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2024-04-08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精选11篇)

篇1: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6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经过学校总结、推荐申报、专家初选、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环节,推选产生了2016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按照行政区划排列):

一、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19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二、省属本科院校(25所)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协和学院

黄淮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海口经济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外事学院

三、高职高专院校(6所)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篇2: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2013年06月17日 09:04 来源:学信网

从2011年10月开始,学信网持续开展了普通高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由高校毕业生和在校高年级学生对本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打分,目前共有110多万大学生参与了实名调查,涵盖了2400多所普通高校(含分校办学点和成人普通班),动态调查结果可浏览院校满意度专题(点击查看)。

满意度调查包括学生对本校的综合满意度、校园环境满意度和校园生活满意度。在本科生或专科生100人以上投票的1726所高校中,满意度前五十强的高校如下(按省市和院校代码排序):

一、全国本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的高校

院校代码

10001 10002 10003 10007 10008 10019 10036 10053

院校名称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所在省市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10055 10056 10079 13592 14202 10141 10176 10213 11446 10246 10247 10248 10269 10272 10284 10286 10287 10288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天津 天津 河北 河北 河北 辽宁 辽宁 黑龙江 黑龙江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10295 10331 13687 10335 16301 10358 10384 11784 13469 10421 10424 10456 18213 19422 10486 10487 10491 10533

江南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浙江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仰恩大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大学

江苏 江苏 江苏 浙江 浙江 安徽 福建 福建 福建 江西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南 10558 10590 10610 10651 10698 10699 10730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广东 广东 四川 四川 陕西 陕西 甘肃

备注:因为综合满意度分值相同,实际为51所高校。

查看更多:

一、本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的高校

二、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的高校

三、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的高校

篇3: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高职教育质量年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 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发布五年。五年来, 报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 以第三方视角客观记录高等职业教育在“十二五”期间的成就、问题与挑战, 力图直陈事实、言之有物, 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服务贡献”是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和公益性培训服务六项指标, 量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贡献度。2016年, 按照“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针, 综合分析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六项指标和办学规模, 首次选出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篇4: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2013年4~6月,TPR进行了这项调查。调查根据2000多所高等学校的数据汇编而成,其中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和需求

接受调研的学校都会被问及是否提供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属于主要课程还是次要课程,并被要求详细说明指定课程的总节数和类型,其中包括创业金融学、法律学、管理营销、社会创业学、新产品开发、风险投资和其他课程。其他影响排名的学术要求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践与合作理念的学习以及能为小企业主提供多少咨询顾问机会。学校也会被问到他们的项目有没有使用团队驱动的方法,让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合作。

学生与教师

接受调研的高教机构会被问到2012~2013学年全体学生中正式参加创业项目的百分比,以及参加创业相关课程的学生比例。他们还会被调查毕业班的学生在毕业后正式注册创业并开始运行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此外,这些高校也会被问到那些仍在经营创业项目的人数比例和刚开始或成功经营一项创业业务的教员百分比。当然,学校还被问到专门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人数,以及在创业方面至少教授一门课程的教师人数。

课堂之外

篇5: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通过落实各项举措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5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加大人财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学校设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心设置了接待室、洽谈室、信息查阅室和拥有50台电脑的毕业生专用机房,升级了就业网站并配置了专用服务器,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江苏省毕业生就业网进行链接;设有就业创业咨询室,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答疑。学校建有一支专职和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队伍,90%拥有硕士以上学历;2012年就业工作经费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经费分别达195万元和150万元,合占当年学费的近4%。

------实施六大工程,提高工作成效。一是“一把手”工程,校、院两级成立以书记、校(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考核机制。二是素质提升工程,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37门,2012年有7000余名学生接受指导。三是优质服务工程,2012年举办专场招聘会1200余场,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行专项援助。四是信息快递工程,2012年有2800家用人单位通过学校就业管理网络发布需求岗位2.3万个,岗位数与毕业生数达到3:1。五是基层专项工程,积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及到村任职工作。六是双创腾飞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并实施“百十一”计划,即大学生100%接受创新教育,10%参加创新训练,1%出显示性成果,2012年大学生获国家专利授权176项,5个团队20多名学生成功创业。

------强化基地建设,提高就业质量。一是依托水利水电系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55个,聘任1000余名共建单位高级专家为研究生导师,选派研究生到基地顶岗实践,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要求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与相关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83个,初步形成校内覆盖95%专业、校外覆盖全国各省市的基地群。三是在282家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与2000多家单位建立长期人才供求关系。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增加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互相了解,使毕业生到基地就业人数逐年增多。

------注重理论研究,提高服务水平。学校十分注重并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9项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高教学会重点课题、学校高等教育重大课题,成功承办了2011年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论坛;在《江苏高教》、《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全国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就业创业论文22篇,正式出版了《“CQD-ECI”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专著和教材,从而不断深化工作内涵,提高了就业指导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持续做好高水平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篇6: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序号 参评单位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3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4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渝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6 绿美艺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8 博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10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12 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13 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15 广东中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16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17 杭州萧山凌飞环境绿化有限公司 18 浙江沧海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19 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20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绿化工程公司 22 杭州萧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23 杭州滨江区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跃龙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25 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26 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27 广州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28 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29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30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31 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2 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3 宁波市镇海天然园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红珊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35 常州环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36 西安华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37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8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9 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净利润(元)4,849,273,689.70 4,400,507,524.27 3,872,356,315.44 2,632,167,000.00 2,356,254,652.00 2,272,398,319.60 2,232,598,518.39 2,043,283,853.13 1,897,726,013.65 1,888,861,160.97 1,769,711,517.91 1,575,154,888.05 1,486,519,499.88 1,453,998,448.14 1,395,203,702.27 1,362,694,239.90 1,287,789,380.51 1,281,476,956.59 1,268,758,516.18 1,218,729,211.18 1,206,408,372.00 1,200,470,295.35 1,199,720,708.91 1,150,821,123.56 1,107,508,003.95 1,103,954,306.76 1,086,875,914.00 1,085,639,716.85 1,051,033,996.15 1,040,479,682.28 1,037,677,421.80 1,032,583,510.47 1,029,458,930.43 1,025,231,895.41 1,015,178,795.33 1,008,480,181.60 1,005,457,754.28 968,075,788.60 964,560,660.98

宁波海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41 宁波弘程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42 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43 宁波东恒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44 深圳市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 46 江西滕王阁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7 广州市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绿化公司 50

宁波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篇7: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

************************************************************************************ 2009年中国最佳创业投资家

**************************************************************************************** 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家10强

篇8: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我区14家煤炭企业进入全国100强行列,其中,地方企业10家,中央所属企业4家。

10家地方企业分别是: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8位,较上年晋升1位)

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33位,较上年晋升5位)

內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35位,较上年降2位)

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42位,较上年晋升3位)

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46位,较上年晋升7位)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49位,较上年晋升18位)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60位,较上年晋升5位)

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64位,较上年降3位)

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66位,较上年晋升3位)

内蒙古蒙发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74位,较上年晋升17位)。

4家中央所属企业是:

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23位,较上年晋升34位)

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位列55位,较上年降4位)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58位,较上年保持一致)

国网能源内蒙古大雁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80位,今年新入选)。

我区有11家煤炭企业位列全国煤炭产量50强企业行列,其中,地方企业8家,中央企业3家。

8家地方企业分别是: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4位)

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8位)

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21位)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24位)

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34位)

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36位)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43位)

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46位)

3家中央所属企业是:

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12位)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25位)

篇9: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机构名称 名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3 DCM资本赛富投资基金之管理公司 5 6

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机构名称 名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2 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13 澳银资本(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14 15

联创策源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英飞尼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集团北极光创投 17 英特尔投资(中国)18 鼎晖创业投资 19 凯鹏华盈中国基金 20 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纪源资本 8 晨兴创投赛伯乐(中国)投资 10 经纬中国

以下排名按机构名称拼音顺序排列(21-50名)

KTB Ventures LBI投资公司

北京创新工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成为资本

兰馨亚洲投资集团

蓝驰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美国高通风险投资公司 赛博艾坚特(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思伟投资

维梧生技创业投资管理公司 维新力特(上海)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新加坡伟高达金融集团 新企创业投资企业信中利资本集团

银瑞达创业投资(亚洲)有限公

富达国际风险投资(香港)有限公

篇10: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韬盛科技TOSUN荣获2012“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50强企业”称号在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大会上,韬盛科技TOSUN(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卓越的市场表现,再次荣获“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50强企业”称号。作为专注于建筑工程支撑体系及安全防护标准化成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韬盛科技再次获得 “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50强企业”,是对韬盛科技始终以“促进行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专于研发创新和服务升级,坚定不移的走“支撑体系及安全防护标准化成套技术专业服务商”之路的肯定。再次获此殊荣,表明了行业对韬盛科技的发展战略、商业模式、管理团队以及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对韬盛科技2011在行业所取得成果的肯定和激励。第六届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大会于2012年8月在郑州圆满举办,大会旨在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的综合实力、管理水平和社会知名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会议主题为“巩固建筑业改革成果,推进建筑施工机械租赁服务业发展”,会议发布了“2012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品牌”、“2012全国建筑施工机械租赁50强企业”以及“全国建筑机械管理与租赁市场调研报告”,并且同期还举办了建筑机械租赁保险研讨会。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企业50强的评比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举办,该奖项对参评企业均有着高企业资质、高技术创新、高社会责任的要求,旨在推进技术创新、行业创新、产业创新,健康、有序的繁荣社会经济建设。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成立于1984年,原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为适应全国建筑机械租赁发展的形势,2005年经建设部、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目前协会会员单位主体是全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同时有部分建筑机械维修企业、建筑机械生产厂家、大专院校学者、专家等。目前正式注册的会员单位359家,在全国22个省市、8个中央直属建设部门成立有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租赁)的相关协会组织。

篇11:“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2007年6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同年11月5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浙江人民在创业创新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科学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形成全面创业和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使全省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明显改善,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

上一篇:名人关于成长的名言下一篇:夏目漱石我是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