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2-09-25

数学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开发智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使学生学会灵活地处理各种新问题的机变, 形成和具备相应的数学素质。这是数学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活动, 正如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的那样,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而不应该是数学活动中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下面就数学教学实践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思维品质, 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积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 即当遇到某些问题时, 在一定条件下常常能茅塞顿开, 突然顿悟, 在一定条件下就是以往相关知识的积累加思维灵感, 这种思维灵感与以往相关知识积累密不可分。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但是积累决不是简单的记忆贮存和知识累加, 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能力,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为促进新的学习、同化新知识做准备, 因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积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2 独立思考, 启发引导,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认知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活动是教师所不能替代的。思维的独立性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发散和新颖的特点, 是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 运用以往知识概念, 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然后对具体数学数量关系、数学材料进行抽象概括, 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 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的认识, 经科学的判断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应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它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认知水平, 又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当学生独立思考“卡壳”时, 教师要及时给以启发引导, 但在教师启发引导过程中, 一定要贯彻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教师首先应认真研究并领会教材的实质, 明确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进程, 巧妙构思教学, 以正确的思维, 有意识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而不是全由学生思维放任自流, 同时又要克服教师的满堂灌,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两点:一是启发要有度, 难度较大, 不易引入思维, 可架设认知桥梁, 进行分段启发,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而难度过小不利激发兴趣。所以教师应把握好启发的度;二是启发要有方, 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日常经验, 好奇心来激发思维,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既吸收新知, 对旧知又有更清晰的认识, 给出特例启发学生归纳一般结论, 变更题设条件, 引申定理或推论等, 从而激发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题后要求学生及时反思, 因为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忽视的机会, 它可加强思维的深刻性、目的性和完整性。

3 灵活多变、标新立异,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所谓灵活多变就是要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练习指导,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联想思维和逆向思维等。通过对题目的引申, 改变题中的条件关系, 发展拓宽, 增加问题的背景, 增大发散程序,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 一条途径不通, 另辟一路, 正向思维不行, 就反过来想一想, 这样就可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随机应变,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标新立异, 就是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唯书, 不唯师, 不唯常法, 不因袭旧例, 开拓思路, 迸发智慧的火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时, 教师应加强“双基”教学, 使学生牢固、熟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并使之易于迁移、变通运用。同时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思维品质,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 是数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自发进行的, 知识和能力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每个数学教师在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 要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技能, 积极研究探讨改造有效的条件和方式, 把传授数学知识技能与培养思维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论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能力, 重要途径是独立思考, 启发引导, 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培养,独立思考,灵活多变,标新立异,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七—九年级数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2]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3] 赵鹏程等著.现代教育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1.

[4] 邢永富著.现代教育思想,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7.

上一篇:生物化学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下一篇:对环境法律政策中内部整合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