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语文12课

2022-09-27

第一篇:苏教版五上语文12课

苏教版五上语文期末填空复习五

苏教版五上语文期末填空复习五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在中国的姓氏中,有许多复姓。请列举3个: 、 、 。

2、请把“朝代歌”补充完整:唐尧虞舜__________,__________乱悠悠,_________晋统一,____________是对头。隋唐五代__________,宋元明清_____________。 你知道历史上这些时期的一位名人吗?请分别写一写: 春秋:_______ 战国:________ 秦国:________ 汉:________ 三国:________ 唐:__________ 宋:_________ 清:__________

3、本学期,我们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山松;我们还来到黄果树瀑布前,感受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敦煌莫高窟更令人神往,那里有______________的彩塑、__________的壁画和大量____________的文物,真不愧是____________的艺术宝库。我们从书中还认识了一些杰出人物,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史学家________面对厄运不低头,完成了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些人在前进道路上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本学期我认识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王冕、的陶校长让我懂得了;的法布尔、诺贝尔使我明白了;

的谈迁、的恩科西让我知道;从的林冲那里,我懂得了; 从的李白那里,我感受到了„„

5、这学期,我从课文中还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陶校长的演讲》使我懂得;《推敲》启发我;《牧童和狼》让我明白;《滴水穿石的启示》让我铭记: „„

6、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学习了三则伊索寓言:《》、《牧童和狼》《》。我最喜欢其中的《》这则寓言,因为。我还在课外读过一则伊索寓言《》。

7、学完全册教材,让我们一起来检阅自己的收获:《 》中的“每天四问”让我不断鞭策自己进步,《 》让我知道了大自然是一部好书,我们不但欣赏了让人情有独钟的《 》,还了解了名副其实的《 》;课本中的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看到了法布尔《 》,富兰克林揭开《 》;名著让我手不释卷:《 》领我走进了《水浒传》,《 》让我了解了寓意深刻的《伊索寓言》„„阅读这些引人入胜的书籍是我的享受,因为。(读书的名言)

8、我爱书,书像明灯,照亮我的童年;我爱书,书像甘露,滋润我的心田;我爱书,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近,我读过的一本好书是《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原因是 。

9、儿童是天真可爱的:小法布尔的衣兜里总是的,他对,使他能够;古诗词中的描述也很有趣:“意欲捕鸣蝉,

。”“最喜小儿,。”儿童也是可敬的:高尔基十岁的儿子忙着为父亲栽种花草,小小年纪就懂得“。”

少年王冕虽然家境贫寒,但他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德感动人心;小恩科西虽然早早离开人世,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他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10、大树的幸福,在于净化空气,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 ______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句子写具体:

(1)烟台的海真美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冬天的风真冷呀,。 (3)《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 (4)南京这些年的变化可真大呀,。 (5)街上的人真够多的,

第二篇:苏教版五上知识点汇总.

一、师恩难忘

1、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

3、“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

5、赞美老师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播下文学的种子”指田老师通过上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8、“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二、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指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演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鼓动性两个特点。

3、《陶校长的演讲》要求学生每天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4、“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是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有了这两种意志品质,学问才会有进步。

5、“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三、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上的事情,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和对隐士生活的无比向往。本诗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平白如话。后两句诗意:师傅就在眼前的山里,可山间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诗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3、《所见》写的是夏季,依据是:鸣蝉;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 练习1

1、带有“风”字的古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①蓑:指蓑衣。扁舟:小船。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 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3、学会解释:①礼貌用语;②格式;③理由充分。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法布尔:法国人,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昆虫记》。人们将甘于寂寞和清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和创作的精神称之为“法布尔精神”。具有这种精神是法布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2、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后人在为他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是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最能体现他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的精神。

6、变色龙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他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自身的安全,所以人称变色龙。

2、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和善于变色、快速变色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3、“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一句在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过渡段。

4、文章从外形、捕食和变色三方面介绍了变色龙。 写出表达“看“的词语: 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 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7、金蝉脱壳

1、课文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金蝉脱壳的顺序是背、头、眼睛、脚、尾。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

3、金蝉脱壳:现在用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4、……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练习2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6、谈迁花了20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国榷》,这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7、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8、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9、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寓意:比喻一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寓意:比喻没有真才实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用坏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3、《画龙点睛》选自唐朝张彦远的的《历代名画记》,寓意:常用来形容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4、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杯弓蛇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纸上谈兵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1、“推敲”的由来就是唐朝“苦吟诗人”贾岛和韩愈斟酌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推敲”通常指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有时也指实施过程中的假设论证。

3、“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写出了贾岛推敲字句时认真专注的样子,已经全身心投入到改诗中。

4、用“敲”字更好,因为:一是礼貌;二是“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5、韩愈,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1、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话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嫦娥奔月》赞扬了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和后羿的力大无穷、为民造福,谴责了逄蒙的奸诈贪婪。

3、关于月亮的古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拦路虎”:过去指拦路抢劫的匪徒,现在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本课指读书时遇到的生字词。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2、“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

它。”一句用了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1、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2、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是奴隶。

3、《伊索寓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

4、《伊索寓言》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5、《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6、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束,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1、《红灯记》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2、“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

3、“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账户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于地下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忌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4、“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

5、这段唱词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真是字字珠玑,句句铿锵。

6、关于戏曲艺术的谚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7、散文《幸福》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幸福”的真谛。幸福就是奉献,因为奉献,方始心灵丰满而充实。

《幸福》仿写: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乐的嬉戏。所以河流在欢乐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丛中亲吻着花朵,带给人们上好的花蜜。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的幸福,在于站在枝头歌唱,唱出悦耳、动听的音符,让忧愁的人们,变得快乐。所以鸟儿在空中欢乐地飞翔。

8、“学会拒绝”要明白:一是搞清楚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二是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理由要充分;三是使用好引号。

例如: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会说:“不,小明,我们别去!我们还很小,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随便进入网吧等公共场所;再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玩吧!”

1、本文是一篇事件通讯,按“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写的。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句: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邓小平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呜咽”可以换成词语_抽泣__、__啜泣_等词语,意思不变。

1、课文通过叙述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的两件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以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拳拳爱心。

2、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的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母亲》等。,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3、“‘给’,永远比‘拿’愉快……”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是奉献,拿是索取。给别人欢乐,自己也能得到愉快

4、高尔基的哪些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恩科西,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2、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并依然憧憬着未来。

3、恩科西是一个勇敢顽强、关心他人的人

1、《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3、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河山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满山遍野锦绣山河江山如画

5、辨析: “屹立”着重在“屹”,像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着重在“矗”,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多指物也喻人。

“耸立”着重在“耸”,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只用于物,如高山或高大的建筑物。“挺立”着重在“挺”,挺拔而直立。形容精神饱满,超出一般,可用于物和人。

1、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 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2、写近义词: 喧嚣(喧闹聆听(谛听沉醉(陶醉

写反义词: 喧嚣(清静) 凉丝丝(暖烘烘) 扩展(收缩) 沉醉(清醒)

3、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特点为:宽。例: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 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 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 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4、黄果树瀑布的声响特点为:大。 例:①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 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 渐进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②那 “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5、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气贯长虹 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 势如破竹 气吞山河

6、写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 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2、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 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 创造力。

3、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 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 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 ” 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 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 仿写!如: “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 祷„„”

一、把句子写具体:

1、 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啊,快要顶到天了。

2、 早晨的雾可真大啊,门前的大树都不见了踪迹。

3、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连水底的沙 石都看得一清二楚。

4、 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见。

二、公益用语示例:

1、 心宽了,车门也宽了。

2、 交通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3、 爱花惜草,珍视生命。

4、 播种一片绿荫,常留一份深情。

5、 涟涟清水流,何忍投秽物。

6、 做普通人,讲普通话。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 后来通过” 风筝实验” 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 说明只有通过精确、 细致的观察、 研究和实验, 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他还发明了避雷针。 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

1、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 ,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 20 多年的心血 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 被“厄运”打倒,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的《国榷》 。

2、中心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 绝望之云。

3、课文中 8 处运用了数字,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 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1、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

2、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 ,1901 年起每 年 12 月 10 日下午 4 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 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曾有杨振宁、李政道等华裔科学家获奖。

1、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 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 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 的理想。

2、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 懈努力,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 ,从没停止过作画。 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 浪花:平和执着,坚持不懈 健康常识: 世界卫生日:4 月 7 日 世界无烟日:5 月 31 日 预防近视: A 注意用眼卫生 B 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C 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加强营养 D 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治疗 “四害” :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 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人,洪教头 是个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人。

2、豹子头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 《误闯白 虎堂》

3、《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 、 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4、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5、中国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李 逵等;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 《三国演义》的作 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1、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

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 花的高手” ,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2、 、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3 、表现优美风景的: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4 、表现热爱祖国的: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5、描写场面的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热火朝天

6、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 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 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青一块, 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 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 “古人说‘人在 画图中’ ,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随后转念又想: “天 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墨 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课文

二、三自然段写"话别"。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两人间的深厚友 情,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是一篇“文包诗” ,前三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两个自然段写李白 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抒发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3、送别诗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 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 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 书江西 口造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 、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

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

2、跟《水浒传》有关的成语。 官逼民反 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 替天行道

3、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 春秋 ) 林则徐( 清 ) 王勃(唐 ) 越王勾践( 春秋 ) 苏轼( 宋 ) 李白( 唐 ) 诸葛亮( 三国 ) 刘备( 三国 )

4、注音 任达华( ) 华国锋( ) 冼星海( )解东( ) 单田芳( ) 朴诗礼( ) 燕子平( )应强( )

第三篇:苏教版五上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教学内容:教科书P1~P2的例1,例2,练一练,p5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2、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介绍温度计

课件出示温度计,学生介绍温度计,师适时补充。

二、探究新知:

1、温度计显示的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 、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的风光,仔细观察三幅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南京和三亚比 ,南京气温怎样? 南京和哈尔滨比 ,南京气温怎样? 三亚和哈尔滨比,,三亚气温怎样?

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呢?以什么为标准?

启发学生思考: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一个比00C高,一个比00C低,它们表示的意思怎样?

2、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或20摄氏度,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三亚的气温是+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3、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例2 你能看图说出珠穆朗玛和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为海拔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让学生说一说珠穆朗玛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

5、小结: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同桌互读后独立填空。

追问:你觉得0是正数还是负数?

2、练习一第1题

学生读一读文字,说说感受。

追问:正数中有整数,也有小数和分数,负数也可能包括哪些数?

3、指导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填空,说说自己的想法。

4、指导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按要求写一写,填一填。 集体交流。

5、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读一读统计表里的数,说说知道了什么,再在温度计上涂一涂。

展示交流。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P4页的例

3、例4你知道吗及练一练和P6练习一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昨天学习了正数和负数,谁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正数?负数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提问: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4、教学例4

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了2千米,到了什么地方? 小林如果向西走2千米,到了什么地方?

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人们通常把向东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

小结: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

5、出示数轴,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1)教师逐步画出数轴,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过程。(先画带有箭头的直线,再标上0,然后分段标出0右边的几个点和0左边的几个点。)

(2)引导想象:如果从0开始,向东走1步、2步、4步,到达的位置用数轴上“0”右边的点及相应的数

1、

2、4表示,那么向西走1步、2步、5步,到达的位置应该用“0”左边的点及相应的-

1、-

2、-5表示。

(3)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4)从0开始,向右依次读一读;从0开始,向左依次读一读。边读边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闭眼想一想,-2接近2还是接近0?,你想对了吗?

小结: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左边的数都是负数。-2和2到0的距离相等。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1)观察蓝色线框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2012年2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应记作(

)元;2月25日取出400元,应记作(

)元。

小结:收入和支出是一对相反的量,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2、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相关知识。

小结:负数就来源于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想法。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同桌互说。

全班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想法。 比较-2和-4谁更接近0?为什么?

6、完成练习一第8题

讨论表中的正数和负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

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苏教版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认识负数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例 2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负数的初步含义

例3用负数表示亏损的金额

例4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在数轴上表示并认识负数

从表格里可以看出,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例1和例2,联系低于零度的温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教学负数的知识,包括负数的具体含义,表示负数的符号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等内容。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初步接触负数,初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了解有关负数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例3和例4,教学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用正数与负数区分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进一步感受负数的含义。练习一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既有分别与各道例题配套的练习题,也有综合应用四道例题教学内容的练习题。

(一) 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知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知识的重点是它的含义,认识负数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例1选择学生经常接触的气温,例2选择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逐步教学负数的知识。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自主体会负数的含义,初步形成负数的概念。

1. 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引导学生首先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我国的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温度,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意义接受负数。教材编写了三个教学环节,先是营造一种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然后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表示正数与负数的符号,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等;最后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巩固例1所教

学的知识。

教材用图画呈现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某一天,南京的最低气温是0度,三亚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度。这是三个很典型的温度,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一个刚好0度,一个在零度以上,一个在零度以下,而且三亚和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意义的20度。怎样用数学方法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怎样让人一目了然地区分两个不同的20度,而不致于混淆?这就是首次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种浓厚氛围,教材问学生“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看着温度计说说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通过“比零度高”“比零度低”这些描述,突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是两个不同的20度,感到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并区分这两个温度,从而产生学习负数的动机。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里,要指导学生看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先在温度计上找到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告诉他们我国一般使用摄氏温度℃。再找到摄氏温度的零度刻度线,指出表示南京气温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正好在零度刻度线上,这个温度就是0℃。然后识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指出在零度刻度线以上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在零度刻度线以下的温度是零下温度。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一般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一般也是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最后读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温度,它们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分别在零上20度和零下20度刻度线上,分别是零上20℃和零下20℃。练习一第4题在温度计上画水银柱表示某市去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10℃、15℃、20℃、-5℃,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温度计是怎样表示气温的,学会看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起来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先指出零上20℃可以记作+20℃,“+20”读作正二十;再指出零下20℃可以记作-20℃,“-20”读作负二十。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零上20℃和零下20℃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符号“+”与“-”表示。“玉米”卡通的提问“+20℃和-20℃表示的含义相同吗?”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不同的数量,对不同数量作出不同的解释,体会符号“+”与“-”写在20的前面,区别了两种含义相反的温度。

练习一第1题配合例1的教学。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水结冰时的温度0℃、南极的最低气温-89.2℃,指出其中的正数与负数。通过识别正数和负数,继续体会负数的含义,消化例题里习得的知识。

2.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形象描述,有利于他们体会这是两个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它们。教材利用示意图形象表示珠穆朗玛

峰“比海平面高884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用一条红颜色线凸现海平面,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就显而易见了。教材指出: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为海拔8844.4米,可以记作+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在用数表达海拔高度的过程中,又一次联系实际突出正数与负数的不同含义,学生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加丰富了。

这道例题只表示出+8844.4、-155,没有讲它们的读法。这是考虑到例1里已经教学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这里把读数机会留给学生,他们读出这两个数应该没有困难。

练习一第2题配合例2的教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高于海平面3260米和低于海平面422米。这道题与例2十分接近,写数不会有困难。通过写数能再一次体验负数与正数是含义相反的数。

3. 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在例1和例2中,陆续出现了+20、-20、+8844.4、-155等数。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可以把+20、+8844.4分在同一类,把-20、-155分在另一类。教材指出: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用列举的方式,初步揭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生在这里再认表示正数的符号,以及表示负数的符号,根据符号区别正数与负数。回忆例题,重温这些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含义,初步的负数概念就产生了。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教材突出讲述了这一点。可以联系0℃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海拔高度0米既不在海平面之上、也不在海平面之下,体会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配合例1和例2的“练一练”在给出的七个整数中有正数,有负数,还有0,识别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能够加强对负数表示形式的直观感受,同时也再一次突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要注意的是,教材没有给出关于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只是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学生不仅要在形式上识别正数与负数,更要联系零上温度、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建立。

教材还指出: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不写。因此+20、+8844.4,也可以写成20、8844.4,这就把正数与以前教学的数联系上了。由此联想,-20、-155前面的“-”不能省略,如果把-20写成20、-155写成155,其含义就完全变了。于是进一步明白,

1、

2、3„„都是正数,-

1、-

2、-3„„都是负数,负数表示的意思和正数刚好相反。

练习一第3题要求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帮助学生既从外在形式上,又从内在含义上,体会正数与负数的区别。

(二) 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行走的路程等现实情境中,应用正数与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例3和例4,以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为素材,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负数,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

1. 两道例题的教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法。

例3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去年上半年每个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在盈亏金额栏目里有正数,也有负数。教学任务是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情境中的具体含义,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去年一到六月每个月的营业是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具体的钱数是多少。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情况,包括有几个月是盈利的,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解释,并对这半年的盈亏情况进行整理评价。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利和亏损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白菜”卡通问学生“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体会统计表里数据的具体含义,交流对各个数据信息的理解。

例4为文字叙述的情境配了一幅示意图,图画表示小华以学校为起点向东行走2千米到达邮局,小林以学校为起点向西行走2千米到达公园。这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是知道相背运动中,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再一次体验负数的意义。前面几道例题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利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这些已经是人们共同约定了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遵循这些规则。而例4中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一般没有共同约定,是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临时确定的。所以,例题提出“如果”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让学生体会向东与向西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方向,向西行走的路程应该用负数表示,即向西行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当然,“如果”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东行走2千米则应记作-2千米。

2. 两个例题的延伸,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例3的“试一试”给出了新光服装厂去年下半年每个月营业的盈利或亏损金额,让学生在盈或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盈利通常记作正数,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与例3相比,“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例题是根据“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或负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盈利或亏损的具体数据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到统计表里。学生完成“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例4在设定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以后,要在数轴(小

学数学称为“直线”)上用点表示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能清楚地表现出非零自然数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负数比0小;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些知识曾经在例2里已经初步得出,现在呈现在数轴上面,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正数、负数以及0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关于整数的知识结构。教材呈现出一条比较完整的数轴,它是一条标有箭头(方向)的直线,上面有表示“0”的点(原点),以及表示

1、

2、3等正数和表示-

1、-

2、-3等负数的点。教学应该仔细规划出现完整数轴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数轴上已有的数的位置及其意义,初步注意到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顺序。下面提供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首先给出一条箭头向右的直线,在直线上有许多间距相等的点,其中一个点的下面标注数“0”。接着联系例4中向东行走的千米数记作正数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右边下方依次写出

1、

2、

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东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并告诉学生,数轴上的正数一般不写“+”。然后突出例4中向西行走的千米数用负数表示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左边下方依次写出-

1、-

2、-

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西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强调负数的“-”不能漏写。上述的教学设计,给抽象的数以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学生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次体验负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着数轴上的数,体会数的排列顺序,可以分两步进行。先仔细观察数轴上“0”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什么样的数,明白“0”以及它右边的数是以前就认识的数,“0”左边的数是本单元教学的负数。联系“正数都大于0”体会“负数都小于0”,感受数轴上的数分布的合理性。再仔细观察正数

1、

2、

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左到右;负数-

1、-

2、-

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右到左,发现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相反,正数和负数以“0”为分界。还可以回忆温度计上的刻度和海拔高度的含义,体会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方向的合理性。练习一第7题是在数轴上填数的习题,帮助学生把握数轴上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

3. 带着例题里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练习中继续体会正数与负数所表示的一些具体对象,加强负数概念。

练习一选择了丰富而宽广的题材,实际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如,第5题里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与下降的高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粮库运进粮食的数量和运出粮食的数量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得分与扣分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6题日常生活中,钱的收入与支出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8题公共汽车乘客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些练习题在编写上的共同点是:通过一个或

几个已知的数据显示用正数、负数表示的规则,要求学生看懂规则并按照规则,把同一情境里的其他数分别记作正数或负数。这些练习题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是让他们自己读题,独立理解问题情境;二是让他们自己寻找和理解记作正数与负数的规则,独立照着规则表示其他的数;三是让他们交流写出的数,并说说写数时的思考。

第五篇:沪教版五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积累

班级学号姓名家长签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快乐的杉树林》

tǎnɡ ruî yǎnɡ miàn cháo tiān kù shǔ nán dǎnɡ huǒ là là

()()() ()

bù yuē ãr tïnɡ qiū ɡāo qì shuǎnɡ xuán ɡuà fěn zhuānɡ yù qì()()()( ) bì shǔ shânɡ dìɡēnɡ xīn huàn mào zhì xuě qiú hū xiào ( )( )( )( )

《捅马蜂窝》

nán yǐ yì zhì zhēɡài fēi fán dǎn qiâ jìnɡ zhí

( ) ()()( ) ( )

lún fānquán yù chí yí yáo hàn ɡē dɑ mào shī ɡuǐ

()()( ) ()()()

《瑞恩的井》

mù juān ã wài shuǎnɡ kuài jiǎnɡ lì dēnɡ zǎi xiū qiâ

()()()() ( ) ( ) shâ bâi shuǐ bânɡ huì kuǎn juān zhù mù jí jī â

() ( ) ( ) ( ) ( ) ( )

《坐在最后一排》

zì bēi juã jiànɡ xiá xiǎnɡ duǎn zàn tōnɡ xiāo wâi mián ()()()()()

jiā jiǎnɡzì bào zì qì yuâ yuâ yù shì měnɡ měnɡ dǒnɡ dǒnɡ

( ) ()()( ) dāi zhìɡū pìwâi jù mú yànɡ fân fân bù pínɡ bân zhuō

() ( )( ) ( ) ( ) ( )

《寻找幸运花瓣》

xìnɡ zhì bï bï luî rì yú huī xìnɡ xìnɡ xīnɡ fân bù yǐ

()()()( ) chà yì lâ cǐ bù pí mãnɡfārào dào kuánɡ piàn ()()()() ( )

二、默写段落。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切地询问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每当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是多么________和________。我的______和______让我受到的伤害是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来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在最后一排。

三、默写古诗。

,。,。 ,。,。

四、默写名言。

1、——

2、 ——

上一篇:市政府全体会议10月下一篇:少先队工作计划xx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