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诗两首

2024-05-05

第21课古诗两首(精选8篇)

篇1:第21课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朗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一些关于天门山和西湖的图片或者录像,制作课件,供学生直观认识。学生准备:搜集一些作者写过或者其他关于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朗读古诗。课时安排: 2课时

《望天门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朗读研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出示PPT,让学生再次了解一下作者)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引导学生背出之前所学的古诗,如《望芦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那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出示板书,并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A.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B.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C.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D.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E.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体会诗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被浩荡的楚江隔断,分成东西两座山,碧绿的楚江向东流到这里拐了一个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拔地而起,小船像一片柳叶从太阳那边漂过来。

A.课件出示,体会“相对出”的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描写的好处所在。

B.读诗句,你体会出什么?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1(这幅画面是动的画面、变化的画面。)

C.再次演示,读出动感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在哪里观看天门山的,再次体会天门山的壮观画面。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3.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板书:

天门中断――楚江开

山水相映 碧水东流――至此回 祖国山川的静态美 青山-—相对出

壮丽 动态美 孤帆—-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揭诗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西湖)。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出示课件,“西湖景色”;教师旁白简介,引导欣赏。)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齐读课题;②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③指名试读;④按节奏齐读。

[ 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2(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 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在“湖”“晴”“雨”三字下方打上“△”,并在“湖”的下方画箭号写上“西

湖”)

2、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简介苏轼)

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教学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课亦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

三、学字词,明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2、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诗文)①潋滟(liàn yàn):指读、跟读→提示都是前鼻音→说说这两个字跟什么有关→谁把它所在的诗句读一读→指读→齐读。

②亦(yì):指读、跟读→怎么记住它→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

③淡妆(zhuāng)浓抹:指读、齐读→提醒读音→怎么记住:换偏旁;联想:女孩爱化妆→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

3、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

①指名读;②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谁来试试;③(点击PPT划上诗文节奏)画上节奏,小老师教读;④按节奏齐读。[教学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品诗句,赏诗景。

1、诗人苏轼如何用区区28个字为我们展现西湖美景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懂呢?

2、渗透读诗方法:指名说(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出示PPT学诗好方法)

3、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不少,请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自己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然后与同桌的交流。[教学意图:当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自身的经验方法得到认可时,对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看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一定大有收获。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 5、赏“西湖之晴”。⑴齐读诗句。

⑵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提示说的顺序“什么时候,哪里怎么样了? ⑶你是怎么读懂的?(预设:看图,看注释„„)(板书:潋滟)“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波光闪动)⑷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金光闪闪„„)

⑸真美啊,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出示PPT晴天西湖)

想象说话:_____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_________。

⑹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点击PPT出示诗句)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道: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6、赏“西湖之雨”。

⑴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

⑵读诗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⑶你是如何读懂诗句的意思?

⑷看文中插图:指导由近及远观察。近处的亭台楼阁,依依垂柳还依稀可见,而远处的呢?看上去怎样?(预设: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⑸诗中用哪个词来形容刚才的这番情象?(山色空蒙)(板书:空蒙)⑹(出示PPT雨天西湖)这时,你在湖上又能看到什么情景呢? 想象说话:______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__________。

⑺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点击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教学意图:设计两处看课件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

7、个性赏读“晴雨西湖”(出示PPT晴雨诗句)

⑴晴雨两种天,西湖两样美!孩子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⑵生自由练读

⑶反馈练读情况,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预设:生1:因为这两种景色我觉得都很美,我把“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读重音。

生2:因为我觉得晴天雨天是两种不同的天气,西湖才有两种不同的美,所以我把“晴”和“雨”读重一点。

生3:我把“方好”和“亦奇”读得重,因为晴天的水光潋滟,让人觉得特别美好,雨天的山色空蒙让人觉得特别奇妙。)

⑷小结:同学们,你们的不同朗读都很美,老师都喜欢。我们用不同的解读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诗。师激情引读:

两种“景色”都很美:__水光潋滟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_______。两种“天气”都很好:_____晴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____。两种“感觉”都很妙:_____方好______________,____亦奇____。

[教学意图: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两句诗的朗读指导没有作统一要求,不把教师的感受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揣摩,从而盛开出他们最珍贵最独特的思维之花,理解之花。]

8、赏“西子西湖”

⑴你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这么美的西湖你要用什么来比喻呢?(预设:美丽的西湖像一幅美丽的画;人间仙境„„)⑵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板书:西子)

⑶(出示PPT简介西施)了解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⑷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淡妆浓抹)

⑸联系生活实际:妈妈阿姨平时化淡妆及六一节同学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模样,理解“淡妆浓抹”。⑹(点击PPT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啊?(都好)

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⑺淡汝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

师:美丽的西湖晴天美,雨天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师: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总相宜)

⑻小结:所以诗人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了西子,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人景合一、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板书:在“西湖”之中加上“子”字),同学们一起美美地喊一下她的名字。

[ 教学意图评价:“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借想象生活,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到西施之美,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

五、诵诗句,悟诗情。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高兴„„)

2、带上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男苏轼、女苏轼)(3、(出示PPT配乐诗文)配上美妙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我们一起读。

4、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谁来试试,指名背→齐背)

5、想一想:(1)、苏轼为何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呢?(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2)、诵读诗句,体会情感,感受意境

六、荐诗篇,重积累。

1、这就是美丽的西子湖,多少文人墨客为她写下美妙诗篇。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写西湖的诗,你搜集到哪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老师也搜集到两首写西湖的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出示PPT拓展诗文)引入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生读诗

4、师简述诗景

5、让我们在琅琅书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吧!师生齐读诗句。

[教学意图:拓展两首写西湖的诗,带领学生领略了西湖的别样美,加深理解。拓展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

6、课后作业:

你想和苏轼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收

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板书

水色潋滟――晴方好

西湖的美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作者对西湖的晴雨皆美

西湖――西子 喜爱

浓淡俱佳

淡妆浓抹――总相宜

篇2:第21课古诗两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篇3:第21课古诗两首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学法引导】

理解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 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具】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基础学习

1.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核心是英国。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4.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 (史称“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新式武器坦克的最先使用)

5.结果: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 同盟国失败。

6.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7.特点:历时长、范围广、参与国多、破坏性大。

8.影响: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三、合作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 班内展示。

四、析疑解难

谁说得更有道理?甲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乙说:“不一定。在战争中, 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 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 觊觎全球, 争霸世界,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次, 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维护民族独立,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 但并不能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五、达标检测

(一) 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是在 (C)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初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B) 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3.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4.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C)

A.莱克星顿和莱克星顿枪声B.萨拉热窝和萨拉热窝事件C.巴尔干半岛和萨拉热窝事件

D.巴尔干半岛和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C) A.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B.奥匈帝国瓦解C.德国宣布投降

D、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

(二) 阅读探究

材料一、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 在战后应该审判的就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 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 应该表扬。

1.“这把枪”代指什么事件?“一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2.材料二中关于战争中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对, 因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掠夺战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远离战争。

六、课外学习

篇4:第21课 一见钟情与意蕴深远

“有文采”, 即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尽可能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有文采必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只要是作文题目有“题目自拟”,考生就要好好利用这个自由,充分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让标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它从千百个庸常的标题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样题分析】

(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讲述的是地下泉水默默蓄积,一遇机会便涌出地面成为喷泉的故事。材料分为前后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泉水成为喷泉的自然现象与结果;后半部分则说明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前后两部分都在写泉水和喷泉,而又不限于泉水和喷泉本身,极富相关引申义与比喻义,也极易让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情形与所含道理。

材料的重心是最后一句:“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显然,题目意图在于引导考生发现、关注那些隐藏在光环背后的默默付出,认识生活的本质。这是一个思辨性、比喻性题目,不能简单肤浅地就事论事。需要化实为虚、对比思辨、哲理性的话题转换,才能挖掘出材料的精髓。

本题的立意可以是:

①从“喷泉”的角度来立意。“喷泉”光彩绚丽,引人注目、赞叹。但“喷泉”的成功来自于地下泉水的长期默默蓄积,所以可立意为“成功者要懂得感恩”,自己成功了,不要忘记背后大批长期支持者和默默奉献者。

②从“地下的泉水”的角度来构思。“地下的泉水”比喻默默奉献的人物,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奔涌向前。“地下的泉水”的确没有“喷泉”光彩夺目,但作为从事基础的工作者应同样感到自豪。由此可立意为“伟大来自于平凡”。

③从“喷泉与泉水”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立意。要想拥有“喷泉”一样让人瞩目的人生,就得如“地下的泉水”一样积蓄力量,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④从众人“瞩目喷泉”“鲜有关注地下泉水”来构思。现实社会既需要英雄、伟人、名家更需要众多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平凡的奉献者,而后者更值得关注、值得赞颂。因此我们既要为“喷泉”欢呼,更要为“泉水”点赞。

【高分捷径】

如果我們手中有一本杂志,大家回忆一下你首先看那些文章呢?任何人都不会从头到尾按顺序去读的,他一定会浏览杂志的目录,选择一些感到好奇的标题,然后翻到这个标题所在的页码去阅读正文内容。那些没有吸引力的标题总是放在最后,甚至在浏览一眼之后,有的文章就被排除在阅读计划之外。可见,一个好的标题相当重要。

高考作文的标题也同样重要,高考大纲里面的“文采”正是从标题开始体现的,所以考生要重视作文标题的拟定。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下面一些特征:

1. 让读者一见钟情。

①新颖、醒目。新颖就是新鲜活泼,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醒目就是含意深刻,富有启发性,使人看了能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一些杂志标题,《推开总统的手》《要钱还是要命》《一个死囚的天价生命》等,对读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②美和哲理的结合。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性,里面包含着深厚的哲理,这个哲理又是用文学的形式包装,让人看到产生美的感受和阅读的欲望,如《简单的快乐最奢侈》《批评就像洗个澡》《被人忽略的智慧》等。

③明确、准确。一般叙述性的文章标题要点明写作对象,如《背影》《济南的冬天》《记一辆纺车》等;议论性的文章要严格地控制在材料和写作的范围内,最好扣住话题的关键词,或至少与关键词有密切关系,要带有事理的倾向性。如《想和做》《理性和自由》《不到最后绝不言败》等。

④题文一致。所拟标题更重要的是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题文一致。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就会有所反映。

总的要求:作文的题目在围绕要求的基础之上,力求准确而不宽泛;新颖而不离奇;醒目而又得体。

好的标题还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2. 意蕴深远。

文章的标题最好思想含蓄一些,既吸引读者又不把话挑明,让读者到文中去寻找文章的旨意。尤其是议论文,标题应该与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说标题就是论点的重复。近年来一些好的标题都是这样。如《海明威的双面人生》,意在正面勇气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老规矩不老》,意在表明在北京一日千里发展的新形式下,依然要保留老规矩,老规矩包含着民族文化的传承(2014年高考北京卷);《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母亲》,意在说明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2015年高考广东卷)。以上标题都没有把文章的观点显示出来,只是对文章旨意大致方向的提示。点而不明,使文章显得意蕴深远。

拟写好标题的一些方法:

①用好修辞。巧用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双关、通感、对偶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所拟的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形象,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可用比喻:《人绝不能是“双脚书柜”》,意在表明“智慧芯片”只是知识的存储,并不能转化成人的能力。人学习知识重要的是消化和吸收、最后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只掌握知识的结果。死记硬背不能运用到生活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2014年高考天津卷);《智慧,是一间寂寞的空屋》,给人诠释真正的智慧是什么(2015年高考江苏卷)。

可用拟人:《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修心如莲》,写一棵大树的坚守,也喻示着一种美德的传播(2015年高考湖南卷)。

可用对比:《生命短暂,青春永恒》,表明“年轻的生命可以变老,但青春的精神却是不朽的”(2014年高考江苏卷)。

②设置悬念。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如《夜半沉思》,沉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夜半沉思?它與“和谐造就自我”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都是悬念,引导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2015年高考上海卷)。

③化用古诗名句、电影名、歌曲名。化用古诗词的,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一杯春醪寄余心》,其实就包含着“文如其人”的意思(2015年高考浙江卷);化用电影名的,如《一个都不能少》《开往春天的列车》,想说的就是“人们不要忽略弱者的存在”(2015年高考重庆卷);化用歌曲名的,如《敢问路在何方》,是对“路”这个话题产生的疑问(2015年高考福建卷)等。巧用古诗名句、影名、歌名的作文一直是给人惊喜的题目。

④逆向思维法。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追求陌生效果,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如:《躺着,强者的另一种姿态》,就是针对“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而说的(2014年高考四川卷);《老规矩,北京不合时宜的旧衣》,就是在众多考生呼吁保留“老规矩”的时候,勇敢发声,反对老规矩。

⑤数字、公式入题。如《1+1>2》,是说“合作能够带来双赢”(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等。

明确了要求,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试着给前文样题拟定标题:清泉的起航/千年积聚,瞬间喷涌/台前幕后,共筑人生/勇走平凡路/我地上泉,来报地下恩/一鸣惊人举世知/愿为一泓清泉/待蒲公英开满山坡/那一抹温暖的橘黄/心底的圣泉/于角落的微光/人生如泉/有积累才会有喷涌/千年积聚,谱写小溪如歌的行板,等等。

【写作误区】

①审题失误,拟出的题目与题目材料背道而驰。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片面理解材料,只抓住“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一句,就立意为: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命题为《我骄傲,我是喷泉》《做人就要高调》等。有时不全面理解材料,审题偏颇,命题也会出现体现出失误,如有考生看见“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所以重点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因此命题为《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②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大而笼统,无话可写。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看见喷泉和泉水的区别,就感叹“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去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把作文题目命名为《环境和条件》。

③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是《忍受千年沉默的时光终成霎时的辉煌》《千年沉默,酿造中华的复兴之梦》。

④题目老旧,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有考生思想懒惰,总是套用老样式标题,毫无新意。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就是简单的《小议“泉水”》《“泉水”赞》等。

【模拟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最终,他把投资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5:第21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篇6:第21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说说诗

句的意思。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难点: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理解。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正音。2默读古诗,思考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1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你能感受到诗歌写了什么?

2简介作者。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3运用学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4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小组轮读,相互欣赏;全班感情朗读。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到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篇7:第21课古诗两首

设计及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设计思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法作品、投影仪、《悬梁刺股》Flash

六、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书法作品,(先出示后粘贴于黑板)你觉得这上面的字写

得怎么样?(生畅所欲言)它是顾老师的一个学生写的,几年前,这个学生就特别喜欢欣赏字帖,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反复阅读字帖,但是她写的字却非常难看。有一天,我送她一首诗,读过之后,她恍然大悟,从此,这个同学变了,再后来,她就能写出今天这样的作品呢!

1.这首诗是什么呢?就是她所写的内容,有这么神奇吗?赶快读读吧!(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2.对于这首诗,你最想提什么问题呢?(预设:作者是谁?诗题是什么?)

(二)﹑自主合作,共同探讨,理解诗句内涵。

1.出示“范字”,再次朗读(指名读,齐读)⑴简介作者陆游

①本学期你曾学过陆游的什么诗,你对陆游有哪些了解?

②老师补充介绍: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

2.解题 ①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讨论:题中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3反复诵读,力争会背。①自由读背 ②领读、齐读。

③分组读(会背的则背)④学生闭目轻诵 ⑤指名背、齐背

⑥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⑦略谈感悟: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播放《悬梁刺股》Flash,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2.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有所成就)

3.指名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4.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综合3﹑4两句得出“实践出真知”。5.看图:找两个学生分角色扮演。

①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预设:

A:陆游觉得子聿书本知识研究小有成绩,但是已经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陆游怕儿子半途而废,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

B:陆游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从小这样饱读诗书,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C:陆游是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看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的安全,民族的振兴,都靠子聿这么大的孩子将来得以保证。因此,他激励儿子好好读书,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D: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和自己小时侯同样贪玩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超越父亲。

过渡语: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使诗歌更加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②投影片出示口头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

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③学生自由组合,创意地演练。④推选同学登台表演。

(三).拓展延伸:看板书,明道理。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从医生、驾驶员、厨师……等人身上总结: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四).背默古诗 ①指名背诵。

②仔细观察,注意难写的字。

③友情提醒:这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工夫的“工”。

投影显示:

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④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古诗并自查(温馨提醒: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保护好视力。播放)

⑤反馈学生背默情况。

(五).作业超市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一下,读一读,并背下来。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3.把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感悟的道理讲给父母听一听。板书设计: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孜孜不倦

有所成就

少壮工夫老始成。持之以恒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出真知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反思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负责抄古诗的注释,学生负责死记硬背。如此“填鸭”教诗,学生是被教会了,但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学这首诗,在放手让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品悟诗句的大意,引导他们去寻觅诗句中的成语,成语背后的故事,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学会了有效的读书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对很多环节进行了细致地预设,遗憾的是,我总想把学生牵引到我的预设“圈套”中来,忽视了动态学案的生成,对比名师课堂,他们的精彩纷呈,就是源于他们高屋建瓴,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二课时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材简解】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

(二)》,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设计思路】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初步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反馈初读成果,朗读做到字音正确、节奏鲜明。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抓住重点字“鉴”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学习后两句诗时,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

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动作。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自问又自答这叫什么?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 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

板书: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指名读(2人)——齐读】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会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反复诵读,完满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

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这就叫读出韵味。)

4、品读完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5、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

(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宽裕,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板书:

观书有感(说理诗)朱熹

方塘清←源头活水 心智明←读书汲取 教学反思:

不知道为何今年的公开课我却是那么的紧张,我感觉应该是我的年龄大了,上的不好怕伤面子啊!呵呵!

国庆期间,我没有好好的休息,在家准备这节课的课件和教案,感觉还不错,而且还在家试上了几次就是觉得这过渡语总是不是很好。7天就是这么快啊!十号这天我执教了《观书有感》,总的感觉就是惭愧和遗憾,虽是备教材了,虽是查阅各种资料了,但是学生这块我没有很好的备课,课堂上我想抓住这首诗的诗眼,可是在第一个孩子说对了以后,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也能说出,或者我要确信是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这首诗的诗眼,结果,我问学生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孩子们被我误导了。以为第一个学生没有说对,哎,我当时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使得孩子们和我都傻了,最可笑的是,拓展那块,我出示了以前学过的说理诗的道理让孩子们猜是哪首古诗,结果,结果,孩子们又一次傻了。好,下课了,我的教学内容也讲完了,可是一切也结束了。同事对我说你选错文章了,这个不好上,还有同事说拓展太难了……呵呵,我没有考虑到这些,以为我会大家肯定也会,可是同事们都说,拓展那块我们都想了半天呢!嘿嘿,考倒学生和老师们了!这两处是我遗憾最大的地方,以后也多听听这样的课,看看,如何处理的更好,哎!

篇8:我不喜欢《古诗两首》

学习这篇课文时, 为了弄明白古诗的含义, 并且做到不会忘记, 我只能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工工整整地抄在语文书上。下课后, 我的手腕就会酸得不得了!这只是我讨厌这篇课文的理由之一, 还有好多条呢!

1. 与其他课文相比, 《古诗两首》一点都不好玩, 尽管老师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袁枚的《所见》是多么多么的美, 但与其他那些如《装满昆虫的衣袋》《师恩难忘》等课文的故事相比, 差多了!我喜欢好玩的文章!

2. 我喜欢《变色龙》这篇课文,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这种神奇的动物, 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而且还不用背诵, 那堪称一个字———爽!可是《古诗两首》呢, 先不说意思不好懂, 单是课后“背诵两首古诗”的要求, 就让我兴趣大减。

3. 本学期总共学习了四首古诗词, 所以考试肯定会考到。为了不丢分, 一学完课文, 在老师的要求下课代表就会让我们“巩固”“复习”, 其实就是要能默写正确。默写后, 如果没有全对的话, 就一遍一遍地默写, 直到全对为止。

上一篇:我好想悄悄告诉你的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腊月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