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中职学校

2024-05-13

特殊中职学校(精选十篇)

特殊中职学校 篇1

中职学生本来就是一群比较特殊的孩子,我们不能按照平时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中职学生以前在初中的时候,在班上一般都是默默无闻的学生,还有就是一些极其调皮捣蛋的学生,所以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班主任一味的去说教对于班级的管理是毫无帮助的,学生也会觉得老师是在夸夸其谈,没能让学生真正从心里去领会。这时候运用活动去帮助学生,这其实更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现在许多学校都施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在学校除了上课、吃饭、休息还剩余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时间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他既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特殊性

以我校旅游专业中职学生为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我校属于中职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学习的,年龄较小,而在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正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是他们塑造学生人格、思想道德品质、旅游职业素质等各方面的重要时期。

(二)我校采取寄宿制全封闭式管理模式,本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亲人到异地求学。当地的环境和学校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环境,他们对于周围的一切既感到兴奋但同时也会产生彷徨。很多学生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这个一切陌生的环境。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是不同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很快的转变这种学习模式。职业教育的目的性决定着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旅游专业的课程都比较轻松,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学生突然从书堆和题海中出来,会感到不适应,其实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拥有更多的自学能力,所以开展好旅游专业班级的活动,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锻炼更多的能力,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宏观把握,因势利导

很多班主任有感触,每次都进行班会活动,但是感觉没什么效果,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不高,甚至部分班主任会感觉到活动无法进行。我做旅游专业的班主任这些年中,我认为班级活动的开展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为基础。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进行班级活动是最能达到教育效果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对班级的情况有宏观的掌握和科学理性的思考问题。

旅游专业学生的在校时间一般是两年的时间,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学生入学第一年,为旅游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认同学校文化的形成期。很多学生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没有什么独立生活的经验,而旅游行业对人才素质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多组织一些让学生与人分享、团结互助等类型的活动比较适宜。旅游专业的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组织军事训练,那么在训练结束后,很多学生因为没了教官的约束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整理内务如叠被子比赛等,增加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旅游行业的导游经常是要面对陌生人来开展工作,而作为旅游专业的新生,他们来到一个新环境恐惧心和好奇心并存,班主任可以寻找几个二年级的老生给他们进行经验介绍座谈会,这样学生能更快适应学校生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与陌生环境沟通的能力。

这一年也是旅游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多开展一些以团结为主体的活动,组织一些旅游活动,或者是比较简单的烧烤包饺子之类的集体行动的活动,既让学生感觉充满乐趣,增加了参与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当然,如果你想获得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这个时候是很好发现人才的机会。旅游团队都讲究核心人物的力量,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你要有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班上那些做事有条不紊,又极具号召力的人,经过你的调教一定能成为你的左右手。同时,你也会发现班上那些关键的核心人物,那些调皮捣蛋鬼这时候进入了你的视线,通过这些活动,你也会发现那些调皮捣蛋鬼的弱点,这样班级的管理就尽在你的掌握当中了。

第二年,旅游专业的学生有个共性,就是学生对学校熟悉很快,并且有了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这一年我们更多是要做好学生职业方向的引导,在这一学年的活动最好是能与社会相结合的,此时我会更注重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能力,我也会组织一些导游讲解比赛、旅游技能比赛等活动。以我带的旅游专业为例,这一年我会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公园去做义务小导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各个公园去实践。也会让学生到酒店餐厅去体验工作,这个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很多学生都主动去申请岗位。这种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旅游行业的工作场所,也可以让学生去实践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实践专业知识,旅游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承担起带新生参观校园的任务。这样学生既能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导游的基本技能,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宣传了学校的文化,也提升了学校的形象。

这种分块去开展班级活动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旅游专业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能促进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添加一些有力的砝码。

三、顺应时代潮流,认同学生观点

现在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班主任,我们要认同学生的作法,不能一味拿自己时代的观点去约束学生,这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90后的学生极具表现欲,他们对网络依赖很大,想法奇特。对于他们的种种问题作为班主任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我发现旅游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比如,发现我们班上女生天天偷着在课堂上秀十字绣,这其实是很好的事情,总比玩游戏来得有意义,我就让我班学生晚上到旅游插花实训室去绣十字绣,但是我给了她们一个任务,必须教会我们班不懂绣十字绣的同学,并且每人一个月后要上交一副作品来完成作业,并让学生自己制定评分标准。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十字绣的手艺,同时也教育了他们事情需要在对的时间做,而制定评分标准这个差事让他们明白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时兴起,要做得有质量。

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处理一些应急应变的能力。但是90后的学生反叛意识很强。一般会提前预防,因为班主任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学生的旁边,出现这些突发事件时很多时候恰巧你不在场的。在学生入学不久,我会让学生观看一些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视频,并告知他们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处理程序,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告奋勇去将这些程序配上图画贴到教室后面,并在程序贴出来后,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将学生教室或者宿舍的电源或者水源切断(我们班停水停电而已),看看学生的反应,及时的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反应就会缓和很多,慢慢的他们的应急应变能力就提高了。

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的作用,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让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不然组织活动只会累到学生也会累到自己,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效果,这样就不好了。

(一)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都说旅游团队要找到关键人物,我们班级里面也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就是我们的班干。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班干部是很关键的人物,因为班干部都是学生推选出来的,相当于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要想搞好班级活动,就必须注重班干队伍的建设,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们是从学生中来,与同学一起生活,最能了解同学的需求。在旅游专业班级组织活动前,都会与班干部商量,让他们去征求同学的建议。因为学生极其不情愿参加活动,班主任再想办法去调动积极性也是无济于事,不可能达到活动效果的。还有,班级活动过程中的纪律性、组织性都有赖于班干部。因此,旅游专业的班干部千万不能班主任直接任命。

(二)活动监督

由于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在考虑问题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一旁进行监督,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改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和作法。许多班主任会认为,这些活动只要告诉班干部如何去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将“权力”交出来,并不是就能“无所事事”,我们只是由原来的直接指挥,变成了从旁指导。小孩子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肯定会摔跤,所以我们班主任就是扮演扶着他们学习走路的角色,慢慢再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路。所以班主任要教也要适时放手,让学生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才能让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活动总结很重要。每次组织的活动,我都会让班上同学充当摄影师,将照片晒出来放到相片强上,留住活动的印象在同学的脑中。摄影也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技能,所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充当摄影师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而这个总结也是我以后完善工作的宝贵经验,让我以后组织活动越做越好。

特殊中职学校 篇2

一、农村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1.农村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首先,师资力量不足。由于高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较少,专业师资的培养严重滞后,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缺乏,不少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有团、学工处干部、德育教师、班主任、校医及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方法缺乏系统的掌握。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不力。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有限的办公经费被投向重点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费受到挤压,从业人员的待遇及职称得不到重视,这些都严重制约农村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农村中职学生心理更脆弱。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遭遇种种“成长的烦恼”,过早地经历中考的失利,带来学习、生活、情感和舆论的压力,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心理蒙上阴影。部分农村中职学生成长环境特殊,由于学业基础比较差、部分家庭经济拮据、单亲家庭的子女比例较高,以上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心理更脆弱。具体表现为:首先,理论学习及技能习得障碍。中职生大多数在义务教育阶段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长期处于被老师无视、被同学轻视、生活在被家长打骂的环境中,学习上没有自信、成就感。进入职业学校后,重心转向专业技能的学习,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开始畏途、恐学、厌学及焦虑,成绩难以上升,辍学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教育阶段。其次,自我认识、定位不正确。由于经历中考的失利,相当比例的农村中职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表现出自卑自贱,对那些稍有挑战性的任务,往往就轻言放弃。也有的独生子女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娇生惯养的环境里,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言语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随意支配别人,甚至不尊重他人。再次,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进入农村职业学校后,面对自己的学业水平、生活条件与心目中的理想状况感觉相距甚远,继而产生失落、彷徨、偏执、无所适从。

二、农村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根据农村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个体而言,通过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匹配、面对挫折的能力;解开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矫正心理行为问题;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继而有的放矢地开设心理辅导、咨询,维护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有利于提升农村中职生的综合素质。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临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不仅适应世纪的挑战,而且具有发展精神、创造精神,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心理健康在内的综合素养。

2.有利于促进农村中职学生人格的优化发展。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在一个人先天素质基础上发展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心理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总和。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以提高学业水平和适应社会竞争。首先,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促进个人需求和动机、兴趣、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都向健康方面发展,实现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推动言行统一。其次,促进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与他人建立友谊。再次,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获取成功的工作、事业活动中。通过对心理障碍的疏导,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让他们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成功。

3.有利于农村中职学生科学理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立明确的短、中、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农村中职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性格、意志力等心理特征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农村中职生年龄小、阅历浅,绝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专长等,严重影响中职生对职业方向、职业目标的正确选择。农村中职学校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使学生增强理性认识,利用内外两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拟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4.有利于帮助农村中职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人际关系称为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则是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事能力。”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农村中职学生调整心态和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之乐于与人合作交往,宽以待人而不失其独立人格,人际关系范围广而稳定,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农村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促进农村中职学校建立和完善育人机制,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学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科学评价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学校在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开拓和利用各种途径,树立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家长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建立起学校、社会、家长,自我调适为一体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体系,对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及家庭和谐具有现实意义。

注释:

特殊中职学校 篇3

关键词:职业卫生中专,学生心理,疏导

一、开学做好“三件事”:摸清底数、制定方案、长期疏导

(一) 摸清底数

开学初我就对本班的“特殊”学生建立档案。档案包含每个“特殊”学生的家庭信息、身体信息、学习信息、交往圈信息等, 通过掌握这些信息, 为全面心理疏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制定方案

特殊学生因产生的原因不同, 症结不同, 必须针对个体来制定每个特殊生疏导的方案。

(三) 长期疏导

要根据自己制定的每一个特殊学生的疏导方案, 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 因时而动, 适时调整疏导策略, 科学把握疏导的方向, 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转化效果。

二、现在就三种特殊学生类型, 与大家共同探讨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对职校学生中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的心理疏导

基本情况:刘某某, 性别:男;入校年龄:16岁;专业:社区医学。身体残疾原因是小学期间因车祸腿部致残。

入学时的表现:有些孤僻自卑, 不善与同学交往。

心理分析:1.存在自卑心理。因为身体残疾, 生怕同学瞧不起自己。2.存在焦虑心理。总是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在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受到歧视。3.存在同学之间交流的障碍。由于身体残疾, 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 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 心理有自我封闭。

心理疏导方案制定:霍桑效应法。

第一阶段:不歧视, 倾听述说。

该生入校后, 我就非常注意他, 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尽力倾听他的诉说, 做到了“三到”:一是听到, 经常找该生谈心聊天, 了解他的基本情况。二是看到, 仔细观察他平时的一言一行, 领会该生的身体动作语言, 了解他的感情流露。三是心到, 用心灵去体会该生的困惑焦虑, 感悟该生的心灵独白。

第二阶段:交朋友, 相互信任。

信任是钥匙, 是建立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催化剂。要从热爱学生、关心理解学生内心的角度出发, 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 建立信任的起点。一是生活关心, 如自己家里做包子、花卷之类好吃的面点, 我都送他一点, 让他尝尝鲜。二是感情、理想上的支持, 他特别羡慕军人, 从小就想当兵保家卫国, 身残后, 就没对任何人说过此事。我知道后, 就让爱人把自己的一身迷彩服送给他穿, 并带着他到爱人所在的连队参观, 体验部队生活, 完成人生梦想, 这样就慢慢地建立了信任。

第三阶段:树信心, 挖掘潜力。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 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也称为信心。为了锻炼他与同学们沟通的能力, 我让他担任班里的团支书, 教他如何组织团的活动, 充分挖掘他个人的潜力, 给他施展才华的空间。

教育效果:通过三年的教育培养, 刘某某毕业后顺利考过助理职业医师, 在家乡开了自己的诊所, 成为远近有名的小村医。

(二) 对职校学生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

基本情况:杨某某, 性别:男;入校年龄:16岁;专业:社区医学。上中学期间父亲病逝, 与母亲生活, 高中期间母亲再婚。

入学时表现:喜欢独处, 沉默寡言, 沉迷网络游戏, 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心理分析:由于父亲突然因病意外离世, 母亲再婚, 与养父的关系不好, 无法与其沟通, 心灵受到很大伤害, 情绪低落消极;平时喜欢独处, 沉默寡言, 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心理疏导方案:南风效应。

第一阶段:查原因, 了解内情。

家庭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 缺失的家庭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由于该类学生自我封闭意识较强, 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家庭的隐私, 避免他人嘲笑自己。了解这类学生的情况时, 不要对家庭隐私涉及过深, 避免引起学生反感。主要是通过家长了解情况。

第二阶段:爱心感化, 重找自信。

爱心是解决这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心, 才会对他充满教育期望, 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一是用爱心帮助他戒掉不良习惯。二是用爱心树立他的自信心。该生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 父亲去世前, 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自身素质较好。我充分发挥他会唱歌的特长, 让他担任班级的文体委员, 组织全班进行文艺活动, 让他看到自己阳光、青春的一面, 看到人性美好的一面, 并鼓励他大胆接受同班女生爱的“绣球”, 感受人生灿烂缤纷的生活。

教育效果:通过三年的教育培养, 毕业后该生在本县医院顺利找到了工作, 并和同班女生结婚, 生育一子, 家庭幸福和谐。

(三) 对职校学生中不良行为学生的心理疏导

基本情况:夏某, 性别:女;入校年龄:16岁;专业:社区医学。入学时表现:学习目的不明确, 个人情绪不稳定, 组织纪律性差。心理分析:情绪自我控制力弱, 学习考试上存在焦虑心理, 心理比较脆弱。

心理疏导方案:罗森塔尔效应。

作为一个班主任, 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 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一是来自老师的心理暗示。二是通过家长进行心理暗示。在与她父母沟通交流时, 我就夸她上课认真听讲, 笔记做得非常好, 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 是全班的典范等。

教育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夏某树立了学习信心, 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纪律观念明显增强。毕业后顺利通过对口升学, 考上高一级医学院校。

作为职业中专班主任,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程度, 对每一个学生制度出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特殊学校[模版] 篇4

2011年的6月1日,这是个快乐的日子,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在欢庆自己的节日。我们人文学院携手物电青协正悄悄的前往一个特殊的地方,去见一些特殊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惊喜和祝福。

下午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常熟市特殊学校,陪他们过儿童节。我带的班是培智班,显而易见,这里的孩子智力不大好。我们向他们自我介绍完毕之后,牵着他们的小手,来到外面的操场上做游戏,一起来玩“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我们向孩子们简单的说明了游戏规则,然后带着孩子一起玩,我每一次转过头去,看到孩子们努力不懂的样子,感到特别开心。做完游戏,我们一起带着孩子唱歌,我发现,这些孩子会唱的儿歌很多,只要他们觉得旋律熟悉,就会跟着我们一起哼唱,尽管他们的语音还是像还小孩子一样发不清楚。

接下来,我们带着孩子们参加全校举行的学园祭,每个教室都有不同的活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游戏,参加完游戏后就可以得到一张奖券,可以兑换奖品。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我带着是个智力欠缺,四肢发育不良的小女孩,她很乖,总是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去玩套小环,由于她的手不能正常伸展,所以拿东西都不方便,但是她很努力的扔小环,在最后,终于把一个小环扔进去了。我们又去玩了挟弹珠,这对她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可是小女孩玩的特别起劲,特别投入,一点儿都没有感到灰心丧气。经过小女孩的努力,我们得到了很多奖券,然后一起兑换了很多奖品,小女孩脸乐开了花。

我们最后还带来了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孩子们看,庆祝他们的节日。我们跳了一支支的舞,唱了一首首的歌,孩子们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手语表演,我深深的感受到在他们的坚强和乐观。

试论中职生的特殊心理及对策 篇5

关键词:中职生;特殊心理;对策

近几年,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着生源素质下降的困境。从生源的情况来看,不会读书、成绩不好的学生才选择中职学校,这类学生多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中职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把这些稚气的中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且有一定技术水准的人才呢?

笔者通过对潮州市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中职生的特殊心理

1.“读书无用”的心理。

大多中职生长期背负“后进”的包袱,一直认为自已就是一个“失败者”,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不爱学习,不思进取。而社会上用人不公、分配不公的人情关系现象也从反面证实了“读书无用论”。这种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读书无用论”成了学生自我调节厌学心理的精神信条。所以,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兴趣淡薄,对自身不严格要求,抱着“混完学业混毕业” “没有水平混文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教师、家长的压力,又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或者找伴玩。他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不愿做作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

2.前途迷茫的消极心理。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强烈致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分配两极化。这对于中职生来说就更难适应,心感前途渺茫,认为学好与不学好一个样,反正毕业后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不少学生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部分学生则是坐等学校给找一份工作,认为学校总应该想办法。有些家长则把学校看成孩子避难的地方。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来到虹桥职校是没有什么目标的,有的仅是因为现在出去打工年龄太小,在这里多呆三年再去工作会比较适合。

二、中职生产生特殊心理的原因

1.家庭的原因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学生产生了两种心理压力,一是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挨责备而产生心理压力;二是比较懂事的孩子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更大。大部分家长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有的家长期望值高,就经常拿自己孩子与优秀的同龄人相比,这样子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做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有的家长会抱怨,“我打工多么辛苦供你上学,你却不懂得珍惜,不好好学习”。对于父母的这种做法,学生先会努力去做,可是如果长期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就会放弃努力,产生逆反心理,做出反抗,甚至走向极端。

由于许多家庭受文化水平限制,家庭教育能力薄弱,教育水平低下。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不平衡或教育方法不正确等常导致教育力量的内耗。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大量的,而且也是复杂的。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较好、较一致,是一种有明显良好特征的德育环境。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不一致,父母双方对子女要求不一致,过分溺爱或专制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意识,集体观念淡薄。有的家长,自身表现不错,但有严重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不进行说服教育,管教很“严”,用错误的方法,呵斥、讽刺、挖苦,采用各种方式的体罚,各种方式的强制手段,结果把孩子“逼”上人生危险之途。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有期望,且期望值过高,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经常做好教育工作,则使孩子迷失方向,找不到重心。

2.教师的态度。

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差的“双差生”,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由于中职教育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目前还没有非常合适的衡量教师工作的量化手段。所以,一些教师就产生了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付了事的想法。也由于教育现实情况,大部分中职教育的工作者要么不是师范类出身,要么是从普教调整过来的。所以,教师通常会把中职生与普高的学生进行比较,常抱怨“这里的学生都是不爱读书的” “这里的学生都是差生” “这里的学生无药可救”。老师的这种态度也使更多的学生产生“被抛弃”感,严重者放弃学业,放纵自己。

3.社会和教育体制。

目前,虽然教育一再进行了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出现了可喜变化,但仍然未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用人制

度也未能完全打破“唯文凭”的观念,而且社会对职业学校存在不公正评价。这些偏见,更使中职生产生了前途一片渺茫的想法、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三、解决中职学生特殊心理的对策

通过对中职生的特殊心理及产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校和家长要正确引导,特别是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改变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明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只有端正心态才能教育好学生。这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前提。首先,中职教师既然投身职业教育,就要有那种“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精神,把中职教育当作一种人生追求来看待。其次,中职教师要清楚自己到底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些基层的技术工作者。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才是培养的关键。教师大可不必因为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过度地批评他们。

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关心、尊重和热爱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关系和谐、心理相容,学生才乐意接近教师,才愿意听教师推心置腹的说教,也只有这样才能清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仅使该教师的教育徒劳无功,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师生对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改变学生的落后现状和不健康心理,而且能使职校越办越好,提高办学水平。

虹桥职校的办学理念是“学一技之长,成一生事业”,也推行“有改变就是进步,有进步就是成绩”的教育管理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迪其学艺信心,让他们学到知识,学好技能,学会做人。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亮点,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适时地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有动力地去学习,去做得更好。

2.家长要负起教育的责任,配合学校教育。

家长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心血、时间和金钱,毫无疑问,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有自立于世的能力的人,这种愿望非常强烈。但往往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候家长更不应该感到不满或失望,而是要多一份理解,静下心来好好考虑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育孩子不像解数学题,错了还可以纠正,还可以反复修改。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允许出现这种失误。如果失误,也许就埋没了孩子的天分,也许就抑制了孩子优良个性的形成,也许就阻碍了孩子求知的欲望,也许就泯灭了孩子的创造力,说得严重一点,也许就葬送了孩子终生的前程。正因为如此,家长的责任重于泰山。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跟家庭的共同努力。

3.社会不应该有偏见,教育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普通高中,因有升学的压力,难免重视高分学生,忽视中等生和差生,从这个角度上讲,要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存在很大困难。“教育机会人人均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了文化课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使得他们能和成绩好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这就弥补了普高不能使每个人享受教育机会的不足。而且,中职生是文化课比不上普高的学生,并不是能力比不上普高的学生。只有增强中职生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之自信自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职生的文化课虽比不上普高的学生和大学生,但是在技术方面的工作都是可以和普高的学生和大学生竞争的。企业单位应该去除“高学历,高能力”的就业偏见,给中职生一个公平竞岗的机会。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并无好坏之分,人本来也并无心理弱点,许多不良心理都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的。因此,要矫正中职生的不良心理必须多方营造出“感恩,理解,宽容,悦纳”良好的氛围。学校应发挥起主导作用和主阵地,与社会和学生家长配合,只要认真对待、对症下药是不难解决中职生的特殊心理的。

(作者系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浅议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对策

当前,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 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 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 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作为中职学校, 责任是向社会、向企业输送有德、有才的技术人才, 但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和不断扩招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来看, 达到这一标准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 中职德育的现状分析

学校以育人为中心, 德育课作为以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基础课, 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者的重任, 中职德育教育成效如何, 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然而, 不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新思路, 德育教育与普教趋同, 既没凸显时代特征, 也谈不上职教特色, 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明显不足, 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德育课, 厌学情绪严重,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没有与时俱进, 其次教学模式采取“独白式”, 没有与学生沟通交流, 一味灌输, 缺乏互动,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二) 中职德育的特殊性

1.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生首先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群体, 和高中生一样正值青春年少, 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同时, 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因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是考试的失败者, 缺乏自信和关爱。中职学校首先应当做的就是把中职德育的重视能落到实处, 努力让他们体验成功、重拾自信。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 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较差, 自身素质相对较低, 对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缺乏辨别能力, 内心世界在外界的压力下, 常处于沉闷、内疚、痛苦、自责、冲动等状态之中, 感觉前途无望, 表现为厌学、懒惰、自卑、兴趣偏颇、逆反等。其原因:一是中职生较普高生有一种自卑感, 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二是由于对事物的判别能力不强, 受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影响, 学生违纪事件的不断发生, 使行为规范与培养目标发生了偏差, 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不当,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 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

2. 中职教育的特点与德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 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特别要把培养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然而, 目前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不如人意, 有不少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 轻视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其实,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情引情, 就能唤起学生学文化、学技能的热情, 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并以此促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达到“育人”和“育能”的双赢效果。此外, 从企业的要求角度而言, 很多学校缺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和交流, 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 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出现了偏差:有些是教师认为学习、品德优秀的学生, 未必是企业最认可的学生, 而有些是教师认为学习、品德一般的学生, 却得到企业的肯定和青睐。因此,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 都要求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真正坚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鼓励和引导学生学文化, 学技能, 多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三) 对策与建议

1. 明确中职学校德育目标。

学校要结合校本实际对国家的德育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明确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 因此, 企业的需求及社会的的认同将是中职德育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要求和鼓励师生走出校门开展调研, 去企业调查用人单位欢迎什么样的员工;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 从其职场成败得失中分析影响人生发展的核心要素, 不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演讲;对历届学生的应聘成败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正确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学校德育的工作目标变得具体而清晰, 从而使每一项具体内容契合学生的成长需要, 强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做个有道德的公民。

2. 改善德育教学的模式和内容。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把职业道德看成是一种认知性课程和一种近似道德灌输的知识性课程, 因而教学中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 学生参与教育的程度不高, 教育手段和途径也比较单一, 制约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占学生在校时间的绝大部分, 是学校中最有规律的教学活动形式, 是教学的主战场, 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的德育首先要选择令人信服的专业老师, 采取令人信服的手段, 并加之生动有实质性内涵的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变“独白式”为“问答式”或“问诊式”, 注重案例教学, 多组织讨论会, 增强实践环节, 使德育课堂更生动, 目的更明确。在德育教学内容上, 采取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新风气相结合, 尽量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把握时代脉搏, 抓住每一次可以作为教材的事件来一步步促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2008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及汶川大地震, 无疑是增强爱国精神、净化这些90后祖国的新生力量心灵的一次好机会。

3.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既是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 又是该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义务,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也包含了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和技能, 就是为了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在校学习的过程, 就是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的过程。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贯穿整个教育始终。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通过系统的教育逐步形成的,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加深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理解, 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 把握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 从而提高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必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4. 德育渗透多学科, 学校重视, 全员参与。

中职学校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成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 都应当是职业道德的垂范者, 因此, 如何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 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心理教师要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困惑, 用心理知识守护学生心灵, 塑造健全人格;体育课不仅锻炼学生强健的体格, 更要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此外, 还应开设礼仪课等系列配套的体系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任何一种道德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道德和技术一样, 其首要问题不是教育学, 而是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其他各门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 更需要学校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德育课的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习环节中的德育强化固然重要, 但非制度化和隐性的环境因素, 在诱发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上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诸如在校园里多开展实训练习、专业技能竞赛或表演等,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性格塑造和道德教育。

(四) 结语

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适应社会的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形势, 以战略性的眼光来重视德育教育, 切实把道德教育作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探索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促进中职学校的学生身心健康, 德才兼备, 毕业之时充满自信的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毅.技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定位[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9.

[2]肖广锋, 马长平.试论中职德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J].岱宗学刊, 2004, 9.

[3]蔡明英.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4]王蕙, 杨晓然.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中国德育, 2007, 5.

特殊中职学校 篇7

作为中职特殊教育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视障学生, 入学时就已经明确了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岗位设置及相关要求规范, 根据这一就业导向及学时设置, 对于几乎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或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视障学生来说, 其相关英语教学内容编排可主要针对其未来岗位需求进行, 注重教学内容的简单实用, 并着意强调学生今后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及碰到的英语情境词汇或句型。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达到着眼于培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教学要求, 在学生正式开始英语专业技能学习之前, 能够开设先修课程, 如《语音学基础知识》, 从而使视障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英语基本语音的发音过程及原理、知晓元辅音的发音规律及发音技巧, 并使视障学生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及相应盲文书写。能够帮助视障学生辨析中文语音和英文语音的区别, 纠正错误口音, 正确掌握英语发音。使视障学生认识、学习和模仿英语常用语调, 明确英语语言和语调特点在听力、表达、交际交流方面的影响等。让视障学生在不断学习练习的基础逐步提高英语语音语调方面的意识、感觉及技巧, 为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交流奠定良好的语音知识储备及语言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视障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学习基础上, 其在中职阶段英语学习的课程内容设置可继而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针对和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和要求的学生。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主要针对入学零基础或英语基础薄弱的全盲或微弱视力学生, 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1. 通过具体的实物、教师的相应表述, 可对教师用英语提出的要求做出大体正确的反应。

2. 可以听懂日常生活情境中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

3. 能够根据场景, 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简单的对话。

较高要求:主要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微弱视力或有一定盲文基础的学生, 在注重英语听说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基础上, 还培养学生一定的读写能力。

1.基本能够听懂课堂用语。能听懂日常生活简单基本会话和行业场景中的简单基本指令。

2.能够听懂并基本使用相对规范的语音、语调读出所学单词500个左右 (一般词汇+专业词汇) , 并能够拼读写出所学常用单词300个左右。

3.能够用相对规范的语音、语调读出所学的专业词汇、专业的句子和相关的课文。

4. 能够根据场景情境, 用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常用的语言交流交际对话。

更高要求:主要针对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微弱视力或有较好盲文基础的学生, 更加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能具备一定的相应职业资质英语考试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 (或手段)

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 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习得的基本原则, 是先听, 后说, 再读写。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模式, 与克拉申强调“习得”的观点十分相似, 也与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英语的技能——基本相同。视障学生由于视觉障碍限制影响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学习, 他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相应课程教师的传授和指导。

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缺陷补偿方法来调动视障学生其它的感官参与学习, 让视障学生的触觉、嗅觉、听觉都参与感知, 尽可能将实物、真实情境与英语语言交际交流联系起来,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交际交流法、全身反应法、游戏法等多种方式来培养视障学生的英语交际交流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教室、计算机室这些优质资源, 借助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音频效果及多媒体课件来调动视障学生的视听神经, 结合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最优化整合, 实施有效地教学补偿, 充分提高特殊教育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考核方式为口试, 主要通过情景模拟形式考查学生在未来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英语词汇或交际句型。考核标准为: (1) 是否能够听懂, 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 (一般词汇+专业词汇) , 占期末考试成绩的20%; (2) 是否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 (3) 根据场景, 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的基本的交际对话。占期末考试成绩的50%。

2. 成绩构成。

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中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 (听讲态度、积极程度) 及作业完成情况三部分平均构成。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年) 指出,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 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 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本文从先修课程、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对中职特殊教育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探索。旨在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残疾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标准,视障学生

参考文献

[1]《现代英语语音学》, 2002年6月第二版, 许天福等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2]《英语 (基础模块) 》, 2009年12月第一版, 陈琳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开放英语》, 2006年十月第二版, Duncan Sidewall刘黛琳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0.

[4]《按摩师英语》, 2005年11月第一版, 夏效刚主编,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5.

特殊中职学校 篇8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中职护校而言, 由于地理环境、教师结构、生源情况、性别比例等因素, 决定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 中职护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以中职护校为例, 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女生人数相对较多, 特别是护理专业, 基本一个班都为女生。在这个相对特殊的“女儿国”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有其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护校女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陆宏、周庆宁《单一性别护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研究结果显示:护校女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水平 (P<0.05) , 表明单一性别的护校女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 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4个方面。

基于以上研究, 依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我校护理专业二年级共162名护理专业女生上述4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只统计选择“是”的女生人数, 结果见表1。

表1基本验证了陆宏、周庆宁的研究结果, 同时也反映出我校护理专业女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3个方面 (占比>50%) 。

另外, 通过交流、座谈等形式也发现, 我校女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特别是同学交往方面, 尤其是与异性交往时存在的问题较多, 普遍表现为在与异性交往时的心理矛盾和角色矛盾, 而与教师和父母的关系在调查中显示良好。

1.2 中职护校性别比例悬殊

中职护校主要以女生为主, 男生寥寥无几。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男女生比例为20:1, 在如此“阴盛阳衰”的环境中, 很多女生缺乏与异性交流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将一些女孩之间的私密话题在男生面前肆无忌惮地谈论。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女生来讲, 其内心是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欣赏的,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由此导致女生内心普遍存在青春期的情感焦虑。

1.3 男女生心理差别较大

女生往往依赖性较强, 缺乏安全感, 男生则较独立;女生有较强的具体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男生则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女生相对胆小, 较感性, 感情相对较脆弱, 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男生则相对勇敢和坚强, 情绪表现较稳定。

1.4 教师队伍的特殊性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但是中职护校教师多数为医学院校毕业, 缺乏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2 对中职护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1)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同时, 应加大对心理咨询设施的投入, 改变目前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个人”的简单局面, 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2) 增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特别是承担具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教师, 应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水平, 使他们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2.2 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如讲座、广播、校刊、校报、橱窗等, 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3 分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 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开展工作, 如刚入校的人际交往问题、后期的考试焦虑问题、小假期的无聊问题等。在学生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等。在进入社会后, 突然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各种诱惑,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 现实案例也证明, 刚进入社会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2.4 加强青春期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在14~17岁之间, 正值青春期, 其生理和心理均较以前有明显变化。个别学生对于青春期的变化无所适从, 由此导致性格、心理等方面出现异常。学校和教师应重点针对青春期教育开展工作, 包括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如何正确和异性交往等。

2.5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心理特点入手

根据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需要批评学生时, 应尽可能避免恶劣的态度, 尽量以正面引导为主;再如学习问题, 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建立学习自信心和指导学习方法为主, 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综上所述, 开展中职护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立足教育, 重在指导, 同时应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特殊中职学校 篇9

1.1 学校基本情况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85年,隶属自治区教育厅,是自治区一所面向全区招收盲人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盲生自身的缺陷,对外部事物和自我认知存在着一定偏差,再加上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怕学生受伤等因素造成了盲人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同时由于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又由银川市教育局直接管辖,财政上也完全由其拨款,除了偶有企业或个人赞助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办学经费比较紧张,与普通学校有较大的差距。

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这种局面正逐渐得到改观,办学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目前,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有室内活动室一所,内设乒乓球,篮球场。一块200米塑胶田径场正在筹建中。学生1—8年级,共计23人,男生人数17人、女生人数6人。

1.2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学生体育学习的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了解到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学生上体育课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学生的年龄范围在8-23岁之间。调查显示,占总数80%的盲生喜欢或是很喜欢上体育课,说明体育课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是符合广大盲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和要求,有必要开展。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其次,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也是盲人学生积极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另外,他们认为上体育课在达到锻炼目的的同时,还要能玩得开心,而体育技术的学习相对盲人学生来说不很重要,他们也不关心。

1.3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情况

本次调查活动对体育组现任的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据调查,在现任体育教师中,有3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1人对自己的工作持一般的态度,这说明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现任体育教师基本上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就本次调研观摩的12节体育实践课来说,体育教师都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教学目标较明确,教学方法传统,形式较单一,内容较简单,选择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合盲人学生锻炼的实际情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虽能服从老师的指挥,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现任的4名体育教师中,2人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显得落后,不适应当前教学的需求,2人认为现行教材适应或基本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下转第230页)(上接第227页)

2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所存在的问题

2.1 可供盲人使用的体育器材短缺严重,体育项目也比较少

在调查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学校中可供盲人使用的体育器材严重短缺,适合盲人锻炼的体育项目也比较少,大部分盲人学生因此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另外,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中用于体育锻炼的场地较小,难以适应学生们的需求。

2.2 教材陈旧、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用于盲人学习的体育教材陈旧、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难以满足盲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新需求。针对盲人的体育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难以激发盲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激情和信心,有时甚至会使盲人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感到恐惧和害怕。

2.3 对盲人授课的体育教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学生1—8年级23人,男生17人,女生6人。该校现有体育教师4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0人,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是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难以满足学生对女教师执教的要求;另外,在教师学历和教龄方面,差异较大,教师们的知识水平层次不齐且有待于提高。

3 发展和完善盲人体育事业的相应对策

3.1 加大残疾人体育资金投入,重视残疾人体育发展

加大残疾人体育的资金投入,重视盲人体育的发展,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努力发展和培养优秀盲人运动员。定期举办校内、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不断推动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体育设施的配备上应充分考虑盲生的特点和需要,购置专业运动器械;在运动项目上,要开发出新的适合盲人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新开发的体育项目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健身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2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作为体育教师应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适应现代教学的教材。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在教法上有所创新,教学形式上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可以灵活机动,自主安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要做好体育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工作,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旧知识,接受新理念,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调整男女教师的比例,满足学生对女教师执教的需要。

3.3 重视心理疏导,培养残疾人健康的体育观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盲生来说,还要在教学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其能够正视自身的缺陷,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盲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摘要:本文对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的学习、教学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盲人学生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目前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特殊教育,盲人体育,现状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刘君,刘文军.铁岭市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的发展现状[J].视野,2010.2.

[2]沈家英.盲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特殊中职学校 篇10

关键词:开展思路;思想水平;思想教育

一、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偏见较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社會上的影响和评价不佳,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存在差强人意的缺点与不足,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中职院校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特殊性。

1.学生意志力薄弱

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生活阅历少,思想深度不够成熟,而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在社会上经受什么历练,更没有吃过什么苦。他们没有像父辈一样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的苦日子,因此个性当中难免多了一些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分。再者由于有些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跟老人生活在一起,老年人一些因循守旧的宠爱思想也对这些学生的影响颇深,导致学生的意志力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处理问题的思想过于偏激,解决能力不强。再加上由于社会发展所沾染上的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导致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上进心不强得过且过。

2.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强

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到中职院校就读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此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中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很多入学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职业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技能教育,通常来说学生也都是喜欢动手而不是动脑,因而理论文化课的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出现厌学的情绪,由于听不懂课,自身又不够努力,课堂上经常出现倦怠、亵慢、睡觉,甚至说笑打闹等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二、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开展思路

1.重抓学生入学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有了好的开始就一定会有好的过程与好的结果。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总纲和指导,只有从思想上彻底扭转过来,才能促进行动的良性发展。中职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程。可以采取多方面、多元化的途径相结合的策略:首先,通过新生军训训练学生的站姿、坐姿、仪容仪表、行为规范、礼貌用语等,通过早上的晨练、早操等培养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遵守学校教学原则,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和勤奋刻苦的端正思想。其次,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一些年轻励志的校园歌曲,让学生每一天都保持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有一种勇于挑战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与韧劲。再次,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性的海报、宣传册等,每周贴到校园的宣传栏内。

2.将“尊师孝亲”的教育理念根植到学生之中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根本。首先,通过开展一些尊师孝亲类的主题班会,让各班班主任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最后总结提炼与大家共勉。其次,策划一些相关主题的校园晚会,编排一些歌舞等表现形式,这样也会在学生当中营造出一种氛围。最后,可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定期邀请一些学生家长来学校参观、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也让学生看得到父母的辛劳而更加努力读书。

3.开设德育特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说教的教育形式,废弃以往思想政治课上空话、套话、大话的课堂内容,要多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大背景下,教师要多吸收一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方法经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更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首先,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其次,将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开设情况、师资团队建设、学生就业方向、学校大的方针计划传达给学生,也要将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求如实地告知学生,给大家明确的方向,让大家找准方向后可以努力学习、奋斗,对比自身的差距想办法弥补不足。再次,还可以丰富德育的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最后,还可以选取往届毕业生回学校,以年龄相仿的过来人的身份,通过讲座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常来说学生身边的案例更具有真实的说服力,也就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思想教育是中职院校工作的根本命脉,是一切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日益兴盛,中职院校学生的比重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如何通过德育教学方法,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与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就成了中职教育所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上一篇: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下一篇:控制和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