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诗三首

2024-04-07

第21课古诗三首(共7篇)

篇1:第21课古诗三首

古诗词三首

张 腾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过程(牧童短笛)一 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唐代人.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那在吕岩笔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齐读课题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他读准了一个生字,生板书:蓑 强调字音不卷舌 分析字形 3自由默读全诗,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三 理解诗意,体会诗境。诗的意思搞清了吗?那老师要考考你:谁先来读这首诗?结:读得字正腔圆 有节奏 大家注意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铺 诗中为什么读pu?:(多音字从字义上区分读音)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诗中指什么?(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2你能根据第一小句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现宽阔的原野)你能美美地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生板书:弄

“弄”什么意思?(逗弄)“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结:刚才抓住一个”铺、弄”字去体会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结出示: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 齐读 快乐的牧童边吹笛边嬉戏。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点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抬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悠远的牧童歌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安详的吃着草。。。或许。。谁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小句诗?结: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悦耳。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出示:(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有清风明月为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根据刚才学古诗的方法,你认为这句诗中的重点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饱卧

你能试着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的确,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这正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7蓑衣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注释 插图)

结出示:学看注释 理解字义

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反方法 齐读 蓑衣那决不是一件漂亮舒适的衣服,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① 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② 他是很自在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当被盖吧!)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

(2)这样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由,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这样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感受?师板书:安然自乐 如此悠闲、自在、轻松,谁能将他的感受读出来?(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自由读读全诗,读出你的向往。四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闭上我们的眼睛想象,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老牛品草静静,夜晚清风习习,高空明月朗朗,牧童卧草眠眠,太惬意了!你能再读出这样的快乐吗?(齐读)结:刚才大家一边想象,一边用朗读把牧童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又是学习古诗的另外一种方法。结出示:想象意境 感悟情感 齐读

2、作者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大家从吕岩小传中或许就能明白。出示读你明白了吗?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谁还能读出作者这种渴望?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刻画了一个可爱、调皮、安然自乐的牧童形象。这样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的羡慕,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首诗吧。4 能背下来了吗?试着背一下,注意感情。

五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方法、诗意……)今后用学到的方法灵活学习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山村原野迷人景色的同时,认识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如《所见》、《小儿垂钓》、《清明》、《村晚》等,课下多背诵积累这样的诗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牧童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板书设计:

牧童 铺

弄 安然自乐 饱 卧

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会正确读出“翁媪、相媚好、剥、亡赖”等词。

2、能准确理解“翁媪、相媚好、亡赖”等词的意思,了解古今汉语在读音及意思上的差别。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能被,在吟诵中感悟诗词的朗读方法。

4、通过看注释了解词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意思。

5、边读边想象词中情景,感知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诗词中的情景,感悟到词中所描绘的闲适、安详的乡村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能被,在吟诵中感悟诗词的朗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居”字,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到“家”。

2、补上“村”字,“村居”什么意思?

3、回忆:清朝诗人写的《村居》。高鼎描写了早春二月乡村的景象,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村居》,不过它不是诗而是词。既然是词,就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关注“乐”的读音)

4、乡村生活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再读课题 为本堂课定下情感基调

二、读词

1、指读课文,关注读音的正确性。预设:“剥”的读音,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忘”的读音

2、自读课文,思考哪些字词的读音或意思与现代汉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掌握起来有困难。(解词后读本句,初步读出感受)吴音:江浙一带口音,特点是绵软。翁媪:老夫妻

相媚好:读出感受

忘赖:古今词义变化较大,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

3、古诗词都是讲究格律、押韵的,读读看这首词压的什么韵? 感受着再读读

4、读出诗词的味道(主要提示语速、语调)

三、悟情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翁媪相媚好:想象老夫妻在谈论什么,感受夫妻琴瑟和谐,家庭和睦。朗读:读出幸福的感受

2、大儿:勤劳

中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儿:可爱、受宠 朗读: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特点

3、诗词都是惜字如金的,最忌讳重复用字,这里有一个字却被重复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溪:画面布局紧凑,增加美感。

4、完整地读这首词

四、拓展

1、认识辛弃疾的另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词《西江月》

2、其实辛弃疾并不以田园诗词见长,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出示《破阵子》,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3、辛弃疾是唐宋诗人中留下作品最多的一个,现存有600多首,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

清平乐

村居

翁媪

大儿

中儿

小儿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 不泯童心。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

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 《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

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

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篇2:第21课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独坐敬亭山》。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首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写作背景。(出示)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师:请大家看大屏幕《独坐敬亭山》,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过渡:谁有信心读好,请举手。

3、指名读——生纠错——再指名读。

师板书易错字:庭 tíng亭tíng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古诗)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古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1、生自学第一句。

2、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了;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去而去。“尽” “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6、依次译讲3句到4句。

重点引导: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停顿和语速。

7、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引导读出感情:孤独、寂寞)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这种孤独寂寞的心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古诗)

师:这首古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这种孤独寂寞的心情,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

1、学生背写。

2、同桌对改。

3、生补错。

五、当堂训练(作业)

在作业本上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高飞尽孤

独去闲独

两不厌寂

只有寞

第二课时

望洞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首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

洞庭湖是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望洞庭》,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师检测:谁有信心读好?

4、指名读——再指名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古诗)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古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1、生自学第一句。

2、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诗的意思: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剥光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

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6、依次译讲3句到4句。

后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搁在白银盘子里小小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读出停顿和语速。

7、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美景赞美的思想感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这首古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1、2、3、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

五、当堂训练(作业)

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望洞庭

两相和

镜未磨山光

山水翠水色美

一青螺

第三课时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忆江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忆江南》。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忆江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写作背景。(出示)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忆江南》,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检测:谁有信心读好?

4、指名读——再指名读。

a)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词)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这首词,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i.ii.生自学第一句。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诗的意思: 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4、依次译讲3句到4句。

后两句诗的意思: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5、再读。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读出词的停顿和语速。

6、展示读。

7、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这种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的感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这首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的感情。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b)当堂训练(作业)

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赞美

忆江南────好词

篇3:第21课古诗三首

用诗词中的插图来导入新课, 为学生理解古诗词营造氛围, vbn1课堂伊始, 我这样导入“童年是美好的, 纯真的, 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三幅插图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谈一谈你的感受, 也可以谈谈看到插图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 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村居》, 浓浓的三幅中国画, 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调。看到《村居》图, 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悠闲, 舒适, 心境惬意, 有的学生很向往这种童年生活。看到《舟过安仁》图, 图中两个小孩坐在船上打着伞, 有的学生很是羡慕, 因为是在北方, 虽然每个孩子对划桨撑船很陌生, 但是很好奇, 还有的学生感到这两个小孩太调皮, 特别好玩。看到《清平乐·村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有的学生感到这一家子很温馨, 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学生看着插图都谈到了自己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 化难为易, 准确定位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有一处“茅檐低小”, 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茅檐”?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 “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这首诗的插图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上铺满了茅草, 略微探出了墙壁一些。通过看插图,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 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 我同样借助于插图, 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课文插图就实现了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的理解, 同样可以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在学生读完“草铺横野六七里”后, 我让学生看图, “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原野‘铺’满了草, 大家看, 图中的原野上那么多草, 到处都是, 一望无际。”联系插图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铺”的一望无际, 感受到了广阔的原野和草的茂盛。

三、借助插图丰富想象, 画中有画, 天马行空

第一首诗《牧童》的插图, 一个牧童以地为床, 以天为帐, 自由自在, 连蓑衣都不脱, 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那么悠闲自在。学习《牧童》我让学生边看插图, 边再读这首诗, 再配上音乐, 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入在这首诗中, 这幅画中, 古诗的朗诵与画完全融为一体。我顺势而启, “这个牧童在这样的情境中, 那么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出来, 看着插图, 学生各种各样的牧童想象图呈现出来:“他可能什么也不想, 就想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好好享受一番, 睡上一觉。”“他在看天上闪闪的星星, 想着奶奶给自己讲的神话传说故事。”“他在数天上的星星呢!他可能已经数了100颗了……”“他在想天上的星星怎么那么多, 怎么也数不完呀!”“今天的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可真开心, 明天准备去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我不得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美丽的一幅童年画, 清新的一首童年诗。《舟过安仁》, 两个小童撑着伞无拘无束, 正在用伞让船前进呢!看着画面, 我这样启发“你听到两个小童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快, 看着风向, 把伞撑起来。”有的说:“看, 我们有船帆了, 我们的船跑得更快了!”……学生想象丰富, 无声的画面被激活了。

四、借助插图辨析词语, 联系实际, 突破难点

《舟过安仁》中有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中的“篙”和“棹”学生不好区分。注释中的“篙”解释为“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的解释为“船桨”, 但是学生还是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联系注释, 说“插图中船头之上两个长长的东西哪个为“篙”和“棹”, 你能找出来吗?”片刻之后, 有学生回答“尖尖的、长长的, 完全在船上的是‘篙’, 这是撑船用的, 使劲往水里一按, 船就开了。而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船上的为‘棹’, 当桨用。”。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 我说, “你平时在电视上还见到过‘篙’和‘棹’吗?”有学生说“坐在船上摇动划水, 让船前进的, 它前面是像鸭子一样稍微有点宽为‘篙’;站起来, 使劲向水底撑的为‘棹’。”借助插图联系实际, 由浅到深, 学生真正理解了“篙”“棹”二者之间的差别。

诗画原本一家, 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离不开有意蕴的美图, 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插图资源的重要性, 才能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资源, 让插图为语文服务, 让插图为古诗词的教学服务。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 诗离不开画, 画离不开诗。诗画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崔峦老师在《教材主编对您说》说“教科书图文并茂, 且有厚重感”“新教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可见, 开发教材资源,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为例, 谈谈在古诗词中如何运用插图资源。

篇4:第21课 一见钟情与意蕴深远

“有文采”, 即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尽可能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有文采必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只要是作文题目有“题目自拟”,考生就要好好利用这个自由,充分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让标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它从千百个庸常的标题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样题分析】

(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讲述的是地下泉水默默蓄积,一遇机会便涌出地面成为喷泉的故事。材料分为前后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泉水成为喷泉的自然现象与结果;后半部分则说明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前后两部分都在写泉水和喷泉,而又不限于泉水和喷泉本身,极富相关引申义与比喻义,也极易让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情形与所含道理。

材料的重心是最后一句:“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显然,题目意图在于引导考生发现、关注那些隐藏在光环背后的默默付出,认识生活的本质。这是一个思辨性、比喻性题目,不能简单肤浅地就事论事。需要化实为虚、对比思辨、哲理性的话题转换,才能挖掘出材料的精髓。

本题的立意可以是:

①从“喷泉”的角度来立意。“喷泉”光彩绚丽,引人注目、赞叹。但“喷泉”的成功来自于地下泉水的长期默默蓄积,所以可立意为“成功者要懂得感恩”,自己成功了,不要忘记背后大批长期支持者和默默奉献者。

②从“地下的泉水”的角度来构思。“地下的泉水”比喻默默奉献的人物,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奔涌向前。“地下的泉水”的确没有“喷泉”光彩夺目,但作为从事基础的工作者应同样感到自豪。由此可立意为“伟大来自于平凡”。

③从“喷泉与泉水”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立意。要想拥有“喷泉”一样让人瞩目的人生,就得如“地下的泉水”一样积蓄力量,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④从众人“瞩目喷泉”“鲜有关注地下泉水”来构思。现实社会既需要英雄、伟人、名家更需要众多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平凡的奉献者,而后者更值得关注、值得赞颂。因此我们既要为“喷泉”欢呼,更要为“泉水”点赞。

【高分捷径】

如果我們手中有一本杂志,大家回忆一下你首先看那些文章呢?任何人都不会从头到尾按顺序去读的,他一定会浏览杂志的目录,选择一些感到好奇的标题,然后翻到这个标题所在的页码去阅读正文内容。那些没有吸引力的标题总是放在最后,甚至在浏览一眼之后,有的文章就被排除在阅读计划之外。可见,一个好的标题相当重要。

高考作文的标题也同样重要,高考大纲里面的“文采”正是从标题开始体现的,所以考生要重视作文标题的拟定。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下面一些特征:

1. 让读者一见钟情。

①新颖、醒目。新颖就是新鲜活泼,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醒目就是含意深刻,富有启发性,使人看了能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一些杂志标题,《推开总统的手》《要钱还是要命》《一个死囚的天价生命》等,对读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②美和哲理的结合。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性,里面包含着深厚的哲理,这个哲理又是用文学的形式包装,让人看到产生美的感受和阅读的欲望,如《简单的快乐最奢侈》《批评就像洗个澡》《被人忽略的智慧》等。

③明确、准确。一般叙述性的文章标题要点明写作对象,如《背影》《济南的冬天》《记一辆纺车》等;议论性的文章要严格地控制在材料和写作的范围内,最好扣住话题的关键词,或至少与关键词有密切关系,要带有事理的倾向性。如《想和做》《理性和自由》《不到最后绝不言败》等。

④题文一致。所拟标题更重要的是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题文一致。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就会有所反映。

总的要求:作文的题目在围绕要求的基础之上,力求准确而不宽泛;新颖而不离奇;醒目而又得体。

好的标题还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2. 意蕴深远。

文章的标题最好思想含蓄一些,既吸引读者又不把话挑明,让读者到文中去寻找文章的旨意。尤其是议论文,标题应该与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说标题就是论点的重复。近年来一些好的标题都是这样。如《海明威的双面人生》,意在正面勇气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老规矩不老》,意在表明在北京一日千里发展的新形式下,依然要保留老规矩,老规矩包含着民族文化的传承(2014年高考北京卷);《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母亲》,意在说明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2015年高考广东卷)。以上标题都没有把文章的观点显示出来,只是对文章旨意大致方向的提示。点而不明,使文章显得意蕴深远。

拟写好标题的一些方法:

①用好修辞。巧用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双关、通感、对偶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所拟的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形象,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可用比喻:《人绝不能是“双脚书柜”》,意在表明“智慧芯片”只是知识的存储,并不能转化成人的能力。人学习知识重要的是消化和吸收、最后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只掌握知识的结果。死记硬背不能运用到生活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2014年高考天津卷);《智慧,是一间寂寞的空屋》,给人诠释真正的智慧是什么(2015年高考江苏卷)。

可用拟人:《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修心如莲》,写一棵大树的坚守,也喻示着一种美德的传播(2015年高考湖南卷)。

可用对比:《生命短暂,青春永恒》,表明“年轻的生命可以变老,但青春的精神却是不朽的”(2014年高考江苏卷)。

②设置悬念。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如《夜半沉思》,沉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夜半沉思?它與“和谐造就自我”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都是悬念,引导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2015年高考上海卷)。

③化用古诗名句、电影名、歌曲名。化用古诗词的,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一杯春醪寄余心》,其实就包含着“文如其人”的意思(2015年高考浙江卷);化用电影名的,如《一个都不能少》《开往春天的列车》,想说的就是“人们不要忽略弱者的存在”(2015年高考重庆卷);化用歌曲名的,如《敢问路在何方》,是对“路”这个话题产生的疑问(2015年高考福建卷)等。巧用古诗名句、影名、歌名的作文一直是给人惊喜的题目。

④逆向思维法。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追求陌生效果,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如:《躺着,强者的另一种姿态》,就是针对“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而说的(2014年高考四川卷);《老规矩,北京不合时宜的旧衣》,就是在众多考生呼吁保留“老规矩”的时候,勇敢发声,反对老规矩。

⑤数字、公式入题。如《1+1>2》,是说“合作能够带来双赢”(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等。

明确了要求,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试着给前文样题拟定标题:清泉的起航/千年积聚,瞬间喷涌/台前幕后,共筑人生/勇走平凡路/我地上泉,来报地下恩/一鸣惊人举世知/愿为一泓清泉/待蒲公英开满山坡/那一抹温暖的橘黄/心底的圣泉/于角落的微光/人生如泉/有积累才会有喷涌/千年积聚,谱写小溪如歌的行板,等等。

【写作误区】

①审题失误,拟出的题目与题目材料背道而驰。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片面理解材料,只抓住“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一句,就立意为: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命题为《我骄傲,我是喷泉》《做人就要高调》等。有时不全面理解材料,审题偏颇,命题也会出现体现出失误,如有考生看见“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所以重点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因此命题为《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②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大而笼统,无话可写。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看见喷泉和泉水的区别,就感叹“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去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把作文题目命名为《环境和条件》。

③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是《忍受千年沉默的时光终成霎时的辉煌》《千年沉默,酿造中华的复兴之梦》。

④题目老旧,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有考生思想懒惰,总是套用老样式标题,毫无新意。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就是简单的《小议“泉水”》《“泉水”赞》等。

【模拟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最终,他把投资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5:第21课古诗三首

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执教人

课题:1.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一、以山为伴相知惜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二、湖月相衬美如画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以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三、妙笔天工画江南

《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阳时写的,词中回忆了诗人曾经观光游览过的江南(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的美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静夜思》投影片,“谁能说出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

2、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漫游过许多山山水水,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篇。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五、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七、板书设计

鸟飞尽 孤独寂寞 两不厌

云独闲 只有敬亭山 山 人相依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诗。

1.齐备上节课所学的《独坐敬亭山》。

2.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写山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写水的诗。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七、板书设计

湖光秋月→和谐 潭面无风 →如镜

朦胧 柔美

洞庭水→ 银盘

洞庭山 →青螺

山水和谐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七.板书设计

江花→红胜火 江水→ 绿如蓝 春意浓

能不忆江南 赞美怀念

篇6:21 古诗三首-教学教案

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瀑”:注意右边字形。

比较“庐”“炉”偏旁。知道“庐山”是我国名山,在我国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4.根据注释自学,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5.反馈: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不理解?

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1)诗句中描写的是哪儿的景象?从哪儿看出的?读题。(出示庐山瀑布插图)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板书:产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使人怀疑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5)你们愿意欣赏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吗?(放录像)

(三)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三、学习《山行》

1.按以上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学懂的同学准备向大家汇报,以下方法自选:

(1)可以说说诗中描写的意境。

(2)可以有语气地朗读或背诵。

(3)可以把诗中描写的内容用彩笔画出来。

2.班内反馈

(2)题目意思:在山中行走。

3.学生自选方式进行汇报。教师注意引导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1)远上:山路向上延伸。斜:读xiá。山间的石子小路弯弯曲曲。(在“径”下板书:小路。)

句意:深秋季节,一条碎石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由山下一直伸向高高的山顶。

(2)第二行:在高高的山峰上,白云缭绕,隐约可以看见人居住的房屋。(由“白云生处”可看出山之高。)(在“生”下板书:形成、出现)

(3)第三行: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儿深秋傍晚的枫林。

(4)第四行:被秋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板书:比)

4.朗读、背诵古诗。

四、总结

篇7:第21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诗词文化。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句。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

录像(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幻灯片古筝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望天门山》

1、学习诗的前两句。

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

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

1(青山、孤帆、太阳)

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 学习建议:

先结合“出”现在的含义和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诗句中选用这个“出”字?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看谁的想法有道理?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

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

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

二、学习《山行》

1、质疑问难。

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订正字音:石径斜(xiá)生(shēng)处 理解难词含义:

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

2、品读诗句。

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如果学生提到“二月花”,那么老师引导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含义,明白“二月花”并不是作者此时所见,而是作者脑海中想到的。)

语言训练: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构成了一副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适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说的不全的地方,安排其他同学前来补充。)

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生1:作者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你看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师: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 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

师生讨论共同体会出: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引导学生入境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

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最爱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伏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

三、作业

抄写、背诵两手古诗。

四、板书 望天门山山行

(唐)李白(唐)杜牧 天门中断楚江开,寒山石径 碧水东流至此回。白云人家 两岸青山相对出,枫林 孤帆一片日边来。霜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

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再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他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导入新课

1、解题导读。板书题目:暮江吟

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教师范读)谁体会到了?(生1:“吟“是有感情。生2: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

2、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学生静心自学)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1)一道残阳铺水中,生初步理解后,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

(说“一道残阳”是因为“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光。)讨论:“铺、照、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的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2)半江瑟瑟半江红。

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

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帮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说法: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亮的露水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多美的景象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

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

三、拓展阅读 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四、作业

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五:幻灯片内容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分析】

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下一篇:青原区信访工作首办责任制施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