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

2023-02-10

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目标

1.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著名歌唱家刘和刚的《父亲》,感情澎湃,唱出了父爱如山、父子情深。父亲是一部大书,但有些东西,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1 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板书课题)

2、学生介绍朱自清。

3、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jiāo)卸(xiè) 奔(bēn)丧(sāng)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典(diǎn)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亏(kuī)空(kong)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

二、走进文本,寻觅背影

有感情地快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2 第一次“背影”起什么作用?(开篇点题) (交代“背影”的背景(即家境的悲凉),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

三、批文入情,感受父爱(泪光中的背影)

1、你认为文中哪个场景最感人?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

父亲过铁道买要橘子这个场景很感人。的确,文章开头作者所难忘的背影,文章结尾作者读信时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其实就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么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绘它呢?

让学生找出句子读。

2、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示屏幕)。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儿? 哪个词表现了父亲身材的特点?(肥胖) 哪个词表现了父亲步履的特点?(蹒跚)

蹒跚是什么意思?——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说明父亲行走不便,但他还要穿过铁道亲自去买橘子,很不容易。“攀”更写出父亲爬的艰难。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爱。

“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父亲是3 个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物征。

“攀”说明月台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缩”字说明了父亲腿是悬空的,无处借力。而“倾”字是写父亲身体的动作,让人能想像出父亲很努力的样子。文中一连串的动词如“爬”、“攀”、“缩”、“微倾”都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可他坚持自己去买,只想尽心尽力为儿子做点事。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真的“很轻松”吗?

(其实不仅不轻松,还很吃力。只是因为爱儿子,吃苦也心甘情愿,所以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表示“看似……,其实不是”。也许是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以免儿子心里难受。这也表现了父亲深挚的爱。)

父亲是个胖子,他爬月台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父亲买橘子那样费劲,为什么还坚持自己去,不让儿子去?

3、这段描写除了写父亲的动作,还写了什么?(衣着、外貌)结合文章的内容,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

(用了三个“布”字,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从文中哪儿看出父亲生活艰苦?前文说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都能证明这一点。

父亲自己穿得很朴素,但给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

父亲的衣着描写里还有两个“黑”字,那是因为祖母去4 世,家中光景惨淡,祸不单行。父亲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 师: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父亲还能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儿子,就更令人感动了。

4、文章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的那么详细,从这些动词中,你品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这是一个凝铸着父爱深情的背影。)

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穿戴衣着,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蹒跚的姿势,最后写父亲艰难努力地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

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谁能有感情的给我们读一遍?(带着感动去读)老师给他配点音乐。一生配乐朗读 ,评点。

5、文中除了对父亲外貌、动作的描写,还有语言描写,跳读课文,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几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情感。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5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父亲怕我路上口渴,为我想得很周到。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父亲怕我太伤心给我的宽慰。

小结:这些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修辞,很简短、朴实,但特别感人。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朴素的。

四、流泪满面,回应父爱

同学们读文章时感动了,作者当时也动情了。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动情了呢?(作者流泪了。流下了感动的泪水。)6 找出写作者流泪的句子

背影真切地体现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是父爱的缩影,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儿子看了父亲的背影,有何反应呢?

1、面对如此伟大、深沉、细致的父爱,作者是什么反应?(流泪、不理解)

2、“我”在文中几次流泪,其原因分别是什么?(四次流泪。 第一次流泪:“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伤心的眼泪。第二次流泪:“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感动的眼泪。第三次流泪:“等他的背影混入到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离别的泪。第四次流泪:“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的泪)

作者晶莹的泪水中还包含哪些感情?

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作者此次见到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读父亲的来信,找出信中的矛7 盾,父亲写信的用意是什么?

补充资料: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为什么儿子会两年之久都不去见父亲呢?这得从儿子与父亲在火车站分别后的第六年说起。 当时,已经工作的儿子与父亲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于是离开家北上工作,并且有两年之久没去见自己的父亲。

小结:这一段写的就是从那次浦口车站分别以后,作者8 看到父亲来信,又回想起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朱自清此时会有强烈的回家看看的心理,而“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父亲则更想看到儿子。但生活就是这样,难以如愿,再多的思念也只能融入晶莹的泪光中。

3、儿子多年后读父亲的信,更理解了父爱。那作者当时与父亲车站送别时他是否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呢?他当时是多大年龄?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

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动外,还会有一丝的后悔或遗憾;因为二十岁的他当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有“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会有自责之意。请找出表现作者自责的词句。

文中还有一些作者的心理描写,请找出来。

这一段共出现过几次“聪明”?请找出来加以理解。 明确: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并不是父亲说话不得体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可是当时作者没能体会到父亲的想法,自以为是,心里面很内疚,这里的聪明是反语。

第二次的“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以父亲的经历,他怎么会看不出这种人情事理呢!只是“我”当时9 完全不能领会父爱,这里的聪明也是反语,悔恨自己不理解父亲。

作者当时对于父亲的做法并不理解,觉得没必要送我,这也正呼应了刚才所讲的两次聪明的悔恨自责心理,同时也从侧面反应出父亲对我的关照是细致入微的。20岁的儿子,父亲还要如此照料,突出了父爱。

现在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再来感受一下这个伟大而艰难的背影。(播放视频)

此时此刻,你想对文中的父子说什么?

五、走进生活,品味父爱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亲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的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学生发言交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对于父母的爱我们不仅要学会感恩,更要学会回报。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深深祝福,共同朗诵这首《父亲》,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并捎去我们的祝10 福: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幸福!起立,齐读。(配乐)

板书:

泪)

11

背影 朱自清

父亲(背影) 儿子(流

思念

疼爱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父子深情。

2、学习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3、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4、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截取背影用朴实的语言描写父子深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2、学习通过截取背影用朴实的语言描写父子深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背影》的背景音乐导入,引出亲情,引出《背影》。

二、分析课文

1. 泪眼看背影:欣赏《背影》的朗诵及情境再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文中,我们看到朱自清堂堂七尺男儿,止不住流下了眼泪,请问,课文中作者一共几次流泪,为什么流泪?

四次流泪:悲哀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

惜别之泪(父子分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2、泪眼看深情:泪光中,父亲的背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感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一起来感受一下父亲留给我的背影。

(1)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6小节。

(2)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明确:①运用一系列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

蹒跚:写出父亲肥胖体衰,步履艰难。

探:准确的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下月台的过程。

攀:写手的动作,写出了月台的高、陡,按父亲的体型年纪攀爬吃力可见一斑。

缩:写脚的动作,细致的写出了父亲攀爬的方法。

向左微倾:写身子的动作,月台较高,攀爬月台时

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

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的写出了父亲攀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写出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出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形象。 让我们再现《背影》朗诵中的“望父买橘”情境

②远距离描写人物,目送父亲去,目迎父亲来,描写了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回避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眼神等的描写。

③采用截取法,作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这背影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

小结: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课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与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焦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的深深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尤其是,这个背影,是从泪光中看到的,这泪,不正是深深地父子之情的明证吗?

3、泪眼看作者:读着《背影》,我们为父子深情深深感动,但是,作者朱自清也不是一开始就理解父亲,体谅父亲的,再读文章,从相关文字中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课堂练习:

(一)请思考讨论,哪一个背影给你印象最深且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望父买橘所见背影。

(二)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可是他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

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④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⑤也怕别人看见。

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⑾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⑿我望着他走出去。

⒀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横线上的词,依次应填上( )

A、探穿攀缩B、弯横扯伸

B、侧走抓爬D、弓钻勾蹬

2.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⑥ B、⑥⑦⒁

C、①③⒁ D、①⑦⒁

3.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 )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D、买橘送别

4.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背影的形象?( )

A、外貌心理B、动作语言

C、外貌动作D、语言心理

5.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四、小结及作业:

同学们,世界的爱有千万种,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已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让我们载着这份爱书写自己完美的人生。这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父母的爱很平常,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声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父母的爱很伟大,很无私,值得我们一辈子去感恩。我们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

篇二:背影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朴实语言、平凡细节的深刻内涵;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这篇课文。

二、精读赏析(背景音乐:父亲)

(一)思考讨论一: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这一自然段,并将描写父亲外貌神态及动作的句子勾画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品析。

3、作者在文中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1)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

黑色

为什么突出黑色?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2)父亲的步伐怎样(走路的姿势)?(蹒跚)

(3)找出父亲爬月台时的句子。(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句子中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有何作用?

(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维艰(艰难的背影) 过渡: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细小繁琐的事,还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语言描写)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明确: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 担心儿子路上口渴。体贴入微的父亲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4)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总结:这四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二)思考讨论二:子爱父

1、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D、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这一背影让我了解到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他的种种做法“我”由衷地感激。

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对父亲的感激、理解,为自己曾经幼稚的举动的深深忏悔、无声的谴责,都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三、研讨探究

1、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普通。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总结:

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其实,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所以说:父爱如山

2、在这篇文章在选入中学课本时,有人却认为,父亲穿过铁道是违反交通规则,不宜当作教材,你怎样认识?(合作交流)

过渡:父爱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梁,甚至于以透支生命的方式为儿女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四、情感迁移(背景音乐:懂你)

其实何止是父爱,所有的亲情都是无价的。

(齐读、打出)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些可贵的爱中间,但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请同学们将你的感受写下来。(抽读)(可略)

过渡:同学们都把藏在心底很久很多的亲情感悟写了下来,说了出来。相信有你们父母、亲人无私的爱,有同学们一颗颗感恩的心。你们的家庭将更加幸福,同学们将更加友爱,全社会将更加和谐。

五、感受深情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的感动着我们。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深情的对他们说一声:我懂你们,我爱你们!

今天我们要布置的是一个简单而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激。给他们夹一次菜,为他们洗一次脚,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第三篇:《背影》教案设计人教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⑵.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⑶.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教学模式:朗读、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六页,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

面对这样一位苍老而可敬的父亲,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向我们展 示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不由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 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二.预习检测: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 1本文线索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即徐州见父买橘子,北京读书 倍思父亲,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主线则是"背影",全文是以此为 中心。

(二).理清思路:(见板书) 1. 小小组讨论本文层次结构。 2. 全班班讨论,确定后教师板书。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作者构思的巧妙 1. 学生设计探究要不少于两题。 2. 班内交流探究题。(师预测) (1) 本文三部分安排的巧妙性 点题——具体写背影——再次点题 (2) 第二部分各层的关系 第一层交代家境,渲染悲凉气氛; 第二层送行前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具体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抒发真挚感情,表达了父亲一片爱子心。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文中的字词.形音义 2.结合课后练习题熟读课文

3.我们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每个人思考自己受父母关爱的一件事。 五.板书.

背 影 朱自清

- 3

一、 复习检测:

指名学生默写重点字词;说出本文思路。

二、 导入:(师述)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请同学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生可以从学习、生活等方面谈,不必具体说过程)

下面看看朱自清老师怎样体会父爱的: 三.内容新授

(一).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章节、句子。 让学生交流自己所找到的句子。(教师预测) 1.父亲买橘时的章节:买橘子时的动作、外貌描写。 2.父子的穿着不同:“我”穿紫色皮大衣,父亲穿戴朴素。 3.文中不仅写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写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如:“我赶紧去搀他”。

(二).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的特点,以及其中蕴涵的感情。(课后练习三)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包含着关心、怜惜、体贴、担心、依依不舍等复杂感情。

(三).探究(结合课后练习)

1、 文中几次写到“背影”?哪次着力刻画?

要求举具体的例子,如衣着、动作。(研讨课后练习一)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 5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达成增进和父母理解沟通的目的.)

2、 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并鼓励学生把这些话说 给父母听,达成双方的共同理解.) 预测:学习朱自清懂得爱、懂得感恩的思想。

(有句名言: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缺少细心体味 的心。) 五.布置作业:

1、写你父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2、小作文: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你? 请将事件的经过写出来。 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结束语:

同学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可比拟的,请大家在享受亲情的同时,珍 惜它、回报它,让我们一起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满文 君的《懂你》中再次品味亲情、读懂亲情。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 7 -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课件2.rar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rar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rar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rar5.4电流的强弱 PPT课件3.rar5.4电流的强弱 PPT课件2.rar5.4电流的强弱 PPT课件1.rar5.3串联和并联 PPT课件3.rar5.3串联和并联 PPT课件2.rar5.3串联和并联 PPT课件1.rar5.2电流和电路 PPT课件.rar5.1 电荷 PPT课件6.rar

5.1 电荷 PPT课件5.rar

5.1 电荷 PPT课件4.rar

5.1 电荷 PPT课件3.rar

5.1 电荷 PPT课件2.rar

5.1 电荷 PPT课件1.rar

4.4升华和凝华 PPT课件3.rar4.4升华和凝华 PPT课件2.rar4.4升华和凝华 PPT课件1.rar

4.3汽化和液化 PPT课件2.rar

4.3汽化和液化 PPT课件1.rar

4.2熔化和凝固 PPT课件3.rar

4.2熔化和凝固 PPT课件2.rar

4.2熔化和凝固 PPT课件1.rar

4.1 温度计 PPT课件3.rar

4.1 温度计 PPT课件2.rar

4.1 温度计 PPT课件1.rar

3.5显微镜和望远镜PPT课件.rar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PPT课件3.rar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PPT课件2.rar3.4 眼睛和眼镜 PPT课件.rar

3.4 眼睛和眼镜 PPT课件4.rar3.4 眼睛和眼镜 PPT课件3.rar3.4 眼睛和眼镜 PPT课件2.rar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PPT课件3.rar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2.rar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1.rar

3.2 生活中透镜 PPT课件2.rar

3.2 生活中透镜 PPT课件1.rar

3.2 生活中的透镜 PPT课件3.rar

3.1 透镜 PPT课件2.rar

3.1 透镜 PPT课件1.rar

3.1 透镜PPT课件4.rar3.1 透镜PPT课件3.rar2.6 看不见的光 PPT课件3.rar2.6 看不见的光 PPT课件2.rar2.6 看不见的光 PPT课件1.rar2.5 光的色散 PPT课件4.rar2.5 光的色散 PPT课件3.rar2.5 光的色散 PPT课件2.rar2.5 光的色散 PPT课件1.rar2.5 光的色散PPT课件5.rar2.5 光的色散PPT课件4.rar2.5 光的色散PPT课件3.rar2.5 光的色散PPT课件2.rar2.5 光的色散PPT课件1.rar2.4 光的折射PPT课件3.rar2.4 光的折射PPT课件2.rar2.4 光的折射PPT课件1.rar2.3 平面镜成像 PPT课件3.rar2.3 平面镜成像 PPT课件2.rar

2.2 光的反射PPT课件3.rar2.2 光的反射PPT课件2.rar2.2 光的反射PPT课件1.rar2.1 光的传播PPT课件4.rar2.1 光的传播PPT课件3.rar2.1 光的传播PPT课件2.rar2.1 光的传播PPT课件1.rar1.5 声的利用PPT课件2.rar1.5 声的利用PPT课件1.rar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PT课件3.rar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PT课件2.rar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PT课件1.rar1.3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3.rar1.3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2.rar1.3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1.rar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九合一课件.rar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课件2.rar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PPT课件3.rar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PPT课件2.rar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PPT课件1.rar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课件3.rar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

杨绛 第一学时

导语:

人们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学过《背影》,我们知道父爱是深沉的,博大的。拥有亲人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如沐春风;而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能够彼此互相帮助,这种爱是值得敬重的,是值得珍藏一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王》这篇文章,来感悟人世间爱的博大。

学习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字词、作者)

2、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人物的善良,感悟爱的博大。

3、学会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预习提纲:

一、积累基础知识

1、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查资料,积累作者有关文学常识。

二、阅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1、读课文,思考,理解人物形象。(用“我读„„看出老王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说你对人物老王的理解。)

2、作者也是善良的,请说说作者的善良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读过本文,请说说你的感想。

互动探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给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音。

惶恐(

)

荒僻(

)

塌败(

)

取缔(

) 镶嵌(

)

(

)

攥着(

)

滞笨(

) 愧怍(

)

伛着(

)

骷髅(

)

2、 解释下列词语。

惶恐:

镶嵌:

。 愧怍:

滞笨:

3、 文学常识填空。

①本文作者是

,本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

、__________、翻译家。本文选自《

》。

②本文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体),作者以为线索记事写人的。

小结:通过检测,同学们对生字、词,作者常识的掌握还是很好的,同学们要注意天天积累,积少成多。

二、阅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1、 依据预习提纲,阅读课文,理解人物。并用“我读„„看出老王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说你对人物老王的理解。

2、 小组内交流结果,讨论,并推荐同学准备回答问题。

3、 小组间交流结果。每组一个同学发言。

4、 老师小结。

同学们发言积极大胆,都说得很好,对人物的理解很深刻。用一句话说就是,老王是不幸的,但他却是很善良的:老王的不幸表现在他生活苦、谋生难、经济贫三个方面。而他的善良是从送冰,送人,送“货”,送鸡蛋、香油这四件小事中表现出来的。

(板书)

生活苦

老王:不幸

谋生难

经济贫

送冰 送人 送货

送鸡蛋、香油

5、 请同学们依据分析,快速划分课文层次。

三、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善良。

1、 本文的作者也是善良的,读课文,试从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现出作者的善良。

2、 同桌交流。

3、 自由发言。

4、 老师总结: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就是生动的一例。作者一家属知识分子家庭,尽管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仍是幸运的;而老王是没有地位、没有生存能力的残疾的人,他是不幸的。但他们能够互相帮助,这就是“善”,就是以善良体察善良的良心。

同学们,读过本文你最想说什么,请写出要点,小组交流,然后说给大家听。

测评训练:

请同学们说说读过本文后的感想。

课堂小结:

是啊,同学们,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幸者,他们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让我们关注不幸者,关心社会上的弱者,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献上一点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后让我们一起高歌《让世界充满爱》吧!

放录音,唱歌。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老王》

(第一学时)

教 案 设 计

莲庄乡初级中学

周洪强

上一篇: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