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述题

2022-07-11

第一篇:农业经济学论述题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

1.你怎样理解人们常说的“大市场”和“小政府”?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是什么?

我认为“大市场”和“小政府”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合理选择。“小政府”指的是有一个精干的、高效率的政府,“大市场”指的是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凡是市场能做的,应当让市场去做,市场起着第一次调节或基础性调节的作用。政府只做市场所做不到的事情,政府发挥第二次调节或高层次调节的作用。如果政府把本来不该由政府承担的事情揽下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形成“ 大政府”,于是市场的作用必然被削弱。同“大政府” 相伴的必然是“小市场”,也就是萎缩的市场。这正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抛弃的正是这种“大政府,小市场”的体制。

2.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介入——用税收手段来集资,提供这些产品。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

3.结合现实,举例说明对于垄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垄断导致价格偏高,服务质量低下。政府应当为市场创造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针对垄断行为,政府要采取多种手段打破垄断。比如为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在我国主要是国家垄断的企业(行业),如电力,能源(煤,石油,煤炭)、交通、石化、通讯、医药等。对于一些行业,国家垄断的原因是自然垄断。比如铁路系统,如果全国有两个铁路系统就会浪费很多资源,而且在现实中也不可能有哪个企业或个人能有如此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这么一个庞大的交通网与国家铁老大竞争。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种国家垄断的局面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航空业的民营资本成立的航空公司,非国有的全国性的速递公司。

4.对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请陈述你的观点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今天中国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市场失灵。就拿房地产业来说,集中地体现出市场经济不能保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性。首先,市场经济不发达,自然而然地导致信息不完全或者价格缺乏弹性,同时,政治体制的不透明和腐败又极大地加重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用林德布洛姆的话说就是政府“只有粗大的拇指,而无其他手指”。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气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比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缺乏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策工具选择上失当,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超前过度等,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之论述题

论述题

1、论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关系

答:(1)哈弗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影响主要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事实上,三者之间并非单向的因果关系,企业间的市场行为同样会对产业的市场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市场绩效也能影响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3)当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4)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如:当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大幅上升时,其他条件不变,会使得新企业进入壁垒减低,此时市场结构富有竞争性质。从而使得市场行为的价格策略受到影响,从而市场绩效中的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相对效率等发生变化。同时,市场绩效的技术进步等因素又会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产生影响。

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如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

答:我国承接国际从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而发达国家看中了我国巨大且成长性良好的市场,大量熟练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同时,我国的劣势在于软环境,如知识产权保护较弱,体制效率较低,国内市场不够统一。

(1)利用我国巨大且成长性良好的市场,统一国内市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环境。

2)利用我过产品的成本优势,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加快我国产业的国际转移的速度。

(3)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服务,培养大量熟练劳动力,往更高技术的产业进行转移

(4)引进先进技术,带动国内技术创新和研发,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产业的转移。

(5)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国际产业的转移奠定基础

(6)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重视吸纳服务业外包,加强向服务业的产业转移。

3、为维护中国的产业安全,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答:1)建立和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核心性技术的选择和发展,为产业的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2)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中心和科研的作用,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

3)鼓励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的有机融合。

4)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涉外经济法制建设,加大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减少管理层次,做到制度公开、政策透明。

5)实行主动灵活的进口保护,鼓励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以国内市场换取国际市场。

6)进一步深化非关税措施改革,大力整顿和规范外经贸秩序,促进外经贸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论述题

简答题

1、不同的需求弹性价格下,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有何关系?)

答(1) ,价格下降,收入增加;价格上涨,收入减少。

(2) ,价格下降,收入减少;价格上涨,收入增加。

(3) ,价格下降,价格上涨,收入均不变。

2、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答:垄断市场是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故一完全垄断厂商构成一个行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因为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如何纠正外部影响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答(1)增加税收和津贴(2)合并企业(3)明晰产权

论述题

1、叙述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答:图略。(2分)

(1)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的效用不能加总求和,只能用第

一、第

二、…等序数来表示。采用的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的预算线来求得消费者均衡的。(2分)

(2)无差异曲线是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各种不同商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轨迹。斜率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分)

(3)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斜率为两种商品价格之比即: ;(2分)

(4)消费者均衡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故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其均衡条件为: ,表示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2分)

(5)若 ,作为理性消费者就会通过重新调整消费组合来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 ,理性消费者就会多消费X商品,少消费Y商品,从而使得 ,当 ,理性消费者就会多消费Y商品,少消费X商品,从而使得 。(2分)

2、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并评价其效率。

答:图略。(2分)

(1)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其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此时:P=AR=MR。(2分)

(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通过对全部要素的调整,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即MR=LMC。厂商在长期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表现为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2分)

(3)若短期均衡中因价格高于平均成本而获得超额利润,厂商必扩大生产规模到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R=LMC,同时吸引其他行业厂商加入进来,结果市场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超额利润消失,即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即:AR(P)=LMC=LAC=SMC=SAC。反之,若短期均衡中因价格低于平均成本而使得企业亏损,厂商必缩小生产规模或退出该行业,结果市场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直到均衡点退回到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即:AR(P)=LMC=LAC=SMC=SAC。在这点上,价格、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都相等。(4分)

(4)完全竞争厂商的效率是最高的。因为:在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点上,同时有P=LAC和P=LMC,意味着其产品价格为最低,均衡产量为最大,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厂商长期均衡时其利润为零。(2分)

四、论述题

1、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 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答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给定和生产的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投入使其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该点后,增加可变投入会使其边际 产量减少。技术给定和生产的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 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证.

2)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依靠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但我国农业人口太 多,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大量农村剩余劳力不能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所以农村剩余劳力 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村剩余劳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农村剩余劳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剩余劳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率,会促进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 化,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农业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论述需求规律的 含义及其特例。

(1)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2)特例: 1)炫耀性商品,古董,珠宝等;

2)投机性商品,股票等;

3)吉芬物品。

3、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政府应采取那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答:(1)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 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外部性的作用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福利经济学认 为,如果外部经济效果不能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抵消,那么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很多条件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一 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这 两种情况,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3)政府应采取的矫正市场失灵的措施:

1)课税与补贴使外部性效果的产生者自行 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

2)合并重组企业,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

3)赋予财产权,对能排他的公共品赋予财产权,对享用者收费,要破坏者配偿,削减外部性,提高经 济效率.

4)政府直接管制,如污染的管制.

4、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1, Ed >1 ,Ed <1时,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收益有何影响。

答: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同生产者的收益关系如下:

当Ed >1 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它随价格提高而减少,随价格 降低而增加;

当Ed <1 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它随价格提高而增加,随价格降低而减少;

当Ed =1 时,即需求单位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没有关系.

例如:生产者为提高收益,对缺乏弹性的产品,可以采用提价的方法; 对富有弹性的产品,可以采用降价的方法.

5、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答:具体条件如下:

1.大 量的买者,卖者

2.商品具有同一性:同质的,无差别的.

3.厂家可自 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没有市场歧视

5.信息完全充分(交易成本为 零)

6.资源自由流动(自由缔约)

1. 简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答: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他是产量增加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效益是指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他们的关系: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应继续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亏本,就会减少产量。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对企业最有利,实现的最大利润原则。

2. 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内容:对只包含一中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即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的规律a.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技术条件不变。二是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b.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减,其边际产量要依次经过递增递减乃至为负数等几个阶段。这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该规律强调的是边际报酬最终要呈递减趋势。

形成垄断的原因: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额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第四,自然垄断。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公共资源,性息的不完全性。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着。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论述题(改革开放成就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辉煌成绩。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30年来,我国GDP约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根据马克思原理,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先谈谈改革的必然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根源在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任何时代的生产力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时生产关系就要变革了,生产关系相对于社会上层建筑来说又称为经济基础,当经济基础需要变更或者已经部分变更时又与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这就需要对上层建筑进行变革。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所谓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的理论是解释一切改革和革命,一句话是解释一切社会变革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科学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拿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将人民公社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解决了束缚农村

第五篇:经济法学-论述题

五、论述题

1、试述经济法的法律属性 答:(1)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

1)一方面,它通过众多的具体的部门经济法,分别调整着各类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在总体上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地调整。综合调整是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是国家全面调控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经济法是天然的法系统工程。2)经济法当然也要调整具体的经济关系,也要解决具体的经济争议和经济纠纷。但它对经济关系是就其全过程进行系统调整的,是从头管到尾的,而且调整的重点是在引导参加者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常运行。

(2)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在我国,就是要正确调处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组织所代表的社会个体意志、行为和利益之间的关系。经济法正是基于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

(3)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4)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

现代经济法是在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中产生的,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在经济法出现并形成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大力运用经济法这一法律手段,不断地调整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关系,为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服务。

(5)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是以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的。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必须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负责。在对社会共同尽责的基础上,处理和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2、试论经济法律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1)区别:经济关系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物质社会关系,是属于第一性的。在统治阶级意志制约下的经济关系即为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关系经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调整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意志性质的关系,是第二性的。

(2)联系:经济法律关系不是统治阶级可以任意制造的关系,它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观物质基础。经济法律关系不是经济关系的原型,也不是经济关系的简单的派生物,而是将统治阶级意志通过法律形式整顿、确认后所形成的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表现形式,为内容的关系,它得到国家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对原生的经济关系起巨大的反作用。

3、试论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内容。(1)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启动者;(2)经济权利、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联系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3)客体则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和经济利益。

4、试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地位和经营形式

答:(1)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是依法享有经营权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是独立的法人。这三点全面、准确地揭示和确认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性质和法律地位,三者缺一不可。(2)经营方式,包括承包、租赁模式。

5、试论合伙企业与第三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答: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当首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的到期债务的,各个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企业债务的时候,不足的部分,由各个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按照约定的比例分担;合伙协议未约定亏损分担比例,则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由各个合伙人平均分担。合伙人由于承担连带责任,所清偿的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数额时候,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6、试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特征

答:(1)有来自两个或者更多的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合营者,组成一个独立的公司实体,取得被投资国的法人地位(2)投资者提供资本资产,并且按照出资额来分享利润,分担责任。

(3)双方参加经营管理,建立企业统一的决策管理机构。

7、试论中外合作企业的法律特征

答:(1)合作企业的主体包括外方合作者和中方合作者。外方合作者是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中方合作者是指我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我国的企业包括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各种经济联合体。(2)合作企业是契约式的合营企业。在国际上,利用外资举办的合营企业可分为股权式合营企业和契约式合营企业两大类。契约式合营企业不以股份比例来分享利润和承担责任,合作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是由他们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协商,用书面合同规定的,双方根据合同所订立的比例,分享利润或产品,分担债务和责任。在合作企业合同中,还要约定投资或者合作经营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业终止时的财产归属等事项。 (3)合作企业设在中国境内。它的国籍是中国,属于中国的企业,必须遵守中 国法律,适用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社会的公共利益。合作企业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的保护。由国家有关机关依法对合作企业实行监督。

8、试从合营方式、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出资方式、投资收回方式、利润分配方面分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答:(1)合营方式:前者为股权式合营;后者为契约式合营。(2)组织形式:前者是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可以是其他组织形式。(3)组织机构:前者是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后者在有董事会这种模式,也有联合管理委员会模式,还有委托管理制。4)出资方式:前者,双方都是出资;后者,一般由我方提供场地使用权、资源开发权和厂房设施等作为投资,外方合作者提供先进技术、资金和设

)投资备作为投资。双方合作期满,按规定,企业的全部资产都归我方所有。5收回方式:前者,不可提前收回;后者可以。5)利润分配:前者是按股分红。后者则是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者产品,承担风险和亏损。

9、试论外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答:(1)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设立(2)在中国境内设立(3)资本全部由外国投资者投资。

16、试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三性原则,即效益型、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2)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3)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的原则;(4)开展信贷业务,严格审查借款人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的原则;(5)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合法,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6)商业银行应当公平竞争,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的原则。

10、试比较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异同(主要从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等方面区阐述) 答:公司治理结构,在法律上的含义主要是指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共同点在于,国有独资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都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且董事会的人数、任期、职权大体相同。区别在于: (1)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设股东会,股东会为决策机构,而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决策的权利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部门行使,并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一部分股东会的职权。

(2)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等事项,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股东会的职权,国有独资公司则需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作出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依法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办理审批及财产权转移手续。

(3)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董事会由股东会根据股权分配或选举产生,国有独资介司的董事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委派或更换,且董事会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职工代表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4)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主要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并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

11、试论破产财产分配顺序的法律规定(见新破产法113条) 答:按照《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12、试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P240 答:(1)具有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由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其他。

13、试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性质和特征

答:(1)性质:国有资产管理法,不属于民法体系中的财产法,而属于经济法体系中的财政法范畴。(2)特征1)从性质上看,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是一种经济管理关系,而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2)从调整目标来看,它是从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具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本位的特点,受益人是全体国民,而不是某个公民或者某家企业;3)从其内容上看,它是关于国有资产的开发、利用、监管和保护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而不仅仅是产权的交换问题。

14、试论税法的构成要素

答:(1)税收主体(2)征税对象和税目(3)税率(4)纳税环节(5)纳税期限(6)纳税地点(7)税收优惠(8)法律责任

15、试论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及其主要职责

答:(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2)职责范围1)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

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属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17、试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法律地位

答: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是一个独立地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经济实体或者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有权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进出口经营业务。它享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权,并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的财产和企业自有的财产对外承担的经济责任。一旦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发生争议,对外贸易经营者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者应诉。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债务不承担责任,外贸经营者对自己的全部债务承担完全的责任;反过来,外贸经营者对国家的债务也不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8、试论国家限制或者禁止的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

答: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3)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服务产业,需要限制的;(4)为保障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需要限制的;(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6)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19、试论假冒、仿冒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构成要件 答:(1)被假冒、仿冒的商品的必须是知名商品;(2)该外观标志必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3)对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擅自作出相同的使用或者作相近似的使用,致使与他人知名商品发生混淆。

20、试论哪些行为不属于降价排挤竞争对手 答: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21、试论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特征

答:(1)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以及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2)法律特征1)主体,政府2)客体,竞争条件下的经营者从事交易的商品3)行为,滥用经济职权4)行为表现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

22、试论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

答: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与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不同,它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不论生产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因为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事实,受害人即可请求赔偿,不要求受害人举证证明侵权人有过错。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只有生产者主观上有过错,是因为生产者的原因,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受害人举证证明时,生产者才承担赔偿责任。

24、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答: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把一部分特定的生产消费者纳入调整范围,也就是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

23、试论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1)产生依据不同:瑕疵与缺陷分别是二者的产生依据,瑕疵与缺陷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种责任的区分。瑕疵与缺陷不仅是二者的区分标志,也是两种责任在产生依据上不同的表现。 (2)性质不同1)产品瑕疵责任是一种单纯的违约责任,是以当事人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为责任承担前提,可以说是一种合同责任2)产品缺陷责任则是典型的侵权责任。

(3)归责原则不同1)销售的产品存在瑕疵,销售者承担瑕疵担保责任2)生产者的产品缺陷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4)责任主体不同1)产品瑕疵责任由销售者承担,受害人可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或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可向真正责任者追偿。2)而对于产品缺陷责任,受害人既可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5)免责条件不同1)销售者事先就“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这一瑕疵作出说明的,可免除瑕疵担保责任2)对于产品缺陷责任,生产者能够举证免责的,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6)产生时间不同1)产品瑕疵责任不以损害后果为构成要件2)产品缺陷责任以造成一定损害后果为构成要件

(7)赔偿方式和范围不同1)对产品瑕疵,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退货以 至赔偿损失;2)对产品缺陷,生产者或销售者须赔偿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重大损失。

(8)诉讼时效不同1)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1年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25、试论传统的民商事法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差异 答:传统的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以形式公平来规定交易双方完全对等的权利义务。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是通过赋予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更多的权利和处于强势的经营者更多的强制性义务来平衡双方的力量,避免在现实的交易活动中出现以上种种实质不公平的情况。这种方式实质上是对于强调形式公平的一般合同法的一种补充,而法律的相关条款直接构成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条件,对双方具有强制性,这样就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也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体现了更强的公权保护,或者说是公权干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业经济学论述题】相关文章:

旅游经济学论述题07-09

政治经济学论述题04-24

计量经济学论述题07-05

汽车构造论述题04-21

论述题汇总范文05-20

上一篇:那一刻我终生难忘下一篇:农业先进事迹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