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试卷分析免费

2022-10-13

第一篇:八下历史试卷分析免费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

一、数据统计分析

试卷成绩统计表(满分100分,60分是及格线,80分以上优秀)

参考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二、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卷共四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40分,第二题探究题,共计29分,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31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1、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部分选择题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容易。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1小题)开国大典最重要的意义是()

答案选B,很多同学选C。

错误原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够牢固。

2、(选择题6小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有()

错误原因:此题没有正确答案,应该是选择(2)(4),但是答案中没有。所有答案都是误导。

3、(选择题13小题)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的是()

答案选择应为C,属于易选题,大部分同学答对了。

正确原因:对问题认识较清,复习是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上,另外

11、

12、

14、等小题错误也较少,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认识较清清,掌握基础知识牢固。

4、探究题中22题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正确,小部分同学答题不全面,基本都能够说出,此题得分较高。

21小题第一问大多能回答出来,第二问就回答的不够好,分析其原因,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意义认识不足,还有就是审题不清,较差。

21题有点难度,即综合课程内容有体现活学活用的能力,是一道好题,既能看出对过去知识的考察,也能覆盖本书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看出学生平时的功底。所以学生能答好该题说明学生会学习。我们学生有5%能很好的回答该题。

5、材料分析题,俩题中23对(1)(2)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3)小题大部分同学答非所问,不能理解特区作用。

小题,大部分同学对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准确,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

四、整改办法: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历史试卷分析

(二)

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又不乏活力的特点,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从整体来说,今年的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了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的和谐统一,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具体而言,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20**年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符合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选择题的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使考生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半殖民地性的特征。第29题第(2)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

2、增强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考生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试题将>世界史和>中国史、古代史和近现代有机结合,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相融合,突出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如选择题的第12题,考生只有将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三个历史事件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历史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再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了欧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跨度上涉及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考查了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试题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大大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从而加强了对考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考查。第27题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试题不但在知识上将中国古代史中的黄宗羲思想、世界史中的孟德斯鸠思想以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结合,而且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实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考查。

3、以材料的多样性、客观性,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自主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比如第33题第(2)小题,题干为考生并行列举了三则关于农奴制改革的史料,材料具有多样性;设问是开放的,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进行思维的空间;答案是非唯一性的,考生只要能做到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就可得分。试题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和谐统一,有助于考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二、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试题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考查,检验了考生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潜质,更加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

1、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

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今年试题在史料方面有三个特点:(1)史料的选择更趋丰富和多样化。文字史料除了传统的历史典籍,还有诗歌、回忆录等。此外,试题还选用了汉画像石雕刻图、个体户营业执照等,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2)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3)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如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鲜明的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第

33、

34、35题不但考查了考生对史料的选择、鉴别和解读能力,而且引导考生加深了对历史认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史料教学法”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但是问卷调查却显示,很多学生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史料,更不知道如何搜集、整理和使用史料。今年山东卷对史料的考查,必将对中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题突出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20**年山东卷进行评析,不得不提到第27题,作为分量最重的学科内综合题,它比较全面、最为典型的反应了整个试卷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试题以史学构成的三个要件——“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试题外在的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试题各个部分之间一种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沿着试题呈现的这一主线不断探究,使考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命题者通过这一方式,构建起了进行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科特点鲜明。

第二,试题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但又不显空洞。它做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史实的结合,既使得考查具有一定的高度,又不脱离考生的认知水平。第(1)小题将史料与史论相结合,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一(史料)的信息,论证材料二(史论)的观点,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特点。第(2)小题要求考生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两种方法,也是论从史出,毫无生硬之感。紧接着要求考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评价“三权分立”思想,考查层次由了解、理解到运用,逐步深化。同时,由史料到教材主干知识,所考查的内容与考生的知识背景越来越贴近。第(3)小题是对更为抽象的史观的考查,题目要求考生结合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作答,明确的指向性,使考生不可能空泛的去谈理论,抽象的历史认识变的具体化。

此外,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等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习方法,在试题中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思想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融合

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但是对一些考生来说,有的科目有的试题是使其终身难忘的。因此,高考试卷绝不仅是一些堆砌的文字和符号,它也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从20**年山东卷来看,命题者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思想教育,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比如,第27题第(1)题让考生回答黄宗羲思想的“新见”,就是让考生认识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清专制的文化环境下所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第(2)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去评价历史事物的问题。实质是在考查考生对待历史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问题。第(3)题以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为主线设题,不但寓含了“思想的力量”——思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这一主题,而且渗透了以传承与交流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史观。“学史以明志”,试题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为“显性”主体,“隐性”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意深刻。

20**年山东卷以“发展、进步”为主题,向考生展现了一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试题所涉及的科举制、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五四以后的民族主义思潮、改革开放、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启蒙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等等,都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试题不回避热点,第27题第(3)小题考查了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第34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体现导向性,试题实现了有利中学教学和有利高校选拔人才的和谐统一。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20**年山东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同时,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密切联系中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1、注重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注重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比如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近代的民族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启蒙思想、明清进步思想、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近代洋务企业、一五计划等。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外,试题还注重了对考生基本技能的考查。比如对史料的鉴别和运用、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等。它们不但是中学的主干知识和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考生升入大学后,学习历史所必需具备的基础。

2、试题所考查的是课程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

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工具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应该“以课标为本”,而不能“以教材为本”。第12题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族主义,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要通过对五四运动及前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正确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水平,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

3、稳定中创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不创新就会陷于模式化,从而失去生命力。作为学科内综合题的第27题,去年在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因此,今年山东各地市模拟题中纷纷出现了模仿第27题的现象,而且高度“仿真”。如果命题者再以去年的模式命题,必然会加剧中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维,使其陷于教条化和模式化,背离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今年的第27题没有沿袭去年的形式,再次大胆进行了创新。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内容厚重,寓意丰富,更有了专业性和学术味。这不但能有效区分考生的层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对中学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4、正确对待“新材料”,合理处理不同版本问题

在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同时,目前的教学和考试中,出现了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以追求材料的新、奇为目标,违背了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初衷。今年山东卷第33题大胆引用了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材料,老材料考出了新意,这对于以后教学和考试中新材料新情境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同时,三则材料虽然分别引自三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设问上对与使用不同版本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它透漏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命题坚持“以纲不依本”的原则,所考知识非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只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使用任何版本的考生都可以答题。

5、注重学科性,避免去学科化和学科边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考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继续学习。今年山东卷注重历史史料、历史方法,如第27题对史料的处理,就不是简单的进行史料解读,让考生去“概括段落大意”,而是以“史料”“史论”“史观”整合和统领整个试题,史论结合,学科特点鲜明,专业性突出。

6、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历史思维方式的养成,避免历史学习的碎化。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考生要了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必须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今年的第27题或古今贯通,或中外结合,或前后承接,使的试题的综合性大大加强,力争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史料”“史论”“史观”为线,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展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对历史思维的一种积极引领。

纵观20**年的山东卷试题,既秉承了传统,又进行了积极创新,即完成了为高校选材的使命,也深刻的阐释了新课程的内涵。它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和提升,是一份让人满意的试题。

历史试卷分析

(三)

一、 总体结构分析

本次试题,试卷平实,难度适中,题型常见,新意无多,重点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与回归教材的能力,相对来说选择题的难度要超越非选择题,学生只要基本功扎实,拿高分绝非难事。

二、 选择题分析

1、考察由士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的转型。

2、考察文艺复兴对欧洲思想解放的影响。

3、考察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技术水平的进步。

4、考察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的核心价值观。

5、考察维新思想中谭嗣同鼓吹变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6、考察近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7、考察欧洲思想解放对宗教画的影响。

8、考察十月革命之后苏俄对各阶层的整合。

9、考察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对调节阶级矛盾的影响。

10、考察建国之初,在反右之前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学术界的相对宽容氛围。

11、考察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

三、非选择题

1、考察中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此题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体例来整合教材资源,只要熟悉课本,答此题绝非难事。

2、此题是一道信息题。从去年高考开始,此种题型已经常态化,以绘画题材的切入,考察汉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

3、考察解放区土改,

46、考察孙中山五权>宪法,

47、考察二战之前各国的发展态势,

48、考察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衰落与地方势力的崛起,这几道题材料虽然不源于课本,但是与课本观点相近,做来应不是难事。

四、复习建议

距离高考剩下不到两月,可以启动第三轮复习,三轮复习重点解决,一是历史观、方法论的问题,二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三是答题规范与速度的问题,将这三个问题解决,今年的历史高考一定会出现一个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度。

第二篇: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十二中陈玉冬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现将八年级历史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纵观整个试卷,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很符合新课标要求,注重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平均分59.8分,及格率52.9%,优秀率23.53%。选择题一部分同学做的还可以,40分以上的有二十几人,4.6.7.10.13,16题错的同学较多。综合题中26.28.题学生得分较高,29.30题失分较多。分析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牢靠,反思自己平时教学,还是过于对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思想认识过于自负,学情分析不够,总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没问题,可事实不这样,八年级学生今年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对很多知识属于陌生,导致了答题时候很多很容易的问题学生不会,尤其是综合题,很多学生不会分析题,在这方面我平时训练还不够。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认真备好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深挖教材,多找一些材料题让学生做,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争取在下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每到学期期末,学校都会对学习或习惯养成有进步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表彰。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仅供参考。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伴随着岁月匆匆的脚步,承载着勤奋耕耘的喜悦,我们圆满结束了本学期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回顾过去这一学期里,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也感受了许许多多。时光在流逝,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你们的表现,老师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天,我们武邑聚英学校的全体师生相聚在这里隆重召开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爱校如家、刻苦学习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大会旨在总结各班、各位同学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表彰一学期以来通过自身努力、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和优秀班集体。

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但羡慕和欣赏别人,都不如相信自己,相信我们一定会在追求中进步,在拼搏中坚强,在沉思中成熟,在磨练中成长。请让我们多一些“起舞弄清影”的乐观;多一些“根株浮沧海”的达观;多一些“星垂平野阔”的宏观;多一些“人闲桂花落”的静观。你们的求学之路就会更宽;你们的考试之路会更顺;你们的青春风采就会更亮丽;你们的人生世界就会更精彩。

我们是武邑聚英学校的希望,校园因我们的存在而生机勃发,岁月因我们的存在而多彩多姿,时代也因我们的存在而光辉灿烂!

本次参会的领导有: 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宣布:武邑聚英学校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本次活动共有八项议程:

第一项:宋主任宣布期末考试表彰决定

第二项:郭主任宣布获奖学生名单

第三项:颁奖

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项:教师代表发言

第六项:郜主任宣布《关于“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表彰决定》

第七项:张主任宣布学生获奖名单

第八项:陈校长作总结讲话

下面进行 第一项:请宋主任宣布期末考试表彰决定

第二项:请郭主任宣布获奖学生名单

第三项:颁奖。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奖同学和班级表示祝贺!希望获奖的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其他同学在新的学期里,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刻苦努力、奋起直追、争创佳绩。我坚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请学生代表, 年级 班 同学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老师们、同学们: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洗礼,更显青松巍峨。 同学的发言,激情四射,倍显青春活力,为我们迈步新征程,坚定了信心。我坚信,接下来的初中岁月,同学们定会奋力拼搏,一路风雨,一路豪情。明天的辉煌定将属于你们!同学们,加油!加油!

第五项:(教师代表发言)

有请教师代表 老师做精彩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谢谢 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话。同学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是老师与我们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默默无闻的耕耘,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成长的快乐!他们付出的是汗水,是心血、是智慧;他们逝去的是容颜,是青春。没有老师的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谢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第六项:请郜主任宣布《关于“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表彰决定》

第七项:张主任宣布学生获奖名单 第八项:(陈校长作总结讲话)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校长作学校工作总结讲话。

请陈校长作总结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赵主任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了全面总结,望各个班级、各位同学也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努力拼搏,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

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决心,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态度,让我们释放出心底最坚定而呼喊: 丁校长的讲话客观公正,希望我们全体师生,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查漏补缺,再上一个新台阶;各班主任要组织科任教师开好联系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力争把后期工作做得更好!

老师们、同学们,陈校长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讲话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全体师生以这次表彰会为契机,用心领会陈校长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与学上。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请各班级有序退场。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转眼间,本学期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大会,这既是一次总结大会,更是一次加油大会!首先,让我们对莅临会场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是梁校长、胡主任、张主任,同时,对呕心沥血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阵阵掌声道出了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的心愿,发展我们学校需要我们积极地努力,我们的努力必将为我们实现新的跨越注入新的生机、新的活力、新的希望!

现在,我宣布:我们学校第一学期期末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一)、大会进行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唱校歌(脱帽)。

(二)、大会进行第二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张主任讲话。

总结:我们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都离不开领头雁。张主任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振奋。同学们,让我们认真学习和落实于主任的讲话精神,拿出你“我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从现在开始,努力在今朝。以辛勤的汗水去描绘人生最美的彩虹!

(三)、大会进行第三项,请多何老师宣读被表彰同学名单。请被表彰同学上台领奖。

(四)、大会进行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先请七年级总分第一名,七年四班单科五科第一名、七年级单科三科第一名的同学上台发言(大家欢迎!)有请八年级总分第一名,八年三班单科五科第一名、八年级单科四科第一名的同学发言。(大家欢迎!)有请九年级总分第二名,九年三班单科三科第一名、九年级语文第一名的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总结: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

暴雨洗礼,更显青松巍峨。同学的发言,

激情四射,倍显青春活力,为我们迈步新征程,坚定了信心。我坚信,接下来的初中岁月,同学们定会奋力拼搏,一路风雨,一路豪情。明天的辉煌定将属于你们!同学们,加油!加油!

(五)、大会进行第五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优秀教师杨老师发言。

总结:谢谢——杨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话。同学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在

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是老师与我们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默默无闻的耕耘,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成长的快乐!他们付出的是汗水,是心血、是智慧;他们逝去的是容颜,是青春。没有老师的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谢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六)、大会进行第六项,有请教务处德育干事谢老师发言。„刚刚谢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能做得更好,那就更优秀了!

(七)、大会进行第七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校长作重要讲话。

总结: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校长为我们全体师生提出了新的期望,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希望全体师生认真领会,不断反思,明确目标,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用智慧和汗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人生添彩,为学校争光!

老师们,同学们,“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确定目标,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在我们学校这块教育的沃土上汲取成长的营养,那么,学校飞跃,指日可待。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

梦想成真!祝愿各位领导和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天天快乐!谢谢大家!

(八)大会进行第八项,

我宣布:今天的大会到此结束,请领导和老师先行。然后,各班级听体育老师指挥,有序退场。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总结经验,激励先进,赶超先进;为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争取辉煌的业绩,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们高一年级700多名师生齐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期末总结表彰大会。

大会进行第一项,为获奖班级和同学颁奖。

由于时间关系,所有获奖的同学就不一一上台领奖了,三等奖奖品由各班班长到教导处处领取,在班内发放。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全体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其他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振作精神,奋起直追,争创佳绩。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获奖同学代表 班 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第三项,有请教师代表 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感谢杨老师的精彩发言!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像杨老师一样扎实工作的老师,你们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付出的教职工们表示感谢! 大会进行第四项,请教导处 主任就本次期末考试和下阶段安排进行发言,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最后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郭校长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 校长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讲话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全体师生以这次表彰会为契机,用心领会 校长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与学上。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各班级依次有序退场。

第三篇:历史试卷分析

峄庄中学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本、试题容量较大,知识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上册所有重点内容。题型多样、新颖能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起来。但优秀人数较少,两级分化严重。

本次试卷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如

2、

8、10题

2、不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题27题:“向莎翁致敬”是谁?学生联系不到文艺复兴所学的具体内容。再如:28题:“烧水顶开壶盖”的是谁?等,导致失分。

3、不认真审题,走马观花地读玩就答,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如21题及材料题26题:第一问有两问,个别同学只回答了一问。

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28题:第三问:“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不分。

5、分析问题、组织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如26题:第五问: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夯实双基,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突出重点,多提问,尤其多检查背诵问答题,注意知识的落实。坚持讲练结合,做到堂堂清。

二、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审题。 从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年级:七年级

科目:历史

学校:峄庄中学

本次期中检测试题满分100分,从总体上看难度不太大,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份不错的试卷。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两大类,各占50分,符合我们经常要求的复习比例。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覆盖面广,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题目紧扣教材,难易适中,即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能照顾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

第一题共25个小题50分,全年级的满分的不多,其中第

5、

6、11 、

17、21小题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第二题材料分析题共50分,第26题第3 小问对墨子和孟子对战争的态度易混淆,把他们写反。第4小问学生不理解题。第27题第一小问材料出自何人之口?学生把“商鞅”两字写错。“何时开始变法?”时间写错,有的把公元前的前漏掉。第28题第二小问写出这10年指哪10年?写错的较多。

下一步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背,提高课堂效。

3、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

4、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5、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第四篇:历史试卷分析

唐山三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学科卷面分析

班级:九年级

1、

2、5班

教师:刘振印

2010年1月15日

一试卷情况:1.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基本线索和脉络,还要考查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历史课程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2. 历史试卷题目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版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

一、死板的特点。学生看到题目后好奇、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题型特点: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6课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第

2、

3、

6、20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6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7题、第11题、第13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不注重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如第6题。 材料分析题,做的不是很好,学生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根本不知道这些材料和谁有关系,所以做的时候就无从下手。追其原因是平时“读书”的习惯还未养成,积累的兴趣还不高。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问答题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不会归纳总结,例如问毛泽东为什么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回答的不是很全面。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理解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由浅入深的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是有缺陷的。

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写错别字,“玻利瓦尔”的“利”好多学生写错,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

三、改进措施

1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2教师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4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平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当前教师亟应克服的问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严重忽视能力的培养或缺乏培养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思想教育空洞落后,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讲课枯燥没有激发(或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忽视地图、插图等的运用。

第五篇:历史试卷分析

一、命题依据及试卷特点

七年级的历史期中试题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指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有关教学评价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一线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既注重了教学质量的检测,又突出了教学方向的引导。从历史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角度看,本套试题主要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1.强化基础:试题紧密围绕《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检测要求,依据现行的历史教材,注重考查教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最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力争达到覆盖面广,突出重点,不出偏怪题。

2.突出能力:试题在强化基础知识考查力度的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运用正确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以及表述历史的能力也都通过不同试题的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检测。

3.注重创新:为增强试题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热情,每一道试题尤其是主观性试题都力求在经典成题的基础上有新的改变和创新,注重了内容的丰富、素材的鲜活、设问的灵活以及图文的并茂。

4.侧重感悟:改变了以往单纯考查学生记忆死知识的弊端,注重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感悟,并着重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自主地分析、评价及得出结论。

二、成绩情况与答卷分析

(一)学生成绩总体情况

这次历史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的学生成绩较为理想,平均分在72.35左右,及格率在86.1%左右;优秀率达到了45.1%,如此看来平均分及“两率”都很高,多数学生的分数集中在了70分以上。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答题能力都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老师平时的教学也很扎实、到位。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第一大题是选择,共计4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的得分率在80%左右,命题中我们针对期中测试的检测进度,涉及了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及秦朝和两汉4个时期的相关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重要的历史知识,在12课的检测内容中几乎每一课都至少有一个考查点,试题覆盖达到了100%。由于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基础,所以相对于其它主观性试题来说,难度系数较小,学生自然答的也比其它题好,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但个别同学依旧存在着基础知识掌握不准和跨学科知识联系弄不明白的现象,例如

6、

14、15题的错误率就较高。

第二大题是非选择,共计55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由于学生水平的不一,结果得分及丢分现象也各有不同。但总体看,出错率较高的是材料分析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表现有:

① 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部分学生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多,字迹模糊,语言表达不顺畅。

② 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欠佳。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的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③ 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普遍。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丢分。

④ 学生答题缺乏灵活性。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不强,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三、改进教学的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读史料,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其自主读书、自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强化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以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答题。

4. 加强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5. 深化学科教学思想的渗透。历史教师一定要以学科教学思想为核心有效地进行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学科思想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目的。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试 卷 分 析

王 正

2013 .11 .8.

上一篇:毕业感谢老师致辞简短下一篇:保险公司调查问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