

2. 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加强区域内环保转移支付。

泛珠九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正日渐紧迫。泛珠地区应加快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区域内生态环保基金等措施, 统筹各省区之间的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补偿基金的筹集除了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外, 可按合作地区年度GDP总量的百分比按缴纳, 也可考虑国内区域间甚至在国际间进行投融资, 并建立相应的机构对基金的投入方向进行考察评估, 加强区域内部环保转移支付, 从而平衡各地区之间在环保方面的差异。

3. 建立环保交流平台,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一是建立健全跨界环境监测制度、网络和区域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建立分别监测、相互通报、信息共享、共同防污治污为基础的跨界污染协调机制、跨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这使泛珠九省区之间形成统一管理、相互监督、互利共赢的局面, 共同推进环境监测合作, 长久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二是加强区域内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例如可以在泛珠九省区环保较好的省份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在政策上鼓励支持民间环保社团的成立, 促使环保经验比较丰富省区的民间环保社团到相对落后省区去开发。同时环境宣教工作小组可以组织环保落后省份采取多种形式学习, 如教育培训、公众参与等形式, 提高公众环保的积极性, 促进省区内部公众环保知识的交流。

摘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已为当今世界的突出问题, 对于泛珠九省区尤为突出, 通过选取环保指标对九省区之间进行比较, 从而找出差异, 并针对差异提出强化环保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保,财政支出,合作

参考文献

[1]李建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篇8:xx街2019年环保工作安排

(二)调动村级河长积极性。落实各村河道治理任务,并指派专人道各村进行沟通指导,加强街村之间的联系,双管齐下,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黑臭水域治理力度。加大对辖区内水域(河流、湖泊、沟渠)的巡查力度,提高巡查辖区内水域的人数和次数,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加强水资源和岸线保护,逐步对辖区内黑臭水体河沟进行清淤作业。严禁侵占河道、倾倒垃圾等行为。加强水污染防治,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排摸工作,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并逐步健全河道档案。

(三)安装水域治理设施。继续对辖区内各工业工贸区的排水点位安装一体化净化设施,其排放的污水经一体化净化设施治理后排放。加强对一体化净化设施的日常管护保养,确保设施7×24小时运转。

(四)其他水域环境治理。落实市、区政府交办下来的各项任务,切实将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按照规划继续在各村拆迁片区内安装污水收集罐,针对已安装的污水收集罐,对其进行编号及定位工作,待全部安装结束后进行挂牌工作。针对大部分街村沟渠存在反弹情况,且污水管网未接入市区主干管网的情况,街道积极督促建委加快推进金钟污水管网,筹备小区和工业企业接入金钟污水管网工作,预计2019年完成。

(五)加强涉及VOCs企业巡查力度。对涉及VOCs的企业和疑似生产过程中出现有机性挥发物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排查,对新发现的涉及排污的企业进行登记并督促其治理整改。对街域内有可能出现此类污染的地点进行全方位摸底排查。

(六)开展涉水排污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对街域内重点涉水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要求企业对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的排放进行严格监管,要求企业必须有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净化设备,经过处理合格后才能排入污水管网。分类型,分阶段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污水处理的提升改造工作。

(七)开展重点企业用地污染情况调查。根据环保局下发的重点企业名单,结合前期调查工作的结果,对筛选出来的重点企业进行后期检测工作配合环保局第三方专业检测人员进行企业实地调查。

篇9: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一、2018年度工作完成概况

1.限上消费增长较快。1-9月份,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单月上报x亿元,增幅x%;累计上报x亿元,增幅x%,预计排名全市第一位。

2.外贸进出口工作有序推进。1-9月份,我区完成外贸进出口x万美元,增幅-x%,全市第十一位。其中出口完成x万美元,增幅-x%,全市第十一位;进口完成x万美元,增幅x%,全市第十位。

3.积极培育限上企业。2018年以来,区商务局会同乡街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排,指导企业“个转企”、“小升限”。目前,19家新增限上企业正在所属乡街的指导下积极准备申报材料,力争获评通过。

4.大力发展首位产业。一是成立我区首位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专班。二是制定“十个一”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单位承担首位产业发展的职责任务。三是摸清全区楼宇底数,制定了楼宇平台建设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四是积极推动首位产业推介招商,向凤凰网等媒体、各类考察团、客商宣传推介我区首位产业超过x批次,在谈项目x余个。五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迎江区首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迎江区楼宇经济产业园认定办法》等促进首位产业发展的政策。六是打造楼宇平台,新引进国厚资本、伟达集团、中科电力等x余家企业入驻紫峰产业大厦,累计入驻企业x家,年税收达x亿元,营业收入超x亿元;新城吾悦广场商业中心入驻企业x家,“宜城渡”文商街区已招商x户,入驻率达x%;48号电商文化园入驻企业x家,全力打造二期工程新经济产业园;盛晟阳光城入驻萨维尔酒店等企业;万豪逸景特色街区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被省发改委定位为金融商务集聚区,成为宜城板块唯一一家进入提升类园区行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大培训和指导,组织开展多次党建业务培训,制定党委班子分管联系点制度,每季度对基层党建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工作,并组织企业党组织交流学习。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依托党委中心组及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活动、“聚焦高质量 争当排头兵”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治转提”专项行动,开展党员信教问题及党内组织生活会是否落实专项排查工作,对基层党组织查摆的问题整改落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

6.国有集体企业大局稳定。稳妥处置商业大厦、二百公司、二饮公司、商业运销、一土产、五金站等企业的信访问题。指导二百公司、一土产等企业留守班子换届工作,顺利推选出留守班子成员。结束百货站破产清算工作。完成糖烟酒公司划转滨江城建公司运营事宜,目前公司运营情况平稳良好。密切关注商业大厦案件进展,与职工保持联系,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稳妥推进百货大楼房产到期事宜,协调各方力争实现平稳过渡。截至目前实现赴省进京零非访。

7.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开展重点时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共检查 x家商贸企业,发放《关于市区禁限放烟花爆竹倡议书 》x份,签订 105份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工作责任书,并下到地质社区协助做好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1月份牵头开展老旧市场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检查6个老旧市场x家商户,共发现126处不同的安全隐患并整改到位,各部门共下了26份执法文书。参加了安庆城乡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区安全生产月专项行动和区安委会“五大攻坚战”,定期巡查辖区内加油站点,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时整改到位。组织商贸系统企业开展两次安全生产消防演练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2019年项目谋划

1.全力完成指标任务。与乡街一道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指导企业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力争限上消费全市领先位次。支持企业“个转企”、“小升限”,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力所能及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完成全年外贸进出口任务。

2.全力发展首位产业。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区首位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工作职责;出台、完善首位产业发展专项奖补政策,积极争取安庆市对迎江区首位产业的奖补政策;围绕“十个一”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强化首位产业工作过程管控,建立我区首位产业调度制度,将“十个一”举措抓好抓实。

2.继续打造重点楼宇。根据首位产业政策体系构建需要,完善各楼宇专项支持政策。加大紫峰产业大厦招商力度,注重引进新技术、新业态项目,进一步提高入驻率和对区经济贡献度。有计划、分批次地推动新城吾悦广场提档升级,注重引进知名大型企业入驻,满足群众高层次、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发挥盛晟集团主导作用,竭力推进C66招商。推动48号电商文化园选优汰劣,促使园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新经济产业园园区改造任务,打造优质电商企业集聚平台。

3.积极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着力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全力打造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着力打造新河南岸和独秀大街的“T”型东部新城新商业街区;建设集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互联网+”于一体的万豪逸景“e城e街”特色商业街区。

4.做好维稳安保工作。建立局班子成员包保企业责任制,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协调。落实跟踪问责,推行对企业班子成员的强化管理,强化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细化对企业执纪问责。密切关注企业动态,力所能及帮助解决问题,维护企业大局稳定。

5.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完善每月一查工作制,制定各项安全检查计划,定期对7个领域安全生产进行督查,对发现问题现场落实整改。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政策的宣传及现场演练活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要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篇10: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为加强区信访局机关支部组织建设,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明确党建工作重点,现结合区信访局工作实际,制定2019党建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和党务工作会议对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努力把党支部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为信访事业不断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二、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持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全面加强支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做好信访工作,为加速“两个高水平”标杆区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重点

(一)提高站位抓教育,夯实责任抓落实

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标杆区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体责任,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

要坚持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一切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基础和组织保障。认真落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做到“四个亲

自”。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落实好“一岗双责”,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合力,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承担好、履行好。二是抓好主题教育。要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权威读本,运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和《党的十九大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全面掀起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热潮。要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注重创新学习形式,合理组织党员学习活动,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名党员干部每年至少撰写一份心得体会。要强化集体学习研讨,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辅导、上党课制度,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示范作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的方法。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继续开展以“执纪明廉、制度固廉、监督促廉、文化扬廉”为主要内容的清廉机关创建活动。重点抓好“一把手”定期上廉政党课、开展廉政谈话、开好廉政专题会议、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活动,让党员干部自觉认识到“严管就是厚爱”,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融洽、健康活泼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完善措施建机制,明确标准抓落实

一是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

要从“三会一课”、“一岗双责”制度落实抓起,认真贯彻《准则》《条例》,严格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对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堡垒作用发挥、支部建设档案、“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等进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指导支部抓好标准化建设。二是实现党员管理规范化。按照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要求,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按时收缴党费。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性锻炼,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三是加强组织发展

规范化。严格按照25个步骤发展党员,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党员量化考核的制度,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等工作,保证党员发展、培养、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三)搞好结合抓党建,突出重点抓落实

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切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一是结合中心工作抓党建。

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创新落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它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二是结合意识形态抓党建。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道德取向的传播。要管好思想阵地,狠抓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要管好调处阵地,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恪守为民之责,在接待信访群众、处理信访问题中彰显党的先进性;要管好宣传阵地,通过12345微信公众号、LED大屏等宣传平台,进行依法信访、违法必究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管好舆情阵地,加强日常有关信访事件网络舆情的搜集和处理,对负面言论,及时联系网信办,及时发声,制止纠正不良舆论的扩散,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结合作风建设抓党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上走在前面,强化办公秩序的规范管理,强化党员干部的作风培养和监督,强化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学习。

全体党员干部要围绕目标,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深刻领会,将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二是加强领导。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目标,党支部书记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好“一岗双责”,切实把党建措施抓紧抓好。

篇11:区环保局2019年规划

1 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因

产业聚集区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 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 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它同时还肩负“产城融合”、促进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产业集聚区强调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与配套的完整性, 体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产业间的组合、继承与发展。同时, 它强调生产、销售、服务与生活互相融合、链条式的发展趋势的把握。

从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主因来看产业集聚区的特点:

(1) 优势要素——形成主导产业。以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种类集聚为基础形成的以此为特征的集聚区。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特有资源集中地 (叶县产业集聚区) 或区域交通枢纽节点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等。这些优势要素作为集聚区形成的重要指向, 有利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建设。

(2) 经济联系——促进服务升级。要素的集聚必然引起经济活动, 经济联系集聚型集聚区是在政策引导调控的基础上, 我国江浙一带的“领带城”、“袜子城”等都是此类型的集聚, 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集聚。由于我国一、二线以外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 产业集聚区的提出依然是以做大工业为主要目的。上述特定的、带有导向性的经济集聚和发展, 促进了特定产业的做大做强, 同时也将传统的产业集聚区向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延伸, 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地区的发展。

(3) 政府协调——带动均衡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之初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政府行为, 在河南省2009年开始建设180处产业集聚区 (截至2013年末) , 保证了每个县 (市) 至少一处的规模。这些县的现状和条件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差距很大, 既有国家级贫困县又有全国百强县 (市) 。可以看出,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就是要治疗“市场失灵”的顽疾, 应对经济危机;要兼顾欠发达地区发展, 使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实现全域均衡发展的远景目标。

2013年1—10月,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0131.05亿元, 同比增长28.5%, 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 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50.4%。其中, 工业投资7323.79亿元, 同比增长27.2%, 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72.3%;基础设施投资1592.51亿元, 同比增长32.1%, 高于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9.3个百分点,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15.7%。

以优势要素集聚为基本类型, 以经济联系集聚为升级方向, 同时兼顾均衡发展, 这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部地区如何做好产业的承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产业集聚区集聚的动态过程

在一定范围内, 生产相同、相似产品的企业, 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 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必然会逐步把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发展。因为, 在当集聚超过一定的合理规模时, 规模效益就会呈现递减趋势, 集聚的不经济就开始显现出来, 不得不将其比较劣势产业向周围有接受能力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 同时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发展新一轮的产业集聚。这是目前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现在和今后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在如何承接这种溢出, 未来如何转移产生的溢出。

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经济环境上正在经历“分散—集聚—溢出—再扩散—再集聚”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深刻体现在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呈现产业与空间上的梯度转移。从产业转入地看, 承接相对于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形成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产业上要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挖掘实现升级改造, 实现对城市产业发展有利的改造。

3 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已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因。

3.1 经济特征明显

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 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来看, 我们研究的尺度与领域是其外部规模经济, 主要体现如下:

(1) 空间——有效地集约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降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平均成本, 降低产业的进入门槛。这就使得城市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 它也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塑造。

(2) 交通——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减少材料的采购和最终产品交易产生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损耗, 加快产品的流通, 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同时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3) 服务——区内企业能以较低的平均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产品或服务, 使得现代服务业依托第二产业得以发展成为可能。

(4) 就业——由于产业集聚区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外地相关人才和劳动力产生磁场效应。

(5) 协作——区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 对生产链进分工细化, 可以是横向的分工也可以是纵向的分工, 也便于地方政府或专业协会等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有助于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2 涵盖内容丰富

目前, 产业集聚区规划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工作阶段来看, 它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分区规划”的阶段较为契合;从工作内容来看, 它与“开发区规划”有着诸多共同的内容;从规划的方法上看, 它与“新城规划”、“新区规划”有着相似之处。它在规划范围、发展目标、规划内容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城市规划存有多样关系。同时, 它是对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 是对当前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应对。

各地在积极探索规划编制的办法, 并形成了积极的成果。产业集聚区规划涵盖了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诸阶段, 包括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等, 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规划体系。指导它的规划或上位规划包括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等。

3.3 组织部门众多

产业集聚区规划涉及诸多部门, 对应的有总体发展规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空间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控制性详细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厅、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基础设施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环评——环境保护厅, 等等。

产业集聚区规划内容丰富, 对应的组织编制的政府部门众多。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规划对接工作, 不同部门对不同类型规划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同时不同规划对应何阶段都需要完善的对接, 否则会带来大量的重复工作, 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必须做到“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统一联动”。

4 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中所需处理的几类关系

4.1 主导产业链构建与空间布局的关系

竞合策略概念的提出, 为相邻产业集聚区、相似产业集聚区的协同发展, 形成整体的合力找到了出路。

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 主导产业在整个区域内可以是一个大的门类下结合地方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细分, 从而实现双赢。各集聚区在招商引资上, 实行“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 实现双赢。

4.2 公共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的关系

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住设施应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布局, 留有充分的接口条件;建设计划要列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计划, 优先安排并充分考虑城市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这是基础支撑在空间上区位与量的体现。加快产业集聚区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污水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与产业配套的职工宿舍、住宅小区等居住设施的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建设, 为未来项目入驻和人口集聚创造条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通过政府性资金引导, 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4.3“数字”城镇化与实质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既包括了乡村在物质上的城镇化, 也包括了乡村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从“数字”上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然而本地农民实现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却仅仅是限于居住在城市中 (郊区) 而非工作于城市中, 因为就业的技能所限, 他们维系生活的职能是最低保障, 由此看来, 所谓“数字”上的城镇化实质意义不大, 相反的可能会激发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所谓三四线城市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与扩张, 对于住进去的人固然是好事, 而对于因此失地的农民呢?也就是说谁来为失地的农民来买单?

4.4 土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河南省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 是与当前大的国际背景与国内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分不开的, 是与河南省中部崛起的战略分不开的, 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又与土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结合国家和河南省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应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结合区域的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的力量, 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 动态平衡区域的耕地数量, 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区调整为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调整在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大前提下, 可通过政策调整或经济补偿的手段, 将发展较快、基础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的缺口实现省域内的平衡。这样, 实现了省域内工业与农业的互动互补, 也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优势的互换。这在目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前提下,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5 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5.1 叶县产业集聚区概况

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 交通区位占优、人力资源丰厚、矿产资源丰富、周边农牧资源丰富。叶县产业集聚区是以“制盐及盐业物流, 机械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规划远期到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8.5万。规划突出“一体两翼”的主导思想, 主要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东环路以西区域, 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东环路以东区域, 产业用地按照主导风向由北到南一类、二类和三类工业梯度布置。

5.2 问题与解决途径

叶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良好, 2013年1—10月, 叶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 (其中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 ,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 税收8亿元。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主导产业尚处于粗加工阶段, 工业增加值亟待提高;资源条件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显现;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财力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其产业规划和空间发展规划中, 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阶段予以控制体现:

(1) 以配套促招商, 以招商带发展。秉承“产城融合”的思想, 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完善,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使其真正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产业集聚区在规划中存在着重工业集聚、轻人口集聚, 重项目引进、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现象。而良好的配套设施和人口集聚又是招商引资的关键, 在很大限度上反制招商引资工作。

因此, 在叶县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过程中, 可一方面照顾叶县作为三四线城市有限的财力, 实施分阶段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 搭建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设配套设施, 实现产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

(2) 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促进产业链的打造和空间布局。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在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品产业链, 这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也是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项目:年产30万t离子膜烧碱项目、年产100万t电石渣制水泥项目、环保设备厂扩建工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2×12MW秸秆发电项目、120万t水泥粉磨站项目和叶县污水处理厂扩建、管网配套及中水回用工程等。将各入区企业按照自身的特点, 依托基础设施, 进行科学布局, 实现了良好的发展。2010年叶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试点产业集聚区。

(3) 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各功能区的联系。现代服务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 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结合规划用地布局, 城市主要服务业可沿文化路向东延伸, 形成现代服务轴, 并在产业集聚区腹地形成服务业集中的副中心;在产业集聚区北部, 靠近高速入口和城市北入口的位置, 建设专业物流园, 促进叶县产业集聚区从盐业物流到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打造, 形成体系化的服务, 实现第二、三产业的有效互动, 同时又方便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一方面强化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 加速中小微企业培育。依托标准化厂房的建设, 在项目准入的框架之下, 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 从而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也为做好、做大地方品牌提供了思路。

摘要:在对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主因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特征, 理清产业集聚区实现集聚的动态过程。结合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要求, 分析了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点, 强调所需注重的问题, 并从河南省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实践中得出适合县 (市) 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叶县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出版社, 2003.

[3]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洪群联.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

[5]雷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王珺, 等.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诚信个人招生承诺书下一篇:国际商务学院学习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