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2024-05-05

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精选3篇)

篇1: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福建是改革开放和对台交流先行先试地区,近年来,闽台高校联合开展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初步积累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经验。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要求以及中央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本报刊发福建省部分本科高校领导对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深度思考和实践探索。

坚持转型不转向 推动升级求发展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总体数量、办学实力和服务面向等因素决定其必然成为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水平的差异,又决定了它们的转型路径应当存在着整体转型与局部转型的两种形态。在积极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部分办学历史较长、整体实力较强的省属高校实现局部转型,主动融入和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福建师范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和省属高水平大学,在坚持办学定位不变,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挺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部分学科、专业转型,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高点。

面对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任务,学校将大力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紧密跟踪福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大力发展特色工科和应用文科,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环境、光电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教育教学、文学艺术、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社会管理等特色和优势学科领域资源,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着力打造若干个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群,着力为福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和咨政服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若干个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要发挥对台合作优势,借鉴台湾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闽台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好已有的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

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学校将进一步整合教育科学研究资源,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进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成为福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策源地、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思想库。充分发挥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改革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继续承担好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着力打造福建省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摇篮。(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长平)

强化产学合作 推进转型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坚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依托企业、服务区域”,充分发挥“大土木、大机电”的传统优势,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顺利起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社会需求为指向,创新产学合作机制

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产学合作,是以工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办学指向。学校构建了“两平台、两机制”的服务体系。“两平台”,一是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平台;另一是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和产业联盟为骨干、校级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平台。“两机制”,一是校地互动,探索在合作育人、资源共享、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合作联盟的长效机制;另一是校企互动,探索在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学校长期坚持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改革实践带来了明显成效,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7%,初次签约率超过87%,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以开放办学为途径,拓展产学合作领域

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产学合作领域。一是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建立了“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了车联网、数字装备制造、盾构技术、大型铝业材料、土木施工信息、节能环保等研发平台。二是与龙头企业达成战略联盟。组建了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与相关大型企业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等建设合作。三是与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与GE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一批先进实验室在学校落户。四是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有300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以技术创新为载体,提升产学合作水平

学校紧紧围绕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推动产学深度合作,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省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研发。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混合动力客车及其关键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等7项省科技重大专项。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2012年,以学校为第一完成人、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彰显产学合作成效

学校把产学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贯穿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优化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布局,新开设物联网工程、交通运输、知识产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风景园林、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本科工学类专业占65.31%,工科本科生占70.79%,比例居全省本科院校之首。二是校企合作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为载体,在学校、院系和专业三个层面,对校企深度合作进行探索。学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试点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部署。三是引入行业认定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参加国家等级专业认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福建工程学院院长 蒋新华)

高校转型发展应厘清的三个重要问题

近十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的转型发展,一直是福建省力倡力行的方向。大量事实表明,对于“为什么转”、“如何转”、“转什么”并非新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转型”的标准是什么?有人曾经问:校内搞个企业、弄个商店就算转型?这就涉及到“转型”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转型无非是:改变过去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中做、做中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是实践能力强、应用基础实、综合素质高,而且在地方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龙岩学院以“应用型”为指向,多样化地接地气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如成立“闽台客家研究院”,开展闽台合作研究;与龙岩市辖区各县(区)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与龙工集团合作的“龙工学院”等等。在转型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不能机械、简单、浅层次地迎合所谓“企业急需”,必须正确处理眼前急需与长远需要的关系,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深刻对接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这么认为,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地方院校进行评估,检验这类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劣,是现阶段和今后较长时间比较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

“转型”的重点是什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是转型的基础和重点。有人提出“转型的深处是课程”,诚哉斯言!因为这才是转型发展的要穴,直逼“脱胎换骨”,是真正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如果只关注二级院(系)怎么调整、怎样合并,那就是“脱皮去毛”而已,是忽视全校一盘棋地舍重求轻。转型切忌“休克疗法”,从升本开始,转型至少要有5-10年的转型期。而盯准“应用型”抓住“课程”这一重点,则是抓住转型发展“牛鼻子”的不二法门。今天强调“转型发展”,不应该否定过去所做过的努力,不应该将“应用型”狭隘化、片面化,而是应该在传承中更进一步持续深入地彰显地方院校的应用性。

“转型”的模式是什么?地方院校至少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科型”,主要由原来就是工科类的专科学校升格,这类学校具有应用型的天性、遗传基因,转型不成问题;第二类是“师范型”,由原来师专升格,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是在“人”而非“机器”层面上的应用,所以说师范教育也是应用型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转型应该因地因校制宜;第三类是“混合型”,即由既有师专又有原来工科类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这类学校的转型呈现分流的情况比较明显,有的整体向工科转;有的并不“工科化”,而是突出应用型地适应地方需要和学校优势与特色转型发展,因为文科也有很多专业是社会需要的,同样属于应用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并非低人一等,定位为什么样的学校,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学校的办学类型只是反映了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工而已。要言之,响应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化转型发展,是今天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和推卸的重要使命。(龙岩学院院长 李泽彧)

求变革 接地气 重应用 谋特色

日前,三明学院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论坛,主题直奔“建设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牵头组建“海峡两岸高校应用型教材建设联盟”,两岸合作编写的新教材在三明学院首发,《三明学院转型发展方案》编制出台。这一连串的举动,表明了学校致力于转型发展的决心。

求变革,转型发展需要上下联动。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对学校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转型要应对的是传统本科教育观念、内容、方式、制度等的制约与挑战,要突破的是教师转型、课程改革、企业参与、装备投入等各种难题,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上下联动。

接地气,区位劣势可以变为优势。三明学院地处闽西北老区苏区,远离省会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这种区位劣势,在转型发展中可以转变为优势。学校与政府合力推进校县、校企合作,形成“一院一县(市、区)”合作格局,致力于应用科学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学校主动融入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当“产业伙伴”,做“地方智库”,三明市政府部门授权学院营运三明市电子商务大厦,并将其打造成集电子商务培训、研发、服务示范、创新创业的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暨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重应用,人才培养突出就业导向。首先专业设置要与产业需求结合,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基础理科、传统文科专业转向发展应用性专业,积极拓展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其次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结合,围绕应用能力提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实际应用和技能操作;再次是学习过程与产业实践结合,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抓手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多样评价促进考核方式改革。努力做到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分别与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

谋特色,闽台合作助推转型发展。三明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合作”项目高校之一,先后选派70余位教师赴台挂职交流或参访考察,完成7批次453名学生赴台交流学习任务。按照三分之一台湾课程、四分之一台湾师资要求和双校园培养模式,将注重产业联系和实务导向教学的做法、经验辐射到更多学科专业。学校还推行两岸合编教材,完成首批9本合编教材,探索如何将转型过程中新的办学理念和改革举措结合具体的专业固化于教材中,开发出融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教材,这无疑是转型发展实践层面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三明学院院长 刘健)

校地合作 创建应用技术学院

漳州市是台商贸易投资经济开发区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农业、海洋渔业、旅游、石化、食品、园艺等是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闽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漳州市仅有的本科高校。基于“市地共建,院校联盟,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的视角,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主体,整合漳州市高等教育部分资源,联合台湾高校和企业,在漳州地区建立“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发挥重点建设高校的学科专业和师资人才优势,优化漳州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实现校市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

闽南师范大学办学55年,以闽南文化和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已经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规划建设的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二级学院,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教育、经济和就业“铁三角”。尝试实行董事会的混合管理模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董事会,推进校内治理结构建设。

学院将重点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工学、农学、管理学、应用文理学科为主,立足菌物工程、食品加工、园林园艺、电子信息、自动化、环境化工、网络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原有专业优势,逐步建立以服务地方先进制造业、旅游管理业、光伏产业、电子通信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建设与环境产业、金融保险业等的建设发展为主导的学科专业群。立足闽南,培养面向漳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及管理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道路。力争2020年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应用技术学院。

学院将大力推进“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三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将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行业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开展对企业、社会、学校新技术培训与高技能鉴定服务,成为漳州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资格认证培训中心。学院将开展工学结合、订单式、定向式、师徒式、证书式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闽南师范大学校长 李进金)

转型 特色 提升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厦门理工学院始终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内生动力,围绕“转型、特色、提升”的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和而不同,锐意进取,自我加压,早日建成全国一流国际化亲产业大学。把握转型核心,坚持守正出新,做好“改革”文章。转型发展,必须把握“方向”这个核心,既要转型,更要改革,既要守正,还要出新。从办学实际来看,学校升本前就具有办“全国示范先进职业大学”的基础和经验;升本后,在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转型发展之前,就坚持立足应用,面向区域,对接产业,错位发展。2009年在中国大陆高校中率先提出建设“亲产业大学”,坚持人才培养“卓越化”,学科建设“品牌化”,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方式“实战化”,科研活动“联合化”,构建政产学研联盟,不断彰显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和优势。因此,学院的转型发展,不是转方向,而是转路径;不是转回高职专科的原点,而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上,在“省重点建设高校”的起点上,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举措,高水平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不仅要塑专业,抓实教学,而且要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发展,教学科研相辅相行,更深度地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更广度地对接行业需求,更密度地贴近企业进步,更高质量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扎实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大学。

明晰转型重点,坚持育人为本,做好“特色”文章。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把握“特色”这个重点。学校升本后,长期坚持“亲产业”的特色育人模式。强化“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的亲产业理念,构建以校地互动、校产对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亲产业”办学体系;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项目、条件、教师、学生卓越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卓越工程”。因此,转型发展,应牢记大学使命,坚持“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的“亲产业”特色育人模式,实现六个着力,即:着力构建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符合专业定位、富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以实践和应用为引领、以“知识、应用能力、素养”为核心的创新性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着力构建满足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市场最新需求的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体系;着力构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走出一条彰显特色、快速发展、卓有成效的“亲产业大学”发展之路。

善用转型抓手,坚持开放多元,做好“提升”文章。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抓住“开放办学”这个抓手。一是继续以校地合作为抓手,谋求政府支持,打造快速响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重要领域,增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厦门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推进与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与协同创新,为福建和厦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师;继续在符合厦门及福建产业结构需求的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倡导教师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要“进企业、联行业、促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二是继续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瞄准市场需求,打造创新校企联培人才模式的试验区。围绕学科、专业、课程三个重点,强化校企合作,以“强工程、大文化”的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卓越应用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一体为主线,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教学科研平台为载体,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校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开放”,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专业硕士“相互贯通”,培养满足产/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和研究型人员。三是继续以国际合作和闽台合作为抓手,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开放办学的前沿区。学院的国际合作有基础,有潜力,闽台合作有优势,成品牌。学校将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开放度和影响力,继续拓展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引入优质资源,引入课程体系,引进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境外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企业加强合作,探索以多种形式联办二级学院或专业;与国(境)内外知名高校实现学分互认,实施国际课程改革项目,植入国外知名院校的全新课程,建成国际性学术课程体系;将现有国家教育部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打造成品牌;与密苏里大学筹办中外合作“工程师学院”。同时,继续拓展台湾优质高校,探索境外多元主体联合办学;深度开展“分段对接”和“校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厦门理工学院院长 陈文哲)

校地企深度合作 助推高校转型发展

武夷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呼唤,确立了“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本使命,致力校地企深度合作,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及特色发展”的转型思路,着力从七个方面推动转型。

谋转型,先转变办学理念。认清自身与成熟应用技术大学的理念差距,学会顺应时代形势做好顶层设计和办学定位,从办学总体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定位,师资队伍定位,学校管理机制定位等方面都要体现出应用性的时代要求。

体制机制要跟着转。在应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建立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构建学校与企业监控并行、校内与校外评价结合的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体系。

精耕细作学科专业建设转型。突出应用型、行业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学校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

借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产教合作、协同育人进行多形式、深层次、制度化的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深度推进课程建设转型。改变学科主导的课程建设思路,按职业的认知逻辑来设置课程,形成职业生存能力与长期发展能力平衡,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多元构建师资转型。建设能讲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还能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三能型”师资队伍;探索符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构建培养、引进、认证、激励合一的应用型师资培养机制。

立足应用谋科研转型。大力倡导应用技术研发及转化,促进科研服务教学发展,形成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决策咨询等研究体系。建立以应用技术成果突破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武夷学院院长 李宝银)

依托闽台合作平台 建设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师队伍

台湾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完备,开放程度、师资水准较高。充分利用好台湾师资资源,也是发挥福建地域优势,推进本地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闽江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合作办学试点项目院校,已与台湾实践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大学、逢甲大学、大叶大学、联合大学、台南科技大学、政治大学等8所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1年起每年成批量输送学生到台湾相关高校学习,累计达1600多人。这些学生涉及全校44个本科专业中的11个,已有2届毕业生。

学院依托闽台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台湾高校合作,特别是教师的合作,使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迈入快车道。一是推进师资双向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同类高校的优秀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来校执教。2009年至今,台湾合作高校教师来校执教278人次。同时,突破事业单位编制束缚,以全职聘任的模式引进了6名台籍教师。学校有计划地遴选部分教师到台湾高校、企业、研发机构执教或进修访学累计达192人次。二是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实施两岸教师共同参与合编“两岸教材建设计划”。整合全校力量,与台湾合作高校研究团队联合申请《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团队建设》等多项国家等级、省部级课题。交流合作有效促进了师资的专业水平,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闽江学院党委书记 王新民)

篇2: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7月8日, 深圳市召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宣讲会,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作宣讲报告。她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的分解任务, 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鲁昕指出,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 关键就在落实。近期要重点做好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一要制定学习贯彻方案, 教育战线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二要分解任务开展试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分解任务, 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 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各地要迅速掀起宣传会议精神的热潮。四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季度要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 包括政策制定、改革措施、重要成果、系统宣传等内容。

鲁昕强调,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升学体系, 而是要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为学生打开贯通的上升通道, 提供多种选择。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培养人文素养。

篇3: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领会和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精神和《决定》的实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把握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管理转变的深度,探明信息化、工业化相融合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密度,谋划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学转型的蓝图。

第一,确定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自身改革的问题,更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把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近年来,建始职校积极推行“专业产业化、实训集约化、技能社会化”的工学模式,分别与江苏盛宏、武汉天马等十多家500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与本地清江旅游、恩施炜丰富硒茶叶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签订技能人才培养合同,正在建设工厂化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年底投入使用,从而达到学校专业建设围绕地方产业转,实训实习围绕生产、教学转,技术技能围绕市场需求转的目的,坚持“拉长专业链、交叉专业际、拓展专业面”的专业建设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第二,担当时代重任。古代只是“师徒制”的分散性社会自由教育,属一贯性生存技能,时代性较弱;现代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征途中,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把惯称的“九佬十八匠”变成技术技能人才,把农民工变成产业人。这就说明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做厚德精技的职业技术导师,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建始职校以“铸中国魂,做产业人”为德育工作主题,常态化开展“三双”活动,即“双爱”(学校关爱老师、老师关爱学生)、“双访”(访家长、访学生)、“双比”(比教学、比技能),常年有5名以上教师轮换驻厂、驻企业,每年有近20名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学校把握“传道、授业”这个本份,给学生铺就一条成长成才成功、就业创业创新的发展之路。

第三,明确发展方向。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彻底解决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职业教育“断头教育、次品教育”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搭建教育各层级间的“立交桥”,畅通“横直都行、左右可转”的中等职业教育通道。推行中职高职上下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首先,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的上升通道,解除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模糊认识。其次,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消除老百姓对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顾虑。最后,推行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高考。技能型高考是技能加文化知识的考试,学术型高考就是现在的普通高考。技能型高考是以技能成绩为主、文化成绩为辅的高考录取形式,给中职学校的学生们一条通往高等院校更加便捷畅通的大道。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后,建始职校印制了一万多份宣传材料,开展为期一周的教师“双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150多名教师、1500多名学生进村入户,宣讲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内容,接受了县电视台、县茨泉杂志的记者采访,在十个乡镇悬挂了宣传横幅50多条,印制了300张宣传喷绘粘贴到村,广泛地开展群众性宣传,让百姓接受职业教育。

第四,突出支持重点。注重发展面向农村、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发育先天不足。国家将在这些地区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建始职校根据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际,引导学生自我规划、自我完善、自我突破,新生入学时就实行学生自我规划,班主任引导完善,学生室建档立卡,教务室、就业培训中心组织实施,校委会监察评估,促进学生突出个性,差异发展.如2014届毕业生814人,其中265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800元以上;28人踏入军营,报效祖国;521人参加高考,131人上本科线、30人高校单招录取、352人达到高职高专分数线。这8名缺考和未上分数线的学生都被学生室送往武汉天马就业,落实了应届毕业生“人人有去处、个个有着落”的工作任务,让更多的农家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五,理清地方党委政府的职责。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革除多部门办职教、多行业举办培训班的职业教育弊端。今年在县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关于统筹县职校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建议和提案,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政府办公室牵头,财政、人社、教育等局为成员单位的办理专班,提出了县职校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建议,目前,省人社厅已核准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预备制培训资质,已经举办了两期高中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

上一篇:小小飞虎队电影观后感300字下一篇:人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