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2024-04-30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精选9篇)

篇1: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科学养殖肉牛新技术

—山东飞扬牧业养殖基地

专业户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散养户,其中一个主要区别是,专业户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专业化养殖,且生产规模较大,其养牛所需大部分生产要素需要外购,并且产出需要外销。因此,专业户在进行财务核算时需要把各项投入均按市场价值计价。人工成本是肉牛饲养的必要成本,无论是农户自家劳力还是雇佣劳力均应按市场原则计价。考虑到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较大,且存在显着的机会成本效应,专业户很有可能是以“是否获得净利润”作为他们经营的“底线”。另外,专业户与市场关系更为密切,风险更大,也更直接受到来自技术创新及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

从目前我市养殖业和人们生活的现实情况分析牛羊肉价格走高的原因:一是市民饮食结构调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身体的保养,由于一些疾病的出现,使不少人不敢吃猪肉,而牛羊是草食动物,因此为绿色食品,更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二是货源紧缺。从我市乃至全国来看,猪肉消费量逐年下降,牛羊肉的消费量逐年上升。而从农村实际来看,农民养猪的多,养牛羊的少,年轻力壮的农民多数都在外打工,唯有少数年老的人养殖且还是散养。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牛、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食物,我市人们又非常喜好羊肉汤,因此牛、羊肉需求会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后价格还会在高位运行,或许还会攀升。

就全国的情况看,牛羊养殖前景非常看好,牛羊是反刍动物,牛羊食草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得病概率低,因而要比养猪省事。此外,牛羊以食粗饲料为主,成本低。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粮食利用率高,而粮食作物的秸秆利用率较低,这也为发展养牛、养羊提供了方便条件。从目前我市养殖的情况看,现有的牛羊生产规模,连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也满足不了。从这个角度说,农户们可以放心发展牛羊养殖业。但是,传统的放牧、散养,有啥吃啥,长不长随它去,这样牛羊长肉慢,时间长,因而不仅产量有限,而且利润也低。因此,舍饲是养牛、养羊的发展方向。

这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对牛肉的消费持续增加,牛肉的社会消费比重不断提高,牛肉产品进口的增长明显快于出口,这说明我国牛业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前景广阔。

由于肉牛养殖场科技人员的缺乏,一些最新技术不能在养殖场顺利推广,使肉牛养殖业中的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肉牛业作为技术性产业,如果不能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的养殖、疫病防治、饲料加工调制等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就不可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集百家牛人之才,纳天下牛人之智。我们要学会高位运行养牛技术,将肉牛养殖与养牛成本规模化。分析我国牛业当前形势,深刻剖析中国牛业发展问题,推广典型地区养殖模式及成功经验。与会嘉宾的真知灼见对启迪牛业发展思路,形成行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中国牛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建议各级部门:加大宣传农民对养牛羊的益处,引导农民推广舍饲喂养,引导农民选优质种牛种羊。

肉牛养殖技术五个要点

为发展高产、低耗、高效的养牛业,必须改变夏秋散牧、冬春找荒的落后饲养方式,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范饲养管理技术,积极推寻杂交牛-氨化草-混合料-添加-2岁半-400公斤-300元”的节粮高效饲养新模式。

一、选喂杂交牛: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若无杂种牛,可选年龄3-8岁、体重250公斤、膘性中等、健康无病的本地阉牛短期育肥。

二、饲喂氨化草:用经过氨化技术处理的草喂牛,能提高营养转化率,增强适口性,降低生产成本。氨化草的制作按100公斤草对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在氨化室进行密封处理即可。氨化好的秸秆要在天晴时转移到露天场地不断翻动放氨,等无氨味后堆积在室内备用。饲喂氨化草要有7-10天过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体重的2%。以吃好不浪费为原则,日喂3次。青草季节白天放牧,冬春月份可混喂青贮草。

三、补喂混合料:混合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麻饼或棉饼37%,粉2%,盐1%,无饼时可用豆粕粉,以便降低饲养成本。饲料按体重的1%定时喂,每天分2次补料。

四、加喂添加剂:“靠科学养牛,向技术要肉”是发展肉牛业、提高养牛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埋植增重剂技术,从而增加了牛肉产量,提高了饲料报酬,房饲育肥公牛可随时埋植,以阉牛的效果最好,母牛不埋药。对饲养期长的牛,可间隔100天重复埋植1次,育肥效果更佳。

五、精喂细管理:在饲喂氨化饲草的过渡期驱虫,可按每公斤体重内服丙硫咪唑30毫克,服后还可健胃,育肥阶佰,青草季节放牧1-2个月,后期要求不少于1个月的房饲育,利用高精料日粮催肥时间为60-90天。增膘至机体后躯丰满时止。体重400公斤,可盈利300元。要求料先拌湿1小时后,再与草拌均匀,用喂必须饮清洁水,每日2次。牛栏要经常除湿垫干,保持干燥清洁。

养牛的意义虽然十分重大,具体到如何养牛,其实又十分简单。养牛是所有畜牧业养殖项目中最为简便易行的项目。只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技术工作就可以把牛养好:

(一)选好优良品种

选好优良品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无论是从事养猪、养鸡还是养牛。养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选好优良品种。好的品种具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能大幅度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肉牛是这样,奶牛也是这样。所以,养牛首先要选好优良品种。不然,随随便便到集市上去买头牛回来饲养,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饲养肉牛要选西门塔尔、夏洛来、皮埃蒙特等优良品种肉牛及其杂交后代。这些品种都有比较高的生产性能。一般说来,18月龄都能达到450公斤左右出栏。最好选择这些品种肉牛与我国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以增强其对本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根据杂交代次不同,其外血含量有很大差别。第一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牛,外血含量仅有50%;第二次杂交

产生的杂交二代牛,外血含量为75%,还不够理想;第三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三代牛,外血含量达到87.5%,基本具备了外来牛的基本特征,这是对我们一般饲养者来说较为理想的杂交代次。这样使用同一品种逐步改良的杂交方案称为级进杂交。杂交代次一般不要超过五代,五代以上适应性和耐粗饲能力均有所下降。对于四代母畜,要采取轮回杂交,不能继续使用级进杂交。轮回杂交就是使用几个品种按顺序轮流杂交,其中包括本地黄牛,用这种方法长期保持其优良性状。

在饲草的处理上,常用的有青贮和氨化两种方法。先谈一下青贮。青贮是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乳酸类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使饲草发酵产酸,形成酸香可口的优质饲草。既增加了营养,提高了饲养价值,又易于保存。只要不漏水、不透气,可保存数年。现在常用在玉米秸秆的青贮上。具体方法是:将玉米秸秆用铡草机切成3公分左右。最好使用青绿的玉米秸秆,如果秸秆稍干可以加水适量,恢复水分。将切好的玉米秸秆装入青贮池内,层层压实,最好用机车碾压。最后用塑料布密封。高度要超出池面1米左右,有条件的最好盖上30公分左右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秋季节15天左右,冬季约需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池使用了。使用时要从一端开始,取出的秸秆饲料当天用完,随取随用,不要留置过夜,以免变质。取草后及时盖好,防止霉变。如有发生霉变的要废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严防霉变饲草中毒的发生。如果酸度过大,可适当加入小苏打,以中和饲草中过量的酸。

麦秸氨化是一项先进的饲草处理技术。使用氨化麦秸养牛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不受季节限制,不需要大型设备等优点。作为一种粗饲料与玉米秸秆青贮饲草搭配使用效果更好,也可以作为缺草季节的补充饲草,是发展养牛业必须推广的一项技术。去年以来,不少养牛户成功地使用氨化麦秸养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一方面破坏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酯键,使消化液更易与多糖接触,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另一方面氨化麦秸中的非蛋白氮可供瘤胃微生物代谢利用,促进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使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

麦秸氨化一般使用尿素处理法。具体方法是:将干麦秸按2-3%加入尿素,尿素应溶入水中均匀喷入麦秸内,加水量为干麦秸重量的30-50%。将尿素水喷入干麦秸后,立即装入可密封的容器内。入池、装塑料袋、装缸、堆垛等均可。如果装池,应分层喷入尿素水,层层压实,最后将池顶用塑料薄膜盖严密封即可。氨化作用时间,夏季不少于15天,冬季不少于一个月,只要不漏气、不渗水,一般可保存半年。

氨化麦秸和普通麦秸一样,让牛自由采食即可。如果氨味过大,可放在阴凉通风处跑氨10-24小时再喂。如果牛开始不爱吃,可与普通饲草掺和后,逐渐适应。

氨化麦秸喂牛时,不要再拌水。加尿素和水时要计量准确,不能太多,严防尿素中毒和饲草霉变。没有经验的用户要先试验后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麦秸氨化一定要坚持先贮存后利用的原则。首先,要在麦秸贮存上下功夫。麦秸氨化的使用方法是边氨化边使用。麦秸贮存是麦秸氨化的重要步骤。各级领导一定要预先规划出麦秸贮存的场地。禁止乱堆乱放,以免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发生火灾事故。氨化时要根据养牛数量多少,一次氨化够一个月左右食用的麦秸即可。不可过多或过少,造成不必要的麻繁和浪费。

养牛使用的精饲料还是比较随意的,没有太大的讲究。肉牛的精饲料主要是提供一定的能量,同时提高饲草的适口性。但对于快速育肥期的肉牛,配给足够的精料也是必需的。精料一般按体重的0.5-2%配给。体重在500斤以下的按0.5%,体重在500-800斤的按1%,体重在800斤以上的,可根据饲养目的适当增加精料量,但一般不应超过体重的2%。

精料的成份也是比较随意的,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有以下两个配方可供参考:

1、玉米60%,麸皮38%,骨粉1%,食盐1%。、玉米50%,麸皮30%,豆饼或棉饼18%,骨粉1%,食盐1%。

这里有必要谈一下使用尿素养牛的问题。牛的瘤胃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蛋白质,很有必要补充氮元素。补充氮元素常用尿素。就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而言,1公斤尿素相当于15公斤黄豆的营养价值。所以使用尿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用量上,通常每100公斤体重肉牛每天的用量为20克。一般是将一天的尿素一次饲喂。饲喂尿素的方法有三种:

1、按比例拌入精料,随精料一起拌入饲草,草、料、尿素一起食入。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精料与尿素拌好后,不宜长期存放。

2、直接将尿素拌入饲草喂牛。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3、将尿素直接加入饮水中,溶化后饮服。这种方法只适合尿素用量较小的情况,如果用量稍大,就有引起中毒的可能,应当慎重使用。喂尿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以防中毒事故的发生。一般刚喂过尿素在2小时之内不饮水,这样可以减少中毒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搞好饲养管理

肉牛的饲养管理虽然不象奶牛那样重要,但就整个饲养的环节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肉牛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饲草的调制、日粮配备和饲喂制度、卫生与消毒制度等。

肉牛的饲草调制方法上,如果使用干的饲草,则需要先切短,然后再喂,正所谓“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传统的养牛方法是将饲草切成2-3公分的草段后,用水淘洗后,浸泡3-5小时,拌入精料后喂牛。对于拌草十分讲究,有颜曰:“有料没料,四角搅到。”说明了对饲草进行搅拌的重要性。

使用玉米秸秆青贮饲草养牛就十分简单,直接取出来喂就可以了。如果使用氨化麦秸养牛,禁止用水调制,直接饲喂即可。无论是青贮还是氨化,精料都可以和饲草拌在一起饲喂。

肉牛一般每天饲喂2次即可。早上要少喂,一般只喂全天草料总量的30%左右。晚上要多喂,一般要喂全天草料总量的70%左右。这是因为牛的消化系统仍保留着夜食性,晚上消化功能较强,应当把草料集中在晚上饲喂。有句老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牛也是一样,应在晚上加强管理。

肉牛一般是在早上喂完草料后,拴到室外,只要天气没有大的变化,全天都在室外,既晒太阳又通风,有利于生长发育,一直到晚上才牵回室内,进入夜间管理阶段。

肉牛的饮水一般每天二次即可,时间是在喂完草料之后。如果是夏季,应增加一次或两次饮水。饮水时一般使用清水即可。如果是夏季,可以加入适量的食盐或小苏打。

经常给牛刷拭体表,有刺激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利于牛的生长与发育,尤其在冬季更为有效,应当提倡。除此之外,其他的所谓饲养管理措施很难有实际效果,可有可无。

(四)抓好防疫灭病

牛病防治是养牛的重要工作之一。俗话说:家有万贯,不跟活口打缠。这说明疫病防治工作在各种养殖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对养牛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不然的话,费了很大劲,投了很多资金,一旦牛发病死亡,将前功尽弃。再好的品种,再好的饲料,再好的管理,也是白搭。所以,要想把牛养好,首先要抓好防疫灭病工作。

与其它动物如猪、鸡等相比之下,牛是最不容易发病的动物,是各种养殖项目中病死率最低的。俗话说,铁牛,铜驴,纸糊马。牛是最壮实的动物,不容易得病,尤其是肉牛。所以,养牛因疫病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小,是所有养殖项目中风险最小的项目之一。

防疫的具体方法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消毒、隔离、驱虫等达到消灭病源体的目的,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二是使用疫苗定期对牛实施免疫,从而避免感染

牛场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场门口要设消毒池,要合理处理粪便与病死动物尸体,不准随便排污。

新购进的牛,一定要隔离饲养十天左右,才能混群饲养。不经隔离就混群饲养,有感染传染病的危险。

牛要定期驱虫,每半年用虫克星口服驱虫一次,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也可以选用丙硫咪唑或左旋咪唑进行驱虫。对于体表的寄生虫,也可选用敌百虫、杀螨灵等外用杀虫药。

牛的预防注射项目主要是五号病。应当每4—6个月注射一次。注射过疫苗后,应当给牛打上免疫耳标,免疫耳标要打在牛的左耳上。要由防疫人员打耳标,同时填写免疫证,并将防疫情况记入免疫档案。牛的防疫只有这一项,其他的暂时可以不防。正所谓,半年一次防疫针,一年四季都放心。

牛的传染病除五号病外,还有牛流行热、牛冬痢等,这些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均较低,几年来也没有流行,因此不是防疫的重点。但由于养牛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病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加,应当严加防范。

建议各级部门:加大宣传农民对养牛羊的益处,引导农民推广舍饲喂养,引导农民选优质种牛种羊。

以上信息来自山东飞扬牧业技术部.专家提示:先考察在引种、为了您的事业还是到国家正规单位。详情咨询:159/647/49186

篇2: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平安养牛饲喂微贮料 必需严把质量关奶牛饲喂微贮饲料要保证质量。质量审定可采用“一看、二闻、三摸”的鉴别办法。

1、看颜色

优质的微贮饲料普通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假如发现颜色变黑或褐色,阐明微贮饲料已蜕变、发霉,不可用于饲喂奶牛。

2、闻气息

优质的微贮饲料气息酸甜,带有浓烈的酒香或酸梨味。假如气息酸臭,则阐明微贮饲料已蜕变,不能再喂。

3、摸手感

优质的微贮饲料攥在手里柔软潮湿,假如抓在手里发粘或枯燥粗硬,则阐明微贮饲料已发霉蜕变。饲喂要适量用微贮饲料饲喂奶牛,应做到适量、适度、适合。体重在500公斤、日产奶量在25公斤以上的奶牛,每天可饲喂微贮饲料25公斤,干草5公斤左右;日产奶量超越30公斤,可饲喂微贮饲料30公斤,干草8公斤左右;体重在300-400公斤,日产奶量在20公斤以上的奶牛,每天可饲喂微贮饲料20公斤,干草5-8公斤;日产奶量在15公斤以下的奶牛,每天饲喂微贮饲料15公斤,干草5-8公斤。

奶牛产奶前15天和产后15天内,要中止饲喂微贮饲料;干奶期的奶牛每天可饲喂微贮饲料10-15公斤,并要留意补给适量的干草;育成牛的微贮饲料饲喂量以少量为好,最好控制在10公斤以内;幼牛最好少喂或不喂。

饲喂办法采用微贮饲料饲喂奶牛,要严厉执行“先少量,后适量”的饲喂准绳。初期要少量添加,以后逐步增加到足量,让奶牛有一个顺应过程,以免形成奶牛瘤胃内微贮饲料过多,酸渡过大,影响奶牛的正常采食量,降低产奶量。

喂微贮饲料后奶牛瘤胃内的PH值降低,容易惹起酸中毒,可在精饲料中添加1.5%的小苏打,促进奶牛胃爬动,中和瘤胃内的酸性物质,增加奶牛的采食量,进步消化率,增加产奶量。

每次饲喂微贮饲料应与干草搅拌平均后再饲喂奶牛,以防止奶牛挑食。有条件的奶牛饲养户,最好将精料、微贮饲料和干草停止充沛搅拌制成“全混合日粮”后饲喂,效果更好。徽贮饲料或其它粗饲料,每天最好饲喂3-4次,以增加奶牛的反刍次数。冰冻的微贮饲料必需经过化冻后才干饲喂奶牛,以免惹起奶牛流产。在饲喂过程中,假如发现奶牛有拉稀现象,应立刻减量或停喂,检查微贮饲料能否霉变或有无其他病因,待奶牛病愈后再恢复饲喂。每天要及时清算饲料槽,添加新颖的微贮饲料。

篇3:肥育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饲养技术

1.1 饲料搭配与混合

在育肥牛的饲喂中可以把精料、粗料、糟渣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分开饲喂;也可以混合拌匀后饲喂,将育肥牛日粮组成的各种饲料,按比例(称量准确)全部混合,掺匀后投喂。所谓混合均匀,在有机械混合时,至少开动机器3 min;在手工操作时,至少应搅拌3次(把所有饲料搅拌3次),以看不到饲料堆里有各种饲料层次为准。这样的饲料,牛不会挑食,而且先上槽牛和后上槽牛采食到的饲料比例基本都一样,提高了育肥牛生长发育的整齐度。

1.2 干拌料和混拌料

在饲喂肥育牛时,可以采用干拌料,也可以采用湿拌料。理想的育肥牛饲料常年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糟渣饲料。因此,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棉籽饼、胡麻饼、葵花籽饼)、能量饲料(玉米粉、大麦粉)、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及其他饲料按比例称量放在一起来回翻倒3次,此时各种饲料的混合物(含水量在40%~50%,属半干半湿状),喂牛最好。育肥牛不宜采食干粉状饲料,因为它一边采食,一边呼吸,极容易把粉状料吹起,也影响牛本身的呼吸。

育肥牛在采食半干半湿混合料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合料发酵产热,发酵产热后饲料的适口性大大下降,影响了牛的采食量。因此,应采取多次拌料,每一次拌料量少一些,以能满足牛4~6 h的采食量为限,用完再拌;将拌匀的混合料摊放在阴凉处,10 cm厚为好。

1.3 饲喂次数

育肥牛的饲喂次数在我国目前大多数是日喂2次或3次,少数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采食能满足牛生产发育的营养需要,因此长得快,牛的屠宰率高,出肉多,育肥牛能在较短时间内出栏,而采用限制饲养时,牛不能根据自身要求采食饲料,因此,限制了牛的生长发育速度。牛自由采食平均日增重较限制采食高,且整齐度较限制采食牛好。

1.4 投料方式

将按比例配好的饲粮堆放在牛食槽边,采用少添勤喂,使牛总有不足之感,争食而不厌食或挑剔。但少添勤喂时要注意牛的采食习惯,一般的规律是早上采食量大,因此,第一天早上添料要多一些,太少了容易引起牛争料而顶撞斗架;晚上饲养人员休息前,最后一次添料量要多一些,因为牛在夜间也采食。

1.5 饲料更换

很少牛场能有均匀性的饲料,从育肥牛进栏到出栏都用相同的饲料;另一方面,随着牛体重的增加,各种饲料的比例也会有调整,因此在育肥牛的饲养过程中,饲料的变更是常常会发生的,但饲料的更换应采取逐渐更换的办法,决不可骤然变更,打乱牛的原有采食习惯,应该有3~5 d的过渡期,逐渐让牛适应新更换的饲料。在饲料更换期间,饲养管理人员要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因此带来的损失。

1.6 饮水

育肥牛体内水的来源有代谢水、饲料含水及饮水3个来源。水是廉价的资源,但常被忽视而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发育。如何满足育肥牛饮水需要,采用自由饮水最为适宜。每个牛栏内应装上能让牛随意饮到水的装置,此饮水设备的位置最好设在距牛栏粪尿沟的一侧或上方,使流出的水或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很快进入粪尿沟,不会弄湿牛栏。

1.7 放牧育肥

在牧区因地制宜,依靠廉价的草原资源,采用一面放牧,同时补料的办法育肥,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放牧育肥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年的7—10月,此时牧区牧草茂盛,尤其要抓好牧草结籽期的育肥。放牧方式应早出牧,午间在牧场休息,晚上到有食槽处补料,每天的放牧距离不要超过4~5 km。

在放牧场临时建牛食槽,将混合精料就地补饲,节省牛来回奔走而消耗体能。补料时尽量1头一个槽,避免抢料格斗。补料量根据体重大小而异,按干物质计,每100 kg体重补料量为体重的1%~1.5%,补料时要充分饮水。

2 管理技术

2.1 季节

肉牛肥育以秋季最好,其次为春、冬季节。夏季气温如超过30℃,肉牛自身代谢快,饲料报酬低,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2 去势

研究表明,2岁前采取公牛肥育,则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2岁以上的公牛,宜去势后肥育,否则不便管理,会使肉脂有膻味,影响胴体品质。

2.3 驱虫

育肥前要驱虫(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并严格清扫和消毒房舍。常用驱虫药有丙硫咪唑、敌百虫、螨净。

2.4 运动

要尽量减少其活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肥育效果。采取的方法是,每次喂完后,每头牛单木桩拴系或圈于休息栏内。为减少其活动范围,缰绳的长度以牛能卧下为好。

2.5 刷拭

篇4:山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山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3-0073-02

沿河县是典型的为主山区农业生产大县,长期以来,农民养牛以耕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肉牛生产正在成为山区农村经济中的新生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但是,由于不少肉牛养殖户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大多凭经验饲养,饲养管理粗放,普遍存在肉牛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差、肉牛效益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山区自然生态和季节气候变化特点,总结符合山区肉牛生产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养牛场(户)借鉴参考。

1春季肉牛饲养管理

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日照时间逐渐延长,肉牛虽然对寒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气温骤冷骤热,温差对肉牛的机体很容易造成应激反应,诱发肉牛的各种疾病发生。因此,做好春季尤其是春初肉牛的饲养管理与保健工作尤显重要。

1.1保证草料供应

春季野生牧草刚萌发,生物量低、水分重、营养价值不高,肉牛放牧采食不仅难以满足其营养需要,还可造成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备足草料,保证草料供应。其日粮配合应以优质干草、青贮饲料为主,合理配搭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等,粗饲料喂量直至肉牛吃饱为宜,精饲料喂量要根据肉牛的个体和需求量确定。

1.2提供清洁饮水

春寒期间肉牛的饮水水温应保持在10~12 ℃,有条件的,饮水应经过高温消毒冷却至10~12 ℃为宜,一定要保证肉牛有充足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1.3坚持刷拭牛体

每天早晚对牛体各进行8 ~10 min的保健刷拭,保健刷拭要遍及肉牛全身,有助于肉牛的健康生长。

1.4充分利用日光浴

肉牛经过慢长寒冷的冬季,体内热能和营养元素消耗过大,钙的摄入量也相对不足,造成体质虚弱。通过日光浴不仅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增强肉牛免疫力,预防各种感染,还能增加钙的吸收,具有保健作用。

1.5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大多数容易忽视对肉牛的防寒工作,很容易导致肉牛的疾病发生,易造成饲养成本过高。因此,白天在保持舍内通风3~5 h后,要及时关闭门窗和调节好通风孔,并做到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牛床粪便及排污沟中的污染物,保持舍内干燥清洁,给肉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夏季肉牛饲养管理

沿河自治县属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肉牛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采食量减少、增重减慢等不良现象。为此,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肉牛安全越夏。

2.1完善防暑降温措施

在高温季节,要给肉牛提供一个凉爽、清洁、安静的牛舍环境。

2.1.1加强通风 经常清除牛舍周围的杂草、灌木,尽可能打开所有门窗和透气孔通风,采用电扇、排风机加强舍内空气流动。

2.1.2用水降温 一是牛舍内雾器喷水降温,每隔40 min左右喷水3~5 min;二是滴水降温,采取自动控制装置对牛颈部进行滴水降温,每隔15 min滴水0.5~1.0 min;三是冲洗淋浴降温,每天12:00左右和1:00左右分别给牛冲洗淋浴1次,冲洗时切忌用冷水突然喷淋牛头部。用水降温必须结合通风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适得其反。

2.2改善饲料结构

夏季应选择优质新鲜草料,采用湿拌料饲喂,水料比以1∶1为宜,这样可提高肉牛采食量10%左右。但要现拌现喂,防止酸败变质。同时要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量,保持肉牛较高生长速度。

2.3合理调整饲喂方式

一是降低饲养密度,避免拥挤,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应激;二是保持栏舍卫生,每天至少清理粪便2~3次,每周消毒1次,并做好栏舍周围清洁卫生及灭蚊蝇工作;三是调整饲喂时间,尽量选择在清晨和傍晚凉爽时喂料,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饲喂,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间不断料。喂料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四是保证清洁充足饮水,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电解多维或0.5%小苏打,调节肉牛体内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3秋季肉牛饲养管理

秋季饲草料充足,气温适宜,是肉牛育肥的关键季节,更是提高肉牛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非常时期。

3.1保证草料供应

进入秋季,肉牛养殖方式逐渐由放牧转为舍饲,因此要储备种类丰富、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饲草饲料,保证肉牛舍饲育肥需要。此外,还要储备一些饲料添加剂,以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同时要高度重视饲料的保管工作,防止饲料发霉、变质、腐化,做好饲料间的安全灭鼠工作,饲料调配方面要充分考虑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

3.2合理调节饲料适口性

秋季肉牛育肥,除保证优质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外,青贮饲料、酒糟等发酵制成品也是育肥牛不可少的饲料,但是,由于这类饲料酸度较高,不但适口性低,而且对牛的牙齿胃肠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在饲喂时,如果添加适量尿素,既可解决青贮饲料酸度过高的问题,还能提高青贮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可以在精饲料中添加一定量小苏打进行中和饲喂,缓解青贮饲料、酒糟等酸度过高,以改善饲料适口性。总之,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饲料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保障肉牛健康。

3.3加强牛舍环境调控

牛耐寒能力强,一般在0~4 ℃时的气候环境中,其生长发育速度不受影响。随着秋季气温逐渐变凉,牛群转入全舍饲育肥,饲养密度加大,疫病传播危险性也相应增加。为此,要加强牛舍的修缮工作,在做到牛舍御寒保暖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牛舍的通风性能,因为通风不仅能改善牛舍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牛的发病几率。此外,由于秋季干燥,水份蒸发量大,舍饲时要保证清洁饮水供应。晴朗天气要将牛牵出舍外进行自然光照,保证肉牛有充足的光照。

4冬季肉牛饲养管理

4.1备足草料

要充分利用夏秋季节青草茂盛期大量收集栽培牧草、野生牧草、树叶和农作物副产品等来保证冬季草料供应。贮备料除制作成青干草贮存外,要大力推广饲草青贮、微贮技术,制作贮备青贮、微贮饲料,以改善其适口性,提高饲草饲料利用率。

4.2巧喂盐水

进入冬季后,肉牛的饲料开始以秸秆为主,由于秸秆水分流失严重,盐分也随水分的流失而减少。因此,肉牛进入冬季以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毛色干燥、无光泽等现象,直接影响到肉牛的食欲与健康。所以,把好肉牛冬季饮水、啖盐关,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尤为重要。补盐可选择在晚上肉牛饮水时将碘盐放入水中自由饮用,日喂量为100~150 g,最大量不能超过180 g,否则就会引起食盐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合理补精料

篇5:高效肉牛养殖技术探讨论文

[关键词]肥育牛 饲养 管理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饮食方面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绿色健康。在肉类品当中牛肉因其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这就对肥牛的养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养殖技术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目的,我们需要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分析先进的养殖技术,为我所用,让养殖技术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为此,本文将如何提高肥牛养殖技术作为探讨的重点。

1挑选有利地区,形成规模化的养殖

“地利”对于养殖户来说,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尤为重要,首先要有足够的水电资源、草场资源且最好是在地势较高的.坡地上,节约租金,其次交通要便利,明确市场需求群的位置,最好是建立在道路畅通的城镇郊区,这样一来可节省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也便于形成规模化的养殖。由于我国目前的养殖多是散养,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环境选择、生产、养殖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力有限,导致生产率低,很容易造成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流失。因此,肥牛养殖必须要规模化,在满足基本的区域条件后,对牛群和饲养员进行统一的管理,一般而言,对牛群采取圈养模式,便于统一的用药、预防、催肥喂养等,集中控制,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提高肥牛的产肉量。

2选择生产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种牛的选择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首先是在品种方面,要选择体型相对来说较大,易于成熟且体重增加较快的牛种,同时又兼顾肉质优良和容易饲养的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根据牛的整体形象、年龄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肯定是选择外形健壮、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牛种,但是仅仅看这一点是远远不足的,还必须要挑选出腰身长和牛后肢高的,并且牛种的皮肤不能过于粗糙,要松弛柔软,还有一点是肥牛的年龄,通常情况下2岁以下的育肥牛生长速度较快,是最适合的年龄,但是还有一年龄阶段的肥牛非常适合短期高强度增肥,即3~4岁的育肥牛。选择牛种时注意上述几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高效肥牛养殖技术的实施,熟练应用催肥技术

养殖技术的准确实施,对提高肥牛的产肉量至关重要。在牛群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制定不同的催肥计划,要有针对性,药的使用要精准。一般来讲,肥牛的养殖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在每一阶段的粮食配备中都要掌握好分量,初期主要是以粗饲料为主,饲料要保证充足,根据牛粪便的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再补充饲料喂养。在中期,仍然喂养粗饲料,但是应该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数量。最后阶段则以精饲料为主,同时增加一些麦子、玉米以其他补充钙的食物。饲养时要注意季节性,调整好肥牛饮用水的温度。

4肥牛养殖人员向专业化、技术化、全能型发展

肥牛养殖人员的工作对技术要求较高。作为一个养殖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实施在现实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养殖技能,可以参加养殖培训课或是参观其他国家的农场来借鉴学习,当然也要掌握最基本的医学常识,以便及时判断和处理肥牛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与此同时,还需要严格的遵守国家关于养殖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按照制度来管理肥牛养殖。其实,饲养人员在肥牛养殖期间担任的事物颇多,在平常要适时注意肥牛的生长变化,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处理。牛圈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根据季节和每日的天气的变化来调整,还有肥牛要适时的称重,及时出栏以及设置牛每阶段的活动时间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肥牛做驱虫工作。这一点十分关键,一旦疏忽,后果将不堪设想。小小的寄生虫病如果没有被发现延误治理时间,很容易引发传染病,在这种大规模的生产环境下,一旦出现传染病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殃及整个牛圈,所以说每日的预防、检查工作相当重要。所以这就要求,养殖工作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有关部门对于散养的饲养人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免费宣传和培训,使其接受高新技术,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科学用药、科学预防的思维意识,为肥牛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结语

肥牛养殖业在我国养殖行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确实十分缓慢的,因此对我们来说肥牛养殖的上升空间很大。所以,为了促进肥牛养殖产业的高质高量发展,我们会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最新养殖技术,不断的分析、研究、创新肥牛的养殖技术,以便进一步的推动我国肥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玉.高强度肥牛养殖的技术探讨[J].当代畜牧,,(11):68-69.

[2] 蒋立翔,唐慧芬,钟夏葵.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4):121.

[3] 吴忠红.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探析[J].当代畜牧,,(5):4-5.

[4] 孙翠华.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7):58.

[5] 郭金玲.肥牛的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0):67-68.

篇6:肉牛夏季养殖技术是什么

慎防胎衣不下尽量避免高产牛在夏季分娩,分娩和高温的双重应激会影响母牛和犊牛的健康。一旦发生胎衣不下,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50国际单位——100国际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隔2小时再注射1次催产素100国际单位。也可用中药治疗,如“加味生化汤”:益母草90克、当归100克、山楂60克、川芍60克、黄芪50克、桃仁30克、党参50克、红花25克、白术60克、、益母草90克、灸甘草15克,温水加红糖煎服。

篇7:肉牛养殖场中饲料的搭配技术

牛最喜食禾本科牧草和高秆类植物,其次为豆科牧草。适宜饲喂牛的牧草品种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冬牧-70黑麦、菊苣和芜菁甘蓝等。奶牛一般每头每天青饲料需要量为50千克,青年牛、犊牛在内的混合牛群平均每天每头青饲料需要量为30千克。要保证青饲料全年不间断供应,应以一年生牧草与多年生牧草、热带型牧草与温带型牧草搭配种植为主,单位面积上尽量采用单种与套种相结合。

以奶牛为例,牧草的季节分配方式是3月-6月选择温带型牧草,如多年生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禾本科的牛尾草、一年生的黑麦草作为主栽品种;6月-10月种植热带型牧草,如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等;当年11月至次年3月初的枯草期,主要饲喂青贮的多汁饲料和一部分干草。适宜作青贮饲料的作物有玉米、高粱、大麦草等。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不适宜单独进行青贮。

篇8: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所选牛只必须生长发育正常, 健康无病。选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和当地黄牛杂交后代, 黑白花牛和当地黄牛杂交后代的公牛或阉牛。

二、肥育牛的营养与饲料

肥育牛的营养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 牛的饲料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精饲料、粗饲料、矿物质补充饮料及维生素补充饲料等。

2. 粗饲料包括农作物等秸秆、青干草、青草、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类及瓜菜类饲料。

3.精饲料包括有豆科籽实, 如黄豆、黑豆、碗豆及其饼渣和禾本科籽实, 如玉米、大麦、高粱及麸皮、酒糟、醋糟、啤酒糟等。禾本科籽实及其饼渣含粗蛋白质丰富, 故称蛋白质饲料。豆科秸秆含蛋白质为8%~10%, 而禾本科秸秆含蛋白质为4%~6%;两者共同的特点粗纤维含量高达35%~45%;粗纤维对牛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在日粮中占13%~17%。

4.矿物质补充饲料包括骨粉、贝壳粉、碳酸钙、食盐等。这类饲料主要补充日粮中的钙、磷、钠、氯元素, 以满足肥育牛的需要。骨粉和食盐占日粮精料量1%~2%。

5.矿物质补充饲料和补充日粮中的维生素、非蛋白氮类、驱虫剂、抗生素类等通称饲料添加剂。这类添加剂的作用是完善日粮营养成份, 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促进牛增重和预防疾病。

三、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1. 育肥牛的饲养

饲养方式:一是川原地区舍饲, 山区放牧加补饲两种育肥方式。舍饲育肥可分为持续育肥法和架子牛育肥法两种。持续育肥法是牛从断奶以后, 一直用肥育日粮催肥到15~18月龄, 活重达到350~4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出栏年龄小, 肉质好, 缺点, 饲养期长耗料多, 成本高, 效益微。架子牛育肥法:一般犊牛断奶后, 在低营养水平下, 养到12~18月龄后, 再供给较高的营养水平日粮, 集中催肥3~6个月, 活重达到400~5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此法适用于农区舍饲或山区常年放牧所产的架子牛育肥, 优点耗料少, 成本低, 可增加周转次数。二是山区放牧加补饲肥育, 肥育牛长到18月龄, 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出栏。此法简单易行, 以当地天然草场放牧为主, 花钱少, 效益高。

2. 育肥牛的饲养日粮配合技术要求

(1) 育肥牛日粮组成主要是精料和粗饲料。依粗饲料营养成份的含量, 按干物质计算, 精粗饲料的比例为1∶2~3。 (2) 精饲料需含有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各2~3种, 粗饲料至少含2种。 (3) 日供育肥牛饲料的总量, 按干物质计算为活重的2%左右, 而对架牛, 合理搭配, 以粗饲料为主, 搭配少量精饲料, 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得低于13%。 (4) 日粮配合:日粮是指一昼夜一头育肥牛所采食的一组混合饲料, 一般包括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5) 育肥牛日粮配合:以饲养标准为基础, 结合本地饲料资源灵活应用, 酌情修正。在首先满足对能量需要的基础上, 再考虑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肉牛对营养的需要以百分比表示, 能量为86%~93%, 蛋白质6%~12%, 矿物质和维生素为1%~2%。 (6) 日粮的组成要多样化, 适口性好, 符合肉牛采食能力, 既能满足对营养的需要, 又能使牛吃的下, 吃的饱。肉牛的采食量每100千克体重2~3千克干物质/日头。仔牛可按活重的2.4%~3%计。 (7) 充足饮水, 要保持水的质量, 冬季要饮温水。

3. 育肥牛的饲喂方法

(1) 舍饲育肥牛和出栏前, 应进行集中短期催肥, 严格按照营养标准搭配日粮, 满足增重需要。 (2) 坚持草净、料净、槽净、水净。 (3) 坚持日喂三次, 每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 将日喂量平均分次供给。饲喂定时定量。 (4) 育肥牛每天至少饮水2次, 饮足为止。 (5) 草料饲喂顺序:先草后料, 或者草料混合饲喂。 (6) 放牧育肥的山区利用天然草场放牧时, 一定要吃饱, 否则要补充干草和混合饲料。精料补充喂量日头约1~2.5千克。

4. 育肥牛的管理

坚持“六净”。一是料净:不喂发霉变质或受有毒农药污染的饲料, 不含砂石、金属和塑料薄膜等异物。二是草净:无泥土、铁钉、电线、塑料薄膜和已经变质的饲草。三是圈净:勤出粪, 保持圈舍空气新鲜。四是槽净:坚持每天清扫, 特别是夏天每次喂完后, 清扫一次, 防止草料残渣在槽内发酵或霉变。五是水净:饮水清洁干净, 对盛水缸要定期清洗。六是牛体净:坚持每天摸, 一摸耳根, 二摸鼻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四、育肥牛管理方法

1. 季节

肉牛肥育以秋季最好, 其次为春、冬季节。夏季气温如超过30℃, 肉牛自身代谢快, 饲料报酬低, 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冬季做好防寒保暖。

2. 去势

近些年来研究表明, 2岁前采取公牛肥育, 则生长速度快, 瘦肉率高, 饲料报酬高, 2岁以上的公牛, 宜去势后肥育, 否则不便管理, 影响酮体品质。

3. 驱虫

育肥前要驱虫 (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 , 并严格清扫和消毒牛舍。常用驱虫药有丙硫咪唑、敌百虫、蟎净。

4. 运动

要尽量减少其活动, 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提高肥育效果。采取的方法是, 每次喂完后, 每头牛单木桩拴系或圈于休息栏内, 为减少其活动范围, 缰绳的长度以牛能卧下为好。

5. 刷拭

刷拭可增加牛体血液循环, 提高牛的采食量。刷拭必须坚持一天1~2次。

6. 制定免疫计划

篇9: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1 科学放养

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具体放养密度还要结合放养时间、养殖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实际生产因素来确定。为提高幼鳖成活率,放养前要先让幼鳖适应池塘环境,在池边用池水泼洒幼鳖体表,再用4%的食盐水或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 min;放养时将幼鳖多点放在池水边,让其自行爬到池内,不宜将幼鳖直接倒入池中,以防损伤鳖体。

2 合理投喂优质饵料

幼鳖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期较短,6-9月为最适生长期,在其生长旺季,要按照“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原则,投足投优饵料,促进其健康生长。定质,饵料要求优质新鲜、适口性好、营养成分全、蛋白质含量高。以幼鳖配合饵料为主,鲜活饵料为辅,将新鲜动物饵料,如小杂鱼、螺蚌肉及动物内脏等,经加热或4%的食盐水消毒,加入新鲜蔬菜绞碎后拌入饵料中,适当添加3%~5%的植物油。定量,在水温高于18 ℃时,幼鳖即可开始投饵,4、5月份日投饵量可按鳖体重的3%~5%估算;6-9月份气温升高,幼鳖摄食量增强,日投饵量按体重的5%~10%估算;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日投饵量降至鳖体重的3%~5%。生产中实际投喂量要结合饵料种类、幼鳖生长、吃食及天气、水质等情况及时调整,晴天、水质好及生长旺季可适当多投;水温低、阴、雨、闷热天或水质恶化等要少投或不投,通常饵料在1.5 h内吃完为宜,确保幼鳖能够吃饱吃好。定点,池内多点搭设食台,饵料要投在食台上,便于观察检查幼鳖的吃食情况,避免饵料散失浪费;食台同时可做为晒台,供幼鳖晒背。定时,每天按时投喂饵料,养殖前期和后期气温较低,幼鳖摄食量少,水温18~20 ℃时,一般两天投喂1次;水温达20 ℃以上时,每天上午10:00左右投喂1次;养殖中期气温较高,幼鳖摄食量大,一般每天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投饵2次。

3 加强水温管理和水质调控

幼鳖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 ℃,在适温条件下,饵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幼鳖池的水位,尽量使水温保持或接近其最适生长温度。在幼鳖生长期,水位一般保持在50~80 cm,初春和深秋昼夜温差大时,可适当提高水位,稳定水温;初夏气温达到25 ℃时,可适当降低水位,使水温尽快达到适温范围;气温达到35 ℃左右时,及时加深水位防暑降温。

幼鳖池养殖面积一般较小,养殖期内随着鳖个体不断增大,活动能力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鳖摄食量大,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要根据池中水质情况及时换注新水,定期用20 mg/L的生石灰和0.4 mg/L的三氯异氰尿酸交替泼洒消毒,保持水质清新,水体溶氧4 mg/L以上,pH值7.2~8.2,透明度25~30 cm。换水时,不宜大排大灌,注意温差调控,以免引起幼鳖应激反应。池内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花生及浮萍等水生植物,面积不超过水面的1/4,一方面能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中氮、磷等物质,净化有毒有害物质;另一方面给幼鳖提供了栖息、晒背和遮阴的场所。定期向池内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改良池塘底质,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促进幼鳖健康生长。

4 定期分池饲养

养殖期间,由于幼鳖个体体质、摄食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个体生长差异明显,规格不齐,易以大欺小、互相厮咬,使鳖体受伤而感染疾病,影响幼鳖正常生长,因此每隔2~3个月,要按幼鳖规格大小进行分池饲养,调整养殖密度。分池前幼鳖要停食1 d,对鳖体消毒后,按规格、密度不同进行分级分养。分池时,先将原池上层水注入新的养殖池,然后再加注新水,以降低幼鳖因生长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5 做好鳖病防治工作

日常养殖管理中,做好生产工具的消毒工作,捕捉、运输幼鳖或分池时,操作要小心,避免人为因素弄伤鳖体而引发疾病。做好食台和食场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除残饵,以免其腐败变质污染水体和新投饵料。每天巡塘,观察幼鳖活动、摄食及鳖体表、体色等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病鳖、死鳖;观察池塘水色,测量池水pH值、溶解氧等,掌握池塘水质情况,适时换注新水;定期对水体杀菌消毒、投喂药饵,在饵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等增强幼鳖的免疫力。发现病鳖,要及时确诊,隔离治疗;对发病池换水消毒,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6 加强越冬期管理

幼鳖在11月份气温降到12 ℃以下时进入越冬阶段,因其环境适应能力比稚鳖强,可在池塘中自然越冬。为提高越冬成活率,要营造良好的越冬环境,越冬池宜选择在环境安静、避风向阳的地方,幼鳖入池前,经曝晒、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再在池底铺15 cm左右的细沙。越冬前水温在18 ℃以上时,要加强对幼鳖投饵,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增加鳖体内脂肪积累,保证越冬期能量消耗。越冬期间,保持池塘水深1.5 m左右,每月换水1次,每次20~30 cm,确保池塘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经常巡塘,观察幼鳖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鳖安全越冬。

(收稿日期:2014-06-21)

上一篇:平滑肌肉瘤的治疗方法下一篇:鹭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