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2024-05-11

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通用9篇)

篇1: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点击登陆>>>福建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厦门实验中学地处美丽的厦门环东海域之滨,是厦门市政府为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三地同城化而新建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市直属公办全寄宿制学校。学校具有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阳光、沙滩、红树林、马拉松跑道,身为厦门实验中学一员的你,可以漫步红树林公园栈道,欣赏飞鸟和鱼群,到彩虹湾人工沙滩、阳光五星级沙滩上尽情享受阳光亲吻和海水拥抱。

厦门实验中学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办学,学校秉承“惟精惟新”校训,通过吸取精华、开拓创新、放眼世界,利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力图构建智慧教育育人模式,搭建智慧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实施智慧教育教学法,以涵养师生智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藉此打造出厦门一流、省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的学校。目前正在筹建国际交流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设备、优美的育人环境,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你实现教育理想的摇篮。

现因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拟面向全国六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及各省属师范院校招聘各学科优秀应届毕业生。具体招聘岗位如下:

一、招聘日程

1. 10月10-13日,赴上海招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

2. 10月13-16日,赴长春招聘,地点:东北师范大学

3. 10月17-20日,赴北京招聘,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4. 10月20-23日,赴南京招聘,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5. 欢迎省外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10月20日前自行前往厦门实验中学面试

二、招聘对象

全国六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及各省属师范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须于8月31日前取得教师资格证)

三、联系办法

邮箱:xmsyzxbgs@126.com

电话:0592-7208267 13959294878

联系人:陈老师

四、学校简介请登录厦门实验中学官方网站:www.xmsyzx.cn/

篇2: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为建立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教师系统”)建设。

为做好全省教师系统启用工作,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教师厅〔〕3号)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教师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师系统是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教师业务工作的核心系统。

教师系统具备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项基本功能,建立教师系统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教师动态数据,为各地各校进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推进教师工作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有利于提升决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二、把握建立教师系统的核心任务

教师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任务包括三项:一是采集全省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二是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三是推进教师系统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已建设国家级教师系统,并开发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软件系统,提供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使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国家开发的软件系统,建立省级教师系统。

两级系统互联互通,构成教师系统。

教师系统面向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为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服务。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建设与应用整体规划,确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体系和业务管理功能使用路径,开展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属学校教师系统培训工作,组织福州实验小学、福州一中、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以下简称省属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审核省属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2.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所辖各县(市、区)按时完成本地域学校教师管理数据采集工作,组织市属幼儿园、中小学、特教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以下简称市属校)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审核市属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3.各县(区)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域内所属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教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进行数据采集,审核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4.学校(不含教育部和其他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统一填报信息,或组织每位教师分别填报个人信息。

5.独立学院按省属学校操作,相关教师信息报省教育厅。

其他民办学校,省、部属高校附属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小学,按属地原则归口管理。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明晰采集范围

1.学校范围。

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

2.教师范围。

学校在编教职工和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信息不采集。

3.信息范围。

根据学校类别不同,相应采集教师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训等方面的基础信息。

(二)做好前期准备

1.建立各地各校用户账号。

教师系统分别为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设立账号。

同级用户根据职责和权限不同,设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信息查询员账号,由相关负责人管理使用。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用户及下级系统管理员的账号权限和账号密码等。

信息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

信息查询员可查询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基础信息及相关统计信息。

各地各校的用户账号将由省教育厅分发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各校设系统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查询员账号2个。

2.确定教师账号权限。

省教育厅在选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时,已按学校类别设定可由教师个人填报的信息指标。

为确保信息准确,教师考核结果、待遇、师德和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填报。

(三)开展部署与培训

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相关负责人专项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于10月中旬前完成所属学校相关负责人培训。

(四)信息采集流程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学校统一填报信息或教师上线填报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具体流程如下:

1.生成教师账号。

学校系统管理员通过录入本校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4项基本信息,为教师生成账号。

教师可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填报、查询个人相关信息。

2.录入教师信息。

学校信息管理员负责录入本校教师信息,可采取批量导入信息表或在线填报方式进行。

信息录入后,学校负责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3.审核教师信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无误后确认生效。

4.做好监控管理。

市、县级信息管理员要有效利用系统,及时掌握下级单位数据采集情况,做好督促监管工作,确保信息采集按进度开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在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全省信息采集审核工作。

5.及时更新信息。

教师信息生效后,如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

新信息添加可由教师本人操作,经审核后生效;变更已有信息需由学校信息管理员提交申请,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变更。

6.有效应用信息。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权限开展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生成报表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五)业务管理应用流程

教师系统先期开发了教师变动管理、交流轮岗管理和培训学分(学时)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动业务管理功能应用,具体流程如下:

1.教师变动管理。

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或教师在职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地各校应按如下流程进行变动管理。

(1)关于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

由调入校提起申请,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发出,由调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调入学校进行调档,完成调动。

如教师调动属于交流轮岗,则在交流轮岗管理功能模块中进行操作。

(2)关于在职情况变动。

对离开教育系统、离退休等情况的教师,学校信息管理员应及时对其在职情况进行变更。

2.交流轮岗管理。

交流轮岗如不变更人事关系,由派出学校发起申请,经派出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完成。

教师交流轮岗如变更人事关系,则在此功能模块中按教师调动流程操作。

3.培训学分(学时)管理。

教师培训学分(学时)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具体流程如下:

(1)项目登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在系统录入本级教师培训项目及培训机构,确定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生成培训计划。

校本研修项目登记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2)考核评价。

培训机构对教师参训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项目结束后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至系统。

(3)学分确认。

项目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提交信息进行审核后,确认教师参训学分。

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学分确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系统将培训机构提交的考核结果分发至各省按本省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确认培训学分。

校本研修学分和教师自主研修学分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确认。

四、有关进度安排

1.9月下旬,完成全省教师系统信息工作部署。

2.10月15日前,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报送工作组名单。

3.11月20日前,所有学校完成教师系统数据采集与报送。

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高校按隶属关系将数据报送所在市、县(区)教育局;省属学校将数据报送至省教育厅。

4.11月30日前,市、县(区)教育局完成辖区内教师数据审核并上报省教育厅。

5.12月15日前,完成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据审核并上报教育部。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组织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统筹协调和督促监管工作,有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建立相关领导任组长,教师管理、发展规划、财务、教育信息化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工作组,相关责任人任组长,教师管理部门牵头,发展规划部门负责教师信息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经费,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技术支持和日常运维。

各省属学校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各设区市、省属学校须于10月15日前将工作组名单(附件1-2)传真至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传真:0591-87832554)。

(二)做好经费保障

各级教育部门要落实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为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做好安全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遵循数据录入、审核、报送的流程规定,做到“谁填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确保责任到人,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

(四)加强督查督办

本次采集以周报制度监督推进工作进展,自10月17日开始,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严格按《福建省教师系统数据采集工作进度报表》(附件2-1、2-2)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教师系统数据采集工作进展情况。

对于进展缓慢的单位,将予以通报。

(五)建立技术支持服务

建立教育厅、设区市、县(区)三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省教育厅建立 “福建省教师管理系统”QQ工作群(281209899),及时上传相关政策文件及操作流程,为省属学校、市、县(区)教育局业务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政策解释和技术支持。

因容量有限,每个市、县(区)限定3位、省属学校限2位人员加入QQ群。

各市、县(区)教育局应建立由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指导组和QQ工作群,积极为当地学校采集教师基础信息和今后教师管理系统的日常应用工作答疑解惑,确保各学校按时完成好相关工作。

工作中有关技术性问题可与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系(联系人:陈奕飞,电话:0591-87091391);

篇3: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关键词:企业,上市,信息管理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资本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 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海西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有60多家企业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 还有60多家福建背景企业在境外上市, 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共募集资金约600亿元, 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培育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 无论是上市企业实力、再融资能力, 还是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储备方面, 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上市工作缺乏后续支撑, 已成为整个资本市场培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据统计, 福建省各地区拥有500余家拟上市企业, 如何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 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增加上市企业数量,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是我省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关键所在。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在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的今天, 政府部门要全面掌握拟上市企业实力、再融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工作指导, 信息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辽宁省全省从2003年开始建立了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 动态储存了500家企业的基本数据。在该数据库的辅助下, 辽宁省阜新市截至目前, 已培育进入省、市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公司有28家。由此可见, 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的建立在辽宁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省目前尚未建成任何针对拟上市企业的项目平台, 企业信息管理分散, 政府部门要想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可谓困难重重。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还缺乏有效途径帮助拟上市企业扩大融资规模。

1.2 研究目的

建成全省性的拟上市企业管理平台, 将有上市意愿、具备上市基本条件、成长性好的500家规模以上企业纳入到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中, 形成对全省拟上市企业信息的集中化管理;对有产业优势的企业, 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规划、改制、培育、辅导和规范, 并就其发展过程进行跟踪及科学规划、指导, 实现网上企业发展动态跟踪, 帮助企业上市;通过项目的持续运作, 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1.3 研究意义

1、促进我省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带动的进程, 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项目的建设将促进我省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带动的进程, 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推动企业上市, 有利于扩大企业直接融资, 快速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产业, 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为政府跟踪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提供有效途径。通过福建省企业上市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各级各有关部门可全面掌握全省拟上市企业发展状况, 对其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 了解其发展动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项目的持续运作, 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而进一步促进我省企业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繁荣。

3、为拟上市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该数据库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查询、检索企业信息, 为企业宣传展示、资本运营、拓展商机提供数据服务。通过技术平台、基础数据库等建设, 有助于缓解拟上市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增加企业项目成果交流转化的途径。

2、系统功能分析

2.1 系统需求

1、信息采集

采集全省有上市意愿、具备上市基本条件、成长性好的500家规模以上企业信息, 形成对全省拟上市企业信息的集中化管理。

2、动态跟踪

收集、跟踪全省拟上市企业发展动态数据, 实现对拟上市企业发展动态的网上跟踪。

3、数据分析汇总

实现季度生成企业动态跟踪汇总表, 并能根据不同需要, 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2.2 系统功能

按照福建省企业上市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的目标和建设发展的需要, 应用软件设计总体框架图如下:

3、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基于Windows 2003平台, 采用.Net (Web2.0) 架构, 后台数据库采用微软SQL Server;同时系统将引进先进的网络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使得系统能以互联网、客服、短信等多种服务手段对外提供服务。所有的多媒体模块 (音、视频) 采用标准的TCP/IP或UDP协议, 使之能架构在局域网、广域网之上, 支持全网本地和远程视、音频的传输、监控和记录。

3.2 系统体系结构

采用多层应用程序结构设计思想, 遵循Internet/Intranet规范, 支持标准的互联网络协议, 建立在分布式应用的部件对象模型。

系统采用Web 2.0技术、.Net架构来进行总体设计, 以Windows系统操作系统作为软件的系统支撑, 微软SQL Server作为Web数据库服务, 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 上部署福建省企业上市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以浏览器和企业端软件作为系统的前端, 来获取、更新和制作用户所需的各种资料。

在技术框架上分为: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表现层、访问层、外部公共接口等六大部分。

(1) 数据层

能够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结构化数据包括:XML和DBMS;非结构化数据包括:TXT、HTML等文本文件, MP3、AVI、RM、WMV、MPG等音视频文件, DOC、PPT、XLS等Office系列文件, JPG、GIF、BMP、PNG、PSD等图形图像文件, ZIP、PDF、SWF等其他格式文件等。在数据接口上支持WebService模块化组件, 同时, 数据服务应为其上层提供各种数据操作的应用编程接口API。

(2) 支撑层

支撑层通过应用服务器, 提供对系统应用层的支持, 包括:信息抓取、数据转换、检索引擎、统一用户、工作量及访问统计、WAP管理、流程定义以及数据呈送和共享等功能。并通过API、PORTLET、WebService、JMS、MQ、DI、URL、DBMS等接口服务支持外部资源对内容管理基础数据以及内容管理对外部数据资源的应用数据集成。

(3) 应用层

应用层实现信息发布管理、网站群管理、系统管理、外挂组件管理 (所有非网站形式的应用均以组件的方式统一在这里管理、以保证所有用户统一管理) 、单点登陆 (SSO) 、个性化定制、内容聚合RSS等。

(4) 表现层

网站的最终表现是一组具有相同标准和相同规范体系的网站群体系。它包括政府外网网站群, 涵盖政府主站、政府各级子网站、政府垂直机构子网站、各类专题子网站等, 同时系统为应用层的不同应用提供信息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 包括有:Web、WAP、Portlet、RSS、E-mail、SMS等。

(5) 访问层

实现用户通过各类终端设备 (如浏览器、手机、PDA等) 来访问表现层以获取信息资源。

(6) 外部公共接口

为信息资源的管理层、应用层和表现层提供大量的应用接口, 包括:API、Portlet、WebService、JMS、MQ、DBMS、URL等等。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企业管理子系统

(1)系统目标

对全省上市及拟上市企业进行入库管理, 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查询、检索企业信息服务, 形成全省拟上市企业信息的集中化管理。

(2) 系统功能

1) 企业注册:企业在线注册功能, 提供入库登记表下载。

2) 企业审核:企业注册信息审核功能。

3) 企业资料编辑加工:对企业提交的信息进行编辑加工。

4) 查询、检索: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企业信息分类查询服务。

5) 企业发展动态跟踪:提供企业动态月季度跟踪表下载, 并于登记后进行报送。

6) 生成统计/报表:实现企业季度生成动态跟踪汇总表, 报表的内容和样式可根据要求自行设定, 最大程度适应工作需要。

3.3.2 数据中心子系统

(1)系统目标

收集并跟踪全省拟上市企业发展动态数据, 实现对各子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共享、分析等功能。

(2) 系统功能

1) 数据收集:收集全省拟上市企业发展动态数据, 包括上年度销售收入、净利润、目前现金流量、毛利率、股本结构、近三年财务状况 (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非经常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缴纳税金) 等。

2) 数据审核:实现根据设定的条件进行自动配对, 并对配对结果进行筛选和重复验证, 经审批通过的数据, 即可转入跟踪模块。

3) 数据跟踪:跟踪全省拟上市企业发展动态数据, 包括职工总数、应缴纳税金、总产值、销售收入、销售额、销售量、企业利税总额等。

4) 数据分析:对各子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初步分析。

3.3.3 综合分析子系统

(1) 系统目标

根据不同需要, 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建立数据预警机制。

(2) 系统功能

1) 统计:提供企业发展动态数据统计功能。

2) 查询:提供企业发展动态数据查询功能。

3) 图表展示:可根据需要对统计、查询结果形成不同类型的图表进行展示。

4) 数据预警:建立数据预警机制, 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有效监控。

3.3.4 安全认证子系统

(1)系统目标

根据入库条件严格审核企业入库资料, 提供入库所需资料表格的网上下载、提交以及用户注册等服务。借助安全代理服务器、数字证书等网络安全保障措施来实现安全防护。

(2)系统功能

1) 用户注册:用户在线注册功能。

2) 用户审核:用户信息审核功能。

3) 用户认证:用户认证 (登录) 功能。

4) 运行安全:设置系统防火墙, 安装相应软件修正漏洞, 升级系统软件。同时结合详细日志记录及数据备份去实现。通过备份与恢复、病毒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等措施, 保证系统能持续运行。

5) 信息安全:通过物理隔离、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完整性校验、防电磁泄漏发射、审计跟踪、安全保密性能检测等措施以及相应管理, 保证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行为的不可否认性, 防止不良信息渗透传播。

6) 用户安全:对用户口令实行集中管理, 严格审核超级用户权限, 对系统的资源访问提供更深层次的保护, 加强系统文件访问方式, 对常见的网络攻击进行监测和相应防护, 提供完善的系统访问审计报告, 对已处理事件进行跟踪研究。

《福建电脑》投稿须知

《福建电脑》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782;国内统一刊号CN 35-1115/TP) 是福建省科技厅主管, 福建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计算机学科综合月刊。欢迎投稿:

1.论文所涉及的项目如国家或地方基金课题, 请在来稿中注明课题项目、编号、来源。署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

2.本刊只受理电子邮件投稿。 文档请用 WORD 编排,并以附件形式发送。 同一篇稿件请不要反复传送。

3. 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0 个工作日内以电子邮件方式返馈初审意见。

篇4: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副司长杜柯伟,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涛、副主任罗方述等领导出席会议。

王定华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学籍系统建设是“金教工程”的核心项目,是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标志工程,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奠基之作,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高度肯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目前,学籍系统建设已取得实质进展:一是电子学籍系统全面建成;二是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三是各项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四是应用队伍建立并不断壮大;五是转学等核心业务成效突出;六是潜在综合效益不断涌现。他强调,学籍系统建设应提高保障水平:一是继续提高应用管理水平;二是继续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三是继续提高运维保障能力;四是继续争取各方广泛支持。

展涛主任回顾了学籍系统建设的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大家经历了由“荣幸”到“压力”再到“成就感”的心路历程。他同时也指出,虽然各地对系统的重要性认识逐步加强,但对系统的工作难度、在全局工作中的影响力的认识尚有不足,需进一步提高。

杜柯伟副司长从学籍管理业务角度对学籍系统应用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当前,学籍系统已经进入建设提质期和全面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作用,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保障水平,更要从应用入手,厘清学籍管理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深度融合学籍系统和学籍管理日常业务,用好学籍系统各项数据,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的强大工具。

罗方述副主任就学籍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作了全面介绍。他要求,各地要明确各级系统技术支持单位,落实专门负责人员,做好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支持服务和信息安全工作,保障系统长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撑作用。

会议还通报了学籍系统截至2014年7月底建设应用进展情况,并重点部署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学籍信息质量。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要优先完成毕业年级问题学籍处理工作。

二是全面应用系统功能。要求各地落实《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做好学生学籍建立、正常变动、异动的管理工作。应用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等情况,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水平。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三是开发完善特色需求。教育部将逐步开放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并初步建立数据导出使用管理制度。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模式上来。

四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协作机制,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健全考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纳入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健全培训制度,实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覆盖,培训结束要通过考核,持证上岗。还要健全工作交流制度,奖惩制度,举报、通报等制度。

五是构建运维长效机制。各地要尽快落实学籍系统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和人员,并满足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应急响应、数据保密等制度,细化要求,责任到人。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运行情况。健全系统运行问题研判机制,畅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快速反应和解决学籍系统问题的渠道。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北省、贵州省教育厅分别介绍了工作经验。财政部以及各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篇5: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江西

拓展阅读:江西教师资讯

江西南昌市计信学院临时用工招聘公告

学院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校人事处同意,现公开招聘一名临时工。

一、应聘条件

1.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强。

2.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男性年龄为55周岁以下。

3.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校下岗职工的应聘人员。

二、岗位职责与工资待遇

1.工作地点在计信学院博学楼;

2.保障博学楼安全;轮流在门卫室值班(两班倒),负责大楼开关门;

3.负责外来人员登记;

4.负责值班期间所分配卫生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5.学院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6、工资待遇按照《江西农业大学临时用工管理办法》执行。

三、招聘程序与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26日下午5:00止,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地点:博学楼计信学院一楼办公室;联系电话:83813461;联系人:乔老师。

3.应聘者请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应聘者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经查实弄虚作假的,将不予聘用。

4.学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聘人员进行遴选,对入选人员进行试用,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合格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原标题:计信学院:临时用工招聘公告

江西农业大学计信学院

月12日

篇6: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山西入口

1.学校范围。

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

2.教师范围。

学校在编教职工和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信息不采集。

3.信息范围。

根据学校类别不同,相应采集教师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训等方面的基础信息。

(二)做好前期准备

1.建立各地各校用户账号。

教师系统分别为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设立账号。

同级用户根据职责和权限不同,设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信息查询员账号,由相关负责人管理使用。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用户及下级系统管理员的账号权限和账号密码等。

信息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

信息查询员可查询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基础信息及相关统计信息。

各地各校的用户账号将由省教育厅分发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各校设系统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查询员账号2个。

2.确定教师账号权限。

省教育厅在选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时,已按学校类别设定可由教师个人填报的信息指标。

为确保信息准确,教师考核结果、待遇、师德和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填报。

(三)开展部署与培训

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相关负责人专项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于10月中旬前完成所属学校相关负责人培训。

(四)信息采集流程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学校统一填报信息或教师上线填报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具体流程如下:

1.生成教师账号。

学校系统管理员通过录入本校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4项基本信息,为教师生成账号。

教师可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填报、查询个人相关信息。

2.录入教师信息。

学校信息管理员负责录入本校教师信息,可采取批量导入信息表或在线填报方式进行。

信息录入后,学校负责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3.审核教师信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无误后确认生效。

4.做好监控管理。

市、县级信息管理员要有效利用系统,及时掌握下级单位数据采集情况,做好督促监管工作,确保信息采集按进度开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在月30日前完成全省信息采集审核工作。

5.及时更新信息。

教师信息生效后,如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

新信息添加可由教师本人操作,经审核后生效;变更已有信息需由学校信息管理员提交申请,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变更。

6.有效应用信息。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权限开展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生成报表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五)业务管理应用流程

教师系统先期开发了教师变动管理、交流轮岗管理和培训学分(学时)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动业务管理功能应用,具体流程如下:

1.教师变动管理。

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或教师在职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地各校应按如下流程进行变动管理。

(1)关于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

由调入校提起申请,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发出,由调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调入学校进行调档,完成调动。

如教师调动属于交流轮岗,则在交流轮岗管理功能模块中进行操作。

(2)关于在职情况变动。

对离开教育系统、离退休等情况的教师,学校信息管理员应及时对其在职情况进行变更。

2.交流轮岗管理。

交流轮岗如不变更人事关系,由派出学校发起申请,经派出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完成。

教师交流轮岗如变更人事关系,则在此功能模块中按教师调动流程操作。

3.培训学分(学时)管理。

篇7: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

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人社发〔〕76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各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7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财政厅 206月3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 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按照做有历史责任感、做为人师表、做立德树人、做专业过硬的好老师标准,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为自治区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矫治学校的教师及教研部门和校外教育机构中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的在岗人员。

民办中小学参照本方案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保证改革工作的平稳推进,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要求,在自治区职称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统一领导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教育厅,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具体负责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以及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等。

各地(州、市)、县(市、区)分别成立由地(州、市)、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地(州、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地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当地教育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原中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2.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完善评价标准。

1.评价标准应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和方法,以及教学一线和农村教育实践经历等评价。

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2.自治区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和发展需要,统一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

各地(州、市)按照不低于自治区评价标准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评审细则,对于在南疆四地州任教的教师,以及农村艰苦边远学校和双语教育岗位教师,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

(三)健全评价机制。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和评审专家责任制,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

积极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办法,采取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测试、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健全信访举报调查机制,营造公正、透明的评审环境。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强化职称的评价功能,将职称评审作为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进一步健全教师考核和聘后管理制度,使中小学教师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的能上能下。

2.科学设置中小学教师岗位,职称评审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根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正高级教师数量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的核准名额评审。

3.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要向南疆四地州任教的教师,以及农村艰苦边远学校和双语教育岗位教师倾斜。

对因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自身条件达不到评定标准而产生的高级职称空余岗位,各地区不得调剂使用和占用。

4.对于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五、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部署准备阶段(10月至2016年7月)。

1.成立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工作。

2.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地(州、市)、县(市、区)、学校开展调研。

按照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等级体系和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我区中小学情况、教师队伍状况,以及职称评审工作开展情况等,为改革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3.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7—11月)。

1.会议部署。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学习宣传。

采用政策培训、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明确改革工作的意义、内容、步骤和要求,确保改革工作平稳推进。

3.方案审批(2016年7月)。

各地(州、市)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本地区的职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办法,并报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人员过渡(2016年7—8月)。

按照国家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和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各学校(单位)根据核定的各级教师岗位比例及数额,审核申请过渡教师的相关材料,对符合过渡条件人员,报县(市、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

经认定符合过渡条件的人员,由县(市、区)教育部门报地(州,市)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并办理过渡手续。

5.评审聘用(2016年8—11月)。

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规定程序和办法进行。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评审结果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

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职务)等级教师的评审工作,在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级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实施。

各学校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6.经评审通过的各级人员,统一纳入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系统。

(三)检查总结阶段(2016年12月)。

各地(州、市)在评聘工作结束后,认真开展自查,总结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2016年11月底前报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验收,全面总结改革工作,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六、工作要求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

改革本身涉及制度统一、人员过渡、标准制定和评审聘用等诸多环节,工作十分复杂,各地(州、市)必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及部署开展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改革的必要性、复杂性,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州、市)要逐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逐级推动实施。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职能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要保障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所需经费。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各地(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改革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配套办法,报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州、市)要全方位考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完善工作预案,并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三)平稳过渡,稳慎实施。

各地(州、市)要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各级别新的职称(职务)评聘工作,严格按照方案的原则要求、标准条件、评价办法、评聘程序等,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组织进行。

各地(州、市)在改革工作实施中,要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和其他职称系列的关系,坚决防止和避免其他职称系列的“搭车”行为。

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研究和解决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遇到重要情况,及时向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将改革进展情况按阶段报送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加强监督,严肃纪律。

篇8: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一、系统的分析

在对福建省自学考试考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中, 是按照以下这四个工作阶段进行的: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可行性分析;系统开发策略的确定;系统的详细调查。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 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 在一些具体的地方做了适当的调整。考虑到自学考试的考籍管理是一项季节性比较强的工作, 一旦到了考籍管理高峰期, 各项考试管理业务之间、各级自考办之间的数据、文件流动骤然增加, 数据操作的规模达到峰值, 这时候系统对网络流量、后台服务器运行能力、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因此在考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

二、开发模式的确定

系统通用的开发模式有C/S模式和B/S模式, 这里简单介绍下B/S模式。B/S模式的全称为Browser/Server, 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指的是Web浏览器, 极少数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 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rowser客户端, WebApp服务器端和DB端构成所谓的三层架构。B/S架构的系统无须特别安装, 只有Web浏览器即可。

B/S架构中, 显示逻辑交给了Web浏览器, 事务处理逻辑在放在了WebApp上, 这样就避免了庞大的胖客户端, 减少了客户端的压力。因为客户端包含的逻辑很少, 因此也被成为瘦客户端。

B/S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1、客户端无需安装, 有Web浏览器即可。

2、BS架构可以直接放在广域网上, 通过一定的权限控制实现多客户访问的目的, 交互性较强。

3、S架构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 升级服务器即可。

缺点:

1、在跨浏览器上, BS架构不尽如人意。

2、表现要达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3、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巨大的设计成本, 这是BS架构的最大问题。

4、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交互是请求--响应模式, 通常需要刷新页面, 这并不是客户乐意看到的。

考虑到我省自学考试客户端不多, 并且主要面向内部管理人员使用, 对安全性、性能要求不高, 因此决定采用B/S开发模式, 使用ASP.NET作为开发环境。

三、平台的软、硬件要求

1、服务端

服务端采用惠普的商用服务器, 具有双处理器、硬盘阵列、冗余电源等硬件配置, 并专门购买了硬盘阵列柜, 用以存储数据库文件和电子档案图像文件, 在保证系统响应速度的同时最大可能的保障的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

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网络操作系统, 微软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企业版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微软的IIS5.1和.net FrameWork2.0作为网页管理系统。

2、客户端

目前我省各级自考系统配置的PC机主频都在1.8G以上, 内存均在1G兆以上, 硬盘容量也均在100G以上, 完全能够满足考籍管理系统的要求。客户端要求采用WIN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

四、系统数据库分析

系统主要有两个后台数据库:考籍管理数据库和图像索引数据。考籍管理数据库主要是存储考生信息, 合格成绩, 课程、专业代码库等数据;图像索引库主要存储电子档案图像文件的路径信息。根据我省自学考试的规模, 考生信息记录在1百万左右, 合格成绩的记录在2百万条以上;图像索引的记录在2百万条左右;数据库文件大小在1G以下。这种规模的数据库采用微软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企业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就足以提供良好的性能并能保障数据的兼容和管理的便捷。

电子档案库中的图像文件的平均大小在100K左右, 而我省自考办的网络带宽是10M, 即理论上能达到1280KB/S的网络传输速度, 因此最大能够支持12个左右的客户端同时进行电子档案图像的查阅。在进行毕业审核期间, 需要提供全省各级自考办 (共100个左右的客户端) 的电子档案图像查询服务, 因此在业务高峰期容易造成网络堵塞, 但是考虑到网络带宽扩容成本巨大, 而且需要长期投入, 因此如何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减少图像文件大小, 并通过合理的业务时间安排, 错开高峰期, 是我省自考办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五、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具体的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是建立在考籍工作网站的平台上, 各级自考办根据分配的用户及密码进入各模块。

六、系统的实施

为了保障系统的全面安全运行, 我省在考籍管理信息系统上马之前, 组织了系统的测试工作, 并分别在福州、龙岩等地市进行了试运行。系统的程序和系统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程序功能测试、系统功能调试、系统能行性联调等。系统测试在系统试运行之前, 发现并排除了系统的大部分bug,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现各个模块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测试工作, 发现了原先模块实现时的一些隐藏错误, 并逐一纠正;在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时候, 在功能实现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发现了一些模块接口间的问题。

系统测试在试运行之前发现并纠正了部分错误, 保障了系统的质量。之后我省在几个地市进行了试运行, 用真实的数据对系统进行检验, 将各地使用者对系统的使用情况、修改意见、发现的错误等各种情况进行汇总, 对系统各模块进行具体微调。经过几个自学考试周期的运行, 总的来说, 我省自学考试的考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能够满足我省自学考试考籍管理的实际需要, 不仅方便了各级自考办之间的工作协作, 还为省级自考办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评价各级自考办的工具。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各级自考办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评价来看, 这个系统的实现达到了当初决定开发系统的初衷,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七、系统的总结和展望

福建省自学考试考籍管理信息系统将过去分散的考籍管理整和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将各部分自学考试的考籍管理业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宽带网络将分散在全省的各级自考办局域网连接成一个内部网络;系统的应用使得省级自考办能够实现对下级自考办的业务监督, 也为各级自考办的考籍管理提供了一个互相协作的平台;系统很好的利用了我省自学考试系统现有的硬件条件, 结合本单位的技术力量, 有效的降低了系统成本;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阶段, 能够充分考虑到我省自考办作为一个政府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在机构、人员、财务上的特殊性, 而不是一味的按照书本上的方法, 开发出一套符合我省自学考试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由于系统开发的时间有限, 单位技术力量、经费的限制, 在一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如系统的安全性不是很高, 虽然在数据传输上实现了加密, 但是并没有对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而且采用的是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操作系统, 在安全性上不如Linux和Oracle;由于系统的规模不大, 对性能的要求并不苛刻, 因此在一些程序和数据库的设计上, 过多的考虑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界面, 而较少的考虑到性能;系统的可扩展性不强, 不利与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模块追加;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还不是很强。

相信通过不断地改进, 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日趋完善, 它必将会成为适合福建省自学考试未来发展的得力管理工具, 为我省自学考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Stephen Hage, Maeve Cumings, Amy Phillips.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20页

[2]、MIS开发中C/S模式与B/S模式的结合策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999.7-31页

篇9: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一、“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640所,由于特殊需求儿童分类比较复杂,所以特殊教育学校亦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独立的聋校、盲校、培智学校,还有聋弱合校、盲聋合校、盲聋弱合校、脑瘫、多动、自闭、孤儿学校等多种办学类型。在校学生41.7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26.4万人,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的两倍。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分布和教育教学情况上具有办学规模小、地域分散、学生分类复杂、课程设置多样等特点,以上特点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不易监管。对于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和开办随班就读班级的学校,从办学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科研方面更加不易统计和管理。通过建设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对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学质量、学生人数、康复设备等的有效监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更好地服务特殊需求儿童及其家属和社会各界人士。因此,“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很有必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总体规划的标准,规范“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社会需求和实际能力,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2.应用主导,突出重点

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重点发展对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起关键作用及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支撑平台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3.整合资源,服务社会

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使现有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在特殊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强化基础,保障安全

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综合平衡安全成本与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及教育培训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和监管体系。

三、“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特点

1.准确做到数据信息准确、权威。本系统所有信息为国家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权威的信息。

2.快速做到沟通无时滞,信息的发布、查询和反馈,数据的传输等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

3.全时段通常是全天候作业,例如信息发布与查询。

4.高效能够及时进行业务作业,特别是通过系统平台,可以将原来的串联工作方式改成并联方式,极大提高信息呈现的效率。

5.低成本相对于传统统计方式,本系统减少了现场办公,缩短了工作流程,节约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减少纸张浪费。

6.创新提供服务创新的手段与平台。

四、建设目标

1.建设《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标准》

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学校、学科、年级、资源种类、文件格式、学生智力水平、残疾类型、康复手段、康复方法、辅助设备等进行定义时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不一致,因而在进行信息资源录入、开发、建设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只有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使国家在进行信息统筹、各地区在进行信息交流、社会各界在共享数据时具有可行性,并能与世界接轨,避免走弯路。因此,建设“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标准是非常重要和很有必要的。

2.开发统一的数据库和系统管理平台

该平台采用国家、省、市、学校四级逐级向下管理的模式,搭建分级的系统管理平台。及时将各省、市、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及时准确入库上报。国家级平台可以及时对各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为国家层次的机构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省级、市级平台可以分级及时对下属教育局、特教学校的各种信息统计汇总,例如学生学籍信息、教师人事信息、学生康复信息、学校康复设备信息等,教育行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可以清楚的查询和了解相关信息;学校级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共享全国各地特教学校的信息,及时准确贯彻和执行国家、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和任务。

在本项目建设结束后实现所有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全部录入到本系统中。所有开办随班就读的学校,关于随班就读学生和教育教学信息全部录入到本系统中。通过以上建设最终实现网络资源和特殊教育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全面实现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电子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公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的特殊教育;实现特殊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水平。

五、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1.建立各级组织机构

(1)领导组:负责本系统研发、培训、推广的协调组织工作。

(2)技术开发组:负责制定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标准以及对标准进行定期的更新升级;开发建设全国特殊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相关软件。

(3)培训组:负责对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具体使用本系统。

(4)咨询维护组:负责向各相关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日常数据信息填报工作。

2.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包括前期调研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全国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项国家级开发项目,要综合政策法规、硬件配置、人力统筹等来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要处理本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发展,信息数据才能高效利用,这是避免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必要因素。

因此,包括从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学校、技术研发、高校学者等多角度的前期调研至为重要,只有详细、客观、准确地调研,才能设计出满足各方面需要的标准。

对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及时评价,是保证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组织包括教育行政领导、学者专家、特教学校领导、特教学校教师、统计部门、信息技术专家在内的专家评议组织,通过通讯、现场等形式,定期对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逐步建设逐步完善。

3.应用先进和可行的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支持政府和学术团体高效率完成数据信息统计、分析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社会要求、推动政府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数据库管理具有传统统计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特殊教育信息数据管理的效率,也是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4.分批培训,逐级实施

采用“国家、省市、学校”三级分批培训、逐级实施的方法普及此套系统的使用。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开放本系统,使本系统信息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社区活动主题及形式思路下一篇:工程布线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