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

2024-05-06

东北粮食主产区(精选八篇)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1

一、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和行为调查

2009年暑期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共计36个行政村当地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态度、行为等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样本共700份, 回收629份, 其中有效数为498份, 调查问卷回收率达89.86%, 有效率为79.17%, 其中, 黑龙江省193份, 吉林省174份, 辽宁省131份。调查对象为乡镇和行政村居民, 统计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涉及农产品种植的共有467份, 没有参与农产品种植的有31份, 各省的调查情况见表1, 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调查、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调查等的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主要是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询问等。

(一)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调查

了解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 是分析农户行为的重要基础。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保护活动的自觉性、动性强弱, 而农户自觉性和主动性又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从农产品优良新品种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肥料实施、农药实施、灌溉技术等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汇总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结果, 并对统计数据加以分析, 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优良品种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优良品种的农作物推广对农业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而且还可以改良农作物品质, 其优良性主要表现在丰产性、抗病虫害、抗旱等方面, 并且某些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扩大种植区域, 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其价格水平一般相对较高。

根据调查,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情况是, 农户“对优良品种非常了解”的占47.6%, 这部分农户对于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 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 抗旱农作物品种等等都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而对“优良品种比较了解”的农户占51.8%, 这部分农户可能只对某一种或者几种优良品种比较了解;选择“对优良品种不太了解”的用户有30户, 为0.06%, 这部分农户并不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都表示对“优良品种的农作物”仅是听说过, 但对具体的“优良品质”并不清楚。

调查问卷统计,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选择农作物品种的主要依据是种子价格是否合理, 其比例占36.7%, 也就是说农户在选择新品种时首先考虑新品种的价格, 只有农户接受得了的价格有利于品种推广应用;另外分别有23.8%的受访农户主要是看已经种植过该品种的其他农户的经验;18.9%的农户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来选择新品种, 这表明农户决定是否种植新品种农作物时凭借其他农户的种植收益情况和自己多年的经验。根据农户这一特点, 种子公司和种子站可以向农户低价提供新品种, 让其进行小面积试种, 让农民能够亲眼看到新品种的种植情况和新特性。另外约8.6%的农户选购新品种是因为政府鼓励, 5.3%的受访农户选购新品种是相信种子销售人员的介绍, 4.5%的农户因为看到电视、报纸宣传才选购新品种, 还有2.2%的受访农户表示自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行选择新品种的。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户自主经营权的不断扩大, 农户越来越通过自己判断来选购新品种, 国家的干预和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选购农作物新品种的辅助工具。

2.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分析。

农业技术服务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据调查问卷汇总,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进行服务的形式主要有定期举行培训, 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 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 由种植大户带动, 技术员个别辅导等。其中, 最受农户欢迎的是技术员的个别辅导, 占33.7%, 农户通过与技术指导员面对面交流, 可以针对面临的具体问题, 详细地咨询农业技术员, 但这种形式成本比较高, 要求农业技术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 同时要求技术员投入大量精力, 在现阶段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下, 面对面的咨询这种方式还不能普及;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是第二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服务形式, 占28.3%, 这些资料可以保存下来, 供农户随时翻阅;第三受欢迎的服务形式是种植大户的带动, 占24.4%, 种植大户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在邻里之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并且种植大户十分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流通和变化, 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同时也愿意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情况传授给邻居, 因此, 大量农户希望通过种植大户的带动应用新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定期举行培训和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等形式, 虽然内容相对丰富, 并且通过声音、图像、画面等比较形象的方式进行传授, 但是由于培训班开课时间间隔比较长, 举办目内容相对固定, 不能满足农民广泛的技术需求, 因此仅有8.5%和5.1%的农户选择这两种形式。

关于农户实际生产中选择农业技术服务方法的情况是, 29.6%的农户选择到乡镇农技站咨询, 27.5%的农户选择去村里或者邻村种植大户进行咨询, 22.6%的农户选择有问题时打电话给技术员, 这表明农户最希望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 随时与技术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解决实际问题。

3.化肥、农药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存在十分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现象, 使耕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使用化肥量,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近三年平均水平分别为:61.62、93.12、80.49t/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2]。同时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农户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 防治病虫害, 有逐年加大农药使用量和使用品种的趋势。调查汇总, 知道化肥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成块, 理化性状变劣从而导致肥力下降, 其中还有48.5%的农户了解化肥过量施用, 相当一部分化肥未被利用, 就直接流入水体, 导致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数量增多, 致使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91.6%的农户认为农药的大量使用, 会致使相当一部分农药滞留在农产品中, 从而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 其中还有76.8%的农户了解大量的使用农药, 造成了有毒物质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调查农户中, 没有人表示对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因此可以看出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化肥、农药给当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东北粮食主产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燥多风, 夏秋季节雨热同期。当春旱发生时, 往往河流干涸, 加之近年来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 旱灾情况愈来愈严重, 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从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节水灌溉程度来看, 67.3%的受访农户表示非常了解;29.3%的受访用户表示比较了解;只有17户表示对节水灌溉不了解, 这部分农户主要来自未进行农产品种植的农户, 他们表示知道节水灌溉技术, 但对技术的具体内容不了解, 主要原因是农户对节水灌溉不感兴趣, 或农户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

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支撑充分性时, 73.7%的农户认为设备支撑不够充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农户认为积水灌溉技术的设备建设成本太高, 渠道防渗、管道输水以及喷、微灌技术的建设需要资金农户所承受不起, 政府的支农资金不能承担全部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因此到目前为止, 当地农村有仍有近1/5的村子仍采用土渠的方式进行灌溉。

(二)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调查

1.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意愿调查分析。

农户的参与意愿反映了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积极性。在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调查意愿程度的问题上, 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与的农户占87.7%;不愿意参与的农户占12.8%, 其中大部分农户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由此可见,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还是得到广大农户的大力拥护的。

进一步调查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原因, 其优先顺序:农作物单产高, 收益好, 占54.6%;节省劳动力, 占43.2%;可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 占38.7%;节省时间便于从事其他劳动, 占35.5%。不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原因排序为:抗逆品种、有机化肥价格高;节水灌溉成本高;并未种植农作物;熟悉原来品种的种植技术;习惯原有的生产方式等等。由此可见, 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关注点在于农产品收益的程度。

2.农户参与的决策类型调查分析。

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类型调查有助于我们解析农户的行为心理变化过程。汇总了调查问卷的数据情况, 发现17.9%的农户是属于自主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类型, 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自身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的意义, 主动地参与;59.4%的农户属于从众自愿参与, 这部分农户一开始持有观望态度, 发现自主参与的农户获得收益有所提高, 因此也自愿参与, 被动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占22.6%, 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是经别人劝说而被动从众参与的。

选择自愿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 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高, 在土地种植上有着较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被动参与的农户, 其多为保守型农户, 有着从众的心理, 往往导致自身在生产生活中得到的收益也较主动的农户少。

二、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第一, 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 并且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04年国务院安全发展中心成立了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 到目前为止, 相继有150余位学者参与了该项课题研究[3], 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研究工作。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条件, 2006年4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顺利通过, 2009年6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顺利通过, 这表明作为国家优先解决的重点主题之一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做到有法可依。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农产品营养丰富、品种优良, 口感好, 而且更加关注施用化肥量, 农药残留量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二, 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是以农户为调查的基本单位, 因此受访的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习惯等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的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18-60岁劳动力, 其中18-30岁的劳动力占14.32%, 30-45岁, 占56.4%, 45-60岁的占29.28%;其教育程度为初、高中的超过65.5%, 小学或者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将近30%, 还有大约4.5%的农户为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

从理论上说, 农户年龄越大, 其接受信息的能力就越差, 旧的思想观念也可能比较顽固, 因此比较保守,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也可能较低[4], 并且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 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 更加不愿意接收新知识和新事物, 因而其参与的意愿可能越低;相反年龄相对较年轻的农户, 其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开放, 容易接收新知识, 新事物, 其判断力和观察力相对来说比较敏锐, 其参与退耕意愿可能更高。

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其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 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 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 其视野也更为开阔, 其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收能力也相对较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被作为国家优先考虑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户主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关注, 对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 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更为理性。

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是农户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决策的基础, 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越高, 通常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越高。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政府的宣传和农户的信息接受能力有关。

在以往生产经营情况上, 户主一旦形成某种生产经营习惯, 往往很难做出改变。户主的生产经营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家庭参与的决策类型。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往往分为农业生产经营和非农业生产经营两个部分, 有的农户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 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比较关注, 其参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相反, 有的农户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 其经济来源并不依靠农业生产, 那么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程度自然会低, 其参与的肯能行就不大。

三、对策建议

第一, 关于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培育。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区域调查中, 发现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优良品种都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 也希望购买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但是其种子价格水平较一般农作物种子高出大约15%-30%, 某些品种甚至高达50%。这直接影响了农户的购买积极性。因此, 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在支农项目中, 播出一部分资金, 用于对优良品种的补助, 以降低其价格水平, 鼓励农户选购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第二, 关于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模式。有当地政府出面在相邻几个村子里面设置农业科技示范户, 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对周围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户主必须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思想相对开放, 接受信息的能力, 创新能力相对较强,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高。县、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必须定时对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 农忙前技术指导, 以及田间实际指导, 使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可以帮助周围农户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 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 关于化肥、农药实施。绝大部分农户意识到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 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近年来, 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却逐年增加, 因此, 国家政府一方面应该出台政策限制无机化肥和剧毒农药的生产,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的研制以及精确施肥技术的研究, 并同样对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进行价格上的补助, 鼓励农户进行购买。

第四,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各个城市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 专门用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并在管理方法上进行改进。政府组织管理手段的创新一方面以法律手段作为管理方式的主体, 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为主。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对于目前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一些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短期内难以适应和接受实行节水灌溉过程中一些基础工程建设投入较高可能带给他们的利益损失, 这就要求配套运用以上方法。政府组织应该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 增强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题的认识。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从统计情况来看, 东北粮食主产区绝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并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 (2) 东北粮食主产区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决定了大方向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户内部方面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参与与否。 (3) 针对调查汇总在优良品种选择方面、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化肥、农药实施方面、节水灌溉方面出现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广研究[C].中国博士论文集, 2008.

[2]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 2009 (3) :52-56.

[3]陈锦, 王振平.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5 (6) :28-30.

生态补偿不能忘了粮食主产区 篇2

而国家在制定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时,粮食主产区也应纳入生态补偿政策的扶持范围,让国家的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覆盖粮食主产区。

现在只解决了“有地可种”

粮食是国家自强、民族自立、民生保障的基本战略物资,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粮食主产区是提供商品粮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特殊的保护政策,事关国计民生,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从社会和民生的角度看,粮食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粮食生产是一种带有社会公益性的行为;从产品生产效率的角度考察,粮食是一种自然与市场风险大、供给与需求弹性小、投入回报率低的产品。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保护粮食耕地和支持粮食生产的补偿政策,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粮食主产区具有生产粮食产品和生产生态产品的双重功能。粮食生产一方面是利用自然、消耗资源、形成排放的粮食产品产出过程,但同时也发挥了保护生态、美化田野、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消化排放、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的作用。因此,将粮食主产区纳入生态补偿政策的扶持范围,或采取与禁止开发区基本相同的补偿政策,既是国家主体功能区配套扶持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对主产区粮食耕地的生态关怀。

将粮食主产区纳入限制开发区,只是从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设计和制度安排上,解决了粮食主产区“有地可种粮”的问题;将粮食主产区纳入生态补偿政策的扶持范围,则可以从政策引导上解决粮食主产区“有地会种粮”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谁种粮谁得补贴

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专节论述,强调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那么,尚未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的粮食主产区应该如何实现补偿扶持?

科学合理地界定粮食主产区的范围。粮食主产区应当包括目前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也应当包括其他非粮食主产省份中主产粮食的地市和县市,只要能达到一定的生产量和调出量、能为保障所在区域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的市县都可视同粮食主产区。

将粮食主产区列入国家和省级政府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支持政策的重点保护范围,视同规划区域内的禁止开发区给予稳定、可靠的补偿政策支持。

免除粮食主产区历年形成的全部粮食财务政策性亏损挂账,不让粮食主产区政府背着“产粮越多、亏损挂账越多”的历史包袱来发展粮食生产。

依法确定粮食生产区域,划定粮食生产区耕地红线,确保全国16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用地,国家按实际粮食种植面积实行生产补贴,按当年粮食外调数量实行商品粮调出挂钩补贴,谁种粮谁得补贴,谁调出粮食谁得实惠。

结合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支持和鼓励农村粮食耕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和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国家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土地向优势生产要素集中,培育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农庄经营模式,实行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相吻合的现代粮食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走上节水、省地、低耗、优质、高产、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3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粮食利益补偿,利益补偿机制

为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在实现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增加、种粮农户收益和地区经济总量同步提高的同时保证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粮食利益补偿机制,以实现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补偿。

一、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和客体

(一)补偿主体

在粮食利益补偿机制中,可以认为能够为粮食利益补偿提供补偿资金的即为补偿主体。对于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而言,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包括中央政府、黑龙江省地方政府、 各关联粮食主销区及社会组织。

1.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虽然不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正外部性的直接受益者,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导者应成为粮食利益补偿的第一主体。只有中央政府成为粮食利益补偿的主体,才能有效实现补偿效率的最大化,使粮食生产社会效益和粮食安全保障效益的支付成本得以保证。

2.黑龙江省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内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直接负责人,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应为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执行主体,提供财政支农的配套资金、合理分配各项补偿资金比例等。

3. 各关联粮食主销区。作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直接受益者,粮食主销区有义务承担粮食生产的成本,通过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成为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主体。

4.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通过合法的运作方式募集资金,从社会公益性资金支持的角度充实粮食利益补偿基金池,提供粮食利益补偿所需资金,成为补偿主体。

(二)补偿客体

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客体即为直接参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承担了粮食生产成本、自然灾害和粮食市场价格管控等造成的直接损失的个人或组织。因此,对于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而言,补偿客体包括种粮农民、农业合作社及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市、县政府,且主要以农民及农业合作社为主。

二、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范围

补偿的范围以2011年黑龙江省财政厅联合黑龙江省农委对黑龙江省耕地性质及享受补贴的面积为依据。其中,融合了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粮食直补资金面向黑龙江省内的实际粮食生产者,良种补贴则以农技推广的受众为指向对象,农机购置补贴以国家政策引导为依据,面向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三、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方式

粮食利益补偿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着黑龙江省种粮农民所得补偿收益的增长速度和幅度,因此,以粮食利益补偿基金为核心,利益补偿方式主要表现为将粮食补偿资金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的粮食直补资金、为种粮农户提供优惠价格的良种及农业机械的种粮成本间接补贴资金。

(一)粮食直补资金

依托于中央政府的专项财政补贴和粮食主销区的转移支付基金形成面向黑龙江省的粮食补偿专项资金,将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并为粮食直补资金。通过将黑龙江省内粮食生产者种粮面积和商品粮产出量结合起来实现累进补贴的方式,规避单一补偿依据所出现的补偿不到位问题。粮食直补资金的累进补偿以黑龙江省内种粮农民的实际播种面积为基础, 根据当年出售粮食数量的水平设定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而实现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二)种粮成本间接补贴资金

该补贴是对良种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的整合,并逐渐面向农业合作社,通过明显降低各类型农机具的购置费用和以良种推广为平台的优良种子的价格,降低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支出。

四、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

黑龙江省对于种粮农户的利益补偿标准应能保证农户种粮的收益不低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或务工所获取的收益。因此,补偿标准必须经过科学的核定,按照粮食利益补偿方式的不同,粮食利益补偿标准的设定包括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标准及种粮成本间接补贴资金的发放标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标准

融合了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新型粮食直补资金以种粮农民的补偿面积、粮食产量为基础,根据当年粮食产品价格指数变动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率、通货膨胀率设定。

(二)种粮成本间接补贴资金的发放标准

种粮成本间接补贴以原有的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为基础,将良种补贴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结合起来,面向黑龙江省内使用良种的种粮农户或农业合作社,按照普通种子相同的价格给予提供,并由国家财政以粮食调出量为依据提供农技推广的专家费和教育经费;农机购置补贴在黑龙江省现行补偿种类和补偿金额区间的标准下,根据当期市场价格上涨指数进行核增, 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涵盖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耕整地机械、动力机械7个大类和16个小类,补偿金额最低为120元/ 台,最高18万元/ 台,每种品类的农机在不突破国家制定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黑龙江省农机具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稳定农业机械投入成本,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资金来源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利益补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粮食风险基金、粮食安全税、关联主销区土地出让金提成及社会募集。

(一)粮食风险基金

粮食风险基金是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 目前由国家财政全额承担,黑龙江省不再配套,但现有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金额很难满足补偿机制下粮食利益补偿的需求,必须拓宽粮食风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对粮食风险基金、地方粮食储备基金、粮食发展基金等进行整合,吸收社会资金,提高粮食利益补偿基金的上限。

(二)粮食安全税

在商品粮流通环节尝试征收粮食安全税,以税收方式保障补偿资金稳定获取是较为有效地增加动态粮食补偿基金的途径。从理论上讲,所有享受到黑龙江省商品粮生产外部性的组织和个人都应作为粮食安全税的纳税人,粮食安全税的纳税人应该是商品粮的最终消费者,但不包括自给自足的种粮农民。粮食安全税的征收应以商品粮消费量为税基,税率的设计可以借鉴消费税的方式,采取比例税率,按照固定的税率进行征收,推行低税率、广税基的方式,由国家统一征收,并统一划归至粮食利益补偿基金。

(三)关联主销区土地出让金提成

粮食主销区将农业用地特别是粮食生产用地转作非农业用途是主销区粮食调入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接受黑龙江省商品粮调入的主销区有义务提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提高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基金的存量,而该部分资金从关联主销区的土地出让金中按照规定比例提取是当前最为合适的途径。中央政府可以根据各粮食主销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出让情况确定土地出让金提成的比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各市、县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要求,与黑龙江省相关联的粮食主销区用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土地出让金提成比可在5%~8%的区间内,以兼顾粮食关联主销区与黑龙江省两者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社会募集

在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等部委的授权下,黑龙江省政府可以尝试通过社会募集方式为粮食利益补偿基金筹集资金,吸纳有关企业、组织的私人投资,接受有关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甚至可以借鉴福利彩票的模式发行粮食安全彩票, 将募集的资金归入粮食利益补偿基金中,有效提升粮食利益补偿基金存量。

六、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运行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包括中央政府、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和关联粮食主销区,补偿客体包括黑龙江省内的种粮农民、农业合作社和黑龙江省内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地方政府,各主体和客体以粮食利益补偿基金为核心,推动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运行。

由中央财政支付的粮食风险基金、粮食安全税、关联粮食主销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及社会组织筹集资金形成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基金。其中,粮食风险基金来源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关联粮食主销区则从其当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提取部分比例的资金投入粮食转移支付资金中,同时,黑龙江省及关联粮食主销区的粮食消费者通过向中央政府缴纳低税率的粮食安全税,通过税收资金的转移支付补充到黑龙江省动态粮食补偿基金池中,社会则通过发行彩票、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纳入资金池中。在粮食利益补偿机制中,各方资金共同汇集形成的粮食利益补偿基金通过粮食直补资金和间接补贴资金形式发放给补偿客体,从而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种粮农民的收入。具体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财政厅,省社会科学院,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课题组.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问题和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5)

[2]刘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沈琼.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经济分析[J].世界农业,2014(5)

[4]孙顺强,李宏婧.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理论依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4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8期, 题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刘亚彬博士和刘黎明教授。

中国水旱灾害发生具有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季节性强等特点, 成为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受近年来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异常的影响, 中国粮食主产区面临的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约2 270万公顷, 约占灾害面积的60%, 因旱灾年均减产粮食154.1亿公斤。此外, 中国还有大约每2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洪灾, 受洪涝影响的面积年均约667万公顷。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 粮食主产区的食物供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有必要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分析, 为食物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家科技部“综合风险防范 (IRG) 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BAD20B00) 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综合食物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40940001) ”项目的支持下, 研究者采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检索平台的粮食主产省 (区) 水灾和旱灾成灾面积以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 运用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旱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 结果表明: (1) 粮食主产区面临的水旱灾害风险压力较大。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的风险概率均以1~2年一遇为主, 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的情景已成为小于2年一遇的常态风险, 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10%、15%和20%时, 呈现出水旱灾害高、中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 (2) 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大于水灾风险。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时, 旱灾的风险概率为小于2年一遇, 水灾则集中在1~4年一遇, 而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20%时, 旱灾的风险概率为2~12年一遇, 水灾则为大于12年一遇。旱灾风险与水灾相比, 发生的周期更

W短, 频率更高, 风险相对更大。 (3) 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中国粮食主产区水灾风险空间分布特点为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多为中度风险, 而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为低风险区。与水灾相反, 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的空间分布趋势则是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以高、中风险为主, 而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则相对较低。O这项研究成果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对其风险进行预警防范显示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 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和长效防范机制害仍是影响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主要, 把因因素,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水旱灾害导致的食物减产损失尽可, 能降到最低应根据水旱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力度 篇5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关注的重点领域, 他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自己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力度, 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粮食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夏涛指出, 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稳定了种粮农户的收益预期, 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 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但粮食价格增幅明显放缓, 已逼近“天花板”。而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特别是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涨幅较大, 粮食“地板”越来越高, 种粮比较效益仍然较低。

“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覆盖面较小, 无法对所有主产区进行转移支付, 且奖励数额较低, 无法弥补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而丧失二三产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夏涛指出, 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农业, 不仅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还要配套农业发展资金。“由于商品粮含有主产区政府的补贴, 当粮食调往经济发达的主销区时, 这部分补贴也随之调入经济发达的主销区, 形成‘穷省’补贴‘富省’的不合理现象。”

为此, 夏涛建议, 中央和主销区共同对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中央是当前粮食产销格局的制度设计者, 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也是公共产品最有效的供给者, 应该在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 夏涛认为, 主销区粮食无法自给, 必须从主产区调入粮食才能满足需求, 是当前国家粮食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 因此, 粮食主销区也应对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 “中央和主销区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 补偿金额根据粮食调出量核定, 多调多得, 少调少得。”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6

1 创新育种方法和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

1.1 传统育种手段是基础

虽然传统育种手段比较落后,但是传统育种技术是一切新技术的原始基础。通过传统育种工作,才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技术能够降低传统育种的盲目性,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但不能一步到位,在后代处理上还需利用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后代选育。

1.2 整合种质材料的优异互补遗传基因

无论是哪一种育种技术,都是整合种质材料的优异基因,剔除影响产量、抗性的不良基因,实现产量、抗性的最佳统一。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对各种质材料的遗传性状、遗传能力有清晰的掌握,能够合理地组配种质,达到优异性状的相互结合并稳定遗传。

1.3 提高品种的光合效率、资源利用率

超级小麦不仅要求产量三要素协调,而且需要提高光合效率和资源(包括水、肥、气、热等条件)的利用效率。例如,小麦叶片清秀,旗叶小而下披,穗下节细而长,穗层分布合理,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光能。在资源利用率上,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耐肥、抗倒伏、抗干热风等某一方面的特殊优良性状。这就需要育种工作者能够充分掌握各亲本材料所有的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才能选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广适的优良品种。

1.4 把握育种方向,实现育种新突破

育种目标的制定是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育种者的观点不同,但对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配合力,尤其是所需的某一性状要了如指掌。不管是品质育种、抗病育种还是生态育种,育种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如要提高某品种的成穗率,首先选择相应的材料,而且在亩成穗方面配合力非常强,其它方面配合力相对较弱,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制定完善合理的育种目标,结合完美的后代选择技术,才能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1.5 依据自身条件,合理采用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离子束诱变技术等都能大幅度提高选择的目的性,缩短育种年限,早出品种,多出品种。但是,由于各单位经济条件不同,在采用新技术上也会有较大差异。建议育种单位领导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配置育种设备,提高育种手段,让育种科技走进育种实践。

2 采用最新栽培技术,摒弃原始栽培模式,实现小麦产量可持续增产

目前,南阳地区大面积采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栽培模式,肥料一炮轰,播种人工撒籽,水分全靠天,病害防治随意。传统栽培耕作模式投入高,浪费多,产量、效益低,采用新的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降低投入,提高水、肥、气、热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小麦单产和效益。

2.1 防止低温天气对小麦幼穗的伤害

选好良种,适时播种。在不能保证适期播种的情况下,宁可晚播5天不早播2天。超时早播后小麦分蘖早,起身快,提前进入幼穗分化阶段,易受冻害,造成大分蘖死亡,穗部籽粒缺位。适时播种有利于形成壮苗,达到小麦安全越冬,保证亩穗数和穗粒数协调。对春性、弱春性品种适当晚播,也是有效防止冻害的办法。

2.2 改撒种为精量、半精量播种,降低用种量,提高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亩播种量撒播15~25公斤,精量播种6公斤,半精量播种7~8公斤,按每公斤种子价格3元计算,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每亩可降低投入24~52元,而且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改善麦田小气候,提高光合效率,形成更高的生物学产量及经济系数。

2.3 分阶段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按照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分阶段施肥,既有利于防止旺长,又有利于提高麦苗抗病能力,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基肥可施70%的氮肥,磷、钾肥可以全施;30%的氮肥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微肥在小麦成熟落黄期叶面喷施。

2.4 加强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上主要是苗前保墒,根据当时天气土壤情况浇好越冬水以及灌浆水。由于麦黄水不利于机械收割,而且容易发生倒伏,建议尽量不浇麦黄水。如果天气实在干旱,也应提早提前进行。选择抗旱性品种,有利于减少对水分的需求。

2.5 积极做好小麦病虫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小麦抽穗期(最佳时期)进行小麦一喷三防,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蚜、麦吸浆虫,防治后期干热风的危害,同时补钾提高抗性和品质。

3 意见和建议

3.1 加大科研投入,打造一支锐意进取的科研队伍

南阳市在农业科研上和省内其它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因为行政领导对农业科研重视不够、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员生活待遇低等原因造成的。要想让南阳农业科研出品种、上台阶、上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省市农业生产,应该学习兄弟省市科研单位,深化改革,打造一批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农业科研队伍,专心搞育种,创新搞栽培,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3.2 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提高育种水平

南阳市农业科研单位各自为战,在资金上、在项目上、种质材料的利用上都条块分割,既实现不了共同发展,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各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要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才能够把南阳的育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同创造南阳农业科研育种的新局面。

3.3 选育和引进南阳种植的新的作物优良品种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7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粮食主产区,吉林省

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占用日益扩大。吉林粮食主产区如何实现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全省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承载力方法是一种有效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工具,指“在一定生存环境条件下,可以存在和承载的群体的最高限制数量”[1]。随着该理念应用于不同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各种承载力的概念和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土壤、草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2,3,4],以及人口、经济承载能力研究[5]。近年来承载力测算和评价方法也不断丰富,如环境影响评估(EIA)、生态足迹(EF)[6],相对资源承载力等广泛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相对承载力模型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模型构建理论,如从基于权重法的加权线性模型到本文采用的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7];从时间和指标范围选取方面,由单一年份向基于较长时间序列的承载力动态演变研究转化[8];由单一水、土资源指标向水土资源、人口、经济资源的综合性研究发展[9]。目前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区域多选择以全国为参考标准的省域研究,而选取粮食主产区的耕地、水资源与区域内人口、经济活动的相对承载力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选取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对其相对资源承载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出的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指标,明确其相对资源承载情况。其次,通过与国内主要粮食产区的相对资源状况进行空间比较分析,为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制定合理的人口与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合理流动提供参考,为吉林粮食产区未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粮食商品化率、人均占有量排名前列。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农业基础雄厚的松辽平原中部地区。研究区域选取粮食产量高,农产品加工、生物质燃料、饲料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较完善,且临近中心城市的榆树、九台、德惠、农安和吉林市的永吉等粮食主产市县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取当年价格,对偏离显著的2000和2005年数据做了相应调整。供水总量数据参考吉林水利厅《水资源公报》和各地市公布的水资源数据,依据供水能力系数得出供水总量数据[3];研究区域人口数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吉林统计年鉴》;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对比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2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1)传统权重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主要是依托经验和专家赋值法,为综合承载力赋予权重。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模型见公式1[8]: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见公式2:

综合承载力模型见公式3:

式中,Kcl为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Kcw为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Kcec为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Kgl为相对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Kgw为相对水资源经济承载力;M1、M2、M3为研究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标权重指数,KT为相对资源承载力。

(2)由于传统相对承载力模型计算中对研究区域的要求不高,但结果精确度依赖于所选取的指标权重与研究区域的拟合度。为了弥补拟合度水平不同带来的误差。依据相关研究和李泽红[7]等对传统模型的研究,构建和排除指标权重的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型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见公式4:

式中,Icpl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Icpl=P0/QL0,其中P0为相对区人口数量,QL0为相对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QL为研究区农作物播种面积;Icpw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Icpw=P0/Qw0,Qw0为相对区域供水总量,Qw为研究区域供水总量;Icec=P0/Qeco,Qeco为相对区国内生产总值,Qec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

改进型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见公式5:

式中,Icgi为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指标,即Icgi=G0/QL0,G0为相对区域生产总值;Icgw为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指标,即Icgw=G0/Qw0,QL0与Qw0指标意义同上。通过研究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P)、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与区域实际经济总量(G)相比较,明确研究区与对比区域所处的发展状态。依据相关文献,研究确定了不同时期相对资源承载力发展特征[7]。(1)P>Kcp,G>Kcg,即人口与经济处于相对不足,经济发展相对充分;(2)P>Kcp,GKcg,即人口承载力相对富余,经济承载力相对不足,经济发展较为充分;(4)P

2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2.1 1989-2008年吉林省、吉林中部粮食中产区人口、资源与经济基础数据

依据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要求,构建1989-2008年吉林省与中部粮食主产区人口、经济与资源指标基础数据,为便于分析,表1中只列出主要时间节点数据。

2.2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标分析

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三类基础指标(表2)可知,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标由1989年的895.3×104人上升到2001年最高值986×104人,增幅为10.1%;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标呈现先降后升再下降的波动变化态势,由1989年的3335.9×104人下降为2008年的1498.2×104人;而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89年的1018.6×104人上升为2008年的1508.7×104人,增长490.1×104人。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两类基础指标显示,相对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2004年后增长较为迅速;而相对水资源经济承载力则从1996年起快速上升,2008年达3550.8×108元,是1996年的3.4倍。

粮食主产区1989-199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KCP)呈现先下降态势,由1581.3×104人下降为1147.9×104人;而1992-200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由1224.1×104人上升为1482.1×104人,增幅达21%;2002-2008年则呈现逐步下降态势,2008年为1297.1×104人。其次,相对资源经济承载能力(KCG)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1989年的322.2×108元下降为1991年的213.5×108元;1992年-2008年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指标持续上升,2008年最高值达到2850.2×108元,是1992年指标的7.5倍。

注:表中指标含义见模型解析。

2.3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

2.3.1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变化分析

通过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指标,与吉林省相应年份实际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粮食主产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从图1可知,1989-199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指标变动相反;1992-200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200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达1482.1×104人,此研究时间内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增幅达21%,高于实际人口7%的增幅水平。2002-2008年两个指标呈现相反发展态势,相对资源承载力持续下降,2007年达1278.7×104人;而区域实际人口数量2008年增长为1186.1×104人。首先,吉林中部地区是全省水土资源条件组合较好,农业基础雄厚、交通网络便利和粮食高产县市集中的区域,区域经济核心长吉都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人口向吉林中部区域集聚趋势逐年增强,城镇人口规模扩大,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出现下降。其次,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增强。

2.3.2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与实际区域经济总量变化分析

从图2可知,1989-1991年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下降,而区域实际经济(GDP)总量则呈现上升态势;1992-1999年两项指标均呈现稳步增长,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指标高于实际区域经济总量;2000-2008年两项指标值趋近,实际区域经济总量指标逐步超过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2008年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达2850.2×108元,低于区域实际经济(GDP)总量。(1)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逐步实施,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使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逐年提升。(2)吉林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指标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同时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观光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提升相对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3)吉林省出台了种粮直补、良种、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的“一免三补”政策和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和耕地产出效率提高,提升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

2.3.3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与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实际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总量的比较

1989-2000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均高于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实际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总量。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均处于富余,经济发展滞后。2001-2008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高于区域实际人口,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低于实际经济发展总量。显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经济承载力相对不足,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通过与相对资源承载力(KT)对比可知,1989-2008年综合承载力富余量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2008年为231×104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较高,而中小城镇综合承载力有待提高。

2.4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与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对比分析

依据可比性、代表性原则和区域经济统计数据,研究选取我国水土资源匹配良好,粮食年产量多年稳定在3000万t左右的区域,作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参照区域,表中研究区域均指各省粮食产区(表3)。

相对于山东、河南、两湖地区、四川和河北等省份的粮食产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相对富余,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贡献不足。相对黑龙江粮食产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均相对不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原因是黑龙江省农业垦区的水土资源质量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相对于安徽粮食产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相对资源经济承载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研究显示相对水土资源对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贡献均值为60%,而对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贡献达30%。水资源丰富、灌溉设施先进的粮食产区,水资源对于相对资源承载力作用较大。土壤质量和耕地资源优势是黑吉等东北粮食产区提升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推动力。

注:湖北和湖南合并为两湖地区。

2.5 相对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2.5.1 政策与体制因素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实行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央和地方实施的系列惠农政策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农业生产与生产企业紧密联系,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间订单农业等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促进土地资源综合经济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高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对相对资源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提高产生影响。

2.5.2 农业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优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虽然水土资源配合优势度较高,近年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促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增强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土地综合整治出的新增耕地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支撑。

2.5.3 科学技术因素

农业科技推广对促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提升作用较大。通过先进灌溉、耕作技术、种植品种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随着国家对种植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加大,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耕地生产效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3 结论与对策

3.1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经济资源对相对资源承载力贡献有待提高,相对资源承载力仍处于富余阶段。基于时间序列对比分析表明:中央和地方的农业促进政策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对相对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与国内主要粮食产区相比,经济发展需要提高。

3.2 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过度向城市密集区集聚发展带来人类发展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推进职业技术学校对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免费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吸纳临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提升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3.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和完善农田保护制度,保护可利用耕地资源。粮食主产区单纯依赖水土资源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化。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带动土地流转,引导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提升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Park RE,Burgess EW.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

[2]郭秀锐,毛显强.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28-30.

[3]谢高地,周海林,甄霖,等.中国水资源对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0,27(4):2-7.

[4]张红富,周生路.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江苏土地资源支撑能力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9,29(9):289-293.

[5]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20(2):52-56.

[6]Wackernagel M,Rees W E.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impact ontheearth[M].GabriolaIsland:NewSocietyPublishers,1996.

[7]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36-1339.

[8]王宗明,张柏,何艳芬,等.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2):5-10.

东北粮食主产区 篇8

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吉林、山东、江西、湖南、四川等8个省区, 它们的结构和生产布局以粮食为主。因此, 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粮食生产呈规模化。因为这些主产区粮食生产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等特点, 所以往往这些种植物产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自然条件优越。粮食主产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相关政策又给予支持, 因此相关产业建设取得很大进展, 且初步形成了优势产业带。

粮食生产具有成熟经验。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 粮食生产区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我国先后实施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商品粮基地、农业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良田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粮食产业具有很大潜力。我国是人口大国, 对粮食的需求量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加快对粮食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对粮食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在这种情形下, 粮食产业更要抓住机会, 适应市场需要, 大力促进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土地资源匮乏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 我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 占世界总量的8.4%, 人均仅有1.4亩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镇化也的速度也迅速加快, 耕地面积更是大量减少, 且大部分是良田减少。

(二) 土壤肥力下降

我国的耕地资源极为贫乏,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荒漠化随着人类足迹的扩张愈演愈烈, 西南地区的水土流失也使本来就不充沛的土壤支离破碎。造成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减少, 土壤肥力更使得不到保障。

(三) 水资源紧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众所周知, 我国面积辽阔, 人口众多, 像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地势更是陡峭, 其贮存的淡水可供人利用的资源就少之又少。随着当今工业化的推进, 经济高速发展, 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显现出来, 全国各地的暖冬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而连续几年酷热的夏天也让人不能忍受, 因此缺水的现象更加严重。

(四) 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一是生产所提供的相关服务较少了, 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服务更新较慢, 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提供新品种和新内容。三是服务缺乏针对性, 有关组织向农民提供的服务内容比较空泛。

(五) 粮食生产成本较高

当今粮食生产的成本包含的内容有许多, 诸如运输的成本、储存粮食的成本、生产的成本。是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也大大降低。据调查, 国内粮食从生产区运到销售区的流通费用, 占粮食销售价格的比重很高。

三、我国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人口数量处于世界第一位, 且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也在变化。我国粮食产量还是不能满足相应消费增长的需要, 同时产销自给率下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累计减少约1500万平方米。所以建立合理有效长期的粮食供应补偿机制, 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 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国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保证粮食的供给安全, 是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借助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 有利于保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业播种结构。

四、对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法律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与完善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我国需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政府财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保障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完善, 特别是商品粮食基地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些粮食产区的产量高, 加大对其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促使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劳动生产中, 提高这些重点区域的粮食产量。

(二) 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补偿制度

国家需要给农民一个合理的诉求渠道, 利用法律手段来进行耕地保护,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每年对于基本农田要加大保护力度, 制定相应的投入制度, 严格限制和占用, 对符合条件确需占用的, 必须加强法律监督。

(三)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大户补偿制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大户补贴制度。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要对他们实行更有力的奖补政策, 并在信贷、科技推广、农业机械等方面给予扶持, 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四) 建立健全普惠型农村金融制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大力推进惠普型农村金融制度, 加快制定相关惠农金融政策, 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 推动覆盖面广的保障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摘要: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供应和储存的重要载体, 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着核心作用。中国粮食主产区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 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我国粮食生产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 还是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主要从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上对建立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法律补偿机等方面提出法律对策。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法律补偿机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数字创意下一篇:物流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