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2024-04-15

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精选6篇)

篇1: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教案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一、自学导读: (一)了解: 1.卡夫卡生平创作简况。 2.卡夫卡的创作对人类的境况寓言式的呈示(《饥饿艺术家》《变形记》等)。 (二)掌握: 1.表现主义的概念及其特征。 2.卡夫卡对20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 3.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 (三)分析:《城堡》的多重意蕴。 二、重难点点拨: 重点:理解卡夫卡在现代主义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说卡夫卡是时代的先知。难点:在于理解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应该从《城堡》中意识到很多现代主义是没有确切答案的,要放弃一部文学作品应该有一种中心思想,有确切主题的思维习惯,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三、导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 (1883 ― 1924)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901 年入布拉格的日耳曼语大学学习文学,后根据父母的意愿改修法律, 1906 年获法学博士。曾在法院和保险公司任职, 1922 年因病离退。 卡夫卡由 1912 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由此到 1922 年,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 同时写作了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 (1912 ― 1914) 、《诉讼》 (1914 一 1918) 和《城堡》(1922)。 卡夫卡晚年曾给他的挚友勃罗德不止一次地留下遗嘱,要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的作品“付之一炬。”勃罗德违背了他的意愿,把他的遗作整理为《卡夫卡文集》 6 卷本和 9 卷本,两度出版。而由这些作品,人们进而了解了卡夫卡,并把他看作是“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作品在内蕴上带有他个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悲剧存在的独到观察与深刻感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因而被视为是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家。 (二)(教材中提到的)卡夫卡的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美国》(1927);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20)、《饥饿艺术家》(1924)等。 (三)表现主义及其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四)卡夫卡小说的特征: 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A.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即小说的图象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而小说的细节描写又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非常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小说的场景处理也极其生活化。 B.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在逻辑上又有存在的可能性的现实情境,这种情境卡夫卡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2、作品在内容上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 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和多解性。 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五)《变形记》要点: 1、《变形记》写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格利高尔的处境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出境的变形化的写照。 2、现代人面临着亲情的丧失,他们在最亲近的亲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 3、《变形记》状写了人的某种可能性。变成大甲虫是人的存在的某种终极可能性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写的是人的生存现状。 4、在细节描写上,卡夫卡遵循了写实的原则。 (六)《城堡》要点: 1、是一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用分析传统小说的角度(如故事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典型环境、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这部小说往往难以奏效。 2、多解性。理解《城堡》的焦点是,为什么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都没有最终的答案。 3、“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解释它的主要观点主要有7种: A、从神学立场出发,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也有研究者认为卡夫卡用城堡来比喻“神”,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对既成秩序的反抗,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B、持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C、存在主义的角度则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D、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E、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F、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G、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七)为什么说卡夫卡是时代的.先知?(难点,从以下几点结合作家作品进行总结) 1、卡夫卡所处时代的特点:20世纪社会、历史发展状况。 2、作家的出身(犹太人)。 3、作家的性格:敏感、内敛。 第二章 意识流小说 一、自学导读: (一)了解: 1、什么是意识流。 2、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 3、福克纳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4、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二)掌握: 1、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层含义。 2、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喧哗与骚动》等)。 3、《尤利西斯》的史诗与神话模式以及内心独白的技巧。 二、重难点点拨: 重点了解什么是“意识流”?意识流有哪些常见的技巧,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并以教材中给出的《尤利西斯》中最后一章为例,具体分析小说人物摩莉的直接内心独白。此外要了解为什么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设置了一个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相对应的神话结构? 三、导学过程: (一)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构成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基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了文学评论,此后,作为一个文学术语的“意识流”被文学评论家们广泛运用。 (二)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个层面 1、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一种小说文体。 两种观点:①包括意识的全部层面(意识、前意识、无意识,)。②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教材采取后一种)。根据后一种观点,“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意识的未形成语育层次”,指的即是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3、一种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等。 (三)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1、内心独白:①间接内心独白,指在叙事者的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时这种内心独白活动有着“他想”、“他意识到”一类的提示性引导词;有时不用“他想”、“他感到”一类的提示词,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②直接内心独自,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 2、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 3、“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通常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叠加,而意识流小说中蒙太奇的运用指的则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与空间蒙太奇两种。 (四)弗洛伊德关于精神领域的三种形态及其作用: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认为其中的“无意识”是处于意识最底层的广大的区域,它是一片充满着盲目冲动的黑暗域,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人的无意识是非理性的,受到理性的压抑而很难实现,同时无意识也是人的清醒而自觉的理性意识所无法认识、也无法控制的。但是,人有做梦的行为,而梦的活动却是无意识

篇2: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2、营造幻象.........12、营造幻象:营造幻象是卡夫小说创作的3、虚拟现实.........1 方法与特点。他的小说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个

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

4、意识流:.........1

个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这个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却并非虚妄,揭示了人类生存5.意识流小说..........1

更本真的图景。

3、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也是卡夫卡小说创6.心理时间..............1

作的方不 可能存在,但又合逻辑上的存在8.自由联想..............1 的可能性的现实,是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的情境。

1、表现主义.........1

选择。

11.荒诞体验:荒诞体验是存在短训班世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的感受,也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比如《墙》,“墙”象征着人与世界之间横亘着的屏障,也象征着人的存在补充 一堵所围困的荒诞处境。“荒诞体验”在萨特的创作中具体表现为一种“恶心”和焦虑感。焦虑感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12.零度写作:“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的一种写作特征。所谓“零度写作”,即中性的,现实主义常用的手法,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的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造成一种新鲜,重新唤醒人们以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19.黑色幽默:又叫“黑色喜剧”,它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幽默,“由于它对当代社会常常采取不相容的态度,因此又叫“病态幽默”。

20.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反映。

等物质表层的特征,而关注于什么深度和意义。

26.瓦解叙事:就是打断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读者很难再读到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情节线索的故事。这就是罗伯-格里耶对小说的叙事性秩序的瓦解。

27.物化:所谓“物化”是新小说派的一个重要观念:人的主观心理和情结与客观存在的“物”是密不可分的。人不但不能控制“物”,反而被“物”宰制,被“物”同化,最终世界的结构也变成了一种“物化”的结构。这是9.存在主义..............1

4“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

10.自由选择..............1

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谦·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梅·辛克莱在评论

11.荒诞体验..............1 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

12.零度写作..............1 识流”这一术语引入了文学评论,此后,作为

一个文学术语的“意识流”被文学家们广泛运

13.新小说派..............1

用,前通告三层意思:

一、指一个现代主义小

说流派;

二、一种小说文体;

三、表现人物心14.反小说...........1

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5.意识流小说: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

15.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1 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

16.魔幻现实主义......1 人物的精神存在。

6.心理时间:所谓“心理时间”是法国

17.拉美“文学爆炸”.....1

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理论。他的哲学中的“时间”还是通常理解的体现在钟表18.魔幻现实主义的“陌生化”....1

刻度是的物理时间。作为心理时间,它与人的流动的、绵延的意识融为一体,19.黑色幽默..............1 不可分割。这为意识流小说提供了哲学

20.后现代主义..........1

依据。

7.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中21.元小说...........1

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技巧。是人物内心无声2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

无息的语言意识的表达。它可以进一23.内心独白..............1 步划分为间接内心独白的直接内心独

白。

24.蒙太奇...........1

8.自由联想:指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

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25.消解深度..............1

识只能在一个问题革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

26.瓦解叙事..............1 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

27.物化...............1 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 思

路,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聘连串新的28.超现实主义..........1

印象与感触。

9.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是法国哲29.潜对话(或叫做人物内心狐白中的复调

学家、文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指没有任何永恒的体质是先于事

模式)...............1 物之存在的,人的本质中只能通过他

对自己的存在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

是萨特存在主义学说最具影响力的命

1、表现主义:“表现”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题。绘画评论中,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

10.自由选择:自由选择所主张探索的是主义的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

类以及人的个体在荒诞的世界上的出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但他们也

路和可能性的问题。存在主义作家们有一些共同的想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

常在创作中把人物放置于某种极端化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处境中,让证人公面临具有荒诞性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外的两难化书面,最终突出他们决断和 1 2 非感情化的写作。加缪在写作中采用这种排斥主观情绪和感情的叙述调予以表达存在主义的哲学观。

13.新小说派: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反对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质疑传统小说善于“真实性”的观念,也革新传统小说的艺术方法。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无罗德·西蒙和米歇尔·西蒙、克罗德·莫里亚克、玛格持·杜拉斯又被称为第二代新小说派作家。

14.反小说:它是以小说本身来否定小说,是在建设它却又当着我们的面摧毁它,是写善于一种不应该写、不可能写成的小说的小说,是创造一种虚构„„这些奇特而难以分类的作品并不表明小说体裁的衰落,而只是标志着我们生活在一个思考的时代,小说也正在对其本身进行思考。

15.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指只发生在人物心灵深处的不周声音的对话关系,就像音乐中的利市效果一样。这对以入意识流小说中只有单一人物声音的内心独白,是一种创新与发展。16.魔幻现实主义:一般认为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是借助某些神奇革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革观念,如印第安人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神奇的自然现象、人物的常举止、迷信观念(如相信鬼魂的存在等)以及作家的、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艺术手法。另外的一种看法则把魔幻与现实看成一个整体,把“魔幻”看成拉丁美洲观察、体验以及传达世界的固有方式,魔幻与现实在这些小说家的的创作中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而恰恰是一个统一的世界。

17.拉美“文学爆炸”: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文学现象,一批优秀作家继承传统,融会现代,文学创作既有民族性,又获得了世界性,一大批文学作品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望,造成空前的景象。这种文学现象就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现象。18.魔幻现实主义的“陌生化”:是魔幻3 21.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怎样的是俄、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侣,喜欢告诉读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换句话说,小说的叙述往往为论正在起先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此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

2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小说形式是现实主义传统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种新变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的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履行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风格和体裁。”

23.内心独白:内心狐白是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技巧,是人物内心无声无息的语言的表达。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间接内心独白和直接内心独白。24.蒙太奇:是指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意识流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

25.消解深度:传统的小说是建立在“深度”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的,但罗伯-格里耶却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存在,所谓的深度是人类人为赋予的。他的小说就是一种排斥了所谓深度的“表面小说”,在技巧上则表现为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㦐惯于不厌地描写事物的开头、数目、性质、质地等新小说派对20世纪生存善的一种体认。

28.超现实主义:

篇3: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一.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审视

中国的文人墨客自古就有忧国忧民的传统, 屈子、杜甫、顾炎武, 无一不是忧国忧民的典型, 中国文学也自此形成了一种终极关怀意识。作为终极而言, “‘终极’始终是人类感受的极限, 然而又是一种无限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们有可能超越有限的人生, 使人们体验到一种最可信的和最深刻的终极实体。” (1) 真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和力量, 历代文人们才以关注民生为己任, 而中国文学也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20世纪的启蒙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创作者们当然也不例外。

启蒙文学萌芽于国破家亡的民族危机中, 人们侧重的是反抗外敌的侵略压迫和清除自身的封建生产关系, 渴望的是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反思文学产生于全球性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 人们侧重于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渴望的是早日建成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现代化新中国。从文化心理层面来看, 两者都有救亡图存求发展的民族危机感和急于摆脱愚昧、贫穷、落后的紧迫感, 这就构成了二者在创造心理上的一致性。

启蒙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 当时的中国刚刚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但浓厚的封建思想残余依然在民众中蔓延, 遭受了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统治的人民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解放。于是, 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五四”启蒙文学家们率先起来反抗封建吃人的礼教, 他们以反对封建的吃人文化为起点, 着眼于“立人”, 着力于“改造国民性”, 他们以《新青年》为根据地,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上切入, 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 重新批判儒家传统, 抨击文化专制主义, 倡导思想自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鲁迅的《关于〈小说世界〉》等文提出了一系列启蒙文学的运动纲领和创作手法, 他们“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国民灾难的审视和国民灵魂的彻悟, 使启蒙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掀起了一股狂风巨浪。

虽然反思文学流行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 但那时的中国仍有不少封建残余思想, 所以反对封建思想仍是必要和必须的。不同的是, 此时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审视并不仅仅停留在封建思想给国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上, 还有文革在国民精神上留下的阴影。继伤痕文学之后, 社会上掀起了强劲的反思思潮, 出现了大量以知青下放、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反思小说, 反思文革十年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巨大伤害。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声音:“没有这十年, 我会是什么样子。”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戴厚英的《人啊人》等都是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反思小说, 这不仅是对当代知识分子责任的一种反思, 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还有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张炜的《古船》等更是深入到文化———国民性视角, 在继启蒙文学之后, 对国民灵魂进行又一次的深刻解读。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审视上, 反思文学对启蒙文学可谓既有继承, 又有所突破, 体现了中国文学精神的一种责任。

二.对人性复归的开掘

启蒙文学和反思文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在宣扬人道主义, 提倡人性复归方面也是不谋而合, 二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唱响了一曲人道主义的赞歌。

在集民权、君权、国权于一体的封建社会, 人民的灵魂被严重扭曲, 在政策的高压下, 已经丧失自我, 失去了人性。虽然封建统治者一直沿用并鼓吹孔孟宣扬的“爱民”思想, 但归根结底不过是缓和阶级统治矛盾的一种工具, 人民并不可能从中得到丝毫的同情或怜悯, 在阶级矛盾凸显的同时, 人性问题也开始不断被关注。启蒙文学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 对封建专制统治对人民思想的戕害当然看得最清楚, 所以他们宣扬人道主义, 提倡人性复归, 利用西方的异质文化来挽救人民早已千疮百孔的心灵。1918年12月, 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 提出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之本, 希望将19世纪在欧洲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接移中国, 以此唤起中国人性的复归。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一个忧郁的青年》、《去国》等也都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去国》的主人公在军阀混战、百业不兴、官场污浊的情况下, 只能含恨离去。李大钊在《我与世界》 (1919年7月1日) 中写到:“我们现在所要求的, 是个解放自由的我, 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坚的家园、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碍, 生活的烦累, 应该逐渐废除。”这些都体现了人的觉醒和人性的复归。

20世纪的中国并不止一次地丧失了自我, 除了新旧社会交替的扭曲之外, 60、70年代的文革也使整个中国人民生活在一种精神迷狂状态中。在失去法律的社会中, 人民生活在一种精神崇拜的疯狂世界里, 处于近乎于宗教迷狂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 国民再一次地丧失了人性。虽然它对国民心灵造成的伤害没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那么深, 但是人性的暂时丧失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文革结束后, 反思文学再次倡导人道主义, 呼唤人性复归, 在启蒙文学之后再次把人性题材提上日程。《天云山传奇》、《灵与肉》等反思的是“反右”扩大化以后, 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李顺大造屋》、《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剪辑错了的故事》、《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反思的是“大跃进”以后中国农民的命运;《假如我是真的》、《人生》等反思的是中国社会存在的等级制、特权制问题;《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男人的风格》等反思的是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和《草原上的小鹿》、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也都是在这一思潮下应运而生的, 它们同样宣扬人道主义, 呼唤人性复归, 与启蒙文学的这一主张又一次形成了浪漫回照。

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启蒙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最猛烈的, 他们从批判封建的礼教出发, 矛头直指封建思想的最高权威———孔子, 以一种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姿态,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批判得体无完肤。易白沙、陈独秀、李大钊、吴虞等纷纷撰文, 猛烈抨击封建帝制, 攻击以儒家为正统的封建统治思想, 但他们认为反孔并非抨击孔子思想本身, 而是抨击专制统治之灵魂, 希望作为反封建、反传统的突破口, 打破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 争得普遍的思想解放。在这一点上, 启蒙文学家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主动性和批判精神, 与“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不足的是启蒙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一开始就和大量引进西方文化联系在了一起, 对传统文化几乎是全盘否定, 而对西方的文化却又是近乎囫囵吞枣似的全盘接受。

与启蒙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全盘否定相比, 反思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则多了几分理智。他们对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的否定, 而是继承与批判兼而采之, 也就是说, 他们更多的是采取一种评判者的态度。如果说启蒙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从大处、整体着眼的话, 那么反思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深入到了细处, 主要是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 比如旧式婚姻、家庭模式在新时期遇到的种种问题。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都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做的回应。当然, 反思文学也没有固步自封, 仅仅针对传统文化而批判传统文化, 他们也像启蒙文学一样引进了大量西方思想, 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全盘接受, 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 为己服务。如意识流小说样式的引进, 女性视角小说的出现便形成了对传统小说样式的巨大冲击。王蒙的《活动的变人形》的出现可谓改变了中国意识流小说的真空状态, 其《蝴蝶》更是被誉为“东方的意识流”;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绿化树》、《方舟》等都是女性视角小说的代表作, 之后还涌现了像张辛欣、张抗抗、铁凝等众多优秀的女性视角的小说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反思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虽然细, 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解构了中国传统文化。

启蒙文学与反思文学除了在以上三点有相似之处, 在对文学样式的突破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总之, 两种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成就了划时代的意义, 演义了非凡的角色, 尤其是反思文学与启蒙文学之间那种惊人的精神同质性, 更是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一次浪漫回照, 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参考文献

[1]曲春景:《社会关怀、个体关怀与终极关怀》, 《文艺理论研究》[J], 1997年第2期。

[2]卞敏:《哲学与终极关怀》, 《江海学刊》[J], 1993年第3期, 第80页。

篇4:关于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思考

[关键词]20世纪;西方文学观念;人的本质

20 世纪的西方文学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 作為对当代现实反映和表 现的产物,它不仅深受这种时代文化精神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表现和反映了这种现实下的精神实质。

一、20世纪西方文学创作概况代表作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文学领域的矛盾,它的具体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的暴力形式的反抗。新的暴力形式的出现渐渐代替了老的暴力形式。以前作家们眼中的“暴力形式”是现实具体的,比如对法律、制度、战争等具体事物的反抗,现在的“暴力形式”变为了无形的东西,即对人精神上、情感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反抗排斥。这个阶段的很多文学作品可以体现该阶段的暴力形式。比如《永别了,武器》、《第二十二条军规》、《日内瓦医生》等作品,体现的是战争暴力;《审判》、《城堡》等作品体现的是国家机器暴力;《太阳照样升起》;《变形记》等作品体现的是生存方式暴力;《百年孤独》体现的是陈旧腐烂的传统习俗的暴力。暴力多种多样,甚至于过度的“好”也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暴力形式,比如《白象似的群山》一文中,男主对女主的过度关心,也是一种暴力。

二、20世纪西方文学特征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和社会形态的变化,20世纪的西方文学也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陈腐走向繁荣。文学作品受社会现实影响的同时社会形态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充分體现了现代作家的思想观念,将传统的人本主义改变成现代的人本主义。从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传统的人本主义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看待人,而现代的人本主义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世界。在传统的西方文学中,作家认为人与世界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因为有了世界,所以才有了人。人们观察客观世界,从中寻找人的规律,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来寻找人类活动的根源。现代西方文学中,作家认为人和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不可以分割的。因为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世界,换言之,人是世界的本质。所以看待这个世界,要从根开始研究,即用人来研究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规律都可以从人身上找到根源,换句话说,就是自然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在人的身上得到解释。这种观念事实上颠覆了整个传统的观念,对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流派

尽管20世纪的西方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传统文学,在大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所有的西方作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创作,艺术手法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每个作家的创作手法却是由自己的性格喜好决定的,所以表达艺术的手法五花八门,甚至有的不同的流派使用完全相反的方式去表达同一种思想。在20世纪初,很多作家创新大胆,采用各种新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个人的情绪和生活的片段相结合,加以描写。到了后期,大概是20世纪末,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作家突发奇想,将空间分层并列在时间的数轴上,就是对小说进行构思时,将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描述,给人一种一眼望去能看到多种情节同时发生的感觉,使小说更有立体感,读者如同天上神人,一眼看透世间万物之感,在一个时间点上把所有事件、所有情节并收眼底,所有情感同时交合。此类文章的代表作是《佛兰德公路》,由西蒙创作。还有的作家喜欢随意简单的风格,将生活中的小片段组合,将生活中的状态呈现出来,以其清新简单的风格广受大家喜爱。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就是此类风格的代表。还有额作家,善用拟人手法,全篇以人的器官自述,别开生面。这些大胆的艺术手法的出现,为20世纪的西方文学增添无数色彩。展示了20世纪西方现代作家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非凡的创造能力,正是因为作家们的这种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才能真的为20世纪的西方艺术添砖加瓦,使其繁盛昌荣,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存在部分流派创新“过头”,太过于表现自己,使文学远离大众,但是,这些流派依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他们的创作方法太过于独特,表现的仍然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情感,表现的依然是20世纪现代文学以人为客观世界本质的大的方向。也就是说,体现的依然是在对现实人生问题以及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强烈关注。

四、结论

20世纪西方文学以现代主义的影响最为深远。现代主义是相对于传统主义而言。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主义是反传统的。传统文学是将客观世界和人完全分割成两个部分,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看人,以世界为本质;现代文学是将客观世界和人结合在一起,是从人的角度看客观世界,以人为本质。现代主义是反传统文学,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西方传统文学的创新。20世纪的西方文学,除了现代文学外,还有女性文学、非虚构文学和通俗文学等等,这些文学方式没有现代文学影响巨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有的是在思想上,有的是在内容上,有的是在艺术形式上,或多或少都受到它的影响。总体而言,各种文学形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巅峰时代。

参考文献:

[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2007.

[2]刘建军.老人与海:一部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寓言[M].东北师大学报2012 1 .

篇5: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从历史的眼光看,Modern一词始终是流动的,不确定的,估计到了22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这一术语会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到那时候,“现代”不成其为“现代”,“反传统”将成为“传统”。

所谓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称,指的是20世纪蓬蓬勃勃出现的多种反传统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Bergson,1859—1941)的“直觉主义”:柏格森创用“生命冲动”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冲动”就是“绵延”,亦即“真正的时间”,是唯一的存在,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叔本华(Schopenhaur,1788—1860)的唯意志论认为自然界只是现象,“意志”才是宇宙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们利已的“生活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故人生充满痛苦。尼采的“超人哲学”宣布“上帝死了”;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奴役群众。艺术家应该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认为人具有生和死两种本能,前者是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是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还有萨特(Sartre,1905—1980)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虚无的,荒谬的;人是孤独的,无望的。人的生命是由既无过去又无未来的目前瞬息时刻所组成的时间之流。他人就是地狱。――上述这些理论有力地支撑了现代主义文学,甚至可以说,这些哲学观点也就是现代主义文学想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派中,象征主义是资历最老的。19世纪中叶,波德莱尔发表了《恶之花》,这是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他也因此成了现代派的先驱。波德莱尔受过爱伦·坡的影响,爱伦·坡关于纯艺术的主张是讲究唯美的,因此,19世纪出现的唯美主义已为传统文学与反传统文学搭起一座桥梁。现代派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从波德莱尔到19世纪下半叶从事象征主义诗歌写作的魏尔伦、兰波、玛拉美,这是现代派文学的第一浪潮。文学史家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上述三位象征主义诗人都没有活到二十世纪,他们去世以后十多年间,现代派文学除了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青鸟》,也没有大的动作。但到了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后,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现代派,如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表象派等,都相继登上文坛,形成了现代派文学空前的繁荣。这是第二浪潮。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许多知识分子受到鼓舞,文学上便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红色的30年代”。在这股“向左转”的浪潮的冲击下,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便进入低潮。但这“红色的30年代”没有持续多久。30年代后期,由于苏联清党扩大化,致使许多投身革命的作家相继脱党,返回原来的立场。这时,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应运而生,才宣告了现代派的复兴。二战以后的60、70年代,便是现代派的第三浪潮。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荒延派、黑色幽默、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纷纷粉墨登场。在拉丁美洲,还出现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第三浪潮的文学也可以叫做“后现代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

象征(Symbol),也即符号,凡能表达某种观念或事物的标识物或符号都叫象征。简言之,象征就是以具体有形表现或代表抽象无形的方法。文学上的象征主义的实践者主要是诗人,而不是小说家,因为这种隐喻式的手法最适宜诗的表达。象征主义的祖师爷是波德莱尔,代表作是《恶之花》。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是魏尔伦、兰波和玛拉美。后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比利时的梅特林克。前期象征主义主要表现个人的忧郁苦闷,表现个性象征与情感象征;后期主要表现社会的精神危机,表现普遍象征和抽象意义和思辩性的象征。

波德莱尔(1821—1867)

波德莱尔生于一个受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的美术教师家中,6岁丧父,母亲改嫁,从此他陷于孤独,成了一个忧郁的哈姆雷特。继父想叫他进入官场,他却专与文人名士结交,一度沉迷于放荡生活;后来,家庭实行了经济管制,波德莱尔只能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波德莱尔在苦闷中写诗,但发表的不多。1848年革命中参加过武装起义,但起义失败,路易·波拿巴称帝,使他圣西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破灭。此时他受美国诗人坡的启发,写出《恶之花》。此书一出,舆论大哗,波德莱尔也一举成名,但他因《恶之花》成就的是“恶之名”,波德莱尔成了“恶魔诗人”。法兰西帝国法庭曾以“有伤风化”和“亵渎宗教”罪起诉,查禁《恶之花》并对波德莱尔判处罚款。

《恶之花》

《恶之花》原文是《Les Fleurs du mal》,其中mal一词除了“恶”之外,也有“病”,“痛苦”等意。这部诗之所以能成为诗歌史上的转折点,主要因为波德莱尔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人性的恶。若要从《恶之花》中选一首“恶”名昭著且最富象征性的诗,那么很可能就会选中《兽尸》。波德莱尔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头溃烂生蛆、恶臭熏人的死牲口。这种东西按艺术的常规是不能入诗入画的,但波德莱尔却违反传统的价值观念,宣称在上天眼中,这尸体与怒放的鲜花一样美,本质上可比自己的“爱人”!

爱人啊,你也将像此污物一样,就像这具可怕的兽尸,我眼中的星星,我心中的太阳,你,我的情爱,我的天使!

自古以来,把情人比作鲜花者有之,比作仙女者有之,但把情人比作兽尸的,波德莱尔却是第一位。波德莱尔因此得了“尸体诗人”,“蛆虫诗人”的恶名。但是大雕塑家罗丹在为自己的雕塑辩护时,就援引波德莱尔的《兽尸》说:“当波德莱尔描写一具又脏又臭,到处都是蛆,已经溃烂的兽尸时,竟对着这可怕的形象,设想这就是他拜倒的情人,这种骇人的对照构成了绝妙的诗篇。”

波德莱尔自己说过:“18世纪流行的是虚伪的道德观,由此产生的‘美’也是虚伪的”;“大名鼎鼎的诗人们早已割据了诗的领域中最华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什么叫做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

艾略特(1888-1965)

T.S.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母亲是个喜欢写诗、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女子。1906年,艾略特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希腊哲学的研究。1915年,放弃哲学研究,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1927年入英国国籍。做过银行职员,杂志编辑。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王派,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歌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小老头》、《荒原》、《空心人》、《四个四重奏》等。文学评论有《批评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等。《荒原》

全诗共五章:第一章《死者葬礼》,描述象征整个欧洲的那片土地的荒芜,那里充斥着庸俗低下的欲念和行尸走肉;第二章《对弈》,描写奢华的上流社会中的无聊和空虚;第三章《火诫》,描写现代人的醉生梦死和纵欲猥亵;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昭告死亡的不可避免和皈依上帝的必要性;第五章《雷霆的话》,在隆隆的雷声中宣示上帝的告诫:要给予,要怜悯,要接受主的权威。

这是一首晦涩难懂的诗,通篇充满暗示、寓意和典故。涉及的语言就有六种,被引用的前人著作多达56种。全诗一唱三叹,反复强调荒原上的枯焦、败落和死亡的征象。诗人借此提示的是现代文明的颓败和人类生存状态的窘迫。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死亡的地上

滋生出丁香花,混杂着

记忆与欲望,春雨

骚扰迟钝的树根。

冬天使我们温暖,健忘的雪

覆盖大地,干枯的根茎

喂养弱小的生命。

这几句是全诗的开头,也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四月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诗人偏说它是“最残忍的”;冬天冰天雪地,万木萧疏,诗人偏说“给我们温暖”。诗人的意思是说:现代文明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连自然法则也颠倒了。

意象派(Imagism)

意象派是一个诗歌流派,出现在1909-1917年间。归入这一流派的诗人们提倡用日常口语写诗;要求诗歌表现新的节奏,新的情感;他们允许题材的绝对自由,努力用诗表现坚实、清晰的意象;他们有一个口号,叫做:“凝聚是诗的本质”。意象派的作诗法受美国女诗人爱米丽·狄金森的启发而形成,尽管狄金森本人并不是自觉的意象派诗人。文学史家因此将狄金森叫做“意象派的保姆。”据意象派的领袖人物庞德说,中国的古典诗歌,也曾影响过意象派的艺术主张。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之于诗歌,就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眼睛。但眼睛不能代替血肉构成的本体。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一味追求意象的诗歌是没有前途的。庞德自己觉悟到这一点,从1914年起,他便不再提倡意象派运动。他退出以后,这场诗歌运动便由艾米·罗韦尔主持,但也只延续到1917年,再以后就偃旗息鼓了。

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66)

狄金森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很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是个颇有名气的学者,父亲是个律师。狄金森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只在家乡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她一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家中偶而来访的几个朋友和墙上开着的几扇窗子是她联系社会的唯一渠道。狄金森认为,人生如此喧闹不安,与人交际来往是多余的,社会的存在对她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她要远远离开它,退避到用自己的灵魂筑造起来的天地里,做一个孤独者。写诗对她来说只是为了表述某种情感或情绪,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做诗人,而是给自己看。她认为,“发表等于拍卖灵魂。”她去世后,亲友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才发现她一生共写了1800多首短诗。这些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清新,大量使用奇妙的暗喻。正是这一点启发了后来的诗人,使她获得“意象派的保姆”的称号。《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

他却好心地停下来等我――

马车只载着我们两人――

和那永恒。

这首诗共六小节,这里引的是第一节。跟她的其他诗篇一样,原诗没有标题,诗歌的编纂者通常都将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标题。死亡,或者说死神,是令人恐惧的,狄金森却将死亡描写得那么亲切,那么具象化,就像一个慈祥的马车夫,就十分的新颖别致了。

庞德(1885-1972)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出生于爱达荷州,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短期任教于沃巴什学院,不久被校方解雇。1908年侨居伦敦,后侨居巴黎,1925年起侨居意大利,直至二战结束。历任《诗刊》《小评论》等刊物的编辑。曾提携过许多青年作家,其中包括后来非常出名的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泰戈尔、劳伦斯、弗罗斯特等人。但他在二战期间曾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作宣传,战后回到美国时便受到叛国罪的指控。学界友人为他辩护,说他有精神障碍,才幸免于法律的制裁。

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熄灭的蜡烛》,发表于1908年。1912年,他与杜特利尔、奥尔丁顿、弗林特等人成立意象派诗歌组织,并在《诗歌》杂志上提出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1914年编写了《意象派诗选》;1915年发表诗歌译著《华夏集》。他最重要的诗歌作品是《诗章》,这部诗集出版于1970年,几乎汇集了他晚年的全部诗作。《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一张张脸的幽灵,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朵朵花瓣。

这首诗只有这两句,却充分地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艺术主张:凝聚是诗的本质。据作者自己说:有一天,他在地铁车站的出口处见到几位鱼贯而出的美女,穿一色的黑衣。他想将当时的感觉用诗写出,一开始写了五十多行,但不满意。后经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最后才浓缩成这两句。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维展出的8幅画,被称为“表现主义”的绘面。后来,毕加索的画也拥有这一标识。“表现主义”运用于文学,是1911年以后的事。

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主义者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在对人的描写上,要求揭示人的灵魂。他们认为,作家的任务是表现本质而不是再现生活。为了揭示人的存在本质和事物的永恒品质,他们常常借助虚拟、变形、夸张、抽象、幻象等手法。因此,表现主义文学作品所凸现的艺术效果是荒诞化、陌生化和抽象化。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美国的尤金·奥尼尔,瑞典的斯特林堡等。

卡夫卡(1883-1924)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80年代,欧美几家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的现代主义大师时,卡夫卡排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言,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卡夫卡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统辖下的波希米亚(即捷克)首府布拉格,父亲为犹太商人。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工伤保险公司供职,直至1922因病离职。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判决》《变形记》《司炉》《在苦役营》《给科学院所作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等。他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均为未完成之作。在勃罗德编纂9卷本《卡夫卡全集》中,书信、日记和格言式笔记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它们也是卡夫卡创作的一部分,尤其是《致密伦娜书简》、《致菲莉斯书简》以及《致父亲》都是文学的杰作。《变形记》

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周身不适,难以起身。原来他身上长了许多只脚,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对格里高尔的不幸遭遇最表同情的是他的妹妹,她每天给变了形的哥哥送饭。但格里高尔随着形体的蜕变逐渐失去了人的习惯,而产生了“虫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和人的声音;不肯吃新鲜的食物而宁吃腐烂的东西;习惯于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然而他仍然保持着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能力。他每天躲在沙发底下,耳朵贴着墙壁,偷听隔壁房间里家人对他的议论,为家人的烦恼而感到愧恨。妹妹发现他喜欢爬行,便尽量把房间里的家具搬了出去,以便为他腾出更多的地方。他的父亲对他的变形十分气恼,不断向他掷苹果,一只击中他的后背,陷进肉里,始终没能挖出来。格里高尔越来超成为家人的累赘。平时对他最好的妹妹对这个“怪物”再也叫不出“哥哥”了。老妈子每天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这个“屎壳郎”爬来爬去。妹妹最后干脆把格里高尔的房门一锁了事。格里高尔在所有的亲人都厌弃了他以后,在极端的孤独与饥饿之中死去。他的父母和妹妹则因终于卸掉了这个包袱而无不感到轻松,全家人甚至还带上保姆欢欢喜喜地出去春游了一番。《变形记》采用的是陌生化的艺术手段。通过变形,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你的惊异,迫使你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同一事物的本质。作者想借此描写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孤独和陌生的实质。在实际生活中,卡夫卡在家庭里与父亲的关系确实是不和谐的,但与母亲关系是正常的,与他第三个妹妹特别要好。但卡夫卡却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即使像他的妹妹那样爱着哥哥,但一旦这位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子那样厌弃他。卡夫卡通过《变形记》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城堡》

《城堡》写成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K,小说开头写K来到一个城堡外的村庄,准备进入城堡。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受城堡的聘请来丈量土地。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于是K为进入城堡而开始了一场毫无希望的斗争。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城堡的一次失误的结果。多年前城堡的A部门有过一个议案,要为它所管辖的这座村庄请一个土地测量员。议案发给了村长,材长写了封答复信,称并不需要土地测量员。但是这封信并没有送回A部门,而是阴错阳差地送到了B部门。结果是K应聘前往城堡,却进不了城堡。小说没有写完,据卡夫卡的生前好友,《城堡》一书的编者马克斯·布洛德在《城堡》第一版附注中说:“卡夫卡从未写出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直至精疲力竭而死。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理解这部小说的焦点在于:为什么K千方百计地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最终的明确答案的。《城堡》的魅力也恰恰在此。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视野出发,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从神学立场出发,有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持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存在主义的角度则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而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D努力企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婚事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种解读足以证明《城堡》是一部可以有多重解释的作品,这种多重的解释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有论者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本质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因此,对于卡夫卡的作品就得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作品能解释吗?”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城堡》是没有最终的主题和答案的,或者也可以说,对于它的解释是无止境的,这使小说有着复义性的特征,有一种未完成性。未完成性即为卡夫卡小说的特征。

意识派小说(Stream of Consciousess)

意识派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直接影响意识派小说的哲学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柏格森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绵延”的状态,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意识流程。“连绵不断”是人的意识与精神活动的主导特征。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成,无意识处于最底层,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柏格森与弗罗伊德的理论构成了意识流文学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什么样的小说文体属于意识流文体?有的理论家认为应该指意识的全部层次,这样,法国作家作普鲁斯特的《忆似水年华》就被看作是意识派小说。另一些理论家认为,意识派小说应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这样一来,普鲁斯特就得排除在意识流作家之外。

如今占上风的是后一种观点。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言:“让我们把意识比作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仅仅露出海面的相对来讲比较小的那一部分。按照这个比喻,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才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所在……从这样一种意识概念出发,我们给意识流小说下的定义是:意识流小说是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

意识流小说用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写作手法是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蒙太奇又可分为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由于是自由联想,时空跳跃也就成了意识流叙事的一大特点。

意识流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人的潜意识中的“思维”的流程,而不是人物和事件按逻辑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过程”。这对传统的叙事文学是一种颠覆。个别作家偶而为之,也许是一种创新,但文学作品终究得回归传统的叙事才能留住读者。这也就是为什么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热火了一阵子以后便不再在文学史上继续“绵延”的原因。

意识流代表作家是詹姆斯·乔伊斯、福克纳、伍尔夫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派小说的典范之作。

乔伊斯(1882-1941)

乔伊斯生于生于都柏林一个贫穷的税务员家庭。乔伊斯曾两度在耶稣会学校念书,在中学时代便尝试用散文和诗歌创作。1898年至1902年,他在都柏林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学。毕业后与叶芝结识交往。同年赴巴黎学医,1903年因母亲病重辍学。之后,他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其间为生计所迫,曾经登台演唱,也当过一个时期的教员。1904年,他结婚后偕同妻子赴欧洲大陆,宣布“自愿流亡”。他曾先后在罗马、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做银行小职员为生,同时从事写作。1922年后,《尤利西斯》的成功使他得以定居巴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除了《尤利西斯》,乔伊斯还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费尼根们的苏醒》(又译《为芬尼根守灵》等。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有700多页的篇幅,描写了“最能代表每天的那一天”,即 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至次日凌晨2点45分这18个多小时内发生在三个小人物身上的一些事。他们是中学代课教师斯蒂芬,以承揽广告为业的犹太裔爱尔兰人布鲁姆和他的妻子莫莉。斯蒂芬精神上无所依托,渴望寻找一位“父亲”;布鲁姆11年前夭折了儿子鲁迪,自己性机能衰退,渴望有一个儿子;他的妻子不能从丈夫身上得到性满足,因此整天想入非非,渴望有个性伴侣。为描写这三个小人物的意识流程,作者有意模仿《奥德修纪》,精心构筑了与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相对应的结构模式。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的拉丁名。史诗《奥德修纪》的24篇章,在这里被缩减为18章,但每一章均象征性地反映了荷马史诗的主人公在归家途中力图躲避或征服的障碍和灾难。当《尤利西斯》最初在《小评论报》上连载时,乔伊斯也确实用了荷马史诗中各章节的标题。图书正式出版时,虽然不再使用这些分章标题,但结构上的模仿还是依稀可见。

《尤利西斯》确实是一部很难懂的书,形式上的模仿本身就用意颇深。这也印证了作者自己的断言:“我对我的读者的要求,就是他得用整整一生来读懂我的书。”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尤利西斯》不是古代神话故事的再现。乔伊斯采用与古典史诗平行的结构模式,是想让古代英雄的高大身姿来反衬现代文明中人的卑微与平庸。《尤利西斯》的讽刺意义也就在这里。

伍尔夫(1882-1941)

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著名的评论家、哲学家、传记作家和学者。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但父亲丰富的藏书给她以多方面的教育,自幼与出入于家门的学术界、文学界名流的接触,使她有良好的文学素养。1912年与列尔那德·伍尔夫结婚。1917年夫妻共同创办霍加斯出版社。191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远航》,后来又写出《到灯塔去》《奥尔兰多》《海浪》等作品。她特别关心妇女的地位。自幼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1941年,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投水自尽。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是一个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抬头发现墙上有个班点,很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从而引发种种回忆与遐想,凌乱的思绪竟然“一哄而上”。她想到了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古物收藏,想到树木生长——最终她的思绪突然被喧哗声打断:原来她身边的人也在议论墙上的斑点,他们口中得知:这斑点只是一只蜗牛。小说随之戛然而止。这个短篇是运用“自由联想”的范例。

福克纳(1897-1962)

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庄园主家庭。他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70多篇,其中绝大多数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背景,人称“约克内帕塔法世系”。早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沙多里斯》等;中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等;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坟墓的闯入者》等。1949年因“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比伦比的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的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一段著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采有内心独白,描绘了一个南方望族家庭的没落。全书分四部分,前三部分的主人公都是病态者和精神畸形者:一个是智力低下的白痴班吉,一个是精神崩溃的疯子昆丁,一个是丧失人性的狂人杰生。只有第四部分描写的黑女仆迪尔西是心智健全的人。凯蒂的沦落意味着南方传统道德法规的破灭;班吉的痴呆象征着贵州世家的衰败;昆丁的自杀表现了望族后裔的绝望;杰生的冷醋反映了资产阶级“文明”对人性的摧残。诚实、正直、坚忍、仁慈的黑女仆迪尔西则是这幅阴郁画图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她,既补述了这个家庭的变迁,也体现了作者“人性复活”的理想。《喧哗与骚动》反映了福克纳对生活和历史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语言表现力。通过对这个旧家庭分崩离析的描写,作者有效地回顾了美国南方的历史史变迁,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某些价值观。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了解了存在主义哲学也就了解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哲学上的存在主义应追溯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1813-1855),他主张哲学应研究个体的存在,并把对上帝的信仰作为人的存在的最终境地,从而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体系。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萨特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的是无神论存在主义。我们所说的存在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无神论存在主义,不是前者。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上帝死了,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人的存在是由自己决定的,是一种“自我”的存在,是以主观性为出发点的,是超越客观世界,超越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所决定的“存在”。人所存在的周围世界是荒谬的、冷酷的,自然界的存在是非理性的、杂乱的、偶然的,完全是“自在的存在。”自然界将永远作为人类生存的敌对力量存在下去。风俗习惯、法律、规章,也都是荒谬的,它们每时每刻在腐蚀着人的“自我意识”,剥夺着人的“自由意志”,使人糊里糊涂地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生是无意义的,荒谬的、痛苦的。他人就是地狱。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抛到世界上来,人一旦离开母体,就被投进荒谬、冷酷的境地,他的一生注定要充满着焦虑、烦恼、孤独、恐惧的感受。人虽然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仅仅意味着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不意味着不受外力的阻碍。由于世界的荒谬与冷酷是绝对的,人的斗争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人是唯一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动物,只有人的存在才是“自觉的存在”。人因此应该在生存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中领悟“人的存在”的意义,懂得“生和死是同一过程”,学会“自觉地走向死亡,用死亡来完成自我创造”。

存在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区别在于:存在主义所关心的是小写的“人”,而不是大写的“人”,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存在主义文学也就是描写小写的“人”的文学,它的任务就是揭示人的存在的本质。

存在主义的哲学家除了萨特,还有加缪。两人既是哲学家,又是用文学实践自己的哲学的文学家。五十年代开始,萨特和加缪的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使世界许多国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存在主义文学。在日本、印度、拉丁美洲,都出现了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和作品。尤其在美国,存在主义文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赖特、索尔·贝娄、诺曼·梅勒、保尔·鲍尔斯等都是成就卓著的存在主义作家。

五十年代以后,西方还出现了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等文学派别,这些流派的文学也都是从存在主义发展过来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当作存在主义文学的支流。

萨特(1905-1980)

萨特生于巴黎,幼年丧父,他的启蒙教育来自很有文化修养的外祖父。1924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33年,赴德国进修德国哲学。1938年写出哲学小说《厌恶》,一举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德军俘虏,获释后从事教学和写作。1943年他发表《存在与虚无》,这部作品后来成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石。40年代萨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高峰。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戏剧《群蝇》《肮脏的手》三部曲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等。萨特主张文学应干预生活,作家应该在文学作品中毫无保留地阐发自己的哲学主张和政治见解。从50年代开始,萨特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社会活动。1964年,瑞典皇家学会授予萨特诺贝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厌恶》

《厌恶》是萨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从1931年开始思考和创作这部作品。三易其稿,终于在1936年完成。由于小说的内容怪诞离奇,被出版社退稿。后来,出版社同意出版此书,但要求萨特删改,并提议将原书名《忧郁》改为《厌恶》。这部小说是萨特日后表达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雏形,同时也为他在法国文学界赢得了声誉。小说出版后在西方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至今仍然是研究萨特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这部日记体小说,没有统一的情节,通篇只是主人公洛根丁日常的所见所思。他是一个充满孤独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他的眼里,现实世界已经完全失去了正常的面目,开始变得奇特和丑恶。所有这一切,使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厌恶。洛根丁对于世界的陌生感更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洛根丁正是从这种孤独感和陌生感中体会到了现实世界的荒谬。

《厌恶》中包含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一切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人生也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

加缪(1913-1960)

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他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大战爆发时他任《共和晚报》主编,后在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小说《鼠疫》《反抗的人》《堕落》等。他还写过剧本《正义者》和一些短篇小说。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60年死于车祸。《局外人》

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法国公司的职员,他接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个养老院发来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他请假到了养老院,糊里糊涂地看着别人安葬了他的母亲。他只觉得很累,不想在封棺前再看一看一眼母亲的遗容,也不知道他母亲到底多大岁数。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去海边游泳,晚上与女同事玛丽调情。邻居雷蒙被情妇的弟弟痛揍了一顿,想让莫尔索代笔写封信把她臭骂一顿。莫尔索答应了,其实他对于做不做雷蒙的朋友是无所谓的。星期六玛丽过来和他一起游泳,问他爱不爱她。他觉得这种话毫无意义。雷蒙和情妇打架,惊动了警察,雷蒙要莫尔索到警察局去为他作证。,莫尔索照着做了。晚上玛丽过来问他愿不愿意和她结婚,他说她要结婚就结婚好了,这毕竟不是什么大事。莫尔索为雷蒙作证之后,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他于是把手枪交给莫尔索。莫尔索不知道应不应该开枪。后来因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恍惚之中向阿拉伯人开了5枪。莫尔索因杀人被捕,但他不愿按照法官的意思向上帝忏悔。案子拖了11个月。他逐渐习惯了监狱的生活。检察官指控蓄意杀人,因而没有一点人性,是一个人面兽心的妖魔。法庭据此判处莫尔索死刑。他自己并不感到后悔,只是对检察官这样缠住他不放感到惊讶。临死前莫尔索拒绝向神父忏悔,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临刑前莫尔索脑子中闪过重新生活的念头,但仍然觉得死亡也是幸福的。他想到受刑时会有很多人来看,咒骂他,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莫尔索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但主人公又从不分析自己的内心感受。作者也从不介入小说,从不发表自己的议论。小说的语言极其简明,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新小说派 新小说1955年前后出现于法国,是一种反小说。在观念上它比存在主义走得更远: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但这“荒谬”本身毕竟也是一种意义。新小说则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仅此而已。新小说派作家在小说中放逐了意义的维度,具体策略有二点:一是消解深度;二是瓦解叙事。“未完成性”是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刻画,新小说中的叙事者就像一个盲人,拿着一架摄影机,在一个隐藏的角落不被人知地任凭摄影机随意拍摄进入镜头的场面、细节和物象。新小说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罗伯-格里耶,代表作是《橡皮》、《窥视者》、《嫉妒》。格里耶以后的新小说派作家是克洛德·西蒙、代表作是《弗兰德公路》和《农事诗》。

罗伯·格里耶(1922—)

罗伯-格里耶出生在法国的布列斯特,青年时代在巴黎上农学院,大学毕业后获农艺师称号,先后在摩洛哥、几内亚、拉丁美洲等地从事热带水果的研究工作。

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橡皮》发表后并没有引起注意。1955年又发表新作《窥视者》,获得当年法国评论家奖。同年担任午夜出版社文学顾问,结交了一批文人朋友,与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人一起从事新小说的创作实验。相继发表的著名小说还有《嫉妒》(1957)、《在迷宫里》(1959)、《约会的房子》(1965)、《纽约的一次革命计划》(1970)等等。他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走向新小说》,其中《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两篇文章被视为“新小说派”的理论纲领。《窥视者》

某天,马弟雅思乘船去一小岛推销手表。在市镇与乡村的交界处有一农户,住着勒杜克寡妇和她的女儿。他进门后,看到女主人的女儿雅克莲的一张照片,面貌酷似自己的女儿奥维莱。在与女主人的交谈中,他了解到这个13岁的牧羊女正在灯塔附近放羊。马弟雅思骑自行车去了那里。中午,人们发现雅克莲不见了。次日上午,捕蟹的渔民在海滩上发现雅克莲的尸体,据推测是从山崖上摔下致死的。马弟雅思忽然想起自己在现场扔过三个烟头,唯恐留下后患,就回到原地寻找,但只找到两个烟头。18岁的青年于连与牧羊女雅克莲有染,他的父亲怀疑是儿子于连杀害了牧羊女。马弟雅思重返悬崖,拣起雅克莲的毛线衣准备抛入大海。这时,于连出现在他眼前,指出这件毛线衣是雅克莲的。他还当场出示三件罪证:一个烟头,两张糖纸,一段绳子。这说明,马弟雅思作案时,于连就躲在旁边窥视。但于连最后没有告发他。马弟雅思安全地在岛中住了两天,然后乘船返回大陆。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很像侦探小说。但一般的侦探小说总以揭示疑团,让真相大白为目的。《窥视者》则有意肢解故事情节,对人物和事件不作符合逻辑的分析,只作静态的描绘和纯客观的记述。表面上看,似乎是马弟雅思奸杀少女牧羊女。但于连一直在窥视,最终也没有告发马弟雅思。这里的玄机作者没有交待。

所谓新小说的写作,显然强调读者的参与意识。作者的任务只是提供若干侧面的观察,没有形成逻辑上的整体的某些细节,至于结论,需要读者自己去补充。这种参与意识就使小说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读者再创作的过程。

克洛德·西蒙(1913—)

西蒙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当时的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后来全家定居在法国南部的佩皮尼扬。曾就读于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法国骑后团服役,在1940年的法军大溃败中受伤被俘,后来侥幸逃离集中营,回国参加抵抗运动。这些经历日后成了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西蒙的主要作品有《作假者》《格利佛》《春天的祭礼》《风》《草》《弗兰德公路》《历史故事》《法罗萨之战》等。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描写人类生活状况中把诗人与画家的创作性与他对时间作用的深刻理解结合起来”。《弗兰德公路》

《弗兰德公路》是西蒙众多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小说用无数现代派的画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人在战争的灾难中的不可知的命运和感受。小说不是采用传统小说顺时序的叙事方式展开。全部的“情节”是由佐治战后与德·雷谢克轻浮、放荡的妻子同宿时的交谈中产生的各种零星的,模糊的回忆。小说采用同时性的表现手法,现在,将来,不同层次的过去同时涌现给读者,给人以快速摄影式的印象。

为了表达时间的同时性,西蒙在小说中频繁采取法语中表示“同时性”的现在分词,以超脱一般的时间概念。此外,作者还采用口语中粗略的表达方法,对话中的句子常常中断。

黑色幽默(Black Humour)

存在主义除了直接产生存在主义文学,还促生了一对孪生子:黑色幽默与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一种特殊的文学表现手法。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幽默。它实际上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形式,“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是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潮讽态度。有些评论家将“黑色幽默”叫做“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它以一种阴郁冷酷的玩笑态度来对待人世间的恐怖、死亡、罪恶和痛苦,在悲惨凄清的氛围中发出古怪的笑,造成既滑稽可笑又残酷可怕的艺术效果。“黑色幽默”小说是一面光怪陆离的哈哈镜,是一部晦涩离奇的当代寓言,是一出心情沉重的人间喜剧。六十年代是黑色幽默小说的黄金时代,七十年代开始衰落。重要作家有约瑟夫·赫勒、冯内古特(1922-)托马斯·品钦、弗里德曼、巴思等人。

约瑟夫·赫勒(1923—)

海勒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纽约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194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0-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教,此后从事杂志的编辑工作。1961年出版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举成名。此外还写过两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像高尔德一样好》。《第二十二条军规》

小说的主人公尤索林是飞行大队的一名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情投入战争,凭战功升任为上尉。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唐,开始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眼看着同伴们一个个死去,他的内心十分恐惧。他想活着回家,于是开始装病。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同时又规定,飞行员必须绝对服从命令,否则就不准回国。尤索林终于明白:这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最后,为了摆脱第二十二条军规,他只好开小差逃离军营。

赫勒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感到大难临头的幽默,既可笑又可怕。在细节的描述上,作者还采用夸张的手法,将这种幽默的语言暴力发挥到极致。下面这一段文字可以证明:

清澈的液体从一个洁净的瓶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板上的一只洁净的封口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儿那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空了,这两只瓶子于是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物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在这里,为了追求黑色幽默的语言效果,作者显然有点“不讲情理”了。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虽然它派生于存在主义,但不像存在主义文学那样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叙事,即用清晰、严谨的说理去表述人与世界的荒诞,而是借用荒诞、夸张的艺术手法,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去表现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谬。传统戏剧中的表演程式已经荡然无存,甚至连语言失去了意义。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热内、品特、阿尔比、贝克特等人。

贝克特(1906—)

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27年毕业于三一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次年到巴黎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教。在巴黎结识了英国现代派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深受其影响。他于1936年出游卢森堡、德国,最后于1938年在巴黎定居,战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莫菲》和《瓦特》。1952年写出著名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等待戈多》 这是一部两幕剧。

第一幕:黄昏的乡间路旁,戈戈和狄狄在等待戈多。他们诸位地说着话,做一些无聊的动作。戈多不来了,却来了波卓和幸运儿。他们将波卓当成戈多。原来,甚至并不认识苦苦等待的人。戈多仍然不见,终于等来了戈多的使者,他告诉他们: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他们于是盼望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他们唯一做的事就是等待戈多。

第二幕:第二天,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狄狄和戈戈继续等待戈多。他们胡乱唱着歌,说着空话,怒吼着,对骂着。他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就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等待戈多。波卓和幸运儿又来了。一夜之间,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戈多的使者又来传话:戈多明晚准来。狄狄和戈戈想离开这里,想去上吊,但他们既不能走,又不能死,因为还得等待戈多。只要他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这戈多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据说有人曾经问过贝克特自己,他说他也不知道。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说过一段话,也许对于我们理解这部剧有帮助:“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特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特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兴起的一场反传统文化的“精神革命”,它虽脱胎于象征主义,它主要表现为一场诗歌的革命运动。但对戏剧、电影、绘画、音乐也有影响。超现实主义的理论认为,现实和梦幻可以统一,构成超现实;超现实才是创作的源泉,包括梦境、幻觉、本能、呓语等等。失去了意识控制的精神错乱和梦幻,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超现实主义的任务是推翻理性思维和传统的写作方法,努力表现人性原始的非理性、怪诞的、变态的一面,从而创造一种绝对自由的文学。

超现实主义的前身是达达主义。Dada本来是初学说话的儿语,意思是“马”。1916年,一批反传统文化的青年艺术家想为自己的团体起一个名称,用裁纸刀插入法德辞典,刀子正指在Dada一词上,便用它来作为名称。达达主义者主张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否定一切有意义的事物、一切传统、一切常规、一切文学艺术和文艺批评,包括达达主义本身。他们主强以梦呓一般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他们的口号是“破坏就是创造!”达达主义画家们用垃圾制造作品,把酒瓶架和便池之类的污秽之物提高到艺术的高贵地位。

法国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苏波等人。布勒东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领袖。法国超现实主义流传到美国,在那里衍生出超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有霍克斯的《巨大恐惧》,写一群犯罪的女儿痛打自己的父亲,打得他几乎丧失了生殖能力。这种小说的风格是:情节怪诞,恐怖,人物邪恶、野蛮。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还出现了新超现实主义诗歌。这一派的诗人认为,诗歌必须以本能为依据,诗歌的真理在于我们的返祖本性。他们喜欢表现“深层意象”和潜意识。因此,他们的作品显得虚无缥缈,隐晦曲折,不明所指,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他们在反对理性这一点上比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走得更远,比如,他们最常用的词是“石头”,因为他们认为石头“最无意识、最单纯、最无知,”他们要钻进石头里去,彻底抛弃这个“富裕的社会。”有批评家指出,这些“石头诗歌”是“一种神游的诗,梦境的诗。”

超现实主义诗歌,其实是一种朦胧诗。这种诗不在意诗歌的社会交流功能或信息传递功能,而注重把诗歌作为一种介体来加以利用。错综复杂的现代生活,难以掌握的各门科学,真理难辩的种种信仰、主义,这一切给人类构成了一个生存困境。人类生存本身已成一个朦胧体,一个谜一样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朦胧诗与时代精神还是同步的。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已不复存在,但作为诗歌艺术却影响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像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帕斯,智利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聂鲁达,都受其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个流派。这个名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已经出现。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后来,该书译成西班牙文,这个名词在拉美文艺界开始流行。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以怪诞离奇的情节和人物、浓厚的神话色彩引起轰动。评论界认为这部作品代表拉美现代小说中一个新的流派,并借用美术界的术语,把这个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实际上,在拉美文学中,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欧洲移民蜂拥而至,使许多城市变成国际性的大都会。这一切,加速了人的异化过程,也促进了以超现实的梦幻为基础的先锋派文学的产生,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社会的动荡不安,政局不稳,未经开发的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神话传说的广泛流传等,都是“现实的神奇”。古巴作家上卡彭铁尔认为,拉丁美洲的现实本身具有神奇性,因此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应该是神奇的。他的长篇小说《消逝的脚步》就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另一方面,欧洲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超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的传播,也推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50年代中期以后,魔幻现实主义与“新小说”派合流,互相渗透,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题材上:“新小说”侧重于描写城市生活,而魔幻现实主义则侧重于拉丁美洲特有的“乡土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美文学的主流。取得了重大成就,被称这为“爆炸文学”,引起全世界的震惊。许多作家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1927-2014)

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945年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61-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的作品除了《百年孤独》,还有《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百年孤独》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几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

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播弄的正确途径。

篇6:20世纪外国文学小论文

“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研读”课程

测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湾》与《___________》一样,也以昔日的比属刚果(现刚果民主共和国)为背景。河湾小镇成了整个社会的缩影:形同鬼蜮,民生凋敝。

2. __________在《蝇王》中把一群十二岁以下的英国男孩放到一个荒岛上,根据自己多年从教而取得的对这类孩子的了解,“毫不妥协地”揭示了他们身上蕴藏的人性的弱点。

3.杜拉斯1984年荣获__________文学奖的小说《情人》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但也让读者误以为她是一个只热衷于卿卿我我的通俗作家。其实,杜拉斯独特的语词风格在她的笔下充满了美丽与震撼,蕴涵着诗歌的力量。

4.《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戏仿__________小说的作品,福尔斯一方面惟妙惟肖地模仿那个时代小说家的常规写法,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写法进行嘲讽,同时又在结构上进行大胆的实验。

5.奥地利小说家__________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为《城堡》、《变形记》等。

6.萨特学说中最富于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的命题和__________的理论。7.英国著名戏剧家约翰·奥斯本《__________》一剧在英国战后戏剧中起了“引领潮流”的作用,剧中主人公吉米·波特所代表的愤怒青年的形象以及他那炽热、震撼人心的话语令人印象深刻。

8.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德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一种非主流的,但具有强大“野性基因”的文学传统,即17世纪的“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以下哪部作品是美国小说家的作品:

A、《洪堡的礼物》 B、《窥视者》 C、《儿子与情人》 D、《家长的没落》 2.这部小说写本德伦一家为刚去世的女主人艾迪送葬的历程。它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设置上。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共有59个独白段落。这部小说是:

A、《芬尼根的苏醒》 B、《我弥留之际》

C、《到灯塔去》 D、《追忆似水年华》 3.以下哪部小说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A.《喧哗与骚动》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儿子与情人》 D.《布登博洛克一家》

4.这一流派的小说家在艺术观念上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因此,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这一流派的小说家那里走向了极端。这一流派是:()

A.现实主义 B.存在主义 C新小说派 D.表现主义

5.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曾对意识流小说下过这样的定义:“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所谓“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指的是:()A.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B.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C意识与前意识层次 D.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6.以下哪两部小说是伍尔夫创作的:()

A.《到灯塔去》、《我弥留之际》 B.《达洛卫夫人》、《海浪》

C.《间隔》、《都柏林人》 D.《雨王汉德森》、《月桂树被砍掉了》 7.这位著名作家1905年6月21 R生于巴黎,两岁丧父,随外祖父、母长大,1924年考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哲学教师学衔考试,此后担任过中学哲学教师。这位著名作家是:()A.罗曼•罗兰 B.萨特 C加缪 D.巴尔扎克

8.1976年,在授予一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他的“第一部作品诞生之时,美国的叙事艺术发生了倾向性和换代性的变化。”这位作家是:()

A.马克•吐温 B.海明威 C.帕斯捷尔纳克 D索尔•贝娄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

1.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 2.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3.什么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4.小说《寒冬夜行人》的实验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共30分)

试以具体文本分析“垮掉的一代”的社会根源及其表征。

A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黑暗深处》 2.戈尔丁3.龚古尔 4.维多利亚

5.卡夫卡6.“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选择” 7.《愤怒的回顾》 8.“流浪汉小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

1.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1分)有研究者认为自由联想就是;“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6分)有研究者认为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记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5分)

2.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并在战后成为影响了欧美乃至世界的文学思潮。(2分)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

①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法国存在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代表是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他们往往把文学当作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场所。存在主义的文学主题往往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4分)

②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描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体验”,这种“荒诞体验”往往表现为“厌烦”、“恶心”和“焦虑感”。2)强调人在荒诞境遇中的“自由选择”。(4分)

③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的显著特征是哲理化。(2分)

3.“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在文学上的反映,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的反响。(2分)“黑色幽默”小说家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3分)其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滑稽讽喻手法的运用;取消传统小说那种连贯性的叙事格局,使小说碎片化、集锦化;杂糅各种文体等。(7分)

4.①《寒冬夜行人》是一部由十篇小说的开头组成的长篇小说。十个故事共同的特点和联系是,每一个故事都在最吸引你的地方戛然而止。(3分)②这十本小说的名字组成了一首诗。(3分)③小说运用了少见的第二人称(“你”)叙事。(3分)④在结构上,被称为“连环套小说”或者“套盒结构”小说。卡尔维诺发展了从《天方夜谭》和《十日谈》就已经开始了的世界小说的“套盒叙事”的传统,并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创造性。(3分)

上一篇:读河的第三岸有感下一篇:爸爸成功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