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2022-10-26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知道断路和短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

难点:短路和断路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演示电压表、学生电压表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另外课本还要求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的问题,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短路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教材中介绍了避雷针和STS阅读材料,使学生注意防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人体触电是怎么回事?

3. 照明电路短路时为什么电流很大?

二、 新课学习:

问题1::是不是只要电流流过人体都会触电呢?

问题2:通过阅读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3:既然电流是人体触电的主要原因,但平时我们经常说不高于36v的电压是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什么这样说呢?

思考回答: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kW,此时,刚好不小心两手抓到了36V电源两极上,请你谈谈想法,他会会不会触电? 解释现象:

问题4: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问题5: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知识拓展

问题6:能否在输电线上晒衣服?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7:站在高压电线上的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 问题8:高压电线为什么要架在高空? 问题9:电吹风为什么不可以在浴室使用? 问题10:如果遇到有人触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课堂练习

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经验证明,只有__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使用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要重视防雷,这是因为,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__________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的雷电路径上有强大的__________流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3、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__________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通过人体的电流也会随着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4、下列几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触电的是

A、用12 V蓄电池做实验

B、无意中碰到36 V电压的两根导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 D、站在地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

5、一个灯泡灯光暗淡,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A、电源电压过低

B、灯泡陈旧,灯丝升华变细,使灯丝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C、电源电压过高

D、线路因潮湿或绝缘线损坏有漏电现象

6、有下面几种做法:①同时用手接触三节串联着的铅蓄电池组;②用手去捡落在地上的高压输电线;③用湿布去擦亮着的电灯泡;④站在地上用手碰到了家庭电路中的火线;⑤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同时接触家庭中的火线和零线.其中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做法是

A.只

②④

B.只有①③

C.

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因素是: (1)

;(2)

.

8、关于安全用电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36 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低压,对人体没有危险 C、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

D、只要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9、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拨动开关

B、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

C、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

D、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10、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

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险,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所以室外天线要装设

装置.特别是在比周围建筑物高的情况下,一定要装设.雷雨天也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布置作业】 1.复习、默写概念; 2.P35动手动脑学物理:1---3 3. 同步7.4 4. 指导7.4 【教学后记】

第二篇: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

欧姆定律 广铁一中 李雪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第四节 欧姆定律)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设计思想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它的重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这就决定了在教学时要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对欧姆定律的探究,能够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感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方面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欧姆定律的研究过程第一次运用了初中阶段最重要也最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在设计实验方面上。

4、要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相当重要的。数据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方法和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使用,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总结出欧姆定律。由于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生已具有一定连接电路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为顺序,引导学生再次体验和加深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自己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但考虑到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第一次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学生在没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实验必然存在较大的因难,在教学中以设计实验环节为本节课难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潜移默化的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降低对实验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

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将探究过程的“评估与交流”环节提出来,并放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当堂就做出评估,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探究,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能及时的回顾,加深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回顾中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操作的失误,以及与其它小组的差异。在学生评估与交流之后,以一道有关控制变量法的课堂练习,再次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提出“控制变量法”的名称。最后,课堂小结中,学生自我总结,收获实验探究中成功喜悦,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能达到课标要求及教学目的。学生能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掌握了“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对如何探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设计实验部分,由于启发引导得较为详细,大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能顺利完成。

出现的问题是,仍有部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不到位,在电阻固定,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出现了分别用三个定值电阻测电压电流值时,三次电压值也不同,无法看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此外,本节课本想通过探究过程中的“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问题进行回顾和自评,并在交流中发现各小组不同之处。所以本人对实验的引导特地留有一些问题(例如:“实验中,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为了更好的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电压值如何选取?”)然而,学生在评估和交流时,实验成功的学生,找不出自己的实验还有哪些不足。即使实验失败的学生,更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可见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不强,对

交流评估什么内容,如何评估不太清晰,说明在教学中还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如何有效的评估,提高学生自评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的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广州铁路第一中学

李雪

附:学生学案

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1、器材:

3、电路图:

2、简要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

1、设计表格:将表格项目填写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

*分析和论证:

*评估:

*交流:

练习

1、在研究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表中有两个数据漏填了,请根

2、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5ω、10 ω 、15 ω ),使电阻成整倍地变化,相应的电流记录于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r两端电压不变时,r中的电流与r阻值不成反比。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是: 。

小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 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探究内容是什么?

3、 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

4、 还想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篇: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教案

安庆蓝天实验学校中学物理汇报课教案

汇报人:操瑞祥

总课题:第八章 运动和力 总课时:6课时 第1课时 课题: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能力目标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2.难点:物体的惯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教材16页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教材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通过flash演示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注: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注:说明“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异同。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2 2.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生活动:

(1)观察由于物体受惯性的演示flash;

(2)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3)想一想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鸡蛋魔术、套锤柄、行车跳下易摔倒、泼水、丢垃圾、车启动人后倒,刹车人前倾等等。 (4)阅读19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

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

(四)布置作业

1.思考书本第18页第

1、2 2. 理解记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3. 完成配套作业练习 ●教学反思:

1、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出错,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足,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可以进一步加工,使知识变的更生动,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 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发现

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第五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

悦考网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

知识点总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2、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标);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4、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电路图:

原理:

常见考法

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解决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性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悦考网 悦考网

1、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认真体会。 【典型例题】 例析: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导出R=U/I,关于此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解析:

当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应该是导体两端电压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为零,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知识点总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2、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标);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4、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电路图:

悦考网 悦考网

原理: 常见考法

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解决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性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1、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认真体会。 【典型例题】 例析: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导出R=U/I,关于此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解析:

当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应该是导体两端电压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为零,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电阻 知识点总结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符号为R。

悦考网 悦考网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kΩ、MΩ。 106 Ω= 103 kΩ= 1 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

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

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 ⑤瓷筒

5、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

1、 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2、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

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 例析:

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悦考网 悦考网

比是2∶1。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

导体和绝缘体 知识点总结

两种电荷:摩擦起电本领大,电子转移有变化;吸引排斥验电器,静电放电要注意

毛皮摩擦橡胶棒,棒上负电比较强;丝绸摩擦玻璃棒,丝负玻正等电量。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之间有电场,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互吸引。 电荷量及其单位: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是导体,不易导电是绝缘;铝铜经常做导线,自由电子能导电,橡胶自由电荷少,防止漏电和触电。

常见考法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导体与绝缘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所带的电荷以及电荷量。

误区提醒

导体、绝缘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因此都有大量的电荷存在。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多那就是导体,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少那就是绝缘体。因此,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条件变了可以转化。

悦考网 悦考网

【典型例题】 例析: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 )

A. 没有电荷 B. 没有自由电荷 C. 有大量自由电荷 D. 只有少量自由电荷 解析:

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住了而不能自由移动,只有极少量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 答案:D 电流与电压 知识点总结

1、电流: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单位:电流强度是描写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简称电流,符号为I,常用的单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2、电压的作用与单位: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常用单位是伏。有时,为了较方便地描述高电压或低电压,也用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千伏=1000伏 1伏=10-3千伏 1毫伏=10-3伏 1伏=1000毫伏 1微伏=10-6伏 1伏=106微伏

3、用电流表测电流: (1)接入电路前

① 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②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① 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 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安培表,从“-”接线柱流出安培表。 ③ 严禁将安培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安培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悦考网 悦考网

④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4、用电压表测电压:

(1)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或某部分)两端。这是因为电压表测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两端的电压。

(2)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或者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应选用量程较大的电压表预测,或者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常见考法

常见的选择题考查电流的方向,电流表的使用长出现在考查能力的电路连接题中,包括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连接方法、读数方法。

误区提醒

电流串联电压并,连接方法不能忘,使用之前查估测,看程看点读数清,随时记数要记清。 【典型例题】 例析1:

200μA等于( )

A. 2×10-4A B. 0.2A C. 2×10-4mA D. 2×108A E. 0.2mA 解析:

电流强度的单位,有安培、毫安培、微安培,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000。1安=1000毫安=1000000微安,用指数表示更为方便,1微安=10-3毫安,1毫安=10-3安。所以,200μA=200×10-3mA=0.2mA;200μA=200×106A=2×104A。 答案: A、E 例析2:

电压是使________发生定向移动,形成________的原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悦考网 悦考网

______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________。 解析:

常见的一些电压值要求熟记。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 家庭电路电压是220伏; 动力电路电压是38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答案:自由电荷,电流,1.5,220,380,不高于36伏

电路

知识点总结

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组成。

学电路前画元件,认真规范是关键;整个图形是长框,元件均匀摆四方; 拐角之处留空白,这样标准显出来;通路断路和短路,最后一路烧电源。

2、电流的方向: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3、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基本电路串并联,分清特点是关键;串联就是一条路,正极出发负极回; 一灯烧毁全路断,一个开关管全局;开关位置无影响,局部短路特殊用。

4、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如果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串联,如果把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

5、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

常见考法

本知识是电学的基础,年年必考。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侧重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多基础知识的考查分析,一是综合性较高的电路连接题,一定要熟悉常用原件的画法。

悦考网 悦考网

误区提醒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不相同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如果其中有一个元件坏了,整个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

2、并联电路,当电路导通时,干路电流在分岔处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一个支路,另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二个支路,然后又汇合成干路电流,流回电源的负极。并联电路中即使有的支路上元件坏了,不影响其他支路上元件的工作,其他支路上的元件仍有电流通过。

3、检查电源是否被短路的方法是:从电源正极出发,循着电流方向,找出回到电源负极的各条路径,其中只要有一条没有接入用电器,就会造成电源短路。应将引起短路的那段电路拆除。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1所示,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什么情况?

解析:

图1(a)电路中虽然有用电器,但S闭合后电流将直接从导线ab流回电源负极造成短路。图(b)电路在表面上并没有发生短路,但却隐藏着短路的危险。当S闭合后电流将直接从导线ab流回电源负极造成短路。 答案: S闭合后灯都不亮,电源都被短路,电源将烧坏。

资料来自:悦考网 悦考网

上一篇:初中学校运动会解说词下一篇: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激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