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2024-05-03

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5篇)

篇1: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 学 五 年 级 劳 技 教 案

羊街小学 杨 斌

第一单元 生活技能

第1课 插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插花的一些知识,花名、花语、插花需要的工具、插花方法等。

2、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教学重难点:插花的艺术性和技巧。

课前准备: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喷雾器、花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大家喜欢吗?(播放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婚礼中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出示课题:插花)

二、新授

(一)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世界上有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二)演示插花步骤:

1、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要讲究意境:如以松表示高洁、长青、刚强等主题;以竹表示清高、平安等主题;梅表示孤高、迎春等题材。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2、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我以扇形为例。

3、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4、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也就是确定视点中心,困此,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用非洲菊。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5、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

配花的选择要根据主花而定,不要杂、多,只起点缀作用。我选用康乃新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学生制作: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

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选择插花容器和花材。在大家插花之前,我有个要求:请给作品起出名字,并派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立意构思及寓意。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四)作品展评:

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你们比较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作者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四、教师小结。

五、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2课 电冰箱的使用

教学目标:

1、让学了解双门电冰箱的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用途。

2、学习双门电冰箱的使用方法。教学重难点:双门电冰箱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一)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什么方法冷藏食品?学生交流发言。

(二)引入新课: 电冰箱的使用

二、探究学习

(一)学生自学教材8-12页内容。

(二)教师出示双门电冰箱图片,介绍双门电冰箱的结构。

(三)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双门电冰箱主要部件的用途。

(四)全班交流。

(五)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电冰箱的使用方法。教师强调合理地存放食物是正确使用电冰箱的技术要点。

(六)教师介绍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家里的电冰箱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改进。

第3课 钢笔的修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钢笔常见的问题。

2、让学生学会修理钢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应用钢的修理方法进行修理钢笔。课前准备:

有毛病的钢笔数枝,零号砂纸1张,蜡烛一根,火柴1盒,小针1根,刀片1片,旧牙刷1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一)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己的钢笔出现过哪些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

(二)引入新课:板书“钢笔的修理”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一)让学生自学教材第17、18页内容。

(二)师质疑: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钢笔常见的问题?

(三)学生现在组内交流,在全班汇报。

1、钢笔不出水或出水不畅;

2、钢笔漏水;

3、笔尖刮纸。

(四)学生介绍钢笔常见问题的修理方法。

(五)教师介绍强调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动手实践修理钢笔。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4课 水龙头漏水的修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水龙头的构造。

2、让学生学会水龙头的修理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会水龙头的修理方法。课前准备:

胶皮垫圈已损坏的普通水龙头1个,扳手1把,剪刀1把,厚胶皮1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一)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来水龙头漏水的情况,它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说一说。

(二)引入新课:板书“水龙头漏水的修理”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一)教师出示水龙头的剖面图,介绍水龙头的构造。

(二)学生在图上找一找水龙头的相关部件,同时说一说相关部件名称。

(三)学生自学教材第23-25页“步骤方法”。

(四)学生介绍修理水龙头的步骤方法。

(五)教师介绍修理水龙头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修理水龙头。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教师适时点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回家亲自修理损坏的水龙头。

第5课 自行车保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自行车的构造和相关部件。

2、学会自行车的保养方法,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教学重难点:学会自行车的保养方法。课前准备:

自行车结构图及各部分名称说明图。需要保养的自行车1辆,扳手1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都喜欢骑自行车,谁知道自行车怎样保养?

(二)引入新课:板书“自行车的保养方法”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一)介绍:出示自行车结构图,介绍自行车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二)学生自学教材第29-31页的内容。

(三)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行车的保养方法”

(四)在全班交流:

1、保持清洁。

2、保护轮胎和油漆部件。

3、检查螺丝。

4、加润滑油。

(五)教师讲解强调保养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教师适时点评并小结。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学生回家在无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独立对自己的自行车进行保养。

第二单元 种植技能 第6课 玉米种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到一些种植玉米的知识。

2、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种植玉米,体验劳动的甘苦。教学重难点:学到一些种植玉米的知识。课前准备:玉米种子、1株盆栽玉米。教学过程:

一、利用实物或挂图向学生讲述课文,使学生学到下列一些初步知识。

(一)知道玉米的种子和植株的样子。

(二)知道玉米有什么用途。

(三)了解我省适宜在什么时候种玉米。

(四)懂得怎样翻挖土地。

(五)懂得怎样播种。

(六)懂得怎样定苗。

(七)掌握田间管理方法。

(八)学会人工辅助授粉。

(九)学会采收玉米。

二、布置学生进行种植实践活动

(一)可分发种子让学生回家用花盆活动。

(二)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学校的种植园地中完成种植过程。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做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7课 玉米人工辅助授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玉米人工授粉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玉米人工授粉的方法和时机。教学难重点:学生掌握玉米人工授粉的方法和时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

(一)介绍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作用。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授粉的不足,使植物授粉从偶然变为必然,从而减少植物果实的缺粒。

(二)出示课题: 玉米人工辅助授粉

(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8—49的内容和要求

二、探究学习

(一)学生现在小组里交流自学成果。

(二)全班交流。

1、怎样对玉米进行采粉?

2、怎样对玉米进行授粉?(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授粉的时间与时机:雌花花丝露出后1-2天内;花的颜色较为鲜艳时。

2、雌花的生长不同步,所以玉米开花末期应在授粉1-2次。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回家后到玉米开花时,进行玉米人工授粉实践活动。

第8课 花卉的繁殖

教学目标:

1、掌握花卉繁殖的含义与意义。

2、知道花卉繁殖的分类。

3、了解花卉繁殖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操作方法。教学难重点:压条繁殖的具体做法及操作过程。课前准备:

几盆花(可利用教室窗台上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科学课里曾经学习过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谁来给大家说说?(学生回答:胎生、卵生、自身分裂、孢子等方式)明确它们可归纳为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花卉的繁殖也分为这两种方式,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花卉的繁殖。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讲述)花卉繁殖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教师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节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一:有性繁殖就是种子繁殖,通过播种来繁殖新个体;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新个体,分为扦插、压条、分生、嫁接等方法。

问题二:压条繁殖的方法

压条繁殖是将木本植物的枝茎埋入土中,给予生根条件,待它生根后,再将其与母体切断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植株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扦插、嫁接不易成活的植物,有时用于一些名贵、稀有花卉。压条繁殖分为曲枝压条、堆土压条、高空压条。

(三)材料工具及步骤方法见课本

(四)压条后的管理:

1、埋压实时要压紧实,防止弹出土。

2、压条后立即浇水保持基质湿度。

3、压后常松土,保持通气促进生根。

4、切断与母体的时间应因生根的时间而定,有些当年,有些次年切。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能概括内容即可。

四、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制作的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9课 无土栽培

(一)——幼苗的培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无土栽培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学会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幼苗。教学难重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幼苗。课前准备:

番茄种子1小包,锯木屑、草木灰、洗干净的河沙若干,冷开水1瓶,福尔马林溶液1瓶,含氮磷钾的营养物质数种,塑料薄膜数张,喷壶1把,塑料盆或塑料桶数个,天平1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

(一)教师播放无土栽培视频,学生欣赏。

(二)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三)板书课题:无土栽培

(一)——幼苗的培育

二、探究学习

(一)学生自学教材62-63页内容。

(二)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三)全班汇报交流。(无土栽培的步骤)

1、消毒;

2、催芽;

3、配制营养液;

4、播种和管理。

(四)学生介绍消毒、催芽、配制营养液、播种和管理四个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五)动手操作

1、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2、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制作的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10课 无土栽培

(二)——幼苗的移栽和管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幼苗的移栽是无土栽培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学会幼苗的移栽和管理。教学难重点:

让学生学会幼苗的移栽和管理。课前准备:

锯木屑、草木灰、洗干净的河沙、福尔马林溶液、含磷酸钾的营养物质数种、稀高锰酸钾溶液、冷开水、砾石个若干、花盆数个,喷壶1把,塑料薄膜数张,天平1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教师谈话:幼苗的移栽是无土栽培的重要环节,它是把培育出来的幼苗一株一株地移到木箱或花盆里进行栽种。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无土栽培

(二)——幼苗的移栽和管理

二、探究学习

(一)教师介绍材料工具

(二)让学生阅读教材P67-69相关内容及要求

(三)学生在班上介绍“幼苗的移栽和管理”的步骤及方法。(四)动手操作:

1、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2、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篇2: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种常用栽培工具锄头、铁铲和栽刀的使用方法。

2、知道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4、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准备:

锄头、铁铲和栽刀各一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你在家会帮助你的爸爸妈妈下地干活吗?你们都用到了哪些栽培工具呢?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栽培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老师想在地上挖一个坑种树应该选用哪种工具?(1)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3)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为李叔叔锄地

2、打扫学校门口的水沟

3、栽种辣椒苗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栽培工具,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第2课 栽葱

教学目标:

1、知道葱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栽葱的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教学准备:

1、介绍葱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的幻灯片或者挂图。

2、小葱数棵,适量的土、铲、花盆、喷壶及碎瓦片等。教学重点:

掌握栽葱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

因种栽葱从育苗到收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一堂课、一次劳动所能完成的,必须从种植到中耕管理到收获的教学都安排、连贯得好,才能获得劳动知识和成果的双丰收。教学过程:

一、介绍基本步骤

1、土壤准备

2、种植

3、浇水

4、管理

二、质量要求

栽培植物的土壤合适,种植方法正确,植物生长良好,习作环境整洁,有栽种情况记录表。

三、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在家中试着栽葱,并做记录。

第3课 种向日葵

教学目标:

知道向日葵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初步学会种向日葵的方法。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教学准备:

1、介绍向日葵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的幻灯片或者挂图。

2、种植向日葵的种子及锄头、水桶等。教学重点:

掌握种植向日葵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

因种植向日葵从育种到收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一堂课、一次劳动所能完成的,必须从种植到中耕管理到收获的教学都安排、连贯得好,才能获得劳动知识和成果的双丰收。教学过程:

一、利用幻灯片或者挂图,简要讲述向日葵的特点和用途。

二、讲述种植向日葵的常识。

结合向日葵的生长培育过程分几次讲。首先讲选种、浸种、播种的有关生产知识和要求。再讲选苗培土和施肥。最后讲授粉和收割。

三、利用学校小农场或者校园四周的空闲地,比较集中地种植向日葵。分阶段地指导学生掌握种植培育技能。

四、鼓励学生回家利用空闲地种植向日葵。第4课 花草的管理——浇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学会给花草浇水。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讲究环境美的好品质。教具:

学生每人准备1把小喷壶,每组准备1个水桶。课时安排: 1课时。课型: 新授课。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掌握最简单的浇水方法。教法设计: 讲解法、演示法。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是低年级首次接触到的简单的生产劳动——浇花浇草的一般知识。

授课时,教师要先向学生讲明给花草浇水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给花草浇水,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这次劳动课。再向学生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法,然后,边示范边讲解给花草浇水的方法、部位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给花草浇水时,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指导学生给花草浇 水要适量;二是提醒学生不要把衣服、鞋袜等弄湿弄脏;三是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了解给花草浇水的过程

3、师生演示

⑴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演示给绿叶、花草浇水,学生讲评。⑵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演示给有花朵的花卉浇水。学生讲评。

4、学生练习给自己带来的花浇水。

⑴四人一组讨论出给自己带来的花浇水的方法,并说一说应注意的问题。

⑵学生练习给自己带来的花浇水。⑶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⑷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本组同学给花草浇水的情况。

5、到室外给校园里的械浇水。

⑴分4—6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有秩序地到负责的花园中开始浇水。⑵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浇水情况。⑶回到室内讲评。

6、全课小结

⑴让学生谈感受:①掌握了什么技能?②你有什么体会? ⑵让学生谈今后的做法。⑶小结,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练习了给花草浇水,回到家中,向爸爸妈妈申请管理家中的一盆花草,由你负责给它浇水,待一段时间,把花搬到学校来,展一展,评一评,好不好? 板书设计

jiāo

给花草浇 水

shài tòu

自来水先 晒 后用 浇水要浇 透

水不要浇在花朵上

第5课 管理小树 案例背景:

生活与劳动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与简单劳动常识、技能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为教学目的。它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将劳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符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具有技能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目前的生劳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和能力的脱节,认识和行为的不一致等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的设定:传统的教学目标只要学生掌握种小树的过程和方法。本课例在这儿过程中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合作精神:种小树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关,在教学中,学生分小组教学,各成员职责明确,相互合作完成劳动任务。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植树的好处,初步知道植树常识,学会种小树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合作的水平。教学准备:

1、有关植物与环保方面的影视资料。

2、学生植树教学的影视、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文及插图,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种小树?

2、学生讨论交流:种小树的好处,举身边的和知道知道的事讲一讲植树的好处。

3、教师小结植树的好处并和学生一起说说植树节的由来。4为什么要在3月12日这个植树节的时候植树呀?

(二)植树实践教学:

1、学生按座位分几个自然小组。

2、学生小组自学课本“种小树”过程,并作交流

3、师生交流种小树要注意什么?各小组汇报

4、学生小组各成员由小组长负责,做好人员的分工。

5、各小组分组教学,上劳动实验基地进行种小树教学。教师在边上做指导。

(三)植树回顾:

1、请各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在植树过程中,你遇上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样来解决的?各小组交流。

2、请各小组队员评比,评比哪个小组种的小树好?哪几个队员是种树能手?

(四)提出希望:

1、小树要成长还要怎么样做?小组各成员讨论。

2、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希望,平时要做 好小树的除草,浇水等劳动。各小组由小组长安排做好平时的管理工作。

3、联系学生,学生就是我们祖国的小树苗,我们要想健康成长,要想长大成材,我们应当怎么做?

4、各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6课 清洁厨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3、教育学生在家中主动做家务。教学重点:

1、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教学过程:

一、采用教师讲述、教师设问学生回答、讨论等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课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确以下要点:

2、厨房是煮食的地方,要经常保持卫生清洁。

3、整洁的厨房是厨具、食具摆放有序,使用方便、清洁。

4、厨房的清洁:厨房的门、窗、墙壁上容易沾附上灰尘、油烟,表 成污垢。灶台最容易被污染,要常清洁。案台、洗菜池也应及时清扫。

5、平常应在煮食完毕后及时进行厨房的清洁工作。

二、组织学生开展使用清洁剂来清洁厨具的教学。

三、进行教学总结,提高“想想做做”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在家参加清洁厨房的劳动。

四、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清洁厨房的常识,并学会清洁厨房的技巧。使学生认识到在家中主动做家务是良好的劳动习惯及有效地促进与家人的感情的好办法。

第7课 洗餐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教学准备: 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5、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6、学生动手实践。

7、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8、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教学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第8课 洗蔬菜水果 教学目标:

1、了解残留农药的危害,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懂得保护自己的健康。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3、喜欢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教学准备:

1、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并掌握几种祛除方法。

2、物质材料:各种水果蔬菜、两块展板、学生手头资料。

3、教学铺垫:本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所以把了解农药危害放在教学前的

铺垫部分,请学生收集了农药危害的资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请学 生回去后继续收集祛除农药的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

1、巩固已有知识:

请小朋友观看上一次教学布置的展板,巩固关于残留农药危害的知识,请两个代表解说一下小朋友的资料。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请小朋友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2)、学生自由展示资料,相同方法的资料同时粘贴到展板上。总结出四种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热。

(3)组讨论: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组的想法,其他组进行评价。(例如:第一组认为去皮办法好,农药祛除彻底,其他组有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学生持支持意见,认为桃、芒果可以直接剥皮,不存在危险等等。

3、在实践中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2)请各组学生按刚才选择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蔬菜水果,并说一说自己选了什么,其他组评价。

(3)教师小结:有些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4、健康食品餐盒

请学生选择适当工具与方法,尝试为各种蔬菜水果祛除农药,经过加工后互相随意品尝。

5、教学延伸拓展方面:

(1)相关经验的延伸与拓展:可向绿色食品、环保等方面延伸。

(2)一日生活有机渗透的延伸与拓展,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

(3)家园互动:可请学生家长到园里来,品尝学生亲手制作的健康食品。

第9课 常见变质食物的辨别 教学目标:

让儿童了解生活中哪些食物是有害的,学会辨别有害食物,从而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者查阅资料,了解哪些食品是有害的。

2、教师查阅资料,了解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是小博士——了解、辨别有害的食品

1、教师:同学们,我们人体每天要摄入大量的食物。但是,有些食物对我们人体有害,我们是不能吃的,你知道哪些有害的食物呢?同学们可以先看看书,也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说一说。

2、学生看书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

3、教师:谁来告诉大家哪些食物是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的?谁是小博士呢?

4、学生发言。

(1)过期的食品不能吃。(2)发芽的土豆不能吃。(3)馊了的饭菜不能吃。(4)牛奶结块了不能吃。(5)不认识的野果不能吃。(6)发霉、发臭的食品不能吃。

5、教师:那我们如何来辨别这些有害的食品呢?

6、学生发言。

(1)过期的食品都有保质期,食品的包装上都是有日期的,我们在买东西时可要注意,一定要看保质期,什么时间到期。(2)用鼻子闻一闻剩饭剩菜,就可知道它们是否变质。(3)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食品发霉、土豆发芽、牛奶结块。

7、教师总结: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了很多有害的食品。现在,还存在不少假冒伪劣商品,制作不当、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你们年龄小、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又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平时要向老师、家长请教,向书本学习,注意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学会辨别有害的食品。

第二课时 请你告诉我——学习常见的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1、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只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吃了有害的食品会怎样呢?(播放食物中毒病人的症状的录像)

教师:食物中毒是指因吃了不洁或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病人有哪些症状呢? 学生发言。

(1)恶心、头晕、出冷汗。(2)呕吐、腹痛、腹泻、发烧。(3)抽筋、昏迷。

2、教师:食物中毒后怎么办呢? 食物中毒后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第10课 安全使用燃气灶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燃气灶常识;

2、学会使用燃气灶; 教学重点:

知道安全使用燃气灶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燃气灶具一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安全使用燃气常识

城市居民生活所用燃气,主要有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些气体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泄漏容易引发闪爆事故,而且人工煤气含有毒的一氧化碳,人吸入一定量的人工煤气,会引起中毒死亡。任何燃气都必须有氧气助燃,如长时间在使用燃气的密闭空间中逗留,会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甚至死亡。为了你的家庭幸福。请务必安全使用燃气。

(一)如何正确使用燃气灶

1、安全放置

使用燃气灶时,灶具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厨房中使用,必须原理易燃物品,液化灶与液化钢瓶的距离要有1米以上。

2、开关点火

使用燃气灶具应先按下炉盘上的打火开关,再逆时针方向拧动,燃气则自动点燃。操作时不要太快太猛。

3、火焰调节

通过调节风门,使火焰呈蓝色为好。

4、停火

5、注意事项

(二)正确使用液化气须知

⑴ 选购由液化气合格经营企业经销的瓶装液化气,不要购买上门兜售的瓶装液化气。⑵ 贮气瓶应放在容易搬动,通风干燥,不受腐蚀的地方。⑶ 贮气瓶严防曝晒,严禁靠近明火或温度较高的地方。⑷ 贮气瓶应直立使用,严禁倒立或卧倒使用。

⑸ 贮气瓶不管是满瓶或空瓶,都严禁摔、踢、滚和撞击。⑹ 不准用开水浇或火烤贮气瓶。

⑺ 使用液化气时,瓶与灶具要并排放置,瓶与灶具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80厘米。

(三)发现燃气泄漏如何处置

当你嗅到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异味时,应作下列处理: ⑴ 迅速关掉燃气总阀门。⑵ 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⑶ 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气用具。⑷ 打电话给燃气公司服务部报修。

⑸ 离开现场,待修理妥当、气味散尽后才可回屋。

二、知识拓展

(一)怎样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

1、燃气热水器的类型与所用气体要严格一致,绝不能混用。

2、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应由燃气公司批准和施工,以保证安全。

3、燃气热水器周围应避开可燃物,以确保安全。

4、要选择好安装燃气热水器的位置,尽量不要将其安装在浴室。

5、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6、燃气热水器必须定期保养。

7、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应及时更换(燃气器具的使用年限:人工煤气为6年,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8年)。

8、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关闭燃气阀门。

9、装有燃气器具的场所不能当卧室。

10、不准私自接装、改装燃气设备。

11、应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接头,发现软管老化松动,立即更换。

12、燃气管道上不要悬挂重物,也不能将燃气管道当接地线。

13、不要在安装燃气器具的周围堆放易染易爆物品。

(二)发现有人燃气中毒怎么办

一旦发现有人燃气中毒时,要记住绝对不能惊慌失措。进入燃气浓度较高的事故现场时,抢救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用湿布、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减少吸入;不要穿鞋底带钉的鞋子,以防走动时产生火星而引起爆炸。

1、立即打开房间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2、迅速把中毒人员从有燃气的房间里移到空气新鲜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3、迅速解开中毒人员的衣裤、胸衣、要带等,保持中毒人员呼吸畅通。

4、如果中毒人员已处于无知觉状态,应将其放平,并擦拭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5、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或向医疗急救中心 求救。

篇3: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意义和认识

信息技术是一种手段, 是一种可以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需要教育不断的发展, 因此, 信息技术和数学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 就是取长补短, 用信息技术获取更丰富有关数学教学的内容, 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都是两者整合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高效整合

(一) 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优化数学知识

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到的, 因此要应用于生活中. 但是很多数学概念抽象, 小学生年龄又小, 不能很清晰的理解概念的意义. 但是借助于信息技术, 可以把概念具象化,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 理解概念的意思. 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中, 《 生活中的负数 》 这节课, 里面首次提到了负数的概念. 小学生不能理解负数到底是什么, 但是通过信息技术, 就可以了解到负数是什么. 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很齐全, 因此可以在这节课讲解的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 制作冰的形成以及融化的过程和温度的关系的微视频或是小动漫. 让学生了解, 想要堆雪人首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温度要求, 想要穿裙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温度要求, 在这一过程, 自然而然的体现了负数的概念.

(二) 能够保证学习目标达成

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为了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 因此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 可以有效的, 简单明了的把数学知识和重点难点展示讲解. 比如,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中, 《 长方体 》 这节课, 会讲解长方体的展开和折叠有关知识, 同时还会讲解露在外面的面. 但是关于长方体的折叠和展开, 就涉及了立体图形, 有些学生的立体感还没有形成, 因此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会有困难, 但是利用多媒体和投影仪, 可以把长方体的展开以及折叠立体化, 形象化, 让学生亲眼看见长方体的折叠和展开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三)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 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在数学课堂上, 可以设计更多的教学环节,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学教材中, 《空间与图形》这节课, 讲的是空间和图形的认识.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的抽象, 尤其是对空间的理解和立体图形的学习. 立体图形的学习难点在于能不能通过立体图形的某一个面, 看到被遮住的面是什么样的.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就可以全方位的展现立体图形的每一面, 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立体图形. 尤其是生活中会有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 学生也很好奇, 这样就需要借助多媒体和投影仪, 把这样的立体图形的每一面都展示出来, 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立体图形的魅力.

(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的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有趣, 同时还可以满足小学生对某些数学知识的好奇心, 生动的讲解数学知识,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 激起学生的数学兴趣, 让学生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比如,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 《小数乘法》 这节课涉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 尤其是在生活购物中, 最能体现. 而利用多媒体和投影仪, 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购物超市, 组建买礼物的游戏, 让学生选择商品, 并且自己算账付钱, 如果算错结果, 就要退出这个游戏, 谁能坚持到最后, 谁购买的最多, 钱数最大最正确, 谁就是赢家, 老师可以奖励奖品.

结束语

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 改变了我国陈旧的数学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上不断的创新, 更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也更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感觉. 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数学的高效整合, 可以添加更多和数学有关的、 生动的教学实例和内容. 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小动画等, 潜移默化的就接受了教学的内容, 同时再有老师对数学知识的专业讲解, 让学生对数学不仅感兴趣, 还可以对数学理解的更透彻.

参考文献

[1]杨丽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华声卷1) [C].

[2]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篇4: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文化遗址相结合,唤起学生对文化遗址的更多了解。

2.教学重点:

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3.教学难点:

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4.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湖州三绝”这样一个课题“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湖州三绝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湖州三绝”更深的了解,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图片和视频动画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湖州的优秀历史文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5.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和事件,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湖州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历史遗产,特别是湖州有全国有名的三绝,“桥里桥潮英桥”、“庙里庙府庙”、“塔里塔飞英塔”,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遗产难免受到一些破坏,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来了解我们湖州的优秀遗产。

(2)新课讲授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B.例1:搜索有关湖州三绝的信息

操作:进入搜索引擎,然后在关键词栏目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湖州三绝”,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对于搜索到的信息,点击相关的“超级链接”就可以查看有关的内容。

C.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了解我们湖州具体的“三绝”的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以此培养学生根据搜索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提出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湖州三绝的一些历史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获取资料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过渡到信息的保存。)

②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B.保存图形

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C.保存文字

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湖州三绝更深的了解,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动画讲解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

D.下载文件

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

(3)小结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②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B.保存图形

C.保存文字D.下载文件

(4)教学评价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如下:

①是否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关键词的确定

②是否掌握了网页、图形、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③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和同学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6.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

网络教室,连接到internet,教学课件

7.教学后记

本节课融合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理论,采用湖州本地文化遗产的历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设计一个整体的任务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探索的兴趣。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设计好自然的过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应作好个别辅导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注意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以促进彼此间的帮助与合作。

篇5:云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角色设计的一般知识。

(2) 掌握Flash中动画角色绘制的一般步骤。

(3) 理解Flash中“元件”的意义。

(4) 掌握图形元件的制作方法。

(5) 能够在动画制作中熟练使用图层。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赏析、讨论、动手制作, 了解并掌握动画角色设计与绘制的一般方法。

(2) 通过具体图形元件的制作, 体会层的作用。

(3) 通过对角色的构建, 体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绘制元件和构建角色, 感受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2) 通过自主创意设计角色, 增强学习动画的热情和兴趣。

(北京市八一中学马玉娟)

初中动画:Flash引导线动画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引导线的概念。

(2) 能为对象的运动添加引导线图层。

(3) 能识别引导层和引导线。

(4) 能把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5) 学会改变图层的属性设置。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层的添加、引导线的绘制和对齐运动对象的过程, 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和引导线动画的关系, 初步掌握制作引导线动画的步骤和一般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和制作引导线动画, 能说出引导层的作用, 并学会改变图层的属性设置。

(3) 在实际动画的创作中, 能灵活地制作引导线动画, 增强应用动画实现愿望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创作的过程中, 增强对Flash动画的兴趣, 体验动画制作成功的喜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刘宝艳)

高中网络技术应用:网站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1.知识与技能

(1) 明确在网站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 了解网站色彩搭配的一般原则、技巧及配色方法。

(3) 掌握用Dreamweaver软件设置网页及各元素颜色的技术要点。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浏览优秀网站、进行作品对比, 体会网站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并从中发现影响网站配色的因素以及色彩搭配的原则。

(2) 通过使用“配色助手”等工具为自己的网站配色, 体会网站配色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逐步提升为网站配色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为网站配色, 进一步增强艺术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为网站配色, 进一步感受色彩的美。

(2) 通过使用“配色助手”等工具, 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3) 树立为使用者着想的意识。

(4) 深刻感受“生活中处处皆色彩, 创作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巴军)

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图像加工的动作与批处理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Photoshop录制“动作”的操作步骤。

(2) 能用批处理命令对图像进行批量处理。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自己的图像素材添加版权标识的实践, 掌握使用Photoshop编辑工具对大量图像恰当加工处理的方法。

(2) 通过使用学习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制作版权标识, 提高信息道德水平。

(2) 通过使用技术对自己的图像素材添加版权标识, 感受技术把人类从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优势, 激发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潘芳)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For循环语句及应用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正确使用F o r循环语句。

(2) 知道F o r循环语句的功能。

(3) 理解F o 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4) 知道累加、计数算法, 并能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用F o r循环结构进行自主创意的程序设计, 进一步体验程序设计过程, 体会F o r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利用F o r循环结构编程解决问题, 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趣味课堂实例, 进一步增强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2) 通过自主创意编程实践, 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毛华均)

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全景图之旅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全景图的概念和分类。

(2) 理解全景图的基本原理。

(3) 掌握制作全景图的技术。

(4) 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简单知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自己采集的素材制作全景图的过程, 体验并总结制作全景图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制作自创主题的全景图, 初步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

(2) 通过自主创作全景图, 进一步增强创新精神和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上一篇:惠州导游词介绍下一篇:暖暖的爱-高中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