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

2024-04-13

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精选4篇)

篇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

日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在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达到90.58%,创业率为2.93%。报告全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情况,对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指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为90.58%,净签约率为68.64%,选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行业”“金融行业”和“教育行业”就业的人数位列前三。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93%,艺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创业率较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行业选择位列前三的依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制造业”与“批发和零售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是东北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报告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域的焦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研究。此外,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状况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93所高校。(记者 鲍盛华)

篇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1月16日下午举行,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出席并讲话。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天津市将建立促进就业新机制,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拉动就业的增长点,对吸纳就业容量大、拉动作用明显的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并实施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新举措。

天津市将把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放在首位,支持大学生和未就业的中职、高中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实施社保、工资补贴政策和“三支一扶”等重点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深入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开辟稳定就业新路径,组织全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就业前、上岗前和转岗培训。对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篇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

一是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动员各方力量,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网上和网下招聘活动。要及时通知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加教育部、各地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 努力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岗位。

二是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力度, 扩大优秀创业毕业生事迹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营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宣传与组织工作。

三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征兵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组织领导, 设立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牵头职能部门, 保障大学生征兵工作人员、经费、场地投入, 形成武装、就业、学生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高校要与兵役机关密切配合抓紧落实各项工作, 努力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和质量。

四是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方式持续向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 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篇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净就业率超90%

《通知》要求,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各地各高校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动员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网上和网下招聘活动。要及时通知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加教育部、各地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努力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岗位。

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力度,扩大优秀创业毕业生事迹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宣传与组织工作。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征兵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职能部门,保障大学生征兵工作人员、经费、场地投入,形成武装、就业、学生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高校要与兵役机关密切配合抓紧落实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和质量。

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方式持续向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及时将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信息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使就业服务能够无缝接续。配合人社部门组织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90后“慢就业族”悄然壮大

新华网消息 大学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有社会舆论认为,这类年轻人是在回避就业压力。也有评论认为,他们是突破旧观念束缚,倡导全新的就业观。

25岁的合肥女孩小蔓去年大学毕业。一年间,她几乎都在旅行。

“毕业那年我可以去一家公司做文秘,但我放弃了。”小蔓说,“我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不感兴趣。说白了,其实我还没想好到底该干什么。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校园学习,毕业了,我认为不如停下来,彻底放下一切,用一段时间到处去走走,也想想未来的道路,何必匆忙给人生定位。”

刚刚经历完6月毕业季,不少年轻人和小蔓一样加入了“慢就业族”。一些人选择到国外游学,或为国际组织担任志愿者;一些人选择到国内的偏远山区支教;一些人为今后的创业在各地考察;还有一些人干脆选择先闲下来,在家陪伴父母一段时间。

安徽农业大学的小宇毕业前没有投入应聘大军。他说:“我早想好了要自己创业,但是不急着一毕业就开始。”

小宇打算先到师兄们在各地承包的农业园里实习兼考察。他说,要用一段时间多走几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搞清楚成本、收益,增加农田实战经验,为将来自己流转土地经营农场打下基础。

“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的同学有很多种情况,其中大多数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机会。”小宇说,“‘慢就业状态里,只要所做的事情对将来发展有利,长远看来,应该会比马上就业发展前景更好。”

当然,小宇也不否认,推迟就业的同学中也有部分人因无法找到工作,而选择逃往家庭,回避压力。

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慢就业族”已经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支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也是一种学习。

批评的声音则指出,他们是逃避现实的啃老族,在浪费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还有中立的舆论认为,这不是新流行,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无奈之举。

上一篇:出差日常记录下一篇:蒋庵中心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