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2024-05-09

弟子规亲仁读后感(共5篇)

篇1: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要有意识地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交朋友的情况,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和那些有仁的人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弟子规》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我认为的仁者有几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平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后一点,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这是仁者的要求。

《弟子规

亲仁》篇告诫我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近仁者、结交君子,“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近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近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你如果不亲近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什么坏处?小人近,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弟子规》的亲仁部分的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来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篇2: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看《弟子规》,觉得在古代的人很辛运可以有一套全社会都认可的道德范本可以研读,他们可以遵循着其中的道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长过程,总会被这些圣贤书指引着成长,让他们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困惑。假使一个人有一生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规则,那么就算他天兼具资不是很聪慧,依然是可以取得一些成就的。读《弟子规》,里面虽然说的是一些平时生活的小道理,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容易忽视和薄弱的地方。《弟子规》训诫我们做人要对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关怀有加,心怀感恩,我们才会对所有的事物带着一份虔诚的敬仰之心,对他人的尊敬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让我们学会谦虚谨慎的做人。结合当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同龄人,很强势,自我为中心,对人对物都很回家少带有一颗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觉得自己能力最强的,养成了自私而又的性格。《弟子规》都在强调一个人对品信的修养,教育一个人从小到大应该恪守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和不应逾越的鸿沟,虽然初读起来感觉有些古板,但字里行远远近近间的善意的劝说,如明镜般映照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缺点和不足。

《弟子规》中,发现在品信修养方面,我们相比与古人,差距很大,欣喜的事,此书再次仿佛给我带来了新的启蒙作用,让我重新审查自己的自我价值观,学会用批判的观点接收古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篇3:《弟子规》读后感

今天我重新仔细地读了一遍《弟子规》,熟讀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含义,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做人有这么多的规则。现在我就根据书中的三部分写一写我的感想。

第一,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父母、老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真心去爱他们。

第二,怎么学习、读书。学习要做到“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念书时要专心一致。读课文时不能大声喧哗,一篇课文没读完又读下一篇。遇到问题时要记下来请教别人。探求知识的真理,光学不练,不去身体力行,只能算是读死书,光靠肤浅不实的表面功夫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

第三,怎么与人交往。对待同学要友好,同学有困难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勉强他人接受,得到别人帮助要记得报答,对别人有意见也不要记仇,不可当众揭发他人的短处,也不要散播别人的隐私,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不要奉承富贵人家,也不要看不起穷困贫民,对人、事物不要有喜新厌旧的心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去做,学知识、学本领,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一生都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对照自己、约束自己。

篇4:弟子规亲仁篇

《弟子规》的亲仁篇,主要是讲什么的?教育孩子们如何做呢?

【解】“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亲仁】

我们想到这一生每一个人都希望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所交往往来的朋友当中,都希望是仁慈、有品德、道德涵养都很高的人,这是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有的希求。有这样的希求,我们就要有动作去寻觅这样良好的好朋友。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品质要逐渐地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在的涵养也要随着人生的阅历来增高。所以,此地讲“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我们晓得当今要找这样好的人很难,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效法孟子。怎么说?孟子出生之后,孔子老早就已经不在人间了,相差有几百年的时间。孟子他非常仰慕孔老夫子,所以就私下拜孔子为老师,他就读他的书,每天向他学习。所以,孔子成为至圣先师,孟子也成为亚圣。人在这一生,即使我们遇不到好老师,但是好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我们最善良、这一辈子最忠实的好朋友。我们看第三十一条: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里就讲到在我们从小的范围来看,从社会的阶层来看,人的确有好几种人;如果范围把它扩大,从肤色来讲,整个世界上肤色不同的种族都有。这里就告诉我们,无论层级,无论种族,我们不分族类,“流俗众,仁者希”。我们普遍的看来,一般都是属于中等阶级,都是属于一般的凡夫,佼佼者往往比较少,所以这里就讲“仁者希”,有仁德之人往往在社会上不容易见到。

所以这里就讲即使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层级都不同。这个“不齐”就是不同,每一个族类它有等差。但是一般来讲,“流俗众”,就是一般程度差不多的居多数,流俗众。但是好的有如凤毛麟角,这些好人、好老师虽然比较少,但是我们仔细一点,在周遭还是有很多很好的良师益友。这里讲到当我们有这样好的朋友,有这样因缘遇到的话,自己千万不要错失掉,千万不可以错过。这里讲道: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果然是一个“仁者”,我们看到这样的人,很多人从内心里头就会敬畏他。这个“畏”,不是畏惧他的权势,而是这样的人,你一看到他的威仪,内心里就会折服于他。我们晓得“仁”的定义,我们从古人的教诲当中,他说“仁者无敌”,内心有仁爱之人,他不会有敌人。因为有仁心之人,他肯定能爱人;他能爱人,他就能宽恕人;他能宽恕人,就能包容于人,就能与人和睦共处。

这样的善人在世上还是有,也不少,我们要睁大眼睛,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要记住,一定要跟他接近。因为我们跟他接近,一定会得到他许多的教诲。就好像孔老夫子,他所流传下来的,他教导的这么多学生,几千年下来代代相传,像这样的仁者,他真的能万古不朽。这里也鼓励我们,仁者,我们不要轻易地错过学习的机会。

仁者,他还有哪些?他会“言不讳,色不媚”。我们看到仁者向他学习,他的言语当中,他的神态当中,他都坦荡荡。“言不讳”,就是他讲话不会畏头畏尾的,不会有所忌讳。他讲话一定是真实之话,不会讲不真实之话;他所讲的言语也是很真诚,从内心真心流露;他的容貌,你看起来,可以说温文儒雅。诚如孔老夫子的弟子,他赞叹他的老师就是“温、良、恭、俭、让”,他具备这五种的德行,有这五种的美德。我们看仁者,往往他也具有这些德行,我们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内在的品德也会渐渐的提升。所以底下讲: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这里讲当我们有这样的机缘,亲近这样的善知识,有无限的好处。我们想一想,历史上我们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尤其是儒学,它可以说是我国立国几千年来,所赖以维系社会安定、国家繁荣最主要的根基,就是在于儒学。儒学所讲的是一种恕道,宽恕之道。所以在《论语》里头,孔子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之,终身行之?孔夫子就回答:有,就是这个恕,宽恕。我们知道,宽恕就是仁的表现。所以这里讲到“能亲仁”,它有无限的好处,为什么有无限的好处?因为我们人的.内在会逐渐地提升,每天都生活在真善美慧的世界。

“德日进,过日少”。所以我们的过失,我们种种的缺点毛病,我们会因为老师的教诲能渐渐地观照自己,能逐渐地一一改正过来,我们的气质也会跟随老师的熏习而潜移默化,我们的气质也会愈来愈好。如果我们不能亲仁,这里就讲道,“无限害”。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这里也告诫我们,如果人不能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每天进步;不能每天进步的话,就有无限的害处。这里也讲到“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不能亲近有道德的人,不能亲近好老师,不能经常学习提升自己的内涵,有可能我们的心就会往外跑,往外奔驰,追求世间的名和利,追求世间的声色场合,追逐欲望,追求享受。像这些很容易诱惑我们,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接受这些道德的教育,我们的内心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外界的引诱。

所以亲仁,最主要就是要巩固我们内在的道德。你有道德思想,你有道德涵养,你就懂得明辨是非,你肯定不容易受到外界五欲六尘的干扰。所以它讲“不亲仁”,它有无限的害处,有讲不尽的坏处。因为你只要一沾染社会上这种不良的习气,就可以让你一辈子堕落下去。有很多不好的朋友,他也会逐渐地来接触于你。

“小人近,百事坏”。有这些不良的朋友追随在你的周遭。我们就晓得,我们这一生朋友的影响力非常的大。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与你相处你会提升,不良的朋友跟你在一起你会堕落。尤其是赌和色,危害相当的大,所以“百事坏”。这里的“百事坏”,就是说世间的种种诱惑,它会围绕于你,你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堕落而自己不晓得。

所以“亲仁”这一条也非常重要,告诫我们在内在里头,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要有圣贤人的这些智慧,作为我们人生的一些历练,一些宝贵的参考。如果没有得到这些熏习的话,我们在现今的环境里头,就很难把握住自己,很容易受到影响,自己堕落不晓得。

篇5:弟子规亲仁学习心得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 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要有意识地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交朋友的情况,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和那些有仁的人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弟子规》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我认为的仁者有几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平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后一点,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这是仁者的要求。

《弟子规亲仁》篇告诫我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近仁者、结交君子,“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近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近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你如果不亲近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什么坏处?小人近,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上一篇:不一样的礼物作文九年级700字下一篇: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演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