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堂教学

2024-05-06

实践课堂教学(精选十篇)

实践课堂教学 篇1

关键词: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相结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 特别强调高校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由于人们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同, 其着力点不完全相同, 效果也不一样。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实践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 因而这部分教师努力使这三种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理论教学不应再提课堂教学实践, 而且教学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讲的教学实践都是有课时要求, 指的都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因而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他们实施的教学实践是课堂以外的学生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听课, 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安排, 虽然课外实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 这无疑又重走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脚戏的老路。

一、课堂教学实践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实践相对于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来说, 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实践, 是实施校内教学实践和实施校外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就忽略了学生成长成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首先, 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刘强先生主编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就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 作者认为, 从教学理论上讲, 无论是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 还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稳定的观念和素质, 都必须使接受教育的学习主体得到实践训练和亲身体验。这里既包括情感和思维的体验感受, 又包括对社会和现实的体验感受。这里强调的学习主体实践训练和亲身体验, 是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观念及素质的过程, 也就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彰显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学生运用的是新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课堂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新境界。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师需转变两种观念, 一是把学生看成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而不仅仅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二是教师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指导者, 而不仅仅是完成知识传授职责的教书匠。教师以开放的心态, 把教育教学变成平等交流和对话,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 教师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之上, 体现民主、平等、沟通、理解的新型的教与学关系, 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和意义的过程, 变成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 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与学生的内在需求直接沟通, 能真正帮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

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迈出全面发展的新步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转变学习观念, 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向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转变, 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钻研、自我培养, 克服了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只会重复仿制, 不能独立创新, 记忆能力强, 判断能力差的旧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其次, 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教材的知识, 完成教学任务, 缺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是深信教师课堂上讲的都是正确的, 形成了顺向思维的习惯, 不用质疑, 不用反思。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起步。

许多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实践中, 反思了传统教学方法缺乏通过激疑法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缺乏通过示范性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缺乏通过实证性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缺乏通过逻辑性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缺乏通过探索性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这些教学方法不能达到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动机, 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开放性。

在比较分析和反思中, 许多教师力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针对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用理论讲授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 冲击其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 推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的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重在讲授思想方法, 传授获得知识的手段和运用知识的本领,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再次, 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 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就容易形成问题意识, 容易发现问题。基础课教学中常常碰到的问题, 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教材内容与社会联系的问题, 即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疑点问题, 还有是学生成长中的学习、就业、友谊、爱情等需要而产生的问题。由于课堂实践教学淡化了教师单向灌输的做法, 而代之以平等的沟通心态与学生更多地交流;淡化了学生以模仿、机械操作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收获更多知识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提出, 参与问题的讨论, 参与问题的研究、解决。这就有利于学生用谨慎的态度对待现有知识和现成观点, 学习中始终做到自我质疑、思疑, 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校内教学实践重在理论学习的拓展和深化

校园教学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的直接延伸, 校园有丰富的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资源, 一是有博学多识的教师, 而且教师很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二是有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料, 随时能提供学习参考。三是有众多思维活跃随时随地可以切磋、交流、探讨、辩论的学习伙伴。因而, 校内教学实践重点应该放在课堂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深化。

首先, 是运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观察、分析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状况和成长成才中的道德要求, 观察和分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观念和守纪守法行为。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提供更多的大学生道德生活素材, 积累感性认识材料。这些调查应是大学生开展的校园自我调查。从道德教育的层面看, 能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反思的调查内容有:大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情况调查, 有些大学生读到毕业了还不能准确回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三德”等最基本的道德常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调查;大学生校园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调查;大学生恋爱观及违反恋爱道德的行为调查;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 等等。在法制教育层面值得大学生反思的调查内容有:大学生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调查;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典型表现, 等等。这些调查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分工深入调查, 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交流, 变成大家共同的收获。也可以个人自愿调查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开展调查。其目的都是对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状况及法制观念有感性认识, 真心体验大学生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学习法制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从而进一步激发深化学习这些理论的热情。要拓展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 这样的调查实践绝对不可忽视。

在此基础上, 可采取教师讲坛、学生论坛、师生共同研究的形式深化理论学习。教师讲坛可由教师分工负责, 每位教师负责二、三个专题, 既可促进教师搞科研, 又可丰富学科教学理论知识。还可聘请校内或校外有关专家围绕课堂理论教学开展系列理论知识讲座, 对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 开阔学生眼界很有必要。教师讲坛的选题, 既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又是学生学习的理论疑点、难点和关注的社会热点。譬如, 现代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法治观念教育的针对性等。学生论坛可组织学生边阅读、边研讨。如关于法制知识学习论坛, 可以讨论一些案例, 也可以组织模拟法庭, 运用角色扮演、角色转换、辩论等方式, 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校外教学实践重在了解国情、民情和实施社会服务

校外教学实践活动是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 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走正确成长的道路, 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

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丰富, 社会性、现实性强, 更能体现实践教学的主旨,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高, 效果好。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大体有调查、参观、服务三大类。调查、参观重在了解国情、民情。如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的调查、参观活动, 包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纪念馆、访问老英雄老模范, 等等。以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文明新村建设、文明社区建设活动, 可包括参观先进企业、建设成就展览、文明新村等等。要充分利用当地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建设成就, 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要充分利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 让学生目睹和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辉煌成果, 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与此同时, 还可以开展实践基地建设, 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需要, 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组织有说服力的材料, 有序、有效地为整个实践教学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服务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依托专业知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 实施不同服务项目,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既提高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又增强社会责任感, 达到业务学习和思想品德双丰收。如每年各高校都派出大学生“三下乡”服务团, 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学生们根据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有关医疗、教育、法律、农业科技等咨询和义诊服务, 体现了服务农村的宗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深入农村、接触实践, 不仅了解更多的社情民意, 而且思想深处实实在在地受到了教育, 增强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N].2005-2-7.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唐鹏.民族院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实践课堂教学 篇2

一、实践项目情况(50字,简要说明实践项目的名称,参与实践的班级、人数):

二、教学实施方式:

三、教学地点: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200字左右):

五、教学安排与教学过程:

六、完成情况:

七、教学成绩评定方式及结果分析:

八、教学设施情况(200字以内,说明教学设施的配备情况、是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等):

九、改进建议:

实践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2010年颁布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为此,我院(西安翻译学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任务。目前,随着对我国大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对教师数量的要求已转向质量,加强高校教师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的提法在我国始于80年代后期,张念宏主编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提到“实践教学”的定义,其定义是:实践教学“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所进行的参观、实习、习题课、讨论课、设计等教学环节”。

依据这个定义,对高等院校各基础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可以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如一些编程类课程可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逐步贯通到学习当中去,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的编程技能有所提高。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创新能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实践,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挥。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理论当中学习来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更好的方法,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的纲领性描述。教学模式重要的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用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当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解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即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不了老师的讲课水平。所以,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思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已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确立“面向通识教育、服务通识教育”的宗旨,大力加强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

针对目前实践教学的相对薄弱情况,各个学院积极开始改革。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就是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将学生的职业技能、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假期实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结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系统实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管理模式。

该模式实施的基础,是学校必须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切合实际。作为一所地方性民办院校,西安翻译学院紧扣“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基本校情,确立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的培养目标。围绕着培养目标,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践课时和理论课时各占50%。应构建各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课堂相辅相成”、“以专业技能训练、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假期实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作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为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

1.“第一课堂为重点、第二课堂为补充”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对学生的本专业技能培训,必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要作用和地热课堂的补充作用。第一课课堂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各个专业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学课程。与此同时,在课外有社团活动,也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锻炼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和展示平台。

2.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将企业一些特长性人才,引进到学校,建立现代的职业师徒模式。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企业的相关知识,而且老师手把手进行企业教育,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够提供很好的建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企业当中进行实践学习,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提到了一个很好的提升。如将汽车4S店推广销售,学生将汽车推广、销售、维护、保养等进行了一个系统地了解。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系统性原则

应该根据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规律并结合我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从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要求出发,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辅相成,使得实践教学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统一,具有其连续性,贯穿于大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我院本科应用性大学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也应分阶段、分层次来逐步实现的过程和对其的深化过程。

四、创新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1.教学管理的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前提条件必须是教学管理的改革。目前,在传统的、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管理下,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必须按照该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循规蹈矩的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活动安排余地相对比较小,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行“现代师徒制”、“4+X”等成为教学管理改革的第一要务。这些学习制度减少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共性要求,充分发展了大学生的个性,可促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大发挥,为创新人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环境;实行多样化考评制度,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辟出一条大道。

2.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应将实践平台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通过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实践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将该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平台建设等作为重要的专业建设内容,落实建设经费,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和师资培养、引进计划。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一起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实现现代教学的师徒制模式;使实习基地平台同时成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基地平台,从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建设新路子。

3.加强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抓好“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工作,通过各种培训、培养途径,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建设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上,西安翻译学院开创了具有我校独特品牌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大为提升,为学院迈入一流高校的队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鸳珍. 对话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建钢: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十大战略[N]. 中国教育报,2010-1-6(18).

[2]蒋家平. 拔尖人才培养应有通盘考虑[N]. 中国教育报,2009-12-21(6).

实践课堂教学 篇4

高等工科教育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主渠道, 同时也在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鲜活力与生力军。高等工科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 特别是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各国, 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力争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以保持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一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1实践型工科教育

国外工科教育的产生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18世纪, 在英国以纺织机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代表,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随后欧美各国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开创了工程技术的新时代。机器的广泛应用和生产的规模化, 促进了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使工科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具有现代意义的工科教育最先产生于工业起步较早的西欧, 为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 1747年法国创办了国立桥梁公路工作学校。该校按照冬天在校学习理论、夏天到现场实习的方式组织教学,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稍后建立的工程专业学校所效法。因而, 该校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工程学校。

实践型工科教育必然要将实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也就是说这种教育的产生来自于实践的需求, 而兴办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工程技术的实践, 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 实践才是检验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实践型工科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 也可以将这种大学称为实践型大学。

2模式型工科教育

美国的工科教育一开始是以法国的专业学校 (主要是多科技术学校) 模式为样板建立起来的。在美国建国以后, 为了发展制造业、公共工程和军事防御工程, 在19世纪初诞生了第一批工程院校。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使得一批“赠地学院”得以建立。莫里尔法案还规定了新成立的学院必须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 从而确立了工科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走向规范化, 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数量也持续增加。目前,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工科教育较发达的国家, 工程职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职业。这种工科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模式型工科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实践内容抽象为理论, 在这种教育下传统的实践消失了, 取而代之则是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强化。因此, 也可以将这种大学称为理论型大学。

3回归实践型工科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工业界在录用人员专业和方向上的变化, 使工科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倡导的“回归工程”运动,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工科教育改革的浪潮。“回归工程”从过分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更多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整合”或“集成”的思想, 重建课程内容和结构;学会学习和终身教育。根据“回归工程”运动的精神, 工科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 要求对工科教育的内容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 重视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回归工程”观的指导下, 美国的高等工科教育重新调整了培养目标, 提出要培养3种人才: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工程背景的其它领域人才, 并提出科学与工程并重。

从世界工科教育的改革趋势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把工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美国在2O世纪8O年代强调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将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归纳成6个方面: (1) 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 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 (3) 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 (4) 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 (5) 胜任跨学科的合作; (6) 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等。日本提出要培养在复杂技术社会里承担领导重任所必需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德国提出要培养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能力。由此可见, 在重视加强数学、科学基础的前提下, 当前工科教育更强调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等。

这种工科教育的调整显然是经过了对实践型工科教育的优点和理论型工科教育的缺陷的反思, 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做法, 这种回归工程实际的做法也是美国工科教育上百年来得以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二、我国工科实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传统的工科实践教育

我国的工科实践教育最初的形式其实已经存在数千年, 就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传授方式, 即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傅的经验和意识或者说师傅的已有技能是需要徒弟优先继承的, 而这种技能或者说经验和意识则是很多代人的实践结果。从这个方面来看, 也可以把这种传授教育称之为实践积累教育, 这也是我国出现“赵州桥”“龙门石窟”“都江堰”“卯榫结构”等著名古代建筑的原因, 而现代的硕士和博士实行的导师制培养也和这种传统手工艺传授的方式有惊人的一致性。

2现行的工科实践教育

我国现行的工科实践教育模式来自前苏联, 而前苏联的实践教育模式也属于模式型工科教育模式, 更加注重理论的教育。其主要弊端是典型的实践缺乏, 能力缺失。这个问题也是存在已久, 在招生规模急速扩大后学生实践的机会就更少了, 再加上人为地切断了工科院校与产业之间已经存在几十年的紧密联系, 使产业、企业原来提供的实践机会不复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强调科学导向, 对工科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的认识也很模糊, 有的学校以模拟、虚拟化、演示观摩来代替实践环节, 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

三解决工科实践教育欠缺的对策

解决工科实践教育欠缺的对策总结起来就是:重视工科实践教育, 让实践教学回归课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认清人才规律和社会需求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 在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有最大比重, 同时重要的国情之一是农村人口仍占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 人才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型的, 需要大批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社会的进步并不在于减少一线劳动者, 使之都变成科学家、工程师, 而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包括一线劳动者和中高层人员的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入

事实上, 让学生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远比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重要, 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要遵循着“实际问题———资料检索———具体分析———方案比较———实验/实践———结论”这样的过程, [7]而这一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实现的。对于培养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言, 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只有在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这一过程更多地要依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其实无论是实践还是实习环节, 都需要有充足的材料和仪器才能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来转嫁实践的材料以及器械等资料的购置费。

3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工科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实践教育。我国在“文革”前产学研结合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文革”后由于大量引进国外技术, 企业对与学校和科研单位结合兴趣不大。由于市场经济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企业认为人才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获取, 没有必要与学校建立密切关系, 因此产学研结合逐渐陷入困境, 当然, 部分行业院校与所属的产业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近期的改革中, 不少工科院校与产业部门的关系从行政上被切断, 产学研结合由此遇到了更加严重的困难。从学校这方面来说, 如何设计实践课程, 使学生到企业去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而不是“添乱”, 这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现在一些好的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值得其他学校 (包括本科学校) 借鉴。更重要的是, 产业方面要理解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 而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如果缺少产业合作, 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企业也找不到可用的人才, 这是全社会的损失。

四结束语

工程实践是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工程的实践活动, 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 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以及获得主要来源于实践。工程实践是工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属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尝试、摸索、研究和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 实现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工程工作和创新能力, 除了需要学生具有开放型思维和科学精神外, 让实践教学重新回到课堂也同样重要和急迫。

参考文献

[1]宗永臣.工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西藏教育, 2008 (4) :27.

[2]水志国.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6 (2) :22.

[3]姜远平.密西根大学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8) :80.

[4]吴玉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4 (11) :100.

[5]邓元龙.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8) :48.

[6]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4) :1.

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在大家的期待中,由公管民族班的辅导员 老师以及班主任 老师开始了本次讲座。作为一名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生,我们对大学里的基本常识已略知一二,但是在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面对未来的职业前景和就业趋势却不甚明了,因此,不少的大学生感到十分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导致就业后不断地跳槽,事业上得不到成就感,生活上得不到幸福感。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每天,有太多得人沉沦余日复一日单调的学习和生活中,却感到无力改变,这些人中也包括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驾轻就熟的学习模式,带给我们的不是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快感,而是疲惫不堪甚至厌倦。这样的心理感受当然不会是享受。不断重复同一件没有丝毫挑战性的事情,我们所体验到的快乐只会变得原来越少。就像饥饿时吃馒头一样,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最大,吃到第N个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味同嚼蜡。

因此,我们必须要计划生活,计划未来。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已经尚未毕业的我,很早就知道如果不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生活和工作就会没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归。

教室内针落有声,唯有老师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教室内,大家目光专注、神情凝重,表现出大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并且结合老师讲座内容的自身感悟。讲座持续三个个小时,老师具体介绍了什么是职业规划,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并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政策、学校、社会及竞争对手等进行了分析了:

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就业政策:国家,学校,社会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制定了不少政策。比如:国家方面,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稳定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方面。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竞争对手。将来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的优秀和不优秀的毕业生。不优秀的暂且不说,优秀的毕业生学校背景比我们厚,社会阅历比我们多,实力比我们强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和我们竞争,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讲座中,强调的最多的就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真实的、具有逻辑性的规划书,切不可好高骛远,不且实际,如空中楼阁一般。

短短的三个小时的培训结束了,但是这里的每个人深切地认识到:要想成功,要想取得成就,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计划,有一个定位。在明确了一个方向之后,把手头的每一件事处理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知道,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之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觉知与承诺,意思是主观上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进行自我探索与认知。要是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写再完美的规划书,那都只是一纸空文。

听了这次讲座,我懂得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也让我设定了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记得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的活着,怎么才算好好的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什么事情是有意义呢?好好的活着。”生活要有目标要有意义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适合做哪一些职业,适合做什么,认清所选职业的需求,以及如何经过

努力达到目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提高自身技能,做到百战百胜。

我们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但也要了解到有时我们所播下的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性格类型没有对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 也没有更好或更坏的组合。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自己,是由自己来作最后判断的。自己的性格分析结果是根据自己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建议自己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年真正的性格类型。

我们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自己做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自己考虑选择任何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别人定型。

有人说性格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优势方面的作用,寻找职业和人格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焦点,更有效的工作者,避免或减少自己性格中劣势方面对事业的影响。

工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篇6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51-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对有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的激烈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博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敬业奉献精神,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1]。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教学来学习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知识成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原始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迫切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都设有校内工程实践基地,主要对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的实训,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对培养方案中没有规定的学生的自发的实践活动却重视不够,而自主实践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

一、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运作模式

为了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学习为主为全面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其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07年通过整合原校内实习工厂和工程训练中核心,成立了新的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工程坊”,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探索把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保持原有教学实习,并将其定位于课内基础实践训练的基础上,新增了自主实践和项目实践,形成从课内基础实践训练、课外创新制作培养到团队项目活动的实践体系[3]。

1.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工程坊的基本教学任务,2010版教学计划中设有机械制造实习(也称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简称电工实习)和测控基础实习(简称测控实习)。实习均采用按照教学计划集中进行的方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求选择实习种类和学时,分别设有0.5周、1周、2周和4周的金工实习。其中0.5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各工种并实习其中一个工种;1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和传统冷加工中的2个工种;2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和传统冷加工中的4个工种;4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传统冷加工和热加工的所有工种。电工实习设有0.5周和1周,0.5周的电工实习,学生实践配电基本技能和电子装调基本技能;1周的电子工艺实习学生实践制图、配电和电子装调技能等。测控实习为期一周。

2.自主实践。自主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凭兴趣自主到工程坊从事的各项实践活动。为了确保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期间的安全,方便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工程坊规定所有进入工程坊从事自主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参加工程坊举办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分“基本安全培训”和“专业工种安全培训”两个级别。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自主实践活动卡”,学生可持卡从事相应范围的实践活动,并具有参加“专业工种安全培训”的资质,专业工种安全培训设有机械加工类、电子电气类和特殊加工类三大类。机械加工类分冷加工(含车工、钳工、铣工等工种)、热加工(含铸工、锻工、焊接等工种)和现代加工(含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工种);电子电气类包括电子装调、PCB板制作、测控系统等工种;特殊加工类包括木工、缝纫、海报印制等。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参加“专业工种安全培训”中任一工种的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工程坊在其“自主实践卡”上做出标识,并获得相应工种实践活动的安全操作资质。

3.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工程坊进行的实践活动。工程坊为其开辟专门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科技项目活动队实行项目申请—评审立项—组建团队—自主运行管理的项目运作模式,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程坊项目实践方式。项目活动以PDCA的模式开展。通过PDCA模式,培养学生的目标导引的自学能力、不断探索的创新能力、实际制作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表达能力和协调管理的领导能力。

二、新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和运行效果

经过5年的建设,工程坊已经具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条件,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形成并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发挥作用。

1.教学实习。2011年工程坊承担了约2500人的金工实习;约2400人的电工实习和约620人的测控实习。由于目前正处在新旧版教学计划的过渡时期,其中测控实习是2010版教学计划新开的实习,人数以后会大幅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实习。新增了实习种类——测控基础,在实习内容上拓宽工种门类,在金工实习中增加了木工实习等;更新实习内容,引入了先进的加工工艺,增加了激光打标、创意制作等内容;在训练安全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概念和加工工艺,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学实习通过实际产品的制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通过创意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自行设计作品的加工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2.自主实践。2010年共进行了10场“工程坊基本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学生260多名;机械工程部开设了包括车、铣、钳、钣金、木工等7个工种的“专业工种安全及技能培训”,电子工程部开设了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充电器制作、声光控开关制作、微型调频收音机制作等14个项目的培训,全年共培训学生800多人次,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成功的根源。自主实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满足学生制作类的技能的培养外,充分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工程坊开展了光控开关、电动卡通猫、声功放音箱制作等5项电子装调基础培训和自动称重系统、转速控制系统的实现等7项测控类的培训项目,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人兴趣,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到工程坊学习实践。

3.项目实践。2011年工程坊组织的学生科技项目活动已达11项,常年在工程坊活动的学生有300多名,在2011年的学生科技竞赛项目活动中,ABURobocon机器人队获国内选拔赛优秀奖;SIFE团队获优胜奖和最佳团队队长奖等;机械创新大赛获挑战杯全国赛一等奖;飞思卡尔智能车队获“飞思卡尔”杯全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项目获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等;RoboCup机器人队在2D仿真组获得全国三等奖。项目活动队通过自主管理,以参加和完成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地从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观察、实践、思维、交流、整合培养学生,锻炼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對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深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新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了原教学计划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入了灵活而自主的训练和实践,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创新实践的兴趣,扩大学习知识面;补充了团队合作的训练,通过项目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平台。通过各类实践教学,“为学生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盛凯,毕燕.浅谈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8-80.

[2]张春梅,王晶,宋超英,张四聪.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科学建设工程坊[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12):4-6,17.

实践课堂教学 篇7

关键词:数值分析,实践教学,分层教学

数值分析是研究用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这门课程不同于纯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的最终算法是要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的, 实践教学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直观的通过数据来验证方法的精确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算法的实现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和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 采用不同的考核要求和办法, 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法, 符合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本文将探讨和实践分层教学法在数值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值分析实践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并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训练以及分层考核等, 课题教学的目的性强,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可以有效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如下:

1 教学对象的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计算机编程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实际情况, 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随着授课和训练的进行, 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不同的成绩可以立即改变自己的层次, 有上有下, 采取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面的主动竞争意识, 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益。

优等生层次学生选取的原则是:数学基础知识扎实、计算机编程能力较好、学习态度端正。对于该层次的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此类学生的探索性、独立性的培养, 着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实践过程中, 给予他们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加大训练难度, 同时加以必要的指导。这样对他们的限制较少, 拓宽了其发展空间。

中等生层次学生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编程能力都一般, 学习较为自觉, 有一定的上进心, 成绩在中等水平。实际上班级里半数左右的学生都处于该层次, 他们从众心理较强, 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该层次学生需要不是管理, 而是鼓励和引导, 使其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 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在巩固基础中逐步学会灵活地对各种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数值实验中立足于课本上机实验,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既可以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 也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现能力。

学困生层次学生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都较差, 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有厌学情绪, 学习成绩较差。对于该层次的学生, 由于其不能够进行主动性学习, 因此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该层次学生的指导, 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逐渐理解和掌握;上机实验中要多鼓励其动手去写程序, 从简单的代码开始, 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差异, 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 必须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并结合数值分析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把分层教学的理念实施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上, 让学生学有所成, 学有所得。

上机实验课中不要求上机内容步调一致, 整齐划一, 应对各层次学生安排不同的上机内容。主要原则是着眼于中等层次的学生, 再兼顾其他层次的需求, 争取使得学困层次的学生当堂也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具体做法是对于优等生层次的学生根据其需要安排相应的实验内容, 并结合相关知识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其计算机编程技巧的能力;对于中等生层次的学生主要指导其完成每一次上机课所要求的实验部分内容, 着重于掌握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机实现;对于学困生层次的学生主要指导其完成课本例题的算例实现, 并且要求其从简单的开始,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争取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比如数值分析课程中插值型求积方法的上机实验中, 对于优等生层次的学生上机内容为:湘江水流量估计。根据实际测量得到湘江某处河宽700m, 其横截面不同位置某一时刻的水深如表1所示, 若此刻湘江的流速为0.5m/s, 试估计湘江此刻的流量。

单位:m

对于中等生层次的学生上机内容为:编程计算出n=1, 2, …, 8的科特斯系数, 并考察牛顿-科特斯求积公式的数值稳定性, 然后利用牛顿-科特斯求积公式计算定积分, 使其截断误差不超过。

对于学困生层次的学生上机内容为:分别运用梯形公式、辛普森公式和3阶牛顿-科特斯公式计算积分, 并估计各种方法的误差。

3 考核方式的分层

实践教学的考核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合理的考核能改变学生轻视上机环节的思想,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然而传统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存在一定的限制, 比如抄袭实验报告、借用程序执行数据等。有的是因为个别语法错误而导致无法得到实验结果, 这些原因都是导致存在不合理性。而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 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因此, 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 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多少, 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一个基准, 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采用的分层考核方式是要针对学生的分层差异, 做出不同的考核要求, 原则是对中等层次学生按照基本要求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机实现技能, 对那些基础较好和较差层次的学生则根据其所学分别进行相关内容的测试考核。打破传统的考试考查模式, 不能用以前的一套试卷定生死的做法。具体在进行考核时, 布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优等生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一些综合性的任务, 鼓励该层次学生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其能完成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机实现,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学困生层次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能完成课本上一些简单的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机实现。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 就不能按现行教学大纲来限定教学和评价效果, 对达到基本要求的, 考核结果均应得到认可。另外, 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 对于参赛和获奖的同学在期末考核时均给予适当的加分。

4 结束语

数值分析实践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能够符合素质教学的根本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变通,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根据其学习的主动性、成绩的提供程度等及时调整学生的分层。同时, 结合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于实践教学中, 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分层教学的效果, 最终达到缩短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的目的。

实践证明, 对数值分析实践教学实施分层教学,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为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使得数值分析课程成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课程中最有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沈荣.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条件及其分析[J].教学与管理, 2011, 06.

[2]琴红文.CAD课程中“分层教学法”的探讨和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 2005 (18) .

[3]李维平.高职学校计算机公共课分层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园地, 2009, 06.

[4]张金玲, 池召艳.分层教学法在线性相关概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31) .

[5]郑洲顺.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01.

[6]谷根代, 杨晓忠.数值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08.

[7]李子君.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践研究[J].黑河学刊, 2013 (05) .

实践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实践认同法,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InDesign排版技术是一门为杂志、书籍、广告等灵活多变、复杂的设计工作提供一系列更完善的排版功能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总体评价, 注重教师的“教法”, 忽视学生的“学法”, 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课堂的案例, 思想狭隘;而教师重结果, 轻过程, 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也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对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形成的一种实践认同法的教学模式, 提倡的是以发展学生为本, 注重激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在学习中为设计而学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合作、相互交流、发展个性。

(一) 课程定位

专业的建设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课程的建设是为专业课程体系服务。计算机应用技术 (平面设计方向) 专业可以从“根基”、“枝干”、“果实”三个不同角度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 如果用一棵树形容计算机应用技术 (平面设计方向) 专业的课程, InDesign排版技术课程相当于枝叶, 起到建设的作用, 无论是“根基”中的美术基础课程, 还是“枝叶”中的图像处理课程, 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InDesign排版技术, 如图1所示。

(二) 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企业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按此培养目标, InDesign排版技术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传统基于学科思想的课程架构进行了改造, 采用“实践认同”制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带动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认同”课程教学理念是实行工学结合的一种教学改革, 能以实践认证的形式考核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学中采用阶段完成式, 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动机阶段, 主要以传授理论为主, 把课程的系统理论完整讲授, 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第二阶段为获得阶段, 学生根据典范案例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软件工具的综合运用;第三阶段为反馈阶段, 学生作品设计的反馈, 即从企业、行业中抽取相应的设计案例, 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形成完成设计作品。而在第三阶段溶入了“实践认同”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实践认同”制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院系举办各类活动的海报宣传设计、院系设计的公益海报、系刊、招生宣传册子等一系列印刷品的设计。“实践认同”制完全打破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 打破了院系和学生的关系, 院系变成了客户, 学生变成了设计人员, 院系也变成了学生最好的实训实习基地, 院系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公司”, 学生设计的作品被院系所接纳, 那么院系则提供一份“录用”证明, 证明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被“企业”所认同。“实践认同”制教学理念,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能力认同的平台,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下, 建立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 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对InDesign排版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1.“课程教学融于实训”, 体现“做中学”的指导思想。2.“重视团体合作”的原则。3.“重视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三)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 确定学习领域的指导思想。

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 决定学习领域内容。通过教学活动, 使得学生获得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2.基于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 在制版设计行业中, 最重要的思想是设计, 在学习中只有掌握了软件的基本应用, 才能谈到设计。在教学的第一阶段中,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运用。在教学的第二阶段, 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作品设计是如何实现的, 并贯穿快乐设计的教学理念。完成前二阶段的内容, 最后是创作阶段的实现, 学生就可根据模拟企业的需求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如图2。

(四) 总结

实践教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教学工作, 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使学生不但掌握软件的基本应用,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设计, 教师运用“实践认同法”教学模式传授学生学习InDesign排版技术课程, 学生在学习后都能独立设计杂志、报纸等各类印刷品, 充分展示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志华.做强我国软件产业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37 (1) :19-22.

[2]刘广聪.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 :10-12.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篇9

高等数学是我校仁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和基础课,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从事所学专业相关工作和进行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高等数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正常学习, 进而影响到学生能否就业, 而就业率和考研率等指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高等数学教学的成败意义重大。因此, 如何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 就成为我们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诸多研究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两国内外讨论比较多的教学模型之一。

二、何为“翻转课堂” ( Flipped Class Model)

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 它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 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 ( 音视频, 电子教材等) 自主学习课程, 再回到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 ( 释疑, 解惑, 探究等) 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这和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 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 所以我们称为“翻转课堂”, 并迅速流传开来。有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大学微积分, 大学体育课等各种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三、经典模型

随着翻转课堂的实践者越来越多,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 分析归纳出以下五类经典模型。

1. 林地公园高中模型

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K12 ( 12年制基础教育的简称) 学校率先创立了经典的翻转课堂模型, 把观看在线教学视频或教学DVD作为家庭作业, 把本该是家庭作业的练习题放在课堂完成, 在课堂上, 还加入了探究活动和实验室任务。

2. 可汗学院模型

可汗学院与美国加州洛斯拉图斯学区合作, 利用其广受欢迎的教学视频和其开发的课堂练习系统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其中, 最大的特点, 是课堂练习系统能快速捕捉到学生被问题卡住, 教师能及时给予帮助。同时, 还引用奖励机制。

3. 河畔联合学期模型

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的翻转课堂的亮点是采用了数字化互动教材。这套用于试验的代数I的互动教材, 融合了丰富的媒体材料, 如3D动画和视频等, 还结合了笔记, 交流与分享功能。与传统的翻转课堂相比, 互动教材更加节约教师的时间, 吸引学生。

4. 哈弗大学模型

在哈弗大学艾克里·马祖尔博士提出翻转学习和同伴互助教学方法的结合模型, 其要点是: 在课前,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听播客, 阅读文章做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映出所学的知识, 组织问题并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接下去, 学生登录社交网站, 发表问题。然后, 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组织整理, 有针对性准备教学设计和课堂学习材料, 学生懂的内容就不重复。在课堂上, 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相互质疑, 并协作回答质疑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 就是聆听对话或参与到有需要的个人和小组。

5. 斯坦福大学模型

斯坦福大学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 为了避免讲座视频搬到网上就跟传统课堂一样乏味, 因此, 大约每15分钟, 会弹出一个小测验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此外, 在实验中还增加了社交媒体, 允许学生互相提问, 快速回答。

四、教学实践优势

翻转课堂为什么流行,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近几年对高等数学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原因。

1. 符合新课程的改革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教师角色,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翻转课堂正好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 翻转课堂解放了课堂时间, 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创造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在翻转课堂上,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质疑。而老师只是学生身边的“教练”。

2. 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 实现因材施教

大学生, 特别是大一的新生, 他们的兴趣大部分在社团, 而社团活动有时候会与上课时间冲突, 有些学生就会放弃上课, 如何让这些课外活动丰富的学生随时抓紧时间学习呢? 翻转课堂就做到了, 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工具 ( 智能手机, 电脑) , 随时观看教学视频, 同时也让学习有困难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 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每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学习。

3. 增加了课堂互动, 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 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 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减少了教师的讲解, 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 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 回答学生的问题, 参与到学习小组, 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 在课堂上, 当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 相互学习和借鉴, 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教师在这里, 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 而不是发布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 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是着力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无论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 适合是最好的。翻转课堂比较适合小班教学, 人数越少越容易掌控, 而大班 ( 3 ~4个行政班) 就比较合适用传统课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也不一定每节课都是翻转课堂的模式。在整个学年中, 我们是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结合使用的。

摘要:介绍了高等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翻转课堂的定义和五个经典模型, 通过对本校信管专业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 说明翻转课堂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上的优势。

关键词:翻转课堂,经典模型,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刚, 杨文正, 陈立.“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03) .

实践课堂教学 篇10

关键词:体育实践课,评价表,指标,权重,信度,效度

体育课教学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分为体育实践课教学和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于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是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它可以对体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判断,通过信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从而保证教学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与一般文化课评价量表相同,由于体育课教学存在多种特殊性,如: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主,课堂中不具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条件等,这样就无法准确地评价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关键,具体表现为制定全面、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它即是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工具,也是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结合体育课的教学特点,将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确定为学生、体育教师、领导或督导员三方面,针对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角度不同,设计相对应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试图从不同评价主体中得到反馈的信息,促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专家、教授和体育学院研究学校体育学方面的专家以及教学管理人员20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教师3 0人;普通高校学生8 0人。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体育教学评价和其它学科教学评价方面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形式,征询专家、同行、学生意见,整理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保证评价指标的效度、信度和权重的科学性。

(3)德菲尔法:德菲尔法即函询调查法,将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用通信的方式向有经验的专家提出,然后把他们答复的意见进行综合,再反馈给他们,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认为合适的意见为止。

(4)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学和数学原理方法,对指标信息、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利用线性代数中矩阵运算,通过普通综合评判法得出评价结果。

(5)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方法对于收集信息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和内容要点

结合体育实践课教学特点,本文将体育实践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确定为领导或督导、体育教师、学生三方面。

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多种因素,因而将评价内容拟定为三大类,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具体内容根据这三大类分解和细化,由于评价主体不同,其评价量表的设计内容中各有侧重。

2.2 构建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中,我们运用美国学者克龙巴赫提出的准则体系的设计包括发散和收敛两个阶段,对评价指标进行详细的初拟并进行适当的归纳和筛选,建立三级树状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三项:“领导或督导评价体系”、“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二级指标包括三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不同评价主体有所侧重);三级指标是从不同的评价主体出发,对二级指标进行细化,产生了具体的几十项三级评价指标。同时将结果呈送专家进行效度检验,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量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明性、完备性、客观性。评价指标内涵,有效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信息反馈的载体,具有导向作用,见表1、表2、表3。

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我们运用德菲尔法(Delphi Technique),即函询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权重的作用,在于将同级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加以区分和量化,操作者可以通过权重进行数据统计,得出评价结果。

三类评价量表中的权重分配,见表1、表2、表3。

通过三类评价量表分别得出领导、督导评价得分;同行教师评价得分;学生评价得分后,利用权重比例(0.30,0.30,0.40),计算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评价总得分X:

X=(领导、督导评价得分)×0.30+(同行教师评价得分)×0.30+(学生评价得分)×0.40。

2.4 制定评价结果的等级指标

评价等级标准,是以评价内涵为表征的量化指标,分为量表中的评价级别和教学质量总评价级别。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中采用5级评定:A级——完全符合指标;B级——较完全符合指标(介于A、C之间);C级——基本符合指标;D级——基本不符合指标(介于C、E之间);E级——不符合指标。因此,等级赋值矩阵为(100,85,70,55,40)

教学质量总评价级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量化后对应的分数为X:X≥90分,视为教师的评价结果为优秀;90>X≥80,视为教师的评价结果为良好;80>X≥6 0,视为教师的评价结果为合格;X<6 0,视为教师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本文中所指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是量化指标的评价,因此,定性评价指标未被提及。

2.5 统计方法的运用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特点是各项指标的权重与各项指标的得分对应相乘相加。一般计算公式是a1x1+a2x2+…+anxn。其中a1,a2,…,an为n项指标的权重(0

数学公式:评价分值

其中Wi为二级指标合成权重系数;Ck是评价者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所给出的评定等级及所对应的分值,Ck的取值范围是(1 0 0,8 5,7 0,5 5,4 0)。

(2)普通综合评判法:综合评判法是评价某一教育现象涉及到多个因素、多个指标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介绍利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的普通综合评判法,

其方法运用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写出考核内容的权重矩阵A;第二,写出评价矩阵B;第三,写出综合评价矩阵C:C=A B;第四,写出等级赋值矩阵D;第五,用E表示综合评价结果,则E=C D'。

(3)比较加权平均法与普通综合评判法:加权平均法和普通综合评判法各有其优缺点。加权平均法涉及的数学知识很容易掌握,但是缺点是每次使用时必须逐项计算得分,再考虑各项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普通综合评判法则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和多项数、多等级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共同的规律和法则作为依据,计算评价结果,但是同时它也要求统计者具有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的知识,这些数学基础知识已经超出了初等数学知识的范围,对于不具备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工作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不便。

加权平均法和普通综合评判法都是解决多因素、多变量、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果。

2.6 测评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评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Validity)是指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教学评价量表”测评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如下。

(1)对半法信度:评估专家组运用对半法测试信度,采用统一研制的具有同一目的、统一性质的两种评价《量表》(A、B版本),在同一次评价中分别进行两种平行型的评价,得出结果见表4,进行三步骤的检验:首先是T检验,比较两个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是无显著性差异;其次是进行样本的F检验,检验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是无显著性差异;最后,通过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利用斯布(Spearman-Brown)公式求得对半法信度。

(2)专家判断法测试效度:专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了客观评断。由于评价体系广泛的征询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认真的修订,最后通过专家会议进行论证,取得了一致意见,故“教学质量评价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3 结语

(1)普通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量表。“体育实践课教学评价表”,汇集了众多专家、教授、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经验和智慧,针对领导或督导员、同行教师、学生三类不同评价主体,设计具有不同测评重点的评价表,同时详细介绍了测评数据的统计方法,并对“评价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教学评估实践证明,“评价表”能反映出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总体特征。

(2)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需要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充实、完善。因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将体育教学评价作为一项长期的课题来研究,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

[2]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评估工作通知[R].1991.

[3]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5).

[5]黄永良,方舒君.高校体育课堂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湖北体育科技,2003(3).

上一篇:欧洲人文主义下一篇:呼吸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