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2024-04-14

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精选8篇)

篇1: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年金对员工乃至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纷纷启动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工作,企业年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企业年金好处多多

企业年金是一种属于企业发起员工自愿建立的福利计划,如今已成为许多国家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对企业而言,一个完善的企业年金方案可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同时还可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对个人而言,要填补退休前后收入的缺口,企业年金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前,企业首先要对自身的需求、员工的年龄结构、薪酬福利体系、现行退休制度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明确企业年金建立的目标;其次,企业应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在现有的资源下,在保证员工利益公平性、无歧视性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实现最少的投入、最大的收益、最优的服务和最大的员工满意度。

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年金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降低国家基本养老的负担及管理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年金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个人角度来看,企业年金建立了退休保障基金,可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还能有效拉动个人当前的有效需求。

由于企业年金是对员工的一项长期性的保障计划,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员工未来养老需求进行充分评估后做出相关决策。一般来说,具有一定人员规模的企业可由人事及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为主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制定企业年金建立的整体工作计划,对后续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方案制定以及管理机构的选择进行安排。对于参加人员较少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寻找法人受托机构进行企业年金建立整体工作计划的咨询及实施安排,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启动工作的效率。

企业年金管理模式选择

根据企业年金相关法规,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时,可以选择法人受托模式或者理事会受托模式。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运营的长期性以及对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决定了以受托人为核心的信托管理模式是企业年金治理的最佳选择。尽管法规允许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和法人受托两种受托模式,但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的独立性、专业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目前企业年金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法人受托模式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选择。从企业年金发展趋势来看,法人受托也是当今企业年金受托模式的主流。

由于两种模式下的受托人在人员组成、法律地位、权利职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对企业年金管理运作产生了以下影响:

理事会由企业内部的企业代表或职工代表组成,便于企业随时与受托人进行沟通,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在法人受托模式下:首先,法人受托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组织架构的独立性能够真正确保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一方面避免权责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可减少由于内部交易产生不当的利益输送。其次,法人受托机构通过市场机制集合一批在运营、投资、法律、精算等方面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丰富市场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提高了受托管理服务水平,维护了委托人以及受益人的权益。第三,法人受托机构一方面受到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规定的监管,同时也受到各自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法规的监管,有利于企业年金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的执行效率。

企业年金方案制定

企业年金方案作为企业年金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业内人士建议企业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劳动保障部门出台的企业年金方案指引既是对企业制定企业年金方案的参考,也是对企业年金方案的规范。企业也可以向受托人或其他咨询机构咨询有关企业年金方案的制定及相关报备工作。

二是企业年金方案应包括:参加范围、缴费方案、归属比例、利益领取、计划转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缴费方案及归属规则是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核心,在控制总量不超过法规规定上限的前提下,一方面考虑工龄、工资、性别、地域等因素导致的差别,既讲贡献,又要防止差距扩大;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归属方案既要考虑如何达到有效激励员工,同时也要确保对员工的公平。方案务必体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需求,实现双赢。成型的方案可以相对简明,但设计过程必须周密计划,三思而后行。

三是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考虑企业年金方案报备流程。一般来说,企业年金方案从制定到正式实施,需要经过企业内部(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备。考虑到企业年金方案中的企业缴费的比例及金额需要企业的出资人或股东同意,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年金方案应当取得相关出资部门的认可。

四是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选择。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是确保企业年金基金安全、高效管理运作的关键,企业应结合时间要求、参加人员规模、管理机构市场发展等情况,采取适合自身的选择方式:1.充分利用受托人的专业能力,为选择其他管理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2.尽可能选择具有多个资格的管理机构,可以降低对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收益。3.选择账户管理人主要考虑安全性、企业信誉、账户管理经验、账户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和方便性、客户服务系统、服务网络覆盖面等因素;选择托管人主要考虑安全性、资本实力、信用风险、托管经验和规模、机构覆盖面、服务水平等因素;选择投资管理人应主要考虑安全性、专业水平、资本实力、企业信誉、历史投资业绩等因素。

[企业年金 养老保险体系的支柱]

篇2: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简易人寿保险防止逆选择的方法是__。A.规定等待期 B.体检

C.提高保费率 D.增加保额

2、一般来讲,()是指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正常发挥各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功能,从而实现社会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有效管理。A.社会管理 B.社会保障 C.资金融通 D.保险管理

3、保险公估机构的保证金达到最高限额__后,可以不再增加。A.10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100万元

4、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保险合同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主的过错,其不利后果的承担者应是()。A.保险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5、1936年12月,上海市保险业经纪人公会成立,并制定了公会章程共9章27条。后由于时局动荡而受到影响,同业组织陷于涣散状态,管理章程也无法贯彻执行。直到1944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在__中规定由保险同业公会负责制定经纪人佣金标准。

A.《经纪人登记规章》

B.《上海市保险业经纪人佣金限制办法》 C.《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施行细则》

D.《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登记领证办法》

6、甲公司欲出售一批零配件给乙公司。2008年11月16日,甲公司以信件的方式向乙公司发出了要约,该信末尾的落款日期是2008年11月16日。信件于2008年11月18日发出,邮戳日期是2008年11月18日。要约中所规定的承诺期限为12天,信件于2008年11月21日到达乙公司处。甲公司要约的生效日期和乙公司承诺期限的起算日期分别应为__。A.11月16日和11月16日 B.11月18日和11月16日 C.11月21日和11月21日 D.11月21日和11月16日

7、按照给付方式分类,年金保险分为。A:个人年金和最后生存着年金 B: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C: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

D:终身年金、最低保证年金和定期生存年金

8、下列不属于家庭综合财产保险除外的损失、费用是()。

A.为了抢救保险标的或防止灾害蔓延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措施而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

B.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引起的各种间接损失 C.地震及其发生灾害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D.保险标的本身缺陷、保管不善导致的损毁

9、关于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定义有许多的不同,商业保险中常见的全残定义不包括下列__。A.相对全残 B.原职业全残 C.收入损失全残 D.列举式全残

10、失地农民是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土地被征用而出现的新兴的社会特殊群体,其对企业年金的需求有其特殊性。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失去土地保障,所以失地农民迫切希望通过购买企业年金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B.更关注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并在保值基础上注重增值

C.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金融工具的认识有限,所以更适合DC模式的企业年金

D.契约型企业年金操作更为简单,所以这种模式比信托型企业年金更适合

11、我国现行的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实行__。A.两审终审制 B.一裁终局制 C.一审终审制 D.无限终审制

12、是指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暂时失效的情形。

A:保险合同变更 B:保险合同撤销 C:保险合同中止 D:保险合同终止

13、()的内容寿险合同因投保人不按期缴纳保费失效后,自失效之日起从2年内,投保人申请后,经保险人同意,投保人补缴失效期的保费及利息,保险合同恢复效力。A:复效条款 B:不可抗辩条款 C:宽限期条款 D:贷款条款

14、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__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管理人

B.设施的所有人 C.施工人 D.承包人

15、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性金融工具的有__。A.银行票据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人寿保险单 D.商业票据

16、保险经纪人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安排直接保险采购服务,其服务内容不包括__。

A.选择保险人 B.协助投保

C.保险期内服务D.协助索赔

17、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降价销售的竞争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新进人者大幅度降价销售鲜货商品 B.季节性降价抛售

C.大幅度降价处理库存积压产品

D.新进人者大幅度降价,甚至低于成本销售以迅速获取大量市场份额

18、如果保险车辆上一保险未享受无赔款保险费优待,其续保时优待比例为__。A.2% B.5% C.9% D.10%

19、在医疗保险中,既可以作为单独保险,也可列为附加险种的是__。A.通医疗保险 B.手术保险

C.综合医疗保险 D.特种疾病保险

20、人身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可以晚于合同生效的时间。__ A.对 B.错

21、关于团体保险中介销售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

A.保险中介具有专业化优势,他们的介入可以提高团险的销售效率 B.保险经纪人是具有竞争力的团险分销渠道

C.代理人有能力完成的团险业务一般是“小型计划”一类

D.中介销售模式的优点是销售行为能够和保险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

22、征税对象是属于征税范围的各项个人所得,具体包括11个项目。其中,__是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收人的主要来源。A.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23、在保险事故是由于第三者责任所致,且被保险人在获得保险人赔偿之前放弃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情况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A.被保险人直接向保险人索赔 B.保险人直接向第三者求偿 C.保险人拒绝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D.保险人赔付后向第三者求偿

24、根据保险代位求偿原则,导致保险标的损失的第三者对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形式属于____ A:宣布合同无效

B:对因危险程度啬而导致的保险标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C:变更合同

D:有权宣布合同终止

25、我国现阶段,货物运输保险可分为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和。A: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B:多式联运保险 C:邮包保险

D: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由于下列原因给被拖方带来的损失,承拖方应当负赔偿责任的是__。A.拖轮船长管理拖轮中的过失 B.船员在驾驶拖轮中的过失

C.引航员在导航中的故意行为造成的过失

D.拖轮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时的过失

2、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__,承担民事责任。A.一切经营活动

B.以个人名义进行的经营活动 C.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 D.合法经营活动

3、近因原则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里近因是指()。A.导致损失的时间上最近的原因 B.导致损失的第一个原因 C.导致损失的最后一个原因

D.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

4、营业费用增加所致毛利润损失,对于保险人予以承保的费用具有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些费用的支出在主观上是为了避免或减少营业损失,是为了缩短营业中断时间

B.这些增加的费用不能超过一定的“经济限度” C.这些费用不能超过赔偿期挽回的营业额与毛利润率的乘积 D.这些费用可以超过赔偿期挽回的营业额与毛利润率的乘积

5、为了给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累资金,智利政府在改革前曾实行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财政计划,积累了一大笔财政盈余,到1980 年财政盈余总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补偿了大部分养老金债务。该事实表明__。A.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以财政改革为先导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该充分关注税收政策

C.财政环境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D.财政盈余是智利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走向完全基金制的根本动因

6、分销渠道内__决定了分销渠道的宽度。

A.每个层次上使用同种类型中间商数量的多少 B.每个层次上对同类型商品需求量的大小 C.层次数量的多少

D.每个层次上中间商效率的高低

7、关于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保险期间是指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

B.保险责任开始时间是指保险人开始承担赔偿责任的时间 C.保险人仅在保险期间内履行保险义务

D.保险责任开始时间未必与保险期间的开始时间完全一致

8、为国内贸易的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行为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信用保险业务是____ A: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全额退还已交保费

B:不承保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退还保单对应的现金价值 C: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而且不退保费 D:全额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9、根据《关于印发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寿险〔2007〕335 号)文件规定,万能保险的基本保险费不得高于人民币__元。A.3000 B.4000 C.5000 D.6000

10、保险参与国民收人分配与再分配的形式是____ A:a.被保险人 B:b.投保人 C:c.受益人 D:d.代理人

11、大数法则是用来说明大量的随机现象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是保险经营的重要数理基础。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是在保险中经常使用到的大数法则__。A.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B.贝努利大数定律 C.欧拉若大数定律 D.泊松大数定律

12、年金保险按照年金方法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或特定期间给付保险金,即以__给付保险金的形式。A.约定时间一次性 B.约定金额定期 C.固定金额不定期 D.不固定金额不定期

13、在养老保险发展的初期阶段,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其保障范围仅限于机器制造业和加工工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最后扩大至农业劳动者、个体劳动者,目前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大多在90%以上。上述发展路径表明__。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经济个体的收入水平,从而制约养老保险的范围 B.养老保险功能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 C.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D.通货膨胀水平完全决定了养老金的价值

14、人身保险商品是一种特殊性商品,具有一定的射悻性,因此,投保人购买保险商品从总体上讲是等价交换,从个体上讲是非等价交换。__ A.对 B.错

15、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B:超市低于成本价出售即将到期的食品

C:某自来水公司规定其用户必须购买其指定的水表

D:商场在成本价的基础上进行打折,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16、我国资产负债表按账户式反映,即资产负债表分为左方和右方。其中左方列示的项目为()。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17、分配与企业分配的关系,体现为____ A:保险形式 B:自保形式

C:社会保障形式 D:互助形式

18、关于代理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B.行为虽然是代理人作出的,但权利义务的承担者仍然是被代理人

C.代理制度的存在使得每一个法律主体能够通过代理涉入自己实际能力所无法达到或顾及的领域

D.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在从事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仅可以接触到保险公司这类民事主体

19、下列哪项不属于公众责任保险的险种? A:雇主责任保险 B:个人责任保险 C:承包人责任保险 D:场所责任保险

20、保险经纪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微观作用有__。A.扩大保险需求,增加保费收入 B.降低保险销售成本

C.安排保险计划和协助索赔 D.促进产品创新

21、保险的基本职能是()。A.损失补偿职能和经济给付职能 B.损失补偿职能和资金融通职能 C.资金融通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和损失补偿职能

22、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下列公司中不可以办理健康保险再保险业务的是__。

A.再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B.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C.中资保险公司

D.中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23、企业年金计划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测度收益充足性。以下给出的指标最不适合测度收益充足性的是:__。A.新增福利/既有福利

B.总的退休后收入水平/退休前工资水平C.失能后收益/失能前收益

D.员工福利计划支付雇员医疗开支/医疗所有开支

24、按照保险利益原则,债务人对自己的信用具有保险利益。债务人按照债权人的要求以自己信用为标的所投保的险种是____ A:归保险人 B:归被保险人

C:归保险行业组织

D:由保险双方比例分享

25、下列不属于国内水路、陆路(公路、铁路)运输货物保险综合险的保险责任是()。

篇3: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企业年金两个试行办法出台之前,团体养老保险一直是保险公司团险部门的核心业务,保险公司一直在为企业年金提供包括承办、投资运营、账户管理、基金筹集和发放等“一揽子服务”。然而,在政策转变后,保险业不仅面临多元化的竞争,由于信托治理结构的要求,保险业还需要筹建新的养老保险公司才能申请受托人资格。现在的企业年金市场呈现为由商业保险行业的单一供给转变为多行业、多机构共同服务的竞争局势。在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公布的名单上,工行、建行和招行均获得了受托人的资格, 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商业保险作为企业年金运营主体的比较优势

(一)拥有多年经营商业年金的经验

我国自1980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各家保险公司先后推出的商业年金产品达100多种,基本适应了不同群体投保人的需求。《试行办法》的出台,对经营了多年的商业年金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团体年金是最传统的投保型企业年金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开发的团体年金,包括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等。这些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相比,不仅有保障优势,还具有投资分红功能,因而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二)拥有完善的账户管理系统

保险公司拥有专业高效的年金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的账户建立、缴费、记录、领取、转移、查询、报告、计息、分红、人员变动处理等服务。保险公司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和专业的客户服务人员使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年金账户。同时, 保险公司利用其内部网络, 可以实现账户数据的全国集中管理, 为企业提供准确高效的账户结算服务。由于账户管理系统与人寿保险业务系统实现了对接和一体化, 保险公司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这一切, 都为做好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打下了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

(三)具有无可替代的精算能力

保险公司的业务价值评估和偿付能力监管的核心在于需要强大的精算技术来评估,而这两者对保护客户利益、确保稳健经营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我国的精算人才绝大多数都聚集在保险行业。绝对的精算人才优势将成为保险公司引领企业年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强大的精算背景,保证了商业保险公司能够为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企业年金产品,使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更适合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要求。

三、商业保险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的战略选择

(一)强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产品是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载体,产品多样性有利于鼓励竞争、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市场效率。目前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年金产品总体而言差异性不大,在产品的宣传上侧重投资方面的多,而为老龄市场提供多样化、综合性保障的产品和服务则相对缺乏。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强年金市场研究,发掘和创造市场需求点,建立完善的企业年金产品体系。保险公司只有持续不断地强化产品开发与创新,提高产品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提高产品服务水平

巩固企业年金“价值链”,需要提高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忠诚度,提升客户价值,实现客户附加值最大化。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企业年金的缴费、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账户信息记录、政策咨询和账户查询等服务。企业年金对于后续的客户服务依赖程度很高,所以提高企业年金产品服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保险公司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服务设施,为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建立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尽力在最为广泛的范围内为年金客户服务。

(三)建立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

随着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规定保险公司本身不能成为企业年金的受托人,必须设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才能有资格申请成为受托人。中国现阶段各类金融机构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上各有优势与劣势,保险业在竞争中具有许多先发优势,但是受到法律限制。如果不成立养老保险公司并实施专业化管理,保险业的优势将难以发挥出来,甚至可能在竞争中被其他金融机构超越。养老保险公司不仅可以充当受托人还可以充当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实施企业年金的专业化运作管理、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由于养老金管理公司可以充当多个当事人为委托人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升了保险业在企业年金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与其他金融机构协作

根据两个《试行办法》,目前我国任何类型的金融机构都不能履行对企业年金的全部管理职能,企业年金市场不再是单一金融机构能够独占的市场,而是多个行业、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分工竞争的市场。所以保险公司在制定企业年金发展战略时必须明确树立扬长避短、优劣互补的观念,构建战略联盟应该说是一种提升市场知名度,确立各自的行业领先地位的有效方式。并且保险公司与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存在可能性和可行性。保险公司与银行选择战略联盟,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一揽子服务,在合作中实现双赢;与投资实力强大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合作,能得到客户更多的信任。由此可见,保险公司应该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分工竞争和协同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涛, 李妍.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J].上海金融.2006年第3期:68-70

[2]、陈翔凯, 李贤彬.论开展企业年金的宣传与计划[J].保险研究.2005年第2期:13-16

篇4:购买终身年金保险的理由

应对措施主要有3种:一是依靠国家社会保险的养老保险;二是通过储蓄、股票、房产等技术手段安排养老规划;三是通过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建立养老体系。其中,前两种方法是大多数人通常采用的手段,而相比之下商业养老年金保险被认同的程度不高。

破除养老规划中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不需要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是觉得自己享有社保养老金,只需再持有一些储蓄即可平稳地渡过退休期。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梦想。我们退休后每月从社保领取一笔退休金真的可以让自己能够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吗?

社保养老金缺口大

相关数据显示,至2025年左右中国人口结构将发生重要转变,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利的人口趋势在达到顶峰后走向下坡路,社保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缺口。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通常有3种解决方法:一是延迟领取养老金,如62~65岁领取70%的养老金,65岁后全额领取;二是增加国民税收,如增加新税种、提高税率等;三是通过提高通胀率,降低社保支付压力。未来我们退休时,无论遇到以上哪种情况,都将导致社会保险养老金严重缩水,从而无法保障我们的退休生活。因此,单纯依靠社保养老是行不通的。

单靠投资难以持续

不少人认为,通过储蓄、股票、房产等投资手段,获得可观投资收益即可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笔者在这里陈述一个事实——已婚人士比单身寿命更长。如果你是65岁的丈夫或妻子,就需要知道,夫妻中有至少一人活到91岁的可能性是50%,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寿命超过100岁。这就是关键——我建议在为客户设计退休规划时,必须计划好让他们在100岁乃至之后都拥有收入。

现实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困惑: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该对这笔钱有怎样的期望。2009年《今日美国》刊登了一篇小文章上说,在婴儿潮一代人中,有50%相信自己能够从退休投资组合中取出10%的资金。是的,他们可以这么做,可这样很快就把钱取空了。《华尔街日报》曾经讨论过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无风险提取率是多少,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只有在2%以下才是无风险的,3%是安全的,4%有些急切,而5%以上则很快把钱花完。这是数学、科学和经济事实。

小知识

婴儿潮(bady boom)是指某一时期及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这个词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从1946~1964年18年间婴儿生育高峰。

在退休的那一天,一切法则都会改变,平均收益率将变得不再重要。这将违反人们作为储蓄者和投资者所学的常识,因为储蓄和投资时,平均收益率是关键。4%好过2%,如果获得6%,那比4%更好。假设有一位张先生,他在2001年将100万元作了一项组合投资,在接下来的11年中,年均收益率为15%。从下表可以看到,张先生的100万元在2011年末已增长到271万元。

在另一种情况下,还以这位张先生为例,在2001年用100万元作了一项组合投资,接下来11年年均收益率为15%。只有一点不同,他在2001年退休了,需要收入,于是每年取出10%的现金。他只取了10%,对吗?对,但是他的账户已经在缩水了,在2011年末仅剩88万元。如果再经过10年呢?能一直保持15%的收益水平吗?所以平均收益率无关紧要。在退休的那一天,一切法则都会改变,唯一重要的是退休的日期和这些投资收益发生的顺序。

终身年金保险助力金色晚年

我们应该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终身年金保险来保证我们拥有终身领取的退休金。

如果你偏好存款,随着年龄的增长,存款的利率是否会越来越高?并非如此,银行向每个人支付的是相同的利率。而商业终身年金保险向客户支付的年金会随客户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为客户支付生存收益。

什么是生存收益?有5位80岁的女士,每年都一起去度假。有一年,其中一位女士说:“我们每人在这个盒子里放100元,第二年我们再去度假时,就打开这个盒子,活着的人平分这些钱。”大家说:“好,这真是个好主意。”结果第二年其中一位女士去世了,现在4位女士将平分500元,她们每人得到125元,相当于在12个月中获得25%的收益率。这笔钱中有多少投入股市?零。这笔钱在盒子里放12个月,利率是多少?零。既没有投资股市,也没有获得利息,为什么还会获得25%的收益?因为她们得到了生存收益。

之所以要购买终身年金保险,就是因为将获得生存收益。买多少合适?我认为至少要与他们自己的基本开支持平。IARFC组织的最佳财务建议是:客户首先必须通过社会养老保险来负担自身的基本生活开支,然后,为了优化收入,应当用一定金额的资金购买债券、一部分购买股票、一部分资金作为现金——还有什么?再买一份终身年金保险。因为只有终身年金保险才能在无限期的人类寿命中优化收入,还因为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时间,就无法优化退休后的收入。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明天就会死亡,那么今晚可能会尽情狂欢;但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会活到100岁,就必须谨慎地处理开支问题。还有一个事实是:保险公司虽然不知道每个人具体什么时候会过世,但的确知道一个地区所有人的总体寿命,而且几乎可以精确到天,这样就可以通过终身年金保险优化客户退休后的收入。这是单个人无法做到的,也正是必须购买终身年金保险的重要理由。

贾先生现年39岁,在某合资银行工作,夫人贾太太32岁就职于某物业公司。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贾先生。夫妻二人现有基本保障充足。贾先生考虑自己退休后退休金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而目前投资环境并不乐观,咨询是否有其他方式来补充退休规划。

建议方案:平安“钟爱一生年金保险+豁免B”。考虑到贾先生及太太年领相差7岁,建议由贾先生作投保人,贾太太为被保险人。该方案在预算内可以解决以下四大问题:一是长寿风险——该年金可以实现客户退休后保证月领3600元,另还有分红收益若干,直至100岁;二是短寿风险——保证客户领取20年,保证收益大于投入,同时避免大量的法律及税收风险;三是无法坚持风险——若过程中投保人发生死亡,可以豁免余下保费,而养老金领取不变。若被保险人发生身故,则退还保费并赔付40万元;四是养老金贬值风险——除每年分享平安良好的投资预期之外,还有固定领取部分3年递增6%,从而实现保值增值。

篇5:生命人寿富贵花年金保险

生命人寿十周年庆专供险种 富贵花年金保险(分红型)

司庆专供,富贵花开

投保要素

交费期: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

保险期间:至81周岁

投保年龄:30天至55周岁

产品特色

返保险费:合同规定有保证,满期保险费全部返还

收益很快:10天犹豫期满立即给付保险金额的10%,生存年金年年给付

收益多:如果所返的钱中途不领取,进入万能账户日计息,月复利,终了红利大空间

产品功能

应对加息:犹豫期满给付保额的10%,60周岁前每年给付有效保额的5.5%,60周岁后每年给付有效保额的10%

抵御通货膨胀:以保额为基数进行复利分红,自动累加,有效抵御通货膨胀

灵活规则:年金返还有保证,满期承诺返保险费,万能账户更灵活

富贵花产品利益解析

(0岁女孩,10年交费,10万元的保险金额,年交保险费35700元)一返还快:这款产品生效十天(也就是渡过犹豫期)就可以领第一笔钱10000元,这10000元你可以领走,也可以不领走,公司将以日计息,月复利的方式给你计算利息。

二固定利息:60岁前按10万元计算固定利息5.5%(每年5500元),60岁到81岁固定利息10%(每年10000元)

三浮动利息:这是一款分红产品,而且采用的是保额分红,是按照保险金额10万元来分红的,按照现在的分红水平的话每年有1200多元,分红非常的高,分得的红利加在原来10万元的保额基础上参与下分红和领取,以此类推,红利和领取的金额一年比一年增多,保证你的钱保值增值

四满期利息:采用的是保额分红,合同满期时公司还要额外给付一笔满期利息(终了红利),使你的钱在保值的基础上赚一大笔钱

五到期还本:除所有领取的钱外,合同满期时公司还要将你的本金(所交的保险费35.7万元)全部返还给你

篇6: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与大家所熟悉的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不同,养老年金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它并不会在保户出现意外、罹患疾病时给予一定的赔偿,而是在被保险人达到一定年龄,如到退休年龄时,开始定期地发放养老金品。

商业养老保险哪种好,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从年金养老险中获益的前提是长寿。也就是人的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导致退休费用不足而生活质量无法保证时,它可提供帮助。个人养老年金保险是根据客户期望在年老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来确定现在所缴纳的保费金额,而且每年享受保险公司投资分红。通过这样的安排,客户可以将年轻时富余的资金积累下来,用于规划年老时的退休生活。

商业养老保险哪种好,年金险有保证金额或保证年期条款,即如果因为投保人发生意外而拿不到保证金额所定的数额,或者是没有达到保证年期的年数,保险公司仍将剩下的金额或年度继续分发给受益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寿命与他的预期寿命相同,那么他投保年金险则既未获益也未损失;如果他的寿命超过了预期寿命,那么他就获得了额外支付,其资金主要来自没有活到预期寿命的那些被保险人缴付的保险费。所以年金保险有利于长寿者,也可以说,年金险具有保障长寿风险的特点。

以友邦新近推出的“金喜年年”个人养老年金为例,假设投保人选择普通退休计划,则被保险人从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年金至88周岁。

一两年前,占据保险市场主导地位的是投资性产品,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年金保险,在市场上反响一般。风水轮流转,当万能险、投连险从火热变得冷淡,年金产品保证返还的特点变得有优势起来。它基本不会受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影响,适当的分红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绝对不会出现未来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的情况。

因为,每一款年金险产品设立之初,即设定了固定的收益率。通常保险公司根据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和投资标的的获利能力,设定年金险的固定收益率,同时还要考虑与银行存款利率等元素的竞争。设定固定收益率是为了恒定保费支出,保证保险公司的长期收益,也保证投保人的投资收益不受资本市场影响。

投保人投保后,不必像担心投连险或万能险收益率那样担心年金险的收益率,因为无论资本市场如何动荡,年金险都会保证投保人的收益率。因此,年金险不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它根据客户的期望,即在若干年后想领取多少养老金,来确定现在所缴纳的保费金额,且在不同的年限可以享受保险公司投资的分红。投保人购买年金险,可以不必再考虑货币现值。收益保证,也规避了通胀,踏踏实实的享受保险公司投资分红;倘若发生意外,家人可继续领取养老金。

年金产品由于时间跨度大,从资产保值的角度考虑,投保人应当选择带有分红功能的产品,这可以抵御通胀,避免出现收益低于保费的倒挂局面。

以中意人寿近日推出的一款年金产品为例。一位男性消费者从30岁起开始投保,每年交费2.78万元,交纳,共交保费55.6万元。根据合同,该保户自60岁起可每月领取3000元直至身故,并保障领取20年,在其88岁时还可一次性获得30万元的贺寿金。此外,还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享受分红。但根据该条款规定,投保人必须确保自己能活到88岁,方能领取30万元的额外金额。从世界卫生大会公布的统计数据看,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1岁。如果该产品没有分红功能,按照这一寿命标准计算,该男性投保人共可领取金额为72万元,年化收益仅为1.47%。

专家提醒我们,在年金和养老保险的推销中,保险公司往往以单利计算取代复利计算,回避金钱的时间价值,让保户觉得回报很高。但其实,由于这些年金要分20年才能拿到,20万元满期金也要30年后才能拿到,考虑到时间价值和复利因素,该产品的实际最高年回报率只有2%。

而实际上,即使一些新推的年金递增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实际的投资回报率也高不出多少。因此,选购年金险要选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以便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投保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也可以抵御通胀风险。

商业养老保险哪种好,年金类保险兼具保险和储蓄的双重功能。但随着利率的连续走低,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考虑,现在买传统养老保险不划算。根据保监会的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指定银行存放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因而利率高低对保险公司有一定影响。为“消化”低利率影响,保险公司肯定会提高保费、降低保额。这就是每逢央行调低存款利率时,保险价格就会随之而上涨的原因。

不过,低收益也意味着低风险,具有固定利率固定回报的传统年金险,对一些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

商业养老保险哪种好,要理性看待投资型保险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篇7: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一)统计内容

本制度的统计内容主要是保险机构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开展的信托型企业年金业务统计,统计范围包括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业务、账户管理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等方面。此外,统计内容还包括保险机构开展的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

保险机构企业年金业务统计制度具体包括13张报表。其中,表1至表12为企业年金业务统计报表,表13为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统计报表。具体填报内容如下:

表1: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及人员统计表(按计划类型),主要反映不同类型计划的数量、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参与计划员工及其变动情况。

表2:受托管理业务缴费统计表(按计划类型),主要反映不同计划类型受托管理业务的首年缴费和后续缴费情况(不考虑投资收益、待遇支付、转移支出等资产变动因素)。

表3: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及人员统计表(按地区),主要反映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及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

表4:受托管理业务缴费统计表(按地区),主要反映受托管理业务缴费的地区分布情况(不考虑投资收益、待遇支付、转移支出等资产变动因素)。

表5: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及人员统计表(按行业),主要反映受托管理业务参与企业及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

表6:受托管理业务缴费统计表(按行业),主要反映受托管理业务缴费的行业分布情况(不考虑投资收益、待遇支付、转移支出等资产变动因素)。

表7:受托管理业务统计表(按参与企业控股类型),主要反映受托管理业务在不同控股类型参与企业的分布情况。

表8:账户管理业务统计表,主要反映账户管理业务企业及个人账户变动情况,包括企业账户数、个人账户数及本期待遇支付。

表9:投资管理业务统计表,主要反映不同类型计划投资管理业务的组合及缴费情况。

表10:管理费收入统计表,主要反映不同类型计划受托管理费收入、账户管理费收入和投资管理费收入情况。

表11:管理资产统计表,主要反映不同类型计划受托管理资产、投资管理资产情况。

表12:投资收益统计表,主要反映不同类型计划投资管理业务收益情况。

表13: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统计表,主要反映除企业年金业务外,具有委托管理性质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

(二)报送单位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开展信托型企业年金业务的保险机构总公司,包括养老保险公司、除养老保险公司以外的人身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我会报送上述报表。

未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保险机构无需报送。

(三)报送频度和报送时间

保险机构企业年金业务统计报表报送频度为季报。保险机构应于季后15个自然日内报送报表,遇国庆、春节等法定长假可顺延3个自然日。

(四)报送方式

保险机构企业年金业务统计报表通过“中国保监会保险创新业务统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创新系统)报送。

创新系统访问地址:。创新系统的操作手册和培训视频等帮助文档可在登录创新系统后下载。

(五)测试要求

自3月1日至3月15日,已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保险机构可登录创新系统进行数据测试。

(六)报送要求

各有关保险机构要高度重视企业年金业务统计工作,协调处理好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等机构的工作,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各有关保险机构要加强对企业年金业务经营状况的分析研究,按季度撰写企业年金业务预计利润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说明,连同电子报表一并报送保监会。

二、填报口径

1.计划类型:指企业年金计划的类型,分为单一计划、集合计划和其他计划。其中,单一计划指仅为一个委托人提供受托管理服务的企业年金计划;集合计划指同时为多个委托人提供受托管理服务的企业年金计划;其他计划指不属于单一计划或集合计划的企业年金计划,包括过渡计划等。

2.计划数:指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年金计划累计数。其中,年初数,指年初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年金计划累计数;期末数,指截至报告期期末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年金计划累计数。

3.企业数:指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累计数,按法人数填列。其中,年初数,指年初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累计数;期末数,指截至报告期期末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建立个人账户、资金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累计数。

4.参加计划员工数:指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且首次缴费已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员工数。其中,年初数,指年初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且首次缴费已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员工数;期末数,指截至报告期期末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且首次缴费已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企业员工数。

5.首年缴费:指本年新增企业首个会计年度已缴纳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缴费金额合计值。

6.续期缴费:指除首年缴费以外,企业已缴纳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后续缴费金额合计值。

7.缴费合计:指企业已缴纳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的缴费金额合计值,包括首年缴费与续期缴费。

8.地区:企业数、参加计划员工数和缴费等项目的地区归属,以委托人的注册地为准。委托人的注册地为境外地区的,归属于其他地区。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的数据分别不含大连、宁波、厦门、青岛和深圳。

9.行业:企业数、参加计划员工数和缴费等项目归属的行业分类标准,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10.参与企业控股类型:分为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及其他。具体分类标准参见《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的通知》(国统字〔〕79号)。

11.企业账户数:指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并在企业年金账户管理系统正式建账的企业累计数。

12.个人账户数:指已获得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并在企业年金账户管理系统正式建账的个人账户数。

13.本期待遇支付:指报告期内符合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条件的实际支付情况,下设领取人数和领取金额两个指标。

14.领取人数:领取人数分为一次性和分期两类。一次性,指报告期内一次性实际支付的符合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条件的个人账户累计数;分期,指报告期内分期实际支付的符合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条件的`个人账户数。分期,只统计发生首次支付的账户个数,多次支付的不重复计算。

15.领取金额:领取金额分为一次性和分期两类。一次性,指报告期内一次性实际支付的符合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条件的金额累计数;分期,指报告期内分期实际支付的符合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条件的金额累计数。

16.投资组合数:指保险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累计数。

17.投资管理业务缴费:指保险机构接受企业年金委托方委托,进行投资管理的资金流入总体规模。

18.受托管理费收入:根据受托合同约定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中扣除并实际计提的受托管理费金额。

19.账户管理费收入:指根据账户管理合同约定缴纳并实际计提的账户管理费金额。

20.投资管理费收入:指根据投资管理合同约定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中扣除并实际计提的投资管理费金额(含风险准备金)。

21.受托管理资产余额:指保险机构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

22.自留投资管理资产余额:指受托管理资产中公司留存由自己进行投资管理的那部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

23.投资管理资产余额:指保险机构投资管理的全部(含自留部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

24.投资收益:指根据会计准则确认、并按投资管理资产会计账目上记录的全部 “投资收益”科目和“利息收入”科目的对应余额之和。

2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指按照估值日确定的投资管理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期初(或年初)账面价值的差额。

26.其他收益:指除“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外的资金运用收益余额,不扣除费用部分。

27.投资管理资产平均余额:指年初至报告期期末的各月末投资管理资产账面余额的算术平均数,如:1月投资管理资产平均余额=(去年年末投资管理资产余额+1月末投资管理资产余额)/2,2月投资管理资产平均余额=(去年年末投资管理资产余额+1月末投资管理资产余额+2月末投资管理资产余额)/3,依次类推。

28.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根据我会制定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指养老保险公司作为管理人,接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委托,提供养老保障以及与养老保障相关的资金管理服务,包括方案设计、薪酬递延、福利计划、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支付等服务事项。

29.其他委托管理业务:指保险机构经营的除企业年金、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以外的委托管理业务,如第三方资金委托管理(含政策性业务)以及外部投资管理人或外部受托人配置的养老金产品等业务。

篇8:年金保险的法律特性

一、金融同业

(一) 企业年金的经营模式与主体的相关概述

企业年金的经营模式目前常规的主要是三类。一类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常见且被多家行业广泛运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表现是一些比较大规模的机构自主创办, 特点是拥有大量的积累资金;另外一类是相关的隶属于各个保险公司的投保产品;最后一类就是来自于证券或资产管理公司, 他们以信用托管的模式经营企业年金。以上就是企业年金的三种经营模式, 目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 因为在参与模式中, 保险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在相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主要由政府、企业、职工以及四个管理人角色共同构成。在这七大主体中, 政府的职责为指导和带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企业负责缴纳年金;而职工为年金的收益体;四个角色的运营机构组成了一个整体。

劳动和社保部门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相继公布了61家基金管理机构。第一批包括37家, 第二批是24家, 这61家管理机构涵盖了保险业, 证券业, 基金和信托企业以及商业性银行。这也使得企业年金市场更加完善、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多元素的竞争能力。

(二) 商业保险公司在年金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1、内外资保险同业

在长期经营各种传统保险业务后, 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同业机构在看到保险行业的成效之后也都纷纷融入到年金市场中分一杯羹, 虽然这一行业因此多了竞争意识, 但是总体来讲, 对保险公司这个“元老”而言, 其领先优势、竞争能力等方面还是明显突出的。

(1) 保险公司拥有较高的精算能力

在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指数中, 精算能力的强弱是很重要的一项, 同时也是相当基本的内容, 这涉及到产品设计、资产管理和风险把控等一系列流程。精算不仅是测算保险产品风险的技术, 更是一种权衡长期经营的理念。而体现在企业年金这个产品上, 纯熟的精算能力从产品设计、融资测算、收益规划等各方面着手, 使得企业盈利和客户收益实现最大化。总而言之, 精算能力对于保险公司及其客户有着重大的影响。

(2) 在产品和计划形态上, 保险公司力求满足企多样化与个性化

从更宽泛的角度而言, 不仅在国内, 甚至在国外, 退休金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形态, 这是根据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一种存在形式, 这一点保险公司的优点更突出, 可从以下两种方式上得到验证:第一, 在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上, 因保险公司的精算技术在同领域内相对更具备优势, 所以运作起来其产品的计划形态也对应地更加丰富;第二, 在企业年金的领取方式上, 因其产品的类分繁多, 各种年金形式层出不穷, 各种险种也是各有所长。

(3) 在销售能力上保险公司占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 对于企业年金计划的推广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运作过程。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个产品, 企业年金的推广考验的其实是一种销售能力。而比较而言, 在这一点上保险公司做的比其他同业更好, 除了具备专业的销售核心团队以外, 营销方式的培训、市场卖点的挖掘等工作都做得较全面。把握住了客户, 把握住了市场需求, 受益范围就自然扩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销售能力的比拼当中, 保险公司始终占据比较优势的地位的原因。

(4) 提供捆绑、分离式服务, 应需而为

所谓应需而为, 就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 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 在业务推广的方式方法上采取“因人而异”的原则, 随机应对, 掌控多种服务。不能因为是普通的小客户就降低服务标准, 也不能因为是大客户就破坏原则和规定, 在服务上, 讲究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将捆绑式服务视为全套或者一系列的服务是因为它所提供的内容比较全面、覆盖面很广。就目前的形势而言, 这种方式具有很多好处, 优势突出, 所以运作起来也比较大众化、有一定代表性。而分离式则主要用于个别评估或者咨询方向, 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操作, 清晰、简单、明朗化。

(5) 在服务技术与品质方面保险公司优势明显

除了上述的几点优势以外, 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监管的服务技术和品质方面也具有突出的行业领先优势。首先, 它的账户管理具有系统化和较高成熟度, 这当然和经验分不开。完整的服务系统, 加上完备的人力和运做能力, 在服务技术这一块, 保险公司可谓驾轻就熟。

(6) 保监会对保险业的监管有利于未来年金业务的健康发展。

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具备对企业年金的管理能力, 这是因为年金具有周期长、流程多的特性, 因此相应的监管能力也就有了诸多方面的限制。基于这点, 保监会对于保险业的监管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不论是企业偿付能力, 还是精算能力, 都需要一个完整而详尽的监管规定和制度, 以此来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和企业年金的健康、长远发展。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而言, 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以及平安集团是运作企业年金的主要保险公司。虽然其它保险公司也有一定份额, 但是优势并不明显, 这也是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促成的结果。三大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占据的优势, 部分是由于之前经营传统业务打下的良好基础, 这无形间也使得年金市场存在一定的壁垒。但同时也要看到, 老三家所面临的自身问题也不少, 比如在之前高利率市场环境下传统险种所带来的利差损, 对于保险公司内部而言, 这就需要动用年金的收益去填补, 势必会影响到经营年金的收益性。

同时, 外资保险公司的实力不容小觑。根据先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从2006年起, 我国的金融行业将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像友邦、安联这种国际保险巨头将逐步介入年金市场, 他们具备国际领先的管理水平和在新兴市场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说, 这是一个新的转折,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意味着需要更强、更好、更有力的服务系统来迎接入世后的竞争环境。国内保险公司想在这样的竞争大潮中稳扎自身赢得市场, 就必须学习并巩固, 既要借鉴又要发挥一己之长, 顺应形势才能立于不败。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的运营环节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像前文提到, 托管人这一角色基本都是由银行担任, 目前甚至在受托人这个大管家的角色中, 银行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1) 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企业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客户, 而且较其它金融机构而言, 银行对企业的影响力更强, 这一点是商业银行的独特优势之处;

(2) 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样, 银行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基础。通过完善的人事招聘和培训系统不断输送适合各岗位的有用人才;

(3) 在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环节, 银行有着一系列完善的法规去约束和实施, 这也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必要条件和发展依托;

(4) 在信息化的今天, 银行有着一套成熟的IT系统来进行资金清算和内控管理。

由此可见, 在年金托管方面商业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截止目前已公布的十家托管人机构队伍中, 全部被商业银行占据。但是因为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 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不得是同一家机构, 因此商业银行不能涉足投管人这一角色, 因此其在除托管人以外的优势并不明显。

3、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所涉及到的业务范围较广,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企业风险, 加大获利空间。按照规定, 信托公司可以同时将资金多渠道应用投资在不同金融市场, 所以在开发适合不同需求的年金产品方面, 信托公司较占优势。但是从现状而言, 信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 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年金管理业务的资格。

概括而言, 信托公司有以下劣势:

(1) 因信托公司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 所以在管理和风险上的不确定因素就相应增加。从资产管理到投资业务、咨询业务再到个人担保, 信托公司业务网撒得越广, 相应的风险系数也越大;

(2) 因为历史的原因, 信托公司在前期经营业务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产生了不良资产, 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利益, 因此在金融业中信誉度不高。而重塑信誉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融合在平时的点滴经营中, 在投资者心目中重塑威信;

(3) 在金融行业中, 信托公司的客户数和营业网点本身就不具备优势, 而且目前而言企业年金并非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 因此存在一定的培养和过渡期。

4、基金公司

因为基金公司在市场投资方面的优势, 因此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多数是由基金公司担任。我国的首家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 当时的各项业务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 但也正是有了这个开始, 才奠定了这一行业在今后的道路。

基金公司从事企业年金运作的优势:

(1) 在《证券法》的相关法规中规定, 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系列规范的章程。这中间涉及到两家企业, 一个是基金投资管理公司, 一个是基金托管银行。也就是说, 资金并不是由一家独自掌控, 这样双向牵制的管理规定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谓是上了双重保险;

(2) 基金公司在资金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

(3) 许多资金运作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隐秘性高的特点, 但因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基金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情况几乎是透明化的。这个特点也有利于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对其进行管控。

但是, 基金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 在其它领域也同样有不足之处:

(1) 对于企业年金投资中关键的精算流程, 这块业务是保险公司的独具优势, 因此成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弊端;

(2) 《证券法》的相关政策将基金的管理与托管进行了硬性规定。要求银行从事管理基金的托管业务, 也就是将投资与托管分管制之, 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因此基金公司在年金托管这块是完全没有经验的。

另外由于营业区域的限制, 在业务开展上, 基金公司存在网点少、办理不方便等劣势。

5、证券公司

按照规定, 综合业务与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所拥有的两类经营范围。其运作模式与其它公司相同, 不过不同之处在于, 证券公司的涉猎范围较宽泛, 不但具有广泛的业务圈, 还在信息化、多元化管理上出类拔萃。这一点是其比价明显的优势。

同样证券公司还存在以下劣势:

(1) 风险存在于投资运行的各个环节, 而证券市场也算风险较大者之一, 有风险就难免伴随涨幅跌宕, 证券公司的风险系数是令许多投资者犹豫的主要原因;

(2) 只有合理的管理构架才能确保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有效性和稳固性, 如果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欠缺, 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 望而生畏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确保牢固可靠的管理和投资风格, 才能增加投资者信任度, 才能减少风险系数的扩大化;

(3) 如同信托公司一样,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 企业年金也一块新兴领地, 需要谨慎操作。这需要时间去不断完善, 以慢慢弥补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

二、其它因素

(一) 法律监管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执行的相关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 金融行业空有监管义务却没有与之相应的权利, 故而我国对于这一环节监管薄弱, 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 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年金发展受到限制, 下面分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企业年金监管主体超负荷运行且收效不理想

我国对于企业年金进行监督的相关部门尚未得到明确, , 造成我国企业年金审批主体概念模糊, , 没有独立的监管部门, 难以形成正常的监管机制, 暂时由劳动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代为监管, 此部门同时还负责社保基金的监管, 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而纵观西方国家, 都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此进行有效监管, 从而促进了社会金融秩序的良性运行。

目前我国年金的监管环节十分薄弱, 还不能很好的服务这一事业。监管部门职责重而权力轻、能力不足、人手短缺,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沉疴。据笔者所了解, 这种情况造成了监管机构的负荷运载,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譬如:目前负责监管的主体是劳动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 该部门负责企业年金监管的人力在十个左右, 而市场上需要进行监管的资金高达2000亿元, 实施年金计划的企业总数接近3.5万家。与此同时, 该部门的工作范围还包括了拟定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 并进行一系列的监管、审核、协调工作, 如此繁重的任务, 以最少的人手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 可见我国对于这一事业的重视还不够。

近年来, 中央决定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企业内部的年金及养老金等的审核工作, 而对这些企业资格的鉴定则由保监会进行, 同时给以审核监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进而给金融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 这种风险不可预期, 而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面对这一挑战采取的方式就是随着资本规模的扩大同时增加国家监管机构人员及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努力迎合市场的变化。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及时调控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 监管条理不清晰, 职权不明确导致了其的发展滞后。

2、企业年金的监管框架急需改进

养老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年金协调监管框架没能和市场同步发展。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是建立在养老保险机制之上的一种制度模式, 借鉴了商业保险同时参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资本制度, 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延续。这种制度不同于福利制度也不同于一般的养老保险制度, 是二者的集合体, 因此, 企业年金的施行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其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支持, 是建立在和谐的劳资关系基础之上, 这种制度弥补了社会保险的不足, 又脱离了商业保险以往的盈利模式, 因此对国际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是有中国特色的制度。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模式的年金制度, 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企业年金也是一种投资, 那同样收益与风险也是并存的, 这种性质也决定了企业年金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下, 创造适合该制度的发展环境, 主要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 使之有理可依有法可据。通过法律的规定, 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 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年金机构服务。

在我国, 监管模式是以劳动社会保障部为主, 其它各相关部门如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辅的“一部三会”的监管模式已经初步建立, 这种模式下的我国年金监管模式服从各部门合作制定的法规, 在宪法的大前提下进行监督。《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是中国国内年金运行必须遵守的政策性法规, 为正确监管年金运营部门提供了法律根据。这部法规的出台, 是各相关部门合作的结果, 各个涉及监管职能的部门共同根据这部法规进行工作, 无疑会加深合作的契合度。这部法规明确规定了我国目前的年金制度模式将由一部三会共同进行监管, 从而达到合理监管、职责明确的目的。

(二) 税收政策

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可通过税收等一系列方式得以体现, 对企业年金试行税优政策也同样。这一点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 对于企业而言, 实行税优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鼓励更多企业员工加入其中享受这项福利;对国家而言, 税优政策可以扩大年金的参与度与覆盖面, 缓解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另外一方面而言, 企业年金的普及率上升后, 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有着正面的意义。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实施之后, 我国年金在税收层面有了明确的规定: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 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 准予扣除。”该条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为这是首次对于年金税收优惠进行明文规定, 国家在税法层面明确了对企业年金的态度。但是从实施条例的出台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还是遇到一些问题。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 企业年金税优程度较低

我国明确通过法律规定了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比例, 但是随后在各省市的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这样对于企业年金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从2000年在辽宁省进行试点开始, 目前已经有众多省市直辖区对年金税优政策进行了尝试, 而其余地区固有的社保制度依旧存在, 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发展年金的同时, 将面临双重标准, 不能很好地享受到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优惠, 而且在面临双重标准的时候, 难免出现社会不公现象, 为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创造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而国务院各个部委之间的指令同样不一, 这就对企业推广年金的信心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例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在两个《试行办法》中曾经规定, 我国企业年金将实行8.33%的税优比例, 而之后的国资委的135号文中明确指出在社保体系较完善的地区实行的4%比例的优惠, 然后在财政部2008年下发34号通知中规定了税优比例为不超过年金年度缴费总额的5%。这也是目前企业年金运行主体共同执行的标准, 而这种统一的标准是在年金模式出现九年之后的产物, 不得不说我国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任重道远。

即便如此, 实际5%的税优比例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按照此比例进行测算得出的替代率与年金宣传的作用尚有一定差距。举例说明:现在有一职工月收入7000, 当企业享受目前5%的税优比例并且足额进行缴纳, 则每年职工可以积累4200元, 经过二十年的积累, 职工将有84000元 (为便于计算, 已将投资收益率与通胀率互相抵消) , 按照退休后50%的替代率, 即每月3500的收入, 那么84000只够发放2年, 即便算上员工自己5%的缴费, 那么也仅够维持4年。而且实际的通胀率会高于投资收益率, 所以这个数字更加微不足道。这与国家推行年金的初衷和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第二大支柱的地位相去甚远。因此在税优幅度这块内容上, 我国的法律法规还需不断地完善, 以做到推动整个企业年金体系良性发展。

第二, 企业职工个人缴纳的税收不能减免

一直以来, 对于企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的税优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因为这个缴费环节中没有政府文件的明确指示, 直到2009年底, 国税总局发布的694号文中明确规定, 企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不能在税前列支, 按比例缴纳个税。此规定对于我国的年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 使得年金税优政策的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 员工虽然在退休后有所回报, 但是就目前而言, 参与年金必定牺牲了一部分现金流, 如果还得不到税优支持, 那么员工参与年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部分企业为了避免员工抵触情绪, 年金缴费时完全由企业缴费构成, 个人不产生缴费。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眼前问题, 但是损害了职工的长远利益, 按照前文的计算方法, 在目前的企业缴费税优比例下, 仅靠企业缴费是远远不能满足员工在退休后的替代率要求的。因此有专家适时地提出,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 最适合的是EET税优模式。对于EET模式, 我国很早之前就有过探讨, 这种模式简单而言就是将年金所需要缴纳的税收递延到领取阶段, 取消缴费阶段和投资收益阶段的税收。

但是在国税总局的法规颁布后, 市场各方面的反应还是较失望的。因为这其中不仅规定了个人缴费部分不得税前列支, 并且企业缴费纳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也要征税。虽然这种税收模式是根据我国实际税收能力制定的, 具备一定的必然性, 但是实际上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这部分带来的收益, 对于企业年金模式的建立是一种不小的打击。尤其对于年金的受众——广大企业员工而言, 参加年金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在税收方面没有优惠政策, 牺牲了眼前的资金的流动性还要为此缴税, 换来的是将来不尽如人意的替代率, 那么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带来的结果就是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将更加曲折。

参考文献

[1]宣伟.保险业参与企业年金发展研究[J].保险研究, 2007;12

[2]孙佳佳, 张苏.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的思考[J].时代经贸, 2008;04

[3]张松.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杨建莹.中国企业年金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金融, 2008;03

[5]马葚.论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障碍与对策[N].中国保险报, 2007;8

[6]杨帆, 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7]吴鹭.如何发挥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的优势[J].当代经济, 2005;11

[8]高志坚.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运作中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特区经济, 2006;02

[9]巴曙松.企业年金风险监管的主要环节与政策框架[J].海南金融, 2005;08

[10]姜蓓蓓.从国外年金监管看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建设[J].人口与经济, 2009

[11]《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

上一篇:春天的花作文200字下一篇:坏女人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