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兄弟-乌龟

2024-05-05

我的小兄弟-乌龟(通用9篇)

篇1:我的小兄弟-乌龟

我喜欢乌龟,这是因为看了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被故事中的乌龟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虽然我喜欢乌龟,但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今天我终于忍不住了。一大早,我就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养只乌龟,你给我买只乌龟吧?”妈妈迟疑了一会,但还是点了点头,似乎答应了。这时,我心里乐滋滋的。

下午,我跟妈妈去花鸟市场挑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

小乌龟有一身灰褐色的皮肤,龟壳是椭圆形的,上面的花纹和足球上的花纹相似,它的头和脚都可以伸缩自如,小尾巴总是一摇一摇的。你觉得我家的小乌龟可爱吗?

每天早上起来,我总要先向我的小兄弟——乌龟“请安”看它一夜睡的如何。乌龟兄弟还真够勤快的,也“起床”了,好象在对着我说:“小姐姐,早上好!”互相问好后,我才开始我的工作:刷牙、洗脸、吃饭。

篇2:我的小兄弟-乌龟

早上我起床,两只小家伙还做着美梦哩!它们睡觉的动作千奇百怪,有时挤在一起睡,亲密无间;有时分开睡,谁也不搭理谁;还有时一只睡在另一只乌龟的背上,像是故意要欺负对方一样。

到了中午,两只乌龟都醒了,它们开始了一天的美好生活。它们最爱打闹,比如有时一只跑向对方,把头顶向对方的尾巴下;再比如,其中一只用前爪突然用力地打对方的头,让对方来个措手不及,吓得它急忙把头缩回自己的壳里,真有趣!

下午,到了两只乌龟的用餐时间。我把乌龟吃的丸子(一种龟食)或小鱼米投下水箱,白宝石还没回过神,绿宝石就趁它不注意,抢先把自己的和白宝石的那一份美味给吃完了。还好我又单独喂了白宝石,不然它得饿肚子了。

晚上,它们拼命地拉屎,一坨又一坨,因为它们知道要换水了。换水时,它们老爱动来动去,就像得了多动症,一会儿爬东,一会儿爬西。换完水后,它们就在干净的水里舒服地游来游去,累了就停下来闭上双眼,做起了美梦。

篇3:我的小兄弟-乌龟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 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两度, 甚至几度重写, 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 是很有趣味的, 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 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 到80年代, 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 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 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 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 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 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 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 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 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看见我的兄弟, 正躲在里面糊风筝, 有几支竹丝, 是自己削的, 几张皮纸, 是自己买的, 有四个风轮, 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 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 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 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 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 为什么时隔六年, 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 这样一直念念不忘, 一写再写,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 还是先细读文本, 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 《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 “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 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 《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 还有两段描写, 而且我们注意到, 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 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 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 《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 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 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 以“悲哀”始, 又以“悲哀”终。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 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 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钱理群教授在江南水乡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 才能理解。

二. 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 “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 《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 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 怎样“不喜欢”, “兄弟”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 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而“嫌恶”放风筝 (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 ;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 忽而“出神”, 忽而“惊呼”, 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 (“大概十岁内外”) , 描写他的外貌:“多病, 瘦得不堪”。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于是, 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 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 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 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 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 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 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 就不提父亲了。

(二) “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 《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在《我的兄弟》里, 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 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一番曲折, 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 以及粗暴的行为, 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 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 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 “失了色”, 以至“瑟缩”:

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 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 不只是风筝, 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 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 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 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值得注意的, 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 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 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悄然”到“绝望”, 份量显然重了许多, 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 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以后, 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小兄弟“以后怎样”, 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是没必要“留心”的。

钱理群教授在演讲

这样,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而且还加强了力度, 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 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 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 《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 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 而《风筝》却篇幅更大, 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 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仅仅是“错”, “错”在哪里, 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 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 “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 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 就显得陈旧而荒谬, 不攻而自破了。这样, 觉悟的“我”, 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前文所写的对风筝, 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 以及“我”的“愤怒”、“傲然”, 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 “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 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 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 但在《风筝》的反省中, 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 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 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 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 是“我”的, 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又并不“断绝”, 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 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 是很锋利, 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 再也追不回, 补不过来了, 虽然“嚷着, 跑着, 笑着”, 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 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于是, 又有了另外的补救, 就是《我的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 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结果却是“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也是《我的兄弟》写到了的, 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 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 说慌罢了。无宽恕之可言”, 这就意味着, 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 以至罪过, 不仅无法补救, 而且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 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 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了:童年的这一段生活, 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六年之间连写两遍,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 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不可补救, 也不能宽恕的罪过, 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 也是不可原谅的, 他要公开“示众”, 既是自我警戒, 也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 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 (《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开掘。

三. 回到“回忆的套子”

那么, 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

这是两段景物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 (天空中浮动的风筝) , 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 “发芽”的杨柳的黄绿, “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 就是说, 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 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在这天空中荡漾”的, 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 “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 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我的兄弟”改为“风筝”, 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 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 (风筝) 、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 (兄弟) 的心, “折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 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料的情感的转折———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 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理解、最难把握的文字, 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 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 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 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 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 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的。后一个“严冬”, 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 所谓“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 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 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 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 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以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 人是有“避重就轻”的倾向的, 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中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 却恰恰相反, 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的六天前写了一篇《雪》, 其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显然, 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 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 在最后一段里, 将他的回忆性描写, 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选择, 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 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 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篇4:我的屋子.我的兄弟

祖屋是向我的哥哥和姐妹借钱买下的。当然,屋主栏写的是我的名字。

如今祖屋开始破烂起来了,屋顶漏得一塌糊涂。

众兄弟姐妹要我重建。大哥热心地说:“你快点重建吧,这间屋子住不了人的啊。这样吧,我们给钱你,你赶紧去建。我们出钱帮你不用你还,但是有条件。”

“条件?”

“那就是从今以后你要继续与爸妈一起住,由你负责照顾好他们。我们就当做是出钱来给爸妈造一个房间吧。”

我看了看二姐和四妹,竟然不反对!原来他们其实一早就串通好了,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继续照顾爸妈。他们怕我有朝一日会用“屋子旧得不能再住人”为借口,把爸妈“转手”给他们其中一个。如果我真这么说,家庭情况比我好得多的他们一定无法推托,所以才一起把钱给我。

我冷笑着说:“哼,这就是你们的目的……好啊,我没理由不接受。但在重建期间,爸妈暂时搬到大哥那里住,也就几个月罢了。”

大哥惊愕了。

重建工程已进行了7个月,即将完成,就差屋子的室内装修。

建房一事,大哥出了4万,二姐2万,四妹1万。出得最多的是大哥,他当然是最着急的人。这天,他又来视察了。

大哥进来“仔细”观察,立即下定论:“现在可以让两老搬回来了吧?”

我赶紧反驳:“不行!最少也还需要一个月啊。”

大哥逼问:“你现在不就建好了吗?不是可以遮风挡雨,可以住了吗?”

我冷声道:“你就连一个月都等不了吗?”我的潜台词是:只不过是和爸妈多住一个月,你都不愿意吗?

大哥无以反驳,转身就离开。

于是,一个月过去了。新屋正式入伙,爸妈也再次搬回来。这天,大哥十分赏面地来贺喜,脸上堆满笑容:“老弟,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再也不提了。”

好景不长,那间新屋只住了8年,政府就下令要收我的地搞发展,我只好搬家。

由于拆了我的屋子,政府补了我一笔钱,我计划买一间合我心意的房子。正是在这个时候,好久不见的大哥破天荒地请我去吃饭,在场还有二妹。

大哥热情问候我,然后直入主题:“补了多少钱啊?”

“45万。”这是最初的人所皆知的数字。

“嗯,既然有了钱,那也就该还钱了吧。”大哥终于提起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事。

“是的,当初买屋的钱我会还。”我肯定地说。

“还有呢?”

“还有吗?”我问。

大哥语气明显强硬了:“那时重建屋子的时候我们不是出钱借给你吗,你也该还了吧?别告诉我你忘了!”

我恍然大悟,不满地说:“喂!当初不是说好了是帮我的,不用还的吗?只要我照顾爸妈,那笔钱就不算是借的。”

大哥马上闭嘴了。

我继续说:“好啊,既然你这么想我还,我还就是了!”他们顿时两眼发光。“但是,当初你们出钱是建房给爸妈住的,我还钱以后爸妈就跟你们住。一般的家庭都是轮流跟父母住的,我都照顾父母二十年了,要轮也轮到你们了!”我说。

大哥、二姐哑然。

大哥见说服不了我就说:“好了好了,先吃饭再说。”缓兵之计吗?自从上次一事,我便知道大哥每句话都是有他的目的的,我可不能上当!

我马上起身,毫不留情地说:“你们自便!”我转身就走,留下两人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过了一段时间,大哥又约我谈,说道:“我们啊……就不用你还钱了!我们就当借钱的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你就去买房子,爸妈就继续跟你住,你负责他们的生活,以后就再也不提那笔钱的事了。”

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从那以后,大哥几乎没来探望爸妈了,不知道是对不住良心,还是碍于情面不敢跟我见面。

不过二姐和四妹倒是经常来,看来她们毕竟是爱爸妈的。特别是四妹,经常会给爸妈带些手信。我就没这么做了,毕竟我没多少钱,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把爸妈的衣食住行都照顾得很好。

希望可以一直平静下去。

某一天早晨,我打开冰箱发现有块已解冻的瘦肉,以为是我老婆买的,就拿来做菜,把瘦肉切片并腌制。

这时,爸竟然瞬间大声叫喊:“这是你妹妹给我买的肉!你问都不问就拿去了。你太自私了,连肉都不给我……”

我马上解释道:“我哪里不给肉你吃,你每一餐我都给你安排得好好的,每一餐都有肉,还有我每个月都会给你零用钱……”

突然,爸脸色变得阴沉,用犀利的目光怒视我,冷笑着:“哼,给我钱?别开玩笑了!那些钱根本不是你的。那间屋子是所有人凑钱建的,可是你却把卖屋的钱全部私吞了,你还有什么资格说给钱我!特别是你大哥,他出的钱最多,你却一分都不还他,你算什么!”

霎时,我呆住了,只觉得胸口很痛很痛。

“卖屋那笔钱是全部人都有份的,你独吞了,你神气什么!”

“你什么都不懂!”我转身就逃了。是啊,爸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却不能把真相告诉他。怎么说得出口:他们不要我的钱是因为不想和你们两老住啊!

不知不觉,双眼已浸满泪。

现在我倍感煎熬。读者朋友,我该怎样处理这些家庭矛盾呢?

篇5:可爱的乌龟兄弟作文

可爱的乌龟兄弟作文

。它们背上有一个硬硬的壳,你可别小看它了。它的壳就像是它的挡箭牌,可以防御敌人,保护自己呢!比如,敌人来了它就会马上缩进壳里。这样,敌人就没办法了。它们的四只脚就像4块划船桨,也别小看它了,小乌龟在水里游泳就全靠它了,

 

有一次,我给它们一块肉。它们不是抢着吃,而是哥哥把肉撕成两半,把大的那一半给弟弟,小的给自己吃。可是弟弟又不吃,好像要哥哥吃,自己把小的那一半咬住了。你看它们多么有情有义啊!

篇6:美文欣赏:再见了我的小兄弟

他跟了我33年,那时他身价很低,20个兄弟只卖四毛二分钱,而且名字取的也是冰火两重天:“雪峰”。

第一次把你含在嘴里,那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被领导分配到化肥仓库发化肥,为什么现在我还用“发”这个字,而不用“卖”,告诉你朋友,那时你买不到化肥,全凭票供应,拿到计划票,交过钱,我才发货。这么跟你说吧,那时管化肥、管煤油供应的,就像现在中石化、中石油一样的.牛人,虽然他在农村,叫农民的供销社。

扯远了。第一次把你含在嘴里,那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天。 午后,我在仓库里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正听得如痴如醉之际,一个裤管高卷、满腿泥浆的老大伯拿着票要我发货。我斜了一眼:“等等!”,老伯急了:“师傅,行行好,我家田里等着插秧,帮个忙吧!”,随之用沾满泥巴的手从裤子袋里掏出一支绉巴巴的“雪峰”烟,恭恭敬敬的点上,送到我嘴里。兄弟,我第一回吸你入口的味道不是你的烟味,而是一种有人求我的满足,腾云驾雾,我似乎走进了隋唐,成仙得道,有了功夫。

兄弟呀,现在想想,再联系正在召开的“ ”,不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我可能就是吸毒犯了,早就在笼子里数着日子盼我女儿来探监了。还好物竟天择,供销社风光不在,也没人把点着的烟再送到我嘴上,救我一命。

但是,我这人还就是不忘初恋的人,有了第一口,就要第二口。算算帐吧,从抽 “雪峰”开始,后来是“三塔”、“云雾山”、“红梅”、“九华山”、“红塔山”等等,等等。还好,我是穷人,至今为止,抽烟不超过10元一包,不然,家都被我烧光了。

跟了我33年,为何要跟你再见。三点让我说分手:一是柴静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她以一个母亲的良知呼唤13亿人同呼吸的空气,我不能再让我这个老男人让一位才女、一位母亲再做第二部深度调查:嘴巴排放尾气,毒害千万儿童。二是皇帝演员陈道明规劝崔永远,该戒了。三是我不争气的烟喉炎折腾了我十天,跟老婆说话都打手语,忍气吞声啊!

篇7:我的兄弟作文

杜匡为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平时你问他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似乎所有的知识都装在那里面。一双机灵的眼睛,上课时总会“骨碌、骨碌”转着,盯着老师一直看,好像是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全吸进去。可他的`身子却很瘦,像是一根芦柴棒,难看极了。

不过,他是极聪明的。很小就会看报纸、看书,认识的人都叫他小神童呢!就说拼拼图吧,他只要看一两下,就可以记住所有的图形,在最快的时间里把它拼完整。与人下围棋,好像从没输过,上次还得了学校组织的围棋比赛的第一名。

篇8:我的小兄弟-乌龟

在过去的许多文艺作品中, 英雄往往被诠释成具有道德伦理感和大智慧的人, 或者指代那些勇武过人而又有正义感的人, 或者是为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牺牲的人。归结起来, 这些英雄往往无所不能、身无瑕疵。然而, 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却塑造出了另外一种英雄形象。他既有普通人的普通属性, 同时, 也具有英雄的道德伦理精神。可以说是对传统英雄观的一个颠覆和解构, 同时, 又重构了一种新的英雄形象。

作为普通人的顺溜

剧中的顺溜是一个普通人, 来自社会最底层, 身上有许多一般人都有的缺点。比如, 他很虚荣, 当他被提拔为排长时, 他骑着司令的高头大马去见自己的姐姐, 颇有衣锦还乡的得意和炫耀;他性格倔强, 为了制造枪的消音器, 不惜违纪挖掉老百姓祖坟上的竹子。老百姓告到了部队,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再次去挖了这位老百姓祖坟上的竹子。这种顽劣的性格让司令有时候也哭笑不得。

同时, 剧中的顺溜性格单纯简单, 憨厚朴实, 爱恨分明。为了给姐姐报仇, 他固执地违反了部队的纪律, 逃离部队, 隐藏在城里, 到处寻找下手的机会。这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顺溜。

剧中的顺溜, 就像一幅白描画, 虽只有寥寥数笔, 却神韵全出, 颇具生命, 具有生活的真实性。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生活假定性的真实再现, 让观众更容易理解顺溜的仇恨、顺溜的固执、顺溜的顽劣。也正因为这样, 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便具有了生命力, 具有了感染人、打动人的力量。

作为英雄的顺溜

顺溜虽然普通, 却不愧为一个英雄。该剧一开始就将顺溜置于一系列小矛盾和冲突之中, 也正是这一系列小的矛盾和冲突使顺溜有了成为一名英雄的可能, 为顺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英雄品质铺垫了一个合理的心理动因。同时, 这一系列的小矛盾又不断为叙事的发展以及矛盾冲突升级奠定了基础。这些冲突由小渐大, 最终, 顺溜被置于家族仇恨和民族矛盾的艰难抉择中。正如顺溜所说:“日本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他们投降了还有家可回, 而胜利后的我们, 家又在哪里呢?”这一句话,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顺溜无奈、矛盾、痛苦和委屈的心理, 震撼人心。此时,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顺溜疯狂的复仇行为了。

顺溜复杂的心理斗争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而使顺溜深具人性的色彩。最终, 顺溜还是在家族仇恨和民族矛盾之间无奈、委屈、痛苦地选择了后者。不难想象, 那样的抉择对顺溜来说是多么残忍。然而, 顺溜并没有死于日本人的枪口之下, 而是死在了国民党的枪炮之中, 死得悲壮而惨烈。在这样的选择中, 顺溜的品格得到了升华, 在“大家”和“小家”的利益面前, 顺溜选择了“大家”。顺溜不枉被称为英雄!从艺术的角度来说, 顺溜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

何谓“英雄”?

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形象, 该剧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何谓英雄?关于英雄,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另外一层意思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 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令人钦佩的人。 (2) 这两层意思都从道德精神的层面对英雄的意义做了解读, 其实也是把英雄当成非一般的普通人来看待。一段时间内, 许多的文艺作品也将英雄塑造成“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

而在消费文化流行的今天, 英雄成了一种满足观众猎奇愿望的消费对象。在一些电视剧中, 对于英雄的诠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趋势。为了营造足够吸引人的噱头, 一些电视剧往往偏离剧情、艺术精神与规律给英雄随意构建大段“风花雪月”的情感故事, 这无疑是对英雄形象的恶意破坏。正如西方哲人柏拉图所说:“过度的快感可以扰乱心智。”这样的“英雄”形象势必败坏观众的审美品位, 也降低了作品的审美品格。这实际上是对英雄形象彻头彻尾的无意义的解构和颠覆, 最终让英雄失去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 成为一个俗气而狭隘的人。这样的英雄形象也就失去了作为一种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了。

比较起来, 顺溜这个英雄形象个性鲜明, 血肉丰满, 具有人性的“真”和“美”。他虽然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 但这个艺术形象是符合历史规律和艺术审美规律的。所以, 他能深入人的内心, 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这样的英雄又何止一个顺溜呢?从某种程度上说, 顺溜已经不再是英雄, 他仅仅是那个年代普通的革命大众中的一员。如果说该剧是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形象来彰显英雄的高尚品质, 还不如说该剧是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代表, 来赞扬那个年代所有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而战的不知名的普通革命大众。也就是说, 这些革命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 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正是该剧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的独特之处, 这也是对英雄形象的一次重新解读, 脱离了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窠臼。这样的英雄形象除了具有传统英雄人物的勇敢、正义、爱国的民族情怀外, 同时, 还具有了普通人的“家园”情怀, 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因此, 越发显得真实、生动、感人。

参考文献

[1]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篇9:我的高山,我的士兵兄弟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高山上的哨兵。谨以此文,献给战备在祖国前线的“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士兵兄弟。

霓虹之上的雷达兵

接连几天大雾,这一天终于放晴。军用吉普车行了40多里山路,一路向上,终于盘亘到了山顶。站岗士兵为我们打开了营地的大门,山尖上的营地在大山的怀抱里,显得非常小,但却有着万分的庄严。

从营地再向上走一段山路,就到了雷达站位。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东侧是望不见尽头的汪洋大海,其他方向则是郁郁葱葱起伏的山脉。山脉之下,整个青岛市尽收眼底。战士们说,像这样晴朗的夜晚,是可以隐约看到万家灯火和霓虹灯光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们眼中闪耀着光彩,兴奋得像个孩子,这些最可爱的人便是霓虹之上的雷达兵。

“113,421,04……”副站长陈宏旺正在战备值班,监测着雷达仪的扫描动向,旁边的值班员全神贯注地做着记录。在观通站上,战备值班是24小时不间断式的,所有干部也要与战士一起轮值。

陈宏旺当兵十多年,他的从军经历跟这座高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0年9月,陈宏旺从新兵连分配到崂顶观通站,成为了一名高山雷达兵。他一边参加战备值班,一边复习翠考,一年后,陈宏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海军工程大学,继续全面学习雷达专业。2004年,他毕业分配又一次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崂顶雷达站。陈宏旺没有高谈阔论地谈理想,谈抱负,而是朴实地说,是组织分配他回到崂顶的,这样的分配又是合乎他心意的。这个从战士成长为军官的小伙子,对高山部队的体会最为深刻。陈宏旺说,雷达发挥的是预警作用,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因此多数雷达站驻守在高山,海岛,荒漠等条件艰苦的地方。然而,自然条件无论多么艰苦都是可以克服的,最难熬的是精神上的寂寞,尤其对于刚刚上山几年的新兵,最需要心理疏导。

值班间隙,我们和一位两年兵聊起了天。他今年刚刚19岁,看上去还是个孩子,瘦瘦的,可是这个男孩已经在崂顶雷达站服役一年多了,无数次执行战备值班任务。跟我们讲话的时候,他总是脸红,问他叫什么名字,都十分腼腆的笑着摇摇头。谈及1年里屈指可数的放假下山时间,小战士说,每次下山主要是在附近买些生活用品,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徒步走下山要3个半小时,回来的时间更长。问他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是感到寂寞,他又是笑了笑,“班长们受得了,我也受得了。快适应了……”,就在这时,急促的电报铃响起。小战士熟练地操作仪器,快速进入了值班状态,严谨而清楚的高声发报着代表方位和速度的数字代码。走上战位,19岁的战士再也不是个腼腆的孩子,而是名军人,一名必须将雷达情报优质率始终保持100%的雷达兵。

上山时间最短的是刚刚从西安军医大学毕业的徐虎,到崂顶雷达站只有一星期。他还沉浸在小小的兴奋中,正以文学的审美观看待高山营地的环境,“这里可真美!”。当年高考以高分考入军医大学的徐虎,在大学里也是佼佼者。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和所有同学一样,选择了“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有的同学在军区大医院里当医生,有的在基层部队的门诊部当业务骨干,像他这样分配到高山海岛的毕竟还在少数。徐虎在崂顶的卫生室里负责雷达站所有官兵的门诊。

除却“军医”的职务不说,徐虎现在正从“兵”起步。一直在军校读书,所以没有任何连队经历,为了尽快适应部队生活,站里安排他从士兵做起,熟悉雷达站的制度和生活作息。上山时间最短的年轻军官,正在用最短的时间练就雷达兵的傲骨。也许再过几周,徐虎的那句“这里真美”,会变成“这里真静”或是“这里真苦”,但我们听说,在崂顶雷达站当兵12年的一位老兵,去年退伍下山的时候,留下的话正是小徐上山的那句——“这里真美!”……

说句心里话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说句实在话,我也有情,人间的烟火把我养大……”一首《说句心里话》,诉说着崂顶雷达兵最真实的感情。

母亲!母亲!

在我们采访的当天,崂顶观通站所属团的团政委聂传凯正好上山看望官兵。聂政委也是从一名普通雷达兵成长为今天的团政委的。

回想自己驻守高山海岛的时候,聂政委说,当年同样是24小时战备值班,但条件比现在差了许多,常常风里来雨里去。现在通向崂顶的山路,已经铺的很平坦,但当时聂政委所在的那座高山,都是泥泞小路,平时下趟山困难重重。当年的通信设备更是没有现在齐全,既没有手机,军用电话也打不通地方民线。那个年代,雷达兵跟外界几乎是“隔绝”的。

由于各种不便,通信员每隔一个星期才下山取一次信件。有次下山带回的信件中,有一封是寄给聂传凯的电报。聂传凯打开一看,是一份唁电,他的老母亲去世了。收到电报的那天,离母亲去世已经过去好些天了。讲到这里,聂政委转头望向大海深处,他说,当时自己没有请假回家,因为回去也见不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了……也许,母亲永远不会埋怨保家卫国的好儿子,但儿子心中却永远留下了对妈妈的愧疚……

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高山海岛的雷达兵,为了祖国母亲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站岗。母亲每天醒来,最先看到的,也许就是这平凡的儿子,母亲每天睡下,也一直是他们守护在身旁,照看着美丽的家园和天上明亮的星星。

梦中的她

青春的季节,注定要有恋爱的点缀才够完整。可是,绝大多数年轻的雷达兵却享受不到爱情的甜蜜。

王建文从1998年当兵到崂顶观通站,至今已经11年了。他是这个观通站的1号手,也就是业务骨干,平时执行重大任务、紧急任务或是站上遇到技术难题都找他解决。27岁的王建文解决了雷达技术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

家在河北省石家庄的王建文已经是三期士官了,按照规定,每年有1个月的休假时间。而这1个月的假期更成了他宝贵的相亲假。然而,仅仅是“常年不在家”这一条,就

让好多姑娘回绝了与他见面,哪一个女孩愿意跟自己的男朋友年相处不到30天?王建文心里很苦,却没有办法。

今年年初休假,王建文终于见到了一个不错的女孩,女孩被王建文的军人气质打动,也被他11年驻守高山的毅力深深感动,表现出了大度的理解,答应和他交往。常年驻守在高山上,王建文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跟女孩儿相处,按他的话说,真不知道说些什么,而他每天观察雷达扫描练就的犀利眼神,用在姑娘脸上,又让人家不知所措。渐渐地,正当彼此稍稍适应了这“特殊”的相处,王建文归队的日期临近了。

崂山顶上的营地被大山环抱,手机信号很不稳定。可是这不稳定的信号,却是那份还“不稳定”的感情的唯一支援。今年4月,人民海军建军六十周年,主要庆祝活动在青岛举行,来自多国海军的舰艇也在4月抵达青岛港。那段时间,部队戒严,手机等通讯工具都不能使用,况且,1号手王建文的战备值班排满了日程。前前后后大概有30多天的时间,山顶上的观通站一直处在执行紧急任务阶段,和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王建文当然也和正相处的姑娘失去了联系。事实上,任务开始前,他根本没有时间跟那个姑娘联系,况且联系上也不能说,这是纪律。

执行完紧急任务,王建文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有信号的地方,却听到了电话另一头传来的忙音……他说,他完全可以理解,无论这个姑娘误会他那么长时间没有消息,还是彻底坚持不下去了,他都能理解。我们衷心地期望这个姑娘能再回到王建文的身边,却也完全理解和尊重她的选择。现在很多年轻女孩都觉得享受不到男朋友不在身边的呵护,享受不到花前月下的浪漫,甚至享受不到发信息的甜蜜,是无比可怕的事情。然而普天之下,能找到一位能为你撑起天的男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盼望着王建文撑起的一片蓝天下,走来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

穿军装的就是爸爸

贾秀锦是崂顶观通站的教导员,每个月可以回家4天,但是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按期休假了。站长于冰说,每次都是催着他,才回家看看。贾秀锦笑着说,实在走不开,一下山,心里就惦记着山上的情况。

时刻放不下工作的贾秀锦,在内心最深处更放不下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女儿今年才6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这个时候的小朋友是最离不开父母的,但是,贾秀锦却很少有机会陪在女儿身边。孩子一直是贾秀锦的爱人独自照顾。女儿还是襁褓婴儿时,一个人勉强应付得过来。1岁之后,女儿渐渐学会走路,妈妈就开始忙不过来了,做饭的时候,她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推到厨房,一边做饭, 边哄女儿。小车停下了,大人手里的活还没停,就用脚顶一顶,看着女儿又快乐地笑起来,蹒跚着挪步,妈妈落泪了,眼泪在炒锅里溅起一朵朵油花,她想念正在执行任务的丈夫,更心疼成长中的女儿。

女儿很聪明,牙牙学语时就会喊“爸爸”,可是爸爸匆匆回家探亲,亲热地抱起她时,认生的宝宝却哇哇大哭起来。妈妈赶忙接过,哄着说:“快叫爸爸呀,这就是爸爸!”,孩子再也叫不出来,贾秀锦让女儿感到了陌生甚至害怕。等他又离开家回到部队,女儿再次呼唤“爸爸”的时候,妈妈总会接着女儿的话说,爸爸不在家,爸爸是军人。这句话在幼小的心灵里,仿佛埋下了种子,小丫头甚至记不得爸爸是谁,但却记下了她的爸爸是穿着军装的,有一次,女儿在公园里玩,突然见到一位穿军装的,小手指着就叫“爸爸”,并且围着那位叔叔转着圈看,贾秀锦的爱人赶忙向这位军人解释。

后来,女儿渐渐长大,已经不会弄混“爸爸”了。贾秀锦很担心和女儿的这份生疏,就把她接到了高山顶的观通站小住了一段时间,天性爱玩儿的孩子,在山顶上没有一个小伙伴,只能追昆虫、采野花,还有每天听叔叔们讲“打仗”的故事……

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贾秀锦当然也希望每天有女儿在身边,听她第一次喊“爸爸”,看她长出第一颗乳牙,扶着她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关注着她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女儿的成长虽然没有爸爸的陪伴和教导,但是她从小就知道“穿军装的就是爸爸”。她长大后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坚强而勇敢,正直且善良。因为,为她注入生命血液的爸爸,是军人!

说句心里话,有情有义的雷达兵为了站好祖国最前沿的岗哨,奉献了全部的青春,舍弃了自己的家。可是,战士们说,有国才有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在通往最高海拔岗哨的陡峭山路旁,有一块石头上写着醒目的“家”字。这个字是战士们用红色油漆涂的,风吹日晒雨淋,每当这个‘家’字变淡的时候,就会有战士自发地刷一遍红漆。家在哪?家在故乡,家在雷达哨所,家在祖国的五湖四海。

山是站起来的大海

建国初期,雷达兵属于防空军范畴,1957年防空军与空军合并后,雷达兵隶属空军。如今,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雷达兵主体在空军,但海军和陆军也都编有不同数量的雷达部队。

崂顶观通站的雷达兵隶属海军某部观通团。这里的雷达兵多数都没有出过海,一直驻守崂山。而崂山因为常年驻守着人民海军战士,看上去更像是站起来的大海。大海或是高山的形象,是自然界最壮美的图腾。高山之巅的雷达兵,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屋建瓴的智慧。

战士们现在的伙食不错,一顿饭有鱼有肉还有从山上采回来的野菜,大家吃得特别香。饭后战士们有的打会儿乒乓球,也有的上军网查资料。崂顶观通站的营地是去年刚刚修建的,条件很好,设施非常齐全:多媒体活动室、淋浴问,洗衣房,蔬菜保鲜柜等等。然而就在年前,战士们夏天洗澡要赶个雨天,洗个“天澡”;在大雾弥漫的时候,洗件衣服等到发霉都干不了,冬天大雪封山,土豆白菜这样容易保存的蔬菜,要靠人工接力往山上运。冬天在食堂吃饭就像“滑冰”,因为地上和座椅上结着厚厚的冰……尽管现在营房条件改善了许多,但还是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如今已是三伏天,山上的雷达兵还要在睡觉前开电褥子,用这样的办法才能把潮湿的被子“烘干”。说起这些的时候,他们就像在讲述几件奇闻异事给陌生人听。乐观而豁达的战士们,心里当然也是“苦”的,却不善于表现出来,似乎是怕我们为他们担心,也似乎真的不以为意了。他们那么年轻,却在如此寂寞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表现出超越年龄的从容和通达!

2002年,山上的冬天特别冷,大雪持续下了好多天。这场大雪彻底中断了上山的道路,也对电路设备造成了严重损害。雷达兵黄邦购和其他几名战士不顾安危,冲出营地抢修设备。茫茫大雪很难辨认出山上的方向,通信全部中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黄邦购迷失在大雪中。等到战友们找到他的时候,他的青春之火在零下二十度呼啸的北风中永远的熄灭了。那个冬天,巍峨的大山感到了一次生命的震动,一位年轻的雷达兵履行了他使命高于生命的军人职责。

崂顶观通站的雷达兵,多次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重大任务。仅仅去年以来,他们就为奥帆赛及多国海军海上阅兵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平日里值班,雷达扫描区域内的任何问题都逃不过雷达兵的眼睛,他们会通过雷达扫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几个月前,有一艘出海渔船在海上失去动力,随风漂流,处境十分危险。正在值班的雷达兵敏锐地发现,这艘渔船的航速和航向都不正常,迅速做出渔船遇险的判断,及时联系了有关部门,并且通报了渔船准确方位,使渔船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救。

春秋季非常干燥,常常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而这时的雷达兵就成了大山的守护神。他们准确的预警,多次保护了大山的安全。战士们说,那是因为他们警觉性高,站得也高。可住在山下的百姓们都说,雷达兵是“千里眼,顺风耳”,什么都知道。有一次,一位乡亲家的牛丢了,找了好多天都找不到,后来“急中生智”跑到山顶让战士们用雷达帮他找牛。站长哭笑不得,一边向老乡解释,雷达只能监测到有动力的机器,一边发动战士下山找牛。最终,牛找到了,老乡一个劲儿说,雷达兵就是厉害!虽然听上去像个笑话,但是我们看到了雷达兵的智慧和威信。

刚刚上山的时候,就有战士告诉我们,观通站上有一块“幸运石”,只要摸过这块石头就能够梦想成真。采访快结束了,站长于冰亲自带路,一定要让我们去“许个愿”。原来,“幸运石”是崂山海拔最高峰的峰顶石,它生长在雷达观测塔楼的悬崖壁上。

站在不足5平方米的雷达观测塔楼顶,极目水天一线处,大海显得安详静谧。当然,大海也有狂涛怒吼的时候。但我们相信,再凶猛的狂风巨浪也破坏不了我们心中的安宁。因为守护这片海域的人民海军,用警惕而准确的雷达播报传递着让人敬畏的力量和发自心底的踏实。

上一篇:参观先农坛下一篇:社会实践部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