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想象

2024-05-08

幼儿想象(精选十篇)

幼儿想象 篇1

关键词:幼儿,绘画,想象力,美术活动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 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幼儿艺术细胞的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所以说幼儿绘画的引导是大脑开发的过程, 也是学习知识的桥梁。但是, 绘画对于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开发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 真正的打开幼儿想象力, 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就会变得很轻松。本文通过对教师引导幼儿绘画的想象力来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的措施进行研究, 也为幼儿的全面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了解美术活动的目的, 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肯定幼儿的个体差异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教学领域, 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在幼儿的心路开发历程中更应该以引导者、建设者的身份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内心情感。任何一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的展开, 并不是简单地达到学生学会绘画的目的, 而是在这一过程中,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注重幼儿通过绘画达到情感的外露。幼儿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往往会给成人带来灵感, 所以说, 某一程度上美术活动的展开也是老师从幼儿绘画过程中灵感和内容的获得。而且, 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的同时, 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征激发幼儿的潜能。锻炼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创造自由、愉快的氛围维持幼儿绘画的兴趣。不仅仅会提高美术教育活动的效率, 也有利于幼儿对生活和对艺术的热爱。为幼儿丰富知识, 开阔眼界提供很好的支撑。

二、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幼儿而言, 当孩子对于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趣, 就算是强行逼迫也不会有用, 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样一来, 教师就要采取相应措施,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 要选用合适的绘画材料, 不同时期的智力开发, 也需要配合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绘画也不例外。幼儿绘画也需要适合幼儿的内容。老师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 易于表达或是印象深刻的事物, 当然, 这些事物也应该是美好的, 积极地, 向上的, 利于提高幼儿想象能力的。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引导, 幼儿就能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其次, 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由于理解能力有限, 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 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注视和肯定。教师要懂得抓住幼儿的心理进行教学。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进行创造、勇于表达。当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仅是通过语言的也可以是肢体的或是眼神的。也不能够只是笼统的赞扬“你很棒!“”你画的真好!”之类, 要把表扬具体化, 因为针对的幼儿是差异性是的群体, 语言和肢体的结合是最好的。一旦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他就会就会逐渐养成坚持下去的习惯, 审美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三、要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绘画活动中, 我们想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就是重要的一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对图形或是画面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在教授《毛毛虫》这一教学活动中, 让幼儿画毛毛虫时, 可以先用毛毛虫玩具或是动画等形式,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接着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点, 具体分解头、身体、脚等来加深幼儿的印象。期间, 小朋友们可以踊跃发言, 发挥想象, 在画的过程中涂色、线条, 教师要引导幼儿独立创作, 画出自己眼中的毛毛虫。当幼儿意识到思维不受限制, 这时对他们来说绘画时也会容易很多。

总之, 绘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也可以说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也是对幼儿各方面塑造的重要形式。它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和情感的健全都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真正做到引导幼儿想象力, 注重与生活的结合, 进一步丰富幼儿绘画的内容, 增强幼儿知识。还有就是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通过鼓励幼儿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幼儿的绘画更有效率, 更有能力, 但又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幼儿想象力作文 篇2

我看见鸟儿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我也想变成一只鸟儿飞上天空去拥抱那些云彩;彩色的桥挂在天空中,它对我们微笑,我也想变成那座桥,挂在天空中对大地微笑。

我看见大海张开手臂拥抱着她的孩子――鱼儿们,我也想变成鱼儿在海中自由地徜徉;我看见海带在大海里跳舞,我也想变成海带在海底舞蹈。

我看见青翠的山谷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我也想变成山谷依偎在大地妈妈的身旁;我看见高大的树木站在悬崖上,我也想变成那棵树,迎接着风姑娘。

扬起幼儿心中想象的风帆 篇3

关键词:想象;美术教育;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有言:“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是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激情引趣,放飞幼儿美术学习的梦想

1.运用感官

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各异、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来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各种感官系统。

看——眼睛,是心灵之窗,大脑的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这个缤纷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活动中,观察及其重要,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听——聆听,用心感受。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倾听过后心中所想的用画表现出来。

闻——呼吸,用鼻子来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光一闪。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闭眼,让幼儿用他们鼻子去感受色彩。然后,将闻到的色彩用语言表达出来。

摸——触摸,就在那一瞬间。让幼儿在密闭的箱子里摸一摸,再通过画将自己摸到的呈现在纸上。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幼儿好奇心很旺盛,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以及探索欲望,我们要通过充分调动感官既满足他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在其中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2.走进童话

童话创作离不开想象,而童话创作中的幻想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让幼儿多读童话作品,多听童话故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激发想象,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欣赏作品

爱美是人的共性。幼儿主要是用眼睛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眼睛看到的形象是幼儿积累表象的第一途径。然而,幼儿的看非常偏重兴趣,他们喜欢注视鲜艳的颜色,能分辨出在他们的眼里认为是好看和不好看的东西,他们面对美的东西会产生微笑、愉悦的表情;而对丑的、恐惧的东西,会表现出惊恐和害怕的表情。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给幼儿看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

2.融入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有着四季的变更,潺潺的流水,鸟语花香。因此,教师应该常常走出活动室,带领幼儿欣赏美丽的花朵、触摸一下大树、观察小动物……让幼儿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经验,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的神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发,想象力也就随之迸发出来。

例如,中班进行写生时,就可以请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书,树干是什么样的,树枝是什么样的,树叶是什么样的……通过幼儿观察的经验,加之教师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手段总结、归纳。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你会发现,幼儿画出的树木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在这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并进行涂色,幼儿会更加感兴趣。

三、激励施教,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1.信笔涂鸦

涂鸦是幼儿进行想象的手段,是发展想象力的途径。涂鸦和语言一样传递着幼儿的情绪与感受,通过涂鸦,幼儿站在原创的高度,不受任何限制地根据他的直觉挥洒他的创意,从中获得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幼儿的涂鸦期非常关键,这种训练可以使幼儿双手的细小肌肉更协调,更灵敏。

2.自主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进而从事于创造工作。”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给一个机会,让幼儿能最直接地接触美;给一个环境,让幼儿能感受美;给一些材料,让幼儿能无时无刻地创作美。让我们一起用幼儿的视觉在玩中感受美丽。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不约束儿童的创造力”为原则。抓住幼儿各个绘画敏感期的良机,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激发幼儿的创造动力,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素质,扬起幼儿心中想象的风帆!

参考文献:

赵菲菲,李东.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想象是幼儿成长的翅膀 篇4

一、正确认识幼儿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幼儿的想象力发展非常迅速, 并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 游戏规则的不断变化而逐渐丰富。但他们想象的特点仍以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无意想象是一种最初级的想象过程, 它没有预定的目标, 是在某种物体或行动的刺激影响下, 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来的。

2.幼儿想象力的主题容易发生变化。幼儿想象力的主题容易发生变化, 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 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上, 缺乏持久性。如他一会儿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站岗、执勤、敬礼、扛枪, 但很快发现别的幼儿正在玩“抓坏蛋”的游戏, 他马上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名警察, 又积极地投入到这个游戏中去了。

3.幼儿的想象和现实分不清。幼儿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情清楚地区分开来, 只是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不真正注意它是真的假的, 是故事中的还是现实中的。如:他们讲故事时, 一边听, 一边想象, 生动的形象或可恶的形象就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他们特满足。等故事讲完了, 他们一般要求再讲一遍、再讲一遍, 继续在故事情节中使想象得到满足。

4.幼儿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幼儿的大部分是模拟成人生活中的某些或个别动作和活动来进行想象的, 想象的内容也总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不受一点限制和约束。如:看到一个枕头, 幼儿不认为它光能枕着睡觉, 还可以把它当马来骑, 当汽车来开, 当椅子来坐, 又可以把它当作布娃娃的床或家。变化万千, 完全不同于成人受生活经验的约束而限制想象的空间。

二、正确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1.丰富幼儿的想象。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 其大脑功能在不断完善, 幼儿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积累和储存了越来越多的记忆表象。当他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就可以把已有的表象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 这就意味着想象的产生。幼儿最初的想象跟记忆有很大关系, 基本上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比如, 有的幼儿看到成人抱着小孩, 他也要去抱布娃娃。有时幼儿会根据事物之间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比如, 幼儿在搭积木时, 有时会根据自己所搭积木的外形说是房子、汽车, 等等。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来巩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2.充分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想象思维控制着幼儿语言表达物象的空间, 语言越丰富, 越促进想象思维空间的扩展。因此, 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充分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是调节和启发幼儿想象的重要因素, 如果再加上适当的表情、手势来认识各种事物的正确形象, 幼儿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3.培养幼儿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想象不等于想入非非, 合理的想象也包含着幼儿对某种现实认识的可能性,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正确引导幼儿的想象, 会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符合现实的想象可培养幼儿做人的原则, 并从中明白许多道理。

三、为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

1.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随着幼儿的智力伴随身心发育而不断提高, 想象的空间在扩大、层次在提高, 创造性想象越发复杂。尤其当五光十色的世界开始向幼儿敞开大门时, 幼儿对周围事情都感到新鲜, 家长首先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幼儿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 让幼儿在活动中, 自主独立地发展。这个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发展十分丰富的时期, 有时难免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家长千万不要否定, 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也不要过分限制幼儿的行为, 让他们在摸摸、玩玩、做做中发展各项技能, 给他们有充分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机会, 更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限制他们, 允许他们的想象, 允许他们有探索的精神,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幼儿想象力训练 篇5

大人要善于利用宝宝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情景,引导他想象出不在眼前的情景,以培他的想象力,如看到了一轮夕阳,对宝宝说:“你看,太阳快下山了,它红红的,真像个大红球。

你说,它还像什么呢”“嗯,宝宝说得真好,它像一个红苹果。它还像什么呢?”诱导宝宝想象出多种情景,想象得越多越好,如像布娃娃的脸、像红灯笼、像红气球等等。

方法二 想象一物多用

找一些常见的物品,让孩子想象它有什么作用。如拿一只铅笔问孩子:“铅笔有什么作用?”孩子会马上回答:“能写字、能画画。”此时大人要加以引导:“宝宝真聪明,回答得很好。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作用?”孩子想得越多越好,如还能敲鼓、能做蚂蚁过河的小桥、能搅拌水、能当小尺用、能支撑小物品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发散性、创造性的想象。

方法三 画想象画

教孩子画一些想象画,会极大促进孩子的想象力。这种画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画的内容是像还是不像,要让孩子充分表现出他自己的意愿、想法和生活体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把太阳画成黑色,把皮球画成方的都可以。只要宝宝能说出画的是什么东西,大人都要给予鼓励和夸奖。

方法四 想象一事多解

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策略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93-02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对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身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有计划地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一、创设氛围,培养幼儿浓厚兴趣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环境和遗传。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幼儿的遗传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环境布置,打造硬件设施

幼儿学习的主阵地在幼儿园内,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尤其是硬件设施的打造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更要精心设计。如我们可以在教室悬挂科学家的图片及简介,树立奋斗目标;在教室墙上画上充满张力的图画,渲染想象氛围;设立“想象角”,提供想象成果的展示阵地;建设“阅读区”,给幼儿一个安静且能进行思想畅游的场地;教室内的设施也尽量富有童话气息,能让幼儿处于想象的空间中。

园内的布置更应具有想象的张力:园内建筑的坐落,外形的设计,娱乐设施的构思,甚至道路的铺设,花圃的形状,宣传栏、走廊、围墙墙面等都应烙上想象的色彩,激发幼儿的想象。

2.家园联动,营造软件氛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阵地,家庭成员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联系幼儿家长,建立家园联动机制,借助专业优势,从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性。创立家长学校,定时定期定点举行家园联谊活动,对家庭空间想象氛围的创设提供合理化建议,对培养幼儿想象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个案家庭取得的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并在家庭间推广。

3.社会影响,树立精英榜样

利用节假日或者园外活动日,带领幼儿参观工厂,逛公园,看电影、主题展览等,让幼儿深切感受到充满想象的世界是美丽的世界,想象力丰富的人是具有创造才能的人。

二、鼓励临摹,奠定幼儿想象基础

1.描摹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特别是想象画,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元素,洋溢着个性的气息,幼儿往往会为其中的精妙而赞叹。教师应该巧妙利用这个资源,在让幼儿欣赏的同时,鼓励学生描摹简单的想象画,让学生体会到想象画中的神奇和成功之后的快感。

实践表明,一开始就要求幼儿进行想象创作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从基础入手,让幼儿在临摹中欣赏、发现、总结、内化。

2.接触“成功创作”

这里所说的“成功创作” 是指那些幼儿自己创作完成的作品或者那些为幼儿创作的成人作品。如用一张叶片做成的书签、纸叠的飞机、草编的项链等,这些都是幼儿眼中充满形象张力的作品。幼儿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成功作品,能激发他们的想象欲望和灵感。

3.分享经验成果

让幼儿自己说话更具有说服力,当幼儿临摹作品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介绍幼儿的作品,让幼儿相互分享临摹创作的经验和成果。

三、扩展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

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表明,想象力发展的水平受幼儿记忆中原有的表象的影响,而表象是否丰富又取决于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积累感性知识是提高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1.立足课堂,在夯实基础中寻求拓展

课堂教学便于集中传授经验,分享他人观点。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扩展幼儿的视野,夯实幼儿形象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幼儿才能在想象中有所拓展。

2.放眼课外,在注重实践中积累经验

教师还应该放眼课外,创设条件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置身大自然中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

一次,笔者带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活动,一个孩子看见天上的白云,不禁大声喊到:“老师,我想采下一朵白云。”笔者问为什么。他说他爱吃棉花糖,他想采下一朵“棉花糖”尝尝。我抬头看着天空,洁白的云彩随风飘着,衬着蓝蓝的天空,真美!“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家的绵羊。”另一个幼儿争辩道。接着,参与争论的孩子更多了,大家根据自己记忆中的感性知识,将白云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物体。

3.提供途径,在不断探索中发现

以上两点讲述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感性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渡,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和积累感性知识。例如,让幼儿在园内或家里观察蚂蚁搬家、观察天气变化等。

四、借助玩具,点拨幼儿想象灵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教师应该借助学生喜爱的玩具,巧妙地对幼儿的想象灵感进行点拨,从而培养幼儿想象力。

1.能玩,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相对于中小学生,学前阶段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大,教师应该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对玩具进行有效的选择,让学生能够玩,有条件玩。同样是棋类活动,小班的幼儿受不了棋盘的约束,可以凭棋子玩“大吃小”;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定力,可以在棋盘上玩“斗兽棋”;大班幼儿思维越发缜密,军棋象棋可以作为首选。

2.会玩,寻求最近生成要素

选择了一种玩具,就要对幼儿的要求进行定位,定位的原则是遵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即让幼儿对玩具既不陌生又有拔高的要求,达到“蹦一蹦,方能达到”的效果,这样也为想象力的激发提供了途径和空间。

3.善玩,尊重幼儿个性体验

如何玩玩具和更好地玩玩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层次,幼儿每次玩玩具都会有自己的玩法,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玩法,让幼儿在自己的合理想象中享受个体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五、提倡幻想,激发幼儿创造想象

幻想是指以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有人说,儿童是最伟大的幻想家。儿童的幻想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对于儿童的幻想,教师不能随意定格幼儿的思维,扼杀幼儿的创造想象,不能用成人的“能不能”或“像不像”等来衡量。

1.“敢”想,让幼儿想象更大胆

“太阳是黑色的”“鼻子长在嘴巴下”“军舰在空中飞行”……幼儿的这些想象在成人眼中是瞎想,是“胡思乱想”。教师不应直接否定幼儿的这些想象,应该对他们的想象加以肯定,并引导幼儿说出想象的理由,既鼓励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2.“感”想,让幼儿想象更具人情味

在一次课上,幼儿对自己的想象进行了解说:“妈妈是清洁工,大热天还要打扫大街,要是这时太阳是黑色的该多好啊!”“我老是流鼻涕,有时还流到嘴里,要是鼻子长在下巴下,可以直接流在地上,该多好啊!”“钓鱼岛路途遥远,要是军舰能在天上飞行,解放军叔叔就不用受大风大浪折磨了。”这些想象充满了情感,是有血有肉的想象。听了他们的感想,你还能说他们的想象是“瞎想”吗?教师应该对他们的想象加以肯定,并告诉他们,有感而发的想象,才是最美最好的想象。

3.“赶”想,让幼儿想象更丰富

这里的“赶”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想象水平制定符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使各个教学环节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使幼儿的想象层次更合理,想象要求更高,想象内容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各种教学预案,注重幼儿在教学时的生成,熟悉幼儿个性,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

培养幼儿想象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该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努力探索,致力于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幼儿想象 篇7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宽松的环境是幼儿敢于求新求异的前提。宽松的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 是指教师不把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强加于幼儿, 而是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理解, 用讨论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美术欣赏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 对于同一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个体差异使得幼儿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教师要有区别地对待。幼儿只有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才会有大胆求异的可能。如果幼儿担心被笑话或被指责而有所顾忌, 缺乏自信心, 便不敢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 更谈不上进入想象的世界了。需要注意的是, 对一些写实的美术作品, 人们对其内容和情感表现倾向的认识大致相同。如果有个别幼儿的认识完全偏离, 教师可以采取让幼儿讨论的方式, 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 以对认识存在偏离的幼儿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说:“其他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感觉, 和他的一样吗?”促发幼儿进行讨论, 逐步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认识。

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对话法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 它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 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交流。由于幼儿欣赏经验的缺乏, 需要教师做好幼儿与作品之间的中介, 引导幼儿与作品进行对话。在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对象时,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像什么”等, 能促使幼儿产生想象的需要和动机, 并激发幼儿去搜索大脑中的表象, 选择已有的形象组成新的形象。如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时, 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把抽象的图形想象成了“一个保龄球”、“只有一只眼睛, 一只脚, 像个妖怪。”由此可见, 幼儿把画面的主要物体与背景联系起来, 丰富了想象的内容。

三、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

幼儿欣赏美术作品, 首先是对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认识。但这远远不够,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还要引导幼儿透过内容, 认识作品中的点、线、形、色等形式要素。教师引导幼儿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如引发幼儿认识并分析欣赏对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由什么线条表现的”等, 分析作品表现形式的过程, 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仍以幼儿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为例, 当幼儿看到“保龄球”说“好像是个人”, 教师就提示“我们来看看这一小块的红色”, 引起幼儿对画面中不同色块的注意, 幼儿说红色“像小鸟的弯嘴巴、像花、像火、像月亮”等。为了让幼儿理解画家是如何把“人”和“小鸟”画得这样与众不同, 教师提示幼儿仔细观察画里的人和小鸟, 看它们与我们平时看见的人和小鸟有什么不一样, 画家用了什么线条和形状使它们看起来和平时不一样。

教师启发幼儿注意作品的点、线、形和色的运用, 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 总结作品是怎么变形的, 这对幼儿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提升, 它有利于幼儿学会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 创作出更新颖的东西。

四、创造多通道感知的条件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 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在欣赏活动中, 运用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多种通道, 能够使幼儿进行“拟人”和“移情”, 并容易受到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的感染,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审美体验的形成, 也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向更丰富、更符合现实逻辑的方向发展。

幼儿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时, 教师播放音乐《赛马》, 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观察画中马奔跑的各种姿势。感受“马儿跑得非常快, 快得快飞起来了”等。接着, 教师让幼儿把自己当做草原上的一匹马, 根据音乐节奏的轻重缓急, 用肢体动作表现马奔跑的各种姿势, 如腿伸直、头昂起等, 此时的幼儿仿佛一匹匹强壮有力的马儿, 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腾追逐。这时, 幼儿把画中的马儿想象成了有生命的形象, 它们怀着欢快、激昂、自由、奔放的心情在奔跑着。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 教师为幼儿创造视觉、听觉、动作表现等多通道感知的条件, 可以引发他们把静物想象成动态的, 把无声的想象成有声的, 对物体进行移情等, 并最终成为训练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五、给作品起名字

给作品起名字一般是在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幼儿给作品起名字的时候, 是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 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思考,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的尾声时, 幼儿给这幅画取的名字有:“水潭边的瀑布”、“大脚的人”、“没有鼻子的人”。通过给作品取名字, 能够引发幼儿对作品内容进行一个概括, 并促使幼儿对画家作画意图的想象。在欣赏之后, 及时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 也能极大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培养

一、对幼儿想象力培养的必要性

1. 幼儿期是人体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根据人体自然成长和社会化的规律, 幼儿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 感知的欲望强烈, 没有受到定式思维和社会固有规则的影响, 幼儿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时期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见效快, 效果好。

2. 幼儿期是人体想象力培养的敏感时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会接受父母和周围的人的社会化影响, 模仿他们的言行, 适应周围的环境。孩子的想象和自主想法面对大人的阻碍和苛责, 容易受到影响。多次的批评、责骂和嘲笑, 会导致孩子不敢想, 不敢做, 只会按照大人的想法去行事。长此以往, 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弱化。

3. 我国儿童想象力整体情况较差。根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2009年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 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中国儿童的想象力水平落在了其他民族的后面。

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 注重美术教育

幼儿对美丽的事务有着天然的喜好, 对色彩斑斓的美术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 绘画往往成为幼儿思想和愿景表达的一种形式, 他们经常把所见、所闻、所想画出来。因此美术活动是幼儿自由想象的理想乐园。

(1) 扩大和丰富幼儿的知觉材料。想象必须建立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要应尽可能让幼儿接触大千世界, 让幼儿多看、多触、多感知, 带幼儿去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场所感知周围的一切, 获得细致、深刻的生活感受, 在脑中留下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印象。

(2) 采用适当的美术教学教学方法。每个幼儿的成长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幼儿的天赋、家庭和智力发育情况都不尽相同, 因此孩子们的美术绘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 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采用符合幼儿心理和思维方式特点的教学方法, 开展活泼、轻松, 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 让幼儿多动脑、动手, 诱导幼儿去发挥、去想象、去创造。

2. 注重音乐教育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活动。美国作曲家柯普兰与赛兴士认为, 音乐听者将音乐带入意识中, 透过想象将它再制造出来。因此, 想象力是作者生活情感的音乐表达, 是听众对音乐的感悟, 不论是作曲者或是演奏者都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 能够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1) 欣赏多类音乐, 引导幼儿想象。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有了通过发声表达意愿的本能, 他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声音来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音乐欣赏活动, 就可以让幼儿感知音乐、领悟音乐, 在大脑中感受各种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再现, 与创作者产生情感的交融, 从而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2) 通过音乐律动, 启发幼儿想象。幼儿在倾听音乐过程中, 他会把他听到的音乐意境根据自己的理解展现出来, 并对此进行回应, 他会跟唱, 做各种动作,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行想象并回应的活动过程, 促进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3) 创设音乐游戏, 激发幼儿想象。音乐游戏是跟随音乐的节奏, 通过按键, 使模拟器 (或键盘) 发出相应的音效的一类游戏。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 使得孩子在游戏中身临其境, 激发孩子对这种人造意境的想象, 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 开阔了孩子游戏创编的思路, 培养并发展了孩子的乐感和想象力。

3. 注重文学教育

注重文学教育, 特别是儿童文学教育是打开孩子另一扇想象大门的钥匙。童话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特点, 切近儿童的心理, 它运用强烈的夸张造就浓厚的幻想氛围, 突出所描绘的形象和环境, 使作品产生诱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以幻想为特征的童话故事, 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飞入那无奇不有、无所不能的奇幻世界。

4. 注重生活教育

(1) 丰富孩子的见识。想象必须有知觉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记忆, 孩子接触和认识的事物越多, 想象力就越丰富。给孩子准备丰富的阅读书籍, 要带孩子到大自然、公园、动物园、各种博物馆, 带孩子去旅游, 利用一切机会增长孩子的见识。

(2) 创编故事。让孩子自己编故事, 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 利用物品情境。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想象, 比如看到山, 可以问山像什么, 看到水中飘着瓶盖, 可以问孩子是否象船, 等等。

(4) 开展各种游戏。通过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孩子会将现实生活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反映, 同时, 游戏时, 提倡孩子自己制造玩具, 也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赵霞.想象力危机报告[C].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暨繁荣科普创作论坛专辑, 2009.08.

[2]张国平.幼儿想象力培养的几点心得[J].时代教育, 2013.12.

[3]陈静霞.家庭教育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J].幼教天地, 2014.03.

[4]金静.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方法[J].赤子, 2013.09.

[5]幺娜.关于想象力的培养[J].幼教天地, 2006.08.

[6]乔春友.浅谈幼儿园音乐课教学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 2012.02.

让幼儿在画画中发展想象力 篇9

一、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画画的题材, 从而发展想象力

现在的幼儿园都设计得特别美。春天百花齐放、柳枝发芽, 小草嫩绿;夏天荷花开放, 绿树成荫;金秋百果飘香, 树叶有红、有绿, 遍地金黄;严冬皑皑白雪, 银装素裹。孩子们生活其中, 领略了大自然的美, 又引起许多的幻想。除了幼儿园的景色外, 还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妈妈每天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 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看到修路工满身尘土挥汗劳动, 使幼儿知道现代建筑是许多人不辞劳苦的结晶;带幼儿听音乐, 看晚会演出, 使幼儿不但领略到乐曲的美妙, 更能提高审美意识。例如教幼儿画“现代交通工具”前, 我先带他们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 而后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 使他们由远及近、有浅入深地感知了汽车的构造、用途, 在此感性经验基础上又向他们出示了许多奇特的新式交通工具图片, 孩子们兴奋异常、思维开阔、大胆想象, 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 就连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结果孩子们创造出了“香蕉汽车”“机器人飞船”等极其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作品。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要提供孩子多看、多问、多比较、多观察的机会, 丰富孩子心中的活动形象, 为孩子的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认知内容。

二、通过画画中的情感教育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注重幼儿学习过程, 让幼儿画其所画, 画其所想, 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 由情而画。例如听了故事《白雪公主》后, 孩子们深深被白雪公主的故事所感动, 讨论热烈, 有的说:“白雪公主太可怜了, 我不想让她死。”我让孩子们画“白雪公主”, 孩子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笔, 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白雪公主, 五彩缤纷、形态各异, 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

三、通过画画的成就感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常常画些连自己也说不出名堂, 而又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画。这类画的出现, 有些是由于技巧的拙劣, 有些却是孩子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及创造性的表现。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 什么都想知道, 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多反映在玩上, 在玩中增长知识, 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 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 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 应打破常规,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顺应童心, 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 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 尊重天性, 顺其自然, 潜移默化地引导。想象是创造的前奏, 不会想象就不会创造。对此, 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 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 积极引导,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启发幼儿大胆落笔, 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 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 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激发潜能。多鼓励和提倡儿童大胆地画, 无论是想象画、写生画、创作画、自由画, 都应让儿童亲自去体会一下、实践一下, 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发展, 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 儿童的聪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水果想象画”, 在孩子们观察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基础上启发想象:“现在我们来变魔术, 让这些水果变成小精灵, 有眼睛、嘴巴、手、脚……而且会哈哈大笑, 会生气, 跟小朋友一样, 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孩子们兴奋不已, 随着音乐做出了各种动作, 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在绘画时兴致勃勃, 边画边联想, 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怎么样让绘画技能和想象力更好地结合

(1) 幼儿教师在教孩子们绘画技能的同时, 注重举一反三, 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不能片面强调技能, 让幼儿过多地模仿、学习, 使幼儿的学习目的和结果最终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上, 而应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 让他们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 看待问题, 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 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2)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小班幼儿需要一些新颖的作画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色块拼图、色彩填色、讲故事、猜谜语等多种游戏形式, 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每个幼儿能力不一样, 可以用涂色、印画、吹画, 滚画等多种教育形式, 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信息技术促进学前幼儿想象力发展 篇10

案例分析

我们的研究不仅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 更主要的是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水平, 我们用信息技术创设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直观形象、动画的情境, 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唤起其表象思维, 促进其想象力发展。我们在研究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的三节课例时, 将信息技术优势和传统教育优势进行了互补, 将信息技术恰当地运用在了课堂教育活动中。限于篇幅, 仅以大班的综合活动课《云的故事》为例进行阐述。

1.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5~6岁的幼儿正处在培养想象力、萌发创造力的关键期, 其想象特点表现为: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有明显表现, 再造想象优势凸现, 创造想象初步萌发。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想象的内容较丰富、有情节, 并能注意到所创造的想象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

2.活动情况

这是大班的一节综合活动课。“云”这一主题是幼儿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非常熟悉、十分感兴趣的现象。我们根据幼儿想象的特点, 运用F lash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件创设了变幻莫测的天空:“云”的不规则外形变化;“云”在风的吹动下的有趣的变化, 变成了小船、娃娃、小狗等。当配上优美音乐的“云”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 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的惊叹声, 都睁大了眼睛, 认真地欣赏起来, 使幼儿在“云”的美好氛围中主动参与活动。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 孩子们的思维也在不停地跳跃, 真正进入到了“云”的故事中去了。

不断变化的“云”, 就像是一个个问题, 不断地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 将“云”想象成“大力士、会飞的小车、牵着狗的小朋友等”, 开拓了幼儿想象的空间, 而且, 孩子们还能够大胆地运用撕纸的方法进行表现, 根据自己的意愿, 用不同的“云”来进行想象, 并且进行故事的创编, 每个故事不但有简单的情节, 还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幼儿的想象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在促进学前幼儿想象力发展中的优势

1. 可提供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的信息,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相当迅速。尽管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都以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为主导形式, 但这一过程已经开始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并呈现出一定的认识需要。因此, 幼儿教育活动中应当激发和满足幼儿的这种认识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能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 而且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助于引发和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 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因为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而成的课件往往具有形式多样的视觉造型和丰富多样的听觉刺激, 这就增强了教学魅力, 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可创设丰富多彩的虚拟情境, 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

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设计了幼儿喜爱的各种情境, 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激发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 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感, 并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虚拟情境, 能唤起幼儿的表象, 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从而使幼儿的感觉等心理因素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促进幼儿认知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3.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使幼儿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

信息技术在学前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同样的一节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光盘可被以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来使用, 计算机网络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 在一节活动课中能为幼儿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满足现代儿童的发展需要, 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 从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想象力发展。

相关思考

1.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夸大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作用, 试图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 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 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学手段。一节真正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课, 并不只是运用计算机一种媒体, 而是多种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完美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要将信息技术和各教学媒体的特有优势进行互补, 用图片、实物、录像、录音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重视教学设计

教学的核心是互动。不是新瓶装旧酒, 不是仅仅用可视化的多媒体课件去演示课程内容。要结合“二期课改”, 用新的教育理念,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为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多媒体情境活动, 开展互动教学。否则, 有再好的教学媒体, 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3. 幼儿园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

上一篇:AHP综合实训下一篇:天津意式风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