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2022-08-16

第一篇: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亮点。2010年以来,河南省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面广、创新任务重,而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当前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1、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但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个别园区甚至尚未入驻项目。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及配件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一些电解铝、钢铁等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当前,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一部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基本有了明确定位,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布局分散。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有的产业集聚区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没有围绕特色、围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和企业,企业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往往是以“堆”代“群”。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的来说,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产业集中度较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4、创新驱动力不足。由于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处于筹建阶段,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产业治理结构落后、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形成地区创新机制,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企业实力不足和外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总体上看,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重组及整合提高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1、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强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方向发展。一要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二要突出地域特色;三要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拉长产业链条。促使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建立既有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提高合作效率,使企业获得双赢,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2、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同时,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3、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各类园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产业规划目标,培育区位优势,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区内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促进区内企业的衍生。鼓励引导企业之间建立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加快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便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取得集群经济效益。加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借助名牌大学的声誉促进园区聚集机制的形成。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我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

(二)重视我省产业集聚区内外环境建设

1、注重企业内人文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

2、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横向联结,形成集群创新的社会化基础。要在集群中形成由科技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的体系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包括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等问题,以及促进市场的规范运行。

3、完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法律、信息、营销、咨询、技术、培训、评估、代理和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组织,不断提高中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协会的自律管理;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发展专业物流公司;三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开拓、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多元股权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公司,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融资服务。

(三)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首先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硬环境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其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要进一步精简机构设置、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良好集群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河南历史文化优势及地域优势,例如举办祭祖大典、寻根追宗活动和大型会展等吸引东部沿海及华侨在故乡投资,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

2、合理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聚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产业、大项目、大集群,加快转型发展,谋求争先进位。首先是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有产业关联效应和有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以促进特色产业园区聚合发展,优化集群创新能力。其次要大力扶持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实施产业集群联盟标准,以高标准、强质量再造产业集群新优势。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集群市场知名度。

3、政府应高度重视和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公正稳妥地解决在征地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避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产业集聚区的不当做法。突破体制的约束,对有前景的产业集聚区放宽财经权限,保证这样的产业集聚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城市化战略服务。

第二篇:产业集聚区建议

一是认识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放思想,超常规发展,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发展;是支持鼓励的发展,还是求全责备的发展;全县上下必须统一“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必须统一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强县” 战略实施的平台。

‘:基础设施光靠“一园养园,滚动发展”暂时不行,强化前期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要完成主干道框架、管道建设和电力建设,需要县政府加大投入。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

三是环境问题:一是企业落户后服务要跟上,不是先办好手续,企业再落户,而是落户后,部门跟踪服务到位;二是优质、快捷服务;三是落实省政府(2009)62号文件,免除省以下所有行政性收费;四是强化部门的服务职能和责任。部门主动的把不规范的按程序规范。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一要借入融资公司部分资金;二要拨入项目资金;三要建立运行机制。

五是本县企迁址和本县引进企业落户问题:必须保证优先布局在集聚区,尽量杜绝在县城周边摆放工业企业。

六是招商引资的问题:一是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全县发展战略之一;二是建立常设机构,解决多口管又管不好问题;三是建立招商激励机制并坚决兑现;四是有争对性的定点、定项目招商。

七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研究大问题,解决大问题,定期召开,注重实效,办公室设在发改委。

二要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以上,并力争至少有2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年底省以奖代补前50名集聚区行列。现在距年底不足5个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产业集聚区要切实增强紧迫感,采取超常措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天会议之后,各产业集聚区要就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日夜兼程,大力推进标准厂房、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切实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化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开发、建设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餐饮、居住、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保险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区服务功能,加快“产城一体”的城镇化步伐。

三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关于项目建设,我们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了每个产业集聚区新入驻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5个以上的奋斗目标,年底前必须确保完成。要搞好在建项目,同时要谋划好一批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产业定位谋划一批招商项目,报市发改委统一汇总。今天我看了看,有些产业集聚区谋划的好一些,也有一些产业集聚区项目谋划工作滞后,拿不出像样的项目。谋划项目一定结合大招商工作。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一定要注重对产业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龙头项目,注重关联度高的企业群,从而形成科学的产业链条,这对我们快速打造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来讲是一个捷径。为此,在项目谋划和招商当中,我们一定要把上述观念融入进去,这样能够快速打造我们定位的产业基地。比如,濮阳县的林氏化工,一个项目建成后,又带来了其他相关联的三个项目,形成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带动效应。又如,清丰县的家具,你怎样把你的家具打造出来,让人家认可你的家具?必须引进大的家具商进来,必须聚集一批家具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抢抓机遇。因为危机就是调整。

四要着力搭建服务平台。要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想方设法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新一轮发展当中,我们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必须用好信用资本,用好金融这样一个平台。以此弥补我们资金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必须提前考虑,否则,企业来不了。与此同时,要按照培育“三个体系”、构筑“一个载体”的要求,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同步搭建好信息技术平台、贷款担保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政务支撑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优化发展环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外商来投资,讲求的是效益最大化,谋求的是高回报率,最关注的是发展环境。当前,各地的竞争,拼的就是环境,就是软实力。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谈判时候握手,客商来了摆手,项目入驻后乱伸手”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经济环境治理上,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三个坚决”:一是能给的优惠政策坚决给。定了就要算数,说了就要落实。承诺过的就要兑现。让客商高兴而来,满意留下,愉快创业。二是有令不行、吃拿卡要、人为梗阻、耍横使绊的坚决处理。对于一些“害群之马”,该处理的处理,该曝光的曝光,决不姑息手软,养虎为患。三是有禁不止、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干扰工程建设的坚决打击。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不论是职工还是群众,只要破坏了永城的经济环境,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都要提前介入,严厉查处。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引来外商是功臣、服务外商是本份、干扰外商是罪人”的发展意识,把环境作为一条生命线,作为一条高压线,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在零障碍上求突破,在低成本上下功夫,在高效率上出实招,坚持投资硬环境与投资软环境同时改善,形成人人为招商引资出力、个个为项目建设尽责的工作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善待企业家、厚待纳税人的良好氛围。

在优化环境中,要突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今年仍然是全省的“企业服务年”,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开展“企业大回访”活动,重点督查企业的服务环境。结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请市招商、优化办、效能监察、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同志重点关注、做好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服务。继续实行领导分包企业、联系项目制度。各级领导既要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的指挥员,更要当好项目和企业的服务员,当好永城发展环境的宣传员和保卫员。要带头搞好企业服务,既要搞好项目引进过程中的服务,更要搞好后续和延伸服务。把服务延伸到投资客商的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各个环节。二是进一步完善、理顺体制机制。要认真落实上级放权“松绑”、降低门槛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种审批、收费事项,按照要求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要坚持好首问负责、办事公开、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畅通客商投诉渠道。三是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真正落实“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的现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实行无偿代理,外商一旦确定投资意向,其余的前期工作均由帮办中心以“保姆式”服务代为办理,真正做到“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零利益”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零障碍”入驻。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推进招商选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要落实好目标管理机制。今年招商选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已将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到了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各单位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特别是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是一项刚性任务,更要千方百计地完成,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职能部门在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中是“一岗双责”,既有引进项目的任务,更要履行好为项目服务的职责。我们讲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发展为中心。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是中心中的中心。无论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讲政治的高度,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游离这个大局之外。

二是要落实好协调对话机制。要继续完善坚持每月初和中旬召开的联席协调办公会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平台,通报工程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大合唱”思想,建立健全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促攻坚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落实好领导分包机制。坚持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人马,卡死责任,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流程、工期、责任等,做到定人、定事、定时、定标,做到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统筹实施。各联系项目的领导同志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要与投资商和建设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勤沟通、常来往,主动征求意见,了解需求,积极协调,高效服务。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项目组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超越职责权限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努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四是要落实好督查机制。建立市招商引资督导组、两个督查室三位一体的招商选资督查体系,重点督查列入今年省、商丘市和我市计划盘子的重点在谈、在建项目、各乡镇、市直各单位外出招商行动情况和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大项目推进情况。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时序要求,做到每周一研究、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分析、半年一拉练、年终总排队。

五是要落实好奖惩激励机制。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比政绩”的导向,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在招商一线考察干部,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对于季度巡查评比落后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半年小结落后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全年考核落后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取消目标管理综合评先资格,党政一把手一人在家主持工作,一人离岗外出招商。通过重奖严罚,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市上下营造关注项目、支持项目、推动项目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功能。各县(市、区)要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集聚区供水、供电、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聚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要采取统一建设、企业自建、政府扶持等方式,加快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减少中小企业创业成本;要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城区建设功能,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二要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

一、高效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集聚区的管理水平。市、县要成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该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要于5月底前全部设置日常管理机构。

三要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要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环境、产业、园区吸引“候鸟”栖息在集聚区产业链上;要落实省、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以政策和服务推进项目实施。

四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工作落实。要加强督导检查,完善考评体系,对发展好的给予奖励,对发展速度慢、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相应优惠待遇。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建议

一是认识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放思想,超常规发展,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发展;是支持鼓励的发展,还是求全责备的发展;全县上下必须统一“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必须统一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强县” 战略实施的平台。

‘:基础设施光靠“一园养园,滚动发展”暂时不行,强化前期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要完成主干道框架、管道建设和电力建设,需要县政府加大投入。年度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

三是环境问题:一是企业落户后服务要跟上,不是先办好手续,企业再落户,而是落户后,部门跟踪服务到位;二是优质、快捷服务;三是落实省政府(2009)62号文件,免除省以下所有行政性收费;四是强化部门的服务职能和责任。部门主动的把不规范的按程序规范。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一要借入融资公司部分资金;二要拨入项目资金;三要建立运行机制。

五是本县企迁址和本县引进企业落户问题:必须保证优先布局在集聚区,尽量杜绝在县城周边摆放工业企业。

六是招商引资的问题:一是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全县发展战略之一;二是建立常设机构,解决多口管又管不好问题;三是建立招商激励机制并坚决兑现;四是有争对性的定点、定项目招商。

七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研究大问题,解决大问题,定期召开,注重实效,办公室设在发改委。

二要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以上,并力争至少有2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年底省以奖代补前50名集聚区行列。现在距年底不足5个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产业集聚区要切实增强紧迫感,采取超常措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天会议之后,各产业集聚区要就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日夜兼程,大力推进标准厂房、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切实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化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开发、建设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餐饮、居住、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保险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区服务功能,加快“产城一体”的城镇化步伐。

三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关于项目建设,我们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了每个产业集聚区新入驻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5个以上的奋斗目标,年底前必须确保完成。要搞好在建项目,同时要谋划好一批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产业定位谋划一批招商项目,报市发改委统一汇总。今天我看了看,有些产业集聚区谋划的好一些,也有一些产业集聚区项目谋划工作滞后,拿不出像样的项目。谋划项目一定结合大招商工作。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一定要注重对产业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龙头项目,注重关联度高的企业群,从而形成科学的产业链条,这对我们快速打造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来讲是一个捷径。为此,在项目谋划和招商当中,我们一定要把上述观念融入进去,这样能够快速打造我们定位的产业基地。比如,濮阳县的林氏化工,一个项目建成后,又带来了其他相关联的三个项目,形成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带动效应。又如,清丰县的家具,你怎样把你的家具打造出来,让人家认可你的家具?必须引进大的家具商进来,必须聚集一批家具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抢抓机遇。因为危机就是调整。

四要着力搭建服务平台。要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想方设法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新一轮发展当中,我们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必须用好信用资本,用好金融这样一个平台。以此弥补我们资金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必须提前考虑,否则,企业来不了。与此同时,要按照培育“三个体系”、构筑“一个载体”的要求,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同步搭建好信息技术平台、贷款担保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政务支撑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优化发展环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外商来投资,讲求的是效益最大化,谋求的是高回报率,最关注的是发展环境。当前,各地的竞争,拼的就是环境,就是软实力。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谈判时候握手,客商来了摆手,项目入驻后乱伸手”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经济环境治理上,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三个坚决”:一是能给的优惠政策坚决给。定了就要算数,说了就要落实。承诺过的就要兑现。让客商高兴而来,满意留下,愉快创业。二是有令不行、吃拿卡要、人为梗阻、耍横使绊的坚决处理。对于一些“害群之马”,该处理的处理,该曝光的曝光,决不姑息手软,养虎为患。三是有禁不止、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干扰工程建设的坚决打击。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不论是职工还是群众,只要破坏了永城的经济环境,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都要提前介入,严厉查处。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引来外商是功臣、服务外商是本份、干扰外商是罪人”的发展意识,把环境作为一条生命线,作为一条高压线,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在零障碍上求突破,在低成本上下功夫,在高效率上出实招,坚持投资硬环境与投资软环境同时改善,形成人人为招商引资出力、个个为项目建设尽责的工作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善待企业家、厚待纳税人的良好氛围。

在优化环境中,要突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今年仍然是全省的“企业服务年”,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开展“企业大回访”活动,重点督查企业的服务环境。结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请市招商、优化办、效能监察、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同志重点关注、做好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服务。继续实行领导分包企业、联系项目制度。各级领导既要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的指挥员,更要当好项目和企业的服务员,当好永城发展环境的宣传员和保卫员。要带头搞好企业服务,既要搞好项目引进过程中的服务,更要搞好后续和延伸服务。把服务延伸到投资客商的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各个环节。二是进一步完善、理顺体制机制。要认真落实上级放权“松绑”、降低门槛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种审批、收费事项,按照要求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要坚持好首问负责、办事公开、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畅通客商投诉渠道。三是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真正落实“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的现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实行无偿代理,外商一旦确定投资意向,其余的前期工作均由帮办中心以“保姆式”服务代为办理,真正做到“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零利益”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零障碍”入驻。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推进招商选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要落实好目标管理机制。今年招商选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已将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到了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各单位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特别是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是一项刚性任务,更要千方百计地完成,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职能部门在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中是“一岗双责”,既有引进项目的任务,更要履行好为项目服务的职责。我们讲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发展为中心。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是中心中的中心。无论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讲政治的高度,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游离这个大局之外。

二是要落实好协调对话机制。要继续完善坚持每月初和中旬召开的联席协调办公会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平台,通报工程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大合唱”思想,建立健全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促攻坚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落实好领导分包机制。坚持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人马,卡死责任,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流程、工期、责任等,做到定人、定事、定时、定标,做到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统筹实施。各联系项目的领导同志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要与投资商和建设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勤沟通、常来往,主动征求意见,了解需求,积极协调,高效服务。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项目组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超越职责权限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努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四是要落实好督查机制。建立市招商引资督导组、两个督查室三位一体的招商选资督查体系,重点督查列入今年省、商丘市和我市计划盘子的重点在谈、在建项目、各乡镇、市直各单位外出招商行动情况和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大项目推进情况。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时序要求,做到每周一研究、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分析、半年一拉练、年终总排队。

五是要落实好奖惩激励机制。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比政绩”的导向,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在招商一线考察干部,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对于季度巡查评比落后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半年小结落后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全年考核落后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取消目标管理综合评先资格,党政一把手一人在家主持工作,一人离岗外出招商。通过重奖严罚,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市上下营造关注项目、支持项目、推动项目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功能。各县(市、区)要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集聚区供水、供电、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聚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要采取统一建设、企业自建、政府扶持等方式,加快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减少中小企业创业成本;要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城区建设功能,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二要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

一、高效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集聚区的管理水平。市、县要成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该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要于5月底前全部设置日常管理机构。

三要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要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环境、产业、园区吸引“候鸟”栖息在集聚区产业链上;要落实省、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以政策和服务推进项目实施。

四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工作落实。要加强督导检查,完善考评体系,对发展好的给予奖励,对发展速度慢、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相应优惠待遇。

第四篇:打造产业集聚区云服务平台河南产业集聚区网正式上线

12月20日上午,河南产业集聚区网上线仪式在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举行。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做客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并亲自点击开通网站。见证网站上线的有河南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宗厚、著名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钟朋荣、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县委书记王新军、临颍县县委书记王国干、太康县县委书记王国玺等县区领导、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世翔、黄牛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欲等企业家代表及媒体界朋友。

上午11点30分,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建国首先介绍了河南产业集聚区网的框架设置、服务功能及发展规划之后,保育钧亲自点击开通河南产业集聚区网,并对网站开通表示祝贺。保育钧对河南产业集聚区网的发展给予厚望,他指出,河南产业集聚区网不仅仅要打造成为一个面向世界展示河南形象的窗口,更要成为传播河南声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他祝愿河南产业集聚区网在今后要创新服务、科学发展,在提升河南形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连接河南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力军,河南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日益收到外界的瞩目,今天的河南也业已具备了支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实力与条件。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主动融入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展示河南发展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吸引客商考察河南、投资河南,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倾注全力打造河南产业集聚区网,介绍、包装、推介河南产业集群培育,构建覆盖河南180家产业集聚区、2万余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集信息收集、展示、共享、代理招商、品牌包装等线上线下服务于一体的河南产业集聚区云服务平台,为客商来河南投资兴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为河南产业集聚区及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专业服务,并最终实现展示河南与时俱进的形象,推动河南经济持续、跨越式发展。

河南产业集聚区网()是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历经一年精心筹建的大型产业咨询和招商代理云服务平台,网站筹建期间,得到了来自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商会等相关机构的热心支持。创新发展,科学运营,河南产业集聚网将紧跟产业形势,致力为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资源整合服务。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新春贺辞

2012年新春贺辞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领新

各位领导、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金卯辞旧岁,祥龙迎新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贺新春。在这里我谨代表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及我个人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企业家们,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家属们及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畅谈硕果累累的2011年,我们豪情满怀。2011年是我县产业集聚区奋力赶超、积极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旅游立县、生态建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赶超行动”计划和“争先跨越”行动,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入驻企业17家;建成区面积达5.3平方公里;全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亿元,实现税收4000余万元;就业人数达1.2万人;圆满完成年初所定各项目标任务。规划调整在探索中取得新思路;项目建设在平稳中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在建设中不断提速;招商选资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土地储备在实践中不断增长;体制机制在深化中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在建设中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 1

出了好的发展气势、好的发展趋势和好的发展态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吸引力和知名度不断加大,正日益成为有志之士争相投资兴业的热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座各位不辞劳苦、辛勤工作的结果,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产业集聚区欣欣向荣的今天。在此,我谨代表管委会向在座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充满希望的2012年,我们心潮澎湃、信心百倍。2012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盯全年七大工作重点:围绕拓宽发展空间搞好规划调整,围绕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步伐,围绕主导产业抓好招商选资,围绕新型社区建设抓好区中村改造,围绕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征报方法,围绕破解资金瓶颈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创新管理体制抓好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工作思路,紧紧把握稳中求进、持续求进和转中求快的思想内涵;以提升内涵,提升功能,提升规模为抓手,以打造品牌产业集聚区为己任,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积极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为早日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我代表集聚区感谢大家为集聚区发展所作的贡献,希望各位企业家成为四个方面的楷模: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自主创新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回馈社会的“慈善家”。

祝所有支持集聚区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在座的各位新春愉快、阖家欢乐、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二0一二年元月

上一篇:吉林省高考文综试题下一篇:九年级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