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能力

2024-05-05

刑事责任能力(精选十篇)

刑事责任能力 篇1

关键词:刑事责任能力,类型,判断标准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涉及法学、医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是犯罪主体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属于犯罪主体的范畴。各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一般仅仅停留在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上。我国有学者把刑事责任能力和民法上的行为能力等同对待。例如,陈兴良认为,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并非是分离的,责任能力作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责任能力就是行为能力:刑事责任能力作为一种犯罪能力就是刑法上的行为能力 (1) 。也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能力与行为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王晨认为,行为能力是指与人的年龄、精神状态及意思支配有关的身体活动能力。有能力支配其身体活动的人,不限于应对其行为负责任的人,即存在虽然具有行为能力,但不具有责任能力的情形。 (2) 从总体上看,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认识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例如,陈宝树等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基于一定的行为,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3) 王作富认为,所谓刑事责任能力,顾名思义,是担负刑事责任的能力。 (4) 第二,认为责任能力就是行为能力。例如,陈兴良认为,刑事责任能力作为一种犯罪能力就是刑法上的行为能力。 (5) 张明楷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责任能力是刑罚适应能力,即是被科处刑罚的一种资格。 (6) 高格认为,所谓责任能力,就是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7) 张文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 (8) 高铭暄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9) 。第三,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能力与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犯罪能力与刑罚能力的统一。例如,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犯罪能力和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统一。马克昌认为,刑事责任能力简称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和社会政治意义,并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10) 。赵秉志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1。何秉松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它既是犯罪能力,又是负刑事责任的能力12,刑事责任能力既是犯罪能力又是刑罚能力 (负刑事责任的能力) ,是犯罪能力和刑罚能力的统一。综上所述,笔者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是从犯罪能力的最低标准来界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它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13是犯罪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类型

各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一般都对刑事责任能力采取三分法或四分法。三分法即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以及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三种情况。四分法还包括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采取的是三分法。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即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其概念和内容在各国刑事立法中一般未予规定,而是由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结合刑法中关于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的规定来加以明确和确认。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6岁并且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人。在我国刑法看来看,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一切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并且完全能够依据这种认识有意识地选择和控制自己是否实施犯罪行为。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即行为人对所有犯罪行为都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无责任能力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法律认定他们一律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是两类人:一是未达责任年龄的人,未满14岁的人都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不管其中的某些人是否实际上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刑法认定他们都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二是因精神疾病而没有刑法所要求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完全无责任能力人,为不满14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对刑事责任能力作上述分类,有利于正确认识各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正确裁定各种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刑事责任的大小。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也可以称为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严重犯罪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是具有相对责任能力的人。他们对一般犯罪行为也可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所以不构成犯罪,因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

世界各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有生物学标准、心理学标准、生物学和心理学混合标准之分。生物学标准是指,以患者具有刑法所规定的精神障碍作为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心理学标准是指,以达到刑法所规定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状态导致的结果作为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生物学和心理学混合标准是指,在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时候要把生物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相结合进行充分地考虑。

(一)生物学标准

生物学标准,又称医学标准或生理学标准,是指完全以生物学为基础,标明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生物学原因,即行为人被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仅以生物学的异常规定排斥其患有刑法所规定的精神障碍为唯一标准。一般来说,生物学判断标准较为宽泛,只要行为人有精神疾患,即判定为无责任能力者。而精神疾患本身是十分复杂的,难以成为责任能力判断的唯一标准。尤其是责任能力的根据是行为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也应该统一到对于行为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判断上来。这种判定标准的立法以1810年《法国刑法典》为代表。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64条规定:精神错乱中所为之犯罪行为,不构成重罪或轻罪。此外,挪威、丹麦、比利时、芬兰等国的立法也采用这一标准。14

(二)心理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又被称为法学标准,是指行为人无能力认识行为的违法或依此认识而为行为的能力,不被规定为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仅以其达到刑法所规定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状态导致的结果作为惟一的标准。但心理状态的判断,自然不能完全离开生物学根据。

(三)混合标准

这种标准,以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其具体判断的内容为行为人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即只规定辨认、控制能力的方法。德国心理学协会是心理学标准的主要倡导者。15其内容为,行为人不仅必须患有刑法所规定的精神障碍,而且其所患精神疾病必须引起法定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果,方可被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6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相关问题研究 篇2

法精神病学近几十年的变迁,以此为参照,发表了对精神病人犯罪研究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精神病人;犯罪;辨

认能力;控制能力;刑事责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d919.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s12—06

research on ability of taking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a m entally disordered patient.he tian.southwest uni—

vetsity of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400031.

【abstract】law breaking of a mentmly disordered patient has been seldom research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domestic

legal field because of the incorrect conception of acquittal by reason of mental illness. consequently,psychiatrist has

replaced judge to determine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guilty or not.at the same time,the public safety was neglected.

the author simply introduces the american change on forensic psychiatry over recent decades and expresses some owdopinions

on above problems.

【keywords】mentally disordered patient,crime committing,cognitive ability,control ability,ability of taking crim·

inal responsibility

前言

国内一些人对刑法有关精神病人触犯刑律的规

定存在认识误区,错误地认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精

神病患者因为在主观上不具有认识能力,所以,精神

病患者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

论其行为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结果,都不负刑

事责任。①简而言之,就是“有病无罪”。加上我国《劳

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

所条例》第10条明确规定精神病人不属于管理范

围.这样“有病无罪”的观点好像理由更为充足。受此

观念的影响,不少法律人士对精神病人触犯刑律的研究不屑一顾,误以为那仅仅是鉴定医生涉足的领

域,致使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处于滞后状态,危险性

精神病人给社会带来的创伤长期得不到很好的综合治理

精神病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对没有辨认能

力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不追究刑事责任,既

是人类社会认识能力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今世

界重视法治精神和保障人权的时代要求。我国法制

建设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走上正轨,司法精神病

学系统研究始于那个时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美

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控制犯罪法》,这个法律对精神

病免罪辩护的基本政策是“从严掌握”。对比之下,我国的“精神病免罪”则是从无到有,自从有此规定

开始,一直是“从宽掌握”。这样做必然带来两大不

良后果.一是精神病人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成了

社会的隐痛.公共安全受到了极大的侵扰;二是罪犯

诈病的事件屡见不鲜,更有个别诈病成功者公然叫

嚣自己有“杀人执照”。②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调整器。起着平衡冲突各方

利益的作用。对精神病人违法的认识和处理须兼顾

[作者简介]何恬(1958一),汉族,女,重庆人,医学学士,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司法精神病学的教学和鉴定工作。

tel:***:e—mail:hetian@swup1.edu.cn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05jazh019)。

① 刑法的认识理论对司法鉴定刑事责

任能力的借鉴与影响。http:///medlaw/psycho03.htm,2004年12月搜索。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投身于精神病人触犯刑律的研究中。

现在,英国对患精神病的嫌疑犯不起诉的正式

决定权通常掌握在法官手中,案情轻微的可由警察

发出察看令(以观后效)并释放有病的嫌犯。如果调

查显示案情重大,尽管鉴定医生认为犯罪嫌疑人有

病无罪。警察也会把对案件的处理留给法院来解决。

法院在接手前要经历一个中间阶段。先由检察院指

定一名工作人员对警方递交的案件进行审查。审查

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立案证据是否充分。另一方

面是站在维护公众利益的角度看是否提起公诉。检

察院跟警察部门一样。不会因嫌疑犯被医生诊断为

精神病而做出结案决定,他们会想方设法让作案证

据确凿的重大案件交由法院处理。法院对这类小的案子,由预审法官做出即决裁定(summary eonvie.

tion)。较大的案子才开庭审判。④

我们已经习惯于鉴定医生对被鉴定人作刑事责

任能力的评定,如何从法、医的双重角度来研究触犯

刑律的精神病人是有罪、减罪、免罪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此不妨以英国的一个判例为参照拓宽思

路。

英国在处理姆纳坦案件的意见中。法官阐明了

检验精神错乱的方法之一。即凡是某人在精神错乱的幻觉中实施了犯罪行为。他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程度。要根据他所想象的事实情况来确定。“例如,被告如果在幻觉的支配下,认为别人正在实施企图

剥夺他的生命的行为。因而他把该人杀掉了。他认为

自己的行为是自卫,那么,他会被免除刑罚。如果他的幻觉是。死者对于他的名誉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

失。作为对这种假想损害的报复,他杀死了他,那么,他就会受到惩罚”。②

审理该案的英国法官充分尊重了客观事实,不

单以被告有幻觉、杀人行为因幻觉所致。即评定他为

无刑事责任能力(我国的鉴定医生就是这么评定的)。而是进一步将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检验,看临床精神病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认可的程度。不然,司法精神病学与临床精神病学有什么不一样?笔者

拟以上述英、美国家对触犯刑律的精神病人的法律

处理作参照,结合国内刑法的有关规定,对精神病人

作案类型和作案原因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但愿能起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15 ·

三、检讨我国刑事责任能力法律要件

我国刑法第l4条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

果发生所持有的主观心理状态是犯罪故意。故意犯

罪中,行为人的明知是以其具有认识能力为前提的。

精神病人作案有没有认识能力不能一概而论,一定

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和病情加以客观全面的分析。为

行文方便笔者以评定精神病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学和法学的混合条件为线索分析研究精神病人的违法行为。

(一)辨认能力

精神病人的辨认能力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然而并非完全对应的关系。因而鉴定精神病与诊治

精神病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笔者以司

法精神病学本身为立足点来审视“犯罪”精神病人的辨认能力,将其分成3种类型。

1.无辨认能力

一些精神症状可使病人作案当时根本不知道自

己正在干什么。事后也回忆不起自己干过什么,典型的如意识障碍伴错觉(相当于一般人说的神志不

清)。这类作案的特征为:(1)突发性无预谋,无现实不

良刺激;(2)无选择性,包括对作案的对象、地点、时间

均无选择性。作案工具也是随手拈来;(3)无现实作案

动机;(4)案发后缺乏自我保护,不会主动去公安机关

投案自首。审讯时否认作过案。作案原因多系病人

因意识障碍伴错觉,感觉周围环境不安全,周围的人

非人、物非物。全是妖魔鬼怪,出于自卫的本能伤人

毁物。若案件一发生警察即展开对作案人的审讯,可能发现对日后精神病鉴定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意

识障碍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待病人清醒后病中的经历回忆困难。综上所述,这类病人对作案是没有

辨认能力的。

另一些精神症状,如思维逻辑障碍、部分智能缺

陷和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作案时病人虽然清楚自

己正在做什么。但没有犯罪的主观恶意,甚至把所做的坏事病理性地推理为好事,诚如抑郁症患者杀死

自己最心爱的人是基于同情,不忍心自己死后受害

人活在世上遭罪。显然,这类病人也是没有辨认能

力的。

① see peter bartlett ralph sandland:mental health law policy and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second edition

2003.p242-244.

② 储槐植:《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89页。

· s16 ·

第三类情况是病人意识清楚,作案与病理动机

和现实动机都沾不上边,讲话总是东拉西扯,听不懂

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无法与其正常交谈,常见于思维

散漫或思维破裂。

2.部分辨认能力

典型的有妄想、幻觉,它们是导致精神病人作案

最常见的精神症状。病人受其影响会对本无任何矛

盾冲突的人产生敌对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敌对情

绪会越来越加深,这种情绪病人可能表露出来,也可

能埋藏在心里,但终究要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故一

旦行凶,手法往往比较残忍。与病人密切交往者更

容易成为他仇恨的对象,当然有时素不相识者同样

可成为其仇恨的对象,这些对象可特定也可不特定,特定则作案有选择性,不特定则“滥杀无辜”。作案

可分成3种类型。

(1)在妄想、幻觉直接作用下回应性地立马作

案。尤其要说明,如果病人感到大祸临头,出于正当

防卫的心理原因作案,应归人无辨认能力一类为妥;

假若病人仅仅是感到气愤作案,就应放人部分辨认

能力类型。

(2)遭遇现实不良刺激后突发作案。这应了人们

常说的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et之寒”。现实生活

中一点小小的冲突可作为导火线点燃病人长期郁积

在心中的愤怒火焰。受害人即为病人妄想、幻觉所

指向的对象。

(3)有预谋的作案。作案准备的充分程度一点不

比正常人差,个别病人还显示出超常的智慧和意志

力。客观地说,这种病人“恨”的根源来自妄想、幻觉,不过对作案行为本身的违法性病人通常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行凶前有的病人犹豫不决,行凶后有的病

人会主动投案自首或藏匿起来。

部分辨认责任能力不是一个确切的量化指标.

10%跟90%之间的差距不小,如何筛取一个合理的部分值由综合因素决定,或许以下两大方面不能不

重视:

(1)病人作案的主观恶性度高低。一个病人受妄

想、幻觉的困扰,总认为有人要害他,采取多种合法

手段保卫自身权益.一再受挫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

下才付诸暴力;另一位相同病情的病人却总是用武

力来对付假想敌。可见,后者的主观恶性度高于前

者。再如,有预谋的作案病人的主观恶性度肯定高

于遭遇现实不良刺激后突发作案的病人

(2)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将来再作案的几率

大小。在评定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时千万不能忽视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将此作为考虑因素正是对

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视。

部分辨认能力的病人作案时意识清楚,在没有

抵触情绪时能完整交待作案的来龙去脉。部分病人

事后对作案感到悔恨,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始终对

受害人义愤填膺,视自己的违法行为为正义之举,多

数人希望得到司法机关的宽大处理,少数病人持无

所谓的态度,还有极少数人有求死愿望。其共同特

点是:a.意识不到作案动机源于妄想、幻觉,故不会

以此作为主张宽大处罚的理由;b.妄想、幻觉的内容

旁人听起来荒唐滑稽,而病人本人不以为然,觉得合情合理,还试图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话;c.最初接触

病人时,感觉他很正常,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尤其

是触及作案原因时会感到病人说话越来越离谱。

鉴于这类病人对作案行为有部分辨认能力,所

以不宜完全免罪.恰当的做法是量刑中予以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

3.有辨认能力

主要指那些与病态的认识活动无关联的因现实

纷争而起的作案类型。若这类病人有控制能力障碍,宜参照下面的原则处理。

(二)控制能力

如今美国一半以上的州已经取消了不能控制规

则。国内刑法规定了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障碍,意味着病人两者居其一即可得到减刑或者免责。精

神病学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精神病人患病后,甚至病

情缓解后一直有自控能力下降。鉴定医生常常基于

这两点,评定那些有辨认能力,但控制能力有障碍的病人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不

难想象这个数字是惊人的高。不言而喻,这可能增

大那些有辨认能力病人故意作案的风险。生活中不

乏其例,如:一脑外伤病人伤愈后,仅遗留性格改变,由过去的温和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发火时尽情发泄,不计后果。本人自恃有病公开叫嚣警察奈何不了他,加上年青力盛,帮人充当追债的职业打手,以此作为

谋生手段,受害人不计其数,民愤极大,警察审问时,发现他有过人的记忆力,对自己干过的坏事供认不

讳。鉴定医生给出的鉴定结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这不正好应验了他的公开叫嚣吗?针对这一时弊,笔者建议从严掌握控制能力障碍的尺度。改变对控

制能力障碍的病人作泛泛医学评定的定势思维习

惯,结合具体的案情分析病人在整个作案过程中是

否达到“心神耗弱”的程度。这样医学状况相似的病

人仅是临床诊断一致,而司法精神病的鉴定完全是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1期)

另一码事。那么,司法实务中应怎样掌握控制能力

障碍的尺度呢?仍按分类的方式进行探讨。

1.外界不良刺激惹而作案

控制能力减退的病人容易犯冲动型的暴力犯

罪,原因是他们易激惹。

笔者以为务必要查明有无激恼此类病人发火的外界因素,不然何须牵扯到病人的控制能力问题上?

这个条件满足后再考虑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要

特别注意研究外界不良刺激与病人作案行为间隔的时间,如果这一时间过长即说明作案与控制能力障

碍没有因果关系,反之则可能有关系,举例说明之。

一男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发病中,发现妻子红

杏出墙(确有其事),欲找情敌报复。几天后两人相

遇,对方神情紧张,为麻痹对方,病人虚情假意地拿

出香烟请对方抽,然后与其友好地闲聊,趁其放松警

惕之际接连出手打伤对方。显而易见,认定该病人

有控制能力障碍有些牵强附会。倘若,病人是当场

发现情敌与妻子通奸,认定有控制能力障碍谁也不

会有任何疑义。

2.主动发泄病理情绪以寻求解脱

这类情况多发生于病理性心境恶劣时,可见于

抑郁症、焦虑症和癫痫病人。抑郁症病人一般是把

攻击指向自己,但也有极少数病人把矛头转向其他

人,典型的如间接性自杀,病人懂得杀人偿命的道

理,通过杀人达到被处决的目的。当然也有的抑郁

症病人杀人单单是为了发泄病理性情绪。此外,少

· s1 7 ·

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人还可出现盗窃行为,目的同样是为了发泄病理情绪。

本型病人的辨认能力完好无损,犯罪有某种自

利性,具有一定的主观恶性度,且受害方往往无任何

过错,因此,只能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否则正

义得不到伸张。

结 语

我国刑法第l8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实施危害行

为时不负刑事责任须具备两个条件,前提条件是作

案人为精神病人,满足这一条件后就要进一步考查

行为人在作案当时有无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后一个

条件是法学与医学的混合要件。这是解决有无刑事

责任的关键,正确的作法是由鉴定医生从医学的角

度(即根据病情)判断作案的精神病人有无辨认或者

控制能力,司法人员在得到了医学技术的支持后,再

根据病情和案情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法

学与医学的复合知识得出适宜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判

定。如果遵循这一操作程序,就会因案不同而得出

以下数种不同的判决结论:一为没有精神病,刑法第l8条不适用:二为作案人患有精神病,但有完全的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则为“有病也有罪”;三为作

案人患有精神病.并且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有损

害,根据其损害的程度分别判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

力或无刑事责任能力,即“有病轻罚”或“有病无罪”。

刑事责任能力 篇3

刘某,出生于1998年10月24日。2013年1月3日,刘某携带螺丝刀、钢锯和弹簧刀(管制刀具)潜入某市一住宅小区,用螺丝刀、钢锯等作案工具撬开住在一楼的某乙住宅阳台的防盗网,进入到乙家中行窃,窃取手机、现金及首饰等财物(价值12000余元)。正当刘某准备离开作案现场时,乙携其幼子回来,发现刘某欲翻窗逃离现场。刘某遂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指着乙进行威胁:“不准喊,否则把你娘俩都捅了”,随即迅速离开作案现场。案发后办案人员根据小区录像和居民提供的线索将刘某缉拿归案。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甲不构成犯罪。理由在于刘某犯罪时未满16周岁,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盗窃罪主体要件,故刘某的行为也不符合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构成准抢劫罪。(1)《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罪的前提不是必须具备盗窃犯、诈骗犯、抢夺犯等身份性要素,而是指这三种犯罪的客观犯罪行为,这在理论上又称为准抢劫罪的非身份犯说,[1]因此,未成年人实施的盗窃行为也符合准抢劫罪的前提条件;(2)《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包括以《刑法》第263条论处的准抢劫罪。[2]

归纳总结上述两种不同的意见,可以将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在准抢劫罪中的主体适格问题的争议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情形究竟是指八种犯罪行为还是八种罪名?二是如何理解《刑法》第269条规定中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真正含义?三是《刑法》第17条第2款中的抢劫罪是否包括刑法分则中以抢劫论的情形?

三、评析意见

(一)《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真实含义

笔者认为,只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际实施了该款规定的八种犯罪行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并且只能针对其所实施的该八种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评价。例如,绑架过程杀害被绑架人的,由于刑法并没有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对绑架行为负责,所以刑法只能就其实施的杀人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种观点也完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总而言之,有关罪行说和罪名说的争论实际并不存在,《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既是八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当然也是刑法规定的八种具体罪名。

(二)准抢劫罪的前提条件是指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三种客观犯罪的行为并不是指该行为人必须构成相应的犯罪

准抢劫罪不是身份犯。理由在于:第一,如果从事实上看,准抢劫罪必须是先实施盗窃等取财行为,然后再实施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否则就不构成准抢劫罪。由此似乎可以认为实施后行为(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已经实施了盗窃的行为人。但是,这并不是刑法中通常认为的身份犯罪,而是过于扩大的解释了刑法中身份的范围。实际上,准抢劫罪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属于普通抢劫罪的扩张类型,[3]并且准抢劫中的两种行为都应当视为自身所固有的构成要件行为,而非从其他犯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中借用的行为。第二,我国刑法通说认为,准抢劫罪属于财产犯罪,其实行行为必须包括侵犯财产的内容,如果将准抢劫罪理解为身份犯,那么实施前行为(非法取财行为)就仅仅是准抢劫罪主体的身份性要素,准抢劫的实行行为只剩下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但是单纯的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显然不具有财产犯的性质。第三,如果认为盗窃等前行为的实施只是准抢劫主体的身份要素,那么盗窃既遂与否也不会影响该身份的认定,如此则即使盗窃未遂的行为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也应当认定为抢劫罪的既遂,这明显违背了我国刑法关于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区分原则。所以,准抢劫罪的前行为并非准抢劫主体的身份要素,而是准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因此,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如果实施了准抢劫罪中的全部行为(盗窃行为和暴力拒捕等行为),则理所当然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三)准抢劫罪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具有和普通抢劫罪相同的危害性质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的外延应当包括《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罪,但不包括携带凶器型准抢劫罪。《刑法》第269条所规定的准抢劫罪并非单纯的法律拟制性规定,而是抢劫罪的一种扩张规定。亦即《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罪属于刑法规定的一种独立的犯罪。准抢劫罪由两个特定的构成要件行为组成,包括前行为的盗窃、诈骗、抢夺等取财行为,以及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并且两个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为行为人后行为的实施和非法取得财物之后继续保持该种非法占有状态之间具有客观上和心理上的因果联系。而反观普通抢劫罪,其核心内容也可概括为“暴力取财”,也就是针对被害人实施的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的手段行为和取财行为之间存在实际的因果联系。这说明《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罪和263条规定的普通抢劫罪之间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同样属于准抢劫罪的规定,但应当特别予以注意的是,该款所描述的犯罪行为类型之所以被刑法拟制为抢劫罪,更多的是出于刑事政策上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因为根据目前的刑法理论通说观点,《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准抢劫罪仅仅是指行为人携带并准备使用凶器抢夺,但实际上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形;而刑法对此类行为拟制为抢劫罪的理由主要在于统计上行为人往往会使用凶器夺取财物,因此刑法在此将抢劫罪的处罚范围延伸至行为人准备使用但是还没有实际使用凶器的情形。由于《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准抢劫罪在立法上存在理念性偏差,实际适用中亦会导致不合理的结果,本文认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不能成为《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准抢劫罪的主体,而只能成为《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罪的主体。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合理解决有关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是否能成为准抢劫罪的主体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以刑法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展开逻辑分析,而且需要在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寻求实质正义。正如学者所说,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涉及到刑法学与刑事政策学等领域。只有贯通刑法学基本理论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以此综合衡量、确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范围,才能使类似于《刑法》第269条所规定的准抢劫罪主体条件等问题的探讨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4]因此,只有在刑法解释学与刑事政策相关联的意义上,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宏观视野的指导下,遵循罪刑法定原则,考虑到相关价值与利益,才能对此一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注释:

[1]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准抢劫是否属于身份犯,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身份犯的具体内容是指,刑法规定的准抢劫罪中的“盗窃”,是指作为行为主体只能是基于特定目的而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按照此说,不具有盗窃犯身份者为了防止非法取得的财物被夺回、或者为了免受逮捕、湮灭罪证,而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不构成准抢劫罪。非身犯说则认为,刑法规定的准抢劫罪中的盗窃,是指作为实行行为一部分的窃取行为,并非是指盗窃犯这种行为主体。身份犯说虽然在过去属于多数说,但近年来分身犯说已成为有力说,并有取代通说的趋势。有关此问题的具体论述,可参阅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4页。

[2]参见梁少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能够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http://www.sifa2000.com/wenzhang/xsfzt/wph200581817133.shtml.)

[3][日]山口厚:《刑法总论》,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5页。

刑事责任能力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案例均为宜昌市优抚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2011年4月—2015年12月受理的案件,被鉴定人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均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所致精神障碍”,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者,共22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52岁,平均年龄(34.86±7.40)岁;未婚12例,已婚2例,离异7例,丧偶1例;小学4例,初中15例,高中(含中专)3例;19例无正当职业;吸毒史2年~24年,平均(9.36±5.67)年;2例单纯吸食冰毒,1例单纯吸食K粉,1例单纯吸食海洛因,余18例均混合吸食新型毒品,其中9例曾吸食过海洛因。所有案例均进行了尿毒品检查,其中有3例阴性,其余均阳性,阴性案例均承认案发前2个月内曾吸毒;13例有过吸毒处罚史,14例既往曾住院被确诊。所有案例均为自愿吸毒,在案发前无精神障碍,吸毒后出现精神障碍。

1.2方法对于受理的案件,每次在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库中随机选取3名具有鉴定资质的专家组成临时鉴定小组,根据委托要求进行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精神专科检查依据司法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104001-2011《精神障碍者司法鉴定精神检查规范》进行。

2结果

2.1鉴定时精神状况22例案件中,有72.7%(16/22)存在被害妄想,59.1%(13/22)存在言语性幻听,36.4%(8/22)存在关系妄想,31.8%(7/22)存在冲动行为,18.2%(4/22)存在情绪不稳、易激惹,13.6(3/22)存在兴奋夸大,13.6%(3/22)存在幻视。

2.2鉴定结论在作案动机方面,2例有现实动机,7例为病理性动机,13例为混合性动机。在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方面,辨认能力存在而控制能力削弱3例,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均削弱19例。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方面,尽管22例被鉴定人案发时均存在精神障碍,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受损,但均被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3讨论

3.1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问题海洛因、苯丙胺、氯胺酮等毒品具有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化学相似的结构,进入大脑后影响该类神经递质的功能,加之长期使用可使脑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岛叶和纹状体的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因此容易产生精神症状。临床表现以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被跟踪、被监视体验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明显的攻击行为[1]。研究显示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与偏执性精神障碍有较高的相似性[2],其视幻觉、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兴奋激越等阳性症状发生率较精神分裂症更高[3]。这类患者的精神症状一般历时短暂,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在10 d内逐渐消失,一般不超过1个月。但也有部分患者持续4周以上甚至更长[1,2]。对于精神症状长期存在者,特别是未复吸毒而精神症状复发者的诊断目前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精神症状是毒品造成的持久损害的表现,应继续诊断为毒品所致精神障碍[4];也有的认为是毒品加重或诱发了精神症状,应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另有学者将其视为不典型病例。笔者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视为不典型案例,或诊断为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3.2责任能力评定问题对于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责任能力评定问题,一直倍受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5],一种观点认为吸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应参照刑法对醉酒者的规定而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类被鉴定人也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精神患者,如果案发当时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丧失,应评定为无责任能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结合被鉴定人对毒品的态度及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损程度来综合考虑,依据不同情况来进行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我们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此在评定的案件中,尽管被鉴定人的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受损,但仍评定其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指南》第4.2.5条特别规定:“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如为非自愿摄入者按4.1条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对自愿摄入者,暂不宜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可进行医学诊断并说明其案发时的精神状态”。然而在实际鉴定中,尽管被鉴定人为自愿摄入毒品,但委托单位仍要求对其作出刑事责任能力判定。因此虽然该《指南》已颁布4年余,但目前这类案件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意见仍有差异。调查显示大部分鉴定人知晓《指南》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特别规定[6],但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仅22.0%的鉴定人严格按照《指南》规定执行。本所在《指南》颁布后受理的22例案例中,虽被鉴定人均为自愿摄入,我们仍然对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了评定,极大地解决了委托单位及办案人员的实际困难,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席巧真,刘传芹.64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0(2):85-87.

[2]汪志良,王明龙.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397-399.

[3]戴建磊.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对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5):12-13.

[4]赵敏,郝伟.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治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6):324-328.

[5]亢明,齐咏华,冯稚强.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刑事责任能力[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6):424-425.

刑事责任能力 篇5

任能力人犯罪

2015年6月10日湖南省衡阳县界牌镇发生了一起12岁女童投毒杀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倍加关注。截止2015年6月10日该事件造成了受害者小霞、小林两姐妹中毒身亡,6月17日,施害者小雯被公安机关抓获,卖鼠药的农资店店主已被警方控制。具体案情如下:

一、家庭背景:

小雯和小霞,是界牌镇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都来自贫困的低保家庭。

小雯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5年前离家出走,留下她和两个妹妹,与85岁的爷爷、74岁的奶奶共同生活。由于复杂的家庭原因,爷爷奶奶并不太疼爱小雯这个可能“没有血缘的孩子”。除了上学,小雯还要承担做饭、洗衣、照顾妹妹等家务。

小霞和小林是一对亲姐妹,小霞13岁,小林7岁。59岁的父亲老汤是个职业农民,在村里务农养家,每个星期到镇上见女儿们一次。村小撤点并校后,为了让孩子念书,47岁的母亲带着小姐妹租了一个简单的杂屋,在镇上读书、生活。然而,母亲是个智障患者。在老汤眼里,她总是把自己和两个女儿“照顾得乌七八糟”。

三个孩子,不同的家庭境况,同样的惨淡光景。在班主任肖老师的印象中,小雯和小霞成绩一直是倒数一二名,都穿得脏兮兮的,与其他孩子交流很少。其中,小雯尤其沉默自闭,肖老师曾试图通过聊天等方式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但“非常艰难”。贫困、差生、家庭缺陷--近乎相同的“标签”,让小雯和小霞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二、时间过程

2015年6月10日前的20多天前,恰逢界牌镇赶集。小雯从奶奶口袋里拿了5块钱,走进一家农资店,花3元钱买了一包“灭鼠先锋”。

2015年6月10日小雯一个人来到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可乐,然后来到学校幼儿园地下室的一间小屋,将鼠药放了进去。

放学路上,小霞、小林喝下了小雯递来的掺毒可乐。小霞倒地之后,小雯如往常一般回家了。

三、伤亡过程

小霞当场身亡。小林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四、事件原因(一)个人原因

12岁,正是爱打闹、爱玩笑的年纪。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上,三个孩子小矛盾很多。吵闹打架了,小霞和小林会回家告诉母亲。智障的母亲想不出其他方法保护孩子,只好数次去小雯家絮絮叨叨告状。小雯因此遭到爷爷奶奶责骂,埋下了怨恨的祸根。

2015年6月9日,三个孩子在学校玩耍,小雯将7岁的小林踢倒在地。当天下午,两姐妹的母亲到学校接孩子时,身为姐姐的小霞告状,于是两姐妹的母亲掐了小雯的耳朵。

“如果不是她们告状,她妈妈就不会来。爷爷奶奶总是骂我,次数都多得数不清了,我恨她们。”小雯供述。

大约2015年6月10日的一个月前的一天,三个孩子放学回家路上经过一户民居,见到了院子里的一辆玩具儿童车。心生好奇的小雯去踢院门,把门轴踢坏了。此时户主发现了她们,小霞“告状”说是小雯踢坏了门,使她遭到户主责问。这使小雯心里觉得不舒服,就想买老鼠药给她们吃,小雯对警方供述。

(二)社会原因

农村中小学历来是教育资源匮乏的“重灾区”。在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多年以后,许多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仍然依靠“希望工程”来维系。而“撤并校”又进一步削弱农村业已贫乏的教育资源。要指望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承担起留守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就好比指望一头奶牛供应全北京市民的饮奶需求一样荒唐。很多农村中小学都没有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五、未成年刑事犯罪知识介绍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关押于少管所。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六、相关法条

第三十五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我应否负刑事责任 篇6

我是一名农村女青年。前年4月份的一天,我和男友夏某在村外的小树林里谈恋爱时,他突然把我摁倒在地,强行要和我发生性关系,我奋力反抗,但无济于事。情急之中,我从地上摸到一块砖头,砸住了他的后脑勺,结果使他终生残废。最近,我提出和夏某断绝恋爱关系,可他家人威吓我,如不和他儿结婚,要到法院以伤害罪告我坐牢,我很害怕。请问:我的上述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吗?——读者:小芸

小芸读者:

你来信反映的情况涉及到正当防卫问题。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从正当防卫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正当防卫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3.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而实行。4.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也就是说,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五个条件,缺一不可。从你的信中得知,你和夏某在恋爱过程中,夏某违背你的意愿,强行要和你发生性关系,显然,夏某的行为已构成强奸罪(未遂)。为了不使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你出于反抗而把夏某砸成重伤的做法,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那么,你的行为是否防卫过当呢?《刑法》第20条第3款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你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正当防卫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即使引起诉讼,法院也不会支持夏某的诉讼请求。

刑事侦查档案的管理责任 篇7

一、刑事侦查档案

刑事侦查档案是指具有刑事侦查权力的机关在从事刑事侦查的过程当中形成的能够反映整个刑事侦查过程、措施和结果的材料, 它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部分, 决定了整个刑事诉讼的成败和整个案件的定型。在内容上, 刑事侦查档案包括了所有凡根据公安部有关刑事侦查工作的规定立案侦查的案件, 在案件侦查过程当中形成的相关的文书材料。具体包括刑事案件的受理材料, 包括受理登记表和报案材料等;对相关人员的传唤通知书及其回执;公安机关制作的呈请拘留报告书以及拘留证, 还要包括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时给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的通知书及其副本;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决定书连同取保候审的保证书, 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书;监视居住决定书, 撤销监视居住决定书;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书, 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逮捕决定书, 或不批准逮捕决定书;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的退回补充侦查决定书;检察机关发出的逮捕证以及给被捕人家属或单位的通知书及其副页;对案件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申辩材料;检举揭发的相关材料, 调查材料;案件现场照片、现场勘查图纸和笔录, 证据材料及鉴定材料;搜查报告, 搜查证的搜查笔录, 扣押物品清单等。这些材料在形成以后有两个流向, 正本在犯罪嫌疑人被批捕案件侦查终结以后随相关的法律文书一并转为预审卷一并移交给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 另一个流向是材料卷宗副本有公安机关、检察院侦查部门、监狱侦查部门和军队侦查部门移交给本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 这时候形成的档案就是刑事侦查档案。

刑事侦查档案在功能上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进入到下面环节, 即公诉环节和刑事审判环节。在公诉和刑事审判环节上刑事侦查档案的功能就体现为据材料和案件来源, 是整个案件事实的重塑, 在经过审判环节的质证以后就成为法律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即具有证据的性质, 证明案件事实, 又具有主体性本身就是案件事实的反映。另外一个方面的功能是进入到侦查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原始的案件事实情况予以保存, 为案件公诉和审判过程中的材料丢失或者材料篡改等提供证明依据。

二、刑事侦查档案的管理责任

1991年公安部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刑事侦查档案管理的法规《公安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了公安部门刑事侦查档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责任, 使中国的刑事侦查档案管理开始有章可循, 档案管理责任的追究也有法可依。同时, 对刑事侦查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责任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的《公安机关档案类别划分与档号编写办法》、《公安机关文书材料立卷归档工作细则》, 以及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颁布的《公安档案管理办法》, 连同《公安机关业务档案管理办法》一同构成了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和档案管理责任体系。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之下, 我国的刑事侦查档案管理责任包括三个环节的法律责任, 第一个为入卷责任, 即档案归档时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第二个法律责任为存卷责任, 即在刑事侦查档案归档以后的档案保存过程当中的法律责任;第三种责任为用卷责任, 即在刑事侦查档案入档保存的过程当中相关机关和个人对刑事侦查档案的使用过程当中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 入卷责任。

刑事侦查档案的入卷责任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过程当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刑事侦查过程和案件事实的材料按照一定的编排方法和保护方法收集整理并且编排序号的过程, 这一过程当中产生的责任就是刑事侦查档案的入卷责任。在现代的公安机关档案管理制度下, 刑事侦查档案的入卷过程是在公安机关的业务部门进行的, 是由参与刑事侦查的侦查业务人员根据案件侦查过程的时间顺序对涉及的相关的程序性和事实性材料依照法律程序收集、获取和固定, 并在刑事侦查过程结束以后, 公安机关或者结案或者进入到下一个审查起诉环节而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 或者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行政处罚等等程序以后, 案件结办。此时, 虽然案件已经结案但是刑事侦查档案作为案件真实事实的反映, 仍然是案件不可分割的整体, 与其他程序性、实体性案卷材料共同构成案件的卷宗, 亦为刑事侦查档案, 不同的是这一类刑事侦查档案只保存在刑事侦查机关。在这一阶段, 档案管理的主要责任在刑事侦查部门从事档案归档活动的人员。一旦在这一过程当中出现了丢失、篡改以及故意销毁能够证明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侦查过程中违法搜集证据的材料或者故意捏造、毁坏能够说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的材料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存卷责任。

存卷责任就是指在刑事侦查档案搜集入档完成, 刑事侦查档案移转到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以后, 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责任。《公安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公安档案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公安档案统计制度, 对公安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这是刑事侦查档案进入到档案管理环节的第一步, 即经过公安档案工作机构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 这是在刑事侦查档案由业务部门进入到档案管理部门以后划分接管环节的管理责任范围的依据。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公安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还要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第一, 定期对刑事侦查档案进行鉴定;第二, 提供适宜的档案保存环境, 防止刑事侦查档案的毁损与丢失;第三, 不断研究和提高档案的保护技术和制度, 使档案能够更加方便地利用与保存。在刑事侦查档案的存卷过程中, 档案管理人的责任主要在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更好的环境, 否则可能会造成档案能力的丧失, 比如对于电子证据档案来说, 影响电子文件法律证据价值的, 主要有法律性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如果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那么可能就会使电子证据在物理体不消失的情况下丧失发挥实际效果的本质而失去效力。

3. 用卷责任。

刑事侦查档案形成并由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交由公安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后, 由公安机关档案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后进行编目、存放、建立备查卷、整理、接受、保管和利用。在利用环节, 公安机关档案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使存档的档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即使是本机关人员借阅本机关形成的档案也要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借阅本机关的重要文件和绝密文件则需要经过本机关的经办部门或者主管领导批准;非公安人员借阅刑事侦查档案的时候要按照中央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秘密材料则一般不能借给非公安保卫部门使用。借阅人员不得私自抄录、复制文件, 如果有特殊需要必须事先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刑事侦查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档案的利用环节做好保密工作, 即使是本单位的员工也要按照规定办事, 否则酿成后果就要承担责任。

对于刑事侦查档案的管理来说虽然存在三个环节的责任, 但事实上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 比如说如果入档的时候没有将档案的材料清点清楚, 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档案保存与利用。同样档案的保存出现质量问题与否也是要以入档过程中的记录为依据来判断。因此, 就刑事侦查档案的档案管理来说, 从档案的形成一直到利用与保护过程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管理责任, 只有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保证刑事侦查档案发挥应有的功能, 保证国家的法律秩序和司法程序的正常运行。

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建立起了刑事侦查档案管理制度,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包括入卷责任、保存责任和用卷责任, 保障刑事侦查档案更好地保管和使用, 最终达到控制刑事侦查权力和维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目的。

关键词:刑事侦查,刑事侦查档案,管理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维.刑事侦查行政化取向之法律效果浅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刑事责任能力 篇8

一、环境保护问题的特殊性

这里指的环境保护问题, 不单单是指因为环境侵权导致的公民财产、个人生命等个人权益受到损害, 还包含因损害环境、未伤害到具体公民的个人财产、生命等权益的环境问题。从伦理角度考虑环境问题, 我们要讨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人类”为主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其中不包含以“生态”为中心产生的环境问题。

(一) 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

事实上, 不仅是科技水平与环境侵权行为紧密联系, 科技发展也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密不可分, 紧密相连。

某种物质或某一行为, 是不是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这就需要科学技术予以检验。甚至可以说, 某种物质或某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以内对环境造成了损害, 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当然这些都需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鉴定, 并且应该有具体标准。环境遭到破坏后, 为了恢复和治理受损的环境, 我们一定要以科学技术手段为前提, 加强对受损环境的治理。环境品质的良好及设定标准都需要采用科学技术进行鉴别。

(二) 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遭受污染后, 一些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会涉及人们的财产、生命、身体健康等, 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权益造成了损害。某种意义上不侵害财产权、生命权等“自由权”并不是说此类环境破坏同样不会侵害人的发展权、生存权等“积极人权”。环境遭到破坏后, 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 土壤的污染同样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造成损害后果

(一) 环境损害后果的严重性、长期性

因为环境侵权造成的后果, 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第一, 环境侵权行为的后果是社会性的, 对社会的危害亦是不可估量的, 往往涉及的范围面广, 污染的地区大, 所以, 因为环境破坏造成的受害人是多数的, 造成了公共利益的损害。

第二, 环境侵权行为的后果危害性是长时间的, 有时候甚至会危害到几代人的生命安全, 主要原因是环境侵权行为直接的影响对象不是个人, 而是我们的生活环境, 首先导致的是环境要素的破坏, 其次是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后才是对人体生命健康甚至下代人或者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侵害。环境侵害导致的后果具有间接性, 对人体健康的侵害除了间接性还具有潜伏性。

(二) 违反法律义务未造成损害后果

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环境损害的行为中, 有些是造成危害后果的, 有些是违反法律义务的, 无论哪种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环境法的立法根本主要以预防损害发生为前提, 在预防的原则下, 法律根据不同情况出台了不同的法律条文, 对于仅违反法律义务未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设定了相应的制裁手段。虽然损害并未造成一定的后果, 但是这种行为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所以对这类行为也要进行制裁。

(三) 损害后果的滞后性

在环境侵权的行为中损害结果与行为之间, 往往存在因果联系但又非常隐蔽。这种情况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首先, 正如前面提到的, 一些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和环境的损害结果之间有较长时间的间隔, 当中的因果关系是不容易被重视的。环境破坏是技术发展的结果, 然而科技的发展又是之前环境破坏行为的终结者。由于损害结果和环境损害行为之间关系不明显, 导致了环境损害后果滞后于环境损害行为。甚至会由于上述原因, 出现损害行为者已经不存在才发现损害的后果的现象。

三、承担不利后果的应当性

(一) 第三方的判断

依据法律理论, 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承担后果造成的应当性其实是一种观念, 因为观念本身存在于群体的第三方判断和评价。或者说, 第三方主要的评价和判断是因为行为人之前的主要行为, 依据行为人的主要行为, 视情况判定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具体的不利后果。这种判断情况, 是融合了人们理性和良知的共同作用。根据人们良知上的应当, 还是基于人的恻隐之心, 人们本身对一些人和事物存在同情心, 更别说对于受损害者。

(二) 理性的判断

理性的判断主要是指第三方应该需要从社会效益进行考量, 并不是依照个人感情而定, 基于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衡量, 使二者做到相互协调。所以, 第三方应当进行例行判断, 对于违反环境法律的行为者进行相应后果的承担, 主要是对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进行优先选择。

四、设定不利后果

因为环境法律责任没有专门的责任形式, 根据此情况应该对行政责任形式、民事责任形式和刑事责任形式进行综合采用。也有人做此类判断说环境法律责任并不是独立的法律责任, 这种看法不是完全被否的, 还是有待研究的。环境法律责任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采用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责任制裁方式, 然而因为环境的独特性, 决定了环境法律责任是一种独特性责任, 它区别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只是责任承担方式的不同罢了。

具体来说, 环境法律责任包含行政责任方式、刑事责任方式及民事责任方式。

(一) 民事制裁手段

环境侵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造成的损害众多, 其中主要包含三种方式:环境损害、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在制定《侵权责任法》以前, 我国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间接损失, 一种是直接损失;对于人身损害的赔偿, 赔偿的范围只是赔偿相应的财产损失, 对精神损害是持否认态度的。环境侵权最主要的表现是对很大一部分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条件、精神状况的影响, 比如烟尘、噪声、恶臭等污染。这种污染会使人体功能早衰、减退, 甚至会危及后代健康, 主要是会通过遗传因素影响健康。根据此类情况, 因为环境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 是不比侵害人格尊严所受的精神损害轻的, 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应扩及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

(二) 刑事制裁手段

我国的环境刑事责任主要包含两种方式:非刑罚的处罚方式和刑罚的处罚方式。对于我国而言, 刑罚的处罚方式分为附加刑和主刑两种。附加刑又被分为资格刑和财产刑 (没收财产和罚金) 两种, 主刑包括拘役、管制、死刑、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环境刑事责任当中的非刑罚又分为:行政性的非刑罚处罚 (由主管部门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 、经济性的非刑罚处罚 (责令赔偿损失) 、教育性的非刑罚处罚 (训诫、具结悔过和赔礼道歉) 三种处罚方式。对于我国法律, 环境刑事责任方式的规定主要是短期的自由刑和财产刑。从司法层面分析, 环境法律责任的研究更有利于受害者获得更好的救助, 保障我国环境, 使环境侵害行为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时军.环境规划法律制度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2) :24.

[2]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9) :34.

[3]张建伟.政府环境责任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14.

假按揭行为的刑事责任分析 篇9

一、问题的缘起———一个破产管理人的烦恼

2006年, 浙江某开发商因为缺乏资金, 让员工安排亲属签订购房合同, 并出具了虚假首付款收据、收入证明等文件后, 向某银行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贷款发放之后, 开发商负责偿还每个月的按揭款, 后来因开发商无力继续偿付按揭款案发。2012年7月16日, 某律师事务所接受法院指定, 担任该开发商的破产管理人。如何处理假按揭行为的刑事责任, 成为摆在破产管理人和法院面前的难题。

二、假按揭的表现

从目前各地发生的情况来看, 假按揭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伪造购房者名义

由于某些银行客户经理与开发商关系较好或者银行贷款前核查制度不规范, 银行在办理按揭贷款时未要求贷款人在经办人员面前进行签字。开发商可能利用该制度漏洞伪造购房者的签名, 然后利用整套虚假材料向银行办理按揭贷款, 套取资金后由自己进行使用。

(二) 虚增贷款金额

购房户与开发商之间具有真实购房的意思表示, 但是通过增加房屋面积或者销售单价等形式套取了银行资金归开发商使用。目前很多银行对于车库、地面停车泊位等无法取得产权证的不动产不予办理抵押按揭贷款, 开发商与购房户通过将车库、地面停车泊位的价格计算到可以作为抵押物的商品房中, 从而导致提供给银行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与真实情况不一致, 进而套取了银行货币资金。

还有一种情况是盛行一时的“0首付”按揭, 即开发商与购房者串通, 在购房者未支付首付款的情况下将购房款提高一定价格, 然后开发商向购房者出具收到首付款的收据, 双方按照商品房预售合同规定的虚假售价, 向银行办理贷款手续。这种假按揭的后果是, 购房户在实际上未支付任何购房款的情况下, 运用按揭方式由银行支付了全部购房款, 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大增加。

(三) 不真实购房意思表示

开发商与员工亲属或者其他人签订购房合同, 这类购房者不具有真实购房的意思表示, 只是配合开发商在购房及贷款文件上进行签字。

(四) 一房多卖

有些开发商为了套取现金, 在房屋已经销售给他人的情况下, 利用信息不对称以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购房合同骗取银行信任, 进而套取银行的货币资金。

总之, 假按揭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购房合同存在瑕疵, 包括合同双方意思表示、房屋价格等方面存在虚假; (2) 开发商套取银行资金后, 每个月的本息全部或者部分由开发商支付; (3) 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违法行为, 开发商为了顺利取得贷款, 可能同时实施伪造收入证明、伪造身份证件、伪造签字和私刻公章等行为。

三、假按揭行为的刑事责任

(一) 开发商的刑事责任

开发商是假按揭行为的主导者。以假按揭形式骗取贷款, 一般涉案金额巨大, 而且大部分是群体性骗贷事件, 社会负面影响很大。如果开发商在具有明显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况下伪造相关材料实施假按揭行为骗取银行贷款, 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以下简称“刑法”) 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进行处罚。根据现行有效的《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 出现以下几个情况时可以认定开发商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 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 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在实践中, 实务人员归纳了几种典型的属于“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事实: (1) 在取得集资款后, 通过虚假的股份制改造、兼并、破产等方式, 逃避偿还集资款义务的; (2) 明知没有经营条件或偿还能力, 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3) 为继续骗取集资款、拆东墙补西墙, 或将集资款用于亏损或不营利生产经营项目的。 (2) 开发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签订和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贷款抵押合同过程中, 虚构了购房者、购房面积、购房单价等相关信息, 骗取了银行的贷款, 数额较大时, 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开发商名义虚构了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合同并办理按揭手续, 这种情况下认定个人构成贷款诈骗罪, 而不是合同诈骗罪。当然, 由于单位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因此该诈骗行为是个人构成贷款诈骗罪还是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 要从款项用途、是否经过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加以综合判断。

如果开发商没有明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只是出于资金短缺而套取银行资金的, 最终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可以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骗取贷款罪进行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 》第二十七条规定, 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 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 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应予立案追诉。但是对于前文提到的将不能用于抵押贷款的车库、地面停车泊位等价格加到购房款上增加贷款金额的, 由于该情况下买卖双方存在真实买卖的意思表示, 只是由于政策原因导致无法办理正常按揭, 该种情况下假按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从目前各地假按揭案件发生情况来看, 由于房地产开发行业利润率较高, 大部分开发商还是愿意和银行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因此抱着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假按揭形式套取银行资金的情况比较少 (3) 。开发商以假按揭方式获取资金后一般会按时支付本息, 然后在现金流充裕之后通过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进而消除假按揭行为, 为了避免二手房交易的巨额税负将房屋重新投入一手房市场进行销售。以前, 全国各地对于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的监管不是很严格, 只要开发商和购房者前往房管和国土部门办理解除手续, 房管和国土部门对此也不会多加干预, 因此开发商纠正假按揭行为的成本较低。但是, 由于各地频繁出现开发商伪造销售业绩及办理假按揭的事件, 相关部门为了杜绝该类行为, 现在很多地方需要当事人取得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者仲裁裁决书才能办理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手续, 假按揭行为的纠正难度加大导致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总之, 对于开发商假按揭行为的定性问题, 要区分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 双方是否具有真实买卖商品房的意思表示, 假按揭行为的发生原因等角度综合进行认定。

(二) 购房者的刑事责任

在购房者未实施任何行为, 开发商伪造了购房者签字的情况下, 由于购房者未实施任何犯罪行为, 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购房者与开发商串通, 在购房合同上进行签字, 可以与开发商构成合同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的共犯。当然, 一般情况下购房者在骗取贷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小, 有时甚至是在开发商员工的恐吓、胁迫或者欺骗下实施的行为, 因此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者胁从犯。

曾经有一段时间, 为了伪造销售业绩, 有些开发商与他人签订虚假的购房合同并进行备案, 给社会上造成该楼盘热销的假象。如果该购房者不知道开发商进而实施了以其名义申请按揭贷款的行为并伪造了相关材料, 由于购房者主观上不知道开发商将虚假合同用于办理按揭贷款而不具有骗取银行资金的故意, 不能以购房者签订了虚假购房合同为由追究购房者的刑事责任。

(三) 银行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

如果银行工作人员与开发商相关人员勾结, 套取了银行资金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 银行工作人员与开发商构成共犯。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在核查贷款发放条件时知道开发商假按揭的事实, 为了追求业绩或者碍于情面等而角度放任了这种结果发生的, 可以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或违法发放贷款罪。 (4) 当然, 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因为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 数额较大的情况下, 可能视该银行工作人员的不同身份构成受贿罪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另外, 作为银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如果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 造成国家利益重大财产损失的, 可以构成《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四) 其他刑事责任

如果开发商在办理假按揭过程中同时存在伪造居民身份证、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或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其他涉嫌构成犯罪行为的, 同时触犯相关法律, 按照牵连犯进行处理, 从一重进行处罚。律师、评估师等社会中介机构如果为办理假按揭贷款出具了虚假证明文件的, 如果与开发商具有共同故意, 可以构成相关犯罪的共犯;如果不具有共同故意, 可能构成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摘要:房地产开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许多开发商由于资产或者信用等原因无法通过正规手续取得贷款, 于是通过民间借贷或者从银行骗贷等方式进行非法融资, 假按揭行为成为开发商从银行骗取贷款的一种方式。假按揭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和诚信制度, 如何准确认定假按揭行为的刑事责任, 对于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假按揭,开发商,刑事责任

注释

11 有些学者认为假按揭中买卖双方不具有真实买房的意思表示, 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实际上虽然双方具有真实买房意思表示, 但是价格虚高导致骗贷的情况也该属于假按揭.杜雄柏.房地产开发商假按揭行为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 (1) .

22 陈鹏鹏, 王周.集资诈骗罪的认定问题[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 .

33 曾经引起全国热议的森豪公寓假按揭案是开发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贷的典型.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 由邹庆担任法人代表的北京市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森豪公寓为幌子, 指使公司职员虚构该公司开发的森豪公寓商品房销售事实, 采取与购房人签订虚假商品房买卖合同, 为购房人伪造收入证明、首付款证明等贷款材料, 并以购房人名义与中行北京分行签订个人按揭贷款合同申请按揭贷款的手段, 骗得巨额贷款.参见<三银行被骗15.6亿森豪公寓案一审判结>[Z].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4-30.

论是否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篇10

我国现行《刑法》为1979年颁布实施的, 其中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为绝对无刑事责任人, 并且已沿用至今。即使1997年《刑法》进行了大修, 以及之后颁布的9个刑法修正案也均未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重新划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生理和智力上的成熟程度也随之提前, 有医学测算称, 国人的发育年龄较之20多年前已至少提前了2至3年。由于法治社会的不断推进, 人们对法律的了解也越加增多, 加之学校进行相关法律宣传, 未成年人很早就对是非对错、生命可贵、财产权等有基本的认识。从认识水平上, 其也完全明白杀人、抢劫是犯罪行为。在本案中, 按警方的通报, 3名未成年人在学校抢劫老师是“有预谋的”, 他们先将被害人叫出宿舍, 持木棒殴打, 并拖至卫生间用布堵住嘴, 致其死亡;然后将被害人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并且根据某台记者的了解, 在行凶过程中, 赵某、孙某曾有主观放弃的意图, 然而刘某却说:“没事, 把这个老师打死了, 我们也不要坐牢, 你们不打我就打死你们。”由此可见, 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仅对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有足够的认识, 而且还清楚的认识到其作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曝光, 很多行凶者因不满16周岁而没有受到相应的刑事追究。现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日益发达, 从认知水平上,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完全可以明白杀人、抢劫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现行的《刑法》是70年代制定的, 70年代人的认知水平远不及今日的人们, 思想相对单纯, 形成世界观比现在要晚很多, 因此现行《刑法》仍然适用70年代的标准是欠妥当的。

《刑法》规定的14周岁、16周岁两档刑事责任年龄, 先前是期望起到保护未成年的作用, 由于未成年人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度不够准确, 因而应当给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而从现在看来, 此举是否更像是一种变相的激励与纵容?因此, 在当前大的社会背景下, 笔者认为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标准, 理由如下:

首先, 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根据近些年的各类事件可以发现, 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不断上升。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 青年人犯罪率占全国刑事犯罪比率的70%, 其中14到18岁之间的犯罪率又占青年犯罪率的70%, 犯罪率不断呈现低龄化。

其次, 当今儿童身体素质以及意识思维已经今非昔比。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 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等各种信息终端丰富着每个人的思想, 这其中也包括儿童。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显示, 当代的未成年各方面的成长, 身体及意识形态, 比30多年前的同龄孩子, 至少提前成熟2至3年, 也就是说30年前14岁的儿童的心智, 只相当于现在11岁左右的孩子, 因此《刑法》中对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仍然以14周岁划线, 明显不那么合理。

再次, 降低年龄限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现在未成人犯罪, 都是以加强教育的形式,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加强管制, 但是之后多半是“一放了之”, 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在某种程度上, 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使未成年人产生“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因此, 虽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范围看似会扩大打击面, 其实反而是提高了法律的震慑力, 增加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成本, 从而让未成年人明白犯罪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消除犯罪念头, 真正的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国民的文化、家庭、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的心理、生理和智力上的成熟程度也随之提前, 国人的发育年龄较之20多年前至少提前了2至3年, 而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还是现行刑法于1979年规定的, 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 笔者认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势在必行。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

参考文献

[1]孙振江.对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规定的探析[J].理论界, 2009 (11) .

[2]刘强, 郭卿, 孙宝林.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探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01) .

上一篇:真实的语言体验下一篇:IC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