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存在问题

2022-07-12

第一篇:圈子文化存在问题

圈子与圈子文化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应该说“圈子”并不陌生,也无法回避。因为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有其社会属性,一般的人有同事圈、朋友圈、同学圈等,在微信等新媒体时代有更多功能指向更单一的圈子,如户外、义工等。而圈子之所以称之为圈子,很大程度上在于满足某种归属感,个体找到抱团互助、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同空间。的确,从同一的价值取向来说,人对于圈子的诉求是正常的。

而所谓的“圈子文化”或者说“山头”,则是社会中的“小圈子”,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圈子内部纯粹利益纽带衍生出来的依附关系,如同事中的派别、合作对象之间的地缘关系之类。当然,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国际上的同盟等。只是,当前这一文化顽疾与新的社会现状融合,带来新问题。

圈子文化的唯利益取向,一方面使得圈子的本质是利益小集团,另一方面圈子本能具有的排它性,使得利益的获取违背了最起码的公平正义,容易成为打破规则与秩序的重灾区。同时,圈子超越正常竞争规律,对个体人格独立、实干创新等价值追求无疑是负向的激励。因此,时下许多人认为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并不怎么意外。

“圈子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和社会规则的经验概括,是掌控社会资源、裁判社会规则等权力属性伴生出来的集聚效应。与权力相关的圈子不仅有官场内部的组织分化,还包括政商一体的链条化,以及关联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小组织,如法官与律师等。此外,类似的影响还波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如职场。圈子利益的导向所形成的“潜规则”,就是所谓的“圈子文化”,如官场上的站队、政商之间的贿赂等。

“圈子文化”产生的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危害是巨大的,但消除“圈子文化”要清理的并不是圈子。圈子是因利益而聚合的,只有有效分化利益,才可能打击圈子的“山头主义”,才可能最大程度肃清“圈子文化”流毒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牢笼,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与司法改革,把更多行政管控、资源分配等权力还给市场和社会,扩大社会自主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人通过个人努力拥有更多、更容易获得价值肯定的机会,最大程度消除对“跟对人”的迷恋。

第二篇:“圈子文化”要清理的不是圈子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说“圈子”并不陌生,也无法回避。因为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有其社会属性,一般的人有同事圈、朋友圈、同学圈等,在微信等新媒体时代有更多功能指向更单一的圈子,如户外、义工等。而圈子之所以称之为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满足某种归属感,个体找到抱团互助、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同空间。的确,从同一的价值取向来说,人对于圈子的诉求是正常的,毕竟,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

而所谓的“圈子文化”或者说“山头”,则是社会中的“小圈子”,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圈子内部纯粹利益纽带,衍生出来的依附关系,如同事中的派别、合作对象之间的地缘关系之类的。当然,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国际上的同盟等等。只是,当前这一文化顽疾与新的社会融合,带来的新问题。

圈子文化的唯利益取向,一方面使得圈子的本质是利益小集团,另一方面圈子本能具有的排它性,使得利益的获取违背了最起码的公平正义,容易成为破规则与秩序的重灾区。同时,圈子超越正常竞争规律,对个体人格独立、实干创新等价值追求无疑是负向的激励。因此,时下许多少认为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并不是什么意外。

“跟对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才华的认可,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权力、名誉、地位等超越个人能力、实力、创造力的回报。所以,“圈子文化”很大程度是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和社会规则的经验概括,是掌控社会资源、裁判社会规则等权力属性,伴生出来的集聚效应。与权力相关的圈子不仅有官场内部的组织分化,还包括政商一体的链条化,以及关联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小组织,如法官与律师等。此外,类似的影响还波及到其它的社会组织,如职场。圈子利益的导向所形成的“潜规则”,就是所谓的“圈子文化”,如官场上的站队、政商之间的贿赂等等。

“圈子文化”产生的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危害是巨大的,但消除“圈子文化”要清理的并不是圈子。圈子是利益而聚合的,只有有效分化利益,才可能打击圈子的“山头主义”,才可能最大程度肃清 “圈子文化”流毒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牢笼,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与司法改革,把更多行政管控、资源分配等权力还给市场和社会,扩大社会自主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人通过个人努力拥有更多更容易获得价值肯定的机会,最大程度消除对“跟对人”的迷恋。(木须虫)

第三篇: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有些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拼搏”等,企业文化、“口号化”,或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的精神。第二,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第三,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和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第四,提升企业文化中的

公益思想。笔者在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美国哈佛大学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企业环境,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因素;英雄人物,他们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为员工提供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即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向员工们表明了所期望他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网络,即企业内部主要的“非正式”的联系手段,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媒介”西方学者们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

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形式。对企业的价值与理念缺乏有效的认识的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长久推动力。第三,企业的建设脱离企业实际管理,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现实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相对偏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现实管理。第四,过于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如有企业家喜欢孔子、老子、荀子、曾国藩等思想来管理企业,直接简单应用于企业,出现种种不适当。应该讲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直接应用不妥,因为环境毕竟发生了很大变化,况且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还较少,研究的成果多处于不成熟阶段。

第四篇:中国酒店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酒店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我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很多人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包括一些酒店的总经理。比如,有位酒店员工说,他们酒店的企业文化不太好。我就问为什么。他说,以前酒店有一个乒乓球室,在那还可以打打球,可现在比较忙,大家时间分散,酒店领导也不组织,活动机会少了。酒店有宣传栏,总有一些照片在那里放着,很长时间也不换,一点新意也没有。公司很多年轻人,喜欢出去旅游,公司也不组织,所以文化不好。

某经理说他们酒店的文化还可以。我就问为什么。他说酒店自己有店刊店报,还为员工提供文化生活园地,而且很注重企业形象,请了很多高人给企业做企业识别系统。

某总经理说,他们在做企业文化,经常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各种奖励,同时树立标兵,等等。

第一位,酒店的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打打球旅旅游,大家在一起搞些活动。这代表了很多人的观念。第二位,酒店的经理,他基本上入了门,知道找专业公司设计企业识别系统,但是不清楚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第三位,酒店的总经理,认为树标兵就是搞文化,认为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奖励就是搞文化。

这三位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请专业公司帮酒店起店名、做LOGO,没有错。可是员工知道酒店店名什么意思吗?知道LOGO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吗?如果不知道,那做这些有什么意义?更别提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了。 2.企业文化缺乏个性

据不完全统计,把团结作为企业文化的有45%,把创新当成企业文化的有38%。但是,哪个企业不求团结,哪个企业不求创新呢?关键是要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抓住企业文化的个性。

比如华为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狼”。为什么是“狼”?狼有三个特点:第一,嗅觉灵敏,这就要求每个员工都有发现商机的能力。第二,狼寒天出洞,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很激烈,关键时候要能真正去拼搏,真正去抓住商机。华为的老板任正非也说“没有不景气的市场,只有不争气的人”,关键是有没有这种寒天出洞的精神。第三,狼是成群结队进行活动的,这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体现了一种包容的精神。

在中国,酒店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消费者的成熟,个性化要求越来越突出。在众多的酒店信息中,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酒店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酒店也正在打造自己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众多主题文化酒店应运而生。

比如广州有一家马桶餐厅,这家餐厅的主题就是按照卫生间的“马桶”来设计的:顾客坐在“马桶”上用餐,以浴池、浴缸作为餐桌。台北有一家主题餐厅,是以医院为背景,服务员都穿着护士服,脖子上挂着听诊器,餐桌上有提供饮料的点滴。客人进入餐厅,甚至可以要求服务员用轮椅把他们推进去。餐厅的墙上挂着一些医院和相关疾病的情况介绍,菜品有很多都是根据药品名称命名的。 3.认为企业文化是万能的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文化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不是说建设了企业文化,企业就一定能成功。企业文化对企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如果没有把企业的文化灌输到员工心中,它就不是万能的,而只是口号。 4.领导不能以身作则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向员工灌输理念,领导者却没有起到表率作用,没有以身作则,企业文化照样是空谈。比如,规定早上9点上班,不准迟到,总经理却天天10点才到。比如,提倡节约,总经理办公室的空调却开得呼呼响。比如,要求团结,领导层却天天钩心斗角,总经理猜忌店长,店长防范总经理„„ 5.认为企业文化是喊口号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但如果太把它当成一种价值观,就会成为口号。很多酒店还会提炼一系列口号张贴在墙上,比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比如“客人永远是对的”,等等。如果没有将其灌输到员工心中,那就真的只是口号,每天喊喊罢了。 6.员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

在做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领导者只对员工说“客人是对的,客人是上帝”,却从不解释为什么这样说,员工也琢磨不透。这样一来,员工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接受。如果让员工都参与到编写行动纲领的行动中,他就会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因为这里面融入了他自己的思想。比如下文所说的某餐厅服务人员的10项信条,就是餐厅员工合力编制的,员工参与进去,知道如何服务才是正确的,服务客人的时候就更得心应手。 某餐厅服务人员的10项信条

第一,在我们的餐厅里,客人最为重要。 第二,客人不需要我们,但我们需要客人。

第三,客人并不会干扰我们的工作,他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第四,客人的光临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为客人服务并给予额外之帮助。 第五,客人并不是一个局外人,是我们生意的一部分,是我们的贵宾。

第六,客人并不是一个冷漠的统计数字,而是有血有肉,和我们一样有感情、有脾气的人。 第七,客人并非我们争论或竞争的对手。

第八,客人告诉我们他的需求,我们的责任就是满足他。 第九,客人应享受到我们所能给予的最礼貌及最贴心的招待。 第十,客人有权希望我们的员工有着整齐清洁的仪表。 7.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什么是短期行为?今天倡导客人是对的,明天倡导要用托盘,一天一个样,没有抓反复、反复抓,没有抓重点、抓提高。比如,很多服务员一忙起来,就认为菜能送到客人桌子上就行了,不用托盘是理所当然的。很多前厅经理也对此视而不见,这样怎么能把规范思想灌输下去呢? 8. 没有把品牌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海南航空的企业文化是: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源泉是历史。说到品牌,我个人觉得,很多酒店餐饮行业的总经理不注重品牌建设。为什么这么说?不妨看看客人是不是能时刻在心里挂着您餐厅或者酒店的品牌。比如说火锅,一想到吃火锅,很多人就会想到东来顺、小肥羊,一说吃烤鸭,就会想起全聚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餐厅的品牌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餐厅具有强势的品牌意识。 即使有些酒店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了,但是在传播方面,没有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某酒店不断在产品和环境的宣传推广方面加大投入,耗费大量资金,但是最终被客人评价为名不符实。因为该酒店只注重造势,宣传的都是酒店客房多么豪华,环境多么优美,高薪聘请国际知名酒店大厨等,没有对外宣传自己企业的价值观,或者是因为该酒店根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导致客人第一次登门之后,感到失望,再不光顾。

缺乏强大的企业文化的支持,品牌战略的实施只会停留在简单的宣传上,不会形成持续的传播效果。其实,品牌是消费者辨别企业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品牌力量的源泉,而实施品牌战略的工作实质是对自身企业文化形象的一种传播。所以,酒店在实施品牌战略时,一定不要忽视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兼容和相互促进。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自学考试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答辩序号:1516053

目 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 1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 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 2

(二)二者都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 2

(三)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 2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2

(一)对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理解存在偏差 …………………………………………… 2

(二)忽视企业成长阶段,盲目建设企业文化 ……………………………………… 3

(三)忽视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4

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4

(一)坚持因企制宜,构建实效文化 ………………………………………………… 5

(二)坚持开拓创新,构建特色文化 ………………………………………………… 5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 ………………………………………………… 6

五、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将经营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潜移默化整合到员工日常工作中,这是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本文试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言行的集合,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崭新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的特点,表达了一种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它从更高的点来研究企业管理,寻求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这与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来进行开发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获取价值最大化是一致的。因此,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核心地位的确定,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管理,将带来企业高效率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著名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 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承担行政事务工作,还要更加关注组织的战略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力求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人性化。企业文化论者把组织看作一种文化,总结卓越企业的八条文化特征就可归纳为:行动至上;接近顾客;自主创业;以人为本;价值观念;本业为主;精兵简政;宽严并济。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这既是企业文化运用于管理的目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二)二者都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也逐渐从单一的职能管理向综合管理演变,企业的战略落地也需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支撑。一方面,企业要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中心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也必须围绕着战略落地进行设计和运营。此外,企业核心资源日益知识化,使得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企业的“主动性”资产,使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三)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并不是“服装、口号、徽标”等一些脱离企业管理实践而发生作用的纯粹精神号召,而是一种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为基础,在长时期实践中形成的综合性人际关系氛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公平适度的报酬、友好合作的工作环境以及个人长期职业发展的机会,同员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这样,企业和员工之间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契约关系:企业为员工提供种种经济和非经济的福利,员工则贡献出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这种互惠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即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土壤。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理解存在偏差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在国内得到认同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很多企业文化观

念和思想都没有得到共识,从多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窥见出我国目前对于企业文化理解的混乱状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结构、影响因素、产生条件、产生模式、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偏差,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时出现了种种问题。我国对企业文化基本理论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研究企业文化的时间不长。企业文化理论从出现到目前,也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发展不是很成熟。而我国对企业文化研究的则更晚一些,真正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原来我们并没有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因此也就谈不上去认真探讨企业文化的问题。所以,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就可能不深刻,不深刻就可能有差异,有差异就统一不起来,因而不可能使每个人都能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二是对国外企业文化理论引进不成功。我国目前流行的有关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国外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及内容,存在着不同的流派,但是我们在引进该理论时并未加以区分,因而造成了国内对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认识偏差。

三是研究人员的基础不同。我国研究企业文化的人员,有的是经济学界的人士,有的是哲学界的人士,甚至还有文化界的人士。这些来自于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士,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理解和信息来源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企业文化理解的差异。

(二)忽视企业成长阶段,盲目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执行力,一方面因为企业对务虚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企业也对企业文化在实际中能发挥多大效用存在质疑。对于第二个方面,我们首先要明白两个问题:企业文化对什么有用?其衡量指标是什么?

我们知道,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反之,则降低企业的经营业绩。既然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那么衡量企业文化优劣及其作用的大小的指标,必然包含企业经营业绩这一方面。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而言,影响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

事实上,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

会、技术和法律等;内部因素包括战略、组织结构、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国内企业从生存能力、规模、效率、管理和无形竞争能力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优秀企业具有较大差距。根据统计,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5岁。很多中国企业遭受“幼年夭折”,而这些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为市场业务拉动增长型企业,处于企业成长的第一阶段。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在于外部因素(如国家产业政策、资源优势)和内部因素(如战略、市场、人力资源等)而不是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企业文化建设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为什么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主要工作是战略制订而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原因在于,对中国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并非是企业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关键因素。与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收效甚微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还不如多制定些战略、制度,多进些公关活动。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促进良好经营业绩的产生,但是,良好的经营业绩却不必然由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来。

(三)忽视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领导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权力和个人魅力,使他可以通过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控制行为,强行使员工接受他的意志和理念,以及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他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接受并模仿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因此,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正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领导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一把手”工程,所以才忽视了员工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被广大员工奉行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员工在企业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是企业文化主要认同者和实践者。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员工的普遍认同和主动参与是海尔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在海尔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将创新文化体现在各自平凡工作的实践中的模范人物。正是由于这些平凡员工直接实践和体现着海尔的创新理念,才使得海尔的创新文化在企业得以建设成功。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达到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妥善措施,提升企业文化执行力,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发挥员工主体作用。

(一)坚持因企制宜,构建实效文化

针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和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财、物和建设内容上会有所差别和侧重。必须以企业的成长阶段为基础,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现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建设企业文化。

一是完善机制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企业性质及企业发展的长远出发,统筹规划、系统实施。在国有转制企业中,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合力共建企业文化的体制;在合资和独资企业中,可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机制,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更能被投资商、公司领导及广大职工所接受。企业的各个层面紧密结合,互相协助把企业的各种理念规范物化企业的各种文化,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是要营造管理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滋生发展的土壤,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维护,有容纳企业文化同时又能反映企业文化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根植于这样的土壤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和国外先进经验,吸收先进的管理文化,因企而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借鉴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要联系自身实际,要有选择,不能一味模仿。

(二)坚持开拓创新,构建特色文化

先进文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先进文化。对企业来讲,创新意味着创造性地破坏,就是要把自己原来成功与平衡破坏掉,创造一个动态平衡,要把自己原来成功的经验否定掉,不断地战胜自我,否定自我,这样,企业将会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

一是要树立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是很难找到立足之地的。西方世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培育了富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使冒险、创新成为民族的心理特征。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缺少创新的意识和开拓的精神,宣扬的是“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

所以谁也不敢冒尖,人云亦云,随大流,成了行为的准则。而现代经济的发展,靠的就是开拓、创新。敏锐的市场反应,极强的创新能力,果敢的开拓精神,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是要倡导个体创新。企业创新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它的主体和中心是人,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础,而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成为这个时代支配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应当努力创造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不断壮大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踏上一条更加辉煌的创新之路。

三是要提倡团队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依靠个人能力、个体创造来实现,更是企业所有员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的文化创新应着力引导、营造、开发一种与知识创新相适应的氛围,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和知识资源形成最佳配置,推动团队协作创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并获得最佳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

“以人为本”要求在企业的薪酬设计上与企业业绩相联系,并对业绩之衡量不仅是以单纯的数字为标准,而要更注重员工的潜力以及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对那些具有执行力的员工给予更多的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执行力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是明确并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践表明,执行力需要一个明确目标。只有当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明确后,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让员工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前途和方向,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二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企业的“执行力”最终表现为团队力量,要形成团队强大的执行力。正如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但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

三是重视员工,发挥其主体作用。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领导个人无法代替员工整体。个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实践无法代替企业整体的实践。重视员工,发挥员工主体作用可以从改革用人制度,合理选用人才,树立企业英雄等方面入手。

四健全民主制度,让员工直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企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员工,让广大员工直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这样做有助于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五是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企业要尊重和关心员工,在工作上理解和信任员工,经常了解员工的生活状况,时时刻刻把他们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处处为他们分忧解难。只有这样,员工心中才会装着企业,才会真正关心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

五、结论

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成功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总之,人力资源开发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富有生命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性工作,也不单单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力,从而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事实上,一个企业只要能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一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坚,企业文化修炼,蓝天出版社, 2005。

(2)陈维政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4。

(3)孔祥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10。

(4)张仪华,浅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活力, 2007。

(5)欧绍华,刘志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与思考,中外企业文化,

。 2010

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上一篇:日常消防管理制度下一篇:千字文原文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