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2024-05-09

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精选7篇)

篇1: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同学们,地球妈妈是一艘浩瀚无边的宇宙飞船,而我们人类则是这飞船的乘客。我们的`人本来就已经多得让地球妈妈撑不住了。可是人类还是肆无忌惮的破坏。

大家想一想,我们渴了,有水喝,那地球妈妈渴了呢?河水干涸,几个月不下一滴雨……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以前,人和动物和睦相处。可是,现在人们不保护动物反而去屠杀东北虎,拔取象牙……地球上最后灭绝的动物就是我们人类。

同学们啊,现在每个地区的“绿色”都“下降”了许多。如果有一天,惹得大地妈妈生气、伤心,就发生大灾难:海啸、山洪、泥石流……同学们,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蔚蓝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战争把我们本该欢乐的家园搅得不安宁。我呼吁,让战争停止,让那些本应该享受生活的人和我们一样享受!

保护环境、制止战争,让地球妈妈重生。

篇2: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妹妹来了,她是春天的报信使者。雨滴弟弟则是她的小信使,哪里有叶子哪里就会有小雨滴。柳树姐姐的长头发当然是小雨滴的好去处。他们有的在叶子上跳舞,有的在叶子上嬉闹,还有的在叶子上荡秋千。泥土中的小草好奇的探出头来。呼呼呼 ,一阵阵春天吹来,小草们便左摇右摆的跳起了探戈。“叽叽喳喳”是鸟们欢畅的的歌声 .他们有的在枝头唱歌;有的在梳理身上的羽毛;有的在和小伙伴们互诉衷肠。啊,大自然的春天,多么的生机勃勃啊!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哗啦啦,哗啦啦”爱搞恶作剧的夏雨哥哥来了。他是夏天叔叔的小儿子,既顽皮又淘气。“啪啪”一个个小水滴落在地上, 地面一下子成了水花的海洋。“哗啦哗啦”小溪开心的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向下游汇集。水中的小鱼儿来不及反应,被冲出去好远,又不服气的逆流而上。溪边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儿,虽谈不上名贵,却也开的热闹。一阵阵香味随风飘散,真是沁人心脾。岸边的松树苍翠欲滴,小草也不服气的跳着脚生长。各种昆虫汇聚在绿油油的青草里,竞相歌唱。蛐蛐叫蛐蛐的,蝈蝈叫蝈蝈的,偶尔混着布谷鸟的叫声,真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绿叶不知何时的换上了黄色的秋衣,像中华好男儿一样,毅然告别了母亲,去自己闯荡;大雁呼朋唤友,结伴往南飞行;金色的田野,处处是丰收的景象;蚂蚁和小田鼠累的气喘吁吁,抓紧储存冬粮。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不请自来了,处处是玩耍的欢声笑语。抽冰猴的把鞭子甩的叭叭的响,像古代新皇帝登基一样;冰爬犁个个小巧玲珑,你追我赶,你呼我喊,谁也不甘示弱;咔吧咔吧的声音,那是看雾凇的朋友赶紧按下相机的快门;飞驰而下的唰唰声,是滑雪者的坐骑--雪橇或者轮胎传来的。湖边有人用水浇了一个冰床,哇,原来是冬泳爱好者磨练意志哪,啧啧称奇的赞叹也是这冬天一道风景。

篇3: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纵观当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观察能力薄弱、作文题材单一、写作内容空洞, “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写作现象显而易见, 尤其在写景作文中更为突出。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写景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近两年执教第二学段的教学实践及参与《利用网络视频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研究》全国课题的研讨经验 (下面简称为“课题研讨”) , 认为小学中年级写景作文教学可利用视频指导辅助课堂, 逐步突破、提升。

一、引入视频, 激发写作兴趣

翻阅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四年级教材, 不难发现, 小学中年级的习作内容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等几类。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景作文是常见的文体。然而, 笔者在本校中年级学生中开展的一次关于“选择你最想写的习作类型”自由选题调查发现 (如图1) :小学阶段, 三、四年级学生均喜欢写人、记事类的文章, 三年级写人、记事类选择所占的比重为76.1%, 写景类为8.8%;四年级写人、记事类选择所占比重为60.7%, 写景类则为17.9%, 比三年级稍高9个百分点。从图1数据中可以看出, 不管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学生, 写景类作文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写人、记事、其他类作文。可见, 小学中年级学生普遍不擅长或不乐意写写景一类作文。

学生不愿意挑选写景一类作文, 归根到底——兴趣仍未激发出来。特别是农村地方的学生, 生活天地不够宽广, 阅历不够丰富, 视野不够开阔, 自然感受不到教材描景语句的优美, 体会不到作者爱景深切的感受, 即便写出来的文章大多不是记流水账就是言之无物, 索然无味。要想改善这种问题现象,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自2013 年9 月参与课题研讨以来, 笔者十分注重把视频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引入习作指导课堂, 利用崭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景物”指导课上, 笔者先后采取传统教学与视频指导两种授课形式进行对比实践。前者主要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范文指引, 全班46 篇习作有27 篇仿照范文按照四季变化顺序进行描写, 部分本地学生甚至写出“冬天下雪、堆雪球、打雪仗”等与珠三角冬季特征不相符的内容, 千篇一律。后者则把金斗湾水乡怡乐园、皇爵音乐喷池广场、坦洲山公园等本地标志性建筑景物拍录成视频引入课堂, 勾起学生熟悉的回忆, 打开话匣子, 进而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熟知的景物写下来。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浓厚起来, 并能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回忆和感受展开写作。从后者学生完成习作的情况统计看来, 笔者惊喜地发现, 全班46 篇学生作文, 大部分作文篇幅由原来约300 字增加到400 字不等, 原来27 篇按四季顺序描写的作文减少至14 篇, 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 写作效果略有改善。

由此可见, 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源泉, 把视频引入习作指导课堂, 是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良好催化剂。

二、活用视频, 优化写作技巧

写景作文在选材方面无非是蓝天白云、花草树木、高山流水、虫鱼鸟兽, 写作对象鲜明, 应该是比较容易写的文章。但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时常写不出美的感觉来。笔者认为, 灵活运用视频指导习作, 可以直接、清晰地帮助学生优化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能力。

(一) 按照一定顺序, 有序观察

按一定顺序进行细致观察, 是写好写景作文的重要前提, 分为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写, 采用定点写景或移步换景等方法。

一般来说, 传统的习作指导课能让学生基本掌握按时间或空间顺序对景物进行有序观察, 习作中可以经常看到“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从近处看……眺望远处……”等字眼。但是, 在指引学生掌握如何采用定点写景或移步换景的方法进行写景时, 新型的视频指导法略胜一筹。

在执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校园一角”中, 笔者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分别采用传统教学与视频指导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实验对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作文反映部分观察顺序杂乱、东拼西凑的问题, 即便有序观察, 文章总体也表现出过渡生硬的现象。为此, 笔者特意准备三个视频力争改善前面所出现的情况:一是站在学校正门定点拍摄教学楼及两旁升旗台、花坛的视频;一是从学校正门开始向教学楼、足球场、篮球场等进行移步换景的镜头汇编;二是杂乱景物的拼凑拍摄。实验课上, 笔者先后播放三个视频让学生对比感受“哪一个视频更吸引你, 为什么?”通过图像、声音的动态展示, 视觉、听觉的直观体验, “教师能够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并说出观察的顺序, 更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从无意注意观察转换到有意注意观察”[2], 就这样, 学生强烈感受到按一定顺序观察与描写的重要性, 并能较快区分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的异同。在此基础上, 教师借机指导学生如何使用鲜活的过渡语把观察到的景物接连起来形成一篇文章。翻阅对比实验后的学生作文, 笔者发现, 学生作文观察顺序杂乱的现象有所减少, 48 篇习作仅有3 篇仍需改进;移步换景时所写下的过渡语较为灵活了, 48 篇中有26 篇达到预设的理想要求。

(二) 紧抓景物特点, 主次分明

虽然每处景物描写都离不开山水、花草、小桥、溪流等, 但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出现景物特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叙事多于写景的现象, 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 千篇一律, 无法感染读者。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结合课题研讨实际, 尝试利用视频指导寻求转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秋天的图画”指导为例, 笔者搜集大雁南飞、水果成熟、稻谷丰收等素材制成视频资源, 通过播放视频, 引导学生打开话题“秋天来了,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哪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接着明确写作不需要把所有看到的景物都写入文中, 如同观看视频, 只要抓住一两种景物的突出特点让读者留有深刻印象, 就是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 如有发现学生说话欠缺具体或情绪高涨要求再次观看时, 笔者会重复播放视频, 让学生再次感受, 加深印象, 激发说话的欲望, 进而达到“先会说, 后会写”的预期目标。

通过反复试验, 笔者记录了2013、2014 学年所任教班级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以来写景习作训练的测试评价数据。从图2 折线图显示, 自开展视频指导写景习作以来, 学生一、二类作文呈逐渐上升趋势, 虽中间略有起伏, 但总体表现与实验起点相比呈持续增长走向;三、四类作文则出现人数缓慢递减现象, 总体沿下滑走向发展。

实验证明, 学生景物特点描写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等问题现象转变明显, 略有收效。可以说, 这离不开传统习作指导课堂的变革与新型视频指导写作的创新与坚持。

(三) 抒发个人情感, 注入活力

不同的人看不一 (2同类作7-3或文0分相) 同的景色, 心情和感觉都 (会一类27-各作文30分不相同。而小学三二、类四作文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把自二类然作文界的景物像照相机三 (一类24-2样作文6分复) 制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没 (有三类24-自作文26分己独特情感的流露四 (和类18-抒作文23分发) , 缺乏活力。四类作文 (18-23分

审阅学生习作 (<, 17我分) 们经常可以看到“我的家乡 (风<17景分) 优美, 四季如画。”、“家乡的景色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景色!”等抒发情感的语句, 情感生硬, 难以给人真实、感动。学生笔下的文字缺乏生命力, 源于课堂对亲身体验实际生活的限制和过去体验情感再现的忽视。这种情况下, 视频是课堂中展现实际生活与再现旧时回忆的重要媒介, 是活跃学生情感神经系统的良好刺激物。因此, 笔者平时注意用视频积累学生学习的点滴生活, 以便在课堂上可以发挥一丝作用。就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校园一角”指导中, 除了前面提及做法, 笔者还独立制作了一段关于学校木棉树及学生在树下玩耍的视频, 作为拓展训练引进课堂。课上, 熟悉的镜头为学生带来了木棉树枝干、叶子、花朵、小刺的景色展示, 还再现了学生往日在树下乘凉、玩耍、捡木棉花等情景, 学生情绪迅速高涨, 情感汹涌而至:“我们的学校虽然陈旧, 但是正门旁边的那一株木棉树, 却是我的最爱。”、“橙红色的木棉花共有五片花瓣, 我最喜欢捡起一朵一瓣一瓣地数,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木棉树的枝干上还冒出许许多多的刺儿, 远远看去, 就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十分有趣。”……

总的来说, 灵活发挥视频直观、具体的最大优势, 对于学生写景习作的启发有一定的帮助, 运用视频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尝试是有效的。

三、利用视频, 拓宽写作思维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用心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外, 还要充分利用视频新资源,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打开写作新思路。

怎样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自四年级以来, 笔者主要以仿写、续写、拓展为切入点着手开展教学, 尝试创新。如播放一段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直观视频, 让学生模仿作者描写一个全新的桂林的水的段落;植入一段家乡旧时的景色片段, 要求学生对比旧时与今日的景色异同, 与旧时家乡的景色描写相结合, 续写现时家乡的景色, 合二为一;引入一段外国农家风光视频, 开阔学生对于国内、国外不同景色的认识视野, 拓宽学生的认识……0510152025三1三2三3四1四2四3写人记事写景其他

经过一个多学期培养训练, 笔者的实验班在与同年级常2025规班 (四年级重新分班 (一, 优秀类作各) 文班作测试文1:水家平乡的相景物当) 的比照测15试中, 作文水平略有提 (二升良好类作。) 文如下测试面2:图_ (三__3_年级__的下_变扇了册) 形对比可以10清楚得知, 实验班一、 (三二达标类作类) 文作文测试所3:写一处自然景观占 (三百年级分下比册) 分别比常规5班略多1.11%、3.49%; (待四类三达作、文标) 四类作文 (四所年级占上册百) 分比分别比0常测规试1班测略试2少测试33.测58试4%、1.02%, 即实测试验4:校园一角班 (四作年级文下册写) 作水平比常规班稍高。由此得出, 实验班利用视频拓宽学生写作思维的尝试运用是值得肯定的。

四、结束语

在小学中年级写景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视频引导, 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新型教学方法中激发写作兴趣, 优化写作技巧, 不断总结经验, 为写景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 多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改革创新, 多尝试探究新型教学方法, 以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关键词】写景作文 专题小练笔 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存在着描写顺序混乱、内容不具体的两大通病。一方面,这与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观察事物漫不经心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缺乏有效的作文训练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了“扩写比喻句”“多角度观察”“从整体到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四个专题小练笔,在单元习作教学时进行综合训练,采用“读——说——写——评”的小练笔教学模式,由点到面,从简到难,试图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和层次,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专项训练一:扩写比喻句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

二、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______啦!你看,__________ ”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三、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描写顺序混乱也是四年级学生在写景作文上的通病。比如有学生在描写大榕树时这样写道:“……近近的(地)看榕树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远处看榕树像一个非常小的绿房子。从低处看榕树像一个巨大(人)站在那里,从高处看榕树像在我的脚下!”虽然他绞尽脑汁地去形容榕树的样子,但一会从近处,一会从远处,一会又是低处,观察顺序混乱,榕树的样子在读者的脑中依旧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

在专项训练中,教师选取了《鸟的天堂》中描写百鸟欢闹的场面,请学生先读读描写“鸟多”的句子,总结出作者运用的句式,比如“到处……,到处……”,“……的,……的,……的,……的,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明白作者先写了鸟多的整体景象,再具体写其中的一只画眉鸟,这种写法叫做“先整体后部分”。然后展示“鲜花”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练习从整体到部分的仿写。

如李旌宇同学在“先整体后部分”小练笔中这样写道:“公园里的鲜花真多呀,到处都是花香,到处都是花的踪迹。黄的,白的,红的,紫的,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似乎还没睡醒,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呀!”他的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整体描写”这个法宝对公园里的鲜花进行了整体描写,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课后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公园里的一朵花儿进行了“部分描写”:“其中,紫盈盈的喇叭花是最可爱的,它像一只巴掌大的小喇叭。走近这些‘小喇叭’,你似乎能听到它们吹出来的优美乐曲声。” 于是,一段优美具体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四、专项训练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词语积累少、词汇匮乏也是写景作文中的大问题,不少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读来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这个专项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描写颜色、形状、大小等高级词汇。

教师以《火烧云》为例,让学生积累几类描写颜色的词语:ABB、半……半……、植物+它们的颜色……,通过“背诵擂台”等游戏环节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再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运用。

五、总结

小学4-6年级的学生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本组小练笔的针对性和专题性,我们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向单元习作指导课看齐。专题小练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景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写景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景作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实践证明,运用专题小练笔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懋龙.教好“教材里的作文”:小学作文常规课教学的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0(11).

[2]胡正宏.如何拓展写景作文的思路[J].语文天地,2006(08).

篇5: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你听,“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春雷的的声音这是春姑娘唤醒万物的钟声。于是我便挺起身子,伸出嫩绿的小脑袋。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沙沙沙,沙沙沙。”这是春雨的声音这是天地给我的润泽。“咕嘟,咕嘟。”我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喝着这生命之泉。一阵春风吹了过来,我在这柔和的春风中翩翩起舞;树上的树叶可是我的忠实观众,你听“哗啦啦,哗啦啦。”那是在为我鼓掌呢!愿我快快长大,为大地添上一抹新绿。在我身边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夏天到了,我的身边成了小动物们的乐园。小溪里的水浅而澄澈,水底的水草之间不时有灰黑或淡绿的小鱼出没,透露出蓬勃的生机。一只顽皮的小鱼拉着我的手潜入水中,还不时冲我扮个鬼脸儿,吐出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一只小青蛙站在我身边一展它嘹亮的歌喉,草丛中一只蟋蟀奏起了美妙的乐曲,给青蛙伴奏,多么美的“盛夏之曲”呀。

秋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忙碌了起来,一队蚂蚁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搬运着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食物,列着整齐的队伍从我身边经过不辞辛苦的行进着。“嗡嗡嗡,嗡嗡嗡。”在我头顶上的小蜜蜂们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干着它们“甜蜜的事业”。林间的树上小松鼠也不甘落后,它们正仔细的搜寻着草丛中的松果……我的叶子开始变黄渐渐枯萎了你不用为我难过,我已经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献给了大地。

“呼呼呼,呼呼呼”凛冽的寒风把可怕的冬天请来了,小动物们冬眠了。我的叶子枯萎了,但我的根却像一根根蚯蚓似地深深地钻入泥土,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篇6:珍惜保护地球资源六年级作文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向上,可是人们都沉浸在美好生活的今天,大家都只知道,自己与社会的未来都是前途无量的,可谁会想到地球的`未来是怎样的……人们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却不为地球的未来着想。

到时候地球的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怎么样,我们的子孙要怎样?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因该保护环境。

据了解,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为了说明地球资源的改变,《报告》使用了一个“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对2688个分布在不同生态系统和地区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鱼类物种中9014个种群的规模变化趋势来衡量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相当于借助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表述,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

这一指数显示,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28%,其中热带在不到40年中下降了61%,属于地球生命力指数下跌的重灾区。“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人们似乎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地球可利用。我们使用的资源量超过了地球供给的50%。如果不改变这一趋势,这个数字会增长得更快,到2030年,即使两个地球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仅仅只到2030年,两个地球已经不够满足人类的要求,那么到了以后,我们的后代,要怎样呢?

篇7:六年级写景作文:保护自然资源

现在有许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如果不加节制的话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水对我们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有些人会说:“我们每人每天用那么多水,水资源都没有枯竭,为什么还要节约呢?”北京,在人们看来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它也有另一面。它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虽然它缺水,但还是有很多人在浪费水资源。假如我们再浪费水,我们想想看没了水,土地伯伯将会张开干裂的“嘴巴”;没有了水,植物们将会枯黄而死;没有了水就没有动植物,没有了动植物人类也必将遭到死亡的威胁。所以水与人是密不可分的。

水资源不仅遭到浪费,还遭到了污染。我们干净的河流和可爱的母亲河原本是美丽的。可自从来了一群横蛮霸道的工人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母亲河原来的美丽面孔了。工厂排出的脏水严重污染了水资源。这水臭得连小花小草都不敢抬起头来;臭得连坚强的大树也弯下了腰;臭得连人们都不敢望我们的母亲一眼。

虽然我们是小学生,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有权利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地球的环境,因此我想给社区居民们提些建议,希望你们能够采纳:

1、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草。

2、洗菜不用流动的水洗。

3、洗衣服后的`水夏天可以给室内外的地面降温。

4、这一点是给工人叔叔们提的,以后尽量或不要排放污水。

上一篇:毕业班班主任评语六年级下一篇:森林防火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