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2024-05-05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精选十篇)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1

一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在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核心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比传统教育模式, 研究性教学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从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思想革新入手, 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使学生在学习中 (或结合其他学科) 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 自己动手、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 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在此, 笔者根据研究性教学的规律及动物检疫学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二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补充时效性、权威性强和新颖的教学及相关阅读材料

由于动物检疫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 随着各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 针对教材内容难以跟上学科快速发展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借助网络、期刊等媒体手段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中国动物检疫》《动植物检疫》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综述性和试验性文章作为教学中的补充内容。如在讲授屠宰检疫的宰后的胴体检疫时, 我引入了与屠宰检疫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常见的PSE猪肉的检疫与鉴别的内容。教师通过展示正常猪肉和PSE猪肉, 将学生置于肉品鉴别的真实情境中,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增加案例式教学内容

案例式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模拟实践,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在课堂中的运用实施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 在案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动物检疫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十分注意教学内容与国内、出入境的动物检疫时发现的问题, 一些新的检疫技术方法, 国内爆发的一类和二类动物疫病情况等相结合, 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深化。如在讲授炭疽的病原——炭疽杆菌时, 可与二战期间日军以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侵略中国及美国近年来的“炭疽邮件事件”相联系, 从而使学生在这些案例中分析炭疽杆菌传播的特点。该模式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环境、问题情境, 便能够吸引并维持他们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地得出结论,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 增加互动式分组讨论学习环节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应改变传统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固定模式, 适当加入一些课堂互动分组讨论环节。如在课堂上呈现教学案例之后, 在教师的案例问题引导下, 随即组织学生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教师到每一个讨论小组进行交流互动, 然后, 每小组排出一名代表针对案例问题进行发言, 表达该小组的讨论意见。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意见进行总结, 以此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4.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力结合

动物检疫学是一门极具应用性的课程, 采用研究性教学应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理论教学与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 在理论教学中, 注重给学生介绍一些国内新出台的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将一些典型的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的操作流程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进行教学演示。教学演示既可以包含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更可以利用网络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 从而在节省课上教学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介绍最新技术在动物检疫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技术在某一研究领域的时效性。内容上尽量安排生动丰富且易于操作的实验项目, 增加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

5. 完善考核体系

完善考核体系是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动物检疫学教学考核评分中采用“6+3+1”模式, 将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降至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至30%, 出勤和实验课报告占总成绩的10%。在平时成绩中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提升至一个重要位置。将课下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课上积极提问, 能够提出独到的观点的指标作为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成绩的依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 由于研究性成绩评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只要教师能够保持公平, 研究性教学模式就能获得学生的积极支持,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考评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杜新、鲍春.合作研究型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理论界, 2012 (6)

英汉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2

摘要:传统口译教学模式拘泥于录音、笔记、口译和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相对有所欠缺。而基于互动教学理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英汉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侧重模拟口译现场,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于真实口译实践场景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英汉口译教学;译员能力

1导论

传统的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堂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基本上都是采用录音、笔记、口译和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DingChao,:2466),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状态。同时,这种传统的口译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但是,口译的本质是沟通,即职业翻译本质上是专业的沟通行为,既要遵守职业规范,也要遵守沟通规范(DanielGile,:22),如果本科口译教学只培训口译技巧,而不给学生树立沟通意识,那么学生就难以适应真实的口译实践。正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laudiaAngelelli教授在“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口译教育应该有6个构成要素,即信息处理、人际交互、语言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特定的环境与场合、社会文化(刘和平,2012)。换句话说,学生的人际交互、职业技能和素养也应该在口译课堂得到培养。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知识建构的自我完善和更新。Zakrzewska,Fry和Larkin则发现,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者沟通能力。网络教学则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教学。它覆盖面广,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从口译教学角度来看,网络资源的共享可以展示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并运用口译技巧(王静,:35)。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译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口译兴趣,打好口译基础,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口译职业的理解。

2可行性分析

笔者曾于7月设计了一份题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学生对交替口译认知的问卷调查》的问卷,并于209月初第一堂英汉口译课上发放给英文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012级5(24人)、6(23人)、7班(21人)的学生,并回收有效问卷68份。在将数据统计、分析完毕后得出以下结论。1.83%的.学生表示课后不会向老师提问,更不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2.73.53%的学生表示没太掌握短时记忆技能,69.1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太掌握笔记技能;3.57名学生(共68名)平均每天电脑上网超过3小时,但多达40人平均每天上网时点击英文站的次数小于3次;4.三个班级专四平均成绩相当,且在各个问题的回答上也表现基本持平。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这三个班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口译基础,但在学习的自主性、对口译学习的本质认知等方面较为欠缺,对于口译技能等学习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他们虽然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上网,却并未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口译学习。这说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自主口译学习是可行且必要的。

3模式应用研究

3.1教学目标

此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口译现场感。此过程的设计旨在加强师生互动,促进生生互助,加强交流和沟通,最终提高学生口译学习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3.2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基础的口译技巧,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布置任务,提供材料,明确要求,在任务进行中指导、观察、协助和监控活动的进展,并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是课前准备的具体执行者,是课后练习的主动设计者和参与者,在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其次,课程教学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与反馈过程,且每个过程均采用团队合作形式。教师要求各小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准备,并在课堂展示译前准备资料,同时就展示过程和口译过程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交流口译学习心得,提交作业,对自我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译专业能力;最后,在本课程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课堂改革的有效性。

3.3教学实践

1)问卷调查:结合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口译学习的认识、目前的口译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同伴互助和自主学习等情况。2)课程实施过程:根据前测问卷的调查结果对课程进行设计,将网络资源与口译教学相结合,并按照“课前互动准备、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后互动反馈三个步骤来实施课程改革计划。①课前互动准备:按照口译话题分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节课都要求一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和平行文本,做相关专题的准备,包括词汇表、口译实录、背景资料等,整合专业术语词汇。②课堂互动教学:组内学生分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背景和词汇介绍人、现场发言人、现场译员、记者、评委等,同时,通过随机抽取其他学生口译的方式,让余下的学生也充分参与口译现场,充分锻炼和加强演讲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并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口译的评判标准,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口译学习。③课后互动反馈:开设网络论坛,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同学间分享知识技巧、介绍心得体会、优秀的文章或网络链接等。教师建立QQ、微信群或通过邮件互动等形式,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材料自主练习,并将自己或同伴的练习录音,转载成文字,定期对自己或同伴的口译练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上传至共享空间,以供大家借鉴,形成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4结语

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篇3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发现人的价值、深入地开拓人的价值、发掘个人潜力。新课标指出,课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模式,师生要能够互相促进、共同探索新知的形成、发展。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说让“教”和“学”互动,也就是建立一种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相互互动的模式,教师和学生轮流作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师生互相转化的形式可以增加教学的互动意义,摆脱传统模式呆板的填鸭式教育。

一、建立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校刻意追求升学率,学生更多时候是在被动式地接受教育,没有兴趣的引导,教学氛围沉闷枯燥,教学质量低下。这种教学形式直接导致了教师授课时滔滔不绝,身心疲惫,学生也疲于应付,付出了大量精力,却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其次,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比较贴近人文教育的科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语文的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人文的熏陶,这就对于每个人来说,相同的一门课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人文体验;第二、语文课程的传授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验,是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一个科目。因此,为了得到比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要求老师能够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表达。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授课中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反馈学习成果,因此引进互动式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捷径。

二、建立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角色转换,实现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要作为一个授课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能够抓住机会,让学生来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既是一个提供知识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和教师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委以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会出现虚假的“权力下放”,学生在表达个人观念时,教师还在引导学生,这就相应地把教学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了老师的手上,没有真正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互动式教学,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信任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其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有信心走上讲台来展现自己,学生能够主动走上讲台就成功了一半。这种尝试不管成功与否,对于学生提升信心都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提前给学生预留出时间,学生通过课下的搜集资料,收集信息归纳整理,通过自己的充分准备,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信心。对于没有机会参与授课的学生,可以在下面学习经验,并及时发现上台学生的不足,总结失误的原因,为以后避免犯错做好准备。

2.运用问题来增加课堂互动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教师来提问学生,通过提问来反馈教学成果,或者深入话题,实现问题的深究。通过互动问题,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是互动式课堂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来参与到教学质疑环节中来,进而发现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会质疑,也能培养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论语》时,讲解孔子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适当地吸收孔子的思想,但对于太过偏激的言辞,要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地吸收。

为了很好的实现恰到好处地提问,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地做好课程设计,设置巧妙的、多层次的、递进式的问题,可以帮助实现课堂教学的深究。当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问题的依据依然是依据课本,还要结合教学目的,增加问题的启发性和思考性。

3.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授课也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了课堂中来,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调节气氛,增加学生在视、听的整体感受。一个具备趣味性的多媒体授课方式,会使语文教学增加吸引力。

除了可以在课堂运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音频、视频进行分享,这就增加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在必要时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将基础知识夯实。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网络资源发布到学习网络上,作为课后习题布置作业,还可以设置答疑专栏,统计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及时地反馈学习中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综上所述,教学课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在新课改之下,初中语文教育已经从一个教学教育模式转变为一门教学艺术。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增加对学生的信任,让学生由被动式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式教学。这种模式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也为师生沟通打开了蹊径,对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馈与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篇4

一、英语写作教学的困惑与难题

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 其作品是以思想为基础, 以语言为工具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还需要严谨的语言逻辑和独特的思想。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流行着以下说法: (1) 学生头痛英语写作, 老师不愿教授写作; (2) 学生进步缓慢, 老师批改郁闷; (3) 学生缺少正确引导, 老师缺少理念方法。

汪福祥教授认为, 对学生而言造成写作困难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四方面:语言障碍, 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 思想和表达能力的缺乏以及对写作知识和对写作技巧的生疏。

对于教师而言,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形式多样化;如何提高反馈的效率和覆盖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热情, 是每个老师的心声。

二、反馈

所谓“反馈”, 指读者 (教师) 向作者 (学生) 的输出, 其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反馈是促使学生利用多次草稿, 从表达和修改中发现问题, 并从反馈者 (教师或同伴) 那里得到启发, 逐渐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反馈是二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有效性研究, 如反馈错误的确定、反馈的时间、反馈的方式以及增强学生的反馈意识等。单从反馈方式看, 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意见, 如王颖博士的三种反馈方式为:直接改正 (改正) , 标出错误的符号 (符号) 和标出错误的下划线 (下划线) 。反馈也可因角度不同分为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提示反馈与标注反馈;编码反馈 (codeidentification) 和语言反馈 (verbal cue) ;就近反馈与末尾反馈。这些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与重叠。不管哪种方法, 笔者认为, 核心问题是只要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独立地对反馈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就是有效的反馈。

三、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和原则

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英语写作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原则,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但体现了学生本人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作者读者之间现实与课本之间的互动;还突出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快乐写作自主写作合作写作的教学理念。

2. 特点

(1) 创造性教学

美国从事第一语言写作教学研究学者Peter Elbow把写作分成两种, 即“高风险写作” (highstakes writing) 和“低风险写作” (low-stakes writing) 。“高风险写作”与学期总评成绩有关, 也就是所谓的应试写作;“低风险写作”与学期总评成绩无关, 也就是平时写作。但在我们的教学中, 平时写作走进了误区, 就是围着考试的要求转, 只愿意练习考的写作体型, 而这种考试中的作文题, 并不是测量学生的书面创作能力, 而是通过作文考查学生的应试水平。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 语拙情枯;教师不讲素质, 只讲要领, 此种教学, 约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一分为二, 采用“自由组合, 组成小组;主题自选, 团队写作”的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写作和个人单独写作的训练方式, 每人准备两本写作簿, 即小组写作簿和个人独立作文簿。小组写作簿学生轮流写作, 可随意想象发挥, 进行创新写作。

(2) 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情感因素

优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学会做“学生需求的分析”。特别是现在学习压力大, 就业前景暗淡的前提下, 关注学生情感因素, 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尤其重要。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使用的困境, 以设计激发学生表达情感和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 以“逼迫性输出”假设为原理, 让学生通过写作学英语, 逼迫自己写长, 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 提高自信心。因此, 小组写作簿给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场所, 教师通过这一平台, 了解学生近期需求和心理, 调整教学, 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

(3) 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在小组写作中, 每篇作文, 都要求学生自评, 同伴评, 教师评。评议只针对好的一面, 可从词汇句子表达, 内容主题, 创新性方面评。每月还评出优秀组员和小组。在合作写作中, 学生充当作者和读者双重身份, 自主能力加强, 写作敏感度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和策略。

(4) 阶段性训练+快乐写作

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照顾群体目标的同时, 重视个体差异, 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训练主要使用学生独立的写作本进行。在第一阶段, 主要训练大胆写作, 克服母语思维的局限, 针对所使用的教材和部分课外读物中挑选的有代表性、特色鲜明的段落和章节作为写作模型示范讲解。在训练模仿中强调正确语言输出。第二阶段拟转入写作的应试技能培训。培训涵盖各种文章框架结构、单项写作技巧的介绍, 示范各种实用性写作模块, 提高学生的实用性写作能力。教师把收集到的或学生撰写的作文以及评议的意见添加在学科网站上, 提高反馈的效率和覆盖面。课外通过任务型教学, 布置相关的讨论主题, 促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各种手段 (社会调查、网络等) , ) 游戏:对于unit 7 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一课, 布置学生围绕“压力”主题, 设想自己是心理专家, 写一篇讲稿, 给班上同学做讲座, 发言后“听众”随意提问;课外还要求针对“讲座”, 以“Happiness”为名写一篇文章。作品实际上是作者本人的影子, 是反映作者思想性格的折射镜。这些建立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基础上, 丰富多彩的写作形式, 具有挑战性, 学生们就不会觉得没有可写的感觉了。

3. 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实例

针对不同的写作训练目的, 教师采用不同的反馈形式, 以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写作初期, 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 教师可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样本评分标准checklist, 满分10分, 提醒学生避免语法、词汇、技术性等方面的基础错误。如

(1) I begin my paragraph with a topic sentence. ()

(2) I write at least three pointsexamples to support the topic sentence. ()

(3) My supporting pointsexamples show much details and I use many strong adjetives. ()

只要学生检查已做到十点, 即可获得10分作文分。

为了鼓励学生注意词汇丰富性, 句型多样性、英式思维方式的句子, 教师可采用多用多得分的加分政策, 即提高分, 每用2~3个, 就争1分, 满分不超过5分。

对于错误, 教师通过判断其类型, 如整体性错误或局部错误, 个人的高频错误或集体的高频错误, 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有的还可通过修改同学范文, 并提供其他表达, 指导写作能力。如学生作品Happiness:

lt seems to me that happiness is a pleasure trip of the mind and a feeling of satisfaction.It originates from man’s inner heart, but not other things. (改为:It stems from nothing but man’s inner heart.)

对于学生, 还可通过提供以下评语, 让学生学会评议:

(1) What is the best thing about this composition

(2) What is one way to improve this composition

四、结论

学英语是一个长期而连续性的过程, 仅仅靠课上这一点点时间的学习就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在学英语的过程中, 老师则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授鱼之时授渔”才是我们教学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汪福祥.英语写作构思与技巧.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7.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专业课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篇5

专业课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专业课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高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专业课教学是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人才素质的不同个性化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对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楚高利 洪亮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刊 名:印刷世界英文刊名:PRINT WORLD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6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恰到好处地触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图表、音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注意展示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2.情境导入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讲评、表演等,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3.制造悬念式。利用层层设问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一环扣一环地设置相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生探究,自觉“四动”

在教材的各模块中,有许多有现实意义的探究主题。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做法有:1.学生自主预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从“有问题”到“没有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书本找出答案。预习时学生应把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重要的句子勾划出来。对认识模糊和不懂的地方尤其要“慢读、细读”,仔细考虑,等待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与分析。2.学生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查阅有关的文献记载、报刊、电视新闻和网上信息资料。通过对实际材料的查阅,学生可以进一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加强对理论的认识;也可以运用初步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说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让他们在调查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从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三、学生交流,生生互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交流,使之思维都活跃起来,生生互动起来。教师还应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感悟,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事物,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做法有:1.学生辩论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容易误解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让学生自己形成正方和反方,进行唇枪舌战的辩论。2.学生情境表演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学生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模拟剧场、模拟法庭、实话实说等形式。这些情境表演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讨论交流式。为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讨论交流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火花,要适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师释疑,师生互动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7

面对90后新生代大学生, 他们求知欲旺盛, 个性较强, 对所学知识和教师都有明显的喜好感, 早已不满足教师在台上教, 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 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 高等学校的较多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概念性强, 比较抽象难懂, 如果全程由老师在讲台上平淡地讲授, 势必枯燥无味, 无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必然会导致学生上课走神、睡觉或玩手机。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改变这一现象,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兴趣及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 互动式教学是师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1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与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不同, 互动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一定具体情境下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 是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不仅是在教材上有所取舍, 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 在教学思维上有所创新, 更是要在每堂课的安排与布置上 (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能力。例如课堂上注意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 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强调重点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时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课前自己查阅文献与资料, 事先列出不懂的问题, 课上向老师发问或课下组织答疑;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因此, 互动式教学模式已不仅仅限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 课外互动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本文基于普通本科高校课程“城市水工程概论”、“水工程经济”、“工业废水处理”、“漫谈全球环境变化”、“环境与美容健康”等所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 探讨和分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和课外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效果, 旨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转变传统的“教师教, 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互动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

教学材料的选择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优秀又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素材也是互动式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应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教学材料, 力求做到材料真实全面且紧跟时代步伐, 典型且有教育意义, 遣词造句专业且清晰易懂。

例如“漫谈全球环境变化”这门课, 可以选择许多有意义且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材料。六十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所著书籍《寂静的春天》;二十一世纪开始生效, 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亲自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等。“城市水工程概论”这门课里有关涉及给排水工业设备简介的视频资料, 水泵、污水处理装置的flash动画等等。总之教材要形式多样, 图文并茂, 声色俱全,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互动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多媒体式教学:数字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演示手段。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播放与环境有关的小影片和视频以及多姿多彩的图片等向学生展示环境气候变迁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式教学:结合当前影响较大的与专业相关的案例, 从案例入手, 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认知和评价, 从而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如“漫谈全球变化”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让学生明白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与危害性。“水工程经济”的某给水厂扩建工程的国民经济与财务经济评价, 加深其对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理解与认识。“工业废水处理”的造纸厂或化工厂污水处理案例, 让学生将所学的污水处理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实践表明, 不同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启发等方法对案例式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讲课的同时, 注意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接受情况, 采用启发式教学增进学生认知能力。如“工业废水处理”讲到含铬废水的处理时, 启发学生学到的所有的处理方法。

发问式教学:讲课的同时, 为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可不断采用发问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如“城市水工程概论”中讲到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同时, 发问与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异同点等。

讨论式教学:适当开展小组式讨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漫谈全球变化”可以讨论身边的环境问题及所关注的环境问题等。“城市水工程概论”可讨论城市给排水管网与建筑给排水管网的区别与相同点。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 并加上教师在旁的补充与提示,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发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习题课教学:采用一种新型的习题解答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水工程经济”这门课公式推导较多, 计算题也比较复杂和难懂。可在习题复习课上, 将学生按照宿舍为单位 (便于讨论) 划分为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承担习题的课堂讲解。通过该手段, 不仅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加深印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制作PPT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互动式教学交流的平台与手段

课外的互动式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外通过网站、论坛、电子邮箱或是分散答疑等进行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 提出与学生在课下通过两种方式互动交流。

(1) 通过邮箱、QQ、微博等电子信息手段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沟通。例如通过邮箱群发邮件, 及时发布课程通知, 更新学习资料, 布置作业, 讨论下节课要讲的知识点;通过QQ群询问学生存在哪些不懂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等。由于是虚拟的网络, 学生和教师都放下了平时应保持的身份和姿态, 在一个平等开放的空间里更容易相互交换自己的意见。这种情况下, 学生比较容易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并会与老师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辩论和质疑;也可通过微博更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知识。

(2) 通过课后外分散答疑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每周和学生约定某个时间在办公室等候随时过来问问题的学生, 可以一起探讨课堂所讲的知识点, 谈论某个学科领域的新进展, 反复讲解作业题的解答步骤等。

1.4 互动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般选修课倾向于让学生交一篇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评判依据。事实上, 对于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尚不具备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容易出现抄袭、应付、生搬硬套等现象。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 让学生在经过充分选材和准备之后, 上台做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报告, 时间可长可短, 力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台下对他们这场报告的表现进行评分 (包括其他学生评分) , 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 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上的主人翁精神。对于专业必修课, 第二课堂也可作为考查学生平时成绩的一种形式。实践表明, 该考核方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2 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效

2.1 学生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选课, 教师全程在课堂上讲授时, 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 对所讲内容提不起兴趣, 而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主要动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使得无论是公选课还是选修课, 都基本能够达到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全神贯注参与其中的效果。

2.2 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 学生容易束缚自己的思想, 机械地跟从教师的指示, 对有些专业课知识有着畏惧感。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后,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 教师在课外利用邮箱、QQ、微博等电子信息化手段向学生开放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 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索式”学习, 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观吸收和接纳新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自我教育

互动共享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造性素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4 学有所教, 教学相长

在互动共享教学模式中, 教师充分把握“学有所教、教学相长”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体现出“双主体”的关系, 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学生做专题报告的教学方式, 都搭建了一个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 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 创设课堂内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自由的环境。这种环境下的教学容易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教师亦能从与学生的讲述与讨论发言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3 结语

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互动式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尽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和无限的课外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个性化发展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要:教师在台上教, 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需求,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改变这一现象,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本文本着互动式教学模式理念, 研究丰富多样化的教材与教学内容,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互动式课外交流的平台与手段以及第二课堂形式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影响, 探寻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于兰.高职“社交礼仪”课“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11 (4) :135-136.

[2]李国旗.互动式教学在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5) :162-163.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8

研究“循环互动式”培训方法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培训方式和手段。“循环互动式”培训方式是最优化、最捷径的培训方式,既达到优秀培训目的,又使学校教育培训持续发展的先进培训模式,改变了以往培训上被动式服务,指令式教学计划,培训效果差,信誉危机的状况,从而提高系统的生源、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在社会职场竞争力。

1“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内容

“学校与职业农民”、“教师与职业农民”及“学校与教师”三者的互动循环构成“循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创新职业教学模式的目的。

(1)学校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需求来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要遵循自身规律,要有前瞻性。培训后,跟踪调查培训效果,获取培训后的反馈信息,为循环培训做准备[1]。

(2)职业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自己所需专业。与(1)构成学校与职业农民的循环互动。

图1“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Fig.1“Cycle interactive”teaching mode

(3)学校设置专业后,并将农民需求下达给授课教师,安排教学时间及方式,准备教学用具及场所。将培训后跟踪调查资料反馈给教师,为下次培训积累经验,也是给循环培训做准备。这里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行业阅历,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能力[2]。

(4)教师在第一次培训中,按照职业农民培养的标准进行课程内容设定,二次重复培训是按照与职业农民互动中所提出的在培训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或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这里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授给职业农民,还要与学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以求达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3]。

(5)职业农民在培训前后与教师互动,对所学的内容知识提出自己的意见,反映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生产实践中的新问题,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成一个整体,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4)构成教师与职业农民的互动循环[4]。

(6)教师将每次培训情况反映给学校,总结培训效果,提出下一次培训意见,改进下一步培训方法,与(3)形成学校与教师的互动循环。

整体教育培训循环互动式:职业农民→学校→教师→职业农民(n次教师→职业农民→教师小循环),职业农民→教师(学校)→职业农民的多次循环,互动式构成循环的原因,没有互动就构不成循环[5]。

2“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

2.1 教学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

2.1.1 专业设置围绕区域农业产业特色转

蔬菜种植是双鸭山市的特色产业,农广校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将专业细化,开设了特菜种植、区域经济作物种植,使课程设置更加切合实际,并将实用技术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6]。

2.1.2教学组织围着农民生产转

阿城区农广校实验点把职业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相结合。据职业农民需求设置了蔬菜技术培训班,利用市场蔬菜的淡旺季节,开设了乡村旅游班,讲述农业生产技术和城市乡村游的焦点问题[6]。

2.1.3 评价方式围着生产经营成果转

过去农民要走进课堂才能接受学历教育,现在实现了“把学校设到农户门口,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边学习、边实践、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如阿城区双峰街把教学点设在了双兰村文化站;胜祥村把教学点设在了温室大棚等[6]。

2.2 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阿城区张万禄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蔬菜大棚进行了合理改建,更新了品种,进行科学施肥,加强了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步步跟进,蔬菜上市后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每棚增收3 000多元。

阿城区金龙山镇于店村村民陈云峰,是全镇有名的玉米规模种植大户,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培训,陈云峰调优种植经营模式,积极寻求订单产业,降低由于价格不稳造成的风险。去年与粮食收购户签订种植订单,效益达18 000元·hm-2,6.7hm2地纯收入12万余元,玉米规模种植和订单产业给他带来了极大地经济效益。

2.3 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阿城区新利街道新农村党支部书记张万禄创办“万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参加培训,他利用所学在推动当地露天及棚室蔬菜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带动非合作社成员农户200余户,并由哈尔滨市农广校教师定期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年创收近430万元。

伊春市农广校在农民中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种植类合作社由原来的56个发展为129个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使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提高了经营意识和品牌意识。

3 结论

“循环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创新而成的一种适合现代职业农民培训的方法,实现了职业农民教育中的“三对接”,给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带来新的活力。“循环互动式”教学能够结合实际,符合农民务实心理,激发农民学习新技术的兴趣,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农广校的培训教学质量,提升了农广校在培训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农广校在职业农民教育事业上的发展。

摘要:为探索新型农民培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此模式作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在以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产业需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即“学校与职业农民”“教师与职业农民”及“学校与教师”三者的互动循环构成“循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农民,循环互动培训模式,产业需求,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2-164.

[2]席东梅,李术蕊,张志增,等.创新模式壮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北省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8):18-25.

[3]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42-46.

[4]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21-24.

[5]彭贵军,吴耀松.浅谈互动式教学与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9(2):19-20.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9

一、互动式日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一)建构主义与互动式教学

皮亚杰(Piaget)强调整体教学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听、说、读、写等活动,发现和感知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头脑中去构建自己独到的理解。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社会互动理论,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1]。

(二)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刘向红指出网络化教学是一种淡化教而突出学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采取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式,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系统,在网络化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网络化自主学习模式是在教师指导和监控下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2]。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不仅为教学创造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 也帮助学习者在充分的沟通、协作中实现高水平思维和深层理解,促进积极主动的社会性知识建构。

(三)活动理论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式日语教学模式

活动理论把人的行动视为社会和个人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动态系统进行研究。在日语教育实践中,基于細川(2001)的综合活动型日本语教育被广泛应用。即不使用教材,学习者根据自己各自的选题进行对话交流, 以扩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3]。

根据加藤、有元(2001)的活动结构模型[4],图1展示的是活动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上部的三角形展现的就是维果斯基的工具中介模型。他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文化构建的中介形式融入人的活动的结果。图的下部是Engestrom在前面理论的基础上扩展了活动理论,使对于活动的分析能够在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进行,在理论框架中增加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三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将个体和共同体的互动凸显出来,并强调在活动系统中矛盾的存在对于变化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引用加藤、有元2001)

因此,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网上自学、课外小组活动等有机链接起来,语言内容的传授是在师生、生生双向交流和互动中进行的,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质上就是运用活动理论原理安排教学活动,构建起一个知识输入、技能实践和多元反馈的立体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式日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活动设计

笔者从活动理论的结构框架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5],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桥梁、组织协作、展示成果和反思过程,构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式初级日语教学模式。在徐州工程学院英语专业(日语N5水平)10级学生(有4个班,共123人)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16周)的教学实验。

1.创设情景,搭建桥梁。辅导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提供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的积极性。 上传关于写作方法的资料、适用于日语初学者的范文等到校园网。给学生提示学习目标,引导他们进行背景知识学习。维果斯基所提出的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架”理念则可作为建构主义对旧知识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经典解释。

2.分工协作,自主学习。 推荐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由小组其他成员解答问题。各小组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集体研读范文,找出常用句式和写作模式;通过小组协商,各自确定选题。例如,1私 の興味,2私の故郷,3私の自慢,4私の友達,5私の 将来。确定选题后,组内成员之间就写作提纲、写作方法等作详尽讨论。一稿后,小组内相互审阅,指出写作中的可取之处和需要完善之处,形成定稿。

3.成果展示,效果评估。各小组以PPT课件等形式发表,分工完成口头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在听取后进行采访活动,该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解答。学生汇报结束后,开始进入评价阶段。首先是个人、小组自评,然后小组间互评,最后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做口头评价和书面记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分析及指导,以便该小组对选题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学生经过反思,修改作文,最后在网上提交。

(二)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就互动式初级日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果发现:在实施了互动式课堂教学后,77%以上的学生开始对日语学习很感兴趣,觉得课堂不再乏味枯燥了; 65%的学生增强了发言的自信心;86%的学生认为培养了他们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74%的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同学间的协作学习对于日语习得的重要性;55%的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张口说日语、实际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和水平,通过听取别的小组的发表,还扩大了词汇量,汲取了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提交作文及自评,他们可以客观清晰地看到自己不足之处及进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另外,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平台获取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 使日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了“管理者”、“促进者”、 “顾问”、“评估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借助网络平台, 可以完成许多在传统课堂上不曾完成的工作。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教学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三、结语

本文在活动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设计了互动式初级日语教学课堂。这种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式教学是通过知识的主体建构和主体间的互动来实现的,体现了日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注重语言本身(结构、功能、系统) 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也体现了外语教学过程社会化的回归趋势。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型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习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10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后,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 例如, 在教授学生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的时候,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让学生在教室内听音乐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扎彩绸, 在愉悦欢快的秧歌舞曲的伴奏中带领学生扭秧歌。又如, 采用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歌曲去听、去看, 用感官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中包含的情感, 让学生去自由地发挥创造力,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角。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 随时地抓住学生的爱好和注意力, 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想法, 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去营造教学的氛围, 引导学生去把握音乐中的情感, 抓住音乐的特点。在学生的座位编排上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 将传统的成排列的座位形式改变为圆形或者阶梯型的座位形式, 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加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

初中音乐教学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 师生之间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音乐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 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是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的, 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与学生共同的学习和进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学生对教师信任了, 学生才会愿意去和教师相处, 才会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中, 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胆地去演奏, 这样更加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用鼓励的态度来评价学生, 让学生树立进步的信心, 让学生在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进行。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 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教学中的引导者, 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点拨, 促进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和谐愉快的关系, 从而不断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是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合作互动中去,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唱《金孔雀轻轻舞》的时候,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舞会”, 让学生在活动课堂上尽情地去唱, 去舞蹈, 将教学的课堂氛围推向更加活跃的高潮, 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三、开展音乐活动课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核心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 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课堂音乐教学活动, 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音乐活动课除了要完成教学课本上的教学任务外, 最主要的就是要将活动课的主动权转变到学生的手中。

如在上器乐课的时候, 音乐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器乐基础知识外, 还可以和学生组合在一起来演奏各种的器乐, 甚至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使用乐器伴奏。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给学生设计一套合适的伴奏音型, 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来为教师的歌曲演唱伴奏……

这种音乐活动课教学的形式不仅仅能够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活跃, 有趣味, 同时也能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 在学习《森林奏鸣曲》这节音乐活动课的时候, 教师应该由欣赏乐曲入手, 帮助学生去分析乐曲中每一段的情感特点, 让学生能更加容易地去感受乐曲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用朗诵、唱、演、乐器伴奏等方法来对这首乐曲进行演奏。音乐活动课是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的,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乐曲, 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乐曲的情感。所以音乐活动课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思路上新的探索,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下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给学生自我发展和展示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 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之间共同地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初中音乐教学采取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 加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 开展音乐活动课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核心。

上一篇: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研究下一篇:项目作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