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屈原

2024-05-04

渔父屈原(通用17篇)

篇1:渔父屈原

渔父,渔父屈原,渔父的意思,渔父赏析 -诗词大全

渔父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J其糟而f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ざ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篇2:渔父屈原

只因从小过惯了端午节,听惯了对屈原的赞美,所以心中早就树立了屈原的高大美好的形象,他那种爱国,为明忠贞而投身汨罗江的情怀早已深深地震撼了我。虽被流放,但依旧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足以证明。虽被流放,但依旧忧国忧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达了他的爱国情。

此时《渔夫》将屈原的正面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勾勒出一个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的诗人形象,反衬出诗人精神形象的高大。通过渔夫和屈原的对话,展开了思想交锋,把屈原的内心矛盾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江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使屈原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渔夫更加明智,能够做到与世推移,而屈原过于清高,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投江而死是他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我看来,不论屈原能否被那个时代所容纳,还是在当今时代能否生存,他的品质都是当时和现在所缺少的。正是因为像屈原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被称为伟人。正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才会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屈原的品质是高尚的,才需要我们一直推崇和学习。那么相比那些当时能否被容纳,在当今是否可以生存这些物质上的讨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屈原因为社会因素、时代因素投身汨罗江,但是能够在一个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代做到保持本心,那么在我看来他的死是无憾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途也。”屈原为人生追求而死,为祖国而死,这是多高的泰山也无法比拟的。一些人所谓的“清高”只是他的理想追求,只是他不肯随波逐流的形容词。

如果非要说屈原在当今时代会是个失败者,但是我想说他会是未来的成功者。时代在进步,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像屈原一样有人生追求,并为之执着的群体。不要总是用时代的局限来掩盖屈原的闪光点,不要用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评价这个人的价值,我们应该看重这个人身上的品质精神。

篇3: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作品中呈现给读者这样的画面:一端是岿然的江岸,屈子愀然独立,风飘散发。另一端是明净的江面,漂泊着一叶扁舟,苍老渔父弯腰抚桨,嘲风弄月。画面具有空灵的美学特质,也具有儒道文化的象征意蕴。这里远离市井,唯有旷远的江面,除却人物和渔舟别无更多纷繁什物。读者的思绪在空白处渐渐缥缈,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作品呈现的对立两方所代表的具体元素来解读其内在的文化审美意蕴。

一、岸上形象——泽畔行吟的意象破译

泽畔行吟,历来为文人高士所欣赏,常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其内涵极为丰富。

泽畔即岸边,岸是土地尽端,土地是固定的、坚实的、静默的形象,通常具有厚重的审美特质。《周易》中,“地”为“坤卦”,《象》解说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大地形象劝勉君子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土地具有承载万物的品德,是万物附着生存的基础。因而,土地代表国家,代表秩序,代表儒家文化的命脉。“社稷”中的“社”就是表明对土地的膜拜,屈原所立足的土地正是代表儒家文化的一面。从屈原和渔父的对答开始直到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我们感受到屈原的执着,正如其脚下的大地,坚定不移。而坚定执着往往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譬如脚下的土地,不免于风沙的剥蚀,洪水的冲刷。儒家文化正是着眼于人世,汲汲于救世,投入多,受损多,必然染有些许悲情。

立足于岸边的屈原形象,大可理解为苍莽大地幻化的具象。作品中就是如此描绘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交代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是被楚王放逐;“游于江潭”,点明了地点,也暗示屈子从庙堂贬落江湖,无家可归,无所用世。一生为联齐抗秦、振兴楚国而奔走的屈原,竟遭小人诽谤,“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涉江》),想到家事国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不由忧心忡忡,所以文中描写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面临困窘,屈原内心极其矛盾,下意识地在水边游走徘徊。

水和工具有相对立的文化内涵。水有灵动变化的特质,代表理性,代表变通,可以给人以旷达的人生喻示。孔子曾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许就想放弃执着,遁迹海上,逍遥自在。水总是给人蜿蜒流走的印象,古代士大夫一旦走向水边,表明心兴波澜,万难排遣,困惑迷茫。屈原走到水边,走到土地的尽端——泽畔。他内心汹涌的定然是哈姆莱特式的哲学沉思:“是生存,还是毁灭?!”渔父的劝慰,反倒激发屈原对理想、对操守的一以贯之的坚持,最终纵身一跃,恍若流星在天幕划的一道银白弧线——自沉江中,以自身的毁灭坚决捍卫儒家文化的终极要义:舍生取义。

二、水面形象——鼓枻而歌的意象破译

作品中塑造的渔父形象,显然是隐者形象,同样含蕴着丰富的审美意蕴。

首先,在读者的心目中,渔父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父”通常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岁月风霜、人生历练能使人明于得失,趋于平淡,老者形象总能给人沉静超然的印象。而“渔”,或网或钓,通常为隐者遁迹江湖所从事的标志性活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理解为“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的确如此,我们读者宁愿把渔父想象成垂钓沧波的形象,这样有几分闲雅之趣,超然之态。而“网”多几许功利,少几分风雅。“钓”还意味着耐心与等待,意味着隐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也正是由于渔父的这份闲适旷达,多少寄寓了人们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而总给读者诗情的想象。

其次,渔父与水结缘。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因此,水又可以看作道的象征。《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刻意》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儒家经典《论语》也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水的灵动多变给人带来智慧与变通的觉解,无论儒还是道对水的理解是相通相融,趋于一致的;对水的亲近也是源于天性,胚胎成形,静卧羊水,人自然就有亲水情结。

再者,《楚辞·渔父》中的渔父是乘着舟的。舟,当是小舟,通常以一叶扁舟来形容船小巧逼仄,至多还能容一人对饮。渔父通常是独来独往,唯有小舟才能显现泛波逐浪的那份飘逸闲适。

另外,《楚辞·渔父》运用写意手法,着意勾勒人物的神韵,这更能给人丰富的联想。比如,渔父的衣着,应当是披蓑顶笠,抑或羊裘斜披,而决不是衣纨着锦,光艳考究,这与道家文化的恣性自然、放浪形骸相一致。而处于对立面的屈原尽管“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无论如何也是峨冠博带,贵族气韵,尽显自己的立场与出身。人们的思维总是以具体形象以及画面形式出现的,以上这些信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在潜意识里自然是默认的,古代《屈子行吟图》就是很好的佐证。

三、儒道碰撞——一问一答的意趣破译

很具诗情的是,作品营造了一个动人的画面。在这里没有市井的喧嚣,只有天地间的大空旷,大宁静,提供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在岸与水的对决中,两个高人作了一次高水准的哲学层面的对话。在极其精妙的一问一答之中,人物形神毕至,各自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美学意蕴尽情张扬。

渔父首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话语中有惊奇,有关切,也不乏些许揶揄,有很大的驱动性、诱导性。面对这样的问话,积聚着满腹怨愤的屈原,不由如火山爆喷,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以诗性的喻说把内心愤懑不满尽情宣泄出来。

渔父因势连问:“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一论三问,以圣人变通处世为发端,然后以屈原对话中的“清”“浊”“醉”“醒”来做一番道家思想的诠释和劝解。

屈原内心澎湃,诗情迸发:“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先以沐浴者的心态作比,继而表明立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极其悲壮的人生抉择正体现儒家文化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舍生取义”的殉道思想与完美的人格追求。

在一番对答中,渔父莞尔一笑,敲桨放歌而去。“歌”就是那著名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歌以水即喻,彰明变通处世态度。“水清”喻意政治清明,君子就可以为官出仕,“缨”是仕宦者衣着特征,借代出仕者的身份;“水浊”则代表世道黑暗,既然水是浊的,那只能用来洗洗脏脚了。尽管混沌处世,随波逐流,甚至装疯卖傻,但可以全身保命。整个社会污浊,以个人的微薄力量去力挽狂澜,岂不可笑?这就是渔父所歌的内在深意。

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论语》中记述的那个楚国狂人——接舆,他从孔子面前经过,一路高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似乎以打哑谜式的方式寄寓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当时孔子想主动和他攀谈,他“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辞·渔父》中的这位渔父也是“遂去,不复与言”,他一路高歌,消失在茫茫烟波之中,把背影留给屈原,也留给我们读者。他悄然隐退,留给我们的是耳畔袅绕的歌声,不尽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作品中塑造的渔父形象还见于《庄子·渔父》,那是借助“渔父”来直接批评孔子,指斥儒家思想的弊端,并借此阐述“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但相比较而言,《楚辞·渔父》中的渔父言辞不似《庄子·渔父》中的那个渔父激烈,而是温婉平和,萧然旷达,反倒令人回味绵长,玩味不尽。

篇4:我品《渔父》中的屈原

一.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渔父》中屈原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和“众人”,屈原把自己放在大众的对立面,特立独行,这是一种笑傲人世的情怀,也是一种自大。这种自大来源于他自己出身的自信。在《屈原列传》中太史令这样介绍“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在《离骚》中屈原自豪的高唱“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没有因为血统的高贵而变成一个纨绔子弟,而是知道自己源于这份贵族的血统,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责任与使命就是他的理想,就是他要坚守的道。出于对坚守道的自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本心,正如屈原《离骚》中所言“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所以,“举世”和“众人”影响不了屈原,这份笑傲人世的情怀让后来者敬重。

二.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屈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上到君王下到大臣百姓都是“醉”之状态。《屈原列传》中描绘了屈原的处境“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当社会环境恶劣到极点,上到两代君王至臣子到平民,没有清醒之人,这是怎样的悲痛,打破了屈原的所有希冀,理想的破灭。

在这样环境中,屈原的“独 ”让人心痛。难言的孤独,无人理解的悲痛。这样的痛苦无人倾诉,无法排解的郁结。一颗孤独的灵魂找不到慰藉。

如果这颗灵魂也一起“醉”了,或许就不那么痛苦,而此刻屈原是“醒”着的。“醒”,突然想起鲁迅先生著名铁屋子比喻。黑暗的铁屋子里的人们在熟睡着,就要闷死了,就只有你醒过来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和痛苦呢,这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呢?

不仅仅是“醒”一种痛苦与悲哀,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也是一种痛苦。“清”是对道的坚守,洁身自好,所谓“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被理解的孤寂。这种孤寂就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切看得太明白,这种世事洞明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而无法去改变的痛苦。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14个字中,可谓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让我们看到屈原那种不堪的处境。这句中的“我”让我不由联想到了杜甫笔下所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蔡琴的这句歌词形象的诠释了屈原的孤寂与悲哀。

三.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这样孤寂清醒着的屈原,认清了社会现实,知道了自己无法扭转乾坤时,只能选择以死殉道,以死殉国。很多人说屈原可以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活着,在儒家的思想中寻到一条出路,或者学渔父在道家的思想中寻找新的出路。而这些都不适合屈原,不适合他的血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屈原的投江是无奈也是必然。正如冯友兰所说:“中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诗人自杀是缘于对自己信念的绝对忠诚。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屈原以生命来殉自己的祖国。 而作为一个诗人的屈原用诗人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使他和诗歌得到永生。帕斯卡尔所说:“在我们与地狱或天堂之间,只有生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它是全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屈原就是用它最宝贵的生命成全了他的信念。以身殉国以死明志。

三句话写尽了屈原的一生,一个洁身自好,孤寂的屈原,一个只能无奈选择投江的屈原,这样的屈原遇上渔父也只能辜负了渔父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轨迹,只能留给渔父一个远去的背影。从一首歌词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一位历史人物,有时在我们的教学中去灵活的吸取歌词中的养分,会给你的教学和理解打开另外一片天地,带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更加的专注,互动性会更强。

篇5:渔父屈原原文及翻译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屈原个人资料:

篇6:渔父屈原

渔父词/渔父,渔父词/渔父周紫芝,渔父词/渔父的意思,渔父词/渔父赏析 -诗词大全

渔父词/渔父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体裁:词 禁中图画访玄真。晚得歌词献紫宸。天一笑,物皆春。依旧扁舟钓白苹。

篇7:渔父屈原

渔父词/渔父,渔父词/渔父薛师石,渔父词/渔父的意思,渔父词/渔父赏析 -诗词大全

渔父词/渔父

作者:薛师石朝代:宋体裁:词 夜来采石渡头眠。月下相逢李谪仙。歌一曲,别无言。白鹤飞来雪满船。

篇8:《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

下面,笔者想结合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第二节的思考,作些阐述。

第二节文字为:“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怎么理解这句话?一般认为渔父是一个隐者,他是想以此说服屈原顺应万物,与世无争。这样理解,固然不错,只是,可能失之粗放。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要屈原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是要屈原放弃原则、醉生梦死。而高尚、清洁是隐士的重要特征。隱者,世清则仕,世浊则隐,保持清醒,洒脱处世。真正的隐者可以与世无争,但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濮水垂钓”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到这种清洁精神所滋养出的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即使本文最后部分,“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里展现的也是一个远离污浊、黑暗的隐者形象。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渔父是个隐者,既然清洁是隐者的特征,既然渔父自己并没有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为什么要劝屈原如此呢?或许,只有准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第二节文字的深意。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这首先要厘清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关系。在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渔父与屈原关系的争议。王逸《楚辞章句》说这位渔父“避世隐身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问答”,他显然认为渔父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渔父对屈原之身份、处境、心境的认识,会发现这位“渔父”极有可能就是屈原的另一个自己。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达则兼济天下”,屈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自己的耿直、群小的谗言,又因为国君的不明,屈原在政治上屡屡失意,于是在流放的困境中,他开始接近道家的思想,劝勉自己要圆通顺应、与世无争。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彰显着屈原内心的矛盾,象征着屈原人格的两个侧面。屈原和渔父的关系极类似于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的关系。

如果渔父可理解成屈原另一种思想的外化,那前面渔父看似矛盾的劝说,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面对污浊的社会,不管是坚持操守,舍生取义,还是与世推移,隐逸山林,都需要战胜自己,超越环境,超越社会,有坚忍不拔心志之支撑,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在困境中,在污浊社会的挤压中,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弃原则,投向世俗的怀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所以,第二节有关劝告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文字未尝不可以看作屈原心底第三种声音。由此,我们发现,在屈原这个伟大人物的心中,舍生取义,隐逸山林,随波逐流,三种思想交织在一起,这种纠结是多么复杂,这种矛盾又是何其深刻。如果这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文章开头的描写,或许会受到更深的震撼。“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里漫无边际的“游”和“行”,这里让人心痛的“憔悴”与“枯槁”,不只是缘于物质的缺失,不只是缘于流放的困境,更缘于其内心长时间的深深挣扎。而经历这样的挣扎,屈原又最终选择了举身赴长流,其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可谓纠结越深,其选择愈显可贵,其人格也愈显伟大。一篇《渔父》,将屈原这一崇高的悲剧形象如此鲜活、如此血肉丰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篇9:渔父屈原

渔父

作者:李煜  朝代:唐  体裁:词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篇10:渔父屈原

渔父

作者:李煜朝代:唐体裁:词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篇11:渔父屈原

渔父

作者:李中朝代:唐体裁:五律 烟冷暮江滨,高歌散诞身。移舟过蓼岸,待月正丝纶。

篇12:读张路《渔父图》

明弘治张路《渔父图》,原藏于日本东京护国寺(见著录《海外珍藏中国名画》肆,P1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版),是张路诸多传承有续画作中的一幅精品。该画纵38公分,横19公分,约合0.7平方市尺。款:平山,印白文:天驰印,水墨绢本立轴。画中巨石绝壁突出溪岸,一叶木舟上渔父凝望水波鱼踪,屏气提网欲撒,舟中一童子撑杆划水而行,溪流弯环,杂草丛生。画的中心部位,山崖野草藤叶垂荫,远景天空耸峙如洗。观全图,幅面虽不大,视野却异常开阔,气势宏伟,情景逼真。现代人有诗云:“峭壁入天庭,波纹静似镜,崖树垂倒映,渔者唤童行。画悬斋拱壁,无拦遮提醒,燃烛暮时分,恐误入随行!”

张路(1464—1538年),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主要活动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擅长山水人物,摒弃了南宋院体规整严谨的限制,而更加奔放豪迈,笔墨具有刀劈斧斫之气质。总结其风格特点是,“纸上饶有铿锵意,笔端颇含斧斫声”,向来被认为是戴进、吴伟之后成就最高的浙派大家。他与蒋嵩、汪肇,在当时可说是显赫一时,尤其在北方,达官贵人都求其画作。他精于人物,运笔非凡,神情活现,渔父轻舟是他常画的题材。人物衣折多用顿折的重墨线条勾勒,山石以粗犷的笔触作大斧劈皴,景致简略,运笔迅捷,笔墨遒劲淋漓。

这幅《渔父图》所用的材质似宋绢精细缜密,与明代的浙绢粗稀薄有很大不同。“浙派”戴、吴、张的作品后世都有仿制,但是民间的仿制比较低劣,笔墨粗率不堪,人物刻画呆板,尤其是驾驭笔墨的能力远远不够。比较近似的是“浙派”传人的仿制,虽然气格、面貌极为相似,但是用笔的细微处仍很难逼真。张路受吴伟的影响很大,这幅《渔父图》整体构图险中见奇,合理且稳妥。用笔简练劲健,山石树木及渔舟,多以侧锋勾勒,线条转折多变,充满着动势。用墨明洁、轻快,或以干笔渴墨勾勒,或以湿笔渲染,或以焦墨提神,把墨色的干、湿、浓、淡,有机地构成水墨淋漓的生动画面。尤其是运笔的迅疾威猛,横涂竖抹,似乎随兴所至,一气呵成,却能洋溢出撼人的气势。渔父与童子的画法粗细不同,服饰用线挺劲细秀,灵妙精巧,顿挫有致。渔父侧首远望,注视水中的鱼影,短衣粗服,露臂赤足,肌肉健实,身后童子撑杆划舟,突兀而起的悬壁山崖约遮掩半身。远处的山高水长,取景于深山幽涧,以表达不食人间烟火的孤高傲慢。他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精心描绘,把画面营造成渔父乐“隐”的情节。

《庄子·渔父》中渔父那种心中恬静,“与时俱化”、“虚己以游世”的思想内涵,在这画面中,被张路塑造成胸怀视野、与道为一、无欲无求的渔父形象。画面内容平和而真实,自然得有如山溪边我们和渔父不期而遇,渔夫健康质朴、神情安详满足,丝毫不掩饰隐士的清高。山石仿马远和夏圭的斧劈皴法,但熟练地利用制绢吸水性能差、不易晕化的特性,多用湿笔晕染相结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草木点染适宜,层次清晰,虚实相生,远近分明。全图柔和蕴藉,并无粗狂草率,恣肆刻露之态,呈现一派闲雅的宋人法度,达到了虚景生而神境现的高度,绝不是持门派偏见者如董其昌所评的“硬、板、秃、拙”等贬抑过分的“野狐禅”之流。

历来对浙派与张路的评价毁誉不一。明代“院体”与“浙派”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又呈现出各自的流派特色,他们共同构成了明代前期绘画主宗南宋的艺术潮流,“院体画”作为宫廷绘画即御用美术,带有明显的政教功能,适应帝王的好尚。“浙派”主宗南宋“院体”,即表现为马、夏的边角之景、劲健之笔、淋漓水墨、斧劈效、拖枝松等形式特征。“浙派”画家取材广泛,重视人物画创作,专注于现实生活的描写,作品具“世俗”味和市民意趣,创作比较自由,情感表达强烈。张路所承续的浙派是历经百年兴盛之后走向衰落的画派,但张路却使其衰而复兴,从院体画法度森严、高雅精丽的重围中冲杀出来,一变而为粗放狂野。这足令恪守传统格局的文人才士们目瞪口呆,群起而攻。张路绘画的艺术特色和杰出成就,不仅冲破了宫廷浙派画法的羁绊,也冲破了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画的格局,故而不但受到宫廷画家们的责难,更受到文人画家们的轻蔑。殊不知张路令一些人诟骂也令一些人赞赏的粗放狂野,正是其艺术中最根本的特质。今天看来,对他的贬抑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

由于张路作品不题诗文,也不署年月,从其作品整体风貌分析,大致可以断定,较为工细的作品多为前期创作,较为粗放的作品多为后期创作。这幅《渔父图》当属于早期作品。张路生活的时代,浙派活动中心也早已由杭州转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南京。张路长期流寓活动于此,遂与南京地区的文人画家史忠、徐霖等有了密切的交往,而史忠他们又与吴门画派的沈周等人关系密切,其画风必然受到新崛起的吴门画风的影响。张路文人士夫的出身,也必然与吴门画派有诸多相通之处,画风除院体工整苍劲、灵润精简以及浙派水墨苍劲、狂放纵逸外,又多了文人画潇洒灵秀、典雅清逸的一面。他以自己才智,以比前人更可惊、可惧的笔墨,改换了“宫体浙夏派”的内在情致,使之从宫廷走人民间,为风行一百五十余年的浙夏派增添了新的活力。

篇13:渔父屈原

渔父

作者:和凝朝代:唐体裁:词 白芷汀寒立鹭鸶,

频风轻剪浪花时。

烟幕幕,日迟迟。

篇14:渔父屈原

渔父,渔父纳兰性德,渔父的意思,渔父赏析 -诗词大全

渔父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体裁:词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鳎吹入芦花短笛中。

篇15:渔父屈原

渔歌/渔父,渔歌/渔父李彭,渔歌/渔父的意思,渔歌/渔父赏析 -诗词大全

渔歌/渔父

作者:李彭  朝代:宋  体裁:词   贬剥诸方真净老。顶门眼正形枯槁。一点深藏人莫造。由来妙。光明@赫机锋峭。

篇16:从《渔父》备课所得

有人说,讲课靠技巧,而备课靠力气。但是如果备课单凭力气的话,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直以来,教材、教参、课件、学案,是笔者备课的主要工具。然而,“大剂量”的知识,如果没有思考与创新,无异于知识的搬运工,长此以往,自己要么变成“非我”,要么变成“空壳”。

备好课不见得就能讲出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但如果备不好课就绝不会讲出精彩的课。《渔父》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的非常平常的一次公开课,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讲课的备课过程较之讲课过程给笔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备课,让笔者获益匪浅。在这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考的快乐。

《渔父》一文篇幅较短。大家知道,越是短文往往越难教,而且这篇文章的教参内容非常单薄,很多内容都得靠老师自己琢磨。于是笔者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自己用心阅读并背过全文。

背过全文,并有感情地朗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只有背过全文,融入课文的情境,才能体会课文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才会涌入脑海。

第二,思考问题: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渔父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

明确: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具有高洁傲岸和特立独行品性的人;本文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超然遁世的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渔父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但作者并没有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

第三,拓展: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

明确: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两人对后世知识分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反躬自问: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地方?

明确:字词和文言知识应该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地方,本文的名言警句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地方。而这些大部分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

第五,思考:学生会有哪些疑问?哪些地方他们会有不同意见?

明确:学生可能会问:“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手法,沧浪之水比喻社会状况,“水清”、“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濯吾缨”、“濯吾足”是根据水的状况而定的,这是一种灵活的生存方式,诗意地表达了渔父随遇而安、知天达命的处世哲学。

学生还可能问“餔其糟”的“糟”,课下注释解释为:酒糟。那什么是酒糟?酒糟能吃吗?

明确:酒糟很明显是不能吃的。本着对课下注释持怀疑态度,所以笔者认为“糟”解释为“糟酒”更为合适,即未经过滤的酒。

学生们对屈原的死到底值不值得这一问题可能会有讨论。

这时,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最补充公孙杵臼、程婴及谭嗣同、康有为的故事作结。

第六、思考:学生感兴趣的授课形式有哪些?

明确:诵读、对读、演读,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把本文改编成小小说是不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第七、思考:本课的授课过程应该怎么安排?板书怎么处理?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问题的安排对本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明确:以诵读为主线,第一步解决基础知识,第二步掌握人物形象,第三步讨论人生选择的意义,第四步检查本文的背诵。作业:改编本文为小小说。

以上是笔者在准备《渔父》一文教学时的一些做法,第一点是对自己本身的充实,第二点、第三点、第七点是对教材的准备,第四点到第六点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备。有了这些准备,笔者对《渔父》这一课的教学有了底气,上课时也从容了不少。

感受: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发现,虽然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独立的思考与认真的准备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成熟,更有效率。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说,课前的准备是没有顶限的,教学的艺术也是没有止境的,只有认真备教材,认真备学情,才能在教学这方天地中获得更大的舞台。

篇17:渔父屈原

古渔父

作者:黄庭坚朝代:北宋 穷秋漫漫蒹葭雨,V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

上一篇:**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下一篇: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杨浦小学四(4)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