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入门阶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2022-09-11

1 高职英语教学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 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一定能力, 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了更多的专业内容, 英语基础课程往往只在一年级开设。后续的英语学习, 更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研究简要综述

国内外理论界对自主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如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主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学习态度、能力和策略等有机结合, 学习内容和方法自由选择, 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内部机制。[1]也有专家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如Barry J.Zimmerman等人认为学生自我设定目标, 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及自我评价学习结果。而以庞维国为代表的观点则主张从学习动机、内容、策略及过程各个角度研究自主学习。[2]

自主学习的过程, Brundage和Mackeracher提出了学习者自主的四个阶段:入门阶段 (entrystage) 、后摄阶段 (reactivestage) 、前摄阶段 (p r o a c t i v e s t a g e) 、融洽阶段 (integratedstage) 。[3]入门阶段的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环境不太适应, 通常表现得紧张。他们会根据外部的标准或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势, 进而采取可能合理, 也可能不合理的行动。

3 现状分析

3.1 学时有限, 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不够

由于高职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三年, 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 重基础与强专业两方面存在一定冲突。一般情况下, 英语课只安排一年。每周4-6学时。进度约为10课时/单元。其中包含了背景知识补充, 单词讲解, 课文要点解析, 语法知识、阅读技巧、课后习题讲解及听说训练等等。基本上教师必须占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基本语言技能, 课堂上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极少。

3.2 学生基础不够扎实:语法、词汇量有待提高

从互动课堂教学、平时测评和试卷分析来看, 部分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还存在问题。对高等学院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模拟试卷 (PRECTO-A Model Test) 进行分析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语法结构 (G r a m m a r&Structure) 部分得分很低, 这说明学生在基本语法的掌握方面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 从师生英语口语交流及翻译能力训练来看, 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 或是有一定的词汇基础, 但不能灵活运用。这种客观情况造成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困难重重, 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久而久之, 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止步于自主学习的大门之外。

3.3 学生找不到适合的英语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问“老师,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啊?”。这种现象说明学生最初是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学好英语的渴望的。但是, 由于学习方法欠妥, 虽然付出了不少心血, 但收效甚微。比如,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 对B级的要求是掌握2500单词, 从绝对数量来看, 平时的英语学习已基本达到要求, 但部分学生仍认为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是词汇量不够, 扩充词汇量, 不约而同地选择“词汇表”。单一的单词记忆不等于掌握, 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应用或灵活运用的效果, 从而感到无所适从, 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上述现状, 笔者认为, 部分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 还没有“入门”, 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学生加以引导。引导并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和教学策略等角度入手。

4 引导并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4.1 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年来, 已有许多专家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者认为: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 积极地朗读, 课前小演讲, 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等能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4]。扮妥教师角色, 主导课堂, 利用“教学的刺激”诱导学生积极学习, 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地前进等等[5]。如果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有吸收知识的兴趣, 教和学才可互动, 教学过程才能得到优化, 教师才能在课堂设计中, 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涉及更多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

在实用的前提下, 讲学生有兴趣听的。

4.2 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笔者在某高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 涉及会计电算化、餐饮、化妆品、物流、机电、商务英语等专业, 共发出问卷330份, 收回有效问卷313份。调查显示, 约36%的学生只有英汉小词典;8%的学生没有词典;6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单词;41%的学生查字典时不怎么留意例句和用法。没有字典的比例在10%左右, 与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比例基本吻合。

词典, 是最基本的工具书, 有着“不会说话的老师”的美誉。但从调查结果看, 字典的利用率并不高。如英汉小词典解释过于简单, 无词组、词的变形、词的构成等内容。学生学习词义、词性、词形的渠道主要是课本词汇表和老师的讲解。笔者认为,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查询动词的不规则变形, 固定词组, 常用搭配, 例句和近义词辨析等内容自主学习词汇相关知识是可行的。尤其在淡化英语语法的今天, 更有必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 培养对英语的感知, 把一些“为什么”变成“常识”。

4.3 控制习题讲解量, 为学生保留商讨和发挥空间

在讲解习题时, 避免每题都讲, 或一股脑儿地给学生答案。以《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 (徐小贞主编) 为例, 同样的知识点涉及约三道习题。教师可只提示其一, 抛砖引玉, 其余的留给学生自主发挥;尤其是主观题, 少一些标准答案, 多和学生一起商讨合理答案。

4.4 引导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需提供学习效果评估的平台。第二课堂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如英语演讲比赛、阅读竞赛等活动,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 为学生提供了英语应用的练兵场。

4.5 引导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学习和应用

实习实训在高职教学中不可或缺, 不仅为学生提供应用英语的机会, 还能帮学生找到日常学习的差距, 为其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5 结语

在学时有限和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的背景下, 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 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入门, 学会判断并认识自我, 从而自主采取合理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掌握大有裨益。正如吕书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 而是学一种技能”。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技能, 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已有研究者将自主学习过程划分为入门阶段, 后摄阶段等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在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的环境中英语学习现状, 认为高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入门阶段还存在不足, 本文提出应加强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 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自主学习,入门阶段,必要性,途径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 2001 (12) .

[2] 陈德松.自主学习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21-22.

[3] 翁勋章.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17-118.

上一篇:当前出版业三种发展现象梳理与分析下一篇: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3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