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站绩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9-10

绩效管理是保障血站各项业务科学性的关键, 对于促进业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血站绩效管理机制中由于意识不足、量化评估存在偏差, 后续考核反馈不足, 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其实效性, 致使其无法满足科学工作的客观需要。因此, 血站在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时, 应重视其科学性、有序性, 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一、血站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足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量化指标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并应用激励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手段。血站部分领导缺乏对绩效管理认识, 忽视了其在血站业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没有掌握绩效考核的内涵, 应用单纯的奖励分配方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致使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存在形式主义, 缺乏实效性[1]。

(二) 量化考核混乱

血站绩效管理中包括素质管理、能力管理、出勤管理、绩效管理、作风管理等, 不同的绩效管理内容应用不同的指标, 但在具体量化评估中, 指标分解存在问题, 定性指标落实较少, 绩效量化考核存在主观性。单一的考核方法致使绩效管理缺乏长效机制, 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这是血站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 反馈机制缺失

绩效考核管理的结果及过程均十分重要, 但部分血站在绩效考核反馈中仅仅正视结果考核, 忽视了过程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结果主要用于指导分配, 但由于缺乏对问题的分析, 绩效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是反馈机制缺失所造成的问题。

二、血站绩效管理完善策略

(一) 提高对绩效管理重视

绩效管理是人资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障员工各项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因此, 血站的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科学落实绩效管理体制规范。例如, 某血站在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时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为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 领导部门需要给予绩效管理高度重视, 在日常会议中强调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严格监督绩效管理内容落实情况。领导部门需要转变传统绩效管理的理念, 制定规范性的绩效管理体系, 创新绩效管理模式,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绩效管理之中, 尽可能实现动态化的绩效管理。其次, 绩效管理内容要尽可能规范, 内容也尽可能健全。绩效管理内容中除了业务能力、血液质量、服务态度之外, 还包括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最后, 在健全绩效管理机制时, 人力部门重视绩效内容的宣传, 在血站门口位置放置了绩效管理规范, 制定了完善的绩效管理条例。因此, 血站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发挥自身的督促、监督作用, 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知, 为后续绩效管理落实、完善奠定良好基础[2]。

(二) 建立科学量化评估体系

血站有很多不同的部门, 其中包括采血站、运输站、储藏人员、验血人员等。由于不同岗位之间工作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结合岗位制定适宜的量化评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此外, 针对量化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绩效考核规范性, 应重视精细化量化评估指标的建立。例如, 某血站针对不同的岗位人员制定了适宜的量化评估体系。采血人员绩效考核中包括服务精神20分、工作态度20分、采血技术20分、出勤情况20分、业务能力20分。运输人员绩效管理内容包括运输速度20分、执勤情况10分、应变能力20分、运输平稳性20分、工作积极性10分、职业素养20分。科学的量化评估体系是保障绩效管理的关键, 也是规避绩效管理问题的基础保障。此外, 在量化评估过程中, 血站人员为了规避主观思维对绩效管理造成的影响, 在绩效管理机制之中引入信息管理系统, 动态化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进行量化评估, 并制定了完善的量化指标。当员工工做出现失误、工作执勤缺失时, 利用信息系统自动扣除员工的绩效分。因此, 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时, 血站必须建立完善的量化评估体系, 针对不同的岗位人员制定不同的指标, 积极引进新型的量化评估技术, 应用动态化的评估手段, 减少个人主观思维对绩效管理公正性、公平性造成影响。

(三)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管理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绩效管理机制中, 应尽可能应用多样的方法以及手段,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绩效反馈机制的科学建立是不断优化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 也是保障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 反馈机制、评估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例如, 某血站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时, 为员工设定了反馈渠道。员工可登录信息系统, 查询自身的绩效考核状态, 绩效内容。员工也可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反馈信息, 提出绩效完善绩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在此过程中, 员工能够细致的分析自身绩效不好的原因, 并在沟通与交流中总结、提高, 不断的改进考核制度, 提高绩效管理的公平性、合理性, 在血站内部构建良好的竞争氛围, 提高血站的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因此, 有关部门应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机制、评估机制, 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结论:血站与普通企业不同, 其工作具有公益性、特殊性, 员工中包括很多宣传人员社会化性质职业。全面、规范的绩效管理可统一血站的业务认知,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员工的工作效率将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能够为医疗机构及时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 救助更多的伤者。在此, 血站应给予绩效管理高度重视, 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摘要:绩效管理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优化整体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血站作为公益性服务类的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机制应用具有适应性。但就目前来看, 血站的绩效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何对其进行完善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探讨了血站绩效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优化绩效管理机制的策略, 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绩效管理,量化评估,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 徐建德, 夏丽芳, 唐文欢, 等.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系统在上海某二级综合性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 (23) :2872-2875.

[2] 张东风.如何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第三方机构的责权关系[J].新理财 (政府理财) , 2018 (11) :39-40.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下一篇: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