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反思

在一节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各个小组在竞赛活动中十分活跃,各组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每给获胜的小组加上一分,得分的小组就发出一阵欢呼声。活动结束时,获胜的小组兴奋不已,而失败的小组则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因为说错答案而导致小组失去得分机会的同学更是成了“千古罪人”,被小组同学指责。

反思: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明确课堂小组评价的目的。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小组评价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强调内在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地弱化外在的甄别或淘汰作用。小组之间的竞赛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培养学生在竞赛中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很重要,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案例二这样的竞赛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当我走进教室时,耳旁立刻响起了熟悉又响亮的“Good morning”。但是根据我平常的经验,这股热情在这个班里最多只能维持二十分钟。不等新授内容结束,教室里马上变得死气沉沉。本课教学的内容是六个英语单词:lion、lock、milk、mouse、night、nest。在教读之前,我把画有这些单词的挂图贴到黑板上,以便于学生理解。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刚掌握这些词语的发音,就习惯性地保持沉默了。更恼人的是,教室一角竟出现了一阵骚动,问了才知道这几个同学在为一道“脑筋急转弯”争得面红耳赤。不积极发言就算了,还要闹事啊!我打算叫这几个“肇事者”起来读单词,顺便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但是,当我的眼睛落在黑板上的教学挂图时,我有了另外的主意。“好吧,老师也准备了一个英语的脑筋急转弯,看谁猜得对,Ok?”效果果然不错,听我这么一说,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的小朋友都表现出十分的兴趣。 “从前啊,有一只贪吃的小mouse,有一天竟然闯进milk厂里,它喝了好多好多的milk,结果人们发现mouse死了,你们猜,mouse 是怎么死的?” “Mouse掉进milk 里淹死拉。” “mouse被milk厂里的人打死了。” “我知道,mouse肯定是喝了太多的milk 撑死了。” “„„” 我狡猾地一笑:“No ,因为这桶milk早就过了保质期,mouse喝了拉肚子拉死了啊!” “哈哈„”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看到学生的激情已被点燃,而且经过这么一问,mouse 和milk也能很自然地从他们口中说出来,我又生一计,“刚才这个脑筋急转弯是老师根据黑板上的一幅挂图编的,但其实每一幅英语挂图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信你们编编看,肯定比老师编得还好。”于是,我让他们分小组编故事,并写下来,然后派代表上台讲给大家听。顿时,教室里成了一锅煮沸的粥,所有学生都好像被点燃了智慧之火,兴高采烈地各抒己见,有的抢着说故事,有的忙着作记录,有的为了一个情节争得面红耳赤„„还没有到汇报成果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作品跟我分享。更让我惊喜的是,那几个英语课上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也纷纷加入了编故事的队伍。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最棒的,教室里马上变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有被lock在笼子里可怜的lion大王 ,有住在潮湿的nest里还在漆黑的night饿死的 birds ,还有不怕lion的权威,利用机智拯救一群animals的mouse„„孩子们的笑声和掌声告诉我:这堂英语课是精彩的、成功的!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丝灵感给孩子们带来这样无穷的乐趣,让这死气沉沉的英语课堂变得如此富有生机;我更惊异于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这些是我平时低估了他们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精彩,真的不需要预约!

阅读了这篇教学案例后,我也感动于教师那富有创造力的灵感。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我们更多地关注着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如何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环境,反思一下,我们是否也足够地关注了我们眼前这些生动活泼的学生和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动态生成资源呢?

新课程改革提出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众多英语教师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 活 ”起来了,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但与此同时,面对这一个个“ 活 ”起来的英语课堂,一些教师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想说、敢说也爱说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课堂上学生各种突发的问题和情况,教师怎么办?对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 呈现者 ” 、对话的 “ 提问者 ” 、学习的 “ 指导者 ” 、学业的 “ 评价者 ” ,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她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 “ 活 ” 起来的 “ 动 ” 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事实上,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更关注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 ,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 “ 生成性资源 ” ,就必然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高质量的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即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具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和机会。相对于预设性动态教学资源来说,它是不可预设的,也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芬芳的精彩回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一、精彩,生成在“兴奋”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体,他们往往会脱离你为他们精心布置的轨道。有时他们独特甚至离奇的想法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这时如果你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你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反之,如果你能顺应童心,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并及时将它转化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并带着期望分享他们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并从中体验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乐趣。

[案例]我教授灵通少儿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句式Can you„? 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一项拓展活动,课件上出示了许多小动物的图片,我首先示范学生:Hello, Miss Rabbit? Can you jump? 课件中我点击一下小兔子,它会可爱地说:Yes, I can. 并蹦跳几下。这样设计既符合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快乐中操练了句式,又拓展了知识,使得学生了解了一些动物的本能。我的设计果然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到电脑前和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打招呼。这时候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跑到前面:“Hello, swam. Hello, swam! Can you dance?”下面的同学哄堂大笑,我赶紧点击了一下:“No, I can’t.”这是胆子最小的那个女同学举起手来,“Yes, she can. The swam can dance.”我被她的发言弄得不知所措。“我看过一部动画片,那里面的小天鹅是会跳舞的”。原来她把小天鹅拟人化了,多好的回答。我被她说服了,下意识地点击了我设计好的按键“Yes, I can.”。 课件中的小天鹅点头回答,可是意外又出现了,课件中我并没有设计小天鹅跳舞的场景呀。又是这个小女孩自告奋勇,我会学小天鹅跳舞,她优美的舞姿迎来了同学们的掌声。其他同学的也被她鼓舞了,接着我设计的课件完全失效了,同学们都抢着说:“The bird can sing. The fish can fly. The money can „”有的同学还边说边做动作。虽然我的活动设计被学生们完全更改了,但是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学得更主动,更富有情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欢乐。只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学习兴奋点,唤醒和发掘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精彩则无处不再。

二、精彩,生成在“错误”里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财富,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发现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学价值。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引导学生纠错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

[案例]灵通少儿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学习Colors 颜色,为了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准备了三杯不同颜色的水。原计划设计学生把红色和蓝色的水倒在一起,配成绿色。红色和黄色倒在一起配成橙色。可是有一个男同学一下子弄错了。把蓝色和黄色倒在了一起。学生们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Oh, you’re so great. That’s a new color. It’s so beautiful. It’s my favorite color___purple.于是我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把原来的green改成purple.我旁边的小女孩非常喜欢紫色,举手说I like purple. I have a purple dress. 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了下去,当讨论到What color is your bedroom? 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S1: My bedroom is red. My bedroom is blue.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我刚想结束这个话题,大家莫名其妙。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What does it mean? 我也奇怪地询问她。 I like red. I like green, blue. 哦,我恍然大悟,color. Yes, your bedroom is colorful. 她满意地点头微笑,在我的手势帮助下,大家都明白了,colorful. 接下来,大家都饶有兴趣地一起学习新单词colorful. I have a colorful dress. My painting is colorful. 这堂课很快结束了,学生都兴趣盎然。错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错误,为教学增添一些精彩。

三、精彩,生成在“随机”中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能及时捕捉并巧妙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及时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真实语境,让学生在不经意的轻松氛围中操练并习得语言,使课堂教学收获不曾预设的精彩。

[案例] 一天,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早已响过了,几位男生才从操场上打完排球回来,正要推门而入,我故意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说:Oh,you’re late. What should you say?学生们马上对我说:Sorry, we’re late. May I come in , Miss Qiu?我边开门边微笑着说:Come in , please. Don’t be late next time.看似一段简单的交际性对话,其实是抓住了一个运用英语的良好机会,引导学生能主动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已学句型进行口语交际。同时,也抓住了一个教育的良好时机,适时地对学生的进行礼貌教育。

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学会用理智驾驭感情,不要愤怒,切忌意气用事,学会随机应变。请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生机,各种生长因素,让学生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价值判断,这样的教育没有强制性,有效且恰如其分,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的新课堂。

四、精彩,生成在“细微”处

在实施新课程后,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味“师问生答”的模式化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可喜地发现,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会有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性的迸发。面对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老师应该给予支持与关注,认真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因为在学生的“插嘴”中能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

[案例]记得我在教授Unit5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给班里的一位同学过十岁生日,同学们准备丰盛的食物过一个“birthday party”。课前我精心准备了食物卡片和一些实物,我想学生肯定对这节课感兴趣,心里暗暗自喜。我很自信地说:“Today is Amy’s birthday. She is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Please prepare for some food, ok ?” 我期待着学生说“OK!”可是,快人快语的刘津序噘着嘴说,现在我们过生日都到肯德鸡去,好玩又省事,气氛又好。他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啊,老师,我们都愿意这样过生日。”这下,我可傻了,我精心准备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不是全白费了?

我沉思了片刻,做出了一个事后让我自己感到欣慰的决定。我决定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请Amy 到KFC过生日,“OK!”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学会了“What would you like?”这个句型。同时,我还教了一些与购物有关的用语,如:Welcome. Excuse me . Can I help you ! Here’s the money. Help yourself. 等等。学生在掌握句型的同时,分组做起了道具,有用纸做的汉堡包,各式的饮料杯,还有一对对画好的鸡腿和鸡翅。一切准备就绪后,学生开始进行情景对话,有的扮演服务生,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组合进行表演,生动、逼真地表演了生日party的整个过程。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对句型的掌握非常牢固,运用得非常自然。在Happy Birthday 的歌声中,这节课结束了。我想,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那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又要如何很好地把握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呢?

首先,教师应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 “ 蹲下身子倾听 ” ,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孔子曰:教学相长也。在课堂对话中,学生的发言往往会成为教学中有效的动态资源的生成点。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 “ 可笑、幼稚 ” ,甚至是 “ 错误 ” 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 “ 可笑、幼稚 ” ,甚至是 “ 错误 ” 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苗。所以有人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现实表现,不管是多么正确,或多么错误,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关键要看教师怎样恰如其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又正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强制粗暴地干预,必然造成学生心灵的封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就无法生成。 其次,教师应 “ 弹性 ” 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 “ 生成性资源 ” 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设计,不能将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但也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式的巧妙引导。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 “ 可能 ” 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最后,教师要提高对“生成”的调控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利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服务教学,是一种教学智慧,也需要教师对“生成”的良好调控能力作为前提。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调控能力,不忽略课堂教学过中任何有益的细节和突发性事件,巧妙处理,归纳总结,不断积累,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对课堂“生成”的灵敏度和调控能力。

当然,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开放教学动态,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这样,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案例

(英语组) 范珊珊

案例背景: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它是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生成的互动。步入小学高年级后,语篇教学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语篇教学不同于单词和句型教学,因为每一篇英语短文都具有很好的环境作为背景,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或从文中语法进行慢慢推敲、抠掘,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长此以往,对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关键词,在研究好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个好的语篇教学必然包括开篇——中篇——结尾篇。而每个环节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如:开篇中对于文中问题、单词的预设,文中情境的预设等;中篇里对于文章解释的游刃有余、任务型教学;尾篇中对于文章的巩固如:summary、情感教学等。这些都是教者该灵活使用的。语篇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教学是灵活的,教师也要灵活的设计自己的教学。 案例分析:

本课是一节语篇的新授课,内容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词汇和关于信件的内容。因此,在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景,让muffin man 这个卡通人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游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英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伊始便请出好朋友Mr. Muffin,也是本节课的线索人物,并交代他的住址,为后面地址的学习做好铺垫,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抛砖引玉;在新授课的词汇操练中,教师将各组以地址命名,在既是对地址这一重要内容的巩固学习,又给后面的对话练习做好乐铺垫。教师对语篇的处理: Step4 Text 1. Postcard Mr. Muffin wants to send you a postcard. Let’s listen and find the right answer! (CAI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读出短文,即课文前后两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Now, I’m writing a postcard to you. Look! This is a stamp. Where do I put the stamp?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Where do I write the adress? On the right. Oh, what’s your address ?”

1.what is the muffin man doing?( ) 2.Where does he put the stamp?() 3.Where does he write the address?( ) 4.What’s your address?____ (a.He is writing a postcard. b.On the right. c.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 2. Story a. T: Here is the postcard. Let’s read it.

b. 看课文的课件,跟读课文并完成判断题。(T, F) 1. Jenny is writing a postcard to her mother. 2. Danny knows her mother’s address.

3. His mother’s address is 942 Ninth Avenue. 4. Danny puts the stamp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Step5 Homework 给 muffin man 写一张postcard。

二、教学反思: 作课教师范珊珊:

本节课我要讲的主要内容有:单词:address

会话:-----What’s your address? ----My address is___. 短文故事:Text in lesson 21。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景,让muffin man 这个卡通人物带着大家走进真实的小镇,认识不同的地方,了解地址的表达,并由浅入深,由词汇、会话到短文故事,逐层展开本课的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小组竞赛和歌曲说唱等多种游戏活动和操练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一些阅读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语篇学习打下了的基础。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答题的环节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比较扎实。不足的是在游戏开始前,对游戏规则交代不太明确,导致游戏进行不很顺畅.

三、评课:

1、崔海慧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是语篇新授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Mr muffin这个人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流畅,知识内容由易到难,层次条理清晰。教学中的亮点是自编的歌曲,曲调熟悉,将本课的重点句子融入其中,学生兴趣浓厚,朗朗上口,而且使每位学生都感到精神饱满。多媒体课件制作合理,动静结合、音视兼备等独特功能,能大大吸引学生眼球。

2、姜楠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这节课围绕Mr Muffin展开,以他为线索贯穿于教学。歌曲和游戏同时进行这个环节比较有新颖,即锻炼了口语又增添了趣味性。但是在板书的时候My address is 后面的省略号应点三个点而不是六个,另外后面讲的太细,时间过长。

3、苏珊娜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以Mr muffin为主线,展开了对address的讲授,主题鲜明,条理清晰。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边唱边游戏的这一环节。教师提供的是自编的歌曲,曲调熟悉,加入本课的重点句子,学生兴趣浓厚,朗朗上口。学生借助歌曲在竞争中进行句型操练,既总结了本课的重点,又起到了练习的作用,让学生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如果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再细心一些,少用整体问答效果会更好一些。

4、陆爱京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这节课是语篇新授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Mr muffin这个人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设计主题鲜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整个过程流畅,知识内容由易到难,层次条理清晰。这堂课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如歌曲表演、听故事回答问题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会了知识,学生学会了一些阅读文章的好办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游戏环节能说明详细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5、刘丹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讲的是五年级的Writing the address一课,整节课每个环节设计的目标明确,环节之间连接的紧密。课堂热身的部分有一首歌,这首歌内容为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课教授的一步一步很扎实,在操练关键句型的环节设计的很用心,对歌谣也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如同学们一起说到What is your address?时,因为老师把本班学生分成了几组,老师指着其中一组,这一组学生就会用自己的地址回答,使得歌谣设计得达到了目标。听了这节课,有一个环节设计的很巧妙,幻灯片上出示的明信片,既复习了旧的知识,又由一个问题引出了课文,即写信人要告诉你一个关于丹尼和珍妮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这使两个环节过渡的自然又有趣。总之,这节课设计的合理,有层次,达到了教学目标。

6、李悦雯老师评课:

范珊珊老师的课中,先从介绍一个新的friend: Mr muffin开始,然后导入歌曲Mr muffin,接下来就开始以介绍他的地址,然后再给Mr muffin写明信片,一步一步都是围绕着Mr muffin展开的,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学习对话:What’s your address? My address is… 中,有3个地址:1 Hamburger Road、2 Pizza Street、3 Cake Avenue。开始的时候 我以为地址前面的

1、

2、3是序号呢,后来旁边的同事告诉我那不是序号,地址中的门牌号,我正要在备注里面写不应该用

1、

2、3编注出顺序来,使整个句子看起来别扭,但是听旁边的同事一说,原来是门牌号,但是我感觉还是因为用一位数以上的数字表示门牌号,以免大家误认为是序号。

7、教研员田静老师评课:

本课的结尾有点草,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如果结尾能呼应本课开始的故事或歌谣会更好。

四、研讨过程:

针对此多课型课题研讨,全区英语教师进行了课例研讨,流程如下:

(一)、由主持人阐述主题来源:

(二)、请各位老师就本节课语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做研讨

(三)、大家在自己日常教学的研究探索中,有哪些有效的语篇教学方法呢?语篇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请各位老师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五、讨论内容:

(一)、语篇教学要灵活、机动的展开

(二)、 在鲜活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篇教学;

笔者认为,不论是短的对话还是长的文章只要它有语境,有上下文联系都可以叫做语篇。语言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Hymes认为:“理解语境中的语言并不是从语言本身出发,而是从语境入手。”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语言的使用依赖于语境,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而语篇教学更是离不开语境,我们只有依托语境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离开语境孤立的从一词、一句和语法知识来理解一篇文章,那是违背语言教学原则的。因此,抓住语境关键,开展英语语境实践教学也许是英语语篇教学的突破口,也许这样才能根本转变传统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被动局面。

(三)、 关键词在语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了。我们的语篇教学一定要在情境的支撑下,结合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来理解。学生通过听文章内容,阅读文章,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从而我们可以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而鼓励学生用简单的summary来概括文章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读和理解能力,同时更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了,这是课文背诵模式的一种新突破。每篇文章都是有情境的一个整体,我们尽量要避免将它肢解开。关键词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外,还可以在日常的听力中运用。这还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四)、结合文章情境,设计好良好的主题,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发展过程,即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的发展过程,即情感过程。在教学中仅仅强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还达不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型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的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树立自信心,锻炼客服困难,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质。其实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无形中一直在进行着简单的情感教育。例如我们平时一直用:GreatExcellentGoodYou are clever…等鼓励性的话来激励学生或让学生间进行同桌合作交流。但我们发现这还远远不够,甚至学生都不以为然了。因此,我们的情感教育应该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让情感教学在语篇教学中更亮丽。比如:在开展任务教学中的合作精神;巧设障碍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适时的表扬批评学生;当然还有每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出的主题教育。情感教育应该在语篇教学中散发出它的光芒,一个好的语篇教学也应该有着好的情感教育。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它是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生成的互动。好的语篇教学则要通过我们每个教师的巧妙设计。就让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使我们的语篇教学更完整、更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吧!

《Lesson21 Writing the address》

海北路小学

范珊珊

(一)教学内容

单词:address

会话:-----What’s your address? ----My address is___. 短文故事:Text in lesson 21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课新授单词,并会听说句子。通过复习能听说读写本单元已学过的单词。

2、 能力目标:能理解本课的小故事并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句型,同时运用所学的句子表达地址,并能相互询问、书写。

3、 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了解西方国家的地址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英文地址的表达,以及本课语篇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具准备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如何进行整体感知教学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林立川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着同样的内容,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学生的变化,就更加需要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从早期的词汇、句型教学到如今的整体感知教学,我们不断的总结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课本的框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到日常生活中。下面是我如何进行整体感知教学的一则教学案例。

一、教材说明及课时安排

教材:川教版《新路径英语》三年级起点(第5册) 课题:Unit 3 My Family Lesson 7 Welcome to my home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Welcome to my home ”是川教版《新路径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五册Lesson 7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以巩固句型“Is this/that my/your/his/her…?”和学习句型“There is…”以及bedroom、lamp、desk、chair、computer、wardrobe、bookshelf等词汇为主。本课时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并课文。同时,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主要词汇及句型。课文主要讲述了Rose拜访婷婷,参观其卧室的小故事。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了卧室各类物品的相关词汇和相关句型。同时故事中也呈现了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Welcome to my home!”“It’s so nice”等。最后,通过本课学习,达到“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的情感教育。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在本课所学的句型中,句型“Is this/that my/your/his/her…?”学生在Lesson 5中有所接触,其中my、your、his、he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也在Lesson 1中作为重点知识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该句型只作为复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操练。本课的重点操练主要集中课文、There is句型和新授词汇上,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拓展There are…。最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要求其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行练习英文写作,达到《课标》中五年级学生应有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听对话、读对话、演对话等方式,理解并掌握课文及文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已知词汇:desk、chair、computer、bed 本课三会词汇:lamp、bookshelf、bedroom、wardrobe 本课重点句型: --- Welcome to my...

--- Come and see...

—It’s so nice. 核心句型:There is… 2.语言技能目标:

⑴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的主要词汇及句型,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⑵通过听对话、读对话、演对话理解并掌握课文,运用课文知识介绍自己的家。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懂得无论家境贫富,自己的家才是最好的。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热身活动及复习

(1)谈话热身,引入儿歌《whose》,进入复习环节

①老师与学生自由谈话,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请最先展示出学习用具的前三名学生到讲台前,同时导入儿歌《whose》,为复习环节做铺垫。 T:Are you ready for class? Ss: Yes, I’m ready.

T: Show me your book/pencil…

Ss:(show their book/pencil to the teacher)

T:You are the quickest, please come to the platform. Can you say the chant. Let’s say it together. ②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引出“gift”一词,将礼物送给上台的三名学生,引出句型“It’s a gift from...。

T:You did a very good job. So I have a gift for you. Here you are. ③拿出更多的礼物,通过引导,让学生回忆句型Is this/that my/your/his/her...?同时复习巩固该句型以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T: Look, here are many gifts. Is this my gift? No, it isn’t. It’s for you. Do you want to get one? Please make a sentence like this“Is this/that your/his/her…?(Present the demo) 2.新知导入及练习

(1)呈现“bedroom”一词的图片,引出“bedroom”,提出问题“Whose bedroom is this?”让学生整体听课文录音,引出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

(2)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s in the room?”,让学生再次听课文录音,并跟读,引出课文中的主要词汇及句型,并操练;同时,呈现女生卧室和男生卧室的图片,将全班分为两组,以获取卧室装饰品的方式展开小组竞争。

(3)提出第三个问题“Is this bedroom beautiful?”,让学生回到课本,整体巩固课文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

3.检测学生对课文信息的理解以及核心词汇和句型的输出情况。

⑴呈现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片,以游戏“大家来找茬”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信息的输出; ⑵呈现一幅卧室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模仿课文内容介绍该卧室。 4.情感态度的体现。

呈现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装饰简陋和豪华的两个卧室,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卧室,引出“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的情感教育。

六、教学评析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教学,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多家长对英语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家长们更加关注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将课堂内容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我是从以下几点去做的: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前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将当堂课的重点词汇、句型罗列出来,反复不停的机械式的教读,老师教的累,学生读的更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去思考、记忆、分析、总结,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 同样,将词汇放于句型之中学习,将句型放入课文中学习,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创设情景,拓展创新。

影响语言习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将书本上的语言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就需要教师把英语课堂变得生活化。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让整个课堂“活” 起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会竭尽所能的将所有学过的功能话题整理在一起,让你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3、合作交流,善于积累。

因为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一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价方法,启发他们大胆交流。同时,借助小组活动的方式,坚持一帮

一、一对一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班级凝聚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善于积累、发现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整体教学,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每一个词汇及句型。同时,英语课堂生活化,能够更大程度地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能力,让其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五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英语

小学英语牛津上海版—3BM3U3 Seasons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在情境中感知英语是指通过旧知复习情景创设,而导入新授,将知识和技能目标融汇在任务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运用多样的英语教学手段,实现知识--技能--任务--延伸的目的,最后达到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形式,如趣味操练,小记者采访等,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案例分析】

片段一:张老师对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首先,张老师所任教的三(3)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聪明好学,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经过近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已养成了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已积累了较多的语言知识,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根据教材提供的话题说一些简单的语段,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本课之前,

已基本掌握了四季的单词和了解了一些四季的特征,能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四季的天气和穿着等,对四季的主题具备了一定的听说阅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其次,张老师的教学主题为《牛津英语》3BM3 Things around us,这个模块不仅涉及到

一、二年级所学过的颜色、天气、四季、植物等词汇,拓展了与四季相关的动词词组;同时在相关句型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延伸和拓展,提高了学习要求。在Unit3 Seasons这一单元中,教材注重了语言运用的情景,同时通过猜谜游戏,再现了季节的单词,在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和特定动作时,又增加了一些新单词和新词组,如:Plant a tree,have a picnic等,根据需要,张老师将本单元进行了内容的重组,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Hello,spring,Activities in four seasons和My favourite season,在第一课时中,张老师主要创设了丰富、优美的春季景色来带动词词组和句型的学习,以唱歌、模仿动物声音和编写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春天,走进春天。通过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形式,如趣味操练,小记者采访等,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片段二:Warming up部分教学步骤

在Warming up部分,通过唱关于四季儿歌和Ask and answer,复习四个季节以及各自的特征。我认为张老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开篇即创设情景,采用教师与学生自由交谈、唱英文歌曲等形式,为学生

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复习旧知,歌曲铺垫,导入新知,让学生淡化对新学词句的戒备。

片段三:While-task部分教学步骤

在While-task部分,让学生猜一猜教师最喜欢的季节,通过观看小短片来揭晓答案,引出话题:Hello,spring!通过Brain storm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联想,用一个词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春天。再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春天温暖的气息,并通过视听的方式整体感知主文本。在这一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春季图片,感受四季的美,发现四季的美。欣赏完图片后,师发出感叹,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从而引出新句型。过渡清新自然,同时不忘让学生在春天这一美丽的情境学习,仿佛所有人都已经走进了春意盎然的郊外。这就是在情境中感知英语的巨大作用。

片段四:语用输出练习设计

在语言输出部分,首先通过一段顾村公园的短片来让学生感受公园中的春意,然后,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围绕话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公园来描述公园里春天的景色,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案例诠释】

(一)在情境中激活旧知

在Warming up部分,我认为张老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开篇即创设情景,采用教师与学生自由交谈、唱英文歌曲等形式,为学生营造

活跃了课堂气氛.复习旧知,歌曲铺垫,导入新知,让学生淡化对新学词句的戒备。

(二)整体呈现情景体验

在while-task部分,张老师通过三个段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英语的巨大作用。

Things we see in spring

本段主要讨论春天的所见,通过欣赏春天动物与景色的图片,提问学生能够在春天里面看见什么,朗读诗歌并且编写新的诗歌,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运用句型What do you see in spring?I see„in spring.

Things we hear in spring

本段主要讨论春天的所闻,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唱关于下雨的歌曲,听鸟的叫声,读儿歌,复习已学动物的叫声,并编写诗歌这几个环节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句型What do you hear in spring?I hear„in spring,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声音。

Things we do in spring

本段主要讨论春天中的一些有趣的活动,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在上海,春天由哪三个月份组成,春天中有哪些我们熟知的节日来引出“植树节”从而引出新授词组 plant a tree,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有机整合,再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引出新授词组have a picnic,创设语境操练词组,并通过小诗的形式激活旧知。

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朗读整篇文本。

可以说本环节是本课的又一大亮点。从内容上来说,本环节以旧带新,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在春天能看见什么,能听见什么等,用“What do you see/hear in spring?”让学生来做替换练习,比一比看谁说的词汇又多又新颖,每当孩子说出的精彩句子与课件中老师翻开的图片一样时,孩子们将会高兴得欢呼雀跃,老师也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时不仅激发了孩子想说英语的兴趣与欲望,同时,孩子们的那一句句丰富而精彩的话语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教授“What do you do in spring?”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给孩子引发悬念,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在新词组的教授过程中,让孩子先听再说,从熟悉到练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课堂上张老师在这一个环节运用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询问对方最喜欢的公园来描述公园里春天的景色,生活情景的创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句型和课文的学习之后,张老师除了在课文内容上作了一个拓展之外,还精选了课外阅读资料,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孩子对“春天”的理解。

一节课35分钟其实很短,而课堂也早已经成为教师交流的舞台,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共同努力,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再欣赏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课例的同时又引发了我的几许感慨与反思:就象今天张老师在课堂上创造性地使用春天的情境,是在新课程倡导下的有效应用,新课改给教师搭建了英语教学的平台,理论的基础,而

教师则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再创造,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最终成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教学成果的积累。其实在日常,有些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灵光闪现,我们捕捉它们,成功使用只是一种短暂行为,激动之余它就随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象一颗流星,或许我们以后很难再捕捉到它的影子。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理论的高度来提炼这些现象。而我认为必须要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英语。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贴近生活,才能融入自然,才能有绝对的生命力,相信它必将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上一篇:学习邹碧华精神演讲稿下一篇: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