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

2024-04-19

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通用10篇)

篇1: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

高三第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八)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操作所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

C.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

D.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

【解析】 A项,混有NaOH固体;B项,灼烧得到的是Al2O3;C项,得到的是Al(OH)3和Al2O3。

【答案】 D

2.(2013届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无沉淀生成,则X是

A.SiO

2C.MgOB.Al2O3 D.CuO()

【解析】 C项MgO不能溶于烧碱,不正确;少量Y滴入盐酸不能形成沉淀,Al2O3符合题意,A项不正确;B项正确;D项CuO不能溶于烧碱,不正确。

【答案】 B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Cl-、H+、Na+均能与Al3+共存

D.使AlCl3溶液中Al3+全部沉淀出来的最佳试剂是氨水,而不是NaOH溶液

【解析】 常温下,铝与O2形成致密氧化膜,属于化学反应。

【答案】 B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浓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C.Al2O3溶于强碱:Al2O3+OH-===2AlO-2+H2O

-2+D.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24完全沉淀:2Ba

-3+2-+NH+H2O+2BaSO4↓ 4+Al+2SO4+4OH===Al(OH)3↓+NH3·

【解析】 A项,不能生成AlO2;B项,原理错误且电荷不守恒;C项,没有配平。

【答案】 D

5.(2013届中山市高三质检)在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A.NH+

4、Na、S、SO

3-2-B.K+、AlO-

2、I、SO

4-C.Ca2+、Fe2+、NO-

3、Br -()

2-D.Na+、K+、Cl-、SO

4【解析】 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可能呈强碱性或强酸性。A项强碱性NH+4

--不能存在,强酸性条件下S2-与SO23不能共存;B项强酸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

2+2+量存在;C项强酸性条件下Fe2+与NO-3不能共存,强碱性条件下Ca、Fe不

能存在。

【答案】 D

6.(2013届汕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则物质的量之比是1∶1,NaOH溶液至过量后Al(OH)3完全溶解,只有Mg(OH)2,B错;等物质的量的Mg(OH)2与

Al(OH)3的质量之比是58∶78,即剩余的Mg(OH)2的质量小于沉淀最大质量的1/2,排除C、D,选A。

【答案】 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7.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足量溶液A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充分反应

足量溶液B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大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解析】 金属Al和Cu的活泼性不同,且Al既可以和强酸HCl反应又可以同强碱NaOH反应,Cu与二者都不反应,A项正确;测量固体的质量比测量气体的体积容易,D项正确;Al和Cu都与稀硝酸反应,C项错误。

【答案】 B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在Na2CO3溶液中:Al3+、AlO-

2、OH、Na能大量共存

C.可以用互滴法鉴别NaOH溶液与AlCl3溶液

D.除去SiO2中少量的Al2O3,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

2-【解析】 A项,NH3·H2O为弱碱,不能拆开;B项,Al3+与AlO-

2、CO3、OH-不能共存。

【答案】 C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

9.(10分)(2010·山东高考节选)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NH3b.CO2c.NaOHd.HNO

3【解析】 碱洗时可能Al与碱液反应放出H2和生成AlO-想回收AlO-2,2最好用CO2去沉淀。

【答案】 2Al+2OH-+2H2O===2AlO-2+3H2↑ b

-10.(18分)(2013届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23,++2-2-3+2+3+AlO-2,SiO3,SO4,K,Na,Fe,Mg,Al等离子,当向溶液中逐滴加

入一定物质的量的盐酸时,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2-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lO-2+HCO3+H2O===Al(OH)3↓+CO3)

(1)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AB段反应的离子与发生BC段反应的物质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开始无沉淀,说明含OH-,AB段无沉淀变化,说明-+含CO2发生的反应依次为:H++OH-===H2O,AlO-3。2+H+H2O===Al(OH)3↓,-++--+2-SiO23+2H===H2SiO3↓,CO3+H===HCO3,HCO3+H===CO2↑+H2O,Al(OH)3+3H+===Al3++3H2O。

--2-【答案】(1)OH-、CO23、AlO2、SiO

3--+-(2)H++CO23===HCO3、H+HCO3===CO2↑+H2O

-(3)n(CO23)∶n[Al(OH)3]=3∶

411.(18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甲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任意两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戊溶液与乙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A为Al,B为O2,C为H2,甲为Al2O3,乙为NaAlO2,丙为H2O,丁为Al(OH)3,戊为AlCl3。

【答案】(1)Al NaAlO2(2)作耐高温材料;制取铝单质

(3)①2Al+2OH-+2H2O===2AlO-2+3H2↑

-②AlO-2+CO2+2H2O===Al(OH)3↓+HCO

3③Al3++3AlO-2+6H2O===4Al(OH)3↓

12.(18分)(2013届肇庆市高三二模)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滤渣A的用途是______(只写一种);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理由是_______。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

【答案】(1)Al2O3+2OH-===2AlO-2+H2O

SiO2+2OH===SiO23+H2O --

(2)Fe2O3、Na2Al2Si2O8 作炼铁的原料(或作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引流

(3)经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解,大部分铝元素均以NaAlO2的形式存在于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以将NaAlO2完全转化为Al(OH)3

(4)B 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溶解会产生有毒气体SO2,原料利用率低;稀硝酸能溶解铝但会产生气体,污染空气,硝酸利用率低;而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产生的H2对空气无污染

篇2: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

姓名学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共42分)

1、(2013·试题调研)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Al2O3也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得 B.Al2O3加热分解为铝和氧气

C.Al2O3结构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盐酸和NaOH溶液等

D.擦去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滴落下来

2、我国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B.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C.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D.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34、(2013·试题调研)向含0.2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了一定量的1 mol/L的NaOH溶液后,生成了7.8 g的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150 mLB.200 mLC.300 mLD.400 mL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4g铜与足量的硫加热,转移电子为0.2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1.0L的0.1 mol·L

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6、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BCD7、20 g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 这种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AlB.Al和Fe

C.Fe和ZnD.Zn和Cu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8、(共14分)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E的化学式:;

(2)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工业中的一个用途是

(3)②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是

(4)③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5)向J溶液中加入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9.11.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

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验证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1)请完成下表: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填试验编号)。【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

11、(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已知2 mol白色固体粉末受热分解,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 mol。X、E、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G______,D______。(2)写出G与C反应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X+E→A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C与Na2O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篇3:铝及其化合物复习中要点

1.Al3+、Al(OH)3、Al O2-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

2.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Al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Al O2-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3+与Al O2-不能大量共存.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Al Cl3溶液中滴加Na 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Na OH溶液中滴加Al 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1)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2)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例1表1各组物质,不能按(“→”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解析:(A)(B)(D)三项中的转化关系分别为:

(C)项中Al不能经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答案选(C)

例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2所示过程除去Al 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 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 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

(C)溶液b中只含有Na 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 H

解析:(A)项用氨水将会使Al3+、Mg2+均沉淀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B)项溶液a中,Al3+已转化为Al O2-不再含有Al3+;(C)项b中含有KCl、Na Cl、HCl等物质;(D)项若不控制p H,沉淀a[Al(OH)3]将不能分离出来.答案选(D).

二、四类物质要熟悉

1.铝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2)化学性质(如图3所示)

(3)特别注意:(1)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2)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可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H2SO4、浓HNO3.(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还原剂是铝,氧化剂是水而不是Na OH.(4)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时,既要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又要考虑铝与生成的Na OH的反应.(5)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2.氧化铝

(1)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具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用途: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3.氢氧化铝

(1)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如图4所示).

图4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3)制备

(1)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2)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4.明矾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净水的原理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Al3++3H2O=Al(OH)3(胶体)+3H+

例3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1)CO2(2)盐酸(3)Na OH溶液(4)水

(A)(1)(4)(B)(2)(3)(C)(1)(3)(D)(2)(3)(4)

解析: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 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答案选(C).

三、六组图象要分析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 OH溶液反应的图象(见表2)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象见表3.

3.向Al 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Na Al O2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5(1)所示.

4.向Na Al O2溶液中逐滴加入Al Cl3溶液或通入CO2至过量,图象如图5(2)所示.

5.向MgCl2、Al 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 OH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5(3)所示.

6.向MgCl2、Al Cl3混合溶液中先加入Na OH溶液,后加入盐酸(Na OH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沉淀图象如图5(4)所示.

例4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Na OH溶液,则消耗Na OH溶液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图6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向含有H+、Mg2+、Al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 OH溶液时,首先应中和溶液中的H+,然后才能与Mg2+、Al3+产生沉淀,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沉淀生成,故(C)项错误;随着Na OH的增多,Mg2+、Al3+均转化为沉淀,继续滴加Na OH溶液,Al(OH)3沉淀被Na OH溶解,最后只剩余Mg(OH)2沉淀,此时沉淀的量不再改变,所以(A)(D)两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选(B).

例5向0.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Na OH和Na Al O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如图7正确的是()

解析:往混合液中滴加盐酸,Na OH首先反应,然后Na Al O2与HCl反应产生Al(OH)3,最后Al(OH)3溶解变为Al Cl3,有关方程式为:

篇4:“铝及其化合物”复习导航

(一)金属铝

2.铝的化学性质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1)铝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与O2 反应:常温下,金属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在点燃条件下,铝箔能够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铝,并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金属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

实验情景除了将铜片放入稀硝酸不再有其他操作,故接触面积是不需要列入合理假设的,由于反应物是固液体系,故压强也是不需要列入合理假设的.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AC.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这说明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探究到产物催化作用的研究,还是要从合理假设开始,从离子方程式看,新增的物质只有铜离子,故铜离子的影响应列入合理假设(体系中一直存在NO-3,故NO-3不应列入合理假设;NO不溶于水立即逸出也不应列入合理假设),另一种中间产物亚硝酸根的影响是试题提示的,设计单一变量对比实验,探究Cu2+和NO-2的影响.

注意:铝既能与强酸(如盐酸、稀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如NaOH、KOH等)溶液反应,但铝不是两性物质.这是因为:一方面铝不符合两性物质的定义(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叫做两性物质),在铝与强酸及强碱的反应中均没有水生成.另一方面铝并不直接与强碱反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首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Al(OH)3与强碱反应.所以铝不是两性物质.

篇5:铝及其化合物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四个特点:

(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去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是通过探究活动“氢氧化铝能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铝来制得吗”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另有一点得到认可的是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铝锅煮水、胃舒平等事例来引入知识,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让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操作变为活的思维过程。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上课期间,遇到某些同学回答不出来时,我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怎么去引导他(她)学会表述,怎么去鼓励他(她)有信心学下去,因为我重视的是这堂课之后学生

都能有些收获,我希望除了知识他们还能有其他的进步,比如提高表达能力,会用化学语言来描述现象等等。

篇6: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1、掌握铝的氧化物(Al2O3)、氢氧化物(Al(OH)3),及其重要盐(KAl(SO4)2)的性质;

2、正确认识氧化铝(Al2O3)和氢氧化铝(Al(OH)3)的_,会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Al(OH)3的制备,会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掌握Al3+、 Al(OH)3 、AlO2-的转化(铝三角),并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知识网络】

【学习内容】

一、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2054℃),沸点2980℃,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_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是_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用途

① Al2O3是工业冶炼铝的原料

② 常作为耐火材料,例如,有氧化铝坩埚。

篇7:铝及其化合物的高二政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了解氧化铝分别与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3、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

【基础知识】

一.铝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②铝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缓慢反应,一般情况下,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与水的反应

③与非氧化性酸(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④与强碱反应:

⑤铝热反应:(铝与氧化铁): 可用于焊接铁轨

二.铝的氧化物氧化铝

1.Al2O3 白色难熔,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2. Al2O3 的两性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高考资源网]

三. 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1)Al(OH)3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思考: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至过量现象:

(2)Al(OH)3不稳定:

(3)制取:实验室常用铝盐(Al3+)与足量氨水制取Al(OH)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铝的重要的盐明矾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明矾常用作混凝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归纳整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② [Ks5u.com]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典型例题】

1.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2.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高考资源网KS5U.COM][高考资源网KS5U.COM]

C.盐酸D.氨水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KS5U.COM]

A.澄清石 灰 水 跟 稀 硝 酸 反 应: Ca(OH)2+2H+=Ca2++2H2O

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 +Cu2+=Fe2+ +Cu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D.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4.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

(1)罐壁变瘪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 _;

(2)罐再度鼓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__。

5.(学业水平测试)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KAl(SO4)212H2O]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4mol/L,当加入等体积0.4mol/L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约为( )

篇8:铝及其化合物学习应把握两个关键

1关键点一:要掌握铝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在不同介质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在强酸性介质中,铝元素以Al3+的形式存在;在强碱性介质中,铝元素则以Al O2-的形式存在。无论是单质铝、Al2O3、Al(OH)3在强酸性介质中都转化为Al3+,在强碱性介质中都转化为Al O2-,而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溶液中,铝元素主要转化为Al(OH)3沉淀。

由上,我们就不难理解Al3+为什么不能和CO32-、HCO3-、S2-、HS-、Al O2-等弱酸根离子共存了。Al3+在强酸性溶液中才能存在,而CO32-、HCO3-、S2-、HS-、Al O2-等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所以当铝盐溶液和含有这些弱酸根离子的溶液混合时,将互相“妥协”,Al3+转化为Al(OH)3沉淀,而CO32-、HCO3-则转化为CO2气体,S2-、HS-也转化为H2S气体,Al3+与Al O2-也互相“妥协”都转化为Al(OH)3沉淀。

同理,只有在强碱性溶液中才能存在的Al O2-也不能和NH4+、HCO3-、HS-等共存,后者在强碱性溶液中将转化为CO32-、S2-、NH3.H2O。Al O2-遇到NH4+、HCO3-、HS-等将“妥协”而转化为Al(OH)3沉淀。

2关键点二:掌握铝的化合物之间转化的电荷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三大守恒关系。铝盐(Al3+)、偏铝酸盐(Al O2-)和Al(OH)3之间转化的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感觉最难掌握的。其实三者之间的转化就是复分解反应,应用电荷守恒关系,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可轻松掌握。比如由Al O2-到Al(OH)3的转化,其实就是由一个负电荷转化为不带电荷的中性微粒,依据电荷守恒关系显然应该加入一个正电荷(H+),即:

再根据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离子反应式为:

又如在1mol Al3+的溶液中加入4mol的OH-,Al3+应该转化为什么呢?依据电荷守恒应该为:

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应该生成2mol H2O。即在3mol正电荷中加入4mol负电荷,则必然生成1mol新的负电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关于铝盐(Al3+)、偏铝酸盐(Al O2-)和Al(OH)3之间的转化关系,依据电荷守恒关系,可表示为:

根据上述两个关键点,在判断离子共存、或要书写有关铝的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或做相关计算题时,我们就有章可循了。在解答有关铝离子与其它离子共存的问题时,就可依据关键点一。

例如:(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 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 O-

D.含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l-、F-、K+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知识。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p H大于4.4,当其处于4.4-7之间时,NO3-表现强氧化性,将I-氧化为I2,排除A;石蕊呈蓝色的溶液呈碱性,Al O2-能大量存在,而HCO3-不能存在,排除B;含大量Al3+的溶液呈酸性,其中的H+能和Cl O-结合成HCl O,排除C。

在书写有关铝的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或做相关计算时,就可依据关键点二。

例如:在含有Al O2-的盐溶液中通入CO2,离子反应方程式应该如何写呢?由于Al O2-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通入酸性的CO2气体,则溶液碱性必然减弱,Al O2-将转化为Al(OH)3沉淀;而CO2在碱性溶液中将转化为CO32-(CO2少量)或HCO3-(CO2过量),判断出生成物以后,再依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关系,学生就不难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了。

又如,将含Al3+离子和OH-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7的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物是什么?离子方程式能否直接写出呢?我们可依照条件写出:2Al3++7OH-→,观察到负电荷比正电荷多一个,则应该生成一个新的负电荷,应为:

再依据Al原子守恒,可修正为: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完整的离子方程式为:

依据上述步骤,若将含Al O2-和H+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3混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可表示为:

第一步:2 Al O2-+3 H+→1/3 Al3+

第二步:2 Al O2-+3 H+→1/3 Al3++5/3 Al(OH)3↓

第三步:2 AlO2-+3 H++H2O→1/3 Al3++5/3 Al(OH)3↓

去分母得:6 Al O2-+9 H++3 H2O=Al3++5 Al(OH)3↓

总之,在进行任何一个化学单元知识学习时,我们只要抓住物质特性,用化学的原理、视角和思维方法去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那么,化学就不必死记硬背,我们就会进入一个依靠化学规律进行自由学习和思考的新天地了。

摘要:铝元素是中学化学要学习的重要金属元素,所以理解掌握铝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铝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及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关系。

关键词:铝元素,介质,铝的化合物

参考文献

[1]2010上海卷.

篇9:铝及其化合物教法分析

摘要: 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高,学生却不容易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分析不同版本的学法,旨在通过对比,得出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关键词: 铝及其化合物酸

碱在高考要求中,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物质,明确要求掌握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通过对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逐步掌握从物质类别和特性两个方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样通过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体会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逐步体会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中学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有不同的版本,主要是AlO■■与[Al(OH)■]■的写法差别。对于这两种写法有各自的亮点,在教学中采取亮点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掌握,以下就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进行对比。首先,在对铝及其化合物(主要是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主要是学习与酸、碱的反应。苏教版鲁科版通过表格对比,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产物的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此知识的识记,但此方法要求低,不需要反应的本质,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苏教版中与碱反应产物为AlO,而鲁科版则为[Al(OH),实际上,AlO■■在水溶液中都是以[Al(OH)■]■的形式存在,以前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把它简写成AlO■■。但它的实际组成还是[Al(OH),为什么叫偏铝酸呢?在无机化学中是这样规定的,含氧酸根的化合价与其中氧原子数相同的酸,称为原酸,命名为原某酸。比如:HSiO■,原酸或正酸脱掉一分子水后称为偏某酸,如H■SiO■称为偏硅酸(习惯上把偏硅酸直接称作硅酸),HPO■称为偏磷酸。“铝酸”应该就是指氢氧化铝,Al(OH),因为它的碱性略强于酸性,所以一般不写做H■AlO■,铝酸中的铝+3价,与氧原子数目相等,相当于“原铝酸”,它脱掉一分子水后,就称为“偏铝酸”,HAlO■。接下来,铝与碱反应,苏教版与鲁科版对比,主要在分析氧化还原原理时,体现各自特点,此方程写法相对简洁,但分析氧化还原原理时易错,应两边同时再加上4H■O。而鲁科版则可以直接看出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铝与碱反应时对于苏教版,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与碱反应体现酸性氧化物性质,生成盐和水,氧化铝对应为偏铝酸(HAlO■),类似二氧化碳对应为碳酸。因此,Al■O■中有两个铝原子应对应两个HAlO■,写方程就容易得多。Al■O■[等同于2HAlO■—H■O]+2OH■=2AlO■■+H■O而氢氧化铝与碱反应可以先向学生传授这个知识:H■+AlO■■+H■O?葑Al(OH)■?葑Al■+3OH■1个Al(OH)■对应1个HAlO■,需要1个氢氧化钠来中和,方程式也很容易写。Al(OH)■[等同于HAlO■+H■O]+OH■=AlO■■+2H■O鲁科版中氧化铝与碱反应相较苏教版不好写,但是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方程式比较好写,直接把OH■加合上就行了。在偏铝酸盐或四羟基合铝酸盐与酸反应时,可体现出鲁科版的亮点:此外,还有发生双水解的反应对比:从以上几组对比中可以看到,方程式怎么写有其各自的特点,有些同学可能对某种更容易掌握,而且地区不同,所用教材不同,教师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但都说明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在全国考试大纲越来越接近的同时,教学水平和方法不断地向同一个方向更好地发展与进。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析题、快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辩证认识。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有机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大家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板书】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

例1.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图4-3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学生活动

回忆有机实验的有关内容,明确任务,做好知识准备,并记录笔记。阅读、思考、讨论。学生进行分析:

制1,2-二溴乙烷需用乙烯和溴的加成。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a是制乙烯装置,b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锥形瓶的水中插有一直玻璃管,主要作用是检查试管d是否堵塞。当d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在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c中盛氢氧化钠液,其作用是洗涤乙烯;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CO2、SO2等)。乙烯在d中反应,最后一个锥形瓶的作用是吸收Br2(气),防止空气污染。

解答:(1)CH3CH2OHCH

=CH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3)除去乙烯中带有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和SO2。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

【组织讨论】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并做答。

(4)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率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讲评】此题第(1)问多数同学能答对,而后三问有很多同学答错或答的不够准确,原因在哪儿呢?

思考、分析并回答:

(1)对b装置的功能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

(2)对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到棕色最后到黑色的原因不清楚;

(3)题中第(4)问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学生往往理解不了,而感到无从入手,从而导致失分。倾听,坚定信心。

【讲评】由大家的分析我们可看出高考题离我们并不遥远,难度也并不是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此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除此之外,还要求大家掌握甲烷、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

(一)气态物质:CH4 C2H4 C2H2 【投影】CH4、C2H4、C2H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回忆、查阅、填表、记笔记

【讲述】请大家再次看例1,重新体会一下高考题确实离不开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另外,从整体上看,大家对气体的制备、除杂、验证及有毒气体的吸收能分析清楚,而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根本想不到或思考不到位。通常设计化学实验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实验如期顺利进行,往往要设置安全装置;一般在涉及气体的实验中最为常见,请大家看投影上九个装置,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投影】

讨论、分析并回答: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有:防倒吸、防堵塞、防爆炸、防污染等安全问题。【提问】上述九种装置哪些是防倒吸安全装置?哪些是防堵塞安全装置?哪些是防爆炸安全装置?哪些是防污染安全装置?请大家对号入座。

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防倒吸安全装置

①隔离式(图①)原理是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制取溴苯的实验中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Br。

②倒置漏斗式(图②)原理是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制取HCl气体的实验中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Cl尾气,高考实验试题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Br尾气。

③接收式(图③)原理是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等)。高考实验试题设置这一装置接收可能倒吸的水,防止进入灼热的硬质试管中。

(2)防堵塞安全装置

④液封式(图④)原理是流动的气体若在前方受阻,锥形瓶内液面下降,玻璃管中水柱上升。该装置除了检查堵塞之外,还可防止倒吸。

⑤恒压式(图⑤)原理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1995年上海高考实验试题设置了这一装置。

(3)防爆炸安全装置 ⑥散热式(图⑥)原理是由于内塞金属丝能吸收分散热量,使回火不能进入前端贮气或气体发生装置。

(4)防污染安全装置

⑦灼烧式(图⑦)原理是有毒可燃性气体(CO)被灼烧除去。

⑧吸收式(图⑧)原理是有毒气体如Cl2、SO2、H2S等与碱反应被除去。⑨收集式(图⑨)原理是用气球将有害气体收集起来,另作处理。【板书】

(二)液态物质:硝基苯 溴苯 乙酸乙酯 【投影】

例2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5)纯硝基苯无色,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具有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组织讨论】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派代表回答。记录笔记。

阅读、思考、讨论并分析回答:

本题涉及浓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向水中注入,由于稀释过程中放热,应及时搅拌冷却;控温在100℃下时,应采用水浴加热;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应使用分液漏斗分液;产品的提纯应根据其杂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法。

答案:

(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2)将反应器放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3)分液漏斗;

5(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5)大,苦杏仁。

【讲述】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表扬和鼓励。本题通过硝基苯的制取,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的使用,希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投影】硝基苯、溴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比较,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及查阅课本,完成此表。

倾听。

回忆、查阅、填表、记笔记。

【投影】

例3 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 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 77.1℃;C2H5OH 78.3℃;C2H5OC2H5 34.5℃;CH3COOH 118℃。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

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醚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1)反应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

(3)为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填字母)

()

(A)无水乙醇;(B)碳酸钠;(C)无水醋酸钠

(4)再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分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5)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倒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沸程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

【组织讨论】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派代表回答。阅读、思考、抢答,讨论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合成乙酸乙酯;同时还要精制乙酸乙酯。首先考虑有机物的合成是可逆反应,需采取什么措施使合成酯的平衡向右方向进行。根据平衡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右方向移动。另外根据各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杂质,而增加乙酸乙酯的产率。由此可得到正确结论:

(1)加过量乙醇:即是增加一种反应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2)边加热蒸馏的目的:因为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于乙醇和乙酸,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3)为除去醋酸,应加入(B)碳酸钠粉末。

(4)再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因为能生成CaCl2·6C2H5OH)(5)然后再加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因为能生成Na2SO4·10H2O 【板书】

(三)固态物质:酚醛树脂

【投影】

例4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酚醛树脂。制备时,应先在大试管中加入规定量的__________,再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作催化剂,然后把试管放在沸水中加热。待反应不再剧烈进行时,应继续一段时间,做完实验应及时清洗_____________,若不易清洗,可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浸泡几分钟,再进行清洗。生成的树脂是_____________态物质,呈______________色,试管上方单孔塞连线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请一名学生回答前几问,另请一名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

答案:苯酚和甲醛溶液;浓盐酸;加热;试管;酒精;粘稠液;褐;导气、冷凝。

【投影】

例5.A~D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的空格中。

①酒清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的分馏实验

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阅读、思考。

(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提问】通常,温度计在实验中有哪些功能呢? 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并派代表回答本题各问。思考、讨论并归纳:

(1)测水浴温度,如制硝基苯;(2)测反应液体温度,如制乙烯;(3)测物质的溶解度,如测硝酸钾等;

(4)用于沸点不同,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如石油的分馏。首先要明确哪些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其次对所需温度计的实验进一步明确温度计水银球所放的位置,对D中长玻璃导管作用,要把熟悉的制溴苯、乙酸乙酯的实验进行联想,完成迁移。

答案:(1)A① B③⑤ C⑦

(2)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的作用)。

精选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与Br2水反应而褪色的是

()A.SO2

B.C2H5CH=CH2 C.C6H5—CH=CH2

D.C6H5—CH2—CH3 2.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容器(烧瓶)加入少许碎瓷片

B.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1H2SO4混合液 C.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下,以便控制温度 D.反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3.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将苯和浓HNO3混合,再加浓H2SO4,冷却 B.将苯和浓H2SO4混合,再加浓HNO3,冷却 C.在浓HNO3中加入浓H2SO4,冷却,再滴入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溴水一种试剂不能加以区别的是)

A.苯、己烷、甲苯 B.硫化氢、SO2、CO2 C.苯、苯酚、乙醇 D.煤油、乙醇、CCl4 5.用饱和NaHCO3溶液能把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

A.CO2(HCl)

B.

C.CH3COOC2H5(CH3COOH)D.HCOOH(HCOONa)

()

()10

(6.能鉴别己烯、己烷、乙醇、乙酸和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Na、FeCl3溶液、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紫色石蕊试液 C.Na、紫色石蕊试液、溴水 D.溴水,Cu(OH)2粉末

二、非选择题

7.在实验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结论为_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

(4)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

(5)简述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

8.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H2S气体,为了净化和检验乙炔气体,并通过测定乙炔的体积计算电石的纯度,按下列要求填空(注意:X溶液为含溴3.2%的CCl4溶液150g)。

11(1)试从图4-8中选用几种必要的装置,把它们连接成一套装置,这些被选用的装置的接口编号连接顺序是_________。

(2)实验室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其原因是_______。(3)为了得到比较平稳的乙炔气流,常可用________代替水。

(4)假设溴水与乙炔完全反应生成C2H2Br4,用Wg的电石与水反应后,测得排入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此电石的纯度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D 2.A C 3.C 4.A 5.A C 6.C

二、非选择题

7.(1)CH3CH2OH+4H2SO4 4SO2↑+CO2↑+7H2O+C;(2)④→③→①→②;(3)品红褪色;混合气中有SO2。溴水褪色;将SO2吸收完全。混合气中已无SO2。(4)无水CuSO4,12 水蒸气。饱和石灰水,CO2。(5)装置①不能放在③之前,因气流通过①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确证,装置①不能放在②后,因为将有SO2、CO2同时通过②时影响CO2的确证。

8.(1)C→I→J→G→H→F→E→D(2)不能,因为反应剧烈,放出热量多,生成Ca(OH)2呈现糊状物易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

上一篇:换我来爱你-初二作文下一篇:34种幼儿识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