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整治方案

2022-06-28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灾害整治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地质灾害整治方案

关于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最新)

XX乡人民政府

关于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全县地质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近期,我乡对全乡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安监办、经发办、党政办及片区国土所及规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明确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经发办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乡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里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乡与村(社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乡内设机构、村(社区)监管责任,配齐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做到了责任到人,联系到点,落实到户,实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二)广泛宣传,提高意识。 全乡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组长党员会、群众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宣传,既提高了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群众的地灾防治意识,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家喻户晓。切实加强“两卡”的填制、发放工作。 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发放“两卡”600余份。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学习地质灾害防治与避让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健全制度,强化考核。全乡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气象预报制度。全乡3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专人、定位、及时进行巡查和监测。强化气象预报,在汛期中接到县政府办及气象局有暴雨通知后,立即通知到各地质灾害点。 乡党委政府强化各村(社区)地灾防治工作的考核,将此项工作列入安全稳定考核的重要内容。乡党委政府还建立督查机制,将督查工作直接点对点落实到地质灾害点,落实到监测人。

三、按照县地质灾害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地灾和危房排查整治工作。

自10月14日来,全乡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乡组织工作组对全乡30个地灾点及在建房屋和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排查。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到一处,严查一处。一查各村地灾点监测负责人、监测责任人是否到位;二查各地灾点监测人开展日常监测工作是否到位:三查各地灾点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四查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等制度是否落实;五查“两卡”是否发放到位;六查宣传及群测群防工作是否到位;七查各地灾点是否出现了险情;八查警示牌是否设置到位;九查开展日常房屋监测工作是否到位;十查在建的房屋工程是否审批,是否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危房是否有人居住及危房险情是否排除。全乡将各地质灾害点房屋,高切坡、高边坡、高填方范围内房屋,在建公路范围的房屋纳入重点排查范畴,逐一排查,不留死角。乡政府组织乡经发办、国土所对4户在建住房开展了安全检查,共发现质量安全隐患4起,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下发停工通知书4份。对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1户临水房住户,已组织避让搬迁;对因蓄水造成耕作难、出行难的,乡组织修建人行便道3公里,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通过全面排查,我乡各村(社区)均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日常排查工作,全乡无险情发生。

四、健全机制,常抓不懈

我乡深刻认识到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能图一时热,要时时抓,经常抓,抓日常,要健全机制,做到常抓不懈。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乡建立健全地灾常设领导机构、地灾联席会议、建设审批、定期督查通报、气象预报、地灾监测考核等有效机制,形成了地灾防治工作有人抓、有人防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总结的函

**县**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工作总结的函

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深刻吸取“2.11”包家高兴页岩砖厂安全事故教训全面做好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精神,根据镇政府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保护长效机制,落实管理经费和巡查制度,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日常巡查管理机制,形成新形势下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的新格局,镇政府组织对**镇辖区内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进行了大排查大整治,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的宣传教育。利用多个宣传渠道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广泛宣传,结合

实际,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村社群众,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居住的群众,使各级领导和群众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

二、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镇在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机制,定期通报情况,研究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相关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政府领导、国土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机制。

三、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日常维护巡查工作。我镇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汛期一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检查两次、非汛期一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检查一次。主要任务是,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查看有无变化,逐步设立警示标志,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居住的群众宣传防险、避险措施等。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档案,将巡查过程作出详细记载。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资料、人员、车辆的准备基础上,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个进行检查、核对、拍照,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为:蔡家井危岩,裂缝变化较小,但在扩

大;力山槽滑坡,情况变化小,但该点的一户农户房屋已严重变形,虽然在安全地点新修了房屋,但该户人家仍在危房内活动。

四、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日常管理。严格地质灾害隐患点建房等建筑审批,积极动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居住的农户搬离,对未经审批擅自建筑的行为的依法拆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做好安全工作。在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此函

2017年3月24日

**镇党政办公室 2017年3月24日印

第三篇:古州公司关于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山西平定古州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开展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汇报

阳泉市煤炭工业局:

按照平定县煤炭工业局转发市局《关于加强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2015】70号文件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的相关工作要求,我公司认真汲取2015年6月15日山阴县马营乡青杨岭附近发生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事故教训,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对所属矿井当前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治理,并针对排查情况做了重点治理、整改防范工作。现将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我公司组织相关部室对《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并成立了排查检查领导组,结合所属矿井区域状况积极进行排查整改落实。

成立了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排查领导组:

长:xx

副组长:xxx

xxx成

员:xxx xxx xxx 排查领导组下设了办公室(调度监控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具体负责矿井汛期地质灾害治理资料整理、信息联络和预警传达工作。

同时要求公司各矿井也相应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排查组开展排查落实工作。

二、全面排查、强化治理

我公司排查组于7月11日开始对所属矿井矿区范围结合矿井专业人员逐矿对矿区内的建筑物、危房、井口、排水渠、关闭的井口、地表裂缝、塌陷区及救灾物资的储备等方面开展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隐患15条,其中比较突出问题2条,发现的问题均及时按照“五落实”的原则,及时安排专人现场和限期进行了整改落实。

xx煤业:排查组结合矿井各部门对矿区范围内地面建筑、关闭井筒,地表裂缝、排水沟、挡土墙、防雷电设施等进行排查,安排矿井专人砌筑构筑挡水墙3处、排水沟500余米,准备井口沙袋350袋,清挖排水渠800余米,重点排查回填治理了地面裂缝1500余米,填压塌陷坑2处,调动转载机、汽车35台次,积极筹措治理资金,及时把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消除了洪水灌入井下的不安全隐患。

xx煤业:对矿区临时建筑的用电线路进行了重新铺设整挂,消除了雷雨天气用电隐患。对矿区内的护坡、挡墙进行了加固、排水渠清理200余米,对矿区周边及可能存在隐患的区域地段加强了监测,预防事故发生。

xx煤业:对矿区内的护坡、挡墙进行了维护加固、排水渠清理100余米。

xx煤业:对矿区井田内重点对已关闭井口,重要设施机房,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主井口排水渠的淤堵进行了清挖。确保了排水畅通。

xx煤业:对地面建筑、水沟、设施全面排查,对矿区地表进行踏勘和巡视检查,未发现私挖滥采遗留下来的坑点,地表低洼地带无积水,也无废弃关闭的老窑井口,地表也未发现明显的裂缝发育地带。在采空区上方,未发现因煤炭开采发生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同时落实资金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及能力。责任到人,严防死守,确保汛期安全。

xx煤业:组织人员对井田范围地表低洼地带积水和废弃关闭的老窑井口(5处)(标高均高于最高洪水位标高)进行了排查检查,矿区内的主要河流为前头河,为确保河道畅通,对河道淤堵进行了清理。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口附近的排水渠进行了整修。

xx煤业:对矿区范围内地面建筑、关闭井筒,地表裂缝、排水沟、防雷电设施等进行排查,准备井口沙袋350袋,清挖排水渠300余米,加强探放水工作,安排专人密切关注井下水仓、排水点的水位变化情况,上报矿调度及时处理。 重点排查对矿区地面裂缝回填治理了100余米,直接投资35万元,消除了洪水灌入井下的不安全隐患。 xx煤业:经排查检查对监控线局部线杆距离远,监控线下拖严重安排矿机电科及时进行了路线调整。同时对矿井旧办公楼后排水不畅;储煤场排水沟有堵塞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了通清理畅通。

三、继续推进、安全度汛

我公司将按照全省防汛工作会议“三确保一减少”的防汛目标和“一个突出三个加强”的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雨季三防活动,要对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排查工作继续引深落实,严格领导干部跟班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及时与区域内气象部门联系,随时对强降雨和恶劣天气的气象情况及时掌握,公司、矿井领导及部门保持通讯信息联络畅通,做好恶劣天气的预警和履行好防灾避险撤人工作。进一步提高山洪地质等突发性灾害的防范和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我公司所属矿井安全生产、平安度汛。

附:我公司各矿井《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排查防范工作汇报》

二0一五年七月十五日

关于开展山洪及地质次生灾害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山西平定古州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五日

第四篇:地质灾害排查方案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排查整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矿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吕梁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地质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的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井田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我矿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塬、峁、梁及黄土冲沟为主,侵蚀切割严重,地形复杂。地势总体东高西低。最高处位于井田东部梁上,海拔1310.00m,最低处位于井田西北部南焉沟,海拔1070.00m,高差约240.00m,属低中山区。

本区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水流,仅在雨季井田中部南焉沟沟谷中有短暂流水向西流入南川河。

本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阴雨天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7.8mm(1956-1984年),年最大降水量811.5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326.9mm,降水量多集中在

7、

8、9三个月内。年蒸发量1482-1941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最高气温32.5℃,多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21.7℃,多在1月份。11月份结冰,次年3月解冻,冻土厚度0.70m。最大风速日平均3.1m/s。

二、地质灾害分布和防治区域

我矿周边山上植被稀疏,矿区由于受地下资源的开采影响,造成了局部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地面沉降等,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冰冻山体加快消融,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增多。而矿区所处位置为山区,生产、生活区域均处于山坡之下,直接受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为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我矿决定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

三、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范重点

1、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原则。

2、防范重点:根据我矿实际,重点防范我矿35KV变电站后面的山体和综合楼后面的山体。防范两处山体因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矿长对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总负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具体责任人。矿各科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通力合作确保防治工作落实的实处。

2、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井田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对地表塌陷区、裂缝进行充填加固,对矿区排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泄洪畅通。

3、煤矿企业与国土、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及时掌握气象汛情、灾情。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实预防措施,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矿地测科在上述的两处山坡上布置监测控制点,每周用全站仪测量一次监测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雨季时每三天测量一次。发现监测控制点有明显变化时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汇报。

5、每天派专人巡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险情一方面要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汇报,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排除险情;另一方面要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

6、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煤矿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

地 质 灾 害 排 查 整 治 方

2012.4

第五篇: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年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二、年地质灾害的预防分析

专家预测今年我市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可能高于去年。今年我市还有许多大型工程在建或新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日趋严重。根据库区水位变化和气象变化趋势。可能诱发工程沿线部分边坡失稳,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矿山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采空区(主要是磷矿和煤矿采空区)所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增多,因此而引起的地质灾害纠纷频繁发生。这些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三、年全市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地区

(一)库区沿岸地段。包括大坝至市与县分界处的长江及其支流库区沿岸。市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500余处。如县的崖危岩体、新滩滑坡、千将坪滑坡、树坪滑坡、卡子湾滑坡和八字门滑坡,经过库区

二、三期工程治理,大大减轻了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压力,但自今年开始水库将发挥其正常的防洪调峰功能,上旬长江主汛期来临前,库区水位将从175米缓慢降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汛后将开始蓄水回升至175米。水位的变化将会改变库岸地下水动力条件,根据专家预测和库区蓄水经验,库区沿岸地质灾害活动将增强,近10年内有可能诱发较多的库区地质灾害。因此,该地段仍为我市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区。

(二)清江沿岸地段。地质灾害体多集中在长阳自治县境内。总方量4亿余立方米,其中不稳定滑坡59处,市级重点监测点崩塌位于该段。经过该区段,沿线大型工程建设可能诱发一系列地质灾害;由清江开发公司负责监测的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体、白岩危岩体、杨家槽滑坡,近年来有明显活动迹象。上述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磷矿矿区。曾发生过远安县盐池河大型崩塌。省级及市级重点监测点县镇危岩体位于该区。随着磷矿采空区的不断增大,由于地应力的不断调整和重新分布,地质灾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四)煤矿矿区。涉及我市除市外的其他县市区。县的佛神岩崩塌、赵家岩—煤洞坡崩塌等位于该区。因地应力重新调整,该区地质灾害日趋严重。

四、年地质灾害防治原则、目标及任务

(一)防治原则。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管理、属地为主,依法管理、快速反应,监测避让与勘查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地质灾害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对重点监测点落实监测责任人,力争20个重点监测点不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推进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工程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相关工作。

(三)主要防治任务。

1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治理工程项目。要抓紧做好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三期工程收尾工作。确保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防灾减灾功能。同时要提前做好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准备工作。承担有国家和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县市区要抓紧组织实施,加强工程管理,确保按质按期完成。对已完成尚未验收的项目要抓紧整理好各类工程资料,尽快组织验收。各类矿山企业要切实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并根据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组织实施恢复治理工程。

2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各地要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专项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通过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和发放防灾明白卡等形式,将群测群防工作具体落实到乡(镇)村和责任人。推行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管理,统一监测要求,建立健全监测记录档案。加强对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的指导与培训,改进监测技术手段,完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经过监测培训的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监测,逐步提高地质灾害短期和临灾预报水平。乡镇国土资源所要进一步推行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根据年地质灾害发生和变形情况分析,确定20处地质灾害点为今年市级重点监测对象(见附表)其中含省级重点监测点6处。

3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范。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期,但其他时段的暴雨、特大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或久旱遇雨等气候异常情况下,防灾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各地要组织力量,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汛前巡查、汛中监测、汛后复查,全面掌握隐患点动态,落实监测责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防灾主动权。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撤离受威胁的人、财、物。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抓紧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细化预案内容,积极组织开展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的防灾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各地乡村各自为战、人自为战的防灾抗灾能力。

4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警预报。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警预报工作。及时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等形式提示提醒各相关单位和人员。根据省、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地域、等级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要逐步规范预警预报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重大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会商机制,逐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为防御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继续开展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各地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应急排险。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制定具体方案,多方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对经过调查或勘查比选后,认定防治必要性迫切,但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合理、自然条件不适宜人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

6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要结合各类地质环境调查。制订防灾预案,提出防治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地质环境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组织对山村、学校、工矿企业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旧村改造、新村选址、移民迁建及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开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集中居民点、重要工程设施建设的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山区农村零星分散建房时,目前还难以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逐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根据当地条件,由国土所人员在申请宅基地时到现场进行查看,指导村民正确地选择宅基地,留出房屋前后的安全距离空地,采取简易边坡支护和截水、排水等措施。

7加强其他地质灾害防治。交通线路、水利设施、矿山、山区中小学、旅游景区(点)多数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繁重,防治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把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的交通线路、水利设施、重点矿山、山区中小学、旅游景区(点)按有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列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防灾措施和防灾责任人。各防灾责任单位要及时编制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组织力量开展汛期巡查、监测;发生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划出危险区,树立警示牌,发出预警信息,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相关部门要尽早落实资金,开展专项勘查,实施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8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强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与成果资料的管理。省国土资源厅的主导下着手建立统一要求、规范标准、相互兼容、内容全面、集成共享的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及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资料信息汇总后报国土资源部门,并强化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建设。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逐步在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实现互联互通,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预防与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4号)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国土资源、气象、水利、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充分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保证资金投入。要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机制。

(二)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力量对本行政区域和部门单位内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工民建筑、交通线路、水利设施等进行全面的实地巡查与检查,提出防范措施,落实防灾责任。年终,各地、各部门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评价,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要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大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勘查和工程治理的监管力度,实现防治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三)加强队伍建设。管理、监督、检查等各环节工作力量还较薄弱。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技术人员,配置技术装备,已设立地质环境监测站的要尽快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合作,监测预警、勘查治理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装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采取业务轮训、项目参与、推广示范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能力,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和科普宣传。利用地球日、土地日、气象日、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减灾日等特殊节日,组织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面向全社会尤其在农村中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

(五)继续贯彻执行《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各地要按照要求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的征缴工作。抓好我市项目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上一篇:单证业务实训报告下一篇:地质灾害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