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

2024-04-17

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精选8篇)

篇1: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

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篇1 动目的:

通过一系列简单而隆重的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过开展庆祝“六一” 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活动主题:展示风采 欢度六一

活动安排:

一、班级文化布置:

班干部负责,民主布置班级教室。

二、表彰会

1、表扬开学以来本班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

2、表扬本学期有进步的学生。

3、表扬为班级荣誉所做过努力的学生。

三、感恩会

1、今天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家长的努力,我们的出生日也就是妈妈的受难日。请学生表扬自己的妈妈。把自己对家长的心意写在心意卡上。

2、我们是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和睦相处。在这个集体里,你最感谢谁,请你把心里感谢的话对对方说。

四、文艺活动

1、节目表演:唱歌,诗歌朗诵、小品等(由学生自己报名参加,老师适当指导)

2、活动过程穿插游戏

①吹乒乓球

游戏规则:参加游戏的同学两个人一组进行比赛,活动范围在一张课桌上,用吸管吹住乒乓球,如哪一方不能用吸管接住球使球落地了,那么这一方就输了。

②、正话反说

选几个口齿伶俐的人参加游戏,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主持人说一个词语,要参加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比如“六一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一六”,说错或者猛住的人即被淘汰。从三个字开始说起,第二轮四个字,第三轮五个字,以此类推,估计到五个字以上的时候游戏者就所剩无几了。

③、智慧果园

游戏规则:每人进入“果园”,摘取自己喜欢的“果子”,根据里面的题目要求答题,回答正确即可获奖。(有背诵古诗,歇后语,猜谜语等题目)

五、互赠礼品:以抽签形式,每人在纸上写自己的学号,放进箱子里,按顺序抽签。自己也可以私下与好友交换礼物。

六、安全注意事项

提前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要向学生讲清楚需注意的事项,特别要讲明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班主任老师要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听从指挥,不违章操作。

班级联欢

班主任与学生创新布置教室环境,活动前,班主任制定好活动方案,力求学生在活动充分展示自我,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时间:6月1日

主要负责人 :班主任和班干部

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篇2 趣味亲子游戏区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体验分享与合作进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

3、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4、借助“六一”契机,给幼儿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动时间:2015年5月28日

活动地点:b楼

活动形式:幼儿、家长、教师指导进行。

参加人员:全体中心幼儿园家长与幼儿。

组织成员:林思、陈嘉敏、黄凤、赖师傅、谭艺雯、曹马春、郑倩倩、秦雯、钟湘君、蓝小红、谢庆云、陈喜媚、孙老师、王丽娟、聂赞宝、史春怡、管小娟

各游戏活动设计:

游戏名称:无敌飞拖鞋

游戏准备:大拖鞋四双,小拖鞋四双、红桶二个

人员安排:林思、陈嘉敏、黄凤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2、哪一组把鞋子飞进红桶最多为赢。

游戏名称:西瓜刨

材料准备:西瓜六个

人员安排:赖师傅、谭艺雯、曹马春、郑倩倩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2、每组六块西瓜,当口哨响时,哪一组最快把西瓜吃完为赢。

备注:需要把红色部分吃干净。

游戏名称:吹气球

游戏准备:气球

人员安排:秦雯、钟湘君、蓝小红、谢庆云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1、每组四个汽球。

2、哪组吹的气球最快把球吹胀为赢。

游戏名称:捉泥鳅:

材料名称:泥鳅五十条、泥鳅网

人员安排:陈喜媚、孙老师、王丽娟、聂赞宝、史春怡、管小娟

游戏规则:

1、每次6组亲子参加

2、限时3分钟

,哪一组捉的泥鳅最多为赢。

备注:家长拿着捉好的泥鳅换奖品,泥鳅要放回池塘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的:6.1是可爱的孩子们的节日,天真无邪的他们,让这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同时我们倡导无烟社区,让天空更蓝,人们身体更健康,营造保利社区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让这个儿童节充满欢笑充满健康。

二、活动要素

活动时间:5月31日——6月1日

活动范围:全国范围内的所开发的项目(社区及在售项目销售中心)活动对象:社区业主

三、活动主题主题建议:无烟日

主题建议:6.1无烟日

宣传引言:6月1日不仅是快乐的儿童节,更是亲情和院倡导的无烟日,让我们放下手中的香烟,在蓝天白云中与孩子更亲近

四、无烟健康趣味亲子活动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1、宝贝健康爬比赛

2、无烟有力吹气球运球比赛

3、家庭齐心协力跳绳比赛

五、倡导无烟社区活动活动规则:由社区业主在“无烟社区”的展示板上签名,表达对无烟社区的支持,并由物业工作人员或社区小朋友为签名的业主派发“无烟社区”小标贴。

六、欢乐卡通人物伴你成长6.1日开展卡通人物(布娃娃形象)在社区陪小朋友玩耍及合影。

七、社区飘荡着欢快的歌声活动期间,在销售中心和小区内部广播,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健康歌》《六一国际儿童节歌》《虫儿飞》等歌曲和音乐,献给可爱的小朋友,营造温馨欢快的气氛。

篇2: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

1、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体验分享与合作进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

3、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4、借助“六一”契机,给幼儿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时间:20xx年5月28日

活动地点:b楼

活动形式:幼儿、家长、教师指导进行。

参加人员:全体中心幼儿园家长与幼儿。

组织成员:林思、陈嘉敏、黄凤、赖师傅、谭艺雯、曹马春、郑倩倩、秦雯、钟湘君、蓝小红、谢庆云、陈喜媚、孙老师、王丽娟、聂赞宝、史春怡、管小娟

各游戏活动设计:

游戏名称:无敌飞拖鞋

游戏准备:大拖鞋四双,小拖鞋四双、红桶二个

人员安排:林思、陈嘉敏、黄凤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2、哪一组把鞋子飞进红桶最多为赢。

游戏名称:西瓜刨

材料准备:西瓜六个

人员安排:赖师傅、谭艺雯、曹马春、郑倩倩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2、每组六块西瓜,当口哨响时,哪一组最快把西瓜吃完为赢。

备注:需要把红色部分吃干净。

游戏名称:吹气球

游戏准备:气球

人员安排:秦雯、钟湘君、蓝小红、谢庆云

游戏规则:

1、每次二组亲子参赛。

1、每组四个汽球。

2、哪组吹的气球最快把球吹胀为赢。

游戏名称:捉泥鳅:

材料名称:泥鳅五十条、泥鳅网

人员安排:陈喜媚、孙老师、王丽娟、聂赞宝、史春怡、管小娟

游戏规则:

1、每次6组亲子参加

2、限时3分钟,哪一组捉的泥鳅最多为赢。

篇3:社区儿童活动场地营建分析

在进行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应该遵循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原则,全面考虑各项设计要素,将活动场地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特点及能力的发展,对活动器械、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组织,创造出真正对儿童成长有益的户外活动空间。

1 社区公园承载儿童活动场地的重要性

在20世纪早期,为了解决生活在拥挤城市内的市民对健康、卫生和游憩机会的需求,社区和邻里公园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1]。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指出,社区公园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在城市发展中,我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除了少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社区外,“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社区公园体系很难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得以实施。即使少数建成的社区公园体系也由于许多社区的封闭式管理或社区中的小游园公共性较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现存的城市肌理中,尤其是在老城区,社区级公园绿地严重缺失。许多市民只能选择就近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高强度的社区活动,为了使市民能够更好地利用点状公园绿地,该文通过案例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将这些点状绿地空间赋予社区公园的功能,使儿童能就近获得交往活动场所。

通过对南京主城区不同区域承载社区公园功能的空间进行调查研究(见表1)可知,公园内大都设有儿童活动场地,这些儿童活动场地有的融入公园整体设计中(例如南湖公园、小桃园),有的则是后期增加收费的儿童游乐设施(例如郑和公园、月牙湖公园)。儿童会选择在放学后或者周末,结伴到社区公园玩耍,这样能够促使儿童之间相互认识,有相同爱好的儿童也容易聚集。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调研案例中选择儿童活动场地形式多样的南湖公园进一步分析。

2 南湖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营建分析

2.1 南湖公园概况

南湖公园占地约15 hm2,其中水面约6 hm2。南湖公园的最大特点是其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市民可以从文体路、南湖东路、临湖北路等空间进入公园,湖面有总长达400 m的水上通道,以钢结构和木质地板铺就。

南湖公园附近有碧虹院、长虹路后街小区、文体西村、利民小区等十余个居住小区,童之梦幼稚园、南京市第五幼儿园、蓓蕾幼儿园、南湖第一小学等多所学校,公园的客源基本来源于附近的小区和学校。老人们在公园内晨练、散步、聊天,孩子们在园内玩耍、追逐,茶余饭后,公园内一片生机。

2.2 南湖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分布及简介

南湖公园内有多处适合儿童活动,如活动器械、极限广场、亲水平台、市民广场、栈道、旱溪等(见图1)。其中专门为儿童开辟的活动场地有两处,均为活动器械区,其它的场地都是与其他人群混用。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都很强,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活跃[2]。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任何空间,都可能成为他们的乐园。根据公园内活动场地的性质,大体可分为4类活动区域。

2.2.1 游戏器械区

公园内游戏器械区有三处,包括两个传统游戏器械区和一个极限广场。传统游戏器械区内布置了攀岩墙(见图2)以及滑梯(见图3),铺装为塑胶垫,增强了场地的安全性。滑滑梯吸引了很多低龄儿童,孩子们在玩耍时从众心理强,为了同一样器械而排队等候,不厌其烦,他们对滑滑梯、荡秋千这类传统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攀岩墙这类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能力,也能使孩子在这类冒险性活动中变得更勇敢,孩子们在完成有挑战性的活动后,会获得成就感,从而使他们有继续冒险的兴趣和勇气。然而,空间内器械仍过于单调,选择余地很小。

极限广场内,设置了障碍地形,进行轮滑等要经过专业训练的挑战性运动,广场内不定期举行一些活动,由于活动的专业性与危险性,一般参与性较低。

2.2.2 硬质铺装广场区

在硬质铺装广场,需不同尺度的空间。儿童的活动以动态活动为主,如骑自行车(见图4)、溜冰、追逐嬉戏等。这种类型的场地要求铺装平整,且要给家长提供坐息等待的较大尺度的铺装空间。其次广场铺装的色彩、形状、材质以及广场上的雕塑小品都能成为吸引儿童的因素。市民广场局部为彩色马赛克铺装(见图5),坐凳呈彩色且形状不规则,广场中布置了多个动物形态的雕塑。这些环境要素使整个广场变得更加有活力,也吸引了儿童的注意,他们喜欢在广场上追逐打闹,在仿生雕塑上爬上爬下。然而,坐凳和雕塑的尖锐棱角、光滑而坚硬的铺装表面,都对儿童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2.3 亲水空间的营造

儿童有亲水的天性,水的活泼、灵动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南湖公园水域面积很大,营造了不同形式的亲水空间,如亲水平台使儿童能够与水亲密接触。水上栈道可以算是南湖公园的一个特色,总长达400 m,贯穿了公园内几乎所有水面。由木板铺就的水上廊桥, 由石块堆砌的石质栈道(见图6), 不仅是很好的观景点,也是孩子们嬉戏、冒险的场所。当然,水体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设计时应注意控制水深并增加安全设施。

比起水体,旱溪显得更为经济、安全,却也趣味无穷(见图7)。孩子们或结伴坐在较大的石块上聊天,或在石头上爬上爬下、追逐嬉戏,或埋头专心研究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2.2.4 自然景观区

大自然千变万化,有着无限的包容性。儿童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慢慢地了解大自然,并且学会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同时,孩子们的爱心、好奇心等能得到培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受到积极影响[3]。

南湖公园内自然景观较为丰富。公园内水体为活水,采用了跌水的理水手法,较好地保证了水质,水体驳岸采用规则式(见图8)与自然式相结合。

公园内植物种类多样,季相特色明显,层次较为丰富。植物各式各样的色、形、味,激发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也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起伏的地形是南湖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另一个特色,利用地形与植物配置的有机结合,营造了一道有机的景观屏障,使得儿童活动场地受到外界干扰的几率减小,安全性大大提高,景观层次也更为丰富。孩子们结伴穿梭在树丛之中,在坡地上追逐打闹(见图9),与花草树木为伴,与虫蚁鸟兽为友,在玩耍的同时,也学会了交流与同情。

2.3 南湖公园儿童活动空间评价

南湖公园成功地营造了不同性质的儿童活动场地,考虑到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特征,创造了能够吸引儿童的多层次空间。起伏变化的地形,彩色的铺装和游戏器械,抽像的图案,生动活泼的仿生雕塑,不同尺度空间铺装广场,形成了多层次儿童活动场地。吸引儿童在公园参与活动,引领孩子走进大自然。

3 对南京市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和建设的建议

3.1 完善社区公园体系

南京市社区公园体系不完善,但这种类型的公园是市民最容易到达的空间。应该加大对现有社区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建设的重视,补充完善。加大利用城市建设中居住区旁的点状公园,赋予其社区公园的功能,扩大覆盖面,使城市居民都能便利地享受到社区公园带来的益处,让所有儿童一出家门都能有一个可以经常玩耍的乐园。

3.2 增强活动空间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将各种活动器械进行简单的放置组合,是儿童活动场地营造的普遍现象。设计者很少考虑活动器械间、儿童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与过渡。应将整个活动场地内的所有因素整合考虑,设计合理的活动路线,引导儿童活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扩大活动范围。这样,不仅活动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儿童也能在玩耍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自然。

3.3 消除安全隐患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充满着随意性[4]。因此,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应该始终将儿童的安全摆在第一位。然而,南京市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比比皆是,游戏设施的尺度、高差的不合理,尖锐的边角,硬质的铺装,出入口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带毒、带刺的植物等,都对儿童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今后的设计中考虑各个细节,包括铺装、游戏器械和植物等各个方面。另外,对场地的悉心养护也必不可少,很多的安全隐患都是使用过久、维护不当才出现的[5]。

3.4 创新游戏器械

那些传统游戏器械在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在不变中求变,创新材料和形式,可以对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加以合理设计组合。儿童比较偏爱这些可塑性强的材料,会在活动中寻找到创造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5 合理利用并创造地形

平坦的地形可以布置各类的游戏设施,亦可做大面积铺装供儿童活动。起伏的地形上可以依照地形布置活动器械,如将滑梯直接布置在有高差的草地上,安全又有趣。设计中应该注意运用以及创造有高差的地形,加以植物的配置,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也为儿童创造了有趣的活动空间,供其翻滚、追逐和躲藏。

3.6 加强植物配置

植物是儿童活动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有着景观价值,同时也可供儿童玩耍。乔木为主以遮风蔽日,灌木为辅以丰富景观层次,草坪应选用耐践踏品种。植物应种类多样,高差变化丰富,注重季节变化,色花、色叶以及奇特的叶形、花香等都会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另外,植物要避免采用有刺、有毒、有毛絮的品种(例如构骨、蔷薇、紫叶小檗等),以免伤到儿童。

社区公园作为与儿童生活、成长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社区公园体系应不断完善;在社区公园设计与建设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儿童的需求,引导孩子在玩乐中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鼓励儿童之间共同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做人的道理。以上便是设计师们设计儿童活动场地的初衷。

摘要:户外活动是儿童校园学习的有效补充,如何营建儿童活动场地以激发儿童心性至关重要。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公园进行调研,分析了社区公园承载儿童活动场地的重要性。以功能较完善的南京市南湖公园为例,对其儿童活动场所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建设策略,为今后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营建

参考文献

[1]屈雅琴,张建林,杨慧.浅谈社区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0):358-359.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2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1-289.

[3]刘敏.儿童游戏活动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景观营造的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9:18-22.

[4]霍艳红.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26-28.

[5]姚鑫,杨玲,王龙海.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调查研究[J].建筑,2007,25:85-88.

篇4:社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

关键词:游戏设施 体能 景观设计

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的活动不仅锻炼体能,而且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另外,运动过程中,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培养了其规则意识。但现状是社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严重匮乏,城市土地市场化导致寸土寸金,房地产商除了按规定留出绿地面积,宁愿多留车位用地,不愿考虑儿童活动场地和其需求。目前中国儿童的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力等多项体能素质都达不到国际标准。具体表现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肺活量下降,短时间的运动就体力不支。其原因就在于家长、社会对儿童体能的锻炼不重视;对儿童户外活动的不重视。这种现象在城市尤其突出。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社区找不到玩伴,因此不愿到户外玩,即使找到玩伴,城市邻里间儿童的交流仅仅是一起玩玩具,或各自玩各自的玩具。要改变这种现状,最紧迫的事就是提供舒适、卫生的儿童活动场地。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社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几点建议。

1 社区儿童室外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内专门的儿童活动场地不规范 我国目前仅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指出,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该设置儿童活动场地,但并未对儿童游戏空间的数量、总体质量、适宜度等单独设置规定。房地产商一般留一两个铺着橡胶垫的空地,沿空地砌一圈外贴大理石的台面就是儿童活动场地,有的不布置任何设施,有的布置简单的健身器材。如适合老年人、成年人的大转轮倒立架等。适合儿童的秋千、滑滑梯、跷跷板很少见。小区空地、小区道路成为儿童平时户外活动的场所。

1.2 公园的儿童游乐场所 免费公园里是高价儿童游乐设施,家长普遍反映玩不起。如合肥逍遥津公园不收门票,但它里面的儿童游乐项目是盈利性的。而且是收费公园游乐项目的三倍。儿童仅在父母的陪同下才能使用,利用率低。而且各玩各的,欠缺教育意义。

社区公园或小区公园是按成年人的尺寸设置棋牌桌椅,儿童坐上去腿处于悬空状态,不利于儿童腿部肌肉发育。而且公园绿化是千篇一律的常青类植物,不开花,环卫工人只是定期对其修剪。剪出齐齐整整的形状。儿童最多看看落在地上的叶子,这种缺乏童趣的绿化吸引不了儿童。

1.3 儿童体能发展不被重视 中国家长侧重“智育”,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早早的帶儿童去参加技能培训、早教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加上路上的奔波占用儿童很多时间,也使儿童身心疲惫;有的家长认为不用家长陪着玩的孩子最乖,为了不被孩子“打扰”干脆让孩子自己看动画片、玩电子产品。很少主动陪孩子玩,或带孩子到户外锻炼身体。

2 社区儿童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

2.1 场地选择和景观设计 社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是整个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的选择应考虑周边建筑对场地的通风和日照的影响。活动场地应选在本地夏季主导风向上。避免选在建筑群的阴面。活动场地周边应种植落叶乔木,夏季遮阴通风,冬季不遮挡阳光。另外活动场地应选在人流车流较少的地方。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活动场地周边的绿化应该卡通化。如把植物修剪为动物形状;使公园犹如动物园,把植物修剪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使儿童潜移默化的认识形状。植物最好开花,使公园犹如植物园,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视觉体验,也使儿童潜移默化地认识颜色,同时也能引导儿童种植花卉,培养儿童的劳动意识。考虑到儿童喜欢玩花草,周边的绿化应采用无刺、不释放怪味的植物;避免种植种子有污染、易飞扬的树种。另外,应按照儿童的尺寸,设置童趣化的桌子、凳子等附属设施供其休息、下棋或阅读。在儿童活动区内留一条水泥路供儿童骑自行车、滑轮滑。活动场地应该动静分区,利用局部抬高地面、绿化分开动区和静区。在动区和静区之间设置凉亭、走廊即使下雨天也可以在此开展活动。

2.2 游戏设施的配置 除常规游戏设施外,应补充冒险性、创造性、体能锻炼型游戏设施。如攀爬墙、平衡木等。为增进儿童间的交流可设置跷跷板等供多个儿童一起玩。

3 结语

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了景观设计外,它的设计还要结合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活动尺度。很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儿童活动场地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法规进行合理设计。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不是简单地放置一系列游戏设施,而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创造性空间。总而言之,设计师要考虑其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美观性。

相关资料表明每个儿童应有6.7~13.5平方米的活动面积,但大部分的教育者或设计研究者认为最低标准应保证人均18平方米的场所面积;这个内容应该提到与建筑绿化率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引起开发商的重视。毕竟“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则中国兴”。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是每个设计师、每个开发商的责任。

儿童活动场所也是一项市政项目。政府可以利用社区公园布置若干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和维护活动场所的费用由政府或政府联合公益机构支付。

参考文献:

[1]张莉.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冯鸣.中日幼儿园室外设施的比较研究.包装工程[D].第33卷12期.2012.

[3]徐雪芳.城市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D].第18卷1期.2010.

篇5: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自信、健康、快乐、你我他

2、活动口号:“梦幻童年、放飞童心”

【活动提前准备】

一、班级活动现场布置

1、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准备活动。

2、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工作:

(1)家长邀约(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各班教师提前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并做好准备工作。每个家庭,要求至少1名家长参加活动,是爸爸妈妈都能来园参加。

(2)节目编排(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孩子才艺展示。

(3)在活动前一周将所有节目音乐光碟交齐;

(4)联系化妆品(负责人:刘元培 ):购买一套幼儿化妆品,确保安全无毒适合孩子使用,活动前各班教师为孩子画好妆,为节目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三、【活动内容】

六一庆祝活动与小学部同时开展

1、活动时间:20--年5月29日上午9点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3、安全保卫:班主任

【活动流程一】

一)、主持人:致开场词

(二)请校长发言,

(三)庆典大会

1、升旗仪式-——梁琼致词宣布活动开始

2、校长讲话

3、小学部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 (主持人:辅导员)

(1)出队旗唱队歌

(2)辅导员宣布新入队队员名单

(3)辅导员授红领巾

(4)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

(5)新队员宣誓

(6)新队员代表发言

(7)老队员代表发言

4、幼儿园幼儿舞蹈节目展示,小学部各班学生现场才艺展示。

5、广播体操比赛(裁判长:刘元培)

(1)校长欧阳群致词

(2)比赛流程(略)——分高段和底段进行

(三)、游园活动开始

1、活动内容:

(1)盲人摸象

(2)猜谜

(3)定点投篮

(4)夹珠子

(5)单手抬乒乓球

2、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前班主任老师要向学生宣讲活动规则,并注意安全教育,反对弄虚作假。活动结束后,各班级要做好本班所在位置卫生工作。

(2)游艺活动中,各游戏负责老师必须负责此项目学生安全。

(3)各项游艺活动结束后,将所有的道具放到总务处归总,以便下次使用

3、活动奖品(负责人:颜群)

篇6:社区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方案

xx社区6-12岁社区儿童参加,需由监护人陪同。

二、活动方式

由参赛者自行挑选歌曲进行比赛,服装,饰品均由自己发挥想象进行准备,比赛过程中设评委及观众数名,投票制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余参赛者均有纪念品。

三、参赛要求

1、每名参赛者只限演唱一首歌曲,演唱时间在三分钟以内。

2、歌曲内容要求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3、演唱形式尝试多样:独唱、合唱(可以配伴舞)。

4、比赛时一律自行准备伴奏音乐,需提前将音乐带到居委会,现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5、参赛选手的仪表大方、自然、得体。

6、所有参赛选手需提前半个小时侯场。

四、评分标准:

歌曲内容(10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舞台形象(10分):衣着整齐、服饰具有想象力、精神饱满

演唱技巧(50分):音准好、节奏准确、演唱完整、音色优美

舞台表现(30分):表情丰富、动作表现有感染力。

五、报名时间:

20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27日

周一至周四8:30——17:30

周五、六、日8:30——12:30

(请注意报名截止时间)

六、报名地点、电话:

xx19号楼1楼居委会;

七、活动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篇7:社区创意儿童节活动方案策划

一、活动目标

1、透过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和孩子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成为孩子们完美的记忆。

2、增强家校联系、社区合作、构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3、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游戏规则,透过竞赛的形式参加各组游戏活动,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合作,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6月1日上午9:30

2、活动地点:_大街羽毛球场(_苑对面)

3、参与人员:辖区少年儿童

4、音响:_、_

5、拍照:_

6、场地规划、安全工作:当天值班护街队

7、主持人:_

三、游园活动项目:

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游戏规则,以游戏的形式参加各组游戏活动:游戏一:运西瓜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和小孩双手各握一根体操棒,棒上放西瓜(皮球),走到终点,绕过小椅子后回到起点线,先到的家庭为胜。(负责人:_X)

游戏二:盲人打鼓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或幼儿带上老虎头饰蒙上眼睛,在距离10米远的地方手拿鼓槌,沿直线向前,击中挂在墙面上的鼓为赢。(负责人:_)

游戏三:摸瞎子

游戏玩法与规则:爸爸或妈妈蒙上眼睛,用双手去摸,从三个孩子中正确地摸出自己的孩子,被摸的孩子不得发出声音,以摸中者为胜。(负责人:_X)

游戏四:夹小球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与小孩两两合作,轮流夹玻璃球,孩子和家长用筷子夹,从盘子里夹到对面桌子碗里,中途掉下回到再开始,一分钟内夹30个为胜。(负责人:_X)

游戏五:比比谁的眼力好(投环)

篇8: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1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感染性肺炎, 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 而在入院后, 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是相对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H A P) 而言的。

(1) CAP是肺实质和 (或) 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 引起患儿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 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 肺部湿性啰音和支气管状呼吸音等呼吸道征象并有胸部X线异常改变。

(2) CAP是在院外发生的又有与住院关联的时间概念, 包括部分患儿发生在社区, 如发病在医院, 但入院时处于潜伏期内的肺炎。

2病原学

C A 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 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 (如汉坦病毒等) 、细菌 (如嗜肺军团菌等) 又称非典型肺炎病原以区别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

2.1病毒病原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在婴幼儿CAP起始阶段, 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病毒感染占小儿C A P病原的1 2%~3 5%, 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并应注意新发现病毒、变异病毒造成C A P的可能。如人类偏肺病毒 (h M P V) , S A R S变异冠状病毒 (S A R S) 、人禽流感病毒等。

2.2细菌病原儿童CAP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仅5%~15%,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小儿血培养阳性率更低。

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 (SP) 、流感嗜血杆菌 (HI)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 和卡他莫拉菌 (MC) , 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和百日咳杆菌等, SP是生后20日后各年龄期的小儿CAP的首位病原菌。HI主要见于3个月至5岁的小儿。

2.3肺炎支原体 (MP) 、肺炎衣原体 (CP) 、沙眼衣原体 (CT) 和嗜肺军团菌 (LP) 是小儿CAP的重要病原。前两者都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感染。近年来报告5岁以下也不少见。

2.4混合感染儿童C A P混合感染率为8%~4 0%, 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

3临床征象

3.1发热是CAP的重要症状, 腋温>38.5℃, 而且病情愈重体温愈高。

3.2吸气性凹陷和 (或) 呼吸频率 (R R) 增快W H O对<5岁儿童呼吸增快的判定标准:<2个月, RR>60次/min;2~12个月, RR>50次/min;>12个月, RR>40次/min, 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有助于提示肺炎严重度但需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对R R的影响。

3.3呼吸困难。

3.4肺部啰音肺部可闻程度不等的中小湿性啰音或管状音。

4临床症状对肺炎的提示

4.1细菌性肺炎特征: (1) 腋温>38.5℃; (2) 呼吸增快; (3) 有胸壁吸气性凹陷; (4) 两肺有湿性啰音, 无喘鸣症状, 如有喘鸣应考虑病毒或MP感染; (5) 临床体征和X线呈肺实变征象。

肺炎链球菌感染起病多有发热、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 胸壁吸气性凹陷和严重中毒症状。葡萄球菌性肺炎起病与肺炎链球菌相似, 发热中毒症状明显, 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脓肿, 胸片可出现肺浸润、肺脓肿、肺大泡、脓胸或脓气胸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起病较缓, 常有痉挛性咳嗽或喘鸣, 全身症状重, 中毒症状明显, 小婴儿多并发脓胸甚至败血症、脑膜炎等, 胸片可示粟粒状阴影。大肠杆菌肺炎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 为双侧支气管肺炎, 全身症状急重, 常并发败血症及休克, 常有脓胸但肺脓肿少见。4.2病毒性肺炎特征: (1) 多见于婴幼儿; (2) 喘鸣症状常见; (3) 腋温<38.5℃; (4) 明显胸壁吸气性凹陷; (5) 肺部多有过度充气体征; (6) RR正常或加快; (7) 胸片示肺部过度充气, 部分患儿有斑片状肺不张, 严重者可出现大叶性肺不张。

4.3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征: (1)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2) 多有咳嗽且较频、发热, 部分患儿有喘鸣、关节疼、头疼和肺部湿性啰音; (3) 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 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5不同年龄期小儿CAP病情评估 (见表1)

6治疗

6.1一般治疗轻症在门诊 (社区或乡镇医院) 治疗, 重症必须住院治疗。 (1) 休息和护理: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适当的室温 (18~20℃) , 湿度 (55%) 左右;保持呼吸道通畅, 且应常翻身及更换体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操作, 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 可给适量的镇静药物。 (2) 饮食:供给充足水分, 给予热量丰富, 含有较多维生素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有缺钙者应同时补充钙剂。

6.2支持疗法有缺氧症状者, 应及时吸氧, 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静滴免疫球蛋白、肌注干扰素等,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6.3抗生素治疗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及时、足量或联合应用。

6.3.1合理选择 (1) 根据临床诊断先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治疗应考虑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新生儿或年长儿感染、营养良好或营养不良基础上的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当地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及变迁情况等。 (2) 经验治疗应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体内外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临床使用中的药效学特点、不良反应、药源及价格等, 选用合适的类别及品种。 (3) 病因特异性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相应的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或培养, 根据细菌学诊断及药敏结果, 选用敏感抗生素, 即由经验治疗转为病因治疗, 以选用最佳类别和品种的抗菌药物。

6.3.2合理使用选择最佳给药方案, 采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和恰当的疗程, 使之达到最大杀菌 (抑菌) 效应, 并尽量减少毒副反应。轻症患儿门诊尽可能口服给药, 如需静脉给药, 应选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不要联合应用。如为病毒感染则不宜应用抗生素。

6.3.3合理联合用药联合抗生素用药的指征为: (1) 原因不明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和 (或) 混合感染; (3) 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性的患者; (4)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得以减量者。

联用的机制为: (1) 二者作用机制相同, 作用环节或作用位点不同, 如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T M P (甲氧苄氨嘧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使细菌叶酸代谢双重受阻。 (2) 二者作用机制不同, 有协同作用, 如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 使其形成受阻;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通过受损的细胞壁, 进入菌体靶位发挥作用;罗红霉素与磺胺甲唑联用对流感杆菌有效;磺胺类药不适合小年龄儿童应用;氨基糖苷类耳肾毒性大, 如细菌药敏阳性可慎重选用, 有条件的可作耳测听或血药浓度测定。 (3) 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联合, 以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4) 支原体或衣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上一篇:拓展训练队名口号创意下一篇:禅师和强盗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