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2024-04-19

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通用12篇)

篇1: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培训对象:办公室职员

培训方式:要点讲解+案例分享+互动练习+情景模拟培训讲师:陈馨贤

培训大纲:办公室职业化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课纲概括

一、职业素养提升

1、何为职业化?

2、职业化包含哪些内容?

3、哪些能力体现出办公室人员的职业化?

二、办公室自我管理能力——5S管理

办公室5S管理检测

1、人是环境的产物

2、何为5S3、办公室施行5S管理的好处4、5S管理详解

整理的定义和目的整顿的定义和目的清扫的定义和目的清洁的定义和目的素养的定义和目的5、办公室5S管理的对象

6、办公室5S管理的方法

三、职业化行为礼仪

1、办公室内的举止礼仪与禁忌

2、下级汇报工作的礼仪

3、同事之间沟通的礼仪

4、办公室接待礼仪

1)电话沟通礼仪

 如何正确接听外部来电

 如何拨打电话

 电话使用细节

2)握手礼仪

 握手的正确方式

 握手的顺序

 握手的禁忌

3)介绍礼仪

 自我介绍礼仪

 为他人作介绍的礼仪

5、办公室接待礼仪

1)接待来访者的引导礼仪

2)接待来访者——等待礼仪

3)接待来访者的倒水礼仪

4)送客礼仪

四、职业化形象塑造

1、职业化形象塑造的五大原则

2、女性职业化形象塑造

1)避免进入女性形象四大雷区

2)职业化套裙

3)裤装的穿着礼仪

4)职场化妆礼仪与化妆技巧

5)职场女性饰品的选择与搭配

5)女性办公室休闲装的选择—色彩与款式的选择

3、男士职业化形象塑造

1)正装的穿着礼仪-西装、衬衫、配饰

2)办公室商务休闲装的选择

五、办公室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测试——你还有多少时间?

1、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2、看看你的时间都浪费在什么事情上了?

3、时间管理的原则

4、时间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原则——work life balance5、新一代时间管理方式——前瞻未来

6、如何从自身出发管理时间?

办公室职业化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课程总结.课程联系:一五零三八三九九七二七

篇2: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企业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课程教会你如何让自己的举手投足更具魅力?如何着装庄重、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如何塑造个人的专业形象、提升公司公众形象?如何提升职业化程度,赢得客户的信赖,增加生意?……参加本课程帮助员工提升个人形象,就是帮助公司提高效益!

培训讲师:陈馨贤培训助理:一五零三八三九九七二七

课程大纲:企业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课程大纲

一、开篇

1、如何看待职业发展――成功素质调查报告

2、成功与成长:成长是你唯一的把握!

3、成长的轨迹

二、如何建立积极心态

1、自卑者的消极态度

2、唯一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3、做出快乐的行动,你就会感觉快乐!

4、两种心态导致不同结果――成功与失败

5、培养积极心态的八大步骤

三、明确价值观

1、古人对价值观的理解

2、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价值观的理解

3、价值观指导行动

4、分享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共同成长

5、四、如何对待工作

1、打工者心态与老板心态:你在为谁打工

2、与企业双赢:付出就不要抱怨

3、责任与责任感: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4、用心去做:追求卓越的工作品质

5、忠于人,勤于事:能力不足信任补

6、自我主导的心态

7、服从的心态:总有你服从的理由

8、赢得信任:我办事,你放心

五、如何对待自己

1、仪表服饰与印象管理

2、行为举止规范

A、站姿B、坐姿C、握手D、眼神E、微笑

3、商务语言规范

4、商务公务行为规范

A、商务介绍B、商务陪同C、商务会见D、商务乘车E、商务接待与谈判的座次规范

六、高效沟通技巧

1、沟通的定义

2、理性沟通与非理性沟通:中国特色的沟通

3、鼓励性沟通氛围与防御性沟通氛围

4、有效沟通的三大技巧

5、扩大影响力的五个技巧

6、五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及相应的沟通技巧

七、培育团队精神

1、团队的五要素

2、团队的七个特征

3、团队的角色

4、从我做起

八、压力管理

1、测试题:压力的自我测试

2、何谓压力

3、压力的来源

4、学会坚韧:逆境商数

5、战胜压力

A、调整心态

B、修身养性

C、体内革命

D、运动减压

篇3: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对于职业素养, 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曾提出:“馆员应有之素养, 尤以和蔼之态度及丰富之常识二者, 最须注意。前者所以吸引阅者, 后者所以指示阅者也。”

1.1 以和蔼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 好的态度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化图书管理更加需要图书馆员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思想。微笑服务, 以和蔼之态度, 以读者需求为服务要点, 友好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在与读者交流中, 透过举手投足, 运用表情眼神, 使读者置身于亲切和谐的氛围中, 从而由内到外的感到愉悦和舒适。

文明礼貌的语言也是图书馆员, 内在素质和外部形象的体现。与读者交流时要语速平缓, 用语礼貌, 言辞清晰。对于熟悉的老读者, 交流中带一幽默, 更会使读者感觉亲切。使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 交流更加开阔、平顺。

1.2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雄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缺一不可

图书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宝库, 作为这座宝库的管理人员, 图书馆馆员自身应该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应尽可能了解自己管理的阅览室的文化知识。只有对这些文献、资料所属专业有尽可能多的了解, 才能在对图书的管理和对读者的服务中提供足够专业、细致的服务。如果对自己要提供服务的专业领域没有一定的了解, 难免在日后的工作不会闹出笑话。

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图书专业知识,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员要从利用传统的分类、编目、索引、文摘检索工具转向利用现代检索工具及各种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帮助用户检索信息, 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掌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充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才能与时俱进。

2 职业形象

2.1 要热爱图书馆事业

在图书馆工作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要在服务上实行主动服务, 发自内心的视读者如亲人, 热情接待读者, 耐心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 不骄不躁, 并主动辅导读者检索所需的文献资料。不论所处什么岗位,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到自己的责任, 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圆满的完成本职工作。

2.2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图书馆员面对读者, 不论他来自哪里, 从事什么职业, 有什么身份, 都要一视同仁, 为其提供平等服务。书借出去不会使他着急, 相反, 那些呆在图书馆里的书反而会使他感到为难和沮丧。“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既体现了方便读者、吸引读者, 迅速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这一行为准则, 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水准。

2.3 要注重自身的仪表

图书馆员的仪表是图书馆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图书馆员应当意识到自己是图书馆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一个人外在的穿着表现, 作为图书馆员, 应该穿着庄重大方, 与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图书馆阅览环境相符。馆员的穿着应该给读者一个整洁明快、端庄大方的视觉印象, 使读者通过第一视觉就对馆员产生尊重和信任, 为读者与馆员的进一步沟通带来良好的基础。

容貌是一个人的先天条件, 改变的可能不大。但如果蓬头垢面, 就会给读者一种轻浮邋遢的印象。所以要通过个人卫生的保持, 轻描淡抹的妆容, 给读者以自然健康、精神焕发的美感, 使读者感到图书馆员作风的严谨, 和蔼的笑容, 自然产生出愉快和信任的感觉。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是由图书馆员的素质和形象体现出来的。每一个图书馆馆员必须着力追求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要通过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 以及和蔼的态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 庄重的个人仪表, 来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员只有从心底真正热爱图书馆事业, 才能把自己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正确的位置上, 才能成为具有时代风范的、高层次的、知识性的服务人才。

摘要:公共图书馆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 以及和蔼的态度、良好的职业形象、庄重的个人仪表, 来为读者服务。成为专业性的、高素质的、知识性的服务人才。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员,职业素养,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邹荫生.“入世”后图书馆人才资源开发与人才素质要求[J].图书馆论坛, 2002年 (5) :128-132.

[2]韩凤梅.面对新的形势图书馆工作者应重塑自我[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 2004年 (3) :66-67.

[3]梁红梅.浅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与形象塑造[J].云南图书馆, 2013 (3) :21-23.

[4]张亮.对图书馆职业道德的认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3) :96-97.

篇4: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9-0060-02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及就业与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不高。一是基础竞争力不强。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弱,学制短,学校又往往尽可能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而压缩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得学习基础类文化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造成相当部分高职毕业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欠佳,导致沟通协作能力不强。二是核心竞争力不高。就业竞争力不仅是综合能力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当前多数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 ,因此核心竞争力不突出,从根本上导致就业与创业能力不高。三是综合职业素养不高。当前,企业高度关注员工的创造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欠缺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得高职毕业生整体综合职业素养不高。

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视角下,高职教育不仅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同时应将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要以加强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育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就业与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培育。

二、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竞争力培育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出发,分析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需求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有系统、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见图1。具体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主要解决高职毕业生由于自身职业素养不强,导致在就业竞争、岗位竞聘中处于不利位置和后续发展乏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是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培育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同时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即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其一,校企合作模式下,在对高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解的前提下,根据职业教育培育的规律性,合理统筹安排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二,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的同时,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指导方案、管理规章、检查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三,以就业与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和支撑,探索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竞争力)培养的新模式。其四,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作为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的重点,同时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热情。

四、创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新模式

在对相关高职院校及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首先,探索以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变“传统模拟课题”为“真实的企业项目”,提高学生专业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实习”为“毕业顶岗实习”,提高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工厂车间”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其次,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创建“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通过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突显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再次,确立以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包括校园精神、企业文化等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最后,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将市场调查与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整合。特别是将毕业答辩与社会企业人才招聘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企业互动、产业教学双赢、毕业就业一体”的教育新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冰星.中高职衔接课程中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性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发展为视角[J].广东教育,2013(9):51-53.

[2]关陟平,刘伟.高校社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0-201,205.

篇5:陈馨贤-职业形象设计与商务礼仪

主讲老师陈馨贤

课程时间2天

课程对象外联部、市场部、公关部、办公室管理人员

培训形式讲解、示范、案例、互动、情景模拟

培训目的通过职业形象设计与商务礼仪培训使学员懂得职场中的形象与行为规范和要求,提升自身的魅力与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企业的整体对外形象。

课程内容:职业形象设计与商务礼仪课程大纲

☆礼仪背后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涵义

l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礼仪上的具体体现

l礼仪是如何体现教养——国际商务礼仪通则

l美学、心理学在礼仪中的适用

☆形象制胜---仪容礼仪

l风格的选择及明确的自我形象定位

l职场中个人形象的基本要求及服饰、发型的完美搭配

l完美仪容的构成l误区分析及现场点评

☆为成功而打扮——着装礼仪

l着装不等于穿衣

lTPO 原则

l端庄比时尚更重要----商务着装如何为职场竞争力加分

l在五颜六色中优雅穿行----色彩的寓意与选择

l男女穿衣细节讲究与搭配艺术---优雅与干练共存,绅士与权威并重 l商务着装误区与禁忌

l佩饰礼仪

☆优雅举止---仪态礼仪

l体现一个人积极、乐观、自信、端庄、高贵的站、坐、立、行、蹲 l鞠躬礼的分类、应对场合、行礼方式和禁忌

l让手富于表情---优美、流畅、富有韵味和教养的手位指引

l鼓掌的姿态

l挽臂礼

☆可以听到的形象----电话礼仪

l电话接听的规则和禁忌

l电话拨打前的准备

l通话过程中危机处理

l成败在细节---通话中的“为”与“不为”

l常见电话中的礼仪错误

l手机的使用礼仪

☆商务会面---介绍礼仪

l用介绍打开交际之门--自我介绍的原则

l过犹不及----自我介绍的常见误区示例分析

l居间介绍的顺序、方法、禁忌

l称呼的艺术

☆商务会面---握手礼仪与禁忌

l握手时机的选择

l握手顺序的选择

l握手的要领

l牢记握手的禁忌

☆商务会面---名片的使用礼仪

l名片制作三不准

l名片交换的细节与禁忌

l如何索取名片

l中西方在名片使用上的异同比较

☆尊卑有序---位次礼仪

l乘车

l乘电梯

l行走中的礼仪

l座次礼仪

☆礼尚往来---商务礼品馈赠礼仪

l“好心办坏事”---尴尬失败的礼品赠送案例

l礼品的选择

礼品的象征意义与暗示性

礼品的纪念意义

礼品的民族性、地域性、专业性

符合对方的需要和欣赏品位

礼物不但体现送礼人的品位,同时要考虑对方的实际需要

1、麦琪的礼物的启示

2、场合需要

3、受赠人身份需要

礼品价值轻重适度

“重礼之下必有所求”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在轻慢与巴结之间 l鲜花礼仪与禁忌

礼品包装原则

l受礼与回赠

涉外礼品禁忌

☆修炼高雅谈吐

l和谐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l从空间的距离到心灵的距离

l学会表达什么与怎样表达——选择高雅的话题

l学会不表达什么——话题禁忌

l音量与身份的关系

l目光的优雅空间

倾听的艺术

篇6: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主讲讲师:陈馨贤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办公室职员

培训方式:要点讲解+案例分享+互动练习+情景模拟培训大纲:

一、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职业素养提升

1、何为职业化?

2、职业化包含哪些内容?

3、哪些能力体现出办公室人员的职业化?

二、办公室自我管理能力——5S管理

办公室5S管理检测

1、人是环境的产物

2、何为5S3、办公室施行5S管理的好处4、5S管理详解

整理的定义和目的整顿的定义和目的清扫的定义和目的清洁的定义和目的素养的定义和目的5、办公室5S管理的对象

6、办公室5S管理的方法

三、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职业化行为礼仪

1、办公室内的举止礼仪与禁忌

2、下级汇报工作的礼仪

3、同事之间沟通的礼仪

4、办公室接待礼仪

1)电话沟通礼仪

 如何正确接听外部来电

 如何拨打电话

 电话使用细节

2)握手礼仪

 握手的正确方式

 握手的顺序

 握手的禁忌

3)介绍礼仪

 自我介绍礼仪

 为他人作介绍的礼仪

5、办公室接待礼仪

1)接待来访者的引导礼仪

2)接待来访者——等待礼仪

3)接待来访者的倒水礼仪

4)送客礼仪

四、职业化形象塑造

1、职业化形象塑造的五大原则

2、女性职业化形象塑造

1)避免进入女性形象四大雷区

2)职业化套裙

3)裤装的穿着礼仪

4)职场化妆礼仪与化妆技巧

5)职场女性饰品的选择与搭配

5)女性办公室休闲装的选择—色彩与款式的选择

3、男士职业化形象塑造

1)正装的穿着礼仪-西装、衬衫、配饰

2)办公室商务休闲装的选择

五、办公室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测试——你还有多少时间?

1、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2、看看你的时间都浪费在什么事情上了?

3、时间管理的原则

4、时间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原则——work life balance5、新一代时间管理方式——前瞻未来

6、如何从自身出发管理时间?

篇7: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行政工作定位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行政管理在企业中的定位 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 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

企业的形象代表秘书--团队和经理/领导的得力助手

管家婆 补给团

胜任力素质探讨及排序 职业化的心态 高效的沟通 100%对自己负责任

绝对成长—成立一个让人喜欢的人 商业人格—成为一个让人信任的人 制造稀缺—成为一个让人离开不的人

沟通的意义

如何听、说、问、答 案例分析

电话沟通的技巧 接听电话的注意事项 如何处理上级的电话

内部沟通不畅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工作统筹管理 行政工作技巧 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时间管理方法:目标、节点、检查、回馈 做好工作统筹

统筹方法包含哪些?

缩短用时,提高绩效,首先要抓住关键点

日落法则

信息分类统计法 节点控制法

行政制度撰写规则

行政管理制度的规范发布

篇8: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与形象塑造

(一)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 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行业精神作为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 其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的强大与否, 取决于这种主导意识境界的高低。

(二)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创办绿色阳光图书馆必须有健康向上的绿色阳光图书馆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是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的工作思想灵魂和指导方向。职业道德素养指图书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各项工作中, 思想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服务道德规范和准则,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为生命加分, 为职业添彩。人的心态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作状态。工作态度包括对工作的心态 (怎么想的) 、工作时的状态 (怎么做的) 、工作中自身的姿态 (如何待人) 三个方面的内容。心态决定状态。一个人心里的想法或者心态对他做人处世影响很大。进入工作状态, 既要心入又要身入。“心入”就是要认真研究、用心对待;“身入”就是要亲身体验、躬身实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干事的激情, 带着感情、责任和追求去干工作, 临重任敢于承担, 遇困难勇于进取, 受压力善于化解, 遭批评乐于接受。奉献思想、奉献激情、奉献心灵, 才能更好地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生存能力归根结底是由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的, 人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忽视的。

(三) 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能够熟练地进行情报检索、信息加工、信息服务和读者研究, 能够及时准确地为用户开展定题和情报咨询服务, 能对网上无序信息进行合理整序、加工开发为有序信息, 能够不断地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

(四) 较强的自学能力、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在工作实践中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工作学习化”是将每一项工作视为一个学习的状态。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学习工作化”是将学习视为一种必要的工作, 每天不断完成。让学习与工作相伴, 益智益心。

(五) 娴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业务素养

文化业务素养主要体现在有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业务技能, 丰富广博的学科知识, 较高的外语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和技术教育, 广泛吸纳新的信息技术和认识, 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掌握过硬业务本领, 以优势高效专业技术开拓服务领域新局面, 刻苦钻研, 完善技能, 精通业务。提高服务水平, 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 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 使自己成为一位复合型人才。

(六) 合作意识和精神, 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图书馆各工序之间是互相配合, 连锁进行的, 某一环节中断, 会影响到整个工作进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智慧, 增强归属感和责任心, 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图书馆员的技术开发能力、创造能力、服务能力是任何高新技术企业都无法替代的。

(七) 自信心和独立性

树立竞争超越意识, 平日工作中敢想、敢干, 不循规蹈矩, 敢为天下先, 消除依附心理, 依靠个人思维和能力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在每一次成功中重新确认自己, 从而产生新的自我价值和新的成功目标, 不断完善自我。

(八) 学会与读者共情

图书馆员的文化品位是衡量图书馆质量和档次的重要标志。与读者产生互动, 从心理与情感上与读者产生共鸣,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展示图书馆员特别的职业人格魅力。

(九) 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的正确认知和定位

图书馆员永远不可能与读者“平等”, 这是“合理”的不平等, 图书馆员为读者所提供服务是读者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时刻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虚心向同行学习, 真正实现个人成长。

(十) 注重馆员的心理收入

图书馆员心理收入指图书馆员及其个人工作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属于非经济性报酬范围, 让图书馆员感受到尊重、友谊、关怀、个人价值, 以及获得学习机会、发展空间等, 关注图书馆员的“心理收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能营造好领导与馆员关系中的和谐心理氛围。图书馆员随着角色、职责、环境和任务的不同, 其心理负荷也逐渐增大, 需加强心理调适, 维护心理和谐, 保持心理健康, 达到情感互动。能够拓展上下级和谐关系的心理维度。以较强的心理容纳度融洽与领导的关系, 自觉调试个人的心理敏感度, 注意沟通互动, 实现与读者的同频共振, 满足读者被尊重的心理期待, 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心理安慰剂和情绪调节器。通过相互理解的动态情感交流, 不断地平衡彼此的情感系数, 恰如其分地进行心理牵引, 增进相互理解。尽管人们之间有着竞争、利益等各种矛盾对立, 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 人与人之间仍然是互相连接和互相沟通的, 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每个人都分享着从善到恶的全部本性, 与有着某种缺陷的人“休戚与共”。

二、图书馆员应塑造的良好职业形象

形象是尊重, 形象是品牌, 形象是宣传。形象是最大的资产。图书馆员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 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新的提高

图书馆员工作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学习情绪和道德修养, 甚至影响到他们对图书馆的感情和信任。图书馆员不仅要做好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还要为读者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

(二) 仪表仪态要端庄大方

如果图书馆员的服饰穿着能给读者一个清新明快的视觉印象, 会对读者借阅咨询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读者从馆员的服饰穿着、风度举止可以联想到馆员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 从而对馆员产生由衷的敬佩和信任, 易于融洽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感情。

(三) 举止风度要彬彬有礼、大方热情

有和蔼可亲的面容, 文雅的举止, 图书馆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读者思想的净化剂。

(四) 语言要生动有趣

图书馆员的语言表达是一门综合艺术, 语言是与读者沟通的润滑剂。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馆员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修养和文明程度。礼貌用语是展示图书馆员人品的橱窗。尊重读者, 每个人自尊、自爱、自重心态是正常的, 得体、祥和的礼貌用语, 不仅能使与你交流的读者接受你, 更能体现出作为图书馆员的文化积淀和修养程度甚至价值观。

(五) 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性格, 要自我解压心理, 优化自己的情绪

排除各种杂念进入工作角色, 如同演员进入角色一样, 有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努力做到对读者关心不冷漠、真诚不矫情、弹性不固执、幽默不伤人、得理还饶人。为人坦荡、率真、热情、有亲和力, 能很自然地融洽与读者关系。

(六) 让自己的心理资本不断增值

心理资本指图书馆员个体的激情、自信心、积极进取心理状态, 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含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强调的是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七) 礼敬待人

图书馆的读者, 就是图书馆的上帝。在“上帝”面前, 我们要毕恭毕敬, 要有礼有节为其服务, 要在行动上和心灵深处都表现出“忠心”。

(八) 爱岗敬业

对职业痴情。它要求图书馆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崇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砥砺品质, 涵养心智。实现个人价值。图书馆员只有发自内心地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乐而为之, 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 才能热爱这项事业, 从中得到满足, 享受成就感。

(九) 尽心尽责

能够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 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 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十) 精益求精

要求图书馆员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创新性, 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专业水平, 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怎样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员形象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图书馆员要提升职业素养, 为读者服务才能有高品位, 从而更加彰显图书馆员良好的形象和魅力。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素养,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金美丽.论我国图书馆女性馆员职业形象的塑造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云南图书馆, 2008年4期.

篇9: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关键词:贫困生;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从2001年114万增长至2014年727万(见图1)。这些数字既反映我国高校的迅速发展,也折射出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难点。如何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2001年至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一、高校贫困生的形成及规模

(一)贫困生定义。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1]:贫困指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生,指因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单凭家庭的经济支持,难以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1993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2]中,首次界定了贫困生的定义,即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综合以上说法,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收入较少或收入不足以供其完成学业或者很难帮其完成学业,且在校生活水平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规模。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约240万;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比例约为20%,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

2006年《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

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约473.96万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

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二、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现状

职业素养,指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术与工艺、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贫困生的职业素养,指学校对高校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育,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目前,高校贫困生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调查显示贫困生整体就业率不高。就业现状概况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够,存在签约时间滞后、质量不高、总体就业率低等问题。贫困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教育基础等比非贫困生要差些。就业技能方面如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较差,部分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表达,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沟通。

(二)贫困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困境。除自身条件外,求职费用、社会一些不公平因素的制约导致贫困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高额的求职费用,如通讯、交通、形象包装、培训等费用,已成为贫困生另一个经济负担。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花费高,贫困生到异地求职,住宿、餐饮等费用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给贫困生就业设置了无形的门槛。

(三)贫困生就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较差的家庭条件使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都面临更大的压力,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贫困生经历贫困的磨砺,意志更加坚定,更能吃苦, 就业目标明确,对就业环境要求不高,易找到工作。另一部分在求职中畏手畏脚,对未来生活期望过高,一旦失败更是严重自我否定,出现悲观、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四)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在高校贫困生中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或身患残疾、容貌不佳,或有某些生理缺陷等问题,国家给予他们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就业歧视的门槛依然存在,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家庭贫困,在就业市场上备受冷落。

因此,贫困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步履维艰;就业成本的增加和就业不公的打击,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就业压力,有的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贫困生走出校园后,若长期找不到工作,自身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将面临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三、贫困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是就业的关键。贫困生要建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避免好高骛远、跟风攀比等消极观念。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正确评估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贫困生要比一般学生更刻苦勤奋, 将学习当作精神追求,避免盲目“啃书本”,熟练运用网络资源,接收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业水平。

(二)注重自身能力培养。贫困生要主动地寻找锻炼自己的平台,提高信心和勇气,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培养自己创业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帮助贫困生在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掌握哲学、文学、历史、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发挥人文素养在健全心理、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充实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就业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大小决定了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个人竞争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贫困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励精图治,笃学善思,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Renn,O.,Concepts of risk:a classification,Krimsky,S.and Golding D.ed,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Praeger,1992,pp:53-83

[2] 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60/201008/96208.html

篇10:浅论教师基本职业素养与提升

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一) 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

树立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 是激发教师责任感、使命感与敬业精神, 塑造教师高尚人格, 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因素。把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国家的发展前途联系起来, 把学生的持续、和谐、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只有树立这样的教育信念, 教师才能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才能明确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不断追求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这样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体现“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的理念,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过程中, 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

(二) 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

教师是人类知识、优秀文化、社会生活经验和智慧的传播者, 在人类发展和教育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必须做到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懂得教学, 了解学生、自己、教材等, 并且能够把它们揉在一起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智能结构。

面对社会和学生, 教师必须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且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智慧和技能;面对知识和自己, 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知道什么, 必须通过一定手段和方法把自己了解和感悟的知识与道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 仅仅明白知识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途径把知识道理转变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三) 娴熟的职业技能

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教育机智等。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讲述的基本能力。即能够准确有序而流畅地把自己的知识与看法传递给学生, 并且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能力结构和智慧形态。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管理课堂、组织学生建立班级核心、组织集体活动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通过体察学生内心变化, 正确判断学生心理状态, 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了解学生, 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了解能力。教师面临的新的、意外的情况, 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 并且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 这需要建立在周密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 也是教师不断修炼, 形成教育艺术和行业智慧的体现。

二、加强教师自身各类培训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

(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

1. 学习师德先进典型, 铸就爱岗敬业的师魂。

各学校可以选择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的典型, 也可选择身边的典型, 重点是突出他们对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及面对困难不屈服、不低头的可贵精神和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的高尚情操。

2. 建立和完善个人师德修养规划。

德是灵魂,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 不令则行。”每个教师都要把师德修养作为不断践行、不断超越的职业追求。学校要督促教师建立个人师德修养规划, 把它作为职业理想的重要方面。

3. 开展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的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征文、演讲和师生帮扶、家校联系等实践活动, 并向全社会、广大学生及家长广泛宣传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步骤、措施, 让师德教育活动得到全社会的支持、监督和认同。

(二) 教师掌握并不断更新必备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1. 教师应将学科知识系统化、生活化、实践化。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 教师必须设法将那些本是枯燥乏味的死知识赋予生命和活力, 变得鲜活而亲近。因此, 创设情景, 设置问题, 制造“冲突与悬念”, 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只会照本宣科, 学生更是昏昏欲睡。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教师的语言要有激情和感染力,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加工, 精心选择, 精心“烹调”, 精心编排, 精炼表达。

2. 教师应加强对教法、学法的研究。

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教无定法, 但贵在有法。教科书上的学科知识除了部分内容有增删和编排顺序有变化外,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但教法和学法却是必须与时俱进的。因为社会环境在变, 资讯传输在变, 思维方式、沟通方式也在变。举个例子, 几年前, 有现在这么多留守儿童吗?有这么多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吗?几年前, 大家知道微博、会用微信吗?这些就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教师的教法当然应该有相应的调整, 以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不要穿着新时代的衣服, 却在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3. 教师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 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艰辛的,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会学习、培训等, 成天都非常忙碌, 除了加强学习学科教学知识及管理常识外, 重要的是提高文化修养, 教师教书育人, 首先应该是读书人, 要多读书, 读好书, 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文学的, 名人传记、中外经典、社会生活、励志故事等等, 都可以广泛涉猎,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加深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 更是扩大了教师的人文视野, 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得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和家长受益。

(三) 加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磨练, 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

1. 把教师培训作为提升职业技能的突破口。

抓好寒暑假教师的专题培训和平时的校本培训, 把涉及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分成板块, 逐一培训。如:备课的几大要素, 如何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如何写教学反思, 如何分层次布置作业, 班级遭遇挫折时如何进行简短的励志演讲, 如何与个别学生谈话, 如何与“蛮横”的家长沟通等等。

2. 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机制, 搭建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的平台。

设立校级名师工作室, 切实搞好“传、帮、带”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优势和作用, 让每个教学技能相对较弱的教师都能拜师学艺, 让每个在教学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都有用武之地, 在教师中形成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3.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练赛结合, 以练促赛, 以赛提能。

改变传统的教学技能竞赛以上课为主的倾向, 可以考虑分为几大类, 十几个小项, 如上课类分为备课、说课、评课等, 总结类分为课堂反思、案例启示、阶段小结等, 教学机智类可分为即兴演讲、现场问答、突发事件处理等, 让教师的职业技能在各种小竞赛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三、改革和完善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根本保障

(一) 建立一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

社会上流行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正侵蚀着教师的道德底线, 现在不务正业的教师不少, 不思进取的教师也不少。要按照省考、县管、校用的教师人事管理模式, 真正落实聘任制和合同制, 确立学校的人事管理自主权,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和教师职务 (职称) 评聘捆绑制, 充分利用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考评、职务晋升、合同管理等环节, 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 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的教师职业素养考核办法

真正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分轻师德、重目标轻发展的评价方式, 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名教师在履行教师岗位职责、体现教师职业素养方面的点点滴滴, 让评价结果既是过去工作的展现, 又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

(三) 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教师的经济收入的确不高, 教师这个职业没有真正吸引多少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参与, 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高度, 应该思考如何让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乐教善教, 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智慧和力量。

篇11: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礼仪教育 职业素养 现状 途径

一、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更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早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就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无法生存,做事情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就无法安宁。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明,礼仪不但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礼仪,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难以想象。这就需要我国加强礼仪的教育,必须从根源抓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幼儿以后身心的健康成长、认知社会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又取决于幼儿教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礼仪知识以及自身职业素养的高低。但是据调查,我国很多幼儿教师的礼仪知识以及职业素养是不容乐观的,如媒体经常报道的虐童事件等,直接影响我国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施以及幼儿教育正常活动的开展,这与我国所要求的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标准相差甚远。为了幼儿健康成长,更是为了祖国的希望,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礼仪与职业素养的内涵

我国乃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就是人类的立世之本。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还应具有深厚的职业素养。那何为“礼仪”?何为“职业素养”呢?首先,“礼仪”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重要表现形式。“礼”就是礼节、礼貌,“仪”就是仪式,多指集体性的,还有我们常提到的仪表、仪容等。礼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志愿者的服务礼仪、商业活动中的商务礼仪、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等。“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其中职业技能是关键,但是道德和态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拥有深厚的职业素养的幼儿教师才是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与职业素养现状

(一)教师责任心不强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礼仪教学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认为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中学校,学生只需要大概了解知识即可,没必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所以往往只是按照课本机械教学,一节课结束,教师的教学任务宣告完成,学生学到礼仪知识的多少则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简单的表面的礼仪知识,并不能深入地系统地掌握。同时,“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也是学生所不能接受的,只会导致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无味。因此,礼仪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礼仪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专业技能高,学生学到的礼仪知识会更深入,内容也就更丰富;反之亦然,即便是教师想把更多的礼仪内容传授给学生,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直接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鉴于此,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礼仪教育,进一步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心理较自卑,缺乏自信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和进入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相比,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觉得“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认为就是自己好好学习,在职业学校里边也是徒劳的。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甚至学生稍犯错误,就对学生大声呵斥,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学生还能认真地接受礼仪教育是不可能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及职业素养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与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一)塑造健康心理,增强学生自信

学生带着自卑心理走进中职学校,自信心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中职教师通过礼仪教育改变学生的自卑心理,告诉学生以后面对的将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而自己是这些栋梁之材的启蒙老师,自己在传授孩子们礼仪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要让学生意识到将来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以及肩负的责任,自豪感油然而生,心理也会变得健康阳光,信心倍增。

(二)改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和谐

通过接受礼仪教育,学生们逐渐认识到日常怎样的言行、仪容仪表才符合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标准,遇见老师也不再像往常那样敬而远之,而是大大方方、彬彬有礼地和老师打招呼;以往在中职学校常见的奇装异服等现象越来越少,和老师经常顶撞、吵架的现象也逐渐消失。学生正在用一种新的态度、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师生之间的关系明显得到改善,变得犹如“大哥哥”“大姐姐”般亲密,同学们之间互相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五、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探索

礼仪教育对于将来成为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礼仪教育重视度

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的礼仪教育观念是关键因素,要及时转变教师的“狭隘”观念,提升责任心。首先,把中职学校的学生同高中学校的学生一样看待,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中职学校感受到温暖,把入学时的自卑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其次,把礼仪教育同其他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礼仪教育的认知,学生才能紧跟教师的步伐认真学习。同时,在礼仪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的幼儿教师招聘会、幼儿园日常礼仪教学等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礼仪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增强礼仪教育的程度。

(二)创设礼仪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

礼仪教育的开展除了依托课堂教学外,还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礼仪观,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向不文明的礼仪习惯说再见,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在校园内部,必须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倡导文明言行。具体来说,可以借助于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来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播;也可以借助于演讲、辩论、专题讲座、文艺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播,反映出学生所关注的礼仪问题,通过具有浓厚礼仪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来逐步影响学生。

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进一步强化礼仪培养。首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其次,可以举办“礼仪使我如此美丽”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礼仪知识专题宣传、主题班会、讲座等,特别是每学年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的“校园礼仪之星”比赛,借助抢答、情景模拟、场景分析、礼仪形象展示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使礼仪知识形象化,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间,真正实现普及礼仪文化的目的。

(三)加强监督管理,组织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活动

在校园内开展的礼仪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自发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但由于每个人天生具备的惰性心理,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校园内开展的礼仪教育活动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脏话连篇,目无师长等。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制定一系列的礼仪约束制度,加强对叛逆学生的监督管理,组织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活动。具体措施有:首先,制定文明礼仪行为守则,规范文明礼仪用语,形成系统性的礼仪规章,然后再挑选一些礼仪教师作为监督员,监督管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日常礼仪执行情况,发现不符合文明礼仪范围的,及时纠正并进行备案,表现好的进行表扬,表现不好的当年内不得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以示惩罚;其次,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文明礼仪培训,邀请专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礼仪教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幼儿园礼仪教学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的礼仪教育观,使其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仅仅掌握礼仪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以深厚的职业素养作为支撑,才能达到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标准。但如何才能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呢?

(一)强化学生幼教职业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来说,幼儿教师是一个他们既熟悉但又模糊的职业。熟悉的是幼儿教师就是在幼儿园给儿童做老师;模糊的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缺乏深入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新生入学后的幼教职业教育就很有必要。鉴于此,教师可以开设一堂幼儿教师职业分析课,首先向学生们全面介绍幼教职业的内涵,如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需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素养等,让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后,再根据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当今社会幼儿教师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明确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教事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知识、素质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便更好地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展职业素质

很多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如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意识以及持续的学习能力等,即使文化课成绩再优异,但如果职业素质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也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在我国很多院校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可以多聘请就业指导专家、职业分析师、幼儿教育专家等,就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动态等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心理情况等及时主动地做出调整,同时要积极参加学校内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培养自己乐于付出、不怕吃苦的精神,积极拓展自身的职业素质,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有力保障。

(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真正的职业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通过参加课外的实践模拟,才能将专业课程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如学校组织的校外幼儿园实践活动,针对幼儿园日常的幼儿游戏、幼儿绘画、幼儿舞蹈等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使学生在课外校训基地逐渐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七、结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礼仪教师要脚踏实地并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多种有效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同时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自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型幼儿教师为己任;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多方面、多层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最终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杨达.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2).

[2]董煜峰.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篇12:陈馨贤-办公室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提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号) 强调: “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关键在于高职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因此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1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所谓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条件。或者说,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的总和。[2]高校学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除应具有高校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胜任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

1. 1 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等。要实现 “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的目标,高职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1. 2 职业教育意识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振兴发展。《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了进一步界定,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4],认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对当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实践教学中以科学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3 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将职业道德贯穿其中。这就要求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真实( 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设计能力,及对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总体评价的应变能力等。

1. 4 实践操作技能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要使学生学到操作技术,掌握操作要领,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求高职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

1. 5 创新意识

习近平2013 年9 月9 日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5]。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同理,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是没有希望的教师。

2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 1 职业情感淡漠、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目前,部分高职教师只管按部就班上课,很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方面缺乏沟通和疏导,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势必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自身不了解考虑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自身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够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其根源是这些教师缺乏对高职教师职业职责的尊重,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2. 2 缺乏职业教育意识

不少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对高职教育的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学习不全,领会不深。许多教师是由原来的学科教育转来,有着较深的学科本位教育思想,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高职教育的理念,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 有些教师来自于企业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满足经济建设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 3 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部分老师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一些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采用千篇一律的 “复习、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教学模式; 还有的教师对因材施教的不重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

2. 4 实践操作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当前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及时的传授给学生。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实践操作技能也不是很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就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师,但现在真正具备 “双师”素质的教师比较缺乏,虽然在统计具有 “双师”素质老师数量的时候,数字可观,但有许多教师只是考取了某种职业资格证就算在其中,仍然缺乏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6]。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还是比较欠缺的。

2. 5 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新意识的确立,能否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有创新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师当中普遍存在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3. 1 加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每个教师都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教书育人,敬业爱生,有宽广坦荡的胸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做人的楷模,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高职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

3. 2 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

高职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强化高职教育意识,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对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设立教学研究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学院主管部门也应给予教师多方位支持,包括提供教育理论技术支持,帮助教师对所研究问题加以解决和指导[7]。行动导向原则不仅适用于高职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强化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意识,教师通过行动导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调节,自觉以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8]

3. 3加强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价,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督导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高职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和实施上要引导教师采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 “在学中做、做中学”、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价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而使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帮助和促进作用。应将教学督导与评价两者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4 建立企业顶岗制度,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即使原来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教师,如果不到企业顶岗实践,也会很快落伍于行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了解自己所教授专业目前的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掌握本行业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并随时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3. 5 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术成果等诸多方面。在教学理念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习行业专家的先进技术并了解学术发展方向; 在教学内容方面,参加相关学术培训与研讨,开拓思维,将新知识融于到教学中; 在技术成果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参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4 结语

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2]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001(2):92-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4]王宇苓.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68.

[5]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人民网[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910/c1024-22862732.html

[6]王书栋.提高和稳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建议[J].广东化工,2015,43(13):200-202.

[7]周先红.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及提升对策[J].科教导刊.2014(8):63-64.

上一篇:医药冷藏车应急预案下一篇:查封评估拍卖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