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朝花夕拾习题

2022-07-10

第一篇:名著朝花夕拾习题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 1《朝花夕拾》原名《___《旧事重提》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___2.对阿长的怀恋

10、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

15、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16、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17、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19、朝花夕拾的思想: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1、《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哪一句?答:《琐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 (《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3、《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

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4、《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答、《八戒招赘》、《老鼠?

第二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和《

》。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 、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

、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

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

”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

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

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

”、“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

”,“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

”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

1 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

》一书后,才可去玩。

27、《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

28、《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

29、鲁迅是

家、

家、

家。

30、鲁迅原名

,字

,后改名

31、第一篇白话小说

32、《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写于

年 月

33、《风筝》这篇文章中描写作者是在哪个季节放风筝?

34、《过客》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

35、《淡淡的血痕中》是为了记念

36、《朝花夕拾》的题材是

37、《朝花夕拾》原名

38、《朝花夕拾》于

年出版。

39、《朝花夕拾》共收入

篇作品。

40、《朝花夕拾》的“朝”是

的意思,“夕”是

的意思。

41、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

42、《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

43、《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

44、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

45、《朝花夕拾》的思想:

46、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

家。

47、《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哪一句?

答:《琐记》:“

48、《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答:

七篇。

49、《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

答:

50、《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

5

1、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

答:

52、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

53、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答:

54、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中,“长毛”指的是?

答:

55、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

答:

56、《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 答:

57、《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三脚的鸟”指的是什么? 答:

58、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

答:《

》。

59、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答:“

” 60、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

答:

61、《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答:

62、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答:

。 6

3、三味书屋的游戏有哪些?

答:

64、“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

答:

65、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

66、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答:

6

7、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68、鲁迅本人说《范爱农》一篇写法较差,是不是较差?差在哪里?

69、“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

A、 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第三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材料

一、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散文诗集《野草》等。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任教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本文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具有人情味的鬼)形象,

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最后溺死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等。

长妈妈——虽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她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像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范爱农有着倔强耿介的性格,他愤世嫉俗,比如,得知恩师徐锡麟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到北京的细节,表现了他极度愤慨的心情;范爱农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爱农做监学,他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功夫谈闲。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可惜环境对他不利,辛亥革命后备受打击迫害,不为社会所容,社会环境逼得他走投无路。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二、练习

(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郭巨埋儿 、老莱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爱憎分明,为人正直

2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4你眼中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先提出看法,接着以文中情节为例说说认为的理由)略

5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第一次是因为官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

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描绣像

7、《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9、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10、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什么一书后,才可去玩。 《鉴略》

11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2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13鲁迅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4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15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17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哪些?、子路负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18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狗·猫·鼠》 19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能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吗?《阿长与<山海经>》

20写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篇目名称(两个)《藤野先生》、《狗·猫·鼠》

21写出你们读过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一篇篇名(课文除外)(1)《狗·猫·鼠》(2)二十四孝图(3)五猖会(4)无常(5)父亲的病(6)琐记(7)范爱农

22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2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24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25《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2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 衍太太。

27《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28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黄香扇枕、子路负米。 29《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即指绍

兴城。

3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32《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33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4《狗·猫·鼠》主题是什么?《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5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三)判断题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 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3、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4、藤野先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5、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6、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7、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8、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

9、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10、《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11、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12、《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第四篇: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体会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感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学会欣赏运用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和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3、品味语言,学习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领会作者情怀,增强阅读、鉴赏作品能力。

4、 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文章内容:品味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2、表现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与拟人、借代等修辞强化感情色彩的。

3、情感体验:每篇文章的深层情感,以及从中受到的教育。

4、能力发展:做的读、写、说结合,强化“说”和“写”的训练。 [教学思路设计]

1、由图片导入,了解学生状况,调动学生兴趣,将积极性带入文本教学中。

2、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整体感知,培养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全书内容。

3、分组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了解鲁迅。在介绍过程中换位思考、咀嚼、领会表达技巧,并把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以及拟人、借代等修辞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促进读写结合。

4、拓展深化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伟大情怀。 [教学程序的设计](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分组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了解鲁迅和作品。

2、准备将找到的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共享。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分钟)

投影鲁迅画像,看到这幅画像,想必大家对他都非常熟悉,配合这幅画像,哪位同学能想起鲁迅的一句自评名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七年级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刚学过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鲁迅的作品,并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鲁迅的伟大情怀吧。(板书)

二、分组展示

整体感知(25分钟)

全班分五组展示各组内容,一名同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两名同学分别介绍内容,具体步骤:

1、第一组:展示《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重点分析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2、第二组:展示《二十四孝图》和《五猖会》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 《二十四孝图》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重点分析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3、第三组:展示 《无常》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重点分析“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充满童真、童趣的人。

4、第四组:展示《父亲的病》和 《藤野先生》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重点分析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5、第五组展示:《锁记》和《范爱农》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重点分析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三、品读赏析,学习表达技巧(16分钟)

1、品读情感,朗读回味

(1)速读《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阿长的称呼的来历; “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 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2)这些事例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长妈妈没有文化,迷信,无知,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淳朴,关心爱护“我”的性格特征

(3)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仙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4)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文化,在我心目中无知的人却给我买来了我一直渴慕的《山海经》,所以即使过去三十多年我仍怀念她,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2、归纳表达技巧,促进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

(1)本文在刻画长妈妈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来。

(2)文中“叔祖”的疏懒与长妈妈的热情形成了什么?《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形成了什么?

(3)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映衬手法有什么作用?

出示投影:(1)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对比映衬。(3)突出长妈妈的善良,淳朴,对“我”的关爱。 结束语:今天我们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整体感知了作品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还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分析了刻画人物的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作者在其它篇目中常用。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要把这些手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实践过程中。

四、布置作业(2分钟)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描写方法: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现手法:对比

朝花夕拾

第五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备课:2016-3-3

上课:3月日编制:颜廷雷九()班姓名:

【作家作品】 《朝花夕拾》是一本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的散文集。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 【主要内容】

本书共有12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猫·狗·鼠》主要叙述了作者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也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以物喻人,映射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以及一切反动黑暗势力。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时代背景】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以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因此,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不是经验性的记事,也不是纯想像性的描写,重在写感触。本书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因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都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本书中,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还常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的好恶,表明自己的态度。 【阅读检测】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总题目是什么?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最初的题目是《旧事重提》。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叙述了自己外出求学的缘由和经历,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2.《小引》写当时作者心境的句子有哪些?试摘录两句。对于写旧事,写记忆的原因,作者有两个极好的比喻,请摘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一带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3.《猫·狗·鼠》回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不喜欢猫? 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作者不喜欢猫,有四点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4.《猫·狗·鼠》开头是如何交代写作的缘由的?为什么作者宁愿喜欢鼠,也不喜欢猫,有什么深意? 有人说“我”是仇猫的,狗是仇猫的,因此要打“落水狗’’不合逻辑,,很可笑!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小隐鼠很可爱,很弱小,不怕人,还能解“我”寂寞,作者其实也是以物喻人,表明他对有缺点的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

5.鲁迅先生散文中也有他杂文中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手法,请从《狗·猫·鼠》中找出一个句子,分析一下。 如文章开头写道:“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写文章担心得罪人,但是引用了徐志摩的“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这句话,就很有些讽刺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的不屑。 6.《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长妈妈是“我”的保姆,善良、朴实而又粗鲁、唠叨、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7.《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回忆了阿长的哪些事?这些事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写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文章回忆了阿长长得不好看,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夏天睡觉摆成“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过年时要我说恭喜,吃福橘,教给我很多麻烦的“礼节”,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我的隐鼠,送给我渴望得到的《山海经》。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明贬实褒,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8.从第1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写作《二十四孝图》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诅咒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是因为小时候自己迫切地希望看到有插图的适宜儿童阅读的书籍,即使是自己有强烈反感的《二十四孝图》等宣传迷信、封建思想的书籍,也是很高兴的。这正说明,中国需要考虑儿童的阅读需要。 9.作者在回忆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时,“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是哪两个故事,为什么? 作者最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10.请从《五猖会》前4自然段中摘录关于迎神赛会的一些文字,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摘录略。主要反映作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的快乐急迫心情。 11.《五猖会》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是什么原因?写这些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表现父亲强烈的封建威严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2.《五猖会》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东关五猖会的盛况了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没有,主要描写了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件事。 13.请你简要介绍《无常》中回忆了哪些内容。

①从迎神赛会和《玉历钞传》上无常的样子说起,交代了人民对他喜爱亲近的态度。②“模范县”的人们与“我”故乡的下等人,对于“人生目的地”不同态度,一个享受现世的生活,一个向往阴间的公正。③无常对所有人的审判都是公正而有情理的。④戏中、迎神会上,人们对无常的期盼。

14.从《无常》中摘录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写?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人民之对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熟稔,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说明了人间还不如阴间有公理,某些“人格’’还不如“鬼格”。

15.请列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稀奇的吗?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写? 列举略。没什么稀奇的动植物,关键在于写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 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请从文章中摘录运用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的句子,至少各一句,分析其作用。

记叙:第1自然段文字,叙述了百草园的一些情况,简洁而紧扣主题。描写:第2自然段文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抒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议论:“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议论的句子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和事的最初的有趣的认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

百草园生活:园中美丽的景色和我无拘无束的生活,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的故事。三味书屋生活:拜师,向先生问“怪哉”虫的故事,躲在三味书屋后面园中玩,大声读书的情景,偷偷描小说的画像。 18.把丰富多彩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用一篇文章描绘出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的? 作者写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主要是为了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19.《父亲的病》一文主要回忆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误人而病故的故事,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为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通过这一事件来批判整个社会的愚昧落后。 20.《父亲的病》一文中多处写到了“药引”,请列举几个,作者详细地写出这些内容,目的是什么? 生姜、去尖的竹叶、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梧桐叶、蟋蟀一对、平地木、败鼓皮丸,等等,这些药引愈写愈荒谬,可笑,表现了作者对庸医从相信到怀疑到厌恶的心理历程。 21.《琐记》回忆了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雷电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 22.《藤野先生》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写出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情节,作者写本文有什么目的? 藤野先生是作者的老师,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人。情节:①穿衣服太模糊,被疑为扒手;②帮我修改讲义;③送照片给我,与我惜别等。通过几个片段的记叙,既表现了老师高尚的师德,又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钦佩。 23.请摘录《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摘录略。这些句子用夸张或者褒词贬用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否定与厌恶。 24.《范爱农》一文中回忆了范爱农哪些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共同办学;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他是一个生性耿直而总是落落寡合,清高而又妥协,懦弱,命运坎坷的人。 25.《范爱农》一文通过写范爱农的遭遇,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感情? 文章通过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6.作者作《后记》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在哪篇文章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是什么? 作者本来“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乱发议论了”。这与《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要为可怜的中国儿童写一些东西。

27.读完《朝花夕拾》,请你简要概括鲁迅先生从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涉及哪些方面,有什么目的? 《朝花夕拾》回忆了作者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的生活经历。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家庭、农村、庙会、书塾、南京、日本、绍兴等。辛亥革命没有真正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

28.鲁迅先生写作散文,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请各举一例说明。 细节写出人物的神韵:《藤野先生》穿衣服忘记带领结,以这样的小事,来表现他的正直朴实学者气质。细节写出事件的本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29.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对父亲的印象是什么? 父亲是个严厉、慈爱的人。他曾让童年鲁迅困惑,因为在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上一篇:门诊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民主评议党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