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2024-05-05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精选十篇)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1

发挥政府在高职物流教育的作用

完善和严格执行物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政府并非没有制定物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而是职业资格体系不完整和已有职业资格在职业市场并没有强制实施。许多物流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知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就会影响物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不强制推行物流从业资格准入制度, 也会导致物流从业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影响物流毕业生的就业。因此, 政府必须制定各物流岗位的从业标准, 并强制实施物流从业资格准入制度。

制定企业承担高职学生实践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市场经济下,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主体, 没有培训学生职业技能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是否接收学生实习完全出于企业的愿望, 这是我国物流职业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表面上, 很多职业院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事实上这些实习基地或名不符实, 或发挥作用非常有限。如果不彻底解决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问题, 职业教育改革不可能成功, 否则, 就是自欺欺人。德国和澳大利亚都是市场经济国家, 这些国家的企业为什么能接收学生开展技能培训, 它们并非自愿, 而是法律赋予了它们义务和责任。培养高职物流学生的技能需要有物流活动环境和业务环境, 这些环境各高职院校难以建设和仿真模拟, 物流企业才具备这样的环境。

制定各类物流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我国各类物流人才并没有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 物流人才培养标准都是由各院校制定, 这必然带来一些问题。一是能力标准不统一, 缺乏权威性, 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二是各高职院校缺乏正确制定物流职业能力标准的能力。高职学院的物流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其它专业教师转行从事物流教学, 缺乏对物流行业的了解, 很难制定准确的物流职业能力标准。因此, 应该在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主导下, 由教育专家和企业、行业的物流专家共同制定物流职业能力标准。

制定物流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标准体系。目前, 物流专业开设什么课程, 训练什么技能, 各个学校非常混乱, 不是因职业能力标准开课, 而是因教师的能力来开设课程, 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严肃性。国家应根据物流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 制定规范的物流课程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物流教学过程中, 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的课程和技能培训体系, 物流课程和技能培训内容的调整, 应受严格的限制。

大规模开展物流专业教师的培训,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造成物流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如果完全依靠毕业生和行业专家来充实, 这并不现实, 而且也会带来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国家应针对物流专业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 对物流教师的物流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开展培训, 并能达到物流教学标准和物流职业能力标准, 具备双师素质。

发挥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高职教育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性教学转变, 从课堂教学向在职业环境教学的转变, 这种转变需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即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但多数企业的真实动机是使用廉价劳动力, 只是提供简单、单一的物流岗位, 很难达到实习效果。

物流职业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物流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难以深入下去, 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物流职业教育必须依托物流企业和行业协会, 才能真正认识物流职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才能制定正确的物流职业人才方案。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一是职业院校难以全面开展仿真教学, 才能真正在职业环境中培养物流职业人才。但是, 怎样才能让物流企业加入人才培养队伍, 除了制定法律规定其职责外, 还应该加强与物流企业的沟通协调, 建立企业合作的共赢机制, 使物流企业愿意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

职业院校必须彻底改革物流教育方法

转变教师角色, 使之成为合格和管理者和指导者。在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 重教轻学, 只重视教师的教, 不注重学生的学, 教师是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 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只是传声筒角色。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首先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 使之成为管理者和指导者角色, 从以教为主, 转变为以创造学生的学习环境为主。这种转变是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仅只有知识, 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 必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艰巨性。

注重课程开发, 整合相关知识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运作和管理物流活动, 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多样性、系统性, 物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能力, 如管理、统计、交通运输、仓储管理、建筑规划、经济活动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机械设备等, 所需要的这些知识范围广, 跨度大, 既有经济管理知识, 也有工程技术知识。要求掌握的知识之间要有系统性的联系, 但并不需要系统性地掌握每一种知识。但是, 现在一些院校在设计物流专业的课程时, 需要什么知识就设计什么课程, 但教学时间资源有限, 就裁减一些应纳入知识体系的内容, 没有很好地解决好知识面广度与知识深度之间的关系。

要解决知识的面广度和知识深度的关系, 必须摒弃目前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探索适合高职物流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要按照物流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 建立适应物流职业岗位 (群) 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这种改革, 课程的针对性强, 围绕工作项目来设置, 也减少课程的重复开设。

不少人对技能培训的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 把技能水平等同于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只是职业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 物流职业技能内涵同其它专业特别是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区别较大, 物流职业技能主要是业务活动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 笔者认为具体应包括物流方案的设计、物流方案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包括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不是一个物流操作工的操作能力。物流职业能力构成体系和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途径这些问题, 院校必须深入到物流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调研分析, 制定出规范、可行、有效的物流职业能力培训方案。

中外物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2

中外物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装涉及的.学科理论体系比较分散,决定了包装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高等教育对包装人才的培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对中外包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针对我国包装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代物流对包装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我国物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教学改革建议.

作 者:孙虎 SUN Hu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9“”(5)分类号:G642关键词:包装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物流

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 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总量急剧增加。据初步预测,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万~200万人。物流人才成了我国新世纪最为稀缺的12类人才之一。

一、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资料显示,通过近年来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学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5年就有57所院校招收物流工程硕士,160所院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有45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近千所中专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目前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也成倍增加。 然而,物流人才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一些物流人才却因为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生产和管理需要,成为企业里“不好用”的人才。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流管理是很热的专业,很多学校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论证,而是盲目的设立了这个专业 。教师也多是别的专业老师来任教,和学生一样,也是摸石头过河式的探索,能教给学生的少之甚少,更别提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其次,教材所教的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大部分是理论的,而且内容有雷同的现象;时效性相当的差,学的时候,有的东西就已经落后了,就别提有什么竞争优势了。

社会上太迷信一些能带来功利性的东西了,认为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如职业资格认证书,认为有了证书就万事大吉了,放松学习了。现实是有了证书,也不见得能从事物流专业相关的工作。

思想观念不转变。很多学校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还是按老一套来教学:重教学,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这些都使其所培养的物流人才质量大打折扣。

复合型物流人才少.现代物流是一门跨多个学科的理论,同时它的实践性也非常强,这就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要拥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除了要具备理论知识基础以外,还需要用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物流需求,也就是说,培养中高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仅仅依靠学校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在企业岗位进行一段时期实践培训也是其重要环节。反观国内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普遍“急功近利”,甚至根本不提供实践培训机会,就要求物流人才上岗后一两个月内“立竿见影”,很快扭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显然不切实际。部分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尽管也组织员工培训,但多集中在一线操作人员,片面强调操作技能培训,没有针对各个层次的员工,建立在职学习、脱产学习、自学和岗位轮换实习有机结合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

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物流人才需求也不是一概而论的,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工作岗位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对物流人才做出划分,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物流专业知识教育。

物流政策研究人才这个层次的物流从业人员是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对我国物流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关注与国外发达国家以有的历史经验,并根据我国物流运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物流发展法律和法规,从而创造良好的、符合物流发展需要并能推动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全国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物流,为全社会提供总的运行规则。

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这个层次的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重心是为企业的生产运作做好物流服务,这也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

物流运营管理人才这种人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运输、管理企业等。因为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制造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要解决当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物流人才培养新理念。要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物流教学的具体要求,树立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尤其是要树立培养物流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念。同时要加强物流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物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物流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为保证物流培训质量,保证师资教学水平是关键,因此,今后凡要进行物流培训的教师,必须通过有关组织方面的培养和培训,取得培训资格,方能参加物流教育、培训工作。师资主要应加强实践性教学、案例型教学,积极参加物流企业实践,增加感性经验性教学内容,聘请物流企业家和部门领导教学应该成为制度和规范性要求,不仅在职业教育方面,而且在理论教学中也是如此。

三是物流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物流人才的复合型、特色型与应用型。随着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以及物流功能的不断扩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物流业中应用的不断扩大,如电脑的大量使用,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信息交换中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依赖等,使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显示出物流学科的综合学科特征,它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和混合行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例如运输型物流企业就需要具备车辆技术知识、运输、道路、保管、包装、装卸等综合知识。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要突出物流人才的复合型、特色型与应用型。

四是超前的人才战略。目前,国内谈论较多的是物流人才的匮乏,但有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忽视了,即当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其诱人的人才策略是绝大多数中国物流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培养再多的物流人才也是枉然。因此,在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人才的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也刻不容缓。另外,与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专业机构合作,做好了抢夺中高端物流人才的准备,从而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总之,我们在发展我国物流业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中,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应当是最根本、最紧迫的。纵观国内外物流业教育现状,我们应坚持需求导向、教育先行、学用结合、自主创新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这是保证我国物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作者单位:李沛强,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许顺亭,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靳伟编著.最新物流讲座[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89-101.

[2]吴晓波, 耿帅.供应莲与物流管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74.

[3]曹国正.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M].广州:物流世界,2003.4.

[4]张秀英.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培养[M].北京:理论探索 ,2004.37.

[5]张金声.物流人才的培养[J].中国储运,2006,6:10.

[6]王颖.物流人才供求现状分析与调查[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21.

[7] 吴峰.善于中国物流人才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5(2):.

[8] 孙军.谈物流教育的必要性[J].大连大学学报,2004,2: 36.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enterprise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searches analyzes

li PeiqiangXu Shunting

(Business Department, Hebei Nomal College;Law-Political School, Hebei Nomal College)

Abstract: Joins WTO along with China, The domestic physical distribution enterprise already has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Also faces the brutal market competition. The Chine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whole is insufficient, Jobholders specialized quality universal somewhat low, in particular high-quali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scarce deficient, These situations restrict our coun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dustry seriously development. Surmount how about doe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s bottleneck? How doe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strategy adapt with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is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discussion question。

Key Word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enterprisetalented persontraining patternsearches analyzes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4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产业, 其价值效益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从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物流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物流人才成为了各类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能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根据物流业务岗位的任职要求, 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整合是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打破学科体系, 建设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 特别是要建设完善针对某一领域基层管理岗位的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构建突出岗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学生专业学习和顶岗实践交叉进行, 保证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现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零距离”。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物流专业技能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便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人才, 笔者在对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 改革与整合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以期能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形成了挑战

众所周知, 在以经济实力为依据的国力竞赛中,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加入WTO后, 国内物流业也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 而物流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高校既要培养企业物流人才, 如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又要培养物流企业人才, 如适应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此外, 在企业用人的调查反馈情况可以看出, 我国物流业仍存在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性、技能性人才,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仍具有浓重的传统特色, 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二) 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从目前物流专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物流企业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 国内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迅速崛起, 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 专业设置也逐渐完善。同时在物流协会的领导下, 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但在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三) 物流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 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影响力逐步扩大;但与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 物流管理专业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力量不强, 在全国和地区有较大影

响力的专家、学者不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不高;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尚未形成。

2. 学术水平较低, 服务社会能力不

强, 承担和参与的各级课题较少, 年人均发表专业论文数较少, 且分布不均匀。物流管理专业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

3. 课程和教材建设才刚刚起步。在物

流专业没有优秀课程, 而且还有部分专业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来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课程讲授方式比较单一, 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尚需进一步提高。全国还没有出版权威认证的物流专业教材。

4. 实践教学滞后于专业发展的要求。

物流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除专门的实验课程外, 还有许多专业课程离开了实验和实习就无法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效果。

三、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目标及思路

(一) 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1. 以“应用”为主旨, 以模块为要素,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

2.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

能, 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既具有扎实的理论技术基础, 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 加强与同行兄弟院校和交通企业、

交通管理部门的横向教育协作关系, 编写一定数量内容简洁实用、组织科学合理的教材和典型教学案例, 并加强理论教学中的模拟教学。

4.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共建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 使学生能够在全真的环境中进行阶段性教学实习和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为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二)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教学质量、专业技能、科学能力是成功地推行教学管理专业的有力保障。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我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正在逐步地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教风优良、学历与学术水平高, 实践经验丰富、能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的一支多能的、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的、以博士和研究生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努力使全校生师比达到20:1。

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培养和形成稳定的科研学术团队, 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学术研究方向, 积极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实践调研, 形成产、学有机结合的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 以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为目标, 积极承揽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每年至少请1名校外本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 每年至少派1~2名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使本专业教师力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1项。

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物流的职业岗位内涵非常丰富, 物流岗位可以分为六大类, 即市场营销类、仓储配送类、口岸物流类、交通运输类和咨询策划类。我校本着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 结合自身的现状, 以仓储配送为重点, 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 结合“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师生共同参与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科研科技项目, 使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的策略

结合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现状, 为了实现我国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笔者从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提出以下几条策略和建议。

(一) 建立与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业务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入学军训、课程教学中案例模拟、第二课堂活动 (包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 、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物流公司见识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建设物流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给学员提供实践环境, 而且要具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实践功能, 包括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实训, 物流企业人员短期培训, 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 目的是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实践性强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加强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高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 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加快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应加大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力度, 重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物流从业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教师的素质能力, 应从物质上与精神上重视鼓励教师, 多方面为教师创造条件, 灵活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 对积极上进分子给予适当补贴, 提倡教师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实践培训, 在高校内部形成学习物流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的热潮。

同时, 可以聘用其他高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培训机构讲师为本校的资深物流顾问与培训讲师, 为这些专家提供灵活的工作机制, 就本校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共同探讨, 从而为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 重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结合

物流是一门应用性、理论性极强的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 它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教学要与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结合起来, 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中。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形式可以多样化, 采用讲授或研讨, 又或者是座谈、交流, 按照不同的教学层次分不同的深度进行授课, 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物流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呼唤着更多的人才。各大高校在教学实践改革的道路上也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同时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而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后我们物流专业还要在物流业发展规律的具体指导下,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不断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我国物流业及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冬梅, 陈丽英.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 2007 (7) .

[2].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2) .

[3].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06 (4) .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5

关于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的探索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采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对各种模式进行分析,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郭丽颖 许红 耿万云 李淑华 赵欣 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实践探索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探讨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方案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7-01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物流人才短缺问题凸现。近几年异军突起的高等职业教育,抓住机遇,及时开办物流专业,缓解了物流人才短缺的矛盾。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特点,如何使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课题,因而有必要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市场日益一体化,我国物流业将面临一场激烈残酷的国际化竞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将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1978年,“物流”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市场,从此翻开了物流业和物流人才发展的新篇章。有人预测,未来的中国,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20%的速度迅猛增长,届时,国内物流人才的缺口将达到600万。在北京就有20万人的缺口,上海需要60万人,广州的缺口也在50万人以上。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物流业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详细分析了这一人才需求现状后,我国各地一些大中专院校相继在原有储藏、运输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以应对企业对物流人才求贤若渴的需求。从表面上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现实中,物流专业是我国高校近几年才新设的专业,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其所涉及的物流活动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专业高职教育多属各校自行筹划,缺乏统一的指导,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往往与人才的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使得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着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素养不高,物流管理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国外设置物流专业的也不多,国外同类教育也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次,可供借鉴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很少。因此,探索和实践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2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物流产业定位低下,高职物流教育出现“国家热、企业冷”的困境。

根据国家的战略和口号物流是十大产业之一,但很多近似企业经过简单的改革和调整就变成了物流企业,企业的关注度很低。我国企业通常以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对技术进行分解和简化,对人的技能与知识要很低。员工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基本胜任岗位工作,大多数企业视职业教育为消费,而不是战略投资。

(2)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偏差,造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短期性和浅显性。

许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只停留在短期的、较浅层面的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需求脱节,不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注重高职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脱节,教学内容落后于企业生产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高,就业到企业后还需要重新培训。造成企业技能人才短缺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两难困境”。

(3)人才供需现状,使企业对高职教育依赖较小。

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买方地位,而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又面临新增劳动力的局面,劳动力供大于求。在人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余地较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没有突出的职业技能,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必然导致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依赖性较小。

3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3.1 校企合作,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采用不同形式,不定期地对物流企业进行调研,追踪物流行业最新动态,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的需求,融合物流职业资格标准,在企业的指导与参与下,全面分析物流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地进行调整,使得培养方案更切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2 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建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物流行业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加大实践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加强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训练,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建设配套的“系列化”教学教材体系。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物流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培养和造就适应建设和发展需求的物流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教材作为基本保证。

(3)完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3.3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在物流供应链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其中。而“物流”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支持,“商流”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支持,“资金流”需要会计专业的支持,“信息流”则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支持。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整体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有利于满足企业岗位群或产业链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支撑重点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有利于带动专业群其他各专业共同发展。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是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迫切需要,相信通过实践必将对新经济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年鉴[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2]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姚和芳,主编.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7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企业的“第三利润的源泉”,其价格效益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观察其发展态势,现如今我国物流工业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对高素质的物流从业职员的需求量火速增长,人才的紧缺造成了物流工业的落后发展。同时各大学校也面临着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问题。

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需求层次分析。劳动鳞集型和技术鳞集型是物流工业的两大处事特点,物流人才从所需知识与技能角度分为高级管理人才、中级管理人才和初级管理及操作应用人才三个类型。高级管理人才主要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订,有较强的判断策略能力和把握能力,注重应用现代物流工程技术和管理要领,灵敏地发现市场变革,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该层次人员对应的职位有物流企业主管、物流规划总监以及采购经理、储运(物流)经理等各功能岗位经理。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经过3到5年基、中层管理岗位的锻炼与培养发展而来。据调查,这类人才占到企业雇佣岗位的9%左右。中级管理人才主要对其所负责某部门进行管理,他们必需熟习自身从事的物流环节的运营,使本环节的物流工作进行得更有条理,此外还要有整个物流大系统的理念,并调和相关部门,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规范。该层次职员对应的职位有物流经理助理/物流工程师、助理物流规划师、采购主管、货仓主管、运输主管、销售主管、客服主管等。一般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在经过2到3年的基层岗位管理的锻炼与培养发展而来。据调查,这类人才占到企业雇佣岗位的27%左右。初级管理及操作应用人才主要负责岗位具体操作事宜。按照岗位差异,需要具备货品的上架、分拣、堆垛、包装、配送等岗位谙练的操作技巧,分工精细,针对性强。该层次人员对应的职位有货仓管理员、运输调剂员、物流配送员、采购员、物流营业员、报关员、客服人员等。一般要求中专及以上学历,占到企业雇佣岗位的44%左右。从以上综合分析,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主要集中在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及操作应用两个层次,所需数量占到企业人才需求的大部分。

需求领域分析。从需求范畴来看,主要集中在在物流规划和咨询、企业、科研教育三大领域。

规划和咨询物流人才,改造和完善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物流园区,建造物流运输货场,合理布局物流网络等,都是耗费巨大投资的系统工程,需要的都是些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目前,宁波市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增强与周边省区的物流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建设现代物流基地,构建物流通道,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急需物流规划和咨询人才站在新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划。

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专业定位不清晰,理论与实践脱节。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校因对物流管理类专业定位较为宽泛,致使其无法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未能真正做到从实际需求出发拟定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切实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和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教学方式单调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特别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整个过程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只是在既定的学科体系中被动学习知识与技能,缺乏与工作实际的直接联系。另外,实践教学方面,过多的强调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能,不能有效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因此,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物流人才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实践教学条件欠缺,师资匮乏。近年来,多数学校开始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然而仅有几所学校同时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而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其他院校转入并非科班出身,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有所欠缺。尤其是缺乏物流操作的实战经验,致使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与社会进行连接,人才适用性较差,不能满足因物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而师资队伍匮乏更是致直接导致物流人才培养存在严重问题。

物流人才培养方向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心里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善于沟通是合格的物流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职业素质,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及应变能力也是相当重要,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工作压力。

具备良好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物流信息基础、管理学、报关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基础会计、E R P原理应用等此类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应全面掌握;对物流专业的专业课程,应掌握物流基础、商品学、物流配送与库存管理、物流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物流客服服务、仓储实务等的应用。

具有较强的适应、提升能力。物流专业学生应具备物流开发市场与拓展客户能力,具备编制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具备商品存储保管的计划组织能力,同时还要有杰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实施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物流人才,学校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为例浅谈教学方式的改革。行动导向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由师生共同配合确定的行动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最终具备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独立有效的工作能力、思考与学习能力、责任心、论证与评价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法、图示思维法、模拟训练法以及项目教学法之类的教学方式。

优化课程体系,重置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变化来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并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在课程体系上做出调整,侧重于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等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立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突破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基础保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紧缺“双师型”教师,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请进去、走出去”战略,多渠道、多手段的全面提高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水平。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定期聘请有关专家或一线技术员、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第二,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签订“师徒协议”,介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有效提高专业素养;第三、在合作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与实践,及时跟踪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发展动态,承担更多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获得更多的专利,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篇8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物流专业而言, 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目前, 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 这些成果仅限于某些个案的总结, 并未在职业教育系统内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系统化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有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 学校到企业为学生寻找实习的场所, 而企业则从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 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很难实现向纵深方向的持续发展。再例如:还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视为学校寻找顶岗实习、帮助学生练习就业单位的一种手段。因此, 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育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1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专业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 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 并直接面向客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特性。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主要重视的是基础的学习、理论的教育、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物流企业的需求, 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是实践技能十分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 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地各种大型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的建立, 我国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我国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状态来看, 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术人才的支持, 但是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高技能型物流人才极为匮乏。但是, 我国高职院校、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缺乏统筹性、系统性, 我国一直以来都未在学生顶岗实习、工学集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

(2) 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多长期合作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 缺乏长效合作运行机制, 并不能将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入。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出现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交叉等情况, 不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要求, 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工作从项目开发到项目的深入管理, 再到最后的了利益分配等都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与问题。因此, 要想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效果, 就必须从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着手, 全面发展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人事管理机制、利益分配等机制, 并逐渐向实现信息共享与开放的全方位努力, 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3) 高职院校缺乏吸引物流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在与地方政府机构的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质量上还有待提高。另外, 在技术的开发、合办工厂等高层次的合作方面也未曾取得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 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之间的需求并不了解, 校企合作双方之间缺乏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 由于校企合作的资源比较分散, 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明显。因此, 如何正确的、有效的解决校企合作的平台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4)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都是由实训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物流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参观, 或者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学校进行讲座、培训, 而合作的物流企业也经常对学生进行实际业务、专业目标、专业思想等方面的教育, 同时将企业的文化、运作管理流程、企业人才的晋升渠道等向学生进行渗透。但是, 这些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表面, 对于物流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的深层次内容并不向学生做出介绍, 经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根本不对实习的学生做出系统性的讲解。这种流于形式的介绍与讲解根本无法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

3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是确保教学效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能满足教育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最佳途径。但是,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 物流企业的建设也处于茁壮成长中, 一方面,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 而另一方面这些物流企业一般都不具备多余的资金与规范的培训体系。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 外部条件不健全

作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 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与外部条件。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双方之间都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机制, 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与政策规范做引导。物流企业的合理回报渠道还不健全, 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与享有的收益并不对称。例如: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校热、企业冷"、"政校行企分离"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外部条件的欠缺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

(2) 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就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 各级政府的支持还停留在宣传上, 并未能及时在立法上、制度上、税收上予以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上, 更是不够完善。例如:就权责关系而言, 表面上似乎学校与企业都在进行管理的, 但实际上学校与企业都不想管, 相互之间推诿、怕承担责任。

(3) 企业的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期间, 经常会出现企业参与积极性差的现象, 虽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较多, 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走马观花, 每年都在更换企业。甚至有的物流企业在每年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主动找学校要求合作, 实际上是为了利用学校便宜的劳动力。而一旦企业的业务量稳定了。企业也就失去了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另外,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由于对企业的利益考虑不周, 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对利益的追求, 当企业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时, 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倾斜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同时更影响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潜力。

4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鉴于有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 甚至是失败的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寻求更好的合作方式, 建立一套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 创新校企合作系统

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不只是需要举措, 还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保障。因此, 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并将此机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中。首先, 可以寻找实现"共赢"的合作伙伴。 (4) 目前, 支撑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共赢。但是这一目的最终被合作企业像走马灯一样的不断变换而发生了改变, 因此, 必须寻找那些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共同成长、共谋发展、共同收获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其次, 校企协同共同打造新型的物流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共建二级教学实体, 对传统的物流专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行发展与改造, 为物流业的发展共同打造具有新型特色的物流专业。第三, 培养既符合物流企业要求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走极端, 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因此, 学校要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切忌单纯的以学生的就业数量为导向而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如果只以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前景, 就会混淆教育与培训的差异。因此, 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以大企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每一个优秀企业的目标是实现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对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 企业的这一发展目标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的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构建以专业建设为导向, 在市场与企业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的开发等, 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课程评价体系, 从机制上、体制上确保校企合作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提供场地, 由企业出资的模式在双方协调沟通后在学校内部建设物流实训基地。

(3)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由于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 使学生拥有物流管理、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岗位技能, 使学生迅速成长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总之,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中, 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互利的、平等的, 双方的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稳定的政府政策将会使校企合作站得更高、走的更远, 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更加融洽, 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双方的合作风险。因此, 各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 因地制宜的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之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校企合作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 我国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该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纵观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实践, 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校企合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例如:物流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物流专业教育计划之间频繁出现的冲突, 这种冲突最终导致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性与无序性, 使得校企合作的长远机制缺乏计划性。本文将就目前我国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3) :35-37.

[2]冯杰.基于博弈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化, 2010, (06) :163.

[3]黄幼岩.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10, (19) :82-85.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已列入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未来几年将是我国物流业集中快速发展的时期。从2005年开始,就陆续有高职高专物流毕业生进入社会,成为我国物流产业的生力军,但随着物流高职人才教育的迅速发展,物流高职教育突显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对于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位。

1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高职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物流人才,必须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应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

从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四类:一是物流研究人员,主要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有关物流法律、法规;二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主要是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物流战略,为企业的生产运作做好物流服务;三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主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具体项目的策划和实际运作管理,是物流的实际操作者;四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主要从事上货、分拣、堆垛、配装等作业活动,是有着一定操作经验的熟练工种。在这四类物流人才中,以第三、四类操作为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量最大,也最迫切。高职院校是培养这类物流操作型人才的主力军,因为高职物流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从层次而言,它是高等教育;从本质而言,它是职业教育。它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可见,高职物流教育是物流专业教育中最基本的层次和重要的类型,是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最重要、最经济的方式,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物流作业第一线和初、中级物流运营管理的应用技术型、岗位操作型人才。

2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滞后。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少,但物流企业普遍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是适合传统储运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供需存在错位,教学内容与现代物流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首先,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教育学科建设严重不足,虽然近二三十年我国物流教育有了很快发展,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但物流教育理论并不成熟,特别对于高职高专更显欠缺,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系统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其次,物流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缺口很大,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虽然这两年编辑出版了大量物流专业教材,但真正适用于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专业教材并不很多,教材理论讲的过多、过深,与本科院校物流专业的教材大同小异,缺乏技能性、实用性。学科和课程建设的滞后,不仅限制了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正常进行,也非常不利于高技能物流人才的培养。

2.2 高素质师资队伍短缺。

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而培养物流人才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较为紧缺。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伴随着社会物流热的兴起,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都是匆匆上马,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师资,真正受过物流专业教育、有着扎实的物流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物流教师寥寥无几,许多教师大多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缺乏物流科学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大多靠自学有关教材和书籍来满足教学需要,这就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物流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2.3 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物流学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交叉科学,物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紧密结合的产业,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又是基层管理和一线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物流专业的教学应有更多的实践内容。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手段、方法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的教学手段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物流专业起步晚,经费紧张,加之培养目标不明确,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非常少,甚至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填鸭式”教学唱主角,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较少,模拟教学几乎是空白;第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讯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不够。

3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3.1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近年来,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形成了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物流从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制造企业、货物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企业。主要的业务岗位包括: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货物包装与装卸管理、仓储管理、库存控制、配送管理、站场管理、流通加工组织管理、物流质量控制与评价、物流费用分析与成本控制、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策划和管理、货运代理、物流作业安全管理等工作。根据物流业包含的主要业务岗位和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国际货运公司和制造企业物流部门的主要业务岗位从事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3.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在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以后,必须构建一套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体系。依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从业岗位群和专业培养目标,细化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并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3.2.1 加强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应聘请校内外熟悉物流业现状和发展需要的物流专家和物流行业协会代表,对物流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和监督。要针对企业实际,制定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计、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等,探索弹性学制,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物流人才需要。应及时总结经验,编写出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个性化系列教材,使课堂内容紧贴市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没有单独设立实践环节的专业课教学,可采取以下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流企业案例教学,通过企业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物流业的现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穿插物流作业过程的视频演示或图片展示。

3.2.2 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杜绝单纯理论的传授,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以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传递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必须通过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来实现。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和模拟实践两部分内容。课程实践由各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可根据课程内容开发实训项目,课程实践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模拟实践是在全部课程学完后,在校内实训室所进行的综合性、动态性的模拟实践,可以进行仿真性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训练等,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校外实践教学可与运输、仓储配送、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还可以与众多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共赢”运作模式,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到企业实际感受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可以使企业将学校作为其员工培训和研发的依托,有利于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提高物流效率。

3.3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注意引进一批具备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应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另外,还应积极把企业中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并具有授课能力的一线运营管理人员请上课堂,聘为兼职教师或请来学校给学生做关于企业运营管理的讲座,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一是顶岗实习,在教学任务较轻的学期或寒暑假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平台,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加物流一线运营管理工作和所需要的实践活动。二是鼓励专业课教师考取劳动部组织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参加物流师考评员资格培训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和考证,可以使教师清楚地了解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并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前考取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从事物流一线运营管理工作的资格。

4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教育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的发展机遇。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只要我们在正确把握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建立起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再加上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高职院校将会为中国物流行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兰丕武.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38-39.

[2]陈舜,等.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6(5):8-23.

[3]杨浩军.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06(2):79-81.

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从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 其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教学改革得以不断深化, 这在整个物流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尚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规模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全面提升。

尽管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整体上看, 教学质量不高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

第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一些高校没有依据地域特点、自身优势、市场需求和物流类专业教学规律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致使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和可行性较差。

第二, 尚未形成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物流类专业教学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而当前许多高校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有些学校只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开设了几门物流类专业课程, 甚至一些学校按照现有教师的专业任课方向开设相关课程, 没有突出能力培养的主线。

第三, 教学方法的改革留于形式。有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积极性很高, 多渠道、多层次进行教学研究立项, 但研究的成果留于形式, 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第四, 实用的精品教材匮乏。尽管目前市场上物流类教材品种和数量都很丰富, 但能够达到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材匮乏。

第五, 师资队伍的规模及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一些高校开设的物流类专业主要依托传统“母专业”的师资力量, 大多是从原来从事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轨而来, 从事物流教学在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上均达不到要求, 尤其缺乏实践教学能力, 而且师资数量不足, 补充渠道不畅。

第六,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投入, 轻评估。有些高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上, 盲目追求先进和全面, 不能突出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教育、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些高校实验室系统的购置, 在分类和功能上有很多重合之处。这种重复建设, 不但造成浪费, 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也时常带来冲突。

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系统, 不仅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而且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群体自我发展的需求, 追求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和谐统一。要使高等院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物流专业人才, 必须从培养模式上进行革新。

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是在充分调研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动向和高等院校自身办学背景及特色的基础上, 分析现代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形成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 不同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定位和办学特色, 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培养模式来自自身的特色和社会的认同, 不仅需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形成指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美国学者Murphy和Poist提出了BLM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模型, 指出高级物流人才的技能包括商业技能、物流技能和管理技能三大类。商业技能和物流技能要求物流人才具有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包括各类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进行培养和训练。而管理技能是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 能帮助他们在物流环境中获得成功。实际上没有一个教学计划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BLM模型只是描述了物流培养模式中一个最基本的知识结构问题, 处于不同环境的高校应根据所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计划。

目前高校的物流师资整体上比较薄弱, 如何补充师资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师资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建设规划。在本土化师资严重匮乏的背景下, 师资作为一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 完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 邀请国际知名专家短期讲学、授课, 举办国际物流学术会议和讨论班, 参与国际网络课程的实时听课等;组织现有及潜在的物流师资到国外考察、培训、进修, 学习国外在物流教育方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 培养物流师资队伍。也可以积极引进海外物流高级人才, 以缓解物流师资的短缺。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出版一批精品教材。也可以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 翻译试用一段时间后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教科书。

目前, 相当一批高等院校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培养物流类专业人才方面已经逐步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 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 如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现代物流人才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具有其他物流相关学科背景的物流人才有时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各高等院校都能够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或学科背景, 突出专业知识特色,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如此学科建设下培养出的各类各层次物流人才, 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

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 对物流人才的经验和现代技术要求较高。因此, 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内容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应根据物流人才需求动向, 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目标定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课外研修、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值得指出的是, 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连续性的投资, 高等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双赢模式, 即企业购置叉车、立体仓库等硬件设施, 学校投资开发或购置软件, 双方签订合约, 共同使用, 为产学研相结合搭建平台, 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过程阶段教育即学校教育 (基础教育) 、毕业后教育 (基本职业技能培训) 和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加快了知识更新、老化的速度。现代教育对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完成, 而必须终身不断地补充与更新。因此, 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必须通盘考虑过程阶段人才培养问题, 实现从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 从仅进行大学正规物流教育向与社会物流教育模式相结合转化。

上一篇:锦州城市发展定位思考下一篇:惩罚性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