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微生物

2024-05-05

内源微生物(精选九篇)

内源微生物 篇1

內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注入适宜的营养液,激活油层中的內源微生物,增加有益于采油微生物的浓度,合成于驱油的产物,利用菌体本身的作用或代谢产物的作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营养激活体系和保证达到激活效果的有效浓度是关系到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2,3]。激活剂(即营养液)在地层中随注入水的运移必然会受到岩石多孔介质的吸附损耗,进而影响对內源微生物的激活效果。因此,掌握激活体在多孔固体介质中的吸附规律,有助于我们对激活剂浓度的优化以及对激活效果的预测。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內源微生物采油激活体系中常用的碳源和氮源在模拟新疆陆梁油田陆9区K1h23地层条件下的动态和静态吸附规律,为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激活剂:葡萄糖和硝酸钠(分析纯,购于北京试剂公司)。

石英砂:按新疆陆梁油田陆9区K1h23地层砂粒度组成及渗透率配制的石英砂,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数遍,再以高温灭菌保存于硅胶干燥剂中备用。

1.2 静态吸附

①用灭菌地层水配制不同浓度的激活剂体系;②按照20∶1的固液比将0.4 g处理后的石英砂混合于8 mL各浓度的激活剂中,加入到10 mL无菌离心管中,形成一个实验组。再以相同的配比做一平行实验组,密封后放入恒温摇床中,以转速120 r/min、恒温42 ℃(新疆陆梁油田陆9区K1h23地层油藏温度)摇动24 h至吸附平衡;③将离心管在转速6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④测上清液中激活剂各组分的浓度;⑤计算各激活剂吸附量。

静态吸附量计算公式[4]:

Γ=V(C0-Ce)W(1)

式(1)中:Г—静态吸附量;V—激活剂溶液的体积;C0—激活剂的初始浓度;Ce—激活剂的平衡浓度;W—石英砂的质量。

静态吸附率计算公式:

η=m0-mem0×100%(2)

式(2)中:m0,me分别为激活剂初始和吸附平衡的质量。

1.3 动态吸附

在油藏条件下,应用填砂管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动态吸附规律,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用处理后的石英砂装填岩心,称重,气测渗透率,高温灭菌;②抽真空饱和灭菌地层水,水测渗透率,计算孔隙体积;③测灭菌地层注入水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浓度,做误差分析处理;④用灭菌地层注入水配制一定浓度激活剂(葡萄糖6.8 g/L,硝酸钠2.4 g/L);⑤将驱替装置灭菌后放置于42 ℃恒温箱中,以0.5 mL/min的流速持续注入激活剂至岩心中,并定期取样检测产出液中葡萄糖和硝酸钠的质量浓度,记录样品体积,直至产出液中各激活剂的质量浓度等于或接近于注入浓度并稳定一段时间;⑥转注灭菌后的地层注入水,并检测产出液中各营养物的质量浓度,直至出口处激活剂质量浓度等于或接近0为止。激活剂浓度检测采用顶级总有机碳/氮分析仪(Multi N/C 3100 德国Analytik Jena AG公司)。

动态滞留量计算公式[4]。

Ar=C0Vf-i=1nCiViW(3)

式(3)中:Ar—激活剂的滞留量;C0—激活剂的注入浓度;Vf—激活剂的注入体积;Ci,Vi—第i个流出样品中激活剂的浓度和体积;n—流出液取样总个数。

动态滞留率计算公式:

λ=Μ0-ΜeΜ0×100%(4)

式(4)中:M0,Me分别为注入和流出的激活剂的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静态吸附

根据文献[5]报道情况,选择液固比20:1配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与硝酸钠溶液,在42 ℃摇床中以120 r/min转速摇动24 h,测定吸附平衡前后激活剂各组分浓度变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见图2、图3。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或硝酸钠浓度的提高,吸附量逐渐缓慢增大而后平稳,达到最大吸附量,葡萄糖和硝酸钠对应的临界平衡浓度分别为14 g/L和15 g/L。

描述液相吸附常用到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6,7]:

Langmuir模型

Γ=ΓmaxΚC1+ΚC(5)

Freundlich模型

Γ=ΚCn(6)

通过对吸附等温曲线进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1)表明:用Langmuir模型拟合时,相关系数可达到0.98以上,可见,葡萄糖和硝酸钠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更加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曲线见图2、图3。由实验数据拟合得激活剂各组分的Langmuir吸附方程式:

葡萄糖Langmuir吸附方程式为

Γ=0.000347C1+0.000339C(7)

硝酸钠Langmuir吸附方程式为

Γ=0.000235C1+0.000262C(8)

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可得葡萄糖和硝酸钠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24 mg/g和0.897 mg/g,硝酸钠的饱和吸附量小于葡萄糖的饱和吸附量。这是因为石英砂表面有一层水化膜,具有羟基的葡萄糖分子与石英砂表面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作用力要大;而以离子态存在的硝酸根与石英砂表面以较弱的静电力作用。综上结果为激活剂注入参数的优化和內源微生物采油现场科学的实施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动态吸附

利用装填好的岩心(岩心参数见表2)分别测定葡萄糖和硝酸钠的动态吸附滞留情况。采用总有机碳/氮仪检测出口端葡萄糖和硝酸钠的浓度,得到图4、图5动态吸附曲线。

由图4、5看出,注入激活剂约1.5 PV时,出口端检测到其浓度达到最大值,基本等于初始注入浓度;注入激活剂达2.85 PV后改注无菌地层水,注水达2.3 PV后,各组分出口浓度接近0,两种激活剂组分具有相似的动态吸附规律,根据吸附滞留公式(1)~式(4)计算得激活剂各组分的吸附参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中,葡萄糖的静态吸附量或动态滞留量均比硝酸钠的高。这可能是由于液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复杂的孔喉结构和岩心固体介质的性质对溶质产生的捕集作用存在差异。葡萄糖为分子结构,在岩心中易被捕集;硝酸钠为离子结构,与岩心的吸附作用较弱。同时,由于静态吸附时溶液与吸附剂经长时间恒温恒速摇动而达到充分接触,吸附剂的吸附位被溶质充分占据,最终达到动态吸附平衡状态;而动态吸附中单位质量岩心比表面积比静态吸附中石英砂小,导致吸附位减小,加上水体弥散扩散作用和溶质解脱作用,使得静态吸附量比动态滞留量要大。

激活剂的不同营养组分在流经油藏多孔介质时,由于化学剂本身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地层流体性质,岩石表面性质及其孔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激活剂体系组分间发生不同程度的色谱分离[8],其结果是改变原有体系的最佳配方,使其协同作用降低或消失,甚至不能达到激活油藏內源微生物的效果,影响最终驱油效果。图6为激活剂各组分在岩心出口端相对浓度与注入体积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到:两种组分达到相对浓度峰值时的PV数基本相同,且曲线趋势基本吻合,说明在这种物理模型中的实验结果没有发生色谱分离,或者所用岩心太短,暂未见色谱分离现象。

3 结论

(1) 葡萄糖和硝酸钠的在石英砂上的吸附均可用Langumir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在组成葡萄糖6.8 g/L和硝酸钠2.4 g/L,葡萄糖的静态吸附量相对较高。

(2) 注激活剂约1.5 PV时,出口端检测到的浓度基本等于初始注入浓度,转注水驱2.3 PV后,各组分出口浓度接近0,说明动态吸附作用较弱,且葡萄糖的滞留量高于硝酸钠的滞留量。

(3) 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中,葡萄糖的静态吸附量或动态滞留量均比硝酸钠的高,而葡萄糖的静态滞留率或动态吸附率均比硝酸钠的低;葡萄糖和硝酸钠的静态吸附量均高于动态滞留量,而葡萄糖和硝酸钠的静态吸附率均低于动态滞留率。

(4) 掌握激活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激活剂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局部的浓度分布,便于分析激活剂对內源微生物激活效果的协同作用,对激活剂注入参数的优化和內源微生物驱油现场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摘要:激活剂是保证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确定內源微生物采油用激活体系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吸附规律,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方法在模拟的油藏条件下研究了激活剂(葡萄糖和硝酸钠)在固体介质石英砂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静态吸附中,葡萄糖和硝酸钠的吸附均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葡萄糖的饱和吸附量为1.024 mg/g,高于硝酸钠的饱和吸附量0.897 mg/g。在填砂管物理模型的动态吸附中,葡萄糖和硝酸钠滞留量分别是0.113 3 mg/g和0.067 4 mg/g,与同浓度的静态吸附结果相比,葡萄糖与硝酸钠的动态滞留量都要小,且各营养组分在岩心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色谱分离现象。

关键词:內源微生物采油,激活剂,多孔介质,吸附

参考文献

[1]Van Hamme J D,Singh A,Ward O P.Recent advances in petroleummicrobiology.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2003;(67)4:503—548

[2]高配科,马挺,赵玲侠,等.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优化及效果评价.化工学报,2011;62(7):2005—2012.

[3]吴超,俞理,黄立信,等.本源微生物激活体系筛选与优化方法研究.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7;29(6):103—107

[4]魏举鹏,曹宝格,李华斌,等.疏水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静动态吸附行为.钻采工艺,2005;28(6):82—85

[5]袁长忠,宋永亭,段传慧.微生物采油用营养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规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4):74—76

[6]张敏,刘宝鉴,任其龙,等.乙酰丙酸、甲酸、葡萄糖在碱性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性能.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211—215

[7]董大鹏,贾忠伟,于佰林.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断块油气藏,2009;16(1):105—107

政府内源融资:增税的经济约束 篇2

一、中国政府内源融资规模有多大:税收快速增长剖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并没有实施明确的“增税”政策,只是对税制进行过局部性调整。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开征或停止征收某些小税种。1994年新税制规范了增值税的内容、计税依据和标准,这不属于增税,而是对原流转税税种的调整。税收增长出现良好势头,国务院据此向税务系统下达了税收增收1000亿元的任务。在外部需求下降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背景下,税务系统勉强完成了任务。和税务系统继续加强征管,同时由于开征了利息税,以及证券市场从195月开始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交易规模大增,使证券交易印花税快速增长,所以这两年税收增长幅度超过了19。加强征管的做法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税收“寅吃卯粮”现象,征了“过头税”,也有些地方出现“税收贮藏”,为以后年度完成指标做准备。

那么,税收的正常增长应该怎样评判呢?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税收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弹性系数来描述。如果税收可以完全征管,不存在流失的前提下,税收弹性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税制结构。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的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那么,税收弹性系数一般会大于1,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税收的弹性系数一般不会大于1,税收增长等于或略高于经济增长是正常的。中国的税制结构属于后一种,税收弹性系数应该在1左右。从实际情况看,1979年―中国税收名义增长速度为15.31%,税收的名义增长速度为15.84%,平均弹性系数为1.035。近的情况也是如此,1991年―20GDP的名义增长速度是16.11%,税收的名义增长速度为16.61%,税收弹性系数为1.031。19以来,税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GDP的名义增长速度,平均弹性系数达到2.41。如果考虑近年来证券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使印花税、利息税增加较多的因素,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应高于1.035。运用移动平均法剔除随机干扰因素后,本文测算出年―年税收的弹性系数为1.48。税收弹性系数1.48可以作为判断政府是否实施增税融资的标准。研究表明,最近5年中国政府加强征管带来的税收增长占税收年度增长的比重在25%-54%之间(见表1)。

表1 中国税收增长因素

1997 2001

名义GDP增长9.7 5.2 4.8 8.9 7.3

税收名义增长 19.2 12.5 15.3 17.7 21.5

GDP增长带来税收增长 14.4 7.7 7.1 13.2 10.8

其他因素引起税收增长 4.8 4.8 8.2 4.5 10.7

非经济增长因素的比重 25 38 54 25 50

二、政府增税内源融资规模的经济约束

政府依靠增加税收的内源融资途径受到经济增长的约束是比较强的,这可以从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一般认为,税收具有负的经济增长效应,政府做出增加税收的决策时必须谨慎。不过,增加税收的负效应是从私人部门经济出发的,税收强制分配国民收入,使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减少,降低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负激励效应),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而政府通过税收收入来维持公共部门的运转,在政府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转移性支出虽然不能直接形成政府部门的消费或投资,但是能形成私人部门的收入,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社会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稳定作用。因此,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有可能抵消税收对私人部门的负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有可能出现正的情况。

从实证角度研究的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两种情况。国外学者,如Peden(1991)、Sculley(1995)等通过经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税收是负相关关系;而Garrison&lee(1992)研究得出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国内学者马拴友(2001)通过对我国1985年―1999年税收、政府支出与GDP的回归分析得出:税收每增加1元,就会使GDP减少2.4元,而政府购买性支出增长1%,会促进GDP增长0.36%。按照马拴友的推算标准,20税收比上年增加1898.93亿元,使GDP减少4557.43亿元,而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935.6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9%。将增加的购买性支出的资金看作是全部来自税收增长,那么,政府购买性支出可以带动GDP实际增长3.49%,名义增长4.39%,换算成绝对数为3602.76亿元。政府通过增加税收与增加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是使GDP减少954.67亿元,也就是使2000年经济名义增长速度下降1.16%,实际增长速度下降0.26%。

当然,政府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是稳定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会减弱。Peden(1991)测算了美国1929年―1986年的经济生产率与政府支出的关系,发现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7%前促进生产率提升,大于17%后反而会降低生产率。如果政府预算是平衡的,那么,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即宏观税率)不超过17%,对经济影响是积极的。

中国的情况是当政府预算能够实现基本平衡时,广义宏观税负介于14%-24%之间经济是可以承受的,但由于政府预算在绝大多数年份是赤字,所以对应的宏观税负为22.9%,宏观税负低于22.9%时,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小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中国GDP增长对税收融资的总量约束基本上是宏观税率不超过22.9%为宜,但也不能太低。宏观税负与政府支出占GDP比重的差不应超过3个百分点,否则会影响政府支出水平。

三、政府境税内源融资结构的经济约束

除了总量约束外,政府增加税收的结构也受到经济增长的约束,不同性质的`税种受到的经济约束程度是有差异的。按照征税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可以将税种划分为三类:资本收入税类、劳动所得税类和消费支出税类。目前我国开征的税种当中属于资本收入税类的税种有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资源税、城建税以及资本性的流转税;属于劳动所得税类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和农牧业税,另外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也属于劳动税类性质的财政收入(目前还未纳入

预算管理,只进行财政专户管理);属于消费支出税类的税种有筵席税、屠宰税、特产税、流转税以及1994年前的盐税、集市税和特别税。这三类税收的实际有效税率是对各要素征税总额分别与资本收入、劳动所得和最终消费的比率。资本征税的有效税率用Ktar表示,劳动征税的有效税率用Ltar表示,消费支出征税的有效税率用Ctar表示。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主要是投资、劳动投入和全要素(含技术进步等)的贡献。另外,经济开放度、货币和财政政策因素也影响经济增长。GDP增长与投资率(Invr)或资本形成率、劳动力供给增长率(Lo-br)和经济开放度(Openr)直接相关。货币供给因素可以从物价变动中反映出来,将通货膨胀(Infr)纳入经济增长决定模型中,经济增长速度采用名义增长率(Ngdpr),这样就可以建立起经济增长与各要素以及三种税收之间的关系:

Ngdpr=β0+β1Invr+β2Openr+β3Lobr+β4Infr+β5Ktar+β6Ltar+β7Ctar

各变量的样本数据见表2,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算,结果如下:

Ngdpr=-1.693+0.142Invr+0.07Openr-0.399Lobr+1.118Infr-0.109Ktar-0.471Ltar+1.029Ctar

(-0.095)(0.317) (0.374) (-1.734)

(5.574) (-0.562) (-0.380) (0.967)

表2 经济增长与税收融资回归数据 单位:%

附图

说明:GDP增长为名义增长率,投资率用资本形成率代替,开放度为贸易口径,通货膨胀是GDP平减指数的变化。1979-1984年资本税收额中包括财政来自企业的收入以及能源交通和重点建设基金收入。

资料来源:1985-1999年的资本税率、劳动税率和消费税费转引自马拴友(2001,P285、P288、P290),其余年份由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推算。

表3 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效税率比较 单位:%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意大利 中国

资本征税 42.7 26.9 34.1 57.3 24.1 40.9 26.7 28.35

劳动征税 25.4 36.8 21.3 25.5 39.7 23.3 39.1 2.39

消费征税 5.6 15.7 5.2 14.6 20.9 12.5 12.3 8.14

说明:西方国家为1965-1991年平均的平均有效税率,德国是指原西德。中国为1979-2000年的平均税率。

资料来源:西方国家的数据引自mandozaRazin&Tesar(1994),MendozaMlesi-Ferretti&Asea(1997).中国的数据根据表1推算。

R=0.958,R2=0.917,Adi-R2=0.879,D.W.=1.704,F=23.78

从估算结果看,样本数据的总体相关系数高达0.958,有91.7%名义GDP增长可以被解释。统计检验中,除了T检验值稍差外,其他统计检验都可以接受,说明该估计参数的解释功能较强,可信度较高。从表2中看,GDP增长与投资率、贸易衡量的开放度、通货膨胀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其中,投资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比较大,与劳动力供给负相关似乎不符合经济增长原理,这可能与中国人口众多,素质较低有关,低素质劳动力供给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三种有效税率与名义GDP的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对劳动征税和对资本征税与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且对劳动征税的负经济影响大,而对消费支出征税的经济影响是正的。本文还测算了三种有效税率分别与资本形成率、劳动力供给增长率和最终消费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资本有效税率与资本形成率的相关系数为-0.633,劳动有效税率与劳动力供给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302,消费有效税率与最终消费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6。表明,对资本征税的经济约束度较强,资本有效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长下降0.1个百分点;对劳动所得征税的经济约束度也相对较强,劳动有效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下降0.55个百分点;提高消费征税的有效税率不会抑制消费,因此消费征税的经济约束度最弱。

通过增加消费税类或提高消费税率融资是有一定空间的。1999年消费征税额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31.7%,有效税率为6.8%,与发达国家相比,略高于美国和日本的水平,但不及英国、加拿大的一半,法国的三分之一。以消费支出为税基增加税收是今后内源融资的最主要政策选择。尽管对劳动所得征税的有效税率很低,是最有潜力增税的领域,但是,由于广大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还不高,个人所得税增长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而不是靠调整税率或税基就可以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农村居民的农牧业税税率不高,但除了农牧业税外还要负担各种集体收费,实际负担并不轻。最具潜力的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将社保基金缴款改为社保税收纳入预算统一管理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目前社保收入只能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而不能作为统一的预算内资金与其他支出调剂使用。可见,对劳动征税融资空间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 JohnC.GurleyandEdwardS.Shaw“FinancialDevelopmentandEe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Vol,15No.3,April1967.

[2] Peden,E.A,,1991:“ProductivityintheUni

tedStatesandItsRelationshiptoGovernment

Activity:AnAnalysisof57years,1929-1986”PublicChoiee69:pp153-173.

[3] Sculley,GW,1995;“TheGrowthTaxintheUnitedStates”,PublicChoice85:pp71-80.

[4] Carrison,CharlesB.,lee,Feng-Yao,1992:“Taxation,AggregateActivityandEconomicGrowth:FurtherCrossCountryEvi-denceonsomeSupply-SideHypotheses”,EeonomicInquiry30:pp172-176.

传统产业的内源式转型 篇3

一、主要做法

(一)以形象设计、时尚文化提升纺织鞋服产业

2015年,泉州纺织鞋服产业的产值达到4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光靠制造环节赚取代工费用的时代早已过去,泉州的纺织鞋服企业开始专注于打造品牌、做大做强,最终走向上市。金融危机过后,泉州品牌逆势增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显眼板块。近年来,形象设计、时尚文化等要素开始与传统制造产业融合,极大提升后者的附加价值。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

石狮市本地的服装企业近万家,除了极少数品牌企业之外,绝大多数是知名度不高的中小服装加工厂,为应对互联网兴起带来的价格压力,本地中小服装企业开始抱团成长。2013年,石狮市以纺织服装基地为依托设立电商园区,占地131亩,目前入驻企业400多家,入住率85%。2015年底,电商园区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淘工厂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6000多平方米的展示、销售空间,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加入联盟的企业给联盟支付5%佣金,后者在统一的平台上帮助加盟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为提升产品质量,联盟成立专门的品控小组,由本地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人员以及12名专职人员组成,为加盟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进行把关。

(三)以现代家居产业理念整合各市县产业

近年来,南安市的水暖和建材行业快速兴起,在全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泉州市政府顺势而为,提出以现代家居产业为核心理念,引导下辖的南安市的建材水暖产业、惠安县的石雕产业、德化县的陶瓷产业以及永春县的制香产业向现代家居产业转型。截至目前,除了电器以外,所有的家居产品泉州的企业都能提供,家居产业成为纺织鞋服之外泉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原本分散的产业得以有效整合,并且赋予这些产品文化艺术内涵和便利化要素。

(四)以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其核心是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官方应用,将泉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泉州市政府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力促各大支柱产业实现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二、取得的成效

(一)有力支撑本地经济持续增长

2015年泉州市GDP达到6138亿元,连续17年位居福建省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为2.9:61.0:36.1,中高端制造业占比不断上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1.15,比上年上升22.56个百分点,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由于前期注重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行业萎缩的情况下,增加值仍取得6.5%的增长。传统的板材、瓷砖、水暖洁具等产品加工蜕变为石材精装、石工艺品、陶瓷精工、水暖厨卫一体化等高端精品制造,形成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结构,泛家居联盟成长迅速,千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二)互联网电商带动中小企业逆势增长

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网商创业最活跃的25个县”榜单中,泉州下辖的石狮、德化、安溪和晋江4县榜上有名,分别居第3位、第9位、第16位、第20位。在天猫商城2015年的销售额中,休闲男装类60%来自泉州地区。2014年石狮市电商交易总额180亿元,2015年则突破300亿元。石狮电商园区2013—2015年销售额由30亿元增长到68亿元。淘工厂联盟的操作模式引来了许多地区的关注,下一步将会在青岛、杭州和广州等地布局,为本地中小企业与全国市场的对接提供更为便利的平台。

(三)生产效率与市场接受度大为提高

以“机器换工”为核心的智能化、数控化改造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大幅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在智能制造的带动下,产品质量大大提升。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化生产的理念已经贯穿泉州大部分企业,并且通过缩短市场需求对产品生产的反馈过程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外流与人才吸引力减弱带来的隐忧

与沿海大多中小城市类似,泉州下辖的市县近年来人口外流较为普遍,一线产业工人的持续减少使得本地企业招工难成为常态。以石狮市为例,移动用户数据显示,扣除重复计算因素,2015年比2014年少了4.86万人,2014年比2013年少了4.67万,常住人口在两年间下降了将近10万人,占全市高峰时期常住人口的八分之一。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创意设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及其他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却很难落地泉州,这对本地的企业发展构成极大的挑战。

(二)质量监管体系不利于激励企业投入创新

走访的许多企业家提出,当前的质量监管体系行政化色彩浓厚、监测成本过高、不适应小规模定制化生产等问题严重挫伤了本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这类问题不容小视。首先,质量监管机构只对产品结果进行检测,企业交钱之后这些机构就撒手不管,对企业的生产改进帮助不大。其次,几个监管机构之间标准不一,而且相互不承认,导致企业在拓展市场时往往需要重复缴费进行多次监测。第三,每个款式都需要纳入监测,这种做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个性化、小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过监测之后,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提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压力。

(三)土地制度改革滞后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速,晋江等地的开发强度逼近50%,石狮甚至超过了54%。然而,存量建设用地由于缺乏合理规划而出现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与珠三角地区大规模推动“三旧”改造及浙江的“空间换地”不同,泉州在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低效存量用地方面明显落后,这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

四、启示与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立足本地产业基础

许多地方政府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抛弃传统产业,通过大手笔招商引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甚至导致很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出现过剩和浪费。产业发展本身有特定规律和过程,为了短期内的GDP和财税增长而忽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将会得不偿失。一些企业家提出,泉州纺织鞋服产业的比较优势是高质量的加工环节,以前接单的对象是港台日韩,现在应该进一步对接意大利、法国等时尚大国,通过“干中学”再次提升自身。泉州的经验表明,通过扎实地塑造品牌、灵活的资本运作以及立足实际的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升级就有了可靠的基础条件,不仅不会在经济下行中翻船,而且还能保持持续的增长后劲。

(二)视质量为生命的精神应该得到鼓励和发扬

从代工起步,一步步将企业做大做强,从工厂到品牌企业再到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这是泉州过去三十余年的发展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是灵魂。走访的企业家表示,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给自己设定的品质标准会远高于行业标准,自己也会有动力建立质量检测平台。建议不同质量监测平台机构之间需要开展竞争,降低监测成本,为探索转型升级的企业减轻负担并提供优质服务。

(三)加强中心城区的吸引力

2015年泉州全市城镇化水平为63.6%,常住人口851万人,中心城区(鲤城、丰泽、洛江三区)人口仅110万,占比仅13%。目前作为行政、文化、教育、科技中心的主城区,在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等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晋江、石狮、南安与市区实现同城化,在人口聚集的基础上扩大市场分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泉州市政府意识到本地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抱团取暖,每年组织召开千人企业家大会,为本地企业排忧解难,也为在外泉商回归家乡提供支持。目前拥有海内外商会200余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商会具有极强的资源动员和组织能力,利用商会这一组织形式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实现资源互通整合是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选方式。另外,泉州的海外侨胞数量巨大,企业走出去也可以借助这一现成的渠道资源,打好“侨牌”。

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 篇4

关键词:内源融资,成本,费用,利息

一、内源融资的概念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取得的收益,不用于当期的现金分红派息,而是留存于公司,用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实质是“自身积累”。公司的盈利,只要没有以现金形式分红派息,没有离开公司,就是内源融资。“送红股”是分红的一种形式,但其性质也只是会计科目的调整,并不减少公司积累的规模,所以仍属于内源融资的范围。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分红性质,纯粹是公司出于管理的需要对会计科目的调整。

投资者投资创办企业,就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企业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投资活动,赚到了利润,留足法律规定的公积金后,就应该分配给投资者。但如果企业有所发展,需要资金,那么企业也可以不实行现金分红,而将所获收益留存下来,用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自身积累是一种正常的融资渠道。

二、内源融资的主体和客体

内源融资的主体和客体,从形式上看,可以认为其融资的主体是企业,或者说是全体股东所组成的集体,融资客体是各个股东个人。从利益关系上来考察,也可以认为其融资主体和融资客体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到底要从哪个方面来看呢?由于“成本”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利益的概念,所以,我们从利益关系上考察其融资主体和融资客体较为合理。因此,内源融资的实质是企业的所有者“自己向自己融资”,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们自己在追加投资。

融资的主体与客体一致,是这种融资方式的最大特点,在考察其融资成本时要特别注意到这一点。

三、“融资成本”是融资主体为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由于“成本”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利益的概念,只有人(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即单个的人或人的集体)才存在“利益”,所以,考察融资成本时,一定要站在“人”的角度,也就是要站在企业的所有者的角度来考察。现在很多人在考察融资成本时,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认为企业付出了钱,就是付出了成本,企业没有付出钱,成本就是零,这是不对的。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高技术公司的股东希望将利润留在公司进行再投资,因此公司较少发放现金股息。在这种情况下,股票筹资的成本显然比银行贷款低。 (周正庆主编:《证券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76─177页)

这段话就大错特错。股份公司需要资金,假设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只有以下两种:一是向新股东增发新股,二是向银行贷款。现假设在融资额相等的条件下:用发行新股的方式融资,未来的盈利中按持股比例将有1000万元属于新股东所有,但由于公司并不分红,所以钱不会离开公司;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将要向银行支付500万元的现金利息。哪种方式的融资成本高呢?

在实践中,权衡“融资成本”是高还是低并进而做出融资决策的,表面上看是公司的管理者,实际上,公司的管理者是“打工的”,是在帮公司的所有者、或者说是代替公司的所有者在权衡融资成本的高低并做出融资决策。如果公司的管理者权衡融资成本的方法、衡量的结论、进而做出的融资决策,不能代表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他就不能获得公司所有者的雇用。对于公司的所有者(老股东)来说,融资额从而未来的盈利总额一样,增发新股融资,未来的盈利中将要分1000万元给别人,而去银行贷款,未来的盈利中只要分500万元给别人。我们想想,老股东们会怎么想呢?他们会因为公司处在发展阶段,不发放任何现金股利,从而觉得股权融资的成本比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低吗?绝对不会。要知道,对于投资者来说,“钱属于谁所有”要比“钱是否离开公司”重要千倍万倍。

因些,衡量融资成本的高低,一定要站在进行融资决策时的公司的所有者的角度。

四、“自身积累”融资的成本

融资成本,是融资主体为获得资金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而支付的代价,通常包括资金筹集过程中(自始至终)的费用消耗,和需要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投资回报──利息或股息、红利。

(一)“自身积累”的融资费用

以“自身积累”方式融资,其“筹资过程中的费用消耗”是一个负数。

如果不将收益留存于企业,而是分配给股东的话:⑴需要分红费用。分红的过程需要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付出劳动,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银行工作人员付出劳动,从而要给银行报酬,有时还需要投资者(股东)本人付出劳动(如去领取红利)。相关的费用消耗(如办公用品和交通费等)也难免要发生一些。(2)可能要支付“红利所得税”。投资者赚了100元钱,如留存于企业使用,相当于投资者新投入了100元资金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如果用于分红,假设红利所得税率为20%,则分到投资者手里时就只有80元了,当投资者找到新的地方去投资时,手里就只有80元可投了。有人可能要说,你现在不分红,不交红利所得税,但你这一部分钱留存于企业使用,赚到了更多的钱以后,终究还是要分红、要交更多的税。事实固然是如此,但如果现在分红的话,可以进行新投资的就只是一个扣税以后的数字了,而用这个扣税以后的资金去投资,获取的收益还是要交税的。(3)新投资的费用。分红以后,我们要假设投资者会将分到的红利用于新的投资项目,进行新的投资也需要费用。现在不分红,这部分费用就省下来了。经济学家们将“此处投资或工作而导致的他处收益的减少”,称为“机会成本”,那么,“自身积累”融资方式导致的相关费用的节省,就是一个负值的“机会成本”,我们不妨把它相应地称为“机会收益”(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省钱等于赚钱”)。

(二)“自身积累”的利息(或股息、红利)成本

“自身积累”的方式融资,相当于老股东们自己追加投资,赚了钱以后属于老股东们自己所有,赚得多只能说是“收益”丰厚,不能说是“成本”很高。

但“自身积累”的方式融资,其利息(或股息)成本不能理解为零。这种方式下的利息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如果不将收益留存于企业,而是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让股东们将其投入到别的地方去,股东们可以获得一些投资收益。现在没有进行分红,而是将收益留存于企业了,股东们就少赚到了这一部分钱,这也相当于付出了代价。由于我们可以假设股票投资者从公司得到分红以后可以继续进行股票投资(就算某人拿到分红后将会用于开办工厂,我们还是可以这样假设。因为没有分红,他可以抛掉股票,撤回一些资金去办工厂。可见,没有分红,一般地说,投资者只是少一笔在别处进行股票投资的资金而已),所以,这个机会成本收益率,就等于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市场利率”。

因此,“自身积累”的融资成本率为:

式中:Kz是“自身积累”的融资成本率;A为融资额,也就是可分配收益中未实行现金分红的那一部分(如果以送红股的方式分红,因可能要交所得税,那企业实际得到的可使用资金就没这么多了,要减去相应的税额,但此时,的值会相应减少);f是“自身积累”方式融资的“机会收益”,实际上是因进行自身积累而节约的、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和股东们在分红后另觅它处投资所产生的税收负担和相关费用;R是进行股票投资的资金的市场利率。

显然,KZ

要说明一下的是,融资额A通常只是指可分配收益,不包括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的留存可以增加公司的可用资金,也是一种融资行为,但不是普通的融资行为,那是法律规定必须进行的,所以其成本不需要衡量,也不存在决策问题(除非是想在违法与不违法之间进行选择)。但当公积金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法律规定可以不提了时,再提与否,就不是法律在强制规定,而是公司在决策了,此时,就要考虑其融资成本率,并与它种融资方式的成本率进行比较,进而做出决策。

五、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在该项固定资产报废重置前,是可以用于购买新的资产的,有人把这种可用资金的来源也称为“内源融资”[2]。但本人认为这不属于“融资”性质,而是资金周转的形式。换个角度看就可以发现,企业所使用的资金数并没有增加。

我们用折旧资金买入了新的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要理解为“原来投入的资金本来就可以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而不可以理解为“新融入的资金产生了新的作用”。

六、融资决策中要考虑的其它因素

由于以“自身积累”的方式融资的费用消耗是一个负数,所以,“自身积累”的融资成本率通常较它种融资方式低。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公司都既进行现金分红,又以它种方式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发行新股),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身积累”的“机会利息成本”是投资股市的资金的平均收益率,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这个收益率要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二是在融资决策中虽然主要是考虑融资成本率,但还有其它一些因素要顾虑。

通常,在融资决策中要顾虑的其它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⑴对公司形象的影响。比如突然减少现金分红就会对公司形象有较大影响[3]。⑵对风险的影响。如债权融资会增加公司风险。⑶资金使用的方便程度、期限。债权资金使用上有较多限制,期限也较短。⑷对公布公司信息的要求。⑸员工工作量负担。有些公司不愿意上市或是不愿意增发新股融资,就是顾虑手续难办,会增加员工的工作量,降低员工的满意度。⑹时效。⑺控制权。发行新股,会导致股权分散,老股东对公司拥有的控制权会减少。自身积累、配股和债权融资,则无此虑。

参考文献

[1]周正庆主编.证券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M], 1998, 7.

[2]侯保春.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EB/OL].零点阅读网, http://lw.0read.com/htmldata/3/62/2006_03/%C2%DB%C6%F3%D2%B5%C8%DA%D7%CA%B7%BD%CA%BD%B5%C4%D1%A1%D4%F15742_1.htm.2006, 10, 28.

内源微生物 篇5

摘要:浅层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主要受沉积物磷含量及其形态所决定,而环境凶子通过影响磷的`形态转换及分布,可以显著地间接影响磷的释放强度及释放量.本文综述了pH、照度、DO及Eh、水力挠动、温度、水生生物等主要环境因子对浅层湖泊沉积物内源磷形态转化及释放量的影响.目前有关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化因素方面,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作 者:张学杨 张志斌 李梅 于军亭 邱靖国 张建 作者单位:张学杨,李梅,于军亭,邱靖国(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0)

张志斌(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张建(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内源微生物 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外源推动;内源驱动;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84-03

收稿日期:2014-03-06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编号:2012GXS3B03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2CSHZ04);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2347);山东省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QDSKL140453);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领域项目(编号:613Y22)。

作者简介:张水玲(1978—)

,女,山东莱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科技教育研究。E-mail:slzhang1018@163.com。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科技问题,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指出,农业科技的重点任务是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科技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手段。农村科技是由研发、推广、应用3个环节构成的系统,作为承接研发与应用中间环节的推广工作,是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影响农业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然而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转型需求,改革与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困境为剖析对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农业科技推广改革突破口,以期从科技引领发展的角度为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改革思路。

1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析

从动力来源上可将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为外源推动型、内源驱动型2种。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是指政府、企业等农业发展的外部力量,全程介入推广项目政策制定、推广资金投入、推广活动实施、推广效果评价,自上而下以行政权力、手段进行决策和管理,较少考虑接受者意愿的一种推广模式。内源驱动型农业科技推广,是指农业科技应用主体包括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以下简称农民),为了增产增收,积极主动参与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技政策制定、科技推广实施以及科技推广监督与反馈的推广模式。与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任务驱动不同,内源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强调调动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由农民科技需要驱动农业科技供给,这不仅意味着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政府赋予了农民科技推广的权力与职责,使农业科技推广决策民主化;还意味着农民获得了参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机会与空间,参与科技推广的能力得到拓展,有助于提高自身科技素养。需要明确的是,内源型农业科技推广并不排斥政府的行政推动,相反,内源型农业科技推广在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下强调在政府推动和支持的引导下,对现有农业科技推广相关要素的关系进行适当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的作用,最终使政府和农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政府农业科技供给与科技应用主体需求的供需平衡。

2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肇始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单向推广模式在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为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发展已进入到主要依靠科技推动的新阶段,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论是突破自身的发展局限上,还是在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都遭遇到了瓶颈,出现了各种问题。

2.1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属于典型的外源推动模式。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看,实行的是“五级一员一户”制,即从中央到乡镇自上而下设立5级推广机构,村设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形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所占份额较小。从农业科技推广运行看,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处于中心位置,包括关键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经费投入大都是由政府行政推动[1],农民等农业科技应用者仅处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够参与农业科技政策制定和监督的机会有限。从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看,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单向行政推动的技术示范与宣传,缺少农民相关的科技信息反馈。很明显,这种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可以体现国家意志,突出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对拥有良好应用前景和巨大社会效益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体、行政主导的作用,加快规模化推广到户,体现外源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广、速度快的效果。

2.2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源型推广方式,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实行政府导向的农业科技供给体制,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仅是建立在政府号召、项目支持上,双方未建立一种有效的供求机制,加之行政主导作为主要推广手段,强调任务驱动,而不是农民需求,导致政府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千差万别的农民科技需求信息,不可避免出现政府农业科技供给与农民科技需求错位或脱节。另一方面,在农业科技供给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由此也凸显出政府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不足。

以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为例进行分析。青岛市作为现代化都市,现代农业建設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农业科技在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粮食作物增收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相当明显。在青岛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下,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nlc202309041907

2013年笔者对青岛市15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服务的400名农民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青岛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主要是由上级政府推动或项目带动,采用推广员现场讲解示范,发放宣传资料等传授式推广方式。从农民获取科技服务的途径看,71.2%的农民选择向亲友、邻居学习或将网络、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作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选择政府科技下乡和村干部宣传指导的农民仅占128%。在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农药和良种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农业科技推广员下乡推广的前3位农业科技则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农药和良种选用技术。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是农产品销售信息,而不是政府提供的农资购买信息和农村政策信息。上述农业科技供需失衡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度不够之外,还有外源型推广模式本身存在的政府自上而下供给农业科技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科技需求,并且对农民科技需求的回应性不足,导致不论是农业科技推广员还是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评价都不高。分别有10.8%、18.9%的农业科技推广员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很好”“好”,超过70%的农业科技推广员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一般甚至较差;分别有9%、13%的农民对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很满意”“满意”,超过70%的农民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一般甚至较差。

3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机制导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低下和供需失衡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单一的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该局面,只有不断修正完善现行的体制机制。笔者认为,我国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应该以内源驱动为主体,外源推动为主导,内源和外源共同整合,其依据如下:一是农业科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这为政府农业科技供给提出了要求,决定了从科技政策制度的决策到科技经费的投入,再到科技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监督,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二是伴随多年来市场经济和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农民利益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意识明显提高,逐步成为科技应用的理性主体和民主管理的主体,为参与农业科技决策、管理、监督奠定了潜在基础。所以,构建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其改革路径是将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研发和应用环节、科技应用者以及政府、研发、推广机构等各要素有效关联,形成相互合作和促进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3.1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三位一体”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是由研发、推广、应用3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只有与农业科技应用有效对接,保证科技供需平衡,才能发挥科技的现实效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政府的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两者在农业科技供给上存在较强的体制分割“壁垒”,未形成法定的横向联系机制,分离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农业科研立项重学术研究,轻农民需求、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科技需求脱节严重,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性成果较少,无效供给较多。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效率,须要实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系统的有效对接。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农业科技系统各环节脱节的协调问题。依据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对科技的要求,应打破农业科技相关部门的界限,强化农业科技3环节的联合与协作,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应用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各项事务的积极性,构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对此,政府须要以农民科技需求和科技应用为农业科技研发的起点,发布课题指南,经过科研机构申请、专家论证,最终确定具有应用价值的立项课题;科研课题获得立项后,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就科研成果应用的可行性、经济性与推广部门沟通,经过科研机构的试验孵化,把商品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提供给推广部门;推广部门通过对农业科技的试验、熟化,按照农民科技需求,采用农民易于接受的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方法,最终把农业科技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从该运行机制看,各农业科技部门既有独立的职能决策权,又能够依据科技的应用性和农民需求,建立双向互通的决策机制、信息机制、监督反馈机制。该机制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自上而下农业科技供给的体制性障碍,以农民需求作为农业科技研发的起点,实现自下而上反馈农民科技需求信息和自上而下推动科技供给决策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农业科技的供需均衡。

3.2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方统一体整合运行机制

从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看,涉及的相关方主要包括政府、研发机构、推广机构、农民。外源型农业科技推广的另一个问题是各构成要素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使农业科技推广系统无法发挥整体效益。从农业科技供给路径看,仅有政府对研发机构、推广机构自上而下进行科技供给的业务指令,缺少农民科技需求和应用的信息回路,在政府行政权力下必然挤压农民参与农业科技管理的发展空间,难以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2]。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改革的目标之二是构建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方统一体整合运行机制。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型农业科技推廣模式的建立,须要以农业科技供需平衡为目标,将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的积极参与者,鼓励农民表达对农业科技需求的类型、内容、传播途径、方法以及应用科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发挥农民在农业科技推广各环节政策制定、监督中的信息反馈作用,提升农民参与农业科技供给和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政府作为农业科技管理部门,要注重权力的有限性及外部监督,实现向农业科技扶持政策制定者、农业科技宏观指导者、农业科技服务者的职能转变[3]。作为连接政府与农民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部门,承担着2项任务:一是作为业务部门负责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科研部门要从事有关农业应用研究,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配套、熟化、示范与培训,直接服务推广部门和农民;推广部门主要负责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大规模推广,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教育服务,引导农民接纳新技术。二是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的关键桥梁,发挥信息上传下达的作用,一方面连接农民,在研究和推广过程中,下乡深入农村,摸清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和现有问题,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及时向政府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连接政府,将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制度向农民传达,让农民及时了解农业科技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以便贯彻落实。可见,以“服务-反馈”作为运行机制,可以使政府、科技推广部门、农民纳入到一个互动性更强、联系性更为紧密的统一体中,实现农业科技供求间的更高效流通与整合[4]。

nlc202309041907

3.3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各环节、要素有效整合的双向制约与激励机制

外源型农业科技推广的绩效大都是由上级农业部门和所属政府进行评估,农民被排斥在评估系统之外,难以表达对科技推广质量与效果的看法及满意度。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强调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关主体、要素整合起来,按照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构建农业科技推广的双向制约与激励机制。农民作为科技直接应用主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绩效最有发言权,理应成为政府政绩、研发推广机构业绩的评估主体,为此须要打破农业科技推广评估系统的封闭性,将农民纳入评估系统,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科技管理、行使民主权力的积极性。农业科技推广各环节、要素有效整合的双向制约激励机制,是指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各环节、要素相互依赖、共生共促。研发机构科技供给与农民科技需求之间的吻合程度是评估科技研发机构科研选题和研究质量的依据,农民对推广员服务的满意度和科技应用的效果(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评估推广机构的重要指标,以上指标的综合则是评估相关行政部门和政府科技决策和管理的依据。农民对各部门工作绩效的评估结果进一步成为上级部门对政府农业科技管理和业务部门科技研发、推广工作激励的参照,考评结果作为政府任期内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人员提拔任命,业务部门研发和推广人员绩效工资,职务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反之,农业科技供给的决策与管理,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运行,则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应用、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相关主体互评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双向激励的效能。

3.4构建农业科技应用主体需求表达机制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直接使用者,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与应用状况决定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强调尊重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的公共偏好,重视农业科技主体的作用,须要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对农业科技需要的表达机制。我国分散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农民科技需求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加之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表达机制,由此,建立一种既能代表农民利益,又能有效整合农民科技需求的中介组织,是建立农民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的切入点。就农村现有的各类非政府组织而言,可以充分挖掘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合作社、经济实体的潜力,利用其扎根于农村、生长于农民间的优势,注重培育其参与农民科技需求调研和反馈的能力。中介组织通过走访,运用问卷、访谈等各类实证方法,了解农村实情、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状况、科技应用中的障碍,调查农技推广员工作情况,重点摸查政府农业科技供给与农民科技需求吻合情况,以及农民所需科技的结构、内容、方式、后续服务等,经过分析和整合各类信息,及时向有关推广部门、乡镇政府、科研机构反馈农民对科技的要求[5]。通过农民科技需求表达机构及时反馈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可以规避政府供给与农户需求脱节,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科技供给机制。

参考文献:

[1]谢舜,王彥雨. 走向公共治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转型研究[J]. 江汉论坛,2011(12):66-68.

[2]郁建兴. 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转型[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12-25.

[3]靳文辉. 政治权威、政治稳定与政府宏观调控[J]. 社会主义研究,2011(1):31.

[4]张水玲,袁学国.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2):151-156.

[5]高雪莲.外源推动与内源融合:经济新区管理体制的创新机理——以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298-302.

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内源性医学 篇7

关键词: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

1 新世纪医学模式倍受关注和反响强烈

新世纪医学模式从1999年公示以来, 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广大受众的欢迎、好评、青睐、关注, 并反响强烈, 是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难得一见之现象。如吴鑫《一篇医学论文引发的思考》一文的编者按:“2002年11月, 我刊用了7个整版、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了主任医师魏慧王强《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新世纪医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一文。正如专家所说:这一近年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在针灸界、按摩界、美容界、养生界、医学界与广大读者中倍受关注和反响强烈, 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其运用倍受青睐和欢迎。”

专家评价:新世纪医学模式极力倡导一个以人为本、医患互动, 药物疗法、免疫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 内源性医学与外源性医学相结合之全新医学模式, 新世纪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是医学科学思想论与方法论的一次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魏慧王强主任医师在国内外数十年的临床与研究结果揭示:只要学会与掌握了新世纪医学模式和导引医学处方, 不仅可以不用花一分钱, 便能大大有利于巩固与提高按摩、针灸、导引等中西医诸临床医学的疗效, 扩大诸临床医学的治疗范围和领域 (如预防、美容与养生等) , 而且大大有利于医者本身的健康和长寿。

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之新世纪医学模式在针灸界、按摩界、康复界、美容界、养生界、医学界与广大读者、受众中倍受关注和反响强烈!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其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美容医学、养生医学、公共卫生安全医学领域里之应用, 倍受青睐、欢迎和好评。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战略研究专家贾谦在《中医优势与新世纪医学模式》一文中睿智地指出:“新世纪医学模式代表中医思维体系和能以很低的费用解决医学难题”;贺绍文、魏稼撰写的《医学模式的新突破》;田从豁撰写的《新世纪医学模式———一个人类医学模式发展史的新里程碑》等文章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2008年2月,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谦益和中医药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课题:《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政策研究》报告中指出:

一是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全国医疗费用的80%, 采用新世纪医学模式可以减少医疗费用, 尤其可提高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并使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10年以上。

二是新世纪医学模式充分强调了非药物疗法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魏慧王强主任医师系统提出的“防治流行性感冒保健新法———新世纪医学模式应用”等全新应对“流感”的中医理念、思路、措施与方法 (如艾灸法、按摩法、火罐法、热盐包法、电吹风法和导引运动法等) , 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少培训和推广实践, 深受广大群众、专家与学者的欢迎与好评。党中央与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我国的防治流感工作, 2006年我国为预防流感拨了20亿人民币专款, 2007年、2008年又为此增加了拨款, 但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故建议应重视与推广防治流行性感冒保健新法———新世纪医学模式应用等全新应对“流感”的中医理念、思路、措施与方法。

四是高瞻远瞩地建议:应将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普及推广, 如五禽戏、八段锦、养生十三法等。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只有青少年的健康与强壮, 才有未来中国的富强与希望。

五是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讲师团, 征求志愿者, 到农村去推广非药物疗法, 为农村培养一批懂得、熟练非药物疗法和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的乡村医生, 这将大大地有利于我们实现《医改意见》的总体目标与落实胡锦涛主席的“社会要和谐, 人民要健康”的指示精神。

六是建议:不仅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的师生, 要学习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非药物疗法;而且全国西医高等院校师生、农村医务人员、社区医务人员、大中城市的医务人员与科研人员等, 也应学习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非药物疗法。同时指出, 只要通过短期训练, 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非药物疗法人人都可以学会一招半式, 而且可以用它随时应对某些疾病, 终生受益。这些都大大有利于我国医改总体目标的更好实现。

七是他们站在以国家利益为重, 以民族利益为重, 以中国与世界医学发展和进步利益为重的立场上, 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讲师团, 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 推广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这将大大地有利于提高中医在国际上的地位, 并有利于当下与未来医学本身的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国际合作司司长,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教授对作者说:“大力倡导非药物疗法、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新世纪医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很好, 这些也是我们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要研究、开发与推广的项目, 并表示愿意与中国女医师协会等一道, 大力支持与推广这些有利于医改与人民医疗保健的好项目。”

原国家卫生部科教司司长黄永昌教授, 在2008年同学聚会决定出一本书时, 他就将我与他合写的《以人为本医患互动让有限资源最大化———用新世纪医学模式推动卫生工作》一文纳入此书。当我们问他为什么时, 黄教授说:“现在的问题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受益于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情景十分动人。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邓良月教授对笔者说:他 (邓良月主席) 相信, 新世纪医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绝对是正确的, 它不仅可以不用花一分钱, 从基础到临床, 从理论到实践使全世界的针灸学科大大提高疗效, 扩大治疗范围与领域;而且对其它医学学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并明确指出, 世界诸种医学迟早都会朝着新世纪医学模式指出的目标与方向发展。

2 新世纪医学模式倍受关注和反响强烈事出有因

为什么一个新世纪医学模式会赢得这么多令人感动的关注与欢迎呢?!因为专家与学者们都睿智地看到:新世纪医学模式的推广, 将大大有利于人类七大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一是由有病治病型转为无病保健型;二是由药物疗法与免疫疗法转为药物疗法与免疫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相结合;三是由单一的被动 (医生的) 治疗转为被动 (医生的) 治疗与主动 (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的) 治疗相结合;四是由痛苦地病死而离开人间转为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与无疾而终;五是从二十世纪的疾病医学转为向二十一世纪的健康医学的方向发展;六是由当前中、外医学界, 单一的外源性医学转为向外源性医学与内源性医学相结合的未来医学的必然方向发展;七是由当前中、外医学界,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极力推崇, 转为发展与进步到对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医学模式的大力推广等许许多多的优势与丰富的科学内涵。因为新世纪医学模式紧紧地抓住了未来医学的核心之核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类自身显在与潜在的疗能、美能与智能等, 尤其是其大力倡导的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 来为提升人类自身的健康、长寿与美容服务, 来为我们人类诸种医学的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服务。这或许就是新世纪医学模式倍受关注和反响强烈的原因之一。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及其本质的高度哲学概括, 是医学科学思想论与方法论的总纲, 是指导人类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总纲。它产生于医疗卫生的实践活动, 又指导着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反映着人们对人类自身的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保健、美容、养生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之基本观点。不同之医学模式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 新世纪呼唤着新世纪医学模式。

(1) 有许多专家与学者从还原论、整体论、环境、生态、能量、信息、生物、全人医学、空间等, 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 提出了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医学模式的科学假设, 各种医学模式的提出, 都反映了人们对医学模式的重视与关注;反映了科学的进步;反映了社会与时代呼唤新的医学模式的早日诞生;反映了医学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的需求与渴盼。中国未来研究会医学委员会的专家与学者, 多年来, 下了大力气, 查阅了20多年来, 7 000多种报刊、杂志, 对所有医学模式的假设, 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认真研究、对比、实践、推广、验证, 发现:新世纪医学模式具备了许许多多其它医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与亮点, 它涵盖了当下与未来医学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的所有诉求。它是对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的反思、补充、升华和整合后的、更为先进的、完善的、科学的医学模式。它既涵盖了现代医学模式之全部内容, 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模式的不足。

(2) 国内外资料显示:目前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 各种急诊成功率也只有70%。为此, 推广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既有利于提高为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服务质量, 又有利于减少与避免误诊率, 还有利于使我国有限的医药资源最大化。

(3) 国内外医学界都承认:当下主流医学手段的三大法宝———杀菌灭虫、预防接种、药物手术, 对慢性病无能为力, 而我国独有的、疗效卓著的、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丰富多彩的非药物疗法, 在应对慢性病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应该为中国的医改、中国与世界医学的进步, 作出应有的贡献。

(4) 中国独有的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无论在农村医疗, 社区医疗, 大中城市医院, 全国高等中、西医院校, 与世界其他同行交流、合作、培训及推广等诸多方面都该作出应有的贡献, 并大有可为。

(5) 据知:早在2005年科技部的专家与学者, 就提出了建议:“要在全国设立非药物疗法办公室, 来推广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和非药物疗法, 当时, 科技部所有的领导都表示了同意和支持, 后来, 在专家评审时, 却被否决。据科技部的专家与学者分析, 其重要的原因是评审的专家对中医非药物疗法尤其是对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根本就不了解或知之甚少。”

3 内源性医学是中医的一项最伟大发明

中医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 它在贡献度、实用性、意义与价值等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为五千余年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至今还较为完整保存的传统医学体系, 这本身就是世间的一个奇迹。笔者以为, 人们说中医很伟大, 原因有很多, 其中之一: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是中医的一项最伟大发明。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总结性的医学文献———被有的学者称为世界医学的“圣经”———《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圭皋, 为历代中医的培养、临证、研究与教育的重要指导医籍, 它集先秦诸子百家医疗之术、养生之道、长寿之诀于一身。该书明确指出:中医由针、灸、砭、中药和导引按蹻几部分组成。有学者从学科的角度, 将它们分为针灸、中药、按摩、导引四类;笔者以为:它们还可有另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 它们中除中药是属于药物疗法外, 针、灸、砭、导引和按蹻, 则均是属于非药物疗法。《素问·血气形志篇》载:“形乐志苦, 病生于脉, 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 病生于肉, 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 病生于筋, 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 病生于咽嗌, 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 经络不通, 病生于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药, 是谓五形志也。”由此可见古人先贤, 除了“病生于咽嗌, 治之以百药”与“病生于不仁, 治之以按摩”和“醪药”相结合外, 对“病生于脉”、“病生于肉”与“病生于筋”的, 则均是“治之以灸刺”、“治之以针石”与“治之以熨引”的非药物疗法。由此也不难看出古人先贤早在《黄帝内经》时便高度重视非药物疗法的广泛应用, 高度重视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相结合应用。 (2) 《黄帝内经》其中的针、灸、砭、中药和按蹻这几部分都属外源性医学范畴, 现都有很大的发展, 即现代流行的针、灸、砭都被纳入了针灸学科。中药更成为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按蹻则发展成为了按摩学科。唯独有博大精深的导引医学, 是中医里独一无二的内源性医学, 由于其效果奇妙、风格独特与奥妙无穷, 属内源性医学范畴。加之它历来为拥有者所珍藏, 秘不外授, 只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单传, 从未被纳入过大学教材等原因, 故使当今有缘结识导引医学者, 屈指可数;系统学习、研究, 并将其应用于预防、临床、康复、美容与养生等医学领域者, 则更是少之又少、缺之又缺, 故使其渐成为中医里的绝学、世界医学里的绝学。

现在中国, 这一世界医学里独有绝佳的内源性医学即导引医学, 已被边缘化成为一直散失在民间的健身与养生方法, 急待挖掘抢救。笔者非常有幸于1952年结识杨少侯太极拳第三代嫡系传人, 而后花了50余年刻苦地反复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临床、总结、提高与创新, 始分别从导引医学的史、理、方、法、穴、医学模式与其在预防、临床、康复、美容、养生和公共卫生安全诸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有所领悟。自1977年起, 我用中、法、英文 (英文版由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 与中英文对照, 在国内外发表了18本专著与200余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 共计500余万字, 在世界各地发行, 受到读者、专家与学者一致好评。

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是富有神秘色彩的古老的东方文化宝库里一颗光芒四射、璀璨夺目的明珠。它集特有的呼吸运动、肢体运动与自我按摩于一身, 便于家庭成员在居室的方寸之地内领略习练其健与美的妙趣。它是调发身姿健、容貌美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 是提高自体免疫力的有效方式。

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不仅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中医精髓中的精髓。

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又集培补元气、安定情绪、坚定意志、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增寿延年等众多神奇效果于一身, 为历代医家巨匠 (如战国神医扁鹊、三国名医华佗、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等) 和道、儒、法、武等诸子百家所推崇。然而, 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局限, 前贤们终未能提高到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及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 (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生命衰老机制、未来医学与医学模式等) 的高度来认识它。笔者总结的一整套内源性医学———导引运动, 科学新颖、简便易学、行之有效, 它既融中西健身之长, 又集古今益寿之道。它是依据古今先贤与笔者数十年之潜心研究和临床经验, 针对健康、疾病及衰老的病因, 从动静相兼、身心合一出发, 它不仅有益于预防疾病, 而且有助于老年斑的消除, 有利于身心健康与长寿。2010年初我的两册彩色《每天5分钟看图学保健:新型抗衰保健按摩图解》、《每天5分钟看图防病痛:新型防病益寿按摩图解》与英文版《中医防治流行性感冒新法———新世纪医学模式应用》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出版后获得了专家和同道的好评。其中英文版的书, 是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本首次揭开内源性防治与外源性防治相结合应对流行性感冒保健新法神秘面纱的小书。

新世纪医学模式大力倡导之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 具有当下诸医学所不具备的特点。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根本不同于当今中、西医的被动治疗方法。它的镇静神经、安定情绪、活利气血、通经活络、调整身心、调理脏腑等多方面之功能, 是当今中、西医被动治疗方法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其还汲取了中国古代气功中具有防病治疾作用瑰宝的“喷气法”、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水晶体操”、中华武术里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气功拍打法”、传统的自我经穴按摩、现代穴位按摩美容法、健身法等之营养于一身。

由于新世纪医学模式内源性防治法与外源性防治法相结合的主动治疗中之导引医学, 拥有众多特点与优势, 故使新世纪医学模式较以往任何医学模式都更有利于提高疗效, 扩大了治疗范围及领域 (如预防、美容、养生等领域) , 有利于中、西医优势之互补, 有利于东、西方医学之互相交流、促进和发展。并常集防治流感、康复、美容、养生、减肥、催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而更符合当代与未来医学发展目的之冀望和发展。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1) 身心合一。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要求集中思想, 排除杂念, 身心合一、意气合一、内外合一、动静结合。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肌体内的自我潜在疗能。

(2) 一专多能、健美统一。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治疗康复的同时, 还能让练习者兼获强身、美容、养生的效果。

(3)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紧紧抓住与突出了中医之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论特色, 科学地将提高整体之健康水平与改善局部之微循环紧密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患者之健与美效果。

(4) 植根于中医理论。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既深深植根于中医理论之沃土, 又汲取了现代医学与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之营养。它不仅充分展现了阴阳、五行、气血、经络、三宝、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天人合一等理论的特色, 而且它亦是中医所有临床里唯一真正能充分展现天人合一之博大精深与优势, 且汲取了神经体液学说、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及生命衰老机制等理论精华之独具特色的美容、健身、益寿法。

(5) 可作为综合措施。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可单独施行, 亦可同当今中、西医的被动治疗方法配合实施, 以减少毒副作用和提高疗效。

(6) 自我健美。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常常无需他人帮助, 便能实现自我健美目的。如亚健康状态等症, 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则有良好的自我治疗、健美效果。

(7) 经济、简便易行。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习练者只要有明确的康复、治疗、美容要求, 选定适当的练习内容, 便可在家或适当的场地进行练习, 而不需要其它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8) 效果显著。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不仅能防治不少疾病 (如失眠、感冒、面瘫、腰腿痛、高血压、急性胃肠炎等) , 而且能使练习者强壮、健美, 益寿延年。

(9) 适用范围广。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内容丰富, 适用范围很广泛。适于不同人种、国家、民族、肤色、年龄、性别、病情和体质的人。总之其不仅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领域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且在美容医学、养生医学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中亦有极其光明的应用前景。

(10) 科学、灵活性强。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康复、治疗目的, 选择适宜的导引锻炼习练即可。如想减肥就按《经络减肥美形法》练习;想治感冒就按《治疗感冒新法》治疗;牙痛就按《治疗牙痛新法》施治;失眠就按《失眠防治法》治疗;想消除皱纹就按舒皱法、美容法、美颜法习练;想长寿就按延年法、抗衰法练习。

(11)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是中医学里的唯一, 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唯一的内源性医学, 它可用于预防、临床、康复、美容、养生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它不但可以单独使用, 而且可以与诸种外源性医学 (的防治法) 相结合, 这将会为提高疗效, 扩大治疗范围和领域,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让人类的有限资源最大化, 大大地节约医疗费用, 促进医学本身的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 开创21世纪医学与世界未来医学的崭新局面。相信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 内源性医学的开发利用, 必将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与美容作出其不可估量的贡献。

(12) 安全、无副作用。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只需按规章施行, 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安全、无任何毒、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祛病、健身、美容、益寿法。

由于新世纪医学模式大力倡导之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 拥有众多上述特点, 故使新世纪医学模式较以往任何医学模式都更有利于提高疗效, 扩大了治疗范围及领域 (如预防、美容、养生等领域) , 有利于中、西医优势之互补, 有利于东、西方医学之相互交流、促进和发展。并常集预防、治疗、康复、美容、养生、减肥、催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而更符合当代与未来医学发展目的之冀望和发展。

4 结语

鸡嗉囊中内源益生菌的初步筛选分离 篇8

鸡嗉囊位于鸡的食管颈段,在进入胸腔之前,其腹外侧形成囊状膨大的薄壁憩室,称嗉囊,其作用是贮存、软化、发酵食物。正常情况下,食物在嗉囊内贮存3~4h,最长可达16~18h。鸡嗉囊内是良好的内源益生菌栖息场所,定殖着大量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拟杆菌、梭菌、肠杆菌等。作者利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和马丁氏琼脂培养基筛选益生菌,分别进行好氧、兼性好氧培养,平板划线分离筛选出纯益生菌,观察其菌落形态特征的,并对细菌进行革兰氏试验和一系列生化实验,初步确定益生菌种类为细菌的链球菌属、乳酸杆菌属、真菌的酵母菌属。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

pHS- 25 型酸度计;YXQ-LS-30511高压灭菌锅;SPX-150B-Z型生化培养箱;HS-840u净化工作台;水浴锅;显微镜;电光分析天平。

1.1.2 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粉;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橡皮泥;滤纸;NaCl;葡萄糖;KH2PO4;MgSO4;NaOH;95%的乙醇;苯酚;焦性没食子酸;生理盐水。

1.1.3 培养基

①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溶液A:美蓝0.6g、95%乙醇30mL;溶液B:KOH 0.01g、蒸馏水100mL分别配制溶液A和溶液B,配好后混合即可。

②革兰氏染色液:

溶液A结晶紫2.0g、95%的乙醇20mL;溶液B:草酸胺0.8g、蒸馏水80mL。先将溶液A稀释5倍与溶液B混合即成。

③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1.5g,蛋白胨5g,NaCl 2.5g,琼脂7.5g,水500mL,112℃灭菌30min。用于细菌培养。

④马丁氏琼脂培养基:

葡萄糖5g,蛋白胨2.5g,KH2PO4 0.5g,MgSO4 0.25g,琼脂10g,调pH为酸性,水500mL,112℃灭菌30min。临用前加入0.03%稀溶液5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2%去氧胆酸钠溶液1mL(预先灭菌,临用前加入)。用于真菌培养。

⑤菌种鉴定培养基:

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明胶、吲哚、硫化氢、葡萄糖发酵试验用培养基均按照文献[6,7]配制。

1.2 方法

(a)好氧培养: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置培养箱中按照生长条件培养[8]。

(b)兼性培养:采用CO2培养法-烛缸法:在细菌培养中,有少数细菌在含有5%~10% CO2的环境下方能生长。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置于玻璃干燥器和其他可以密封的玻璃缸中,在其中点燃一小段蜡烛,加上盖(盖边涂上凡士林以防漏气)约1min左右蜡烛自然燃灭,此时缸内氧气已被消耗,缸内所含二氧化碳5%~10%。注意蜡烛不易太长,而且不宜靠近缸壁,以免因局部玻璃过热而破裂[7],二氧化碳培养法如图1。

1.3 实验步骤

(a)样品采集:新鲜鸡嗉囊一只,从中提取一定量内容物(最好靠近膜壁),放无菌水制成溶液,两层纱布过滤得原菌溶液。

(b)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烧杯、玻璃棒等高压灭菌121℃、15min。配制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并调节pH 6~7,灭菌121℃、30min。取出后向马丁氏纤琼脂培养基加入0.03%链霉稀释液100mL,2%去氧胆酸钠溶液2mL(预先灭菌,临用前加入)。

(c)取1%原菌液于已灭菌试管中,酒精灯下挑取菌液用连续划线培养法将其分别接种于细菌初选培养基和真菌初选培养基中。其中细菌分为好氧培养基、兼性培养基;真菌分为好氧培养基、兼性培养基。38~40℃下培养24h后,分别挑取好氧、兼性细菌和真菌的单菌落,再用连续划线法进行第二代、第三代分离培养。兼性细菌要分别挑取三种不同的菌落分别培养。

(d)挑取好氧、兼性的细菌和真菌第三代菌落做切片、吕氏碱性美蓝染色、革兰氏染色,显微镜(1 600×)观察。菌种于4℃保存。

1.4 属的鉴定

进行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定菌种[9]。

2 结果

2.1 好氧细菌

菌落呈乳黄色浑浊状,圆形,边缘较整齐,表面可观察到同心圆,直径2~4mm。好氧菌生长快,菌体较小,排列较紧密,数量多,没有芽孢,细胞不运动,革兰氏阳性。经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进行葡萄糖发酵试验,为同型发酵(只产酸不产气),即可确定为链球菌属。油镜下放大观察如图2。

2.2 兼性细菌

菌落圆形,边缘较整齐,表面有明显的突起,无芽孢,不透明。繁殖较快,48h后即可倒二次平板。菌体细小,直杆状,单个或呈短链如图3。革兰氏阳性菌,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均为阴性,可确定为乳酸杆菌属。

2.3 好氧真菌

菌落总体呈白色,晶亮型,呈不规则圆形,粒状,紧紧相连。好氧类真菌生长较慢,48h后才有零星菌株出现。菌体椭圆形,许多为芽状,如图4。

2.4 兼性真菌

单个白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繁殖较细菌慢且数量较少。菌体卵形,个体较大,个别连在一起呈链状或藕节状,初步断定为酵母菌。如图5。

3 讨论

实验得到好氧、兼性细菌和真菌,初步确定为乳酸杆菌属、链球菌属和酵母菌属。与文献[10]报导从鸡的小肠筛选乳酸杆菌相比,本实验从鸡嗉囊筛选到益生菌种类多,方法简单可行,为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益生菌利用以及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目的:利用酸性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对鸡嗉囊内的内源益生菌进行筛选。方法:通过好氧、兼性好氧培养、划线逐层倒平板分离筛选,观察表观和一系列生化实验鉴定所筛选的益生菌。结果:初步确定益生菌有细菌的链球菌属、乳酸的杆菌属、真菌的酵母菌属。

关键词:鸡嗉囊,益生菌,筛选,分离

参考文献

[1]杨汝德,林勉,陈惠音.益生素及其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00,28(1):29-31.

[2]Fuller.R.Probiotics in l’titan and animals[J].J.Appl.Bateriol.,1989,66:365-378.

[3]李妍.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特性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2,6:25-30.

[4]Brashears,M.M.,S.E.Gilliland,and L.M.Buck.Bile salt deconjugationand cholesterol removal from media byLactobacillus casei[J].J.Dairy Sci.,1998,81:2103-2110.

[5]Gerald W.Tannock.Studies of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A Prerequisite forthe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s[J].Int.Dairy Journal.,1998,8:527-533.

[6]J.P.Dahiya,D.C.Wilkie,A.G.Van Kessel,M.D.Drew.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necrotic enteritis in broiler chickens inPostantibiotic era[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129:60-88.

[7]胡建和,王丽荣,杭柏林.动物微生物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6-405.

[8]诸葛健,王正祥.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M].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524-528.

[9]布坎南R.E.NE吉木斯.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M].8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677-729.

内源微生物 篇9

《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建筑工人坐下来一起吃午餐,其中一个打开便当就抱怨:“天!肉卷三明治……我讨厌肉卷三明治。”他的朋友什么话也没说。隔天两人又碰面吃午餐,同样地,第一个工人打开便当往里面看,这次他更火大了,说:“怎么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肉卷三明治!我讨厌肉卷三明治!”他的同事一如前日,仍然保持沉默。第三天,两人又要准备吃午餐,第一个工人打开便当盒,又大叫起来:“我受够了!日复一日都是一样的东西!我要吃别的东西!”他的朋友想帮点忙,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干脆叫你太太帮你做点别的?”他满脸疑惑,答道:“你在讲什么啊?我都是自己做的午餐。”

如果抱怨自己做的午餐味道不好,还可以理解,抱怨自己做的午餐为什么没有改变品种,着实不能理解?或许这个故事并不一定真实,它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抱怨源于单调,单调源于心理状态。在温饱无愁的社会里,最折磨人的就是单调枯燥的生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困,这也从反面证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满足后,应该追求精神生活世界,当精神世界出现贫困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问题,甚至会重新回归到对物质生活的畸形索取上。对于那位抱怨的工人来说,其实他并不是抱怨三明治,而是抱怨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因为三明治是他亲手做的,他完全可以改变午餐的品种,可是他没有,因为就算改变了午餐的品种,也不能改变单调枯燥的生活,他只是借此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以从他的抱怨中看到,他的抱怨在升级,第一天是“抱怨”,第二是“火大了”,第三天是“受够了”,一个人如此长期处于这种抱怨的精神状态中,会产生怎么的结果呢?

叔本华说过:“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可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心灵的平和及满足”是一种肥沃的精神乐园,可是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是很贫瘠的,因为贫瘠所以渴望营养,而精神的营养绝不是仅靠物质可以替代的。相反,物质的优越会催生这种贫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落差加大,会使个体处于一种矛盾的激化状态之中,这种激化状态会导致亚健康,为职业倦怠打通了一条“光明大道”。没有人甘愿满足,感觉不到满足,就会抱怨,抱怨的开始,也就是浪费健康生命的开始,其实许多人就是这样浪费健康的。

许多研究证明,具有共同抱怨对象的个体易形成一个群体,可以使其关系在短时间内得到融洽。可是这种关系的纽带是一种“假共同语言”,事实上是在传递不满和消极怠工。教师的办公室中各种抱怨声不断,虽然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的抱怨并不能有任何改变,可是大家却乐意。当一位教师在抱怨时,其他教师也举出类似的问题,大家相互叹息,此时很少见到异样语言,当然也不能见到,否则就是自找麻烦,会遭到群体的攻击,因为这种抱怨的本身并不是真正关心教育,而是在发泄不满。群体对这种抱怨是认可的,缺少反思的锤炼。在抱怨教育问题上,体现了教师群体的最佳和谐状态,而事实上,教师群体并不是一个和谐的群体,除了少数几个具有共同的抱怨对象之外,已经被一个美丽的词汇“竞争”占据。

抱怨导致消极心理,特别是群体性抱怨,它更是一种心理消极的易燃物,它耗尽了健康的能量。许多教师,在教育问题上缺少共同语言,而在抱怨上往往抱成一团,它不但在消耗个人能量,更是在异化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群体的可怜与可悲就在于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现实层面上也是弱势群体的典型症状,只能通过抱怨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抱怨的表面是一种发泄,语言的快感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任何幸福,可是谁也不愿意放弃它,因为能平和它的渠道太少。抱怨对精神生活却是一种麻痹,持久的效应是对反应的迟钝,久而久之,在缺少变化的教学生活中,抱怨的土壤越来越肥沃,改变的力量却越来越软弱。每天生活在“三明治”中,却失去反省的能力。

许多教师的精神状态与抱怨“三明治”的建筑工人相似,或正在逼近。不满现实生活状态的本身,绝不是件坏事,它是积极进取,改变的动力。可当改变的途径受到阻遏的时候,抱怨成为了教师的最后一根自我安慰的稻草,它使教师的精神生活浸渍在麻痹之中,高强度的劳动催生着亢奋背后的倦怠,忙碌成为了失去创造性的最佳保护伞,在单调的生活中忙碌无异于使教师更加碌碌无为。教师的职业倦怠绝不是表面上的消极,而是一种外表的积极亢奋来掩饰内心中精神生活的匮乏。教师群体本是精神生活的守护者,可是如今守护者本身开始缺乏精神生活,这会加速教育的畸形发展,教育的这列火车正在驶向背离教育的方向。教育行政机构应该要为教师群体疏通各种阻遏精神生活滋养的障碍,而不是一味地让数据说话,要让教师有话语权,抱怨的本身就是失去话语权后一种消极的反抗,它会让教育也变得消极。

上一篇:查找问题下一篇:国防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