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2024-05-05

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精选8篇)

篇1: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筠连县政府办课题组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筠连“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是实施“两化互动”的必然要求。筠连县作为典型的山区资源县,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政治历史因素决定了筠连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一、筠连县城镇化现状

从筠连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看,筠连城镇化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城镇人口不断增长。过去五年,筠连城镇人口不断增加。2011年全县共有1个中心城区,18个独立建制镇乡,城镇人口达到5.49万人,比2006年增加0.91万人,年·均增加0.182万人。城镇区域不断扩大。从城镇规模来看,2011年筠连中心建成区总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与2006年相比,建成区面积增加2.4平方公里,年均增加0.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城镇化率30.83%,比2006年提高9.8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良好势头,平均每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从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来分析,筠连城镇化水平则刚刚进入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城镇化率在20%以下时,被认为是非城市化,在20%—30%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超过50%时,被认为基本实现城市化,70%以上为后期阶段。2011年,筠连县城镇化率为30.83%,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超过中期阶段0.83个百分点,与基本城镇化相差19.17个百分点。

综上分析,我县城镇化水平则刚刚进入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快速推进,我县城镇化也已进入加快发展时期。

二、制约筠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筠连经济社会已迈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制约了我县城镇化发展。一是工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推动不足。1.我县工业企业主要以煤矿开采为主,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规模不大,远达不到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的工矿区标准,且企业大多分布在农村,所属工人也大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化进程贡献不大;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资料不准确,导致其占GDP的比重偏大。二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加快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强。第三产业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后续推力,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1年,我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0125万元,增长10%,占GDP的比重仅为14%。娱乐、住宿、餐饮没有相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领军,旅游业开发投入不足,没有打造出具有亮点的品牌项目,其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三是全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周边区域辐射力小,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还不高,对城镇化的带动力较弱。四是城市规划不十分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城市功能不完善,投入资金不足,城镇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不能跟上城市化的步伐。五是要素瓶颈制约很大。在交通上,对外交通不畅仍是制约我县发展最突出的瓶颈问题。在土地、资金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大批工业、城建、交通等重大项目将加快实施,对土地、资金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县用地指标、资金与保障发展所需还有很大差距。在人才上,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产业人才、经营人

才、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缺乏,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个别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机制体制创新不够灵活。

三、构建“一城带三镇”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立足筠连实际,按照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城镇化,构建一个中心城区带动三个中心城镇辐射周边的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构建“一城带三镇”城镇化体系。综合考虑区位、功能、资源、产业、特色、人口、物流等因素,以交通网络为依托,构建由一个2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区(筠连—巡司—腾达—塘坝产城一体化中心城区),一个5万人以上的工业能源集中城镇—沐爱镇(辐射武德乡、镇舟镇、维新镇、乐义乡、高坎乡),一个5万人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和苗族特色文化镇—大雪山镇(辐射联合苗族、高坪苗族乡、蒿坝镇、团林乡),一个2万人以上的城郊结合部小城镇—双腾镇(辐射龙镇乡,孔雀乡)组成的 “一城带三镇”城镇化体系。

(二)科学规划推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完善城镇发展规划编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按照 “筠连—巡司—腾达—塘坝”组团式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布局合理、产业兴盛、商贸活跃、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辐射全县的中心城区。筠连镇继续按照“延伸主轴,拓展两翼,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总体思路,联动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倾力打造“一带三区”,延伸拓展定水河“三化”工程。注重城市空间设计和建筑风格塑造,保护历史文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加快白鹤、古楼规划建设,打造“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生态宜居、精致现代”的新城区。巡司镇以“打造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县域经济中心”的定位,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启

动巡司火车站前新区开发、七星坝矿区管理服务中心及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巡司城镇市政工程配套设施及商务楼宇、居住区、旅游区、生态休闲区建设,保证工业区企业职工生产、生活需要。实施腾达镇城镇中心迁至大地战略,拓展其城镇发展空间,加快春风综合体建设,打造川南特色观光旅游基地,建设以服务云南北部片区的水茨坝商贸物流园区。完善塘坝乡城镇发展规划,加快文化资源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古镇,增强中心城区文化底蕴。

二是加快中心城镇建设辐射周边镇乡。按照打造“能源工业集中区”的定位,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以沐爱镇为中心城镇,将镇舟镇城镇化纳入到沐爱镇发展规划,分散维新、乐义工业园区城镇化发展压力,将镇舟、维新、乐义、高坎、武德五镇乡的过剩人口吸收到沐爱中心城镇,更加注重完善城镇功能,环境保护,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煤碳、页岩气等资源为基础,发展煤炭开采、页岩气开采、煤化工、煤电、建材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同时结合城镇功能完善科技研发、企业办公、市场销售等相关配套产业类型,打造四川省现代化能源基地。按照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和苗族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区”的定位,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连片开发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以大雪山镇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高坪、联合、团林、蒿坝等镇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烤烟、竹木经济林、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做好大雪山的保护与开发,抓好苗族特色文化的打造,形成集特色生态农业和苗族特色文化为一体的观光旅游环线,融入乌蒙山片区的大圈子,提升城镇定位,增强服务功能。双腾镇作为中心镇,预计容纳2万人以上。挖掘其生态、文化、水利资源,辐射带动龙镇、孔雀2乡城镇化发展,打造城郊结合部物资供应基地。

三是切实抓好新农村聚居点建设。针对绝大多数农民选择在低山、公路沿线村和其它条件比较好的村社居住的意愿,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当集中、尊重意愿的原则科学规划村民聚居点数量和规模,以场镇新区的思路、标准对临近场镇的聚居点进行规划建设,支持到低山、公路沿线村社购房或者改建,鼓励高山、中山、低山或者公路沿线村的村民到村民聚居点生活。新农村聚居点建设要注重规划,按照具体情况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完善基础设施,着重卫生环境管理,抓好环境美化,做好防洪、山地灾害避防措施,打造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新村聚居点。加强聚居点经营管理,形成集商贸、居住、娱乐、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聚居区,与中心城镇和特色镇乡互动发展。

(三)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完整的产业结构将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以“煤”为基的第一产业带动作用。加快筠连煤田的综合开发,立足资源禀赋实际,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对外合作,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以“煤”为基的产业链,壮大第二产业,从根本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活跃城市经济。努力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在县城规划建设能够带动消费升级的商业中心和服务业核心区,打造滨河商业带,基本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巡司物资集散中心和筠连镇生活型物流中心,合理布局乡镇物流中心和配送节点,加大对信息、金融等服务业的服务与支持,加快特色旅游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活跃城市经济。做优第一产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统领,跨行政区域连片打造新农村示范片,以“百村工程”和“5·20”产业工程为抓手,优先发展农业“三大环线”,突出发展肉牛、茶叶、烤烟三大农业骨干产业,打造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形成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繁荣城镇经济。

(四)加快构建畅通交通破除瓶颈制约。加强交通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开工建设宜昭高速公路(经筠连)和四川绵阳—贵州天宝(经筠连)国道

升级改造工程,完成筠连—巡司快速通道建设,争取省道筠连—腾达段二级公路纳入省国道规划,建设高坪—柳溪、解放—长安、龙镇—庙坝、巡司—蒿坝—牛街跨省通道,加强城镇对外联系能力。加大镇乡断头路、联网路建设,促进城镇间的互动,拉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五)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加强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探索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后备土地资源。加强与银企等金融机构合作,拓展融资渠道,探索资金运转新途径,利用好“筠商”资源,大力度招商引资,解决资金困难。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引进先进人才,提升城镇社会事业整体水平;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培养专业人才,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完善煤、电、气等资源的管理机制,保障城市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六)完善政策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探索推进户籍改革制度,建立完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在这些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有效解决农村群众进城难问题。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细化和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监督与落实,建立城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全域达标工作,坚决遏制“五乱”反弹,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快城市建设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篇2: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的目标,也是检察改革努力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检察机关锐意进取,率先改革,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轮岗交流制度,在激活用人机制,调动检察干警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站在新世纪的高起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当前检察干部人事管理现状,我们会发现,过去所做的努力仅仅是冰雪融化的表层,而深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界定“能”、“平”、“庸”、“优”、“劣”,换言之,如何全面准确评价检察干部,在实践中并没有清晰的思路、成套的机制和规范的操作。笔者认为,检察人事制度改革若要向纵深推进,取得质的变化,就应从检察干部评价体系这一用人机制中基础性、根本性的环节上寻求突破,通过整合现有规范和方法,溶入新思路、新内容、新要求,对检察干部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下面谈一些初步设想,以期抛砖引玉。

一、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是高检院《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中在检察人事制度改革框架内提出的目标性概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指能够全面、准确评判衡量一名检察干部德、才水平并且以其结论作为选拔任用、晋职降级、调配、奖惩及辞退等人事变更决策依据的一系列制度、规章和方法的总和。它是在考核制度基础上延伸扩展的,具有更高层次、更全面、更准确的根本性制度。它的实质意义在于运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目标实施、人员优化、科学考核等手段来认识人才,鉴别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构成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要素有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标准、评价手段等。评价主体指了解被评价者真实情况,行使参与评价权的所有人,包括被评价者的上级、同级、下级和相关外部人员(有工作联系的单位或当事人)。评价客体是指被评价对象,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员、助检员及其他非法律职务人员。评价内容是能够形成评价结果的情况,指检察工作实绩思想品德、检察业务和法学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情况、学习情况,即德、能、勤、绩、廉、学六方面。评价程序是产生评价结果的步骤。评价标准是指做出评价结论的依据,换个角度来讲就是需要落到实处的检察工作规范、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和量化标准,包括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若干纪律规定、岗位职责、年初工作目标和德能勤绩廉学优劣程度的界定等。评价手段是指产生评价结果的方法、措施具有考试、考核、人员功能测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

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有关规定表明,完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直接目的是改革检察官选任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检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检察事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从这种意义上讲,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是检察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事关检察机关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检察干部评价体系通过概念和目标的引深被赋予下列功能。

1、认证功能:证明评价对象一个阶段的德才表现的客观真实性,足以为做出评价结论提供依据的功能,如同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标准一样,证明检察干部现有的表现和水平,避免夸大或缩小对某人的评价。认证功能是评价体系的第一功能,是其它功能的基础。如干警在检察官考核表中做的自我总结,只有经过考核小组评议,院考评委认可,才能被认为是真实,是经过了评价体系的认证。

2、识别功能:专门识别出每个人的差异性,重点不是求同,而是求异。将每一位检察干部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对德、能、勤、绩、廉、学六大方面的表现及潜在的发展倾向进行全方位考核考察,既不忽略优点,也不遗漏缺点,从德的高低、知识覆盖面的大小、智力水平的上下、专业技能的深浅、操作能力的强弱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水平等方面,识别每个成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层次性,目的就是要区分出干的好还是干得坏,干的多还是少,能力大还是小,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发生。

3、遴选功能:在选拔人才时,为人事变更决策者提供好中选优、优中选优依据的功能。这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以多选少时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在选任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等法律职务、选任厅(处、科)长、局长、主任等行政职务以及评定检察官等级时提供全面、准确、翔实的评价结果,可以遴选各具特长的检察人才安排到最适合其施展才华的岗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最佳环境,为公平竞争构筑可靠平台。

4、引导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引导检察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对人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评价,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涵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纪律要求,以及岗位责任、岗位目标等规范性内容,从而能引导干警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方向,能够预测判断思想行为的后果。后果有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之分,如法律、纪律、岗位责任、工作目标,要求必须做到的做到了就要受到表扬、考核加分、评为先进等正面评价,如要没有做到,就要受到负面评价。

5、激励功能:激发检察干部工作动力、创新动力,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功能。评价体系产生的正确、准确的结论并选出优秀者或提拔重用会大大激发干部的内心动力,不单单是激励被评价对象本身,而且还会带动其他人员,产生示范效应,落后者产生压力,奋起直追,形成争先恐后局面,检察机关整体呈良性循环。

6、制约功能:制约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甚至腐败行为的功能。评价体系充满了科学性和透明度,体现了法治精神,一切规范和操作都在全体人员的监督之下,能够大大减少评价的随意性,避免出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不正常现象,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铲除孳生腐败的土壤。

二、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现状剖析

根据党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对照高检院检察改革目标和有关规定,经过深入剖析发现,现有评价体系主要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和制度操作不当两大类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方面

评价主体应当是了解被评价者真实情况的人。从这一点来考察现有体系,存在评价主体要么过窄,要么过宽的问题。过窄体现在对一名检察干部的评价主要决定于上级领导,如普通干警由部门、分管两级领导评价为主,中层干部由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评价为主,院领导由上级院和当地主管部门评价为主;过宽就是为了做到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结合,走群众路线,一般把对某个人的评价放到了全院干警范围,而其中许多人对评价者情况并不真正了解。这种领导评价 民主测评(划钩)=评价结果的模式会导致了解真实情况的评价主体在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准确性可能出现偏差,当然,这样分析并不意味着否定领导评价的水平,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在领导和全院干警中间应单独加入一个评价主体群,即加入同级、下级和系统外人员这些与被评价者有业务工作联系的,最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如对检察院公诉部门一名检察官的评价,可以将本处其他检察人员、基层院公诉科有关人员和有工作联系的公安侦查人员、法院审判人员甚至当事人纳入评价主体,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主体圈。

(二)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方面

在评价标准方面,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若干纪律规定、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及公示承诺、任职承诺没有严格纳入评价标准,使评价没有参照系,现实的表现究竟属于优秀、称职还是不称职,没有依据。另外,《检察官考核暂行规定》关于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项评价标准过于原则,没有可操作性,以至于实践中不再严格按照条文评价,造成“有据不依”现象。

在评价手段方面,可以说手段单一而且执行不严格,定性考核有余定量考核不足。按照《检察官考核暂行规定》核分应为平时考核和考核,但实践中只进行考核,而且也多为例行公事,这样易导致真实表现与评价结果的错位。如某检察院一位被评为先进个人的干警在当年机构改革双向选择中竟然落选,这一怪现象不能不使人对先进个人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产生疑问。另外还有民主测评手段,存在的问题一是测评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分具体项目,而是笼统地进行测评。二是测评结果缺乏透明度,多做为决策者内部掌握的情况而不公开,这样引起部分干警猜疑,产生了自己的评价不起作用、最终还是领导说了算的想法,导致民主测评时不认真对待。笔者认为,从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干警参与评价的角度可以考虑测评结果公开,至于决策结果与民主测评结果的不一致,决策者可以公开给予说明,以增强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三)评价功能方面

由于前述几方面缺陷,导致现有评价体系在评价功能方面存在的缺陷最大,除认证功能发挥基本正常,其他功能均未正常发挥。

一是现有体系的评价资料不足以识别出每个检察干部之间的差异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检察官考核登记表关于每个人的表现除了自我总结有区别外,组织评语几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单凭档案中关于个人评价的唯一记载几乎不可能识别出个人的差异性。由此可见,现有人事档案的价值亟待提高,要从过去的以政治识别功能为主,向以全面识别尤其是业绩、能力识别功能为主转变。识别差异性不是最终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把每个人的长处、短处、优势、劣势清楚明了地显示出来。法国为识别公务员的差异性,考核内容多达十四项,即:工作速度、工作方法、专门知识、组织能力、服务精神、指挥能力、编制能力、协调能力、调查能力、适应能力、值勤情况、整洁状况、积极性和身体适应性等,严密科学程度可见一斑。

二是现有体系得出的评价结论不足以做为科学遴选优秀人才人的依据。实际工作中,当遇到评选先进个人、优秀检察官时,评价体系的作用得不到明显发挥,多数采用“印象派”手法,根据平时表现估计,或是搞平衡,“先进轮流当,明年到我家”,或是发扬风格善意谦让。尽管评选先进和优秀存在不尽合理之处,但大家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现状,不以为然。可是当涉及到个人前途“动真格”的时候,譬如从助检员中选任检察员、从检察官中选任主诉检察官、从检察官中选拔中层领导乃至院领导时,人们对评价体系期望值增大,都希望全面准确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而此时评价体系的作用却显得苍白无力,常常不得不借助于诸如年龄、学历、资历等其它一此手段,因为现有体系得出的结论偏重于定性比较空泛,无法满足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需求。

三是其它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由于一系列规范、目标、责任没有纳入评价标准中,必须做到的变成可做不可做的,使得其引导功能不明显,许多规章制度、责任、目标、承诺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唯独落实不到行动上。由于现有体系的识别功能,遴选功能的缺乏,使得激励功能大打折扣,不能调动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原则和设计要求

面对现有体系的诸多缺陷,我们需要站在新世纪的高起点,用创新思维和现代理念来装备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具体应遵行以下原则:

科学原则。评价体系涉及人的管理,是科学性最强的一个课题,我们应该以人才科学原理来统领体系的重构,从如何有利于检察人才的发现、挖掘、重用、奖励等角度来整合体系要素,运用人事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来预置评价标准,运用系统论模糊数学来完善考核方法,提高人事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如量化考核标准中项目的设置以及分值的比例是科学性很强的具体问题,需要仔细研究。

民主原则。党的十六大已将民主政治建设纳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民主将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中如何真正体现民主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实践中虽然群众参与评价,但还是领导起决定作用。笔者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把领导的看法与群众的看法平等地纳入体系,把领导的高屋建瓴和群众的“雪亮眼睛”结合起来,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结果量化,按60和40的比例计入定性评价,最终是评价体系说了算,这样既制止了不踏踏实实干工作,专事溜须拍马、走上层路线的人被误用,又避免了平庸无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被错选,真正用好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这些民主评价干部的手段,切实体现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道路。

效率原则。重构体系不能成为工作的累赘,导致为应付考核,为应付评价体系而工作,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体系鼓励出效率,个人有效率、集体有效率、整个机关有效率,另一方面这套体系的在操作方面也要体现效率,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创新原则。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我们重构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重构后的体系更要鼓励创新,既要规范化,又不能使条条框框束缚住检察干部创新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的评价标准要向创新倾斜,量化考核要加大奖励分值,鼓励干警多提合理化建议,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不断提高积极性和创新性。要通过体系把有创新意识有创新成就的人挖掘出来、表现出来,突出他们的作用和价值。经过重新构建的评价体系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客观真实性:在所有要求中必须首先要保持评价结论产生依据的真实性和产生过程的真实性。(2)全面性:检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都能有正确反映特别是政治表现、业务实绩、综合能力要有详细准确的资料;(3)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检察干部有不同的评价重点,对院领导重点反映决策能力,对中层领导重点反映指挥能力;(4)动态性:对一个干警的评价是在动态管理中收集表现信息资料,随着本人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先进永远先进,后进永远后进;(5)可操作性:评价体系设置从内容到程序均便于操作,繁简适宜;(6)可比性:同类型的人员评价结果可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人员评价通过科学手段也可进行量化比较;(7)实用性:评价体系反映出的结果足以作为评优、晋升、奖惩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很强的公认度;(8)终局性: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是主客观结合的科学产物,是最终结果,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是人事决策者处理人事问题时唯一的依据(除年龄、学历等客观条件外)。任何个人没有足够证据不能否定评价结论。

四、重构后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操作模式概述

前述概念、定位、原则、要求,最终是为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由于侧重于体系的思想性,具体的操作性思考尚不深入,所以仅将操作模式的雏形做一概念,一种是普通模式,一种是特别模式。

(一)普通模式普通模式主要用于日常性的评价,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评价标准预置。评价标准包括根本性制度、目标计划、岗位责任、考核标准四部分,根本性制度即检察机关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形象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制度,目标计划即每年或每一阶段时间制定的岗位目标、公示承诺、竞争上岗任职承诺等,岗位责任即所在岗位承担的各种责任,考核标准即明确达到什么条件能评为优秀等次、称职等次,不能含糊其词、无据可依。以上评价标准必须预先设置,不能事后设置,否则会导致公认度下降、科学性降低。

第二步是评价资料实录。为增强评价体系的识别功能、遴选功能,给每位干警建立“四卡”。一是政治表现记录卡。由政工、纪监部门填写内容主要有思想品德情况、遵纪守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情况、是否有迟到早退旷工现象、廉洁自律情况;二是工作表现卡。由本人填写,按周或月填写所干工作数量、质量及效率自我评估。部门领导查阅审签并就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两方面作出阶段性评价,部门领导填写的工作表现卡由主管领导签署评价意见;三是能力表现卡。主要反映检察业务水平、法学理论水平或其它方面能力包括与本人从事业务无关的能力,要写明支持观点的具体事例;四是综合意见反映卡:此卡记录平时与被评者有工作联系的本院和外单位的人员对其评价,如评价公诉等业务部门人员可以听取公安侦查、法院审判人员、律师以及当事人的意见,对其政治、工作、能力等方面均做详细的了解。评价办公室等非业务部门人员可以听取本院其它部门、本院外上、下级有关单位的意见,就其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能力进行考察。具体记录可由部门负责人或政工部门专门考核人员进行。

第三步是评价实施(即考核)。考核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通过定量反映结果的方式,汇总四卡,对照评价标准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量化打分,经部门内民主评议、全院问卷式民主测评评出优秀等次。量化考核中工作实绩占60,定性评价占40,上级即领导、同级即同事、下级即对口部门人员、关联人员比例15;10:10:5,考核结束后将四卡随检察官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使个人档案关于每个干警的德才表现具有比过去更翔实的资料。实践表明,定性考核仅仅是主观评价,缺少客观的尺度,所以只有量化考核办法才是定性、定量相结合最佳切入点,如何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特别模式如果将以上这种鉴定平时表现的评价称为普遍评价的话,还存在一种特别评价,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或选拔检察官时需做出的评价。从检察官中选拔主诉主办检察官、助检员晋升检察员,选拔办案能手或专业人才的,仅有普通评价不足以达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目的时,需要启动特别评价程序。其评价结论产生应以考核结果为主,如果需要强调某一方面的表现和能力,可以深入调查了解,查阅四卡资料,还无法肯定评价可进行考试,专项能力测评,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为提高选拔的科学性,我们可以运用兴起于八十年的人才评价现代化的人员功能测评方法对候选人进行比较。将每一项测评要素确定分值交一定范围的干警参与打分测评,按照数学原理可计算出准确度很高的结果。具体可分为四大类:素质结构包括政策水平、事业心、纪律性、刚正、实事求是、法律概念;智体结构,包括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知识面、逻辑性(周密性)、判决力(准确性、及时性)、精力;能力结构,包括发现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交涉能力,获得信息能力、工作成效,包括批捕准确率、起诉准确率、大要案侦破率有判决率等。通过上述科学手段可以在众多候选人中选出最优秀者,从而避免选拔任用干部的失误,失察现象,同是也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这正是评价体系所追求的效果。

五、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关联措施

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不是封闭的,它是全国干部人事制度系统的子系统也是检察人事制度大框架内的一个环节,在重新构建这一体系时不能无限放大它的地位和作用,在正确定位的同时,需要在充分发挥它应有功能和作用方面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产生的全面准确的结果,对选任检察领导干部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与党政机关相比有其特殊性,除了政治属性,行政属性,更多是发挥其职能的法律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检察机关对干部选任的自主权就是重视司法工作职业化规律的体现。

其次,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应引起检察系统内部自下而上的足够重视。管理学界有句名言: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落后的人员。检察机关也应向管理要效率,以管理求发展强素质。从基层院到分市院、省级院乃至高检院,规范性文件要全面落实就必须自律,而不是他律,上下联动才能取得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彻底成功。

第三,检察干部评价体系需要尽快进入信息化轨道。评价体系是一个收集、储存、利用检察人员信息资料做出评价结论的体系,如果采用计算机技术,用高科技来进行人事管理,评价体系的各种作用将会发挥得更充分。

第四,紧紧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来拾遗补缺。评价体系的设置尽管自成系统,较为完整,但运行中终究会有疏漏的地方,不尽合理、不尽协调的地方,在操作中出现这些问题需要政工干部及时掌握动态,纠正失误。

六、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未来价值

革除陋习,改变现状,重新构建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检察事业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重构体系是落实中政委、高检院一系列规范的需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寄予很高的希望,高检院为把检察队伍建成作风硬、纪律严、素质高的队伍,先后下发了许多规范性文件,而这些规定要落实到行动中,深入到心目中,就必须纳入评价体系做为行为评价标准。

重构评价体系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需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主体多元化、制度多元化,个人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如今追求二者统一,代之而起的是鼓励成才,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为社会做奉献,评价体系正是通过关注个人价值实现程度并准确评价来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进而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重构评价体系是司法改革的需要。以尊重司法规律为核心的司法改革会逐步减少行政色彩,集体责任向个体责任转移,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的普遍推行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然责任到人,那么配套的必须有认定评判履行责任情况的评价体系,否则责任形同虚设。

重构评价体系是公平竞争的需要。没有竞争,社会就不会进步。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将无处不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就必须有“游戏规则”,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就是检察机关内部竞争的游戏规则。

篇3: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新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了,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 高职教育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做好高职院校中各个专业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基础较差, 培养困难。

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较一般的本科院校低很多, 因此, 录取的学生除去因高考发挥失常的, 大部分都是高中学习基础较差的, 尤其是理工类学生, 这给大学的进一步学习造成困难, 甚至有的学生听不懂课, 最终导致厌学情绪。

2. 学生学习动机较差, 学校管理困难。

这些学生由于本身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较差, 在进入高一年级后,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学习的难度提高, 导致了其学习目标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将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方面, 因而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3. 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 导致消极心理形成。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在一个心理波动较大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往往心中的远大理想被现实和客观条件击破。当自己心中的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时, 普遍会感到失落和伤心, 因此, 导致了消极心理的形成, 最终以消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

4. 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师, 无论是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还是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难以适应当今的社会。由于高职院校教师一部分来源于非师资专业的人员, 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能力, 这就导致了高职师资的不足。因此, 提高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水平, 建设专业化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5. 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 专业化培训跟不上。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迅猛的, 一切知识都要得到及时地更新和补充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 因此, 教师就更需要博闻强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学习, 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和科学技术。

6.“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相对还是比较单一的, 大多数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育工作, 而从企业调入的人员相对较少, 具有双师资质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比例极少。多数教师都是只能教授学生理论知识, 而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实训教学都是几乎没有的。这样的师资队伍与社会需要的既具有渊博知识又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很大, 因此, 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7.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一些课程也相对来说不是很合理的。课程的设置不但是要面向现在的, 更是要面向未来的, 现在所学的知识是要为将来更好地探索新的知识所做的基础, 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材还相对陈旧, 不具有发展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一个创新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烈的阶段, 因此, 这一阶段其创造性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个性不明显, 使学生缺乏选择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因此, 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实践环节的薄弱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最突出的一个缺点。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高其将来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1. 提高教师素质, 引进“双师型”教师。

师资不足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引进与管理两方面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引进, 可以采用大学生毕业生和企业引进的双机制。从大学中选取一些具有深厚知识基础的教师, 这类人员的思想较先进, 对待工作具有激情, 可以利用其对工作的热情, 提高本校教学质量;另外, 从企业引进相关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 对学生进行实践的指导, 这样就完全可以落实好“双师型”的教学模式了, 使学生在掌握坚实基础的同时, 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尤其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 这一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因此, 要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其了解更多关于旅游景区的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 切实贯彻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另外, 在人员管理上学校也应改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任何知识都是在不断更新的, 因此, 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师的再教育工作。有些年龄大的教师在教学上往往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教学, 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教学, 往往会使学生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旅游管理专业, 要尽量选择一些年轻的教师进行授课, 他们和学生具备共同点, 没有代沟, 能够良好的交流, 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自然。

学校还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派遣一些学习能力较好, 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的教师去兄弟学校进行考察, 学习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最终加以改造, 变成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总之, 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 以增强其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能力, 也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思想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兴趣, 使其爱上自己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 就会在这门学科上有所作为。作为教师, 不单单要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阶段, 只要教师掌握合理的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就会使学生学习到扎实的理论基础。

3. 改善课程的设置, 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

无论学校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都不能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宗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因此, 在课程的设置上, 不能仅仅是开设理论课程, 还要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 这样才能使所学生学以致用。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 仅仅理论的讲授是不够的, 学生永远体会不到在实际管理中知识的运用。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无论学校还是教师, 都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当中, 有意识的给学生创造实训的机会, 例如, 学校可以跟一些旅游公司联合, 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 而学校可以让相应的旅游公司享受优先挑选人才的权利, 这样一来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以就业为导向, 设置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做到有针对性, 使课程的设置具有针对性, 合理分配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具有再深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有效地实践活动, 那么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徒劳的, 正是因为此, 国家不断重视高职院校的建设。因此, 高职院校也要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改革本校的教育模式, 从教材的选择到课程的设置, 都要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高职院校中的旅游专业, 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定点的旅行社, 对其日常的业务和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 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针对旅游事业所设的专业, 其主要培养目标就是以管理学为基础, 结合旅游事业的特点, 培养具备管理知识的旅游行业人才,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才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邓水兰.论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0.

篇4: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从源头上关注婴幼儿阅读,如何在全社会构建一个能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一直的呼声。本文通过回顾欧美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做法,结合婴幼儿语言学习中的全语言理论,探讨了我国婴幼儿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关键词

婴幼儿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 全语言 阅读习惯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政府推进转型的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框架。因此,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阐明体系的内涵,对于完善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发展、更好地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背景下提出的任务,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与繁荣、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初的理论来源是“新公共管理”,我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婴幼儿早期阅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阅读能力是个体的一项基本学习能力。一个好的阅读者,通过阅读不仅能获取大量的间接知识经验,而且能够促进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索耶(2000)和赫克(1993)阐释出幼儿书籍有下列目的和意义:给孩子完全的娱乐,帮助孩子发展想象力,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意义,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与生活有关的经验,帮助孩子加深对世界的发现。即儿童早期阅读应该不单单指向知识本身,而要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所有方面,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建立起完整的精神世界的坐标。这也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辅助婴幼儿阅读的推广。

通过对苏州婴幼儿早期阅读现状的调研,看到其在完善婴幼儿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建设以及推进文化惠民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体制性、结构性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文化体制的障碍和相关部门缺乏联动机制,迫切需要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的非赢利性的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其目的是保障群众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由组织体系、内容体系、运行体系和监管评估体系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充分的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92年,英国公益组织图书信托基金会、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及伯明翰的卫生机构和图书馆共同推出的Bookstart运动,系全世界第一个免费婴幼儿赠书运动。顾名思义,Bookstart具有book及start两种意思,提倡幼儿及早阅读、接触书本,赠书方式系利用儿童保健员(Health Visitor)前往有7至9个月大婴儿的家庭进行健康检查时,顺手将免费阅读礼袋亲自送给家长,礼袋中包括免费图书(两本适龄优质图画书)、《宝宝爱看书》(Babies Love Books)导读手册、一份延伸阅读推荐书单、再加上当地阅读资源说明倡导品与图书馆借书证申请表格,藉此鼓励家长踊跃协助孩子跨出阅读的第一步,除了善加利用收到的两本免费入门图画书之外,同时也能积极运用邻近小区的阅读资源,建立与图书馆头一次接触的美好经验,为培养终身阅读习惯提早做好准备。在这项运动中,公益组织、教育机构、卫生机构、图书馆、社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已经形成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英国为例,在之后所做的追踪调查发现,第一批获得赠书的三百个家庭,无论是全家人对图书的兴趣、亲子共读的频率、父母买书给小孩当礼物或全家一起上图书馆的次数都增加了。而这批从小接触图书的幼儿上小学后,他们在基本学力测验的成绩也优于其他小孩,不但语文成绩好,运算能力也较佳(其中以阅读、语文、数学、科学等各领域表现最明显)。我国台湾省台北市立图书馆与信谊基金会于1995年9月1日起正式推出代表台湾特色的“Book start 阅读起步走”运动,以6~18个月的台北市婴幼儿家长为对象,赠送阅读礼袋及报名参加婴幼儿父母学习讲座,让婴幼儿父母能够从课程中了解婴幼儿的学习历程,学习善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提供孩子不同阶段最适切的阅读和学习引导,进而从小培养婴幼儿的阅读习惯,而图书馆也将成为培养亲子共读最直接、有效的场所。此运动现在已推行至全英国以及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如日本是2001年开始推行,韩国为2003年,泰国为2004年。苏州图书馆开展悦读宝贝活动,效仿这样的做法,已经连续两年共发放2000个阅读大礼包,并从今年起配合家长阅读讲座,注重亲子阅读方法的指导。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拟定婴幼儿早期阅读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主要有:

一、提供公共文化基地

首先是要满足婴幼儿及家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一是依托原有的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继续发挥其公共文化功能,提供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包括图书漂流、文化活动、讲座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由各类文化设施,比如提供艺术辅导、活动策划、普及各类文化服务,满足其文化需求。二是拓展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各个社区分馆等文化基地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策划公共文化活动

由政府、文化单位根据婴幼儿及家长创造条件满足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需求,担负起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职责。通过策划、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确定活动主题,提出实施方案,编制经费预算,建立组织机构,寻找活动实施主体,提出要求并发挥协调与监督作用。

三、扶持志愿者团体

对志愿者组织进行扶持,鼓励学有专长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团队,扩大文化社群的辐射力。对于那些对城市文化起到重大影响的团体,可以进行长期资助,使其在整个城市文化发挥着稳定的作用;应通过后期的不断培训,激发志愿者团体的活力,提高团体的水平和创新力,

四、推动学术研究。加强0-6婴幼儿早期阅读相关文化艺术、学术上的创作与研究,利用高校相关专业资源和当地文联,推出更多的种类丰富的作品和高水准的理论争鸣,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任务。

五、发布文化信息和推动文化教育

通过互联网、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台、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传递婴幼儿早期阅读相关信息,保证文化信息传递的及时与丰富,便于公众了解最新动态、参与文化活动。尤其要通过社区的力量,及时地保证信息的通畅及时。

通过对国内外婴幼儿阅读政策、经费投入和重视程度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这方面阅读工作存在起步较晚、缺少政策支持、社会阅读氛围欠佳、用于开展早期阅读的公共资源有限、儿童阅读的社会环境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苏州应带头推广阅读活动,大力发展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给予正确的理念指导和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利用社区资源,给予家庭福利政策支持,倡导在家庭推广早期阅读;重视与阅读相关的学术研究。

国内对于构建婴幼儿早期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还没有很系统的研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居多,对体系框架及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对于早期阅读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到底该如何操作的论述更是少之又少。

通过对图书馆、博物馆及社区早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志愿者跟踪辅导情况研究,再结合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文献,查阅相关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主要做法资料,提出创建婴幼儿早期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能,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提出在建设婴幼儿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对策思路。

参考文献

[1]尹静.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黄明超.儿童文学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王义高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篇5:关于医疗垃圾处理的初步设想

医疗垃圾处理是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大难题。医政科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城区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督导的同时,与当事人进行了初步的沟通交流。调查结束后向马局汇报。根据马局的指示精神,利用全市医政科长会议的机会与齐河县医政科张黎科长交流,现有初步设想,请领导审阅定夺。

一城区卫生室及诊所共计71处,乡镇卫生院11处,民营医院1处(北大医院已与市签署合同)。

二由卫生局牵头确定专职人员、垃圾收集车一部(与人员签合约,收集车最好为箱式货车,并提供收集器具,消毒杀菌用品,人员工作服),定期收集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收集车每周二至三次到定点医疗机构收集,然后暂存于县医院垃圾储存点,收集人开具三联单:医疗机构、收集人、医政科各一份。医政科不定时抽查,加强监管。

三卫生局负责收取医疗垃圾清理费用。

收费标准:诊所卫生室80—100元/月

卫生院200元/月

协和医院500元/月

篇6: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主要是借助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品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以此促进优秀人才储备和获得政府项目支持

根据公司现行规模建议以如下步骤岁业务发展需要后期逐级发展。

1.人才储备

(1)人才招聘

与知名学府或与行业相关院系的就业办公室联系,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定期安排学生来公司实习或参加实践,实现招聘与求职的双向选择。

(2)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

经过与院校的友好合作,由就业办引荐至院校其它部门,逐步开展企业在职人员不定期参加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业培训的合作模式,在人力资源层面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及时了解前沿技术。

(3)丰富专家团队

邀请参与制定电子政务行业标准的专家作为企业顾问,有助于提升企业团队宣传号召力。

2.技术转让

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科技开发部为例,每年都有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市场化,公司可以针对某个项目或课题受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熟技术,短期内促进技术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3.联合攻关

根据每年政府采购计划和政府资金支持项目要求,以特定课题为载体,与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临时性的研发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职责和利益分配,对特定的项目进行研究开发。

4.共建科研基地

随着公司规模逐步扩大,研发投入需求提高,可与科研机构按照约定投入人力、资金、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等,有利于企业研发队伍建设,提高合作各方自主创新能力。

5.产业技术联盟

一个或多个行业中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相互分工,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的企业组织形式。此合作模式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整个国名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与政府的紧密程度

企业自发,根据企业的需求(人才招聘,技术创新、课题研究)形成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政府引导,在政府引导下,政府发挥鼓励、支持作用,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得地位。

篇7: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关热搜:伦理学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社会信息化给信息伦理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信息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1.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对于信息伦理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伦理学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1整体性原则

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和伦理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伦理学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

1.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伦理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伦理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1.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2.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

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2.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3]。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叙述)虽然必须在对具体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但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方法(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它是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先验结构开始的。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单纯依靠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思维过程去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篇8:关于城镇化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1 “三层级医疗服务”是国际公认的通常模式

一为基层医疗,被称为Primary care,通常以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center)的形式提供;二为普通专科或住院诊疗,被称为Secondary care,通常以专科诊所和社区医院(Community hospital)的形式提供;三为高级专科诊疗,被称为Tertiary care,主要由三级医院(Tertiary hospital)(通常是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提供[3]。三者之间横向有同质性,纵向有密切联系。无论何种性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都势必定位或突出此三层级医疗之一种。基于此,作者建议直接针对上述三级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通过“调整、改革和提高”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主导(而不是全包)的三层级医疗服务体系。该体系构架的确立有望解决好公立医疗系统内部的深层次运作问题(因为定位和目标明确),并妥善处理好医疗系统外部(各级)政府主导以及与市场调节间的关系(因为责任主体明确)。新的医疗体系构成:“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省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

2 建立“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

主要应对三级医疗(Tertiary care)。三级医疗往往依托医学院,由“学术医学职业(Academic careers)者”通过医、教、研相结合的“学术医学”(Academic medicine)在“学术医学中心”(Academic medical center(s),AMC(s))内实施。其特点是以诊治复杂的疑难危重病例为主,诊治过程常常带有很大的探究性。需要集中专家、资源,在严格控制下进行“高水平”诊疗,花费较大。需要强有力的条件和学术支撑,否则安全、伦理以及经济等都很难保障或控制。因此国际上通常由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并将医院和医学院一起作为AMC(s)进行研究、建设和运作。这类医院(系统)也通常被称或自称为AMC。AMCs是一类复杂的、特别的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专家和专门组织对其研究得相当透彻。如成立于上世纪60和80年代的美国学术医学中心协会(AAHC)和大学健康系统联盟(UHC)等,它们代表美国120多个AMCs近300家大学附属医院,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模式。相比于美国3亿多人口,我国现有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总数不足100所,考虑到其平均的附属医院数量、质量和规模,即便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AMCs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至今我国对“学术医学”、“学术医学职业”以及“AMCs”都少有研究,本文作者新近在国内给予了较系统的介绍[4,5,6]。

结合我国实际,可以能够提供并保证三级医疗质量的现有各省区具有临床医学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系统为基础,参照国际AMCs模式,逐步调整它们目前以一、二、三级混合医疗为主到以第三级医疗为主。以“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之名建立我国的AMCs系统。其中每省区可择其一为国家级重点AMCs,向国际领先水平建设和发展。

国家级AMCs应该:担负区域三级医疗重任,成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高)防线。担负指导、监督并与下级医疗单位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履行医学教育、研究和研发等综合职责。其中国家级重点AMCs(一般都依托国家重点大学)还应有更高要求,如担负三级延展医疗服务(extension of tertiary care,近来也有研究将之称为第四级医疗quaternary care);在医疗、医学教育和研究研发等领域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不仅带动国内其它AMCs,也代表国家水平广泛参与上述国际交流和竞争。履行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也谋求赢得相称的国际声誉和实际利益。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担负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有利于中华民族繁衍、健康和发展的新医学,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责任[7]。

具体地:国家级AMCs由各省级政府主办,中央政府批准和监管。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法规和专项经济资助、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全国的高度进行调控,以保各省区三级医疗条件和水平基本一致,并维护其地域特色,履行中央政府的顶层宏观管理职责。其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省区积极性,分担中央政府举办具体医疗机构的长期压力,顺应国际“转化医学”发展趋势[8],促进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协同发展。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级AMCs的准入和考核标准,根据省区人口确认AMCs的规模,基于促进效率和水平,并为二级医院腾出发展空间的原则,通过逐步达标的方式将现有符合条件的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都纳入国家级AMCs管理。这是保证国家三级医疗和医学教育水平及同质性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为各省区或及全国人民提供“均等的”三级医疗服务。

3 建立“省级医疗中心”

主要应对二级医疗(Secondary care)。它们主要通过成熟的技术、规范的诊疗措施及切实有效的药物,安全、高效、低成本地为所在区域/社区提供大量普通疾病的专科和住院医疗服务。这类医院在美国占全国医院总数的80%,病床总数的83%,其担负的工作总量很大,但平均的病人费用和医院运行成本(包括需要的高端设备和专家等人力成本)都低很多[9]。其主要基于服务人口基数的规模可以大,但并不因此成为三级医院。我国目前类似的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97%,病床总数的72%[10],表明我国二、三级医院及医疗的发展很不协调,提示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研究。

结合我国实际,可以现有县级及以上(主要提供二级医疗者)的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基础,根据城乡一体化原则,按人口和地理环境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按区域社区医院模式建设“省级医疗中心”系统,各省区可择少许作为样板建设,但不宜再分层级。

省级医疗中心应该担负区域二级医疗重任,成为普通专科和住院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接受上级AMCs并给予下级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和监督;担负与上下两级医疗单位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医学教育,主要是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医学生实习、住院医师培训以及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等;参与或承担一些切合实际的临床研究项目。

省级医疗中心由各地级市政府主办,省级政府批准和监管。省级政府通过地方法规、专项经济资助及必要行政手段在全省高度进行调控,确保省区内各地市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一致性。其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地市积极性,分担省级及县级政府办医压力,促进地市内资源整合。省级政府制定各自的“医疗中心”准入和考核标准,并根据各地市医疗及区域实情,确认省级医疗中心的地址和规模,在国家级AMCs的配合下确定疾病诊疗目录和与国家级AMCs的双向转诊制度。应将现有上述主要提供二级医疗的医院全部纳入省级医疗中心管理和建设。可乘国家大力加强县级医院建设的契机,实现二级医疗机构的调整/整合和提高。实现省管、地市办二级医院系统的体例(符合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和省直管县市的行政改革趋势[11])。省级医疗中心立足区县,通过全市统筹,全省调控,可为所在地市全体城乡百姓或及全省人民提供均等的二级医疗服务。

需要补充的是,我国目前主要提供二级医疗的医疗单位异常复杂,包括省以下各级政府和不少企业都办。推行多年的医院属地化管理和统一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等改革措施成效不显,条块分割管理医院和医疗资源重复配置等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使得同是提供二级医疗为主的医疗单位间差异很大,且发展方向不明。按上述调整改革思路,近期可在不影响现状的前提下,更加清晰定位这些医院的服务性质,明确解除它们难于重负的三级医疗及相关教学和研究任务;鼓励它们在二级医疗轨道上追求卓越,如创新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等;同时也鼓励学术和非学术型医务人员在三、二级医疗机构间双向正常流动;既增强三级医疗机构的学术医学能力,也增强二级医疗机构全心全力服务普通住院病人的能力。远期可望按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既定方针,取消各级医院的行政级别,完全实现属地化管理,最终达到省、地级政府分别举办三、二级医疗机构的目的。

由地市(或省辖市)统一管理区域内二级医院有利于:1)区域卫生规划,适应国家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2)资源综合配置与调整,实现规模化经营及资源和管理效能最大化;3)缓解县级政府同时承办县级医院和复杂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压力[12],确保完成“改革提升县级医院”的艰巨任务[1];4)参考整个香港特区40多家公立医院都由“香港医管局”统一管理等境外成功经验[13]。

4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

主要应对一级/基层医疗(Primary care)。它们主要通过全科/家庭/社区/乡村医生和医学,为所在社区广大百姓提供大量方便灵活的普通门诊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为门诊需求。我国2011年全国住院人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2.4%[10],也符合该规律。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应该担负已众所周知的“六位一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成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接受上级医疗中心和卫生保健单位的业务技术指导及继续教育,并履行与它们相互业务监督和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力所能及地承担相关学生的基层医疗卫生实践任务;鼓励围绕本职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或参与上级医、卫单位需要合作的基层医疗卫生研究项目。

结合我国实际,在政府大力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加快非公诊所建设,由地市级政府审批,县级政府具体监管,规模数量由市场调节。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分担政府同时承办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将面临的长期高难度管理和高负担,促进医疗资源流动。地市政府参照国家和省标准制定本地区诊所及全科医生的准入标准和监管办法。在医疗中心的配合下规范其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和继续教育制度(协议)。对条件很差的地方,政府可通过鼓励政策,或通过卫生院担负百姓需要的门诊医疗服务,以确保为所在地域提供均等的一级医疗服务。

国际上,无论何种医疗制度,其一级医疗都主要是私人开办的。它符合医疗发展和医疗市场规律,符合所有最基层服务都只有市场调节力量最强、最好的规律,也符合我国三十多年来“抓大放小”的成功改革经验,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变化

的需要,更符合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方向。我国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医改基础并逐渐建立相应政策环境,可在不影响现行政府办基层医疗的同时加快非公诊所的发展进程[14],为政府逐步定位到监管位置创造条件。

上一篇:同桌老班微作文下一篇:企业文化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