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2024-04-23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精选8篇)

篇1: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对于古罗马政治制度的理解

对西方政治制度这门课的学习中,我接触了许多不同国家,以及他们不同时间段所采取的政治制度。不过要说对于哪部分最感兴趣,我想就是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了。自由,平等这几乎是所有人,无论平民还是许多政客终其一生所奋斗或者所希望的。而在对于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我从中看到了自由和平等的种子,而在如此长的时间以前,就有一个国度对于自由和平等有了那么好的体现也让我感到非常佩服。

古代希腊、罗马是世界闻名的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以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独特的魅力,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的努力,雅典民主政治臻于鼎盛。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古希腊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雅典城邦的民主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一位诗人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如果说希腊的光荣体现在其城邦民主制度的话,那么古代罗马的伟大又体现在何处?罗马本来是一个弹丸小国,后来却形成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罗马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罗马的兴衰成败已经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仍千古犹存。关于古罗马起源的传说有这样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特洛伊城在火光和叫喊中陷落了,全城遭到大屠杀,幸免于死的人全都沦为奴隶。混乱之中只有特洛伊国王的驸马阿伊尼逃出来,他的后人建立了一个王国。后来有一个公主,但公主的叔父在篡夺了王位后,为了防止公主结婚生子威胁自己的王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为巫女。这是主管祭神的职位,像修女一样不得结婚,美丽的公主和战神玛尔斯一见钟情,生了双胞胎,起名罗莫路和勒莫。叔父闻知此事大怒,将公主投入大牢,又把那双胞胎放在篮子里抛入台伯河,指望那篮子飘入大海将那双胞胎淹死。再说那兄弟俩的篮子被河口附近茂密的灌木丛构住而停了下来,两人的哭声引来了一只过路的母狼。意大利的狼都带点慈悲心,不但没吃掉双胞胎,反用自己的奶去喂养他们。后来一个放养人经过,发现了兄弟俩,将他们抱了回去抚养成人。这两人便是罗马的建造者。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叶,据罗马人推算是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在今天的意大利台伯河下游建立了罗马城。直到公元前6世纪末即公元前509年。罗马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晚期罗马在伊特拉斯坎人的统治下,并接受其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步由氏族部落向城市国家转变。这一段时期被称为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经过“王政时代”六个王的执政,最终在公元前509年罗马城邦确立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国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7年。共和时代的罗马贯穿着两条大致平行的主线:内部表现为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外部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罗马逐渐征服意大利称霸地中海,称为一个强盛的邦国。

虽说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罗马是共和制国家,但有共和之名,但无共和之实。行政权掌握在执政官手中,执政官必须是贵族出身,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公民大会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只能就元老院审议提交的议案进行表决,无权讨论,而同时元老院的议员们也必须是贵族和届满退任的执政官组成,很显然,罗马共和制度实质上是贵族掌权的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制度在一开始就打上了贵族政治的鲜明印记,这就为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主要矛盾就是:政治权利和土地问题。早在王政时代,罗马平民就被剥夺了分享共地的权利,他们替罗马服役出征,流血流汗,罗马疆土日益扩展。但夺得的大片土地却落入贵族之手,平民照旧被排除在土地之外。频繁的对外战争,又极大地加重了平民的兵役,捐税负担,许多下层平民被迫负债破产,沦为债务奴隶。债主任意拘押,虐待债奴的事时有发生。连一些靠工商业致富的上层平民,也对自己依然处于政治无权的地位甚为不满。平民为了改变自身的困窘处境,掀起一次又一次次反抗浪潮,进行了三次平民撤离运动。

公元前494年,第一次平民撤离运动,在这次撤离运动中,贵族元老院被迫让步 与平民订立“神圣约法”,同意减轻债务负担,并承认平民有权推举两名保民官,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保民官可对元老院或高级官员违背平民利益的决议或命令行使否决权,这些决议和命令便不能生效,保民官的设置,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大胜利,后来又发生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撤离运动,都给贵族势力以沉重打击,经过200多年的反复斗争,平民终于取得显著胜利,他们作为自由人的地位得到巩固,在平民与贵族不断的妥协当中,平民不断获得各种政治权利,使一般平民告别沦为债务努力的命运,由无权到取得国家公民的身份,使罗马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内部稳定问题最终在公园前4世纪得以解决,贵族的权力在一定基础上逐渐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都无法在根本上改变罗马共和时代的贵族寡头政治的性质。

接着不可不谈的当然是古罗马人所撰写的法律条款,作为最早也是最全面的法典,其中又包含了哪些平等亦或者是不平等的内容。《十二铜表法》: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前已提过,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452—前451年,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铸造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场。其主要内容仍是维护贵族利益。迫于平民要求,于公元前450年,又增设两表,这就是《十二铜表法》。这些刻于12快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内容涉及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未成为的习惯法的汇编。(举例: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说明)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说明)有维护平民利益。第8表:凡故意上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必须偿付300盎司罚金,如果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第8和11表说明有等级划分,不平等仍存在。实质上仍是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的好处,但相对于习惯法而言,贵族不能再随意曲并解释法律以触犯平民的权益。平民的权益或多或少得到了保障。《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罗马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对后世法律的修订起了重大的作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时代的法典。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疆域非常辽阔。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罗马法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此时罗马法有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基本上是共和国时期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等,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力与义务,还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万民法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等个人权利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妇女的婚姻平等权得到保障。)公元3世纪初,罗马境内自由民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这样公民法与万民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是罗马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统一法时期。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帝,他在527年登上了帝位。他登上王位时,东罗马已不再是像屋大维统治下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那种全盛局面,他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收复”西部领土的措施,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狂热活动,在他执政早期,他为此达到不知疲倦的程度,被人形容为一个喜欢与黑夜为伴的恶魔。为重振罗马帝国雄风,加强皇权,于528年下令编纂法典。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有《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到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法典。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就以罗马的有关规定为蓝本起草,英国、法国等也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罗马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从中受益。

公元前8世纪罗马建城,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的一个小邦开始发展,进入王政时代。共和时代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罗马征服意大利,在通过三次重要战争,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到476年是帝国时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此一个伟大的罗马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我门不难发现,其中虽然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值得借鉴学习,也体现了早期民主的思想,然而不平等的东西也有很多,贵族阶级实质上还是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权利,不过我们也同样看出了古罗马平民对于平等自由的不懈追求。

篇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岳麓版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爱琴文明:(存在时间前年前世纪;地理位置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历史地位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概况包括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时间前年前年,前年进入繁荣阶段;地点、出现标志君主制国家产生,王宫建筑群,线形文字)迈锡尼文明(时间前世纪前世纪,前世纪前世纪进入繁荣阶段;地点、出现标志新的君主国家兴起和王宫、王室陵墓、线形文字出现)两个文明的不同特点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它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充满好战尚武气息试分析造成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不同特点的原因。迈锡尼文明地处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克里特文明地处孤岛,在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能够免受外来冲击、古希腊城邦:出现时间、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政治(自治、权利归属、公民政治经济(商品生产、海外贸易)对外关系(殖民扩张)文化(广泛吸收东方文化成果)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兴起时间:公元前前世纪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向海外殖民扩张、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形式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各邦国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来划分;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形式;评价)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结合教材第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东西方不同政体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差异、血缘纽带的强弱、价值观念的不同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公民自由权利;、设立民从法庭,平民成为司法主人;、新选举法抽签选举任何公职;、废除贵族世袭官职,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罗马法的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古罗马共和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贵族民主、平民监督、法律维护古罗马贵族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决策原则、执政官设置、同僚制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保民官的设置、《十二铜表法》雅典民主政治与古罗马贵族共和制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决策机构、民主范围、权力分配依据、维护方式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城邦:城邦定义;城邦殖民;城邦特点;政治类型。雅典民主发展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确定)民主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设置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评价认识:,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男性公民的民主,非公民无民主权力

篇3: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介绍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和罗马的法律这两方面的内容, 笔者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一) 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半岛地形, 平原较少, 纵横的山岭把仅有的部分陆地分割为若干小块, 难以形成地区合并的地理政治中心, 也不利于统一的领土国家的形成, 为城邦国家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另外, 希腊半岛三面环水, 海上的交通极为便利, 城邦之间的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兴旺,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古代希腊人民的民主平等意识的形成建立了经济基础。

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则完全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 在伯利克里的时代里, 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雅典的民主政治非常重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各阶层公民都有权利来决定国家的制度, 并且有机会亲自管理国家。在雅典, 还采取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进行决策, 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二) 罗马法律制度

罗马法是公元前6—7世纪指定的以及实施的所有法律制度的总称, 习惯法和成文法都包括其中。《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制定这部法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在公元6世纪左右, 查士丁尼法典是公民法走向万民法的标志, 也是古罗马最丰富、体系最完善的一部法律, 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象征。罗马法在法律上详细地规范了人的行为, 为调整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是古代罗马帝国统治国家的强有力工具。

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中《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以及美国联邦制度中权利结构的制衡都受到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笔者将在下文详细地讲述。

(一) 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作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起源地, 英国《权利法案》是最早确立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改法案于1689年颁布后, 王权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如立法、司法以及税收、军队等方面) , 议会议员的自由平等权利也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使得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国王不得独裁, 各项权力都会受到议会的限制, 而且在议会与国王集体的统治下, 统治方式也由人治转向了法治, 这部法律就体现了古罗马的法制元素。

(二) 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社会十分动荡, 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华盛顿等领导人在古希腊罗马思想的影响下, 特别希望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共和制国家。美国建立的联邦制度, 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在一起, 充分体现了权力分散的思想;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 也增强了民主执政的程度;国会、总统以及最高法院的三权分立原则, 达到了分权与制衡的目的。在古代希腊罗马政治体系的基础上, 美国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独立宣言》的颁布, 凸显了国家权力, 它虽然没有完全废除奴隶制度, 也没有承认妇女、黑人以及印第安人的权利, 民主之路也比较漫长,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问题也都慢慢得到了解决。

(三) 对法国的影响

作为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之一, 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历程艰难且漫长。经过多次革命, 在推翻波旁王朝之后,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之后又经历了波旁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出台使得共和体制最终得以确立,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宪法规定:立法权由议会掌握, 而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还有着否决众议院议案的权力;行政权由总统掌握, 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选举总统, 还可以连选连任。古罗马的法治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无论是国家权力的行使, 还是议会的组成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三、结语

篇4: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城市建设;罗马城;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109—02

一、共和国前期:城市建设对共和制度的作用

罗马城最早的建设始于王政时代。国王塔克文纽斯·普里斯库斯在卡匹托利山上建造了献给朱庇特、朱诺及密涅瓦三神的神庙,在卡匹托利山和巴拉丁山之间的低地上建造了一个广场——罗马广场,围绕它陆续建了一些设施:其西北角是民众会场(公民投票处)、罗慕洛斯神庙(同时也负责收藏最古老的拉丁文文献)、维纳斯神庙;其东南角是雷吉亚神庙(该神庙负责保存大祭司长的档案及罗马城编年记载)、维斯塔神庙 [1]。王政时代,罗马城的贵族住宅集中在巴拉丁山丘,平民则集中在阿芬丁山丘。两丘之间是一谷地,谷地上建造了大竞技场。

进入共和国时期后,从公元前5世纪初到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城陆续建造了几座神庙,包括农神庙(其底层是罗马国库)、卡斯托尔神庙、雅努斯神庙、协和神庙、朱诺神庙及富图纳神庙等。

总的来说,王政时期到共和国初期罗马城的建设比较缓慢,特征如下:首先,诞生了罗马城古老的宗教、政治及商业中心——罗马广场,这是罗马共和国公民们进行投票、祭祀、占卜活动、讨论国事的主要场所,同时商业交易和行政司法活动也集中在它的四周。罗马广场成了共和精神的载体,体现出元老院统治下的公民城邦政治体制;其次,神庙是这个时期主要的建筑种类,当时神庙建筑不仅具有宗教方面的功能,还有其他公共事务的功能,如用作罗马元老院的集会场所、用作审判场所、用作国家某官署驻地,或是档案保存地 [2]。第三,当时的城市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向私人承建商招标、由国库出资 [2];建设项目都事先写明在监察官和承建商之间的合同上,重大的工程项目往往被分割为几块对外发包;监察官先付一半的建设费用给竞标成功的承建商,另一半在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付给 [2]。这种建设组织方式和以元老院为中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

二、共和国后期:城市建设促进政治体制的转折

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的海外大征服,使罗马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大,并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战利品和奴隶,罗马贵族大发横财。古朴严谨的罗马古风逐渐松弛,希腊式的享乐和公共娱乐生活开始流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马略改革后拥兵自重的军阀出现、元老院威望削弱。这一时段罗马城的建设也相应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新种类出现、建设组织方式变化、建设加快了、造价加大了。

公元前193、192年,罗马建了三个柱廊,前184年,监察官加图负责建造波奇亚大会堂,另外还新建及维修了部分排水道及引水桥等。前179年,监察官阿米利乌司获得一笔元老院特许的国库税款,用于罗马城的引水桥、排水道、海港建设、修葺一批神殿、建造第二座大会堂等等。其中光是用于排水道工程就花费达600万狄纳里(2 400万塞斯退斯) [2]。前169年,监察官格拉古(即格拉古兄弟之父)被委托建造第三座大会堂以及一批重修的工程,工程总量很大,本该由他进行的工程验收直至卸任时也未能等到。前144年元老院委托执政官马尔奇亚负责整修已有的高架引水桥、并同时新建马尔奇亚引水桥,为此元老院在四年间筹措了1.8亿塞斯退斯的巨额资金 [3];前125年罗马又兴建了第4条引水桥——特普拉水道,同样耗资巨大。仅过了两年,格拉古利用国库资金在意大利又进行了广泛的筑路和道路翻修工程,罗马城的建设暂时地让位于意大利的道路网建设,形成了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庞大道路网,它工程量大,耗资巨大。前121年,执政官俄彼密乌斯在镇压了起义后建造了俄彼密乌斯大会堂和协和神庙。苏拉独裁时期,他改革原先监察官招标建筑商承建的做法,因为监察官的任期仅有18个月,无法全程监控工程建设;另外没有专业机构协助监察官的工作,而监察官往往不懂建筑事务,于是私人承建商常常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造成工程价高质次。鉴于此,苏拉把城市建设委托给一个助手卡图卢斯负责,卡图卢斯重建卡匹托利山的三神庙、重铺罗马广场、新建元老院会堂,可能还重建了元老院议事堂及船首讲坛 [2]。苏拉死后,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前55年,庞培在马尔斯原野建立了一组建筑:庞培剧场、庞培柱廊、维纳斯神庙和庞培别墅,这组建筑富丽堂皇,耗资巨大;它们带有明显的个人宣传和博取声望目的;恺撒也不甘示弱。前51年,他光是为购买建造恺撒广场的地皮,就花费一亿塞司退斯 [4];他拆除旧的元老院并新建一个更大的元老院会堂,他还新建朱里亚大会堂、公民投票堂、扩建大竞技场;还在广场后面建设了一个家族神庙祭祀先祖维纳斯神。恺撒的建设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罗马城历经战乱破坏、加之人口众多而需要更多更大的公共设施(如广场和大会堂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恺撒选择元老院、民众会场、船首讲坛等代表共和制度和共和精神的公共设施为改造、重建对象,是希望经此结束共和制度并逐渐实现向独裁的帝制转变的。他的建设活动还有把庞培比下去的目的,夺取罗马城最伟大的建设者之美名。

公元前2世纪初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城的建设体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是新建筑种类如大会堂、剧场的出现。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城的人口增多,大会堂作为处理商业交易和法律事务的场所因此出现,其功能就象是有屋顶的广场一样 [1];公元前55庞培所建的剧场是罗马城第一座永久性剧场。“早先的时候人们都是站着看戏,因为人们担心剧场里的座位会诱使人们整天在那里流连。” [5] 它昭示了娱乐类建筑的兴旺。另外,公元前1世纪出租公寓出现了。一部分人开始以出租或出售房产发财致富。克拉苏因为收购残破房屋加以改装出售的房产投机行为而大发横财;西塞罗及其朋友阿提库斯都曾从经营房产中获利。由于为牟利而拆毁又重建房屋的现象增多,公元前44年元老院通过决议禁止在罗马城进行滥拆滥建活动 [1]。其次,建设活动的组织形式也随着巨头的兴起而变化了,元老院主导下的建设活动逐渐让位于巨头出资开展建设,成为巨头斗争和个人政治宣传的工具 [2],此后它还成为推动政治体制转化的一个因素。

三、帝国初期:城市建设对元首制的支持作用

恺撒遇刺后,屋大维击败安东尼登上权力顶峰。为稳定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组元老院、提高元老院威望同时又削弱其实际权限、组织赛会和分发粮财笼络罗马平民等。面对遭战争破坏的罗马城并安置城内激增的人口,他进行大规模建设,“把砖石的罗马城变为一座大理石罗马城”。他建造了屋大维亚柱廊、奥古斯都广场、建成公民投票堂、盖乌司柱廊、路基乌司大会堂、里维亚柱廊、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等;新建及重建一批神庙:奥古斯都广场上的马尔斯神庙;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卡批托尔山上的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阿芬丁山上的朱比特、朱诺及密涅瓦神庙;朱里亚·恺撒神庙;万神殿(阿格里帕建,后由哈德良重建);和平祭坛;另外他在公元前28年遵照元老院的决议对罗马城待修的82座神庙进行了全面的修葺等等 [6]。同时奥古斯都也加强了城市管理,先后设立供粮总监、道路总监(道路的管理)、水道总监(引水桥的维修、用水的分配)、河道总监(防止台伯河泛滥) [2]、公共建筑总监 [7],与此同时他组织建立了一支警察队伍负责警戒罗马城、一支消防队伍负责城区防火 [7]。

奥古斯都以后,一些元首为维持统治借助城建、赛会和分发钱粮等手段来笼络平民。克劳狄、尼禄、多米提安、图拉真等元首都兴建了不少工程。克劳狄于公元52年建成两条引水桥,并兴建奥斯蒂亚港——罗马城的外港,运粮船队进出罗马的必经之路 [4]。尼禄则不断建造各种享乐设施,如大浴场(公元57年)、竞技场(公元61年)。他不顾财力大兴土木,建造了穷奢极侈的“金屋” [5]。为了平息人民的愤怒,苇斯巴芗毁掉“金屋”并建造大斗兽场。提图斯建造了苇斯巴芗神庙、凯旋门、浴场。多米提安时代创建了负责罗马城大型公共工程的“皇家建设委员会”,并委托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拉比利乌斯负责该委员会,一改以前由元首和各贵族等捐建人各自负责建造公共工程的无序局面 [2]。他建造皇宫和中央小广场、重修恺撒广场,建造了角斗学校、体育场、柱廊、重建朱里亚投票堂、密涅瓦神庙、万神殿、富图纳神庙和伊西斯神庙等一批建筑 [2]。图拉真时期,建造了图拉真广场、集市、浴场、乌尔比亚大会堂、记功柱和引水桥等,并在尼禄的基础上扩建了大竞技场。这些建设活动都是由阿波罗多洛斯负责的皇家建设委员会完成的。

由此可见,公元一二世纪初,罗马城的建设过程中有几个特点:首先,娱乐建筑大量增多。剧场建筑发展很快,大浴场也大量出现,大竞技场经奥古斯都扩建后成为广受欢迎的赛车活动的中心。其次,元首的公众威望开始凌驾于元老院之上,许多元首建造了广场和圣庙,以神化自己的统治。再次,奥古斯都取代元老院主导了城市建设,并改革了罗马城的管理体制,而多米提安更进一步创建了 “皇家建设委员会”。

总之,帝国初期元首开展的大规模建筑活动既是宣扬帝王威望、神化其统治、为平民建造娱乐建筑以取悦平民巩固政权的结果,也成为元首制度自我维持的一种工具。

四、结语

从王政时代到罗马共和国前期,城市建设的体制、公共建筑的功能还基本适应了元老院主导下的政治体制和城邦的公共生活的需要,到海外扩张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都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城市建设也发生变化,并在这一转折时期,发挥了促进政治体制转变的作用;可以看到:罗马城的建设发展、变化过程既是罗马社会政治经济发生转折的结果,也是一个活跃的因素,促进了罗马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Luisa Franchi dell’Orto, AncientRome :Life and Art, Summerfieldpress,1981:11-43.

[2]James C Anderson , Roman Architecture and Socie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57-224.

[3]Esther Boise Van Deman, The Building of The Roman Aqueducts,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1934:67.

[4]苏维托尼乌司.罗马十二帝王传[M].张竹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204.

[5]塔西陀.编年史[M].王以铸,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69-540.

[6]Naphtali Lewis and Mayer Reinhold , RomanCivilization ,volume I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567-568.

篇5: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

2、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3、希腊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

(二)了解雅典梭伦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背景:贵族与平民反复斗争的结果

(2)内容:

经济:颁发了“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

政治:①按财产的多少将雅典自由民分成4个等级(意义:打破了贵族依靠出身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平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②由4部落选举组成“四百人会议”

③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

2、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三)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1、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弊端: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②积极: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使贵族不能再随意歪曲解释法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此是平民的胜利。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篇6: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

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1)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篇7: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B.民众法庭 D.执政官

解析: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构。答案:A 2.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A.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B.公民大会 D.执政官制度

解析: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其中公民大会直接体现了民主;十将军委员会和执政官是古代罗马共和制的机构,故排除。

答案:B 3.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解析:图示事物都是古希腊“黄金时代”的真实写照,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A、B、C都未能反映。

答案:D

4.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 B.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C.公民大会的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 D.辩论氛围利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决策一切国家大事,故B错误。答案:B 5.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A.主观随意 C.三权分立

B.轮番而治 D.依法治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和所学史实,这充分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根据个人好恶决定事物评价的标准,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带有强烈的个人臆断和主观随意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着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而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当时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材料二 奴隶绝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材料三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议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公元前7世纪末古代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此时的改革家化解危机的举措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3)材料三中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怎样理解近代英法民主政治与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为后世民主制度的运作创造了哪些方式?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贵族……把持着……最高决策机关”“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可推断出“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第二小问,先结合背景,明确是梭伦改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要审清题意,根据材料得出答案。第(3)题,从材料三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是伟大的历史 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2)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

(3)方式: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理解:雅典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为后世英法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方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1.雅典民主运作方式中的任期制和选举制最早产生于()A.君主制时期

C.梭伦改革时

B.贵族制时期 D.克里斯提尼改革时

解析: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用任期制和选举制取代了终身制和世袭制,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答案:B 2.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他在位时期()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C.确立“陶片放逐法”

B.实行差额选举公职 D.给予公职人员津贴

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与伯里克利改革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区别;A、B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D属于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

答案:C 3.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都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克里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并设立五百人会议,在希腊确立了民主政治。而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的是梭伦,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则是伯里克利。答案为B。

答案:B 4.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A.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 B.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 C.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

解析:伯里克利改革时期,为鼓励公民参政,向参加大会的人发放补贴。答案:A 5.“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法”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解析:14人在190枚陶片中刻写了同一人的名字,表明“陶片放逐法”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杜绝舞弊行为,从而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6.下列有关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城邦事务

B.以辩论的方式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C.遵循轮番而治的原则 D.由城邦公民选举产生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做题,公民大会只决定城邦大事,排除A;全体公民参与而非轮番而治,排除C和D。

答案:B 7.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其中,“轮番而治”的含义是()A.由几个执政官轮流上台执政

B.由公民大公、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轮流执掌政权 C.雅典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角色轮换 D.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交替实行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轮番而治实际上是指雅典合法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他们之间的角色可以相互轮换。

答案:C 8.在雅典有居民20多万人。其中公民两三万,而陪审法庭由6000人组成,他们可以以投票方式放逐、处死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甚至因战争失败判处八位打过胜仗将军的死刑。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A.全民性 C.合法性

B.公正性 D.盲从性

解析:雅典民主是原始的轮番而治的民主,缺乏科学的民主机制,后期导致权力的滥用。由于陪审员并没有专门知识,也没有长远眼光和全局视野,容易受情绪左右,容易受煽动家摆布,所以常常民主泛滥,带来盲从的弊端,从而使希腊走向不可逆转的衰落,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9.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①说法错误,雅典居民中有奴隶,奴隶不能参加国家决策权。②体现在材料中“演说支配民众”一句。演说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使得知识水平低的公民做出错误判断,③正确。智者是指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符合雅典民主制度出现的时间和表现,④正确。

答案:D 10.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解析:从材料中“豆子抓阄”可知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抽签选举的直接民主,而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可知苏格拉底对于这种直接民主是反对的态度,因这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会导致素质不同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国家权力被滥用或误用。因此,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 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材料三 梭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的欠债为奴的雅典人,你会支持改革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判断改革内容。理由实际就是回答梭伦推行的这项措施的意义。第(2)题,要注意分析材料,调动相关知识回答。注意评价梭伦改革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第(3)题,要在明确“四百人会议”和美国国会职能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答案:(1)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观点:支持。理由: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

(2)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评价:具有革命性。

(3)不同意。美国国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立法大权;而“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利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壬寅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材料三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 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根据《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3)依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工商业发达”“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概括背景。第(2)题,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关键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加以抽象概括,用书面语表达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以及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等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1)工商业发达;奴隶主拥有实权;国王的权力有限。

篇8: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有助于全面深刻把握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

通过学习, 以期全面且深刻的把握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 是学习罗马法的一个重要动因, 也是学习罗马法最直接的意义。兹以取得时效制度为例分析之。通过对罗马法中取得时效相关知识的学习, 我们可以对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取得时效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把握。

(一) 可以准确掌握取得时效的概念

取得时效 (usucapio) :按拉丁文, “usus”是使用的意思, “capere”则为取得, 两者合起来就是因适用而取得之意。它在法律上的含义, 指持续占有使用他人之物, 经过法定期间而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 (1)

(二) 可以清楚了解取得时效制度在罗马法上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取得时效制度是作为市民法中所有权的取得方式而设立的。当时, 罗马社会由公有制向私有制发展, 统治者鉴于许多土地荒芜, 影响生产和社会安定, 为了调节财产所有人和需要人之间的矛盾, 平衡有余与不足, 鼓励人们使用他人之物以使物尽其用, 因而在《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凡占有土地 (包括房屋) 二年, 其他物品一年的, 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之后, 取得时效进一步被用来补救形式主义造成的所有权取得方面的缺陷。“至共和国末叶, 商品经济有了发展, 交易及迁徙频繁, 取证问题相应突出, 于是取得时效又发展为一种便利证明所有权之不可缺少的手段。” (2) 到帝政后期, 为了安定战乱期间人民的生活秩序, 取得时效制度更演变为尊重持续的事实状态、保护现有社会经济秩序的制度, 从而以“事实胜于权利”的时效制度打破了“权利胜于事实”的法律基本原则。到了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制定法典, 统一了时效制度, 至此, 取得时效制度正式成为一项尊重现实状态、保护现存社会秩序的法律制度。

(三) 可以全面把握取得时效制度的期限和基本要件

随着取得时效制度在罗马法上的演进, 其期限和基本要件也相应的几经变革。经历了古代法时期、帝政时期和优帝时期三个典型阶段, 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的基本要件也完善和严格起来:1、须在法定期间内持续占有;2、占有须有“合法原因”或“正当名义”;3、占有人必须为善意;4、标的物须可因时效而取得。

二、有助于准确分析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习罗马法之目的和意义, 非欲以稽古自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学习和研究罗马法除了上述所言之溯其本而究其始, 对源于罗马法的各项理论及制度进行掌握外, 还在于通过将其与后世各国法律之比较, 从而在罗马法的继受中明了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法制的影响。此处, 同样以各国法律对于罗马法中取得时效制度的继受和发展来阐释学习罗马法对于研究和了解罗马法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以及各项法律制度发展趋势的意义所在。

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需要, 几经变革, 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资本主义各国和地区民法尽管体例不同, 均继承了这一制度。 (3) “基于对取得时效制度与消灭时效性质的认识, 《法国民法典》承袭注释法学派所主张的所谓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具有共同本质的观念, 将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视为时效制度统一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 而共同规定于民法典独立的一章” (4) , 具体体现为该法典第2219条的规定。同时该法典进一步将取得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短期时效。与《法国民法典》不同, 《德国民法典》继受罗马法, 将取得时效规定于其“物权编”当中, 作为所有权的一种取得方式, 并将其分为动产取得时效、不动产登记取得时效与未登记不动产取得时效三大类, 具体分别体现在该法典第937-945条、第900条及第927条中。《瑞士民法典》继受德国民法典有关取得时效制度的规定, 将取得时效规定于第四编“物权法”的“动产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里, 明定取得时效为动产所有权及土地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5) 《日本民法典》第162条和163条也就所有权和其他财产权规定了取得时效。此外,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也参酌德国、瑞士的作法, 在其“物权编”中就动产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及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规定了取得时效。另外, 虽然英美法系国家主要继承日耳曼法的传统, 对时效最初持反对态度;然随着社会经济及法制的发展, 也吸取了罗马法的精髓, 建立起取得时效制度, 其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中, 称谓也与大陆法系有所区别, 主要有两项制度, 即反向占有和时效占有。

通过将罗马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与上文所述各民法典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容易得出:尽管各国在立法体例, 取得时效的种类、适用范围、期限等存在差异, 然其都承继了罗马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 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此, 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的历史影响不名自白。而取得时效制度从罗马法到近现代法律中的变革与发展, 正显示了该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法律价值取向, 同时也体现了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的生命力。取得时效制度的继受与发展仅是后世法律对于罗马法继受和发展的一个简例。事实上, 大陆法系法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渊源于罗马法, 即使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 其受罗马法之熏染者亦灼然可见。现代法律中许多的法律术语均来自于罗马法;许多基本法律制度 (如:成年、法人、住所、失踪、时效、亲系和亲等、物权、合同、遗嘱和特有产以及民事不告不理和举证原则等) 在罗马法中都有着较为完善的阐述和规定;许多法律理念、原理、原则亦可在罗马法中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从而发现其发生与发展的渊源。上述关于取得时效制度的学习意义的阐述, 也仅是学习罗马法意义之一。对于罗马法理论及各项制度的学习, 对于有助于研究和了解各项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承继与发展, 掌握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借鉴其法制的经验, 为现实的法制建设服务

“历史的作用, 不仅在于说明过去,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为我们认识现实和创造未来, 提供启发和借鉴作用” (6) 。在此, 谨以罗马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和完善的借鉴意义来分析学习罗马法的意义。

(一) 学习和研究罗马法, 可获取罗马法律制度的功能及当代价值, 为借鉴罗马法提供基础和必要性支持

通过对罗马法中取得时效制度的学习和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其当代价值:1、确定财产归属, 定纷止争。依罗马法学家的观点, 取得时效制度存在的理由在于:防止占有与所有长期属于不同的人及因此产生的法律不安定状态。 (7) 取得时效可以使法定期限内占有财产的非权利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 从而确定了财产归属, 定纷止争。2、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如果权利的拥有者长期不行使权利, 而占有人在其财产上行使某种权利,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定的新的秩序。取得时效制度正是为了维护这种现实而稳定的秩序, 尊重长期存在的既定事实以适当的条件和程序结束长期悬而未决的财产所有关系而设的;其可使交易当事人直接根据占有人占有某种财产经过相当时期的事实状态, 便可以相信占有人具有权利, 从而可以放心地与占有人从事交易, 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3、促进物尽其用, 充分发挥财产利用效率。一方面, 取得时效制度能够有效地促使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 防止权利人长期“睡眠于权利之上”, 减少资产的浪费和闲置;另一方面, 取得时效制度使占有人取得了占有物的所有权, 可以将占有物投入流通, 参与民事交往, 从而更好的发挥物的效用。4、可使人民法院正确、合理合法、及时地审理民事纠纷,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 学习和研究罗马法, 有助于借鉴其法制的经验, 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服务

基于取得时效制度的功能价值, 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罗马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进行了继受和发展。

我国古代法中没有取得时效制度, 1911年的《大清民律草案》和南京政府正式制定的民法典分别借鉴日本和德国的作法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 然现已不在中国大陆适用。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及物权法均未对取得时效做出规定, 这使得法律规定上出现了空白, 许多财产纠纷得不到恰当的规制和解决。

对于我国是否应借鉴罗马法及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民法界长期存在很大分歧。反对者认为取得时效制度与我国道德规范相背离、与我国法律体制不相融合、没有必要。笔者认为, 罗马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及其在各国的继受与发展对于我国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这不仅基于上文所述之取得时效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制度价值, 也基于取得时效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 无论从取得时效的要件上看, 还是从取得时效的目的和实施上看, 取得时效制度均不予我国的道德规范相背离。其次, 无论从市场经济秩序稳定, 抑或是社会物质增值角度而言, 取得时效制度都顺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再次, 取得时效制度与民法的权利行使规则。最后, 取得时效制度与我国法律体系是融合的, 不仅不矛盾, 而且不能为其他制度所代替。一方面, 取得时效具有其他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制度功能, 不能为其他制度所代替。另一方面, 取得时效制度可以弥补现有的诉讼时效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足, 填补法律空白, 促进物权制度的完整统一和民法的体系化发展。

因此, 可借鉴罗马法及各国的法制经验, 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那么如何建立呢?罗马法及其继受国家的法制同样为我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当然此种经验需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基于篇幅的限制, 本文不就具体构建进行阐述, 择其要者论之。1、在物权法中规定取得时效制度;2、借鉴罗马法及各国取得时效的基本要件;3、在取得时效适用范围上以物之是否流通为标准;4、关于取得时效制度的法定期限问题, 考虑到与消灭时效的衔接, 避免出现权利不确定状态, 以稳定社会秩序, 同时考虑到权利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我国法律应规定:动产一般为2年, 不动产一般为20年。

罗马法对于现代法制的借鉴意义并不仅仅表现在取得时效上;通过对罗马法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关于完善我国法制的现代启示;也会在学习罗马法的过程中体会其意义所在。

学习罗马法的意义, 包括但决不仅限于上文所述。本文只是以取得时效制度为例对之进行简析。欲真正了解和体会学习罗马法的意义, 则必须以严谨和端正的态度, 对博大精深的罗马法进行确实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1:346-454.

[2]周枏.罗马法原论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17-22, 344-360.

[3]邱汉平.罗马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187-192.

[4]陈定良.取得时效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4.

[5]阎晓磊.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的研究[J].太原科技, 2008 (07) :32-35.

[6]王小波.罗马法的历史影响探微[J].法制与社会, 2007 (11) :745

上一篇:《大禹治水》教材解读下一篇:《谨防溺水珍爱生命》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