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2024-05-16

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共8篇)

篇1: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扭住发展 统筹协调 凝聚合力

xx县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xx县是一个典型的滩区大县、农业大县、省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在深入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中,xx县以整村推进为抓手,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一、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最大限度地汇集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协调发展改革、财政、交通、农业、公路、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构建了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层次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利用各类资金309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451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85万元;定点帮扶资金434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9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3万元。同时,推行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制度。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党员帮户,“大户”、“能人”带动,乡镇、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重点联系一个村,帮扶1—2户特困户,县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每年各定点帮扶一个重点贫困村,至少办2—3件实事,并纳入年终政绩考核,奖惩兑现;党员每人每年帮扶1—2户贫困户,做到特困户户户有人

“帮”,家家有人“扶”,不脱贫不脱钩。

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坚持将整村推进纳入“三化”统筹谋划,科学定位,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扶贫项目资金、科技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的机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投入扶贫资金769万元,修路28公里,植绿化树木6300棵,实施无公害蔬菜种植、优质高产高油花生种植两个科技项目。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基本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照明难问题,村民的生活质量、文化素质、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三、项目循环,滚动发展。围绕增收主线,把产业化作为增强扶贫开发实效的最佳途径。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2011年培育民营龙头企业4家,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大户60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新增存栏生猪2万头,肉、奶牛0.5万头,家禽5万只,发展无公害蔬菜2000亩,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及各类产品基地3个。积极探索科技项目资金周转合作新模式,如将科技扶贫项目引进的优质高效花生品种,发放给贫困户,按种子的50%进行回收,第二年将回收种子再次发放给其他农户,依此法五年周转为一个周期,提高了扶贫项目使用效率,扩大了覆盖面。蔬菜项目采取周转棚的办法滚动发展,到户增收项目采取一对一的周转模式,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在全

省进行了推广。

四、强化培训,夯实基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培训机制,融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民间艺人的参与,通过劳务培训,雨露计划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施,加强农民工的订单培训,既满足了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又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难问题,促进了当地基础产业的健康发展。截止2011年底,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全县建立劳务培训基地2个,投入扶贫培训资金110万元,培训农民工2146人次,安臵就业1940人次,年实现劳务收入1164余万元。

篇2: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县扶贫和移民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切实抓好六大重点民生工程,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力提速。荣获全省扶贫(移民)工作先进县,全市2001—2010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移民扶贫保住房

高度关注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对居住在地质灾害区和深山区的群众有计划地实施移民搬迁,并坚持人的生存权大于发展权的原则,优先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同时加强移民整体搬迁,健全完善移民进度督查机制,坚持重点督查与面上检查相结合,实行工作进度“半月一报”。全年共完成移民搬迁515户2382人,其中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199户948人,深山区搬迁276户1250人,提前搬迁40户184人,超计划582人,超额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大力推进移民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把3个移民安置点列为新农村建设点,为移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共打造省级移民安置示范点1个,市级移民安置示范点6个。认真抓好水库移民工作,发放直补资金48.6万元,实施水库移民项目26个,下拨项目资金113.1万元。

整村扶贫强基础

认真编制全县“十二五”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规划,初步规划实施扶贫项目1489个,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60

万元。全面推行资金浮动制,对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即后十五名的贫困村扣减1-2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奖励前十五名的贫困村。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80万,在108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76个。通过修改建桥梁公路,改善学校、医疗室条件,发展主导产业,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面貌。

智力扶贫提素质

训前加强宣传,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宣传“雨露计划”培训政策和典型致富案例,提高贫困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训中加强监管,审批培训计划,抽查培训课程,确保培训扎实有效。训后抓转移输出,实行转移就业承诺制,定向输出劳动力,切实提高就业率。全年共发放培训补助资金69.4万元,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15批次1359人,其中 “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236名,转移就业率达95%,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我县今年还被列为全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全省仅有四个县入选,我县是吉安市唯一入选的县。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841名贫困群众参加了一年以上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其中“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贫困户156人,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贫困户685人。

产业扶贫促增收

结合全县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一村一品”产业。要求各贫困村安排20%左右的扶贫资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重点扶持金桔、茶叶、油茶、药材、畜禽养殖等传统优

势产业,带动了各村产业的发展,贫困户因此年人均增收280元。积极推进互助资金试点,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5万元,组建扶贫互助社41个,发展社员2800多人,吸纳社员股金140万元,共发放贷款1000多万元,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贷款贴息等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了一条缓解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缺乏等问题的新路子,增强了贫困村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带动互助社成员年人均增收320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互助社管理,先后两次培训互助社管理人员202人次,帮助建立互助资金管理系统,提升了互助社管理水平。

社会扶贫促发展

组织协调全县定点扶贫工作,争取省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信达资金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省地税局、江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和建行江西省分行等6个省直单位到县帮扶,帮扶单位之多位列全省之最。安排108个县直单位定点帮扶108个贫困村,全年各级各单位共为贫困村筹集扶贫资金490.05余万元,争取扶持资金365.2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10.2万元;全县2355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移民户)结成“1+1”、“1+2”帮扶对子,帮扶资金119.65万元,极大地推动了贫困村的发展步伐。

连片扶贫增后劲

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召开,明确将罗霄山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十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我县作为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成功列入。

篇3: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一、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婚育观念,实现和稳定贫困地区的低生育水平

降低我市贫困地区人口增长,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的生活质量,是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贫穷落后边远山区,老百姓依然存在着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观念,存在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这种传统思想、落后观念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扶贫开发,治理农村贫困现象,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引导山区贫困群众树立“优生育”、“少生快富”的思想观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少生优生”不仅可以“脱贫”,而且能够“快富”,使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要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要制定和实施更具导向性、优惠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计生家庭在发展上有优势,政策上有优惠,社会上有优越感。

二、加大计划生生育庭的扶持力度;巩固和改善困地区落后面貌

为了奖励响应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纯女户家庭,鼓励更多的人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加快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对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尤其是纯女户的家庭,在政策上优先倾斜、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优先支持、在贷款上优先提供、在技术上无偿服务、在培训上优先安排。2011年优先帮扶贫困计划生育项目扶持资金446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优先对241户计生户贴息,培训计生家庭劳动力2340人次,并选送5名计生户子女免费就读深圳高级技师学院。真正让计生户、纯女户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的好处。今年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将继续实施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乡、村和扶贫对象倾斜。将贫困计生家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实际,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对贫困计生家庭予以优先优待。帮助贫困地区计生家庭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积极开展素质培训和计生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

着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针对贫困地区地方病、出生缺陷、生殖疾病发生率高的实际,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优生咨询等服务。将预防出生缺陷的关口前移,在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加快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动实施贫困地区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倡对贫困乡村计生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并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加大对各级各类残疾学生扶助力度。对计生贫困户的青壮劳动力优先安排培训,以解决计生贫困户家庭文化素质低,致富技能缺乏的瓶颈。一方面依托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深圳高级技师学院实行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就业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会代培、入户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和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新科技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计划生育贫困户劳动力的致富技能和科技意识,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劳动力依靠科技技能的致富能力。

篇4: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措施有力、亮点突出、成效明显。

○ 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各地、各帮扶单位把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作为工作重点,一户一法、对症下药,大幅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至2015年底,帮扶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20元,比帮扶前增长3.6倍,达到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比规定的45%超出24个百分点,90.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

○ 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各地、各帮扶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大力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至2015年底,257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平均1.14万元提高到10.2万元,实现了“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5万元”的目标。贫困村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5元,比规定的60%超出30个百分点。

○ 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3年共完成贫困村农田灌溉水渠建设21892公里,村道硬底化12273公里,解决了6601宗农户饮水安全问题,新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5695项,村卫生室覆盖比例达到99%,贫困村100%建有公厕。累计搬迁安置“两不具备”(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2600个、38442户、16.8万多人,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150681户,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 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各地、各帮扶单位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底线民生,不折不扣将扶贫开发与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相结合,实现民生“兜底”。贫困村内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贫困户100%纳入保障,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贫困户适龄子女“普九”入学率达到95%以上,考上高中(中专)和高等院校的贫困户子女没有出现因贫辍学现象。

○ 贫困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

重点帮扶村党组织运转比较规范,组织阵地基本实现“五有”(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公示栏、有工作制度),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提高,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进一步提升。

○ 民意测评帮扶双方满意率高。

群众对驻村干部工作、贫困户增收、村集体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帮扶单位工作表现等5个指标的综合测评满意度达到99.98%;帮扶方对被帮扶地党委、政府支持配合、村“两委”班子团结、镇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当地落实有关保障政策、群众自主脱贫5个指标的综合测评满意度达到99.99 %。

在3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过程中,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吃苦、勤于工作、甘于奉献、事迹感人、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调动各地、各有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打赢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战,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对2013-2015年为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省纪委扶贫工作组等746个单位、何荣辉等1198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篇5:茶叶连片开发助推扶贫攻坚

高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早在宋朝就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种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有茶园8万亩。目前全县有种茶农户近5万户,茶园19余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6.2%,年产茶6000余吨,茶叶总产值2.6亿元。我县于1985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茶生产基地县,2002年再次被确定为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茶叶,已经成为我县农村三大产业经济带和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为继续做强做大茶叶支柱产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我县要充分利用进入省级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县的历史机遇,依托早白尖茶业、川红茶业、峰顶寺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在文江、可久、落润、大窝、双河、潆溪等镇乡实施茶叶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争取在“十二五”期内新增茶园面积5-7万亩,切实加强我县茶叶产业发展,扩大规模,加快升级,促进茶叶产业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经济增长。

一、实施茶叶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背景和条件

(一)高县县域基本情况。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系北端,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其中43.9%属低中山地,是典型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辖7乡12镇,总人口52.97万,其中农业人口46.48

湿润气候,肥沃的土壤多显酸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对茶树的生长有着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全国规划建设的优势农产品特色产业带之一。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强农业投入,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要求,继2001年基地获国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后,2006年又获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同时早白尖茶业、林湖茶业的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认证,其它生产企业的产品均达到国家标准。

4.符合县域产业规划,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茶叶产业具有相当规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加强基地建设,优化茶叶品种,实施品牌战略。二十年间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均翻了一番多,且连片建成了无公害优质高产茶叶基地、优质茶生产示范基地、茶叶良种良繁基地等一批稳固的产业基地;培育了早白尖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对茶业发展给予了有力的带动和支撑;创立了早白尖、林湖、峰顶寺等一批系列茶知名品牌,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名优品牌和产品认证,走出了一条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 “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5.市场需求大,龙头企业带动强。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世界茶叶消费正以2%的速度增长,国内消费增长速

度超过5%,绿色安全的茶叶产品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各种饮料,正逐步引领世界饮品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绿茶饮料的销售正以30%的速度增长,预测在2—3年内有望超过碳酸饮料。近年来,我县茶叶产品品牌优势空显,国际贸易出口不断增加,有望重振茶叶对外贸易重要基地的雄风。

6.产业体制健全,生产技术有保障。县农业局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成立了茶技站,有8名专业技术人员常年指导茶叶产业,在茶叶产区培育了种植大户26户。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加强技术骨干培训和技术创新,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5人、营销管理人员108人,技术队伍相对稳定,且有较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经验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种、管、采、制各生产加工环节规范管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36.8%。早白尖茶业是全国六家“食品(茶叶)安全保证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之一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实施茶叶连片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主,解困为先;增收为主,产业为先;基础为主,路水为先;人居为主,环境为先;自强为主,扶志为先”的“五为主,五为先”的扶贫理念,按照

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明显。茶叶种植成本低,技术含量相对不高,耐旱能力强,适宜于广大贫困山区,是调整山区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项目。种植一亩茶叶按现行价格计算,投入资金3160元,其中种苗等直接投入现金1200元、直接投劳折资250元、采管投劳折资1710元,收益4200元,净收益1040元。若加上工资性收益1710元,实际农户收益2750元。且栽茶属一次性投入,收获期为20年以上,后期投入少,与栽植一般农作物相比亩增收2000元左右。特别是茶叶种植投资少、见效快、无风险、技术要求不高、效益周期长,是不可多得的项目。

(二)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生产基础条件和农户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道路更加通畅,水利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连片产业进一步扩大,水土流失逐渐减少。农户居住条件改善,乡村环境净化,可拉动项目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观光农业发展,为全县农村产业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扶贫效益显著。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的连片开发,将彻底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提高项目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为项目区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增收项目,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低收入贫困群众将稳定实现脱贫致富。

(四)生态效益较好。茶叶属多年生灌木,根系发达,四季常青,茶园中可间植梨子、李子、桂花、银杏等果树和经济树木,二者相得益彰。种植茶叶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篇6: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小井村位于轿顶山景区核心区域, 全村现有160户520口人, 分居在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11个自然村。该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薄石厚、水资源匮乏, 现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2003年, 农民企业家赵平生多次来到小井村考察调研, 非常欣赏小井村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 最终决定与村两委合作开发轿顶山旅游资源, 带动小井村脱贫致富。2004年赵平生等四人投资200万元, 注册成立了辉县市轿顶山旅游开发公司。2010年轿顶山旅游开发公司与沙窑乡 (原后庄乡) 政府、小井村委会签订了为期20年的旅游开发合同, 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按照合同规定, 旅游开发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 涉及小井村的11个自然村。轿顶山旅游开发公司委托开封大河旅游规划设计中心对景区开发进行了系统的全面规划, 编制了《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2011年12月, 辉县市政府对景区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

到修筑登上轿顶山顶的登山步道、龙脉长城、历史文化景观、官职文化长廊、天云观及神奇独特的摩崖石刻等人造景观, 并率先在南太行旅游景区安装了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实现了景区发展一年一大步, 年年有创新。2015年9月, 轿顶山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4A景区的评审。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风光秀美、文化厚重的旅游胜地。2016年1—8月份景区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0万多人, 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2016年, 小井村贫困户由原来的62户减少到了47户, 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3500多元。

为了支持村民发展旅游, 2013年公司出资10多万元委托宜兴市云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对小井村污水处理进行了规划设计, 现正在筹建中。2014年公司又出资600万元委托北京优山美地规划院对景区的农家院和商业网点等进行规划设计, 统一建筑风貌, 统一经营模式, 有效防止了乱搭乱建。目前, 新的景区建设规划 (2016年—2030年轿顶山景区发展规划) 即将完成评审, 相信不久的将来, 轿顶山景区和小井村会有更好的发展。

几年来, 轿顶山公司先后投资3700多万元, 修建了10个自然村的村村通道路17公里, 使村道由原来的不足3米宽拓宽到6米, 并全部硬化。有效解决了小井村民长期以来的行路难问题, 使每个自然村都能发展农家乐。2014年, 轿顶山公司投资430万元, 在小井村村委会附近修建了1.2万立方米的泉水蓄水池, 可有效解决600人的用水问题。并架设饮水管道5公里, 使土窑凹、深沟湾和石裂缝3个自然村的98户和4家农家乐宾馆通上了自来水。

篇7: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一、点军区贫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点军区贫困特点

( 1) 名为城实为乡。 点军区国土面积53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 , 农村区域面积占比高达99%;2013年,点军区常住人口10.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5%,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53.7%和54.5%) 。 点军区虽为宜昌城区,但农业人口、农村区域面积两个占比之高,在全省市辖区中绝无仅有,名义是城区,实际上是乡村。

( 2) 民穷区也穷。 2013年点军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295元,排在宜昌五个区最后( 西陵区23755元、伍家岗区23049元、?亭区21413元、夷陵区21621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695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367元,低于全国( 8896元) 和宜昌平均水平( 9121元) 。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2692人, 贫困发生率 达13.3%, 高于全国 ( 8.5%) 和全省平 均水平 ( 8.0%) ,与山西( 12.4%) 、宁夏( 12.5%) 、广西( 14.9%) 水平相当;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02亿元,人均41088元;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016万元,人均910元;人均公共财政收入远低于周边的“ 国贫区”秭归( 1626元) 和长阳( 1419元) 两县。 此外,全区累计负债3亿多元,其中区级财政负债2亿多元,村级负债1.2亿元,村平均负债237万元,区乡村三级负债沉重。

( 3) 东西发展不平衡。 点军新区规划布局为东部,西部外围25个村仍为农村发展格局, 东西发展不平衡特征显著。 西部25个村的贫困人口多达7237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57.02%; 贫困发生率19.10%,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 13.3%) ;贫困户人均收入为2169元。 调查还发现,点军农村总体呈现“ 山上穷、路边富、远城穷、近城富”的特点,落步淌、席家淌、高岩村、上峰尖村、三岔口村等受财力不足造成对外交通不便,山上居住条件简陋,生活生产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后劲乏力,成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

2、点军贫困发展趋势

近年来,点军区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扶贫攻坚,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老区建设为抓手,以插花贫困村扶贫攻坚为突破口,以旅游扶贫开发、搬迁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开发、社会扶贫开发为试点,贫困现象得到了明显扭转,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由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 通过多年开展扶贫攻坚,点军区无论是贫困面还是贫困程度,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控制,居民的温饱型贫困相对减少;横向相比,点军区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发展型贫困更加突出。

其二,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 尽快贫困发生率逐年减少,但基础设施、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绝对贫困比重依然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与西部一些省份相当;同时由于投入体制、产业结构等根本性问题尚在探索优化中, 居民增收幅度缓慢,相对贫困依然存在,横向相比有扩大的趋势。

其三,城乡分割贫困向社会转型贫困转变。 点军区长期处于“ 农业型市辖区”的尴尬地位,点军区现有的贫困属于城乡分割贫困;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了点军区新型城镇化步伐,未来点军区将成为真正的城区,从农村向城市转型将会出现新的贫困现象。 特别是随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的临近,如果城乡统筹扶贫开发不到位,点军城乡差距和相对贫困差距有被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二、点军区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思路

1、基本原则

立足点军区“ 名为城实为乡、民穷区也穷”现实特点, 以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增强发展能力为中心任务,以“ 宜昌市点军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为重要平台,按照“ 精准扶贫、区域发展、城乡统筹、一步到位”总体部署,以“ 规划统筹引领、基础设施先行、优势产业支撑、 精准扶贫到位、生态保护优先”为工作重点,创新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新机制,力争2020年以前实现点军区整体脱贫、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人为本、绿色繁荣。 把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安稳致富放在首位,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并重,增强居民自身发展能力,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脱贫到人;坚守生态安全,不能因扶贫开发破坏生态屏障,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投入不足是制约点军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方面要多方面争取资金,另一方面要从投入体制上破解长期困扰点军财力不足的难题, 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支撑城乡统筹扶贫开发的基础条件。

三是城乡统筹、产业支撑。 发挥新区近郊后发优势,与点军新区建设相呼应,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 一体化”;以服务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为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提供产业支撑。

四是改革创新、政策先试。 坚持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精神,加大城乡统筹扶贫开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财政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等领域谋求新突破,为结对帮扶市场化、生态扶贫搬迁提供政策保障。

五是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精准扶贫,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跟踪帮扶,消灭绝对贫困。 对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因灾因病等陷入暂时性贫困人口提供救济救助,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扶贫。

六是政府主导、市场主体。 既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做好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又要发挥市场主体的龙头带动作用, 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吸引资源要素向点军农村地区和优势产业集聚。

2、开发思路

一是在目标上实现“ 民富区强”。 点军“ 民穷区也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破解“ 民穷”首先要破解“ 区穷”的体制机制。 为此点军区要转变过去单一的扶贫开发思路,把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与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相结合,把城乡统筹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新区大开发与新农村大发展相结合。 既要提高扶贫对象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实现“ 民富”目标;又要促进点军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跨越发展,实现“ 区强” 目标。

二是在方式上实施“ 综合扶贫”。 既要坚持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广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开发试点经验,鼓励点军城乡统筹扶贫开发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新区建设要让居民分享大城建设红利,村民可用 “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收益分配权 ”入股 , 积极探索农村人口“ 市民化”、“ 股民化”,依靠市场力量实现“ 民富区强”。

三是在抓手上实行“ 项目带动”。 项目是城乡统筹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抓住了重大项目,就抓住了发展的“ 牛鼻子”。 要围绕扶贫开发的优势产业,集中连片策划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扶贫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构建现代都市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项目集群投资平台,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四是在保障上实行“ 政策捆绑”。 既要把各项扶贫开发和惠农政策资金捆绑使用、统筹安排,集中用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又要把扶贫开发政策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和稳定温饱的基本手段,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为全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综合而言,点军区作为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从基础层、核心层和保障层方面进行有层次地推进扶贫开发与综合发展( 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 。

三、点军区城乡统筹扶贫开发的对策

1、规划统筹引领,推进试验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面配合与全力参与。 建议成立宜昌市点军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按照“ 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 集约发展”的原则,统筹谋划新型城镇化和优势产业发展, 做到规划一步到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重点产业布局一步到位。 根据优势产业布局、发展前景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突破行政村界限,实行连片集中布局,试验区初步划分为现代农业功能区、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乡村休闲功能区、生态屏障功能区。

一是现代农业功能区。 范围包括黄家岭村、穿心店村、 茅家店村、安梓溪村、泉水村、长岭村等,现有的柑橘、茶叶等传统农业相对集中,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而且产业发展较为充分。 不足之处还没有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小型的柑橘打蜡厂和茶叶加工厂, 也没有形成农业品牌, 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该功能区可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基础,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实施龙头企业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打造农业企业品牌,是未来发展出路。

二是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 范围包括车溪村、土城、李家坝、三涧溪、花栗树、双堰口以及文佛山林场、楠木溪村以及七里村的部分,目前基本形成车溪民俗旅游区、青龙峡漂游风景区、文佛山( 石门洞—执芴山) 宗教旅游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扶贫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是除车溪旅游品牌外其余的品牌效应不高,青龙峡旅游产品单一,文佛山 ( 石门洞 —执芴山) 还处在初级开发阶段,文化旅游服务配套不全。 该功能区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先整合开发车溪—青龙峡景区,按全国景观特色旅游名镇的要求改造完善土城乡旅游功能和景观环境,加强星级农家乐等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变门票经济为产业经济;在曹家畈规划建设奥山文化旅游城,建设休闲旅游综合体;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合投资文佛山( 石门洞—执芴山) 宗教旅游区。

三是乡村休闲功能区。 范围包括望州坪、落步淌、席家淌、高岩以及朱家坪、上峰尖、天王寺、新村、柳林村和七里村的部分,拥有自然村落意境、山水风光资源、景观花卉苗木等乡村休闲资源丰富, 白云山—高岩一带海拔较高,夏天气候凉爽;朱家坪—上峰尖的松门溪、柳林河等水系发达,新村村、天王寺村紧邻点军新区奥林匹克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有潜力,白云山、落步淌、高岩、平善坝等效果初步显现。 不足之处是这里乡村休闲产业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 该功能区重点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未来发展成为宜昌城郊休闲公园,近期尽快编制乡村休闲公园发展规划,把新农村村庄建设与星级农家乐、乡村客栈和休闲度假基地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与农业休闲园区建设相结合,可借鉴重庆武隆仙女度假小镇建设和荆门彭墩村迁村腾地经验,结合白云山休闲度假区项目,在西部望州坪村集中规划兴建白云山度假小镇;整治松门溪、柳林河水系景观,规模种植花卉苗木,规划布局乡村休闲项目;天王寺和新村发挥近城优势,引导发展都市服务业和休闲养老产业。

四是生态屏障功能区。 由东部长江西陵峡、北部杨家溪—野马溪、西部白云山—铜宝山、南部轿顶山—文佛山— 执芴山—荆门山围合而成,这些水系和山体构成了点军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区内的王家坝、楠木溪水库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西南部外围的山区及其他部分高山地区, 地理偏远,山大人稀,地贫瘠,可利用土地少,道路、饮水、 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居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重点对纳入生态屏障功能区的居民实行生态搬迁移民、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对生态屏障功能区搬迁居民实施生态补偿; 在保护生态山林和水源地的前期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2、基础设施先行,夯实扶贫开发基石

一是加快点军新区建设,打造经济增长极。 构建“ 一主四辅多点”新型城镇化体系,即以点军新区( 五龙片区) 为重点,以艾家、联棚、桥边、土城集镇为支撑,重点建好土城全国景观特色旅游名镇和白云山风情度假小镇,集中规划若干个特色村庄,推进产城融合,使之成为承接农民转移、 促进居民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基地,打造成为全区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加强大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一体化发展。 对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的点军大道延伸至土城集镇, 实现与G241国道改线的衔接; 按照生态旅游公路的标准改建土三公路对接联棚,新建三峡人家至平善坝、牛扎坪对接江南大道,形成西承三峡大坝、东达清江画廊的江南旅游大通道。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等升级通行政村道路, 加快断头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便民路和交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便民路入户、机耕道到田。 三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以城乡统筹的观念统筹全域发展,用经营管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办法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保护王家坝水库、楠木溪水库等饮用水源, 逐步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 分类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坚持扶贫搬迁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全面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完成庭院绿化、垃圾收集站点、公共排污设施、 沼气池及污水处理等人居配套建设。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电网覆盖率,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在土城规划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为发展农业物流奠定基础。

3、优势产业支撑,增强扶贫开发实力

从点军实际情况而言,农业产业化和生态旅游产业化是两大发展方向, 要与点军区新型城镇化实现“ 三化”同步。一是构建现代都市服务业。遵循产城融合的原则,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点发展现代都市服务业,使之成为承载居民就业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新区规划布局中,集中安排文化产业项目、休闲服务项目、商贸物流项目等。 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严格限制养殖业, 构建柑橘、茶叶、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引进或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市场主体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互助资金组织联营发展、连片开发、品牌共享,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三是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把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民族特色旅游扶贫, 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理念,把西部农村整体规划为城市近郊山地公园,在未来使之成为类似北京香山的宜昌城市休闲公园,建好美好生态家园。 车溪村、花栗树村、高岩村要发挥紧邻知名旅游景区的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和本地自然环境,从旅游六要素发展相关产业;席家淌、落步淌要结合自然生态和气候优势,发展高山休闲度假产业。

4、精准扶贫到位,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精准扶贫是基础,提升人口素质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 要强化人自身的因素在扶贫开发的主体作用,既要增强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又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能力。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就扶贫对象而言,针对老弱病残对象,采取社会保障和对口帮扶等政策扶持,重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对负担性贫困对象,针对他们子女上学负担或老人赡养负担或生病医疗负担或突发性灾害导致的负担,采取慈善救济、企业帮扶等措施, 还要提高社会保险意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对资源性贫困对象,针对他们所处的资源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差问题,实施生态搬迁移民;对能力性贫困对象,针对他们缺技能、缺技术、缺信息,实施雨露计划,把贫困户能力建设置于扶贫项目建设之中, 实施职业教育免费。 二是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村居民的脱贫致富能力,既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理念新、素质高、懂管理、会经营的基层干部队伍,逐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又要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转变“ 雨露计划”培训方式,着力培养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能手、农民经纪人和三大优势产业工人; 继续实施“ 农村贫困家庭零转移就业工程”,鼓励大学生、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5、生态保护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8:扶贫开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在过去10年,民族贫困地区通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项事业都有所提高,民族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1219元增加到2010年的3131元,不考虑物价影响,年均递增12.5%。然而,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吴映梅,2006),教育发展滞后现象普遍存在(杨曦,2007),加之频发自然灾害,加剧了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庄天慧,2010)。其中,四川省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不容乐观。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62.9%,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1%,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据四川扶贫统计监测年表数据显示,2004年该地区贫困人口为4086人,而2005年、2006年、2007年返贫人口分别为6940人、6545人和5205人,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这一数字攀升到41297人,加之2011年中共中央将贫困标准由过去的1196元提升至2300元,贫困人口更是大幅度增加,返贫现象十分突出。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近几年的返贫率均在20%~30%之间,如遇上大面积低温灾害,返贫率更是高达50%以上。四川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四川省反贫困的重点地区,拥有新阶段国家扶贫不容忽视的战略地位。因此,剖析四川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的扶贫需求新特点,既有利于了解国家下一个10年扶贫主体的新需求,又有助于掌握民族贫困地区新阶段的扶贫重点,可对其他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笔者在对国家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调查与评估进行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农户“最希望得到什么扶贫项目”问题访谈结果的归纳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启示。

一、调查方法、数据与样本描述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笔者对四川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调查样本采用随机抽样和重点选取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具体为:首先在全面收集了解4省(市)民族国家级贫困县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要采取“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以县为初级抽样单位,选取了12个样本县;在县内按照收入情况选取2~3个乡(镇),每个乡(镇)根据地理位置差异选取2~3个村,在每个村不定量随机选取农户,开展入户调查,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集中检验。

笔者选取了在四川省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92份,经过集中检验,收回有效问卷552份,有效率为93.30%。调查样本涉及凉山州、阿坝州和乐山市,共两州一市八县,其中凉山州包括昭觉县、盐源县、木里县、越西县和甘洛县,有样本315份;阿坝州包括小金县和黑水县,有样本152份;乐山市包括马边县,有样本85份。样本来源基本可说明四川省的民族分布特色。

(二)样本描述性分析

该问卷的调查对象无论从民族还是年龄阶层,都有较大的跨度,调查面广:就民族而言,有汉族、藏族、彝族、羌族和苗族等,其中汉族占44.02%,少数民族占55.98%,这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特征是相符的;从被调查者年龄来看,平均年龄为45.14岁,而30岁及30岁以上的共50人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06%,60岁以下的老年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1%。

被调查者户均常住人口4.65人,户均劳动力2.50人,户均健康人口3.41人,这一数据意味着每户平均就有1.24人处于非健康状态(包括残疾、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和间歇性小病),但是只有60.92%户家庭能及时就医。同时,被调查家庭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其中文盲占常住人口的25.60%,受教育程度在6年以上的仅占常住人口的34.12%。

就被调查者的家庭状况而言,仅11.59%的家庭住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而大多数家庭住房结构为土坯房(55.07%)和砖木结构(20.29%);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如果不能使用室内、室外冲水厕所或使用旱式厕所的和家庭饮水非自来水或深井水的,被视为无法持续获得卫生设备和饮水条件,但调查结果显示,卫生设备和饮水条件能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农户分别为5.62%和53.62%。被调查家庭户均耕地(包括林地、牧草地)7.98亩,分别有73.37%和13.59%的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别为种植业和牧业,而仅有23.73%的被调查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2010年国家贫困线)以上,贫困状态不容小觑。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和增收产业项目是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

对“农户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的需求最大,占总数的31.58%;对增收项目的需求次之,占18.09%;资金帮扶项目排序第三,占13.16%;教育帮扶项目排序第四,占11.5%;以后依次是直接救助等社会保险类(9.87%)、综合开发(6.58%)、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4.28%)、卫生及医疗救助(4.28%)和移民搬迁(0.66%)。

由于不同区域农户对扶贫项目的需求有差异,笔者对凉山州和阿坝州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因乐山市的马边彝族自治县与凉山州农户有着趋同的民族和民族观念,笔者在分析时将马边县的数据纳入了凉山州。如表1所示,凉山地区农户对“对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的选择中,基础设施项目排第一,增收产业项目第二,资金帮扶项目第三,教育帮扶项目第四;阿坝州地区农户的选择是:增收产业项目第一,资金帮扶第二,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第三,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两地在具体项目类别及排序上存在差异:阿坝州在经历汶川大地震后,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抗震救灾的帮扶下,其基础设施相较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其需要最迫切的是增收产业、资金帮扶和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此提高农户收入摆脱贫困;而凉山地区则更需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再帮扶增收产业,促进自身发展。

2. 住房改造和修建道路是最希望得到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

最希望得到“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的农户中,25.53%的农户最希望得到“住房改造”方面的补贴或帮扶;22.34%的农户最希望对村内道路进行建设;18.09%的农户最希望改善饮水设施;17.02%的农户最希望改善或者修建水利设施;9.57%的农户希望改善或建设通电设施;7.45%的农户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或其他手段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改善。同时对阿坝和贵州两地的比较发现,两地存在较小的差异,住房改造和道路建设都是两地农户需求最强的项目。

3. 种植业项目是最希望得到的农业增收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就农业增收项目而言,49.09%的农户选择种植业项目,排在第一位;23.64%的农户选择养殖业项目,排在第二位;10.00%的农户选择加工业;5.45%的农户选择旅游业或开商铺等商业;选择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重合计占72.73%。就凉山和阿坝两地比较结果而言,凉山州72.41%被调查农户选择种植业,排在第一位;20.69%的农户选择养殖业,排在第二位,种植业和养殖业合计占比93.10%;阿坝州53.85%的被调查农户选择养殖业,38.46%的农户选择种植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合计占比92.31%。

(二)结果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是四川民族地区扶贫的最主要障碍。

四川跨越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等四大地貌区,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其中山地主要分布于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部,高原广泛分布于川西北的甘孜州、阿坝州境内,然而,这些地区也正是四川少数民族的主要生存区域。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易毁风险大。如有的贫困村住在深山里,要是给这个村单独修一条路,成本很高,一旦遭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修好的道路很容易被毁坏。就2011年7月,因持续大范围强降雨,阿坝州境内遭受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损毁干线公路33.9公里、桥梁3座/186延米,农村公路183.73公里、桥梁7座/259延米。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大类。调查结果显示,四川民族地区不仅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滞后,甚至连保障农户生活的饮水安全、乡村道路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因此,从农户多数希望选择基础设施扶贫项目也可以看出,虽然在过去扶贫开发中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相对于农户的发展诉求及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2. 提高农业产业增收效益是四川民族地区新阶段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

我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让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缩小收入差距。农业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传统的农业不可能推动农业的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四川民族地区的农业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增收产业项目的选择中,近3/4的农户选择农业产业。一方面是农户对农业产业的青睐,另一方面是农业产业本身低效益的特性,如何结合四川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历史,寻找提高农业效益的途径,提高农业产业的增收效益,将是新阶段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从农户对农业产业的青睐也可以看出,解决四川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农业来解决,一味模仿发达地区或其他贫困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脱贫的路径,对于四川民族地区,甚至是西南少数民族都是不适合的。

3. 教育、医疗、低保制度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四川民族地区新阶段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近35%的被调查农户选择社会事业类项目,包括直接的经济救助、医疗救助、技能培训、教育和医疗费用减免、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可见,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贫困地区农户对社会事业的需求正在增强。

课题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户健康状况堪忧,医疗救助缺乏。农户不健康(包括残疾、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和间歇性小病等情况)的比例达到32.12%,未充分就医的比例达39.08%。在调查未充分就医的原因时,其41.45%农户认为首要原因是医疗费太高。在农户看不起病的情况下,农户得到的政府或者国家救助较少,约一半甚至远远大于一半的农户并未得到国家救济。在教育方面: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接受培训的状况也普遍较差,平均约54.85%的农户未接受培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属于灾害和地方病多发区,自然灾害、疾病等严重影响农户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该地区约有53.29%的农户认为自然灾害的影响力较大,破坏力较强,但自然灾害救助率只有46.38%,获得粮食救济的占59.86%,矛盾凸显。在其他社会保障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率较高,达到72.04%。而养老保险参与率较低,医疗救助情况相对较差。加强教育和医疗投入,不仅有助于增加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而且是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由于四川民族地区目前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完善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适当的输血式扶贫在某些地区或某个阶段仍然必需。

三、结论与建议

首先,继续加大对四川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继续加强贫困地区道路建设投入,加强对贫困户住房改造补贴。目前,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各类扶贫项目、农村发展项目也不少,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农村建设资源。集中力量改善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可以考虑通过财政补贴给予农户住房改造适当的帮扶。

其次,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依靠科技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的增收效益。四川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最终要依靠农业来解决,在加强防灾减灾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结合四川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的传统优势,提升其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民族地区农业的现代化,最终带动农户致富。

最后,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新阶段四川民族地区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根本制度保障。一是可以加大财政投入,确定明确的保障范围和受保人群,让有投保意愿的农户均享有保险;二是适当调整保额,扩大覆盖面,提高医保和低保的普及率。同时要加大自然灾害救济保险,提高保额和增加保险种类,以期降低自然灾害对四川民族地区的破坏性。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普及,保险提高种类和标准。总之,应建立完善以医保和低保为中心,同时兼顾自然灾害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以四川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本文分析了新阶段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对扶贫开发需求的内容和优先序的选择。文章结果显示,目前,四川民族贫困地区农户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和增收产业项目,其中住房改造和修建道路是最希望得到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农业增收项目是最希望得到的增收产业项目。

关键词:扶贫开发,需求,农户,四川民族贫困地区

参考文献

[1]庄天慧,张海霞,杨锦秀.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10(07):52-56.

[2]李佳路.农户资产贫困分析——以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05):13-18.

[3]吴映梅.中国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动态评价—以西南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03):20-23.

[4]薛海霞,黄明学.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08(12):66-67.

上一篇:试生产方案备案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