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分类复习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物理中考分类复习

2012中考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分类复习

一、根本、基本;核心、中心;主要、重要;基础、指导;最;制度、特征。

(1)根本、基本

1.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1

25、试卷第33题)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1

25、试卷第3

3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九年级第二单元)

23. 做人的基本道德: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七年级第三单元)

24.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③法律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⑤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⑥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P43)

2012广东省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1 /

525.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⑤要有安全教育,排出安全隐患、安全逃生疏散演练、完善校园安全设施、整治校园周边环境(P43)

26.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⑴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⑵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的健康。(P43)

27.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⑴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⑵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⑶不得歧视刑满释放的未

4.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九年级第二单元)

5.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九年级第二单元)

6.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注: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精髓。)(九年级第三单元、七年级第六单元)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8.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民族精神。

9.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10.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3)主要、重要

1.对于虚伪、欺诈和不怀好意的人,我们要懂得拒绝和远离。不受诱惑,保护自己,也是交往的重要课题。(七年级第三单元)

22.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九年级第四单元)

(4)基础、指导

1.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七年级第七单元)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九年级第一单元)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年级第一单元)

4.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

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九年级第三单元)

5.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八上p48

6. 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优良品质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八上p79

7.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八下p26

8.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九p80

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九p8

110.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九p38

16.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九p59

17.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九p80

18.我们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九p110

(6)制度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九年级第一单元)

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九年级第一单元)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九年级第一单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九年级第一单元)

6.我国建立了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如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九年级第一单元)

7.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7)特征

第二篇:初中物理中考声学总复习题

威宁县羊街二中2014年中考声学总复习试题

教师:杨胜强

一、选择题

1、地铁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

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减弱。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

提高声音的()

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如图4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图4)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6、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9、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 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

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11、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1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16、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

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

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

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1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18、 (2012四川宜宾,第1题)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

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21、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2、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

A.白光B.激光C.超声波D.电磁波

2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

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 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24、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5、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

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 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27、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2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9、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

“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

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

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3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有关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D.超声波不是声波

31、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

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 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3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

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

3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

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二、填空题

1、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

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很小。

2、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

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

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3、噪声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

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 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能, 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4、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

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

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5、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

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6、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 声音的。

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

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8、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

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 信号,这说明;你(能或不能听 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9、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 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

1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

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 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

请你写出一个:。

三、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

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关于物理中考实验题的复习策略.

关于中考物理实验题的复习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施新课改后,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实验中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依据课程标准,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认真仔细研究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说明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全面了解说明书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这样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2.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当前中考对基本仪器、仪表的考查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选择仪器(含量程入手;二是从仪器的使用规则入手;三是从仪器、仪表的读数入手。复习时可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找出异同点,加强记忆。

二、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2.教材中的插图和科学探究活动目录中的内容。

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特别是中考说明书上强调的21个探究实验;还要注重“STS(科学、技术、社会”考查。

三、抓好“8种实验题型”的复习教学

1.估计、估算题。近年来估算类试题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成为中考新宠。试题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估算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速度、时间、温度、体积和容积、质量和重力、温度和热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此外还涉及一些估算方法类题目。解答估算题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估算你熟悉的物

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二是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你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再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2.电学实验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只有几类:短路,断路,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电压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或接成了导线(接短路了。

3.科学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法、转换法、类比法、归纳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4.情景信息题。如奥运科技、航天技术、汶川地震救灾、雪灾防治、火车提速等,都可能成为中考题目的情境。

5.开放性试题,开放型实验题。这类问题往往答案较多,解题方法多样化,要选择简单明了的答案进行回答,回答时要有清晰的逻辑并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求解开放型实验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6.对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评估类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从实验元件选取、实验操作、实验推理、实验方法等入手,根据平时实验的要求,看是否违背实验规则,从而来评估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思路的条理性,要按自己平时做实验的顺序,逐项分析对照,就不难发现问题。

7.科学探究。随着科学探究内容写入物理新课程标准,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中考实验的重要考查内容。按照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提出问题能力、猜想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前五项能力是中考实验命题的着力点。

8.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在2009年的中考调研试题中已经出现了这类题,应注意复习。如自制测力计、自制密度计、自制高度计、自制潜水艇模型等。

四、深入研究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答题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答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填空、问答、作图、科学探究中的交流合作与评估等几个方面,复习时可以精选习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书面表达要用词规范准确,叙述合理。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复习,从内容上讲,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方法上来说,教师要因学生而异。只要我们经过努力,深入研究,扎实做好复习工作,一定能把物理实验及物理成绩提高上去。

第四篇:2014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2

2014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浮力

20.(7分)(2014•黄冈)2014年4月14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21”(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

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m3,g取10N/kg).

(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2000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3)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P3=3P1.求t1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压强和浮力.

分析: (1)根据压强公式p=ρgh求航行器由2000m下潜至4500m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差.根据公式F=PS求所受压力差.

(2)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等于总体积与浸在液面下的体积之差.

(3)利用功率变形式,结合受力分析,计算所受拉力.

解答: (1)海面下2000m处的压强为:p1=ρgh1=1.0×103kg/m3×10N/kg×2000m=2×107Pa;

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压强为:p2=ρgh2=1.0×103kg/m3×10N/kg×4500m=4.5×107Pa; 增加的压强为:△p=p2﹣p1=4.5×107Pa﹣2×107Pa=2.5×107Pa;

由F=pS得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F=△pS=2.5×107Pa×20×10﹣4m2=5×104N;

(2)由于“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所以有F浮=G.

又由F浮=ρV排g,G=mg,得ρV排g=mg;

V排= = =0.75m3

露出海面体积为:V露=V﹣V排=1m3﹣0.75m3=0.25m3.

(3)由于起重装置吊起“金枪鱼”是匀速竖直离海面,所以速度保持不变即v1=v3,由P=Fv,得P1=F1v1,P3=F3v3,又P3=3P1,所以有F3=3F1,F1= F3,

在t3时刻“金枪鱼”离开水面,由图象分析知,此时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等于“金枪鱼”的重力,即F3=mg

所以t1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F1= = =2500N.

答: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5×104N;(2)露出海面体积为0.25立方米;(3)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是2500牛.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浮力、压强和功的计算,认真计算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有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10. (2014山东济宁)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7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D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

13. (2014山东济宁)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

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如图9所示),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事故发生后,潜水员下潜到25米深的水下船舱内进行搜救,此时潜水员受到的压强是Pa(ρ海水=1.03×103kg/m3)。大于257500

20、(2014重庆B卷)如图18甲所示,水平旋转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为L=5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问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18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将图18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0:(1)500Pa(2)6N(3)1050Pa

17.(6分)(2014•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请画出图1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2)小球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于小球漂浮,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2)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2)如图所示;

点评: (2)画力的示意图时要考虑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24.(5分)(2014•青岛)小雨受到的重力为640N,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3Pa.

(1)他用图甲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103Pa.则物体A重力GA=?

(2)如图乙所示,若他用此滑轮组从水下缓慢提起边长为0.3m的正方体B(不计水的阻力、绳重和摩擦),当物体B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2×103Pa时,小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匀速提升物体A时对水平地面压强的 ,则物体B的密度ρB=?

考点: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根据p= 求出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再根据p= 求出人拉物体时对地面的压力,

从而求出人对绳子的拉力,再根据η= = = 求出物体重力;

(2)根据p=ρgh求出物体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求出物体受的浮力,根据题意求出此时小雨对地面的压强,根据p= 求出小雨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从而求出小雨的拉力,在第一问中,根据F= (G+G动)求出动滑轮重,根据F= (G﹣F浮+G动)求出物体重力,根据G=mg=ρVg求出物体密度.

解答: 解:(1)∵p=

∴小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 =0.04m2,

匀速提升物体A时,小雨对地面的压力F′=p′S=6×103Pa×0.04m2=240N,

小雨对绳子的拉力F拉=G﹣F′=640N﹣240N=400N,

∵η= = =

∴物体A的重力GA=3F拉η=3×400N×90%=1080N;

(2)∵p=ρgh

∴物体B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 = =0.2m,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S′h=(0.3m)2×0.2m=0.018m3,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03kg/m3×10N/kg×0.018m3=180N,

∵p=

∴此时小雨对地面的压力F″=p″S= p′S= ×6×103Pa×0.04m2=120N,

小雨对绳子的拉力F拉′=G﹣F″=640N﹣120N=520N,

∵F= (G+G动)

∴动滑轮重G动=3F拉﹣GA=3×400N﹣1080N=120N,

∵F= (G﹣F浮+G动)

∴物体B的重力GB=3F拉′﹣G动+F浮=3×520N﹣120N+180N=1620N,

∵G=mg=ρVg

∴物体B的密度ρ= = =6×103kg/m3.

答:(1)物体A重力为1080N;

(2)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压强、二力平衡知识、机械效率、液体压强、浮力、滑轮组的省力特点、质量、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

27.(2分)(2014•青岛)问题解决﹣﹣测量浮力:

小雨想要知道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身边只有一个轻质滑轮,一把轻质硬木刻度尺,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正方体木块,一个盛有适量水的水槽和线绳.

(1)测量步骤(配图说明);

(2)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ρ水ga3h .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设计与制作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泡沫塑料的形状不一定规则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测出泡沫塑料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但给了正方体木块、轻质滑轮、轻质硬木棒,可以组装成杠杆和滑轮组合而成的测量工具,即先利用可读出测出木块的边长和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浸没的深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条件求出木块的密度,进一步求出木块的质量和重力,然后把泡沫塑料和木块分别挂着硬木棒的两端水平平衡,测出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泡沫塑料的重力,最后通过滑轮浸没在水中,调节平衡后测出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此时绳子的拉力,则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等于泡沫塑料的重力加上绳子对泡沫塑料的拉力,据

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将塑料泡沫和木块分别挂在刻度尺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2;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的边长为a,把木块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

③如图3所示,用此装置使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并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3.

(2)图乙中,木块的体积:

V=a3,

因木块漂浮,

所以,木块的重力:

G木=F浮木=ρ水gV排=ρ水ga2h,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图甲中有:

G泡沫l1=G木l2,

则G泡沫= = ,

图丙中,设滑轮绳子的拉力为F′,则

F′l1=G木l3,

即F′= = ,

所以,泡沫塑料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泡沫+F′= + = ρ水ga2h.

故答案为:

(1)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将塑料泡沫和木块分别挂在刻度尺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2;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的边长为a,把木块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

③如图3所示,用此装置使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并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3.

(2) ρ水ga2h.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量泡沫塑料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关键是明白所给实验器材的作用,要注意木块和泡沫塑料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

25.(2分)(2014•邵阳)酷夏季节,烈日炎炎,很多人喜欢下河下塘游泳.一个密度与水相同的实心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 悬浮 (选填“漂浮”或“悬浮”)状态.因为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所以为了安全,请同学们不要擅自下河下塘游泳.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定,实心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实心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物体下沉,实心物体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物体会悬浮.

解答: 解:由于一个密度与水相同的实心物体,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悬浮状态,所以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所以为了安全,请同学们不要擅自下河下塘游泳.

故答案为:悬浮.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根据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即可判断实心物体的浮沉.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与方法

作者:我没有远„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小 中 大

内容摘要:从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去理解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思想,并了解实验

中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掌握物理实验中基本的研究方法,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能

力的培养。

关键词:测量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手段目的表格物理规律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因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教学在物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物理研究方法要在实验中来体

现;物理规律要通过实验来总结;技能通过实验来训练;创新精神要通过实验来培养等等。

但由于物理包含的知识多而杂,表面上它们往往互不相干,致使相当多的教学人员在进行实

验教学时常常把这些物理实验孤立,不能给学生一定的体系,使学生难以通过实验教学达到

触类旁通、从而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因而在学生刚接触物理的教学中,给学生具体的方法

指导是必要的。而其中物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是最重要的。

一、初中物理的思想

初中物理实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测量性实验;一类为探究性实验。能够区别这

两类实验、并且掌握住这两类实验的基本思想,对于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测量性实验

测量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出一个物理量结果,如:物体的长度、物体的质量、物质

的密度等等。根据实验的要求和现实测量器材的限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1)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一般比较简单,限于在生活中或是实验室中能够找到直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测

量工具。在初中物理中,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为刻度尺;温度

的测量,测量工具为温度计;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为托盘天平;力的测量,测量工具为弹

簧测力计;电流的测量,测量工具为电流表;电压的测量,测量工具为电压表;等等。

对于这些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使用这些测量工具,在测量时

如何去减小实验的误差。因而,直接测量的实验,最重要的就是测量工具的教学。

(2)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是因为在生活中和实验室中没有能够满足直接测量物理量的测量工具,转而采

用间接测量。如:密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机械效率的测量;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

等等。

在间接测量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在依据,即所用的物理公式是什么,而这个公式,

也就是这个实验的原理。然后根据这个原理找出可以直接测量出来的量,确定测量工具。如

在测量密度的这个实验中,由于密度是不可以直接测量的,转而根据ρ=把密度的测量转为测量质量和体积,那么很快就能够确定下来测量工具分别是托盘天平和量

筒,学生就能够把以前的学过的测量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从而测出密度。而公式ρ=也就是测量密度的原理。

另外,在实验中,数据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初中物理而言,一般在实验中都要求测

量出三组数据。在测量性实验中,测出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种最

简便可行的方法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但在实际的实验中,学生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问

题:对于直接测量,如物体长度的测量,只要把测出的三个长度相加求平均即可;但在间接

测量中,往往学生不明白究竟哪些数据可以求平均,哪些数据不可以求平均。例如在运用

R=来测量电阻的实验中,究竟是先求出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然后求出电阻,还是分别求出每一组数据的电阻,然后求电阻的平均值呢?很多教师会告诉学生应该取第二种方法,即先分别计算出每一组数据的电阻,然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但却说不出为什么。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这个方法的思想,只有对于一个因定量的才可以求平均值,如长度的测量,因为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固定的,只是因为我们测量存在误差,才测出不同的结果,才需要求平均;而本来就不相同的量求平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正因为对于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固定的,所以可以求平均,而电压和电流是人为因素让它们不同,所以求电压和电阻的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还有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也往往会把测出来的电功率求平均,事实上小灯泡在不同亮度时,它的功率是不同的,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求平均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的本质不同是:探究性实验是为了通过实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出的数据,从而得到一个物理规律。相对于测量性实验来说,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要求要高一些,不但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总结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到结论。

探究实验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察现象型探究实验;一种是分析数据型探究实验。

(1)观察现象型探究实验

这类实验不需要学生记录数据,只要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然后根据现象就能够总结出物理规律。例如真空铃实验,只要往外抽气,通过铃声越来越小,就可推导出真空不能传声,或者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还有光的直线传播,只要观察影子的形成即可得到结论。

(2)数据分析型探究实验

数据分析型实验由于有数据,往往让学生和测量性实验混淆,学生会不知所以的把测量性实验中的处理方法用到探究性实验当中去,比如求平均值等。但探究性实验中的数据了和测量性实验中的数据有本质的区别:探究性实验中的数据是为了得到物理规律,虽然在实验中也有多组数据,但那并不是为了求平均值,而是运用多组数据来反映出物理规律的普遍性,避免出现偶然现象。比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在左边把三个钩码挂在4厘米处,而右边把4个钩码挂在3厘米处,仅分析此一组数据来得到结论的的话,很容易得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这个结论就是由于数据偏少而偶然得到的一个错误的结论。如果测三组数据或更多的数据,这种偶然性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在探究型实验中,有很多的实验并不是分得那么清楚的,它会把观察现象和数据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得出结论,比如: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既要观察像与物的位置及大小关系,还要测量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以判定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规律。对于这一类的实验,要求学生更要具备实验的综合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够理解了测量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思想,就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验应用不用的方法,从实验的准备到设计,以及步聚和最后的处理,就不会产生混淆。从而让学生在初学物理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物理实验的方法

1、实验设计与总结规律的方法

物理实验的方法很多,但概括起来,在实验中,让学生清楚手段和目的两点很重要的。往往在实验中,由于一些物理量无法直接判断,而要采取间接的方法。但在采用这些方法时,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实验显得“乱”,无论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结论的总结上,作出错误的选择。比如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个实验中,当要探究动能与运动快慢的关系时,如何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不同的速度呢?最好也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的不同高度处,这样不但能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有不同的速度,而且很容易判断哪一辆小车到达水

平面运动更快一些。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说成:质量相同时,物体越高,动能越大。这就是因为在实验中,学生区别不清实验中手段和目的。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不同的速度是目的,而放在不同的高度处,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一种实验手段而已。当然,在总结规律的时候,实验中的手段是不能出现在规律当中的。和这个实验类似的错误还会热学实验中体现,由于热量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所以常采用间接的方法。比如研究物质吸热和放热本领的时候,学生也会说: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的时间长。犯这样的错误,原因是相同的。

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中的手段和目的这两个方面,目的不能变,但手段可以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手段与目的的理解。比如依然是探究动能与运动快慢的关系这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要保证质量相同而运动快慢不同,这两点是肯定不能变的,但在运动快慢这点上,是不是一定非要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呢?不一定,如果采用两根相同的弹簧,一个形变大一些,一根形变小一些,让两根弹簧从相同的地点弹射小车让其运动,这种方法也完全可以,只不过,没有斜面容易操作而已。区分了这些,学生在总结实验的时候,就不容易混淆了。

在实验中,还要让学生注意:在总结规律的时候,要注意回过头去看看,看看实验探究的时哪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总结的规律与所要探究的是不是吻合。比如还是探究动能与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成:质量相同时,物体越高,动能越大。那么这个结论很明显与研究的物理量有出入:结论中物体的运动快慢在哪儿呢?如果学生能从多个方面注意,那么这些错误就不会再犯的了。

在研究物理的方法中,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等,可以说,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一种实验手段。在热学实验中,我们用相同的加热器配以加热的时间来判定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电学实验中,我们用水流和水压来理解电流和电压的特性等。所以,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实验步聚和结论的教学,也要注重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为达到目的而能选择手段的这种能力。

2、记录数据的方法

一般在记录物理实验数据的时候,都需要有记录数据的表格,所以在物理实验中,设计出一个合适的表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事实证明,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把表格设计出来,这个实验基本上也就了然于胸了。但究竟如何才能设计出一个合适的表格呢,对于数据量小的实验还不太难,但对于数据量大的实验,学生就无从下手了。

那么如何正确设计表格呢?首先,我们先要去研究表格,理解表格。一个完整的表格主要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

主体部分就是所需要记录的物理量,这里面又可分为记录数据和计算数据。而要想得到这些数据,又得从基本原理入手。比如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首先我们要分析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100%,而无论是W有用还是W总都无法直接测出,那么再转换一下:W有用=Gh,W总=FS。这样就把测量机械效率转化为测量物体的重力、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和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这四个量属于记录数据,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测量工具测出来的数据;而W有用和W总以及η都是需要计算才能得到的,所以这三个量是计算数据,这些数据都要在表格当中体现出来的。辅助部分包括:实验次数、每个物理量的单位等。这些也是一个完整表格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设计表格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将主体部份依次排列好,然后再前面和各个物量的后面写上单位,最后再画上表格的线条。而在实际的设计中,许多的学生还没搞清楚需要记录些什么,上来就画线,那么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画出来的表格不符合要求:不是少画了,就是多画了,这样费事不说,还弄得学生心烦意乱,本来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

甚至设计不成功。

在物理的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物理实验思想的教育,将物理各个版块用统一的思想串联起来,并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手段与技巧,定能使学生的实验水平、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当然,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只有将这些方

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使实验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初中物理密度比赛课件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