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电子课本

2022-11-11

第一篇:鄂教版三年级电子课本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信

教学目标:

1、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笔‛、‚纸‛、‚昏‛、‚紫‛、‚航‛、‚贴‛、‚紧‛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两个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

2、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进行扩词练习。

3、同桌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话。

2、理解第1句。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对这两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点理解‚心‛,无论是写什么信,将信写给谁,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3、理解第2句。‚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

4、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和渴盼的情感。(指名读——评价朗读——自由读——齐读。)

四、小结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写些什么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2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笔和纸,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许许多多的信。他想帮谁写信?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2——5节。

二、学习课文2——5节。

1、自由读2——5节,你最喜欢哪封信,就将写这封信的小节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节。理解‚雏鸟‛,体会出雏鸟对妈妈的期盼之情,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期盼表现出来。(猜一猜:雏鸟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B、第三节。理解‚姹紫嫣红‛,体会出花朵对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导朗读。

C、第四节。理解‚风平浪静‛,体会出风平浪静时航海的快乐。(如果你是大海,你会对小船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

D、第五节。理解‚绵绵细雨‛、‚无边‛,用手势进行表演读。

3、你还想帮谁写信?学习学习金波爷爷,把你的心声表达出来。

4、在信中表达真实的想法,表达真诚的情感,这封信就

3 成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们的朗读将这份心和情表达出来吧!

5、你喜欢哪一段,就将这一段试着背一背吧!

三、学习第6节。

1、指名读第6节。

2、这一段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是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四、小结

信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人连得更紧,这就是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写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白自己,帮助别人。

五、拓展

你想帮谁写信呢?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

六、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雏鸟

天近黄昏

妈妈 花朵

姹紫嫣红

蜜蜂 大海

风平浪静

小船 云

绵绵春雨

云 树

连成森林

4 教学反思:

2、泉水

教学目标:

1、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写12个字,学认9个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

教学难点: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及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我们武汉有小河,有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奔腾着,大海的浪更是波涛翻滚是它们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还有一种水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成天‚丁冬!丁冬!‛的唱着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2、问:有谁看见过泉水?

3、 讲:泉水从高山上流下来,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泉水它会遇到什么事吧?(板书课题,并出示挂图)

二、自主识字

1、师:赶快来读读学生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待会儿问问小组的同学。

2、自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或句子勾画出来,自己再读一读。

3、 小组互读互听互纠正。

4、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 全班交流

6、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文。

2、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3、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提出的问题。

四、精读,体悟情感

6 第一段画水

1、泉水流过的地方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

2、要想画好泉水,必须知道泉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

一、

二、三自然段。

3、交流,泉水是什么样的?

4、指导朗读,师引读、齐读

5、指导作画

五、指导写字,分享交流

1、有6个生字朋友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出示‚弹、股、胜、跳、流、杜、约‛,指名认读)

2、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弹‛,生练写。

4、作业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生字,开火车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第二段

画水池及其它

(一)指导读文

1、要把这幅画画好,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在奔向大海的路上,泉水都遇到了谁?说了什么?自由读第二段(第四——第十自然段)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二)画水池

1、请一位小朋友画一个水池,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水池应该画在什么位置?还要画什么?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

2、泉水乡那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画杜鹃花及其它

方法同上

三.精读欣赏

着重欣赏文中比喻的作用。

1、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为了让我们没看见过泉水的读者,能具体感受到泉水的声音和形状,在文中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你们再读读,作者描写泉水用了哪些比喻和拟人?(学生自读,画出比喻句和拟人句。)

2、在老师带你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通过导读,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包含的意思。)老师说上半句,你们讲下半句。

3、如果把这些句子省掉,你们体会体会怎么样。(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在文中的作用。)

四、扩展升华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学到这里,你们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吗?

3、你觉得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你能献给它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指名试读、试背,评议指点,再指名。

五、指导写字,分享交流

1、有五个生字朋友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分组出示‚顶、影‛、‚热‛、‚候‛,指名认读)

2、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热‛,生练写。

4、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2 泉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山谷

画眉鸟 美 教学反思:

9

3、这条小鱼在乎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

10 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

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

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为什么在几百条,几千条后面打上省略号呢?(说明小鱼

11 不止几千条,还有更多。)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吗?(小鱼可怜,但救这些小鱼给人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事。)练习朗读,读出这种知道小鱼可怜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来。

B、‚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回不去了。‛

理解‚近在咫尺‛,设身处地地为小鱼着想,体会其可怜。指导朗读。

四、小结

这成千上万条小鱼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由于人们看惯了这种状况,没有任何人对这件事给予关注。难道小鱼就这样白白死掉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鱼在游人的漠视中,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他们能得救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A、‚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2 在这两段后面,同样也出现了一个省略号。这省略号表示了什么?(表示了小男孩除了救文中语句中数得出来的这几条鱼之外,还救了许许多多的鱼。)

小男孩面对不能将鱼全部救走的情况,依然与其他游客不同,尽自己所能地抢救鱼。在小男孩与游者的选择中,你更赞同谁?(召开小小辩论会,各抒己见之后,自然对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有所了解。)

B、了解了小男孩的心中所想,再来看看他的行动吧! 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不停‛‚用力‛)

能用你的朗读将小男孩的尽心尽力,毫不放弃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小结

小男孩的这种行为不可能挽救所有小鱼的生命,但是他却毫不退缩,尽力而为,这种对弱小生命的珍视闪烁着动人的光辉。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面对可怕的sars病毒才能获得胜利;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可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相信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又将获得新的领悟。

五、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 救 小鱼

捡 扔 被困

热爱动物

关爱生命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

14 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3、介绍作者:

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

C、师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

一、二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

三、四句。

(1)读第

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5、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黄牛

牧童 歌振林 聪明可爱

欲捕蝉 闭口立

16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一)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感受同义词的异同,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2、指导学生认读数量词,想象理解词意及用法,帮助学生积累。

3、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背诵中体会、感悟名言警句,并练习书写。

4、能将短文读正确,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回答相关的问题,并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5、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指导学生把要点说清楚。 教学重点:在读中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积累。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指导学生把要点说清楚。 教具准备:词卡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

1、学生自读每组词语,边读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认读词语

3、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4、

让学生选词填空

5、

齐读词语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师:赶快来读读这些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待会儿问问小组的同学。

2、小组交流,扫清生字障碍。

3、指名读,齐读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看到这些词时,你眼前分别呈现出一些怎样的景象?

5、指名说

6、问:你觉得可以用其它的数量词来代替吗?为什么?

7、全班齐读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读句子,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组读格言,交流讨论,不懂的问老师。

3、全班交流。

4、反复朗读,再读中体会、感悟。

5、比比谁写的棒

6、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格言。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

2、小组互读互听互纠正

3、齐读短文,思考:这篇短文和我们以前读地课文有什么不同?

4、读了这封信,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交流,指名说

6、再读短文,问:写信要注意什么?

7、你能试着写封信吗?

二、‚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

指名读题,理解要求。

2、

齐读例句。

3、

自读句子,观察图片,想想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4、

小组说

5、

指名说,比一比,哪位同学说得棒?

6、

你还观察到水的哪些作用?

7、

扩展升华:指导了水的这么多作用,你想说什么?

口语交际:教师节到了

19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乐意与大家交流,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清楚明白的说出自己准备怎样向老师祝贺节日。

3、认真听同学的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清楚明白的说出自己准备怎样向老师祝贺节日。 教学难点: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并能做到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节日吗?

2、这些节日中,有一些是有特别意义的,像母亲节、父亲节、护士节……还记得都是怎么庆祝的吗?

3、再过两天是什么节,你们知道吗?是呀!像母亲节、父亲节、护士节一样,教师节是所有教师们的节日,在那天,学生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喜爱和许许多多美好的祝愿。

二、看图

看!三(1)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生(甲):小明画了一幅画,要献给所有的老师?

20 生(乙):小丽想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师:他们多懂事呀!

三、讨论

教师节要到了,你们准备怎样向老师祝贺节日呢?

1、先请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全班说。

2、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小记者‛采访。在互动交际中,要求学生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

4、请‚小记者‛汇报采访情况。

四、评选 评评谁说得好。

五、总结

不管大家用什么样的方式向老师祝贺节日,老师都是高兴的!因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健康成长,学有所获!

第一单元作文

教学要求:记叙自己在暑假里做过的事。写下来让大家看看,会很有意思。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次写作文,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选择写作的材料,把自己心里想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真回忆自己愉快的暑假生活,把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确定。初步完成习作的草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次写作文,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选择写作的材料,把自己心里想的写下来。 课前准备:收集学生假期里的照片和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激学。

同学们,愉快的暑假已经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快乐、幸福的回忆,大家想把自己假期的见闻给大家说说吗?

二.启学。

a)

指导述说,教给方法。

b)

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带自己假期的照片,谁带来了?

c)

同学们真不错,带来了这么多照片,从这么多照片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暑假过的非常快乐!

我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听要求把你带来的照片在小组内展示,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张详细介绍给大家,最后小组内推选出优胜者汇报。

请小组代表说一说。

你对这个同学说的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觉得你们长大了,

22 懂事了,我分享了你们的快乐,我也感到快乐。你们想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的快乐吗?有一个办法——用笔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想试一试吗?

阅读书上的范文。注意体会习作的格式,一个内容一段,把字写工整、整洁。

三.

练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讲评作文,指导修改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改作文。评改共有的毛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难点:作文困难学生作文的修改。 教学过程:

一.

激学。

这次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不少,(表扬几个写得好的同学)其中×××同学的《××》尤为突出,进步最快。今天,我们就读一读他这篇作文。

二、启学。

1.

指名学生读作文。大家评议。 2.

谁先说说这篇作文好在什么地方? 3.

谁再来说说这篇作文有什么不足?

23 4.

认真地读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5.

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

(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个意见。) 三.

总结主题升华

通过本次习作,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

下课后,同学们誊写作文,贴在墙上,进行‚快乐的暑假‛作文展. 板书设计:

作文

要求:认真思考有顺序介绍 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先说后写 教学反思:

4、日记一则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崎岖、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4

2、

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

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书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唱歌的小河》,体会作者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读书笔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 名好读书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指名学生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它让我们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读书后的感受。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

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学生领读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25

3、

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

出示句子练读。

5、

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

课堂练习

1、

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

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捷克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发现的问题。

二、

品读课文

(一)

品读《唱歌的小河》

1、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思考相关的问题;同桌交流。

第一节为什么此事歌声会更加嘹亮?

第二节为什么小河喜欢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放开喉咙歌唱?

第三节为什么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26

2、反馈学生自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想像小河会想些什么、会唱些什么;理解‚崎岖‛等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3、 尝试背诵《唱歌的小河》

(二)

‚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抓住‚昼夜不息‛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懂得读好书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

‚我‛为什么谢谢丁伯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明确一是丁伯伯送我这么好的书,二是读书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读书。

三、 结语

1、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作为你的读书格言。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从书中获得财富。得靠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和书交朋友。

四、

拓展

借鉴本文的写法,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4、日记一则 勇往直前

27

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

教学反思:

5、煮书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读准多音字‛卷‛。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读书的方法,逐步认识到应学习、培养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煮书‛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板书:煮)你能为它找到伙伴吗?(学生发言踊跃:煮饭、煮食

28 物、煮面条等)你们听说过‚煮书‛吗?(相机出示课题:煮书)书能煮吗?真奇怪!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课文《煮书》,相信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二、初读明意,学习生字新词

1.书真的能‚煮‛吗?怎么‚煮书‛才得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读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待会我们一起学习。开始吧!(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同桌交流学习、互相质疑、部分解疑。

3.(出示生词卡片)谁能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煮、章、茶、食‛都是翘舌音,‚诵、所‛是平舌音,‚牢‛、‚朗‛是边音。‚卷‛是多音字。) 4.(出示生词卡片)谁来为我们读读这些词?通过预习,谁来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注意词语理解的多元化:

如:理解‛苍劲有力‛,可借助CAI辅助再现横幅‚煮书‛,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和运笔的力量,从而增强对词语的感受力。

如:理解‚得心应手‛,可先让学生结合预习,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调动已有生活经验,用‚得心应手‛说句子,将词语活学活用。

29 又如:理解‚疑惑不解‛、‚豁然开朗‛,可以通过表情演示、打手势的方法,对比感受两种心境的不同。当然,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词语要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点滴渗透。

另外,对于‚消化吸收‛、‚诵读品味‛、‚妙词佳句‛等词语只用读准即可,理解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学习才可水到渠成。

5.刚才老师看见有同学在一些词句下打了问号,这种善于读书质疑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能把你们的问题和大伙儿说说吗?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它们。(部分问题可集合学生力量、教师点拨,及时解决) 6.重点问题的预设: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三、创设情境,质疑问难

1.你的问题提得真好!瞧,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边读思考老师的问题:小作者看到‚煮书‛二字时,他向谁提出了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我‛看见‚煮书‛二字感到奇怪的心情) 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我指着横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会煮坏吗?‛

3.真奇怪呀!书不是用来读的吗,怎么可以‚煮‛呢?想不想弄明白,赶紧到第3自然段去找答案吧!(自由读第3自然段)

30 4.相机出示句子,并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学习句子: ‚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引导学生理解:

1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感受书籍丰富了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内心充实、富足。如:学生通过搜集名言警句,明白爷爷将读书比作‚煮书‛。又如:教师通过CAI补充资料,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食粮‛的理解。

2.食粮可以煮,那么作为精神食粮的书同样可以煮。 引导学生质疑: l.书怎样‚煮‛? 2.书‚煮‛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悄化吸收‛?

四、布置作业,质疑小结

聪明的同学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解决问题呢!想知道书怎样‚煮‛才能方便‚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吗?请同学们课下查找有关名人读书的趣文逸事,搜集名人读书的好方法,用自己的话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读词卡)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书是人类重要的精神食

31 粮,食粮可以煮,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同样可以‚煮‛!那么,‚煮‛精神食粮和煮普通食粮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书要‚煮‛到什么程度才方便‚消化吸收‛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煮书》这篇课文!

二、品读赏析,突破难点

1.面对疑惑不解的‚我‛,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4--6自然段,把爷爷说的话多读两遍,说说读后你都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试着在相关的文字旁边写一写。

2.听了爷爷的话,你们都明白了什么呢?刚才我看见好多同学都能边读边做旁批,这是一种好的读书习惯。把你们的读书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吧! 3集体交流,逐步解疑。 煮书方法之一:品书 相机出示并学习词句:

1、杜甫小时佳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

A、语言训练点:用‚……非……不可‛说话,体会杜甫读书的决心之坚毅。

B、理解‚煮书‛就是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诵读品味。 2.得心应手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对比理解引中义的‚破‛和‚读熟读透‛在意义上的

32 等同。

B、对比理解‚下笔如有神‛和‚得心应手‛程度—亡的等同。

煮书方法之二:读书 相机出示并学习句子:

l.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位一番,多有意思呀! A、理解‚煮书‛是‚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 B、体会‚煮书‛使人心情愉悦,·煮书‛的过程是‚多么有意思呀‛! 2.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A、语言训练点:用‚不仅……而且……‛说话。 B、通过用·不仅……而且……‛说话,体会‚煮书‛的好处很多。

探究两种‚煮书‛方法:‚读书‛和‚品书‛之间的关系。 1.煮书离不开‚读书‛和‚品书‛。

2.读书是为了‚晶‛,细细的‚品‛后是为了更好地‚读‛,即读中品,品中悟,悟后再读,读出声音,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在声音、韵味、情感、意境中品味,这就是反复地读,不断地晶,即‚煮书‛了。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煮书‛的方法?(调动学生课前

33 准备,如:毛泽东、鲁迅、华罗庚等名人的读书方法。)

4、在爷爷和我们的共同帮助下,小作者终于明白了‚煮书‛的真正含义,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把我们的感受读出来!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集体回顾生字字音。

2.教师范写‚食‛字,强调:‚食‛字上方的‚人‛要写开阔一点,能包住下面的‚良‛。

3.学生自主观察其他生字,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4.学生描红并试写。

5.学生互评,教师指导、点评,同时强调双姿。

四、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不仅明白了‚煮书‛的真正含义,而且了解了许多读书、学习的好方法。那么,哪一种更适合你呢?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能在学习上做到事半功倍。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学习中都有‚煮书‛精神.及时补充精神食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5煮书 ‚读书‛、‚品书‛

我:奇怪——疑惑不解——豁然开朗

教学反思:

34

6、红马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l0字,会认9个字(其中1个为多音宇)。结合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l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

35 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文的第

2、3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

(1)请同学们自由读

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

36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全走路的椅子。‛

(4)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

(5)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6)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7)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的画真是画得好,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

(8)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点击CAI:

:有的,有的,有的。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37 (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讲得好。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 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画。

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相机出示下面老师的评语: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4)指导学牛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38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 (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

7、

10、12自然段,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

(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四、小结全文,作业练习

l我画小红马得了90分,大家真高兴。美术课上老师画得妙,讲得好,评得好,他把他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也深深爱着他。板书:爱心

2作业:①根据课后第三题冒号的提示,照样子,写两个含有冒号的句子。

②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板书设计

6红马的故事

老师画得妙 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

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老师讲得好 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老师评得好 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教学反思:

39

古诗诵读:鹿柴

学习目标:

1、

认识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主食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简介诗人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诗话书乐无不精通,诗画作品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王维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坠入空门,作品的风格也充满了空灵的色彩,后任因此称他为诗佛。

2、引出诗题

40 傍晚,王维来到鹿柴附近,在空旷的山林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只偶尔听得见山中回荡着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晖射入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映照在绿的青苔上。这空山的沉寂,这深林的幽暗,不禁勾起了诗人的寂寞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鹿柴》。(教师范读古诗)

二、

读古诗

1、

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

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的意思。

3、

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

指名、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1、

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学生讲古诗,相机指导朗读。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

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

3、

尝试背诵古诗。

4、

教师小结反衬法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用声音来表现寂静,用光亮来表现幽暗,往往比直接描写寂静、直接描写幽暗效果更好,你们可以将这一手法运用到写话中。

41 板书设计:

鹿柴 空山人语响寂静 深林返景幽暗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二)

教学目标

1.读10个和姓氏有关的多音字,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字在用作姓氏时的正确读音。

2.会认7个字,认读有关读书、思考、学习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丰富积累。

3.正确抄写、背诵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进一步体会读书、学习的方法。

4.学写便条,明确便条的格式、内容、形式、作用,正确地书写便条。

5大胆清楚地表达、展示自己的爱好。 6.能就‚我喜欢……‛这个话题练习写作。

7.搜集名言警句,制作小书签,丰富学生语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鉴赏能力。

42 教学重难点

1.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学会找联系、找方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体会读书学习的方法。

2.学习便条的写法,引导学生按正确格式书写便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大胆、清楚地展示自己的爱好,就‚它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在某一方面说具体。认真倾听,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回应,发表自己的看法。

4.习作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乐于表达,写真话、表真情。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来试试‛的前三题、‛探究与发现‛)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结束了,我们又来到了语文乐园(二)。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智慧爷爷家去做客。(cAI课件:智慧老爷爷家)

二、读一读

1.师:智慧爷爷家里真热闹,瞧,有好多小朋友在等我们,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打招呼) (cAI课件:很高兴认识你们,猜一猜我们姓什么?)

43 出示: 区仇单任谢 查燕华盖应

2.学生根据音节自由认读10个姓氏。 3.指名认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读准确了吗? 4.师:智慧爷爷请来的这10个小朋友,他们的姓有什么共同之处?(这10十字都是和姓氏有关的多音字) 师:这lo个字在作姓氏时怎样读,我们一定要记清楚,不然就会闹笑话的。

5.同座位互相读一读。

6.你还知道哪些和姓氏有关的多音字?

三、认一认,读一读

1.师:认识了这么多小朋友,真让我们高兴呀。我们一起去参观智慧老爷爷的藏书阁吧。

CAI课件:藏书阁的大门,上面书写着八个词语: 学海无涯尺有所短 学而不厌寸有所长 博览群书切磋琢磨 手不释卷豁然开朗

2.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指名分组认读词语,读正确。 3.你能找找这些词语间的联系,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些词语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4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但苦中有乐,所以,我们要学而不厌。

4同座位配合读词语如:学悔无涯——学而不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齐读词语。

课件智慧爷爷的话:你们真棒,真是一群聪慧的孩子!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课件:藏书阁的大门打开,小朋友们参观智慧爷爷的藏书。参观完智慧爷爷的藏书阁,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一说) 2.听,智慧爷爷送给大家三则名言,看谁能读好这些句子。点击出示三则名言: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钱泳)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3.学生白读自悟,感受句子的内容。

4.这三则名言告诉我们什么呢,联系实际说一说。 5.比一比看准背得快!学生背诵名句,同座位互背互查。 6.抄写名句,把字写正确美观,注意行款整齐。 7.作品展示。

五、探究与发现

45 课件:智慧爷爷的话:看看那位小朋友眼睛最亮,最会读书。点击出示例句。

1.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带点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本学期学过的成语还有哪些,出现在课文的哪些句子里。边找边读出成语,比一比谁找得快,谁找的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在小组内读、评、记。

3.全班交流。

4.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成语说话吗。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到智慧爷爷家做客,不仅认识了新朋友,还记住了不少词句,学到了好的读书方法,收获可真火呀!

六、课外延伸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请你搜集这样的句子,记载在你的收藏夹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写便条,综合性学习‚制作小书签‛)

一、激趣导入

星期天,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你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做完作业你想出去玩,可又怕父母回家后担心自己,怎么办呢?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看着他是用什么办法解

46 决问题的。

二、阅读短文,学写便条

1.学生自读短文,说一说短文的内容。想一想爸爸妈妈看到了小惠写的便条会想些什么? 2.还有什么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便条来解决问题? 3.看来学会正确地使用便条能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还能增进别人对自己的了解。那么便条怎样写呢?要写清楚什么呢? 4.学生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三,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便条

情境一:星期天,你一个人在家,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让你去学校参加‚六一‛文艺汇演的彩排,请你写一张便条给父母。

情境二:老师我第四节课要出去听课,想请数学包老师给你们放路队,请你们帮我写一张便条给包老师。

四、综合性学习:制作小书签

1.打开你的收藏夹,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你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谈谈你的体会。

2.出示几张精致的书签,请学生读上面的句子。 师:这是我用喜欢的名言做成的书签。既方便读书学习,又能时刻提醒自己。你们也来制作几张书签吧,发挥你的想像

47 力设计书签的外形,写上你最喜欢的名言,留给自己,也可以送给父母、老师、朋友……

3.学生动手制作小书签。

4.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以签会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我的爱好‛) 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手工制品,如千纸鹤、塑料花篮、易拉罐做成的桌椅等,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并作相应的介绍:瞧,平时空余时间老师喜欢折折纸、做做手工,它们漂亮吗?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在空余时间都喜欢做什么呢?(指名说) 2.师: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爱好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我们的爱好。(板书课题:我的爱好)

二、范例演示,学会交际

1.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伙伴乐乐、文文、兰兰也来到我们当中,参加我们的交流,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书中的对话。

3、师:文文、兰兰说了自己的爱好是画画,还告诉大家什么呢?引导学生弄清在介绍自己的爱好时,还要说清楚它给自己带来了那些乐趣。

48 4.师:义文、兰兰和乐乐他们说得真好,谁愿意演一演他们的对话? 5.指名三名学生上台表演对话。教师相机评价:交流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文明有礼,交谈时是否说清楚了,是否认真倾听,能否及时作出回应,作出评价。

6,再指名上台表演,学生评价。

三、互动交流。体验实践

1.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棒!说的同学说得清楚,听的同学听得认真,还能及时作出回应。赶快像他们耶杆向大家说说你的爱好吧!比一比谁说得最清楚,听得最认真,最有礼貌。(板书:说清楚听认真有礼貌) (1)同座位学生相互说,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参与学生交流。

(2)师:谁愿意和小伙伴一起上台表演。指名两组上台表演交际,师生共同评价。

2.师生互动,指导说具体

(1)师:哪位同学睡意和老师交1氘交流,我很想分享你的快乐!指名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教师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就‚你的爱好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在某—方面说具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引述评价,如:你说得真详细,XX给你带来了这么人的乐趣,难怪你会这么喜欢的,我都想去做—做了! (2)师生双向互动。学生评价,教师相机小结。

49 (板书:说具体) 3.师:在小组内与小伙伴们交流交流,注意把其中的乐趣说具体,让小伙伴们分享你的快乐。再推荐一位表现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对学生互动交际进行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完毕,推荐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发表白己的感想。

5.师:刚才这些同学说得真好,老师和其他的同学都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谢谢你们!同学们,你们对你的好朋友的爱好了解吗?快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吧! 学生下位自由活动交流。

四、总结评价,享受快乐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在交际中,大家表现得大方有礼貌,说的同学说得清楚详细,听的同学听得认真还能及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你们可以继续和老师、朋友、家人聊一聊自己的爱好,还可以把自己的爱好写下来。

第四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在一起交流了自己的爱好,同学们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集邮,有的喜欢弹奏乐器,有的喜

50

第二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暑假里的事》 习作指导:

1.分析题目: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但是它规定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暑假。暑假里发生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学游泳,夏令营,出门旅游,或者只是一件帮助别人却让自己十分自豪的小事,抑或是受到挫折让自己更加坚强„„

2.方法指导:一般写事的文章都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记叙。

喔师告诉你:

1.细节:写人记事的文章离不开人物细节的刻画,学过一二期的同学可以充分运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目光,声音,外貌等等方面的描写,二期的景物描写也可以运用在其中,还可以运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出人物的心情„„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暑假妈妈带我上培优,天气很热(太阳„„知了„„大树„„),妈妈在楼下等我(妈妈仰着头,眼睛一直盯着我出门的路口,眼中流露出„„额头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衣服也被汗湿了„„看到我出来了,妈妈喊了我一声,那声音在我听来,是那么动听,宛如一股清新的风。妈妈连忙递过来一瓶水„„)

2.结构:学过三四期的孩子可以运用冲突,明暗两种构篇来写。比如冲突结构可以这样写:暑假里我和爸爸因为看电视,抢频道发生了冲突,可以运用到五步升级法让冲突逐步加剧,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写得曲折,生动,丰富。

当然也可以用明暗结构来完成:暑假里的事,明线是爸爸带我去麦当劳吃东西,暗线是我看到麦当劳门口一个捡垃圾的老奶奶对孙女的疼爱,表现出爱是与金钱,物质等等无关的。只要真心付出,细心品味,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爱。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作文三期学到的开头结尾方法都可以加以运用。比如:声音开头,景物开头,开门见山„„自然结尾,抒情结尾,点明中心结尾„„

写作提纲:

暑假里的事(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1.景物描写:天气热(一期景物描写)。妈妈送我走在培优路上

2.我低头闷闷走在前面,回忆昨晚与妈妈的争执(二期回忆穿插,注意细节)。 3.到了培优处,妈妈叮嘱„„我没有理睬,留下妈妈呆呆地站在那。

4.上课时,我有点心不在焉,看着外面似火的骄阳,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一期心理描写)。直到老师点我发言„„

5.下课了,我出门就看到妈妈站在那里(一期细节描写,动,神,目刻画),我的眼眶„„、 6.回家的路上„„一丝凉风„„(二期借助景物表达心情:明白了妈妈对我的爱)

1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我喜欢》

习作指导:

1.分析题目: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里,大家交流了自己有什么爱好,以及从中得到那些乐趣。这次习作就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把这些写下来,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水平的到提高,而且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方法指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人喜欢收集邮票,标本,各种各样的橡皮;有人喜欢打篮球,羽毛球,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人喜欢饲养小动物„„

大家的业余生活是多彩多姿的,可以写的内容可多呢!你可以选择一项写下来!

老师告诉你:

1:确定写作思路:你喜欢的是什么?第一次接触有什么样的感受?

为什么喜欢呢?(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说明)

怎样喜欢,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文章中不管是写文体活动,还是描写小动物都需要把人物和动物的细节描写清楚。如:小猫的样子:圆圆的脑袋、明亮的如同宝石般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尖尖的耳朵、梅花般的脚印„„

3:学到三期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冲突结构,说明由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更具特色。如:小时候我很讨厌猫,被猫抓伤过——一次在乡下听到哥哥姐姐们说猫儿灵活地抓老鼠,看到猫儿在身边亲昵地蹭着,我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从中懂得了不要武断地下结论,要通过深入的了解再来下判断。

写作提纲: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事物或动物,表达情感)

1.开头扣题:我喜欢的是什么。(对比手法)有人喜欢„„有人喜欢„„而我喜欢„„ 2.它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动物,注意外形的细节描写)。

3.通过一件事说明我喜欢它的原因。在我悲伤难过时它陪伴着我(动作、神态),仿佛是在安慰着我,让我的心情顿时变得开朗了起来„„

4.结尾总结我的感受,表达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或从中的收获。

2

优秀习作欣赏:

我喜欢的动物——猫

有人喜欢可爱的小狗、有人喜欢会学人说话的八哥、有人喜欢白如雪的白鹅,有人还喜欢美丽的小金龟,我却喜欢捉鼠能手——小花猫。

奶奶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它长着灰灰的身体,又尖又长的牙齿,十分惹人喜爱。这只小猫非常喜欢吃鱼,我一有钱,就跑到街上买二三条小鱼,我总会给小猫一块一块的让它吃,它每次吃完小鱼后,总是会摇摇尾巴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好像在跟我道谢似的。

这只小猫非常尽职,每当仓库一有老鼠,他总会用自己的本领将小老鼠成功抓获,小猫一抓获老鼠就会兴冲冲的跑到我的面前,喵喵喵!喵喵喵!一直叫个不停,好像骄傲的说:“哈哈!我又抓到了一只老鼠,小主人怎么奖励我呀!”这时,我就会拿出几条小鱼放到它面前,让它去品尝。

我希望奶奶家的这只小猫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做一只真正的捕鼠能手。

我喜欢的小花猫

要说起我最爱的动物,那可真是太多太多了,如:小狗、小松鼠、小鸟、八哥、小老鼠„„但要说最爱的动物,那就要数我的朋友---小花猫咪咪了。

小猫咪咪长着短短的耳朵,敏捷的如蓝宝石般的双眼,嗅觉力特别强的鼻子和一张小巧的嘴巴。因为它长得漂亮,特别爱臭美,因此我特别喜欢它。

小猫咪咪还很贪玩。记得去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妈妈带小猫咪咪出来溜圈。我和妈妈又说有笑,根本没有注意到小猫,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回到家,我们才发现,小猫咪咪不见了。我和妈妈找了半个晚上,也没有找到。直到第二天早上,小猫就跑回了家。早上起来我对妈妈说:“看来古人说的“狗记千,猫记万,小鸡也记二里半”这句话还真灵啊!这又是我喜欢它的超强记忆力的一点。

小猫咪咪还是个小馋猫呢!它喜欢吃鱼片,干馍„„听见“吱吱吱„„”的声音把我吵醒了。起来一看,原来咪咪在偷吃干馍呢!把我给吓了一跳,还让我以为是小偷来了呢!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家的小猫咪咪吗?如果喜欢的话,就与它交个朋友吧!

3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习作题目:我去过的地方 习作指导:

1. 首先我们根据题目来分析,这个题目当中有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个习作题目的关键词是------地方,通过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这篇文章是以写游记或以写景为主的文章。

2. 在脑海中回忆一下,哪些地方让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呢?这些地方有哪些景色令你难忘的?这些景美在哪里?由这些景你想到了哪些人?

3.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声音开头,开门见山,景物,地点,时间„„)、中间(从景物的形、声、色、味四个方面入手,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结尾(抒情,首尾呼应等等)。 老师告诉你:

1. 此篇文章可以运用到阳光喔作文二期的借助景物抒发感情,有景-人-抒情。也可以运用到阳光喔作文四期的散文结构。

2. 在写景物的同时,可以注意人物的人心活动,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会想到什么呢? 3. 景物描写好,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习作提纲: 我去过的地方 1. 开头

①“哇,好美啊,妈妈快来看。”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终于登上了庐山顶上„„ ②十一假期,终于和家人一起来到了黄鹤楼„„

2. 大概介绍这里的景物。(放远望去,你看那~那~那~„„)

3. 我的眼球被一个地方所吸引,你看(重点段落,详细描叙这个景物,和作者内心的心情) 4. 结尾

①景物结尾:夕阳照在了我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笑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4

优秀习作欣赏:

我去过的地方

今天早上,我打开了电脑,随意地翻了翻我在宜昌照的相片,看着看着我的思绪也随着相片飞进了绿色的宜昌。

我的心似乎飞在绿树相间的人行道上;飞到宽阔的宜昌长江大桥上;飞在磨基山的山路上,飞到了山顶。还记得那天我和妈妈步行在磨基山的山路上,就好像爬着天梯一样艰难而又刺激,经过努力我们终于爬上了宜昌最高的山。我不经意地朝山下一望,忽然一阵眩晕,真高啊!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尽情地呼吸,夹杂着草和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睁开眼睛放眼望去,整个宜昌城尽收眼底。宜昌真美啊!矗立的大厦,奔腾的汽车像是绿色地毯上的花点,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江像是绿色地毯的镶边。磨基山像是一位山神守护着宜昌,它又是一个瞭望台,把美丽的宜昌一览无余。 这就是我回忆中的绿色的、令人神往的宜昌。那里的一草一木、景一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去过的地方

"五一"的时候,我们全家乘车到八分山去游玩。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八分山脚下,仰望天空,天空很蓝很蓝,白云在悠闲地散步。放眼望去,只见八分山像一条绿色的巨龙腾空而起,连绵的群山像绿色的屏障包围着它。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我们就开始爬山。林中很安静,偶尔传来小鸟清脆欢快的歌声。路上有许多光滑的石头,石头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还不时有几只恐怖的小虫爬来爬去,令我感到很害怕。最后我们终于来到山顶,只见一座雄伟的大雄宝殿矗立在山顶,向山下望去,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这碧绿的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面。

八分山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信,你也去玩一玩吧!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习作题目:听来的故事 习作指导:

5

1.我们必须明确本单元的这个作文题的写作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它训练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听来的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具体。

2.在写作文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回忆你听过的故事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确定写作的内容;接着将这个故事自己讲一遍给爸爸妈妈或者小朋友听;再来写;最后别忘了写完后,读一读,学会修改。如果实在想不起故事来了,也可请家长帮忙,给你讲一个,先听,再自己讲,最后来写、读、修改。 3.一定要记得:听清楚故事讲的是谁?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 4.写这篇文章最常见的可以分三个部分来写:开头、中间(故事讲了谁,怎样发生的,最有意思的地方,结果)、结尾。 老师告诉你:

1.开头、结尾:好的开头、结尾能让文章增色不少。这篇习作,最常用的开头方式是总写开头,如: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xxxxx》。聪明的你也可以用些新颖别致的开头方式,如三期中学到的:引用、白描、声音、悬念等开头方式,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结尾的方法可以是照应开头,并适当的点明中心,如:就是这个听来的故事让我总也忘不了,它让我知道:xxxxxx。也可以抒情结尾等。这里强调一下,别忘了在结尾告诉读者,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感受到的道理。

2.语言:最基本的是要完整通顺。但是中间写故事的部分,千万不能照着故事书来抄哦!一定要是自己听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故事来的。但是在听和写的过程中,记得有意识的用上一二期的细节描写的知识,如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声音、目光、心理等描写都可以大胆的运用进去。这样才能让文章语言更生动、具体。别忘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分好段哦!千万别写成全文3个自然段了。 3.详略:讲好故事、写好故事都要注意安排好详略,这也是在三期学到的重点内容。想一想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哪部分,或者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给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写细节,展开写。

习作提纲: 1. 开头:

①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xxxxx》。

②有一个故事,只要一想到它,我就会告诉自己要XXXXXX,你看它多神奇啊!这是妈妈讲给我听的,你也想听吗?故事是这样的: 2. 故事发生的原因。

3. 人物的表现,做了什么,发生的过程。 4. 结果。 5. 结尾:

①就是这个听来的故事让我总也忘不了,它让我知道:xxx 6

②从这个听来的故事中,我认识了XXXXX,我也要做个像故事中受人尊xxx。敬的人,向他学习。

优秀习作欣赏:

听来的故事

我经过的事不多,听过故事却不少。然而将使我终身受用的是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的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盘,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面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

雄日抽噎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子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你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 ?”孩子们问国王。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他们种下的是另外的种子。

正是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诚信不仅是美德,更是一种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机遇!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讲解

日记

习作指导:

7

1.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日记。就是要写对生活的感受 。

日记,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呢?什么都可以写。一天的生活中,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都可以写进日记。日记的内容,没有时间、地点、大小、远近的限制。 2.日记里究竟应该写什么呢?

写你在生活中最有感受的东西。在这里,关键是“有感受”三个字。一天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使你得到某种认识、引起某种思考或受到某种启发的东西,这些就是有感受的东西,应该把它写进日记中来;相反,没有使你得到某种认识、思考和启发的东西,也就是没有感受的东西,就不应该把它写进日记中来。

老师告诉你:

1.首先确定你要写哪一类的日记,除了记事的,还可以写观察日记。可以采取记叙的写作方式。 2.其次要怎样写好日记

写日记,即便是一行字,也是在写文章。要想写日记,就必须得从一天的生活中寻找日记的素材,但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大多是日常的反复,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素材,这就需要一定的观察力。所以说,写日记也是在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日记的内容

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无所不包。选材也很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4.要弄清日记的格式要求

日记的第一行,要写清年、月、日,还要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晴、阴、雨、雪、风等)。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有选择地记。每天发生的许多事,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记入日记,选记自己认为最重要、最值得记的事就可以了。

必须真实。事情必须是亲身经历的,感想必须是真情实感,要实事求是。

日记最好是当天的,不要补记。 5.写日记的具体方法:

*仔细观察

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要想写得详细、具体、完整,需要花时间仔细地观察。比如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从几个方面着笔,①玩具怎么来的 ②它的外表是什么样的 ③这个玩具怎么玩 ④平时总是和谁一起玩 ⑤你是否喜欢它,为什么。这样就能把一个物品写得很详细、很明白。日记材料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不注意观察,也会视而不见。因此,平时要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所做的。这里可以运用到一期学的知识,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

8

*从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少,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情。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不外乎是上课、写作业、课间娱乐等等,可是,当你学到了新知识,答对了一道题,学会了一种新玩法,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定会很激动、很兴奋,在脑海里一定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些不正是非常精彩的日记材料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日记。

*剪贴

将报刊上的文章或图片、自己喜爱的邮票、照片等贴在日记本上,在旁边写上说明或感想,这种作法有助于提高写日记的兴趣。

*写兴趣和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喜欢弹琴、跳舞,有的喜欢打球、看书,有的喜欢旅游、饲养小动物„„写喜欢的东西和喜欢做的事就不愁日记没有内容了。 *摘录

如果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记的,就把学习中看到或读到的名人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物、写景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等摘录下来,以备今后写作文而用。

*写心得

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等等一些进步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另外,在读书之后,还可以写写读书心得。 写作提纲: (1)观察日记 例如泡豆子:

1.交代时间开头,为什么泡豆子。第一天,豆子的外观什么样,还可以写写心理的活动。

2.后面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进,细致观察豆子发生的细微变化,要写出细节,观察要仔细,还可以加上修辞手法,和心里的活动。

3.最后一篇,加上结尾,对这次的是有什么收获。心情怎样,都可以写。 (2)记事日记:

开头交代事件的起因,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描述事件的经过。注意细节的刻画,声音,景色,心里,人物的神态,外貌都要写细致。 结尾写对这件事的看法。

9

优作赏析:

观察日记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泡豆子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泡豆子。妈妈往盆里装了一些水,然后把豆子放进去。我看着那些黄豆,心想:黄豆不需要土,会不会死呢?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妓妈说:“傻孩子,黄豆本身就能制造养料。只要有充足的水份和阳光就能发芽。”我听了,心想:这个迷终于解开了。

2008年9月16日 星期六 天气:晴

黄豆变大了

今天,我吃完饭,继续观察我的黄豆。我发现黄豆都变大了,长胖了。体积足足比刚泡的时候大了一倍多,我赶紧叫妈妈来看。妈妈看了看说:“只要掉皮了,就能发芽了。”说完,妈妈就把水给倒了,又换了一盆新水。

2008所9月17日 星期天 天气 :晴

有一部分的豆子掉皮了

我吃完晚饭,又来观察我的黄豆。我走进厨房,心里想着豆子会变成什么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仔细观察着水中的黄豆。我发现有一部分豆子掉了一层皮,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妈妈说过,豆子掉完皮之后就会发芽。于是,我给豆子换了一盆新水。

2008年9月18日 星期一 天气:晴

豆子变臭了

晚饭后,我观察黄豆的情况。我看见黄豆都已掉完皮了,心想:豆子明天就能发芽了。突然,我闻到了一股臭臭的味道,仔细寻找,发现是豆子的味道。我急忙叫来妈妈,妈妈说:“傻孩子,豆子开始掉皮的时候,就不能全部泡在水里了,应该把水倒掉,用湿毛由盖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用湿毛由给豆子盖上,它们怕冷么?”妈妈笑着回答我的问题:“不是怕冷!而是要保证足够的湿度。”啊,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二 天气:晴

黄豆发芽了

吃过午饭,又仔细观察我那些胖胖的豆子。我心想:今天夹子肯定发芽了,都好几天了!我拿起毛由认真的观察着,果然,有好些豆子长出了白色的小嫩芽,就那么小小的一点点。摸一摸,湿湿的滑滑的像是刚出生的小鸡的脑袋。软绵绵的摸上去非常舒服。我心里高兴极了。

2008年9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10

黄豆芽有点变绿了

今天,我又仔细的观察黄豆芽,发现黄豆芽有点变绿了。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观察的还算仔细,可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绿”。到现在,我还没有弄明白黄豆芽为什么会变绿?

2008年9月2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知道豆芽变绿的答案了

吃过晚饭,我继续观察黄豆芽。我发现黄豆芽全都变绿了,并且在芽尖上长出了细细的根。我的爸爸告诉我:随着生长,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在阳光的照射下,稚嫩的胚芽依靠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会产生叶绿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我知道了,为什么约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绿色的,是在合成养分。就像人们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维生素一样。

全日食观察日记

2009年7月22日

星期六

天气

就在七月二十二日,我们可以看到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壮观的日全食„„”听着小记者庄宇炜为大家播报的新闻,我十分兴奋,想: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日全食哎!人在一生中也不一定能见到一回,我真幸运!

回到家后,我一直想着七月二十二日的那一场日全食,于是对妈妈提起了这件事。妈妈笑了笑,对我说:“雯雯,我早就知道了,我们医院里还特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两张X光片来观察日全食呢!”听了妈妈这么一说,我倒真想起来了,我还没做准备工作呢!需要准备些什么呢?查过资料之后,我精心准备了太阳镜一副(X光片改造的)、太阳帽一顶、照相机一个„„为了看日全食,我做了周全的准备。

到了前一天晚上,我陪着妈妈去逛街,忽然隐隐约约望见天空中有一道亮光一闪而过。我揉了揉眼睛,睁大眼睛望向天空,又看到一道亮光闪过。那亮光该不会是闪电吧?如果真是闪电,那明天„„呸呸呸,乌鸦嘴!应该大概不会吧!虽然我这么想,但心底还是生出几分担心。

今天上午,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日全食的来临。可外面天阴沉沉的,难道真的要下雨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我始终没有等到我所期盼的艳阳天,等来的却是天空露出狰狞面目的脸。一场我早有预感的雨下了起来。我在阳台上一边叹气,一边接下几滴黄豆大的雨点。那冰凉的感觉从手心一直蔓延到我的心中。顿时,好像有人从我的头顶倒了盆凉水下来,让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可是,我还是心存侥幸,想:或许只是阵雨,老天爷不会真的这么无情吧?事实证明,我错了,大错特错!日全食伴随着倾盆大雨到来了,但是我根本看不见日全食的全过程,也看不见太阳的位置,更别说有什么奇妙的景象了。我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在漫长的黑暗中被浇熄了。日全食结束了,那和我作对的雨也停了,我无语地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连连叹气。唉,这该死的雨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日全食的时候来呀!

虽然这次我没有在现场看到日全食,但我从这件事中明白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给予太高的期望,当你保持一颗平常心时,才能笑着面对任何事情,否则,期望过高,失望就会加倍。

11

习作指导:1 2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讲解《可爱的小猫》

1.分析题目!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是描写小动物的。文章的题眼是--------可爱。如何写出小猫的可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2.充分想象,发挥想象,抓住小猫的特点,突出小猫的可爱。 3.追忆生活中观察到小猫的点点小事,选取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写。 4.灵活运用课本中描写小猫的词

语。

老师告诉你: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和口语交际课,展开我喜欢的小动物的想象和描写。先回忆和收集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小猫的特点和材料,然后确定写的内容,丰富素材。

1、写一些生活中可爱的小猫。

你们的家中养过猫吗?没养过猫的同学见过猫吗?生活中小猫什么样子的进行描写。

2、写一写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猫,哪些地方最可爱

为什么喜欢。写出小猫最可爱的地方,

3、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

同学们自由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写一些动态的猫的样子。

4、夸一夸,你最喜欢的小猫的特征。

联系生活,抒发真情选取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写

5、一期作文里面系统学习的细节的描写,在这篇文章中,要重点写好,选取的事例中对于小猫细节的描写,例如小猫的动作,样子等,还可把小猫当做人来写,写出小猫的神态,甚至心理,文章会更加生动。

写作提纲:

1.回忆开头:那年暑假,爸爸拿回一个小箱子,我很好奇,打开一开,有一只可爱的小猫眯!(样子的描写)

2.我很喜欢这只小猫。平时她总是······,非常可爱!有时······有时·······(简单写一些最喜欢小猫特征)

3有一次······。选取一两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一些,注意对小猫的细节刻画。 4.结尾:我最喜欢这只可爱的小猫了!(点题,情感上扬)

优秀习作赏析:

可爱的小猫

记得那一天,在我家门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咪。这只小猫有着摸上去十分舒服的绒毛。它的绒毛是黑蓝相间的,一双像珍珠般的眼睛嵌在脸上;樱桃般的小的嘴巴在那又小又好玩的鼻子下面.

一次,我拿出了一个小球,在球上面拴上绳子。等小猫出来,它看见了,连忙向球扑上去。可是它怎么扑也扑不到。于是我就把绳子往上拉了一下。小猫更扑不着了。它急了,使劲地一蹦,终于,它扑着球了。而我却被它吓了一跳。

13

一天,不知道哪里跑来了一只老鼠,把他们家搞得鸡犬不宁。一会儿,要不是食物被这只可恶的老鼠吃了,要不就是碗筷被老鼠摔破了......

这可把可爱的小猫惊醒了,小猫左蹦右跳的,好象十分生气。这一次它发威了。

两下就把可恶的老鼠吃了。可是,邻居家已是乱七八糟了。小猫真勇猛啊!

啊!这只小猫既可爱、又勇猛,可真逗人喜爱呀!

可爱的小猫

春日里,阳光明媚,小鸟唧唧喳喳,小猫欢欢却在一个小木箱上睡觉,睡得可香了,瞧!他用尾巴围住自己的身体,把四肢蜷缩成一团,脑袋埋在身体里,甚至还大起“呼噜”。小狗莉莉本来要找欢欢一起玩皮球,看见他在睡大觉,咕哝一句“大懒虫”,只得自己拿出小皮球,不停地用脚拨动着球,绕着欢欢睡觉的小木箱追来追去,玩得开心的时候还会“汪、汪”地叫两声。这景象多美呀!绿绿的草丛、明媚的阳光,还有暖暖的风,再加上爱睡觉的欢欢和爱动的小狗,使得这个地方生机盎然。

莉莉独自玩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趣,拿起小皮球走了。这时,欢欢醒了。只见他“喵、喵”地叫了两声,伸了伸懒腰,轻手轻脚地跳下箱子,来到水龙头前,懒洋洋地举起前爪,拧开水龙头,把脑袋凑过去,张开嘴,伸出舌头,津津有味地喝了个够。

现在,欢欢睡饱了、喝足了,该尽情地玩一玩了,玩点什么呢?对了,去动物公园捕蝴蝶吧!欢欢一溜小跑,到了动物公园。这里的草丛非常茂盛,绿油油的一片;树是参天大树,又粗又高。树上的小鸟热情好客,欢快地叫了起来,好似在说:“祝你在动物公园里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突然,一只蝴蝶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飞到了他的尾巴上面:“你来抓我呀,嘻嘻,抓不到,抓不到!”“谁说我抓不到你?!”欢欢不服气。蝴蝶一直绕着欢欢的尾巴飞舞,欢欢也就围着自己的尾巴追了半天,追得欢欢头晕眼花。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日落西山了。欢欢向蝴蝶告别:“我要回家了,咱们明天再玩吧!”“好吧,明天见!”蝴蝶说。

在回家的路上,欢欢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她一边摸着肚子,一边想:玩上吃什么呢?这时,他正好路过一口大池塘,灵机一动:“对了,我可以钓鱼吃呀!”欢欢飞快地跑回家,拿起心爱的鱼具去池塘边钓鱼。他撒下鱼饵,放下鱼钩,坐在池塘边,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过了一会儿,鱼杆猛地往下一沉,欢欢看了一喜,鱼儿已经咬钩了。他使劲儿地把鱼杆往上一拉,果然一条又肥又大的鱼挂在鱼钩上。不一会儿,欢欢已经钓了八条鱼,足够他吃得饱饱的啦。欢欢把鱼放进水桶,看着自己的晚餐,还没想好怎么吃,就已经谗得口水直流。

欢欢得意洋洋地扛着鱼具,带着胜利品,嘴里吹着口哨,踏着欢快地步伐,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祝你有个好梦!可爱的小猫。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讲解

《我们的运动会》

一、审题

14

“我们的”三个字限定了写身边发生的事情,而且突出的是一个集体,“我”参与其中。

二、构思:

1.了解运动会的精神:顽强拼搏、集体团结„„明确文章的中心

2.学校运动会的场面同学们并陌生,先罗列出记忆深刻、有特色或者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接力赛、跳高„„)挑选一项详写,其他略写。

3.我所观察到的同学们、老师们的动作、神态、语言、肖像,以及天气、景物,都可以成为文章中的描写细节。

4.我作为参与者,自己的感受要写出来,可以作为全篇的总结。

三、优秀写作赏析:

《我们的运动会》

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脸上带着童趣的笑脸,快乐地来到操场,以年级为单位整齐地围坐在操场旁,静静地等待运动会的召开。在无边的天际,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金色的太阳此时躲在云层里,仿佛像一位羞涩的淑女,温柔而矜持,不愿露出其峥嵘。凉爽的秋风不时地习习吹拂着我们的颜面,运动会的召开,让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秋风的凉意,此时,我们的心情随着运动会的开始而兴奋。

运动会开始,首先是运动员入场。运动员穿着整洁的服装,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他们迈着有力而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步入会场„„

文艺表演中,我班女生代表年级表演了生动活泼的哑铃操,她们熟练的技巧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全校师生阵阵的掌声。

运动会开始后,运动员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地活跃在运动场上。比赛开始,有跳远、举哑铃、百米短跑等比赛。但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项目是接力赛。我班选派了多名男、女生参加比赛,接力赛开始后,第一棒运动员做好了起跑准备,此时,场外一片吵杂的声音,随着老师一声“预备„„”口令的开始变得肃静,当发令枪声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奔跑。交棒,接棒,大家你追我赶,个个争先恐后,不甘示弱。

场外的拉拉队员,仿佛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着清脆的枪声响起,场外一片欢腾,有的同学踮起脚来站在台阶上张望,有的同学挥舞着外套助威,有的则敲打着矿泉水瓶造势,大家激动地为场内运动员呐喊:“加油,加油!”那喊声如雷鸣、如惊涛,传入了云霄„„

经过大家不懈地努力,我班在比赛中取得了年级组第三名。这次比赛,我班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欢乐的运动会使我们集体紧紧的凝结在一起。我发现,原来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收获的是无比的快乐。

欢乐的运动会,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依然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地回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讲解

《假如风有颜色》

习作指导:

15

1.仔细审题,根据“假如”两个字,判断作文可为想象类作文。

2.思考风的去处,风可以吹到哪儿。再思考,那些地方需要什么色彩。

老师告诉你:

1.首先进行文学思维拓展,一阵有颜色的风刮了起来,它想刮到哪里,去做什么呢?

例如:绿色的风吹到了沙漠,让沙漠顿时生出了绿色的嫩芽„„

金色的风吹到了稻田,让稻穗成熟,农民伯伯笑开花„„

蓝色的风吹到了天空,将灰尘洗刷,让天空更蓝„„

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使命,那么不论哪种颜色的风,展开想象,就成了一阵神奇的风,加上故事情节,就是一篇童话故事了。

2.文章的开头可以具有新意,用声音开头,用景物开头都可以。

3.一篇文章中,可以写同一种颜色的风做的事情,也可以写许多不同颜色的风做的不同事情。如果选择后者,那么注意色彩效果的顺序。例如按照春夏秋冬时间的顺序安排绿、红、金、白,四种颜色的风;或者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

4.风的颜色是用我们的思维涂上的,因此是有意义的,那么文章的结尾处,一定要总结点题式的写出风拥有颜色的意义。例如:五颜六色的风让生活更美好,让人们更快乐„„

写作例文:

假如风有颜色

假如风有颜色,我想它是白色的。一场血腥大战就要开始了,白色的风一吹,把战士们的心灵变得洁白,让战士们向往光明和平,从此化敌为友。

白色的风在街上走着,看见一片黑乎乎的城市没有一点灯光,白色的风把城市变得灯火明亮。 白色的风在天空中飞舞着,看见小朋友玩得很高兴。突然,一朵黑云吹来,“要下雨了,快回家吧!”可小朋友还没有玩够呢。白色的风真是天空中“及时雨”宋江呀!一吹,把黑云吹成白云,小朋友又可以继续玩了。

白色的风走到贫困山区,有些家庭就连“高露洁”都买不起。白色的风一吹,小朋友和大人的牙齿马上变白了,不用买牙膏刷牙了。

白色的风进入了童话世界里,正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将要被无常鬼带到地下刑场时。白色的风吹来了,把无常鬼的心灵吹白了,无常鬼同情小女孩了,把小女孩放到一个富人家抚养了,小女孩又有新的生活了。

白色的风用处真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大家都同意我给它“及时雨”宋江的名号吧!

假如风有颜色

今天,风孩子穿上了一件黑色的斗篷。他很高兴,决定出去走走。

16

他来到集市上,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在给一位青年擦皮鞋。刚要挤鞋油,可鞋油用完了。小女孩急切地小声说:“怎么办?鞋油没了,如果这个先生走了,我就交不了学费了„„”风孩子听了,心里很难过,就用自己的黑斗篷往那皮鞋上一挥。立刻,皮鞋就像刚擦过一样,黑亮黑亮的。青年男子先是一楞,随即脸上绽开了笑容。他从口袋里掏出了10元钱,递给小女孩:“给你!我还从没见过把鞋擦得这么亮呢!”说完,便欢天喜地地走了。再说小女孩,激动地叫了起来:“太好了!我今天赚回了双倍的价钱,照这样下去,我一个星期就能交得起学费了„„”风孩子看见了,心里真为那个小女孩高兴。

风孩子又继续溜达着,看见不远处围着

五、六个人,便好奇地跑过去。从他们的对话中,风孩子知道了事情的原由:早上,一个小男孩和他心爱的狗走在路上,他手里端着一杯牛奶。忽然,小狗一下子趴在了小男孩的身上。牛奶被打翻了,一大块白色的奶迹,染在了小男孩漂亮的、崭新的黑礼服上。小男孩怕妈妈打他,哭了„„

风孩子很想帮助那个小男孩,可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听见旁边有人说:“哎!多可惜呀!谁能使他身上的奶渍消失呢?除非有人能让他的西服变成黑色„„”

风孩子听了这话,受到了启发,把黑斗篷一挥。那块奶渍在一点点地消失,最后完全看不见了。小男孩发现了,立即破涕为笑,在人群中欢快地跑着、跳着!风孩子又笑了,他继续向前跑去,做了许多许多的好事。

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风孩子心想:今天我做了很多好事,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很高兴。以后,我还要多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做一个好孩子。

假如风有颜色

假如风有颜色,我希望它是白色的。因为它可以让冬天的雪下得更大,小朋友们就可以在雪地里又蹦又跳,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玩耍。

我希望风是金黄色的。因为如果它是金黄色的话,黄风一吹,稻谷很快就会丰收,农民从此过上一种美好的生活。

假如风是黑色的。他看见一群小男孩在沙漠中旅行。走到半路上,他们感觉很闷热。于是黑色的风就飞到他们的身旁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小男孩们说:“真是太热了,希望能下点雨呀,求老天爷啦!”于是,黑风爷爷觉得应该帮助他们,所以就飞到天上,叫云婆婆变成乌云吧!可云婆婆不答应。黑风生气了!一吹,云婆婆马上变成了乌云,于是就下雨了。其中一个小男孩看见雨下起来了,马上脱光衣服,跳到水池中痛痛快快地洗澡。他还说:“好久没有这样痛快了!”而且,他还哼歌:“左搓搓,右搓搓,屁股搓搓,脖子搓搓。”黑风爷爷忍不住笑了起来。

忽然黑风在一瞬间消失了,而孩子们再也忘不了他们的友情。

17

啊,有颜色的风带给人们多少幸福啊!

假如风有颜色

假如风有颜色,我就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白色的风旅行》。

白色的风去旅行。它来到武汉,看了看长江里的水。水黑乎乎的,心想:这水太脏了,如果有人在这里舀水喝,肯定会生病。于是它一吹,江水变成了牛奶。有个小孩看到了,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看到白色的风把江水吹成了牛奶。”妈妈说:“我不信。”小孩把妈妈拉到江边,妈妈看见了,她打电话告诉了她的老公。小孩的爸爸开车来了。他打了110。警察来了,他用杯子舀了一点牛奶,喝了一点点,他说:“这牛奶可以喝。”说完,开着警车回警察局了。沿江两岸的人们知道后,纷纷到这里来喝牛奶。

白色的风继续旅行。它走啊,走啊„„它来到了我开的眼镜店,看见我这里都是墨镜,可是顾客喜欢白色的眼镜,怎么办呢?白色的风轻轻一吹,眼镜店里的墨镜都变成了白色的眼镜。顾客拿着自己喜欢的眼镜到我这里来付钱。我对白色的风说:“谢谢!”白色的风说了声:“不用谢”就离开了。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

白色的风来到了一个经常下雨的城市。它鼓起腮帮子使劲一吹,乌云立刻变成了白云。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白色的风回到自己的家,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其它颜色的风。并记在了它心爱的本子上。

假如风有颜色

你们知道风有颜色吗?想知道吗?如果想知道风有颜色的话,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从前有个黑人小朋友来到中国,可是他的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都上班去了,连个打电话给他的时间也没有。没有时间陪他玩,他只好孤零零的坐在家里,又寂寞又孤单,又没有人陪他玩,正在他发愁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有中国孩子的嬉戏玩耍声,他高兴极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冲出家门,去跟那些中国孩子玩,黑人小朋友见到他们说:“你们好!我能和你们玩吗?”中国孩子见了说:“你这个丑东西,丑八怪,谁懒得跟你玩呀!”黑人小朋友听了中国孩子的话,又伤心又难过,跑到家里哭了起来,正在他难过的时候,听到窗外传来了呼呼呼的声音,他把头伸向窗口一看,原来是黑风先生。

黑风先生看到黑人小朋友在哭,连忙问:“怎么了?”黑人小朋友说:“中国孩子嫌我黑,又嫌我丑。”黑风先生一听,来气了,他跟黑人小朋友说:“等夜晚到了,我也把他们变成黑人。”

时间很快地过去了,静悄悄的夜晚来临了,黑风先生悄悄地来到每个中国孩子的家里,深吸一口气,吹出来,中国孩子的脸在一瞬间变黑了。

第二天早上,中国孩子起床了,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都变黑了,黑人小朋友走到路上看见中国孩子的样子,忍不住悄悄地笑了起来,心里暗暗地想:我看你们还瞧不起谁。

过了几天,中国孩子来到黑人小朋友的家里,跟他赔礼道歉,跟他玩,以后中国孩子不再瞧不起黑人了,从此他们和好了,和好的精神感动了天神,于是中国孩子的脸也变白了,黑人小朋友和中国孩子都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18

第三篇:鄂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计划

三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近来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程较多,时间较紧,学生基础不太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较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的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及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显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题意,考试作文不下笔的现象。且后进生较多,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二、复习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本册教材中所学的生字及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词语:掌握所学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正确填写量词。

4、句子:

(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5)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 “被”字句。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6)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会按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5、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清楚,有礼貌。

6、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7、习作:

(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2)会按格式要求写“留言条”和“请假条”。

三、复习时间:

1月10日—1月25日

四、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作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

五、复习内容:

1. 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 以课文为本,读读背背优美句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 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 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诗句、格言警句等。

5. 能把身边熟悉的人与事写下来,能自编简单的童话故事,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等,在写坐中熟练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

六、复习类型:

1. 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2. 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词语练习。

4. 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 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 看图写话;简单的写人、叙事、写景、编童话等;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7. 查字典练习。

七、复习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

3、阅读训练。

4、习作练习。

八、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九、复习时间

第19周复习1——4单元

第20周复习5——8单元

第21周综合复习

第四篇:鄂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

第一课时

课题:美妙的琴声

教学目的:

1、学习即可斯洛伐克的歌曲《美妙的琴声》,通过了解音乐家德沃夏克的生平,加强学生在歌曲表现中的感性体验。

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及X.X的节奏型,使学生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事迹及歌曲的写作背景。

二、播放歌曲《美妙的琴声》

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

三、引导学生朗读歌词

四、教唱歌曲《美妙的琴声》

五、学生练习演唱

师引导学生进行“渐强、渐弱”等表情处理

六、小练习:见书

第二课时

课题:《楚商》

教学目标:

欣赏《楚商》,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国宝级的乐器——编钟,领略编钟音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编钟音乐了解中华民族的一段重要历史。

教具:音乐磁带、编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编钟音乐《楚商》

1、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片、播放编钟音乐

2、介绍编钟及编钟音乐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所以曲名叫作《楚商》。稍慢的速度、松弛的节奏使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乐曲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3、欣赏乐曲《楚商》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旱天雷》

教学目的:

欣赏《旱天雷》,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民族乐器——高胡的演奏特色以及用

音乐表现人们欢乐心情时的方式。

教具: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广东音乐《旱天雷》

1、介绍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2、介绍高胡: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胡高纯五度或纯四度,即定弦为a(1)、e(2)或g(1)、d(2)。常用音域为a1(g1)至b3(a3)音,b3(a3)以上的音,发音紧张、尖锐,不宜多用。在常用音域范围,其音色明朗、清澈,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

3、欣赏乐曲《旱天雷》,说一说乐曲是怎样表现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的欢乐情景的。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音乐游戏《火车咔咔咔》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火车的节奏。

2、在节奏游戏中学习轮奏的知识,用口琴演奏教材中的“轮奏练习曲”。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火车的运行节奏

二、游戏:

播放乐曲,学生和着节奏模仿火车的汽笛鸣叫声和开动的声音

三、学习轮奏的音乐知识:

看图,读出书上画的图谱,每一小节两拍,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先读一个小节后第二组加进来。

师生共同进行轮奏练习。

全班吹奏第一声部,老师吹奏第二声部;交换进行练习;分组分声部吹奏。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时光

第五课时

课题:唱一唱

时光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时光》,并体验童谣问答式歌曲形式的演唱特点。

2、尝试和声音程的听辨,学习简单的二声部的和声对位合唱练声曲,为学习二声部的合唱

打下基础。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时光》

二、学唱歌曲《时光》

1、介绍歌曲

2、教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划拍视唱

4、分组对唱

三、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课题:

听一听

良宵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二胡曲《良宵》,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特色和表现特点,提高对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视频、图片

教材分析:

刘天华,江苏江阴人,家住南沙三甲里,位于香山脚下,通过学习了解刘天华的生平事迹和对音乐的贡献,增强学生对家乡、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此曲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上面这些图片拍的是什么地方?

生:香山、上山路、香山寺

师:香山是我们张家港的旅游风景区,风景迤俪,她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在香山脚下,有所百年的老校,三甲里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南沙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曾出过许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谁呢?如果你是南沙人,相信你一定知道

生:刘氏三兄弟。分别叫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

出示图片:刘氏三兄弟雕像

师:他们分别是做什么?

生:文学家 音乐家 文学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刘天华生平、创作的作品和他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谁知道他的一些经历。

师:补充,刘天华,原名寿椿。出生于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解放前南沙这一带属于江阴,刘天华1909年考入常州中学,业余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1年的辛亥革命,刘天华回到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 师:同学们,听过了刚才的介绍,你们知道刘天华最杰出的地方在哪里?

生:二胡的演奏及教学,

师:详讲,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有的境地。

师:那你们了解二胡吗?

生:知道一些

师:请同学介绍二胡,二胡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琴头、琴杆、琴筒、琴弓

师:老师详细介绍:二胡生根于民间。他在民间流传很广,尤其在江浙一带更为普遍,所以二胡又叫南胡。以前很少独奏,更多的是拉拉民歌、民间小曲、江南丝竹、伴奏戏曲等。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师:二胡的声音如何?

生:柔美动听

师:有同学会演奏吗?如果不会,你也可以上来试试。

生:、、、、、学生动手,谈谈体会。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首小曲,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猜一猜我演奏的是什么乐曲?

生:射雕英雄传主题曲

师:同学们,二胡最适合表现怎样的乐曲?

生:悲伤的

师:还可以表现这样的乐曲?

生:欢快的、高兴的、喜悦的

师: 《今天我们请同学欣赏刘天华一首创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良宵,

良宵指的是什么时候?你觉得良宵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生:中秋,除夕等 欢快的,高兴的,忧伤的,各人理解不同

师:刘天华这首良宵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遍,听后说说这首乐曲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生:怡然自得,轻松愉快

师:刚才是老师演奏的,下面请同学欣赏演奏家演奏的乐曲,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说说乐曲有几段?

生:一段体

师: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

师:同学们,这首良宵可以用二胡表现,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生:竖笛、笛子、小提琴、等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竖笛来演奏其中几句旋律。

生:学生演奏

1、哼唱旋律

2、分句练习指法

3、学生练习

4、齐奏

5、个别演奏,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奏

6、加入碰铃演奏

师:你们刚才用竖笛演奏了良宵。让我们听听由其他乐器演奏的良宵,再说说你的感受。

1、小提琴演奏

2、再听由洞箫演奏的良宵

师:说说听了两首不同乐器演奏的感受。

生:回答、、、、、、

师:良宵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师: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

《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师:刘天华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把教学、创作、学习、研究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话时代的贡献,这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再到网上查询刘天华的有关资料,听听他的其他音乐同作品。用竖笛演奏良宵。

第七课时

课题:玩一玩

金梭和银梭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从歌曲中认识到要珍惜时间。

2、能随着音乐节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能即兴表演。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唱《金梭和银梭》

三、请学生讲一讲从歌中所理解的金梭和银梭的寓意

四、播放歌曲,全班同学随着音乐即兴编动作,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五、朗诵歌词:

1、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老师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体验歌曲的快乐之情。

第三单元 童话天地

第九课时

课题:听一听

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芭蕾舞剧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增强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准确指导学生感受优美的情绪,准确学唱旋律选段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2、听《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

5、欣赏乐曲第三遍,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6、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哪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7、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8、现在主同学们为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诵《爱丽丝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9、小结。

第十课时

课题:听一听

黄鹤的故事(节选)

教学目标:

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材料(略)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二.作者简介

施咏康 (1929~ ) 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

三、播放交响诗,让学生欣赏

四.乐曲分析(师做简单介绍)

五、介绍交响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话。

交响诗,由李斯特于19世纪40年代末创用,他认为:“标题能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李斯特曾写作了《塔索》等10多部交响诗,他把交响音乐与诗歌联系起来。

 交响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作手法以描绘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相结合为特点,管弦

六、再完整地欣赏一遍

第十一课时

课题:玩一玩

龟兔赛跑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辨别乐曲的不同情绪,初步感受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童话音乐,使学生明白成功来自于自信心和毅力;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CAI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

(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

(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

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

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

(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

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骄傲自大。

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 、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

(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四单元 月光奏鸣曲

课题: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并通过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二部轮唱合唱形式,在歌唱学习中尝试两个声部间的协调与控制,体会用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姐姐最圆最亮吗?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引起学生的歌唱欲望

2、用划拍视唱的方法教学生视唱第一段,在甜美的音乐里增强对声音的审美感受。

3、引导学生用分声部轮唱方法视唱第二段,巩固学生的视唱能力。

4、学生试着演唱歌曲,身体自由随着音乐律动,感受三拍子音乐摇曳、流畅的动律感

5、分小组视唱

6、全班齐唱

三、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时

课题:月光奏鸣曲

教学目标:

欣赏《月光奏鸣曲》,领略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出乐曲《月光奏鸣曲》,简单介绍乐曲。

有月亮的夜晚,月光总能带给人许多想像。贝多芬写于1801年的《月光》钢琴奏鸣

曲,带给人的想像则更为丰满。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据说是由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间贫寒的小屋里,洒在沉寂的钢琴和3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月光》的情感其实就是贝多芬最深切的爱的情感,其表现力极其丰富。第一乐章有冥想的柔情、第二乐章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道深渊之间的一朵花”,它的美无与伦比。第三乐章以热情的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激烈、狂怒、奔放,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乐曲尾部以斩钉截铁的节奏,表现了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突然沉寂下来,那是一种汹涌澎湃后不同凡响的沉寂。

今天欣赏的为《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二、引导学生倾听音乐,静静地体会音乐的意境。

三、通过游戏体验音乐的意境——宁静的、抒情的、连绵不断的。

a、介绍游戏玩法,老师示范游戏:

老师先摆个固定造型,播放音乐,碰配课老师一下,配课老师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动作要求轻柔的、缓慢的、安静的、连绵不断的,再次碰到她,她又摆个新造型不动了。

b、引导学生听音乐玩游戏。

第十四课时

课题: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彝族阿细人的舞蹈和音乐,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种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相关的音像资料:《阿细跳月》的音乐与舞蹈录像、火把节录像。

2、电脑可见或图片: 彝族阿细人的服装、服饰、建筑、民俗等资料。

3、文字资料:有关火把节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语言节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彝家山寨去参加阿细人的火把节。你们可要注意别掉队!

( 边拍腿边说出节奏,自然寅初杰拍的特点,掌握5拍子的特点 )

二、欣赏《阿细跳月》的音乐

介绍火把节的故事;讨论归纳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哼唱旋律,帮助学生捕捉旋律中出现最多的5 1 3三个音,使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骨干因。

音乐特点:xx

x

x x x

xx

x,为典型节奏,513为骨干音乐,乐曲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出现。

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要求:在每小节重复的地方拍手、拍脚、跺脚、用身体动作参与欣赏,联系节奏。

三、练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左腿开始,左右向各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

四、交流讨论

跳完这段舞蹈的感受?

师生交流讨论:简单的舞步,每个人都能跳;阿细人的生活方式是火热的,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阿细人音乐舞蹈具有典型的特征。

五、复听 《阿细跳月》的音乐。

简单的介绍作品:乐曲特征—主体多次变化重复并伴有转调;乐曲的音色—各种民族乐器,竹笛、二胡等;演奏形式:独奏、合奏、领奏;力度速度—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

六、体验歌舞风情。

设计“火把节”场景,男女学生围成圈跳舞,来模仿阿细人手持“火把”跳“细月”的情景。

第十五课时

课题:月亮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亲切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装饰音,并了解装饰音在塑造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能按照节奏创编歌曲唱名,进行音乐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歌曲

说说这首歌曲的特点。

了解和认识装饰音,体会装饰音在这首歌曲里起了什么作用?

3、轻轻唱一唱歌谱

老师拍出每一个乐句的节奏,学生按节奏唱唱名

4、用亲切、欢乐的情绪演唱《月亮》这首歌

5、完成课后创编练习:

学生自由创编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第十六课时

课题:月出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天文知识。

3、在指挥、演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唱了月亮的歌曲,现在再让我们听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播放《月出歌》)

二、新课:

1、学生聆听后提问:你听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知道了月亮在不同时候的变化。

2、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接龙或生生接龙读)

初一初二看不见

初三初四一条线

初五初六像镰刀

初七初八缺半边

初九初十像金桃

十五圆得赛银盘

3、你能在黑板上画出初一到十五的各种形状的月亮吗?

学生: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时候的月亮的变化。

4、聆听《月出歌》,随着音乐轻轻哼唱歌曲。

5、一起拍击书P27上的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三、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 鸟儿在歌唱

第十七课时

课题: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日本歌曲《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表现的热望、稳健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二部合唱,并尝试用多声部(二部或三部)的歌唱来表现远眺的意境。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的识记与运用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歌谱、录音剪接磁带、投影仪、电视机、雄鹰图片、 雄鹰头饰四个、发声练习曲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大雁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诱发情感、导入新课:师问:进教室时听的是什么歌?大雁在什么季节由南往北飞?春天你喜欢放风筝吗?看!放风筝的小朋友唱着歌跑来了,仔细听听他唱什么?

三、发声练习:

1 • 2 35 65 | 1|1 • 6 53 23 | 1

||

天 来 到

了 。

筝到 处

飞 。

1、师唱一遍后生模唱一遍,出示发声练习曲谱后,第

三、四小节看着谱多练两遍。

2、你能说出这两句歌曲的音乐形象吗?(师启发:第一句,音逐渐往上唱,第二句是从高到低,它们分别代表什么音乐形象?)飞来飞去的形象。

3、用什么力度演唱才能表现这种形象?试着唱唱。(渐强、渐弱)

4、你知道的力度记号还有哪些?板书在发声练习曲谱上,生说一个师写一个:PP P mP

mf f ff f mf mP P PP

5、紧接着他的好朋友也牵着风筝唱着歌跑来了,再听听,他的好朋友又

是怎样唱的?

0 0 1 • 2 | 35 65 1- - || 春

来 到 了,

筝到处

飞。

步骤:师唱一遍后生模唱一遍,问:他的风筝掉下来了吗?想象着形象再唱一遍。

分声部合唱:

(1)分别背唱高、低声部(高声部的第

三、四小节多

背两次)。(2)分声部合唱(共两遍,高、低声部换着唱)。要求:注意力度,集中思想。

四、教唱新歌

1、请同学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高空:师弹奏一遍《鹰》后问:随着音

乐,你在高空中好象看到了什么?

2、歌曲简介、听范唱:刚才老师弹奏的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鹰》,(出示歌谱)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放录音带)

3、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两只雄鹰比翼齐飞、上下盘旋、飞来飞去的形象。(生说后师做总结)

4、分析歌谱:

(1)第

一、二句的不同之处:师唱这两句谱,生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

并分析力度记号所表现的形象。(为什麽要用渐强、渐弱记号?)

(2)合唱部分应怎样唱:先轮唱后合唱。

5、重点练唱合唱句的高声部(难点突破)。

6、跟原声带默唱,合唱部分第一段时重点听高声部,第二段时重点听低声部。

7、分声部慢速跟琴唱,并进行难点突破。

8、分声部轻声跟原声带唱。

9、分声部跟伴奏带唱。

10、自愿上台分声部跟伴奏带演唱,师指挥。

11、歌曲分析、艺术处理:你了解鹰吗?雄鹰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出示雄鹰图片投影)师归纳总结:雄鹰具有勇敢无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我们应向雄鹰一样,搏击长空,昂首飞向未来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五、表现与创作:

1、分声部创编表演动作。

2、全体同学随原唱带边唱边舞,自由律动。

3、分声部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戴雄鹰头饰表演,其余同学分声部在坐位上有表情地演唱,师用钢琴伴奏。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力度记号的认识,提高了合唱的能力,同时还了解了雄鹰的精神。愿同学们从小刻苦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将来像雄鹰那样搏击长空,实现自己的理想。

七、下课仪式。在《鹰》的歌声中飞出教室。

第十八课时

课题:鹦鹉

教学目标:

通过对菲律宾民间音乐《鹦鹉》的欣赏,了解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及民族乐器昂格隆的演奏特色。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艺术形式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昂格隆。

简介昂格隆合奏,菲律宾音乐《鹦鹉》。

二、新课

1、唱一唱同名歌曲《鹦鹉》

2、欣赏菲律宾音乐民间音乐《鹦鹉》

3、说一说: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那件乐器的形状音色和昂格隆相似

4、播放《鹦鹉》,让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

第十九课时

课题:荫中鸟

教学目标:

略竹笛的演奏特点,以及竹笛表现自然界中各种鸟类鸣叫的音乐趣味。

教学准备:竹笛、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课题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笛子(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并让学生触摸试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见过的笛子、会吹的笛子及教师出示的笛子实物,使学生初步了解笛子家族的种类。)

2、 教师出示各种鸟的图片

教师依次出示翠鸟、鹧鸪、麻雀、画眉、知了、琢木鸟、鹦鹉、布谷鸟、杜鹃、极乐鸟。

指名说一说:你认识这只鸟吗?你能模仿它的鸣叫声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鸟名、模仿鸟叫,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 那么你们听过由我们中国的笛子演奏模拟的各种鸟叫声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笛子名曲——荫中鸟。

二、 展开教学

1、 认识中国竹笛

刚才我们看了许多笛子,下面老师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中国的竹笛。

竹笛:古时候称作横吹,它是由竹制的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

竹笛又分为梆笛、曲笛两种。那么这两种笛子的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它们在外形上是梆笛略短。曲笛稍长。

其次它们流行的区域不同。梆笛流行于北方,因常作为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曲笛流行于南方,因常作为昆曲的伴奏而得名。

再有它们的音色也有所不同。梆笛音色高亢明亮。曲笛音色柔和秀丽。

2、 介绍笛子的演奏技巧:教师边介绍边吹奏常见技巧如:花舌音(*)、滑音(

)和颤音(tr),让学生也试一试、吹一吹,以激发兴趣。

3、 师: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就开始欣赏这首动听的乐曲吧。

初听乐曲一遍(全曲)

讨论:全曲总体印象——欢快、活泼、高兴地、形象地、有变化地、热烈地„„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出全曲留给你的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并请在你认为能分段的地方举手示意。

提示介绍引子:单独欣赏引子部分,试着听辩引子处运用了笛子怎样的演奏技巧?(颤音)

肯定同学们的分段。

4、 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

师提出要求:第一段主要表现了什么?节奏如何?使你联想到什么?

(讨论后得出:第一段主要表现了鸟儿在树林里尽情玩耍、对歌的情景。节奏跳跃、欢快。使人联想起鸟而在树荫中穿梭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

(2)听赏第二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从这段音乐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鸟叫?这段音乐主要描写

了什么?

(讨论后得出:从这段音乐中好象听到了翠鸟、画眉、布谷、鹦鹉、知了、杜鹃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叫声,它们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明亮、有的浑厚,有的低沉„„。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百鸟争鸣的景象。)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逼真的鸟鸣都得益于什么?

生:因为笛子的丰富演奏技巧,所以把鸟鸣声表现的惟妙惟肖。 (3)听赏第三段

师:你听出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吗?还记得我们把这种乐段通常叫做什么吗?

这一段又有什么寓意呢?

(讨论后得出: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在结束时,把原来的旋律略加改变,并提高八度演奏,使全曲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像这样的变化重复,我们通常叫做再现。)

5、 完整再听赏全曲一遍。

同学们可以随音乐自由地表现鸟飞、鸟叫。进一步感受乐曲带给你的美。

6、 对比欣赏

(1) 听一段曲笛演奏的乐曲《鹧鸪飞》。

要求感受曲笛的音色。(设计意图:通过梆笛、曲笛音色的听辩对比,加深学生对笛子的了解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 听一段由长笛演奏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段音乐的欣赏,使学生对笛子家族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情绪稍做平静。)

三、 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

生: „„„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的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接触我们民族的音乐,学习演奏我们民族的乐器,繁荣我们民族的文化。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的朋友——鸟。让我们在这动听的笛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再放乐曲——荫中鸟,同学们随音乐做鸟飞状,学鸟叫声离开教室)

第二十课时

课题:《小鸟》《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欣赏《小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可爱风趣的情绪,体验本单元的主题——小鸟在歌唱。在聆听、创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欣赏《小鸟小鸟》感受歌曲6/8拍摇荡的节奏特点。能用手模仿小鸟的翅膀,合着歌曲的节拍飞翔。

教学过程:

一、以《小鸟小鸟》音乐律动入室。

你知道小鸟是怎么飞翔的吗?

请学生用手当翅膀,学一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像最好。

合着歌曲《小鸟小鸟》的节拍模仿小鸟飞翔,感受六八拍的节奏特点。

二、倾听音乐《小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填空:

师在钢琴上弹奏旋律,让学生感受一下乐句中节奏的组合

可爱的小鸟想请你们和它一起唱歌,小鸟带来了音乐卡片,你能把这些卡片上的音乐正确地填入括号里吗?

师引导学生填主音,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束句的感受

四、学生作品展示:

请同学们唱一唱自己创作的乐句

五、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小舞曲

第二十一课时

课题: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所描写欢度节日的快乐情景,表达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通过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和为歌唱现场伴奏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性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听辨乐曲情绪、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

(二)描写小朋友快乐过节的小诗《快乐的节日》

1. 读一读这首小诗

2.出示描写过节的资料(课前准备)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音乐

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复听

1.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快乐的节日》

2.比较两个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乐曲表达的相同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表现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少年儿童?

(三)再听

1.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铃鼓和爵士鼓

四)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三、表现《快乐的节日》

1.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跟着乐曲敲一敲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拍手、扭扭腰、动动胯跟着乐曲自由律动

4.跟着乐曲唱一唱《快乐的节日》

5.分组选择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现《快乐的节日》,进行大联欢

四、课后拓展

1.指导搜集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作品、收集各国儿童的不同节日资料

2.相互交流

第二十二课时

课题: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回旋曲(ABACA)。

3、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难点:分辨主题旋律,了解回旋曲式的特点。

教学方法:排列字母、挂图区分、曲式对比、律动表演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手偶,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进行手偶表演。

2、激发学生表演欲,引出欣赏课题。

(二)体裁介绍

1、由已学华尔兹舞曲导入二拍子圆圈舞——波尔卡

2、听乐曲,感受愉快的情绪。

3、介绍几首有名的波尔卡舞曲。

(三)演奏乐器介绍

1、介绍波尔卡舞曲的命名。(乐曲内容;场景;演奏乐器等)

2、听乐曲辨别演奏乐器。

3、出示单簧管图片,复习单簧管知识。

(四)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1、听乐曲想一想力度和速度特点。

2、学生回答力度——较强;速度——快速。

3、听音乐感受节奏与旋律特点。

4、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节奏——紧凑;旋律——跳跃的特点。

(五)介绍曲式结构

1、听音乐分乐段。学生用手势比出乐段——共五乐段。

2、听第一主旋律并记忆主旋律A

3、完整听乐曲,说说主旋律A出现了几次。

1、

3、5乐段

4、听

2、4乐段主旋律B、C

5、帖字母A、B、A、C、A了解曲式。

6、为更好掌握曲式,学生用挂小手偶的方法加强记忆。

7、小结:像这种ABACA结构的曲式,就叫回旋曲式。

8、听回旋曲式的乐曲《献给爱丽斯》。

三、手偶表演

1、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手偶。

2、学生分男、女、一起舞蹈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十三课时

课题: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乐曲《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的对比欣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3、通过芭蕾舞欣赏,感受到芭蕾舞剧中天鹅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课前音乐《圣桑-天鹅》提问曲名,作者,出处。

(二)新课导入

师:我们模仿的是谁的动作呀?(天鹅)

师:是的,我们模仿的是天鹅。我们用动作来模仿天鹅,作曲家却用音乐来表现天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是什么样的天鹅?它们在干什么?

生:这是活泼快乐的天鹅,它们在做游戏,在跳舞。

听《四小天鹅舞曲》(第一遍)

1、介绍乐曲的曲名,出处和作者

这就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

2、老师介绍作品,进行作品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师:小天鹅是怎样跳舞的?我们学学天鹅的动作,边看边来学习一下好不好同学们?

3、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第二遍)

师:你学到了哪些动作呀?

教师示范并教学生做两个不同的动作

4、再次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并律动(第三遍)

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就让我们和小天鹅们一起跳舞吧!

5、用“啦”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师:听了几遍音乐,你们熟悉了吗?谁会唱?

请个别学生来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用“啦”来试着唱唱《四小天鹅舞曲》的主题音乐。

大家跟着乐曲主题段一起来哼唱旋律

师:老师请你们来听听我们唱的这段主题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两次

(三)《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对比欣赏

1、完整地听《四小天鹅舞曲》(第四遍)和《圣桑-天鹅》

2、想一想,这两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的天鹅?

《四小天鹅舞曲》:活泼灵巧,天真可爱。

《圣桑-天鹅》: 高贵典雅,安闲优美。

3、“那是什么让天鹅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呀?”轻轻地讨论一下,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师可提示从 节奏,节拍,背景,演奏形式等。

4、再次播放两首乐曲,学生看影片一起舞蹈,用学到的两个不同动作来分别表示两段不同节奏、旋律音乐。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形象的天鹅乐曲,不论是活泼好动的天鹅还是安静幽雅的天鹅,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天鹅。同时,你们在老师心中也是一只洁白活泼又可爱的小天鹅,老师祝愿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十四课时

课题: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换气记号的音乐知识,并能正确使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3、能用口琴吹奏乐曲中的两个乐句。

教学准备:口琴、小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快乐小舞曲

二、新课:

1、多媒体播放歌曲《快乐小舞曲》

2、老师用口琴吹奏,学生合着音乐拍手,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3、请学生用小鼓伴奏,老师再次吹奏歌曲

4、将歌曲的第一乐句的唱名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视唱

5、学生用口琴集体吹奏

6、师生玩吹奏接龙游戏

7、听录音范唱,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再轻声地跟琴演唱歌曲

8、找出歌中的换气记号,老师讲解,戴上换气记号的头饰,演唱《快乐小舞曲》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十五课时

课题:玩一玩

《水草舞》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2、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多媒体播放乐曲《水草舞》

师:那么听到的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什么?与刚刚听到的,表现的有何不同。

4)

听全曲

师:《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形象生动的表现海水中水草的轻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过几段来表达的?这样的结构就是三段体的结构。

3、

听《喷泉》

1)

听全曲

师: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喷泉》。这首乐曲又能分为几段?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

2)

分段感受

师:还是让我来弹一弹吧,过过瘾。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感受音乐形象)乐曲是描写了什么?

3)

听全曲

4、欣赏重点:

感受两首钢琴独奏曲的音乐形象。

(1) 听两首乐曲。

(2) 由于这两首的形象都很鲜明,海底的水草在海水的缓缓波动下翩翩起舞,喷泉水流的高低起落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所以在欣赏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身体模仿水草的摇曳和喷泉的喷涌。

(3) 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初步了解三段曲式的表现方式。

(4) 评析两首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 思考:

(1) 边唱主旋律边用笔画出《水草舞》与《喷泉》的旋律起伏。比较两首乐曲的旋律线有什么不同?

(2) 这两首钢琴曲分别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师:为了能更好的演奏,我得仔细再听听,大家也来听一听,等弹好了,还是得请各位多多指教呢。

三、总结下课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

第七单元 乡村美景

第二十六课时

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感受森林的多姿多彩、唤起他们对森林的向往,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用不同的演唱速度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试着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在音乐生中相互问好。

二、律动,感知乐曲风格。

1、看地球仪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北美的加拿大去看一看。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看地球仪,这个地方就是加拿大,你们了解加拿大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多媒体播放加拿大风光,背景音乐为《银色的桦树林》伴奏】

2、观看女歌手表演,感受乐曲情绪【播放课件】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加拿大人能歌善舞,这里就有一位女歌手在街边演唱呢。

思考:你觉得这样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

3、师生律动,感知乐曲风格。【播放伴奏音乐】

教师:乐曲旋律深情、委婉,具有异国风味。让我们跟着这轻松的音乐跳起来吧!

三、

学习演唱歌曲。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今天接到邀请,要去参加他们的PARTY,你想跟我一起去吗?我们在舞会上还要表演节目呢!表演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大家可以根据我唱的这段旋律先来编

几个动作。【教师范唱衬词部分,学生创编动作】

2、为乐曲伴奏

教师:为了能让这节目更出彩,我需要几个搭档来演奏打击乐并和我组成小乐队为大家伴奏!【教师请学生上台演奏打击乐,同时演唱衬词部分。】

3、师生合作、表演节目

教师:我们现在就要去参加表演了,你们看老师是不是还要化化装呀?(教师戴上牛仔帽、围上丝巾)教师:我现在就要表演了,同学们你们给我伴舞,好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更出色!我唱完了,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加入打击乐好?

4、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唱会歌曲就可以得到演唱会的入场券,参加他们的聚会啦。入场券可是个神秘的小礼物哟!请大家翻到第10页,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学唱第一段歌词。

5、观看录象、处理歌曲

教师提问: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感受吗?想说些什么吗?这样的情绪用怎样的声音来描述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提出要求:用稍连贯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演唱具有异国风情的桦树林。

6、生演唱第

二、第三乐段。

7、学生合作表演歌曲

教师帮学生分组,一组学生伴奏、一组学生律动、一组学生演唱。

五、课堂拓展

1、观看录象、引申环保。

教师:银色的桦树林是那样美丽,把世界装点得这样多姿多彩,可是,请看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2、欣赏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教师小结: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把这世界打扮得更美!

第二十七课时

课题:乡下的阳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少儿歌曲《乡下的阳光》,尝试用甜美、清新的歌唱语言来表达心声。

2、引导学生像歌中唱的那样,细心观察生活,将点滴体会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乡下的阳光》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象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 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 分组分句学唱曲调。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

二、四句的学生组。

(3) 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 。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 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

(1) 填上歌词

(2) 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

(3) 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5、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演唱奖。

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三、拓展延伸: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四、课堂小结:通过此课学,表达我们热爱家乡的纯朴真挚的情感。通过演唱《乡下的阳光》,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第二十八课时

课题:欣赏山涧溪流(竖琴独奏)

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护森林,爱护树木。

2、基本掌握竖琴的音色特点及表现特色。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导入新课

二、介绍竖琴: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汩汩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

三、介绍乐曲《山涧溪流》

《山涧溪流》周佩夫曲,此曲以竖琴特有的清澈优美的音色,描绘了溪水在山石间流淌的景象。

乐曲的第一段,奏出清澈、宁静的主题,仿佛在深山幽谷中,滴水汇聚,悄然成溪,主题的重复演奏更突出了这一音乐形象。

乐曲的第二段,音乐流畅、起伏、富于变化,表现了溪水顺流而下,穿行于奇山异石之间,“叮咚”清流之声在山谷中回荡,乐曲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不断扩展,仿佛一条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冲下山冈。

四、再次聆听乐曲,感受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十九课时

课题:山村变了样

教学目的:

1、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让学生喜爱自己的家乡。

2、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二胡在音色、表现力上的独特魅力,以期使学生爱上二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器乐曲。

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次聆听乐曲:

1、师播放乐曲,学生聆听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介绍乐曲:

山村变了样》是曾加庆先生于五十年代末创作的一首二胡名曲,在六十年代曾风行全国,倍受赞誉。这首乐曲以清新质朴的格调,亲切优美的旋律,形象而鲜明地描绘了江南山村的秀美景色和崭新风貌,乐曲如同阵阵春风,吹绿了人们的心田。

乐曲由引子和四个乐段组成,在曲体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引子由扬琴奏出,以清新的主题动机为素材,略带山歌风味,犹如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小山村雨过天晴后的优美景色。

第11小节起是乐曲的第一乐段,它本身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以轻快的中速来演奏,节奏爽朗,曲调悠扬,音乐上生机盎然、朝气蓬勃。二胡进入的第一个“2”音可用略带音头的回滑音来奏出,显得非常有精神;“3”音上大多需要带上“4”的前倚音来在作为装饰。这一段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滑音与气口的运用,尤其是换把时的滑音,更要奏得圆润、甜美。左手的滑音动作不要过快,运弓要连贯,配合要默契;每四小节以一个小小的气口来分句,使之富有歌唱时的感觉。第28小节至40小节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中段,节奏比较自由,如:标有“自由地”的第31和36小节,都可用慢起渐快的奏法来处理,而且在音乐上有一种娇媚的情感,如同一位山村姑娘在唱情歌时的感觉。第39小节稍稍渐慢,为主题的再现作好准备。第41小节起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再现段,它实际上只再现了主题的第二句,在奏法上与呈示段相同,但在情绪和速度上可以略加一个层次,以求变化;然后是萨那小节渐慢的结尾句,滑音要圆润,运弓要宽阔,同时伴有力度上的渐弱,非常柔美地结束乐曲的第一乐段。

四、再次聆听乐曲:

说说自己对二胡曲的感受(流畅自如)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十课时

课题: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中用轮唱的形式表现的“黄昏钟声”的情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音乐实践中学习轮唱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点:唱好二部轮唱。

点:二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二、表演《美丽的黄昏》

1、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首要求进行轮唱的歌曲。在教学中只要求让学生进行二声部轮唱的实践训练,而不要求在认知上知道其知识。

2、在听教师范唱和录音范唱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景色,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3、这首歌的曲调是比较简单的六度音域,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组成的三拍子歌曲,在听范唱的基础上,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句视唱,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乐句前6小节并画出图形谱,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乐句,自己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4、本歌的重点是解决二部轮唱的难点。

唱好轮唱有两个关键,首先是学生的听觉要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也能听到另一声部的歌声,另一关键是教师的指挥要有准确的动作提示,让第二声部进入,当然学生也要知道在何处

进入,谱上已明确提示“第二组在(2)进入。要唱好本歌,三拍子的节奏感要好,不然不能表现本歌的意境。

5、本歌轮唱的结束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第一声部把最后6小节“叮咚”重复与第二声部同步结束,另一种不同步结束即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结束6小节。

6、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要指导学生从这首歌的情调意境出发,所以应选择三角铁为主。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学生提的方案并鼓励其参与进行实践试验,最后让学生自己评选,教师切忌包办代替。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按指定的节奏编曲。

2、用1 2 3 5 6 1六个音,如果学生用1 2 3 4 5 6 7 1八个音也应该鼓励。

三年级的编曲创作,不要求规范化,要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作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美丽的黄昏》,我们一起领略了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美丽景色,相信大家已经都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第八单元 雨中情景

第三十一课

课题:小小雨点

教学目标:

1、

能感受歌曲天真、活泼、 热情、欢快的情绪,学会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来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够准确发好带“ǖ”的音。

3、

能够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

用天真活泼的情绪和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准确发好带“ǖ”的音。

3、

指导学生在歌曲中的第二和第四乐句正确换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律动开课:师:“哇,我们的教室真美啊,我好象来到了一个春天的世界,哟,有小树啊,来跟我招招手吧!还有小花、小鸟呢!来你们也跟我招招手吧!来,让我们一起跟美丽的春天跳个舞吧!——律动《嘀哩嘀哩》

2、“小朋友,你们跳的真好!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春天的小天使,你们听它是谁?——放录音范唱

4、

生答——小雨点。 师“对了,就是我们可爱的小雨点。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唱一次,看谁听的最仔细,请你们说说我们的小雨点都落到哪里了?”

5、

师范唱,生答——雨点落到花园里,鱼池里和田野里。

6、

师“你们听的真仔细。来,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雨点一起去看看吧”——跟录音拍节拍。

7、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跟着小雨点去玩,你们的心情怎样?”——快乐,高兴

8、

师:请小朋友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我们快乐的心情吧,”分别用小鸟的“叽”、小猪的“噜”和小鱼的“鱼”跟琴哼唱。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9、

师:“小朋友,现在我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看看谁的耳朵最灵。请你们听老师唱,看看这两句旋律有什么不一样?——师分别唱歌曲中第二和第四乐句,并用手势表现高低

音。

10.师:“小朋友,你们听的真仔细。你们能不能用ǖ的音唱唱这两句?”——全班唱好后分组唱,师及时纠错并加以表扬和鼓励

11、完整的用“鱼”哼唱

三、学读歌词

1、

跟师读第一段歌词——指导用跳跃、活泼的声音读

2、

指导读好“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师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情绪上指导学生在逗号处换气。

3、

有感情的齐读第一段

4、

“小朋友,可爱的小雨点又落到了鱼池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下面,我们一起把第二段歌词,读一读,看看谁读的最有感情。”——师及时纠错

5、

“小朋友,我们的小雨点在田野里向我们招手了。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三段”

四、学唱歌曲

、“小朋友,你们真棒,小雨点最喜欢跟你们交朋友了。下面我们跟着老师的琴把歌曲默唱一次。”

2、跟琴轻声唱

4、

让学生想象雨点滴到地上的声音,并模仿——滴答滴答。从中指导学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好第一段。

5、

用同样的方法,唱好第

二、三段,指明示范——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唱一唱,表现好的请她在全班示范,然后把方法告诉全班。

6、

游戏:歌曲接龙

7、

跟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五、音乐活动

小朋友,让我们开一个春天的音乐会吧。首先请出我们的小花小草还有小树和小鸟。师发打击乐器。全班在音乐中结束新课.。

第五篇: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单元

第一课

播种发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凤仙花种子以及其它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鼓励学生对种子的生长变化进行有根据的预测,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观察“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种子内部结构、播种以及发芽实验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适量的土壤。教师准备:

1、提前一周播种。

2、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

4、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许多植物的种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今天,老师也拿了一粒种子,我把它种进土里,同学们想一想,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么?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坚持的最好,记录的最完整。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二、观察种子

看书24页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凤仙花、黄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等植物的种子。

1、观察与描述凤仙花种子的外形特征。

2、观察与描述其它种子的外形特征。

3、外形不同的种子都会发芽并形成新的植物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4、分组解剖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讨论和交流种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说说凤仙花种子和哪些种子相似。

(教师提供浸泡过的种子并进行指导,学生汇报时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它的种皮、两瓣子叶和芽。)

三、播种活动

1、讨论和交流“如何播种”:播在那里、怎样播种、种多深、怎样浇水等等。

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结构化的板书:

播种地点

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

种子方向

浇水方式 „„ (每个学生选一种种植方法并做上标记。)

3、教师提供教材中的播种方法,并做好标记。

4、教师要求:对两种不同播种方法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课外观察。(以小组为单位在花盆里播种,在盆上做上本组的标记,放在学校由各组同学轮流管理。每个学生带种子回家根据自己情况地栽或盆栽)

5、预测种子在一周内所发生的变化。

6、记录播种的日期。

第二课 茎叶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学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

2

第三课 开花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的生长现象。 2.学生分小组交流。

3.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4.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 3.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3.开花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第四课 结果了 【教学目标】

1、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2、观察研究从开花到结果实这个过程中花的各个部分的变化,从而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3、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教学重难点】: 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教学准备】:

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镊子、放大镜。

3 【教学过程】:

一、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4.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二、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步骤

1、 晒干

2、 装入瓶中

3、 贴上标签

种子名称 凤仙花 采集时间 制作人 制作时间

4、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第五课 凤仙花的一生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亲历了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株植物结出多粒种子这个过程,认识一粒种子长出多粒种子,较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

2、 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知道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植株特点、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初步学会用事实、数据进行说明。

3、 引领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教学准备】:

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 【教学过程】:

一、估算种子的活动。

1、谈话:轻轻捏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2、根据各组种的凤仙花分组进行整理、分析。 数一数这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数一数花苗上已经开裂了的果实、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将要长成的果实,共有多少个。推算由一粒种子长出了多少粒种子。

3、要求学生回家对自己的凤仙花作估算,并记入科学文件夹。

二、整理、分析事实、数据。

1、提问:凤仙花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

2、分组讨论。

3、 集体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4、 明确了生长过程,再按记录的日期计算天数。(告诉学生

4、

5、6月份的天数,由学生计算。)

5、 画折线图,分析数据。

A、教师介绍画折线图的方法:1)对照高度标尺,在竖线上用粗线画出各周苗的高度。 2)用红线把各周苗的高度线连接起来。 B、学生绘制折线图。(根据记录结果)。

C、分析数据:1)凤仙花哪一段时间生长的最快? 2)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与什么有关?

6、小结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三、学生阅读“阅读与拓展”。

1、学生阅读。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共同讨论。

四、

思考:我们是怎样认识凤仙花的,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知识的?

五、 课外活动:用观察凤仙花的方法,观察周围的植物。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蚕宝宝出生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第七课 可爱的蚕宝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6 【教学重难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第八课 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7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

蛹的颜色

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第九课 蚕蛹变成了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蛹变成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 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

(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卵——蚕——蛹——蚕蛾 (幼虫) (成虫) 3.蚕有哪些特点,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认识衣服面料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2、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3、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4、能够根据特性、用途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5、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6、体会到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生主新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组同学准备各种典型的衣料一套,放大镜若干,酒精灯、火柴、镊子各一个。

2、学生准备:身边常见、容易得到并知道其材料名称的衣料若干。

9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教师今天发现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这些漂亮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面料不同)

2、大家所说的(布、毛)其实是衣服的面料不同,请大家想一想:你们衣服的面料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3、交流、汇报、评价: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

二、认识不同面料及作用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面料好吗?请各小组打开桌面上的塑料袋,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面料?(板书课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料名称。

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面料都应该在什么季节穿着会好些呢?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见意,看来不同面料都有着不同用途。

5、这些不同用途的面料的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呢?请各小组猜猜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了不同面料的材料,其来源也不同。

三、鉴别面料

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块到衣店里要购买这些不同面料的衣服,你们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一种观察工具――放大镜来观察好不好?那么,想要用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衣服面料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火烧的方法,请各小组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师示范,提安全。)

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

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

6、师小结: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

四、面料分类:

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呢?

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

3、交流评价: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五、了解面料的作用: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

2、讨论: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师小结: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六、课外延伸:

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

10 第十一课

衣料的吸水性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

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

3、能设计实验并合理的选择工具比较各种衣料的吸水性能。

4、能有条理地进行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收集事实、分析讨论 汇报交流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探究不同衣料的吸水性能。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不同衣料各一块,盛水烧杯若干,滴管、镊子各一个。写字板、衣架、红墨水等。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各种衣料特点的资料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CAI播放 《 海绵宝宝》动画片段)

2、问:咦,水到哪去了?这说明什么?(板书:吸水性)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你是如何发现衣服具有吸 水性的?(生答)

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

1、作出假设。

(1)学生猜测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测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 (2)全班汇报猜测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

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行分组。 (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

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

5、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

三、拓展延伸。(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CAI 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

四、课堂小结。(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第十二课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11 教学准备:

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用水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

2、再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湿衣服晾一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

5、讨论:在这些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水跑到哪儿去了呢?观察老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出示课件)。

6、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7、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的蒸发现象,紧接着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现象: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

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件展示)

四、小结。

第十三课

怎样让衣服干得快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热;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周围的蒸发现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蒸发现象想象蒸发的本质和过程。 3.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找一个广口瓶,上本课前一天,往瓶内倒水,在瓶壁水面到达的地方做一个记号;把瓶子放在教室外面向阳的窗台上,让学生观察水面的位置。 2.湿布一块。

3.挂图或投影片——水的蒸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 (1)观察:

①这个瓶子是昨天放在室外窗台上的,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少了) (用温布在玻璃黑板或玻璃、铁板上擦一片水迹。)

12 ②看一看,黑板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 (2)讨论:

①瓶子里和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②你看到水是怎样跑掉的吗?

③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跑掉了?

(3)教师小结:这说明水变成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物体叫做水蒸气。

(4)讨论:水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变成水蒸气的?(平常温度) (5)讲解: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 (6)提问: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水的蒸发现象?(让学生充分发言) (7)讲解: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2.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l)谈话:

①谁会游泳?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有什么感觉?(很冷,比在水里冷。)身上的水干了以后还冷吗? ②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有什么感觉?(凉快) (2)讨论:

①为什么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感觉比在水里还冷,身上的水干了就不冷了? ②为什么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

(3)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3.指导学生认识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1) 提问:根据你晾衣服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 (让学生充分讨论) (2)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 巩固应用

1.什么叫做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3.填空: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或风大小有关系。

第十四课

穿棉衣为什么暖和 教学目的: 1.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用科学的观点解释问题,在比较、归纳中得出结论。

2.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人合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条件改善生活。

3.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不会生热;知道各种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准备:铁架台、3—4支温度计、2—3根皮筋、棉花、毛皮(学生可自备毛巾、毛衣、布、丝绸等)、实验记录单、冰块、热水袋。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各种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

13 保温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与前面的例子相反,有时在生活中希望热的物体不要变凉,要设法保持温度,保持热不散出去,这叫做“保温” (板书:保温 ) (2) 讨论:

①要保温应该怎分办呢 ?( 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 ②生活中郎些物体需要保温 ? 它们是怎样保温的 ? ( 学生可能说出用暖瓶给开水保温,将饭放保温锅里,穿棉衣使身体保暖等等。)

二、学习新授:

(1) 认识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①出示保温瓶。

②观察:保温瓶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 ③讨论:这样的构造与保温有什么关系 ? ④讲解:暖水瓶 ( 杯 ) 内有瓶胆,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瓶胆为双层,中问的空气被抽去,抽掉空气不能形成热对流;瓶胆内外涂有银白色发亮的物质,可以减少热的辐射;瓶胆口有软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热的不良导体,既能减少热的传导,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气以对流方式带走瓶内的热量。 (2) 认识棉衣保温的原理:

①出示羽绒、棉絮等保温材料。

②观察这些材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 膨松。 ) ③讨论:这些特点与保温是否有关系 ? ④讲解: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

(3) 认识地膜的保温原理:

①谈话: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伯伯怎样做 ? ②放录像:农民在地里盖地膜。 ③讨论:这有什么作用 ? ④讲解在农田、菜园的土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致冻死。 (6) 提问:还有哪些物体像棉被、暖水瓶等物体一样具有保温作用 ? 它们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温的 ? (7)小结: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射。 研究制作保温盒的方法

(1)讲述:下面,我们要应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给一杯水保温。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 ? (2) 学生分组讨论。

(3) 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案。 ( 三 ) 巩固练习

1 、概述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全课总结。 2 .解释两种常见现象。

(1) 有人说冬季盖棉被、穿棉衣是因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对不对 ? 为什么 ? (2) 问:棉被、保温箱本来是保温用品,可人们把冰棍放在保温箱里还盖上棉被怎么回事 ? ( 四 ) 布置作业

14 制作保温盒,比赛保温的效果

第四单元

第15课

做房子的材料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做房屋的材料及其材料在房屋中的用途,能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会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会给它们分类。 教学准备:有关各种房屋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房屋的各种图片。

2、提问: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二、学习新授

1、带学生到教室外观察学校里的房子,看看它们分别用了哪些建筑材料。

2、学生观察记录。

3、提问: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样用?学生填表。 材料名称 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用

4、各组汇报自己的观察与记录。

5、给材料分类。

(1)每小组自己确定分类标准,给这些建筑材料分类。 (按大小分;按软硬分;按用途分等) (2)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提问: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材料?

小结:像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提问:将我们知道的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应该怎样分? (4)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5)集体交流分类结果。

6、运用分类标准判断”。

(1)谈话: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2)小组讨论、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总结与拓展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16课

石头和住房 教学目标:

观察建房子的石头,研究岩石的特点以及用途,根据岩石的特点给岩石分类。 教学重难点:

15 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岩石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房子的材料》,知道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大家说一说石头是什么材料?

2、房屋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石头?

3、谈话:石头也叫岩石,大家还见过哪些岩石?

二、新授

1、提问:说说你们带了哪些岩石?

2、学生汇报自己带来的岩石。

3、关于岩石,你们知道些什么?

4、提问:岩石有哪些特点?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5、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

6、教师向同学们发放岩石,你不认识的岩石,你打算怎么做?

7、小组讨论,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想法。

引导学生明白,先用感官观察,再使用工具有顺序的记录。

8、发放工具

9、学生分组研究,填写实验记录。 岩石编号 颜色 结构 软硬 滴盐酸后 1 2 3 4 5

10、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三、总结与交流

1、谈话:刚才通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根据岩石的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看看有多少种分法。

2、小组讨论分类标准,小组分类汇报。

3、提出两种以上被大家认同的分类方法。

4、小结:通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大家能根据岩石的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并且分得很好。

5、课外学习与实践

岩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想一想它们各利用了岩石的什么特点。

第17课

住房的装修 教学目标:

观察装修用到的材料,研究装修材料的特点以及用途。 教学重难点:

研究装修材料的特点以及用途,提出科学的意见及建议。

16 教学准备:

装修用到的材料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说说我们装修用到了哪些材料?

2、谈话:哪些同学的家里已经或正在进行装修。

3、提问:这些装修材料有什么特点?你们准备怎样来研究?

二、新授

1、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2、提问:这些装修材料有什么特点?你们准备怎样来研究?

3、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4、教师介绍几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

5、教师想每组发放装修材料。

6、小组研究并做记录。

材料名称 材料特点

7、汇报:各组说说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发现了装修材料有哪些特点?

8、总结与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装修到底好不好?装修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为了避免这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9、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0、小结:装修材料中有一些成分对人体有害,为了避免和减少装修材料对人的危害,我们应做到: (1)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尽量选择那些不含或少含有害物的材料。

(2)装修完成后,不要立即住进去,而要将住房通风,让房屋空闲半内左右,为的是让那些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

(3)注意保持住房有良好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内。 (4)注意室内外的绿化,使空气能够长期保持清新。

三、拓展与延伸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给亲戚朋友家的房屋提合理化的建议。

五单元

第18课

让灯亮起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经历“怎样使小电珠亮起来?”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借助直观材料了解“电流、电路” 的概念。

3、使学生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科学法,掌握用直观的方法记录 学习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手电筒;学生分组:小灯泡、电池、导线各1。

17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问题

1、

(拉教室的电灯开关)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有灯泡、有电、电线连接)

2、

还在哪见过电灯泡亮起来的具体例子。

3、

观察小灯泡、电池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认识灯泡、电池的组成部分,学习灯泡、电池的简单画法。

4、

出示分组材料,提出问题:给你一个电池、一个灯泡,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

二、启发引导、探究问题

1、启发学生思考推想: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

要点:a、需要哪些材料?b、用哪些方法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指导画连接方法

2、提供材料(电池、灯泡、导线)学生实验 要求:把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在书中空白处。

3、汇报:a、哪些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引导学生补

充完整,整理后板书 b、用哪些连接方法小灯泡没亮起来。

三、激疑导思、研讨问题

1、比较使灯泡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相同?

(用导线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2、使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与不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

(不亮的连接方法没有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3、为什么这样连接(亮的方法)小灯泡会亮起来? (电池的电能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形成电流通路) 人们称这种电流的通路叫——电路,

四、联系实际、应用创新

1、解释手电筒为什么会亮起来?

2、家用电灯、电器是怎样工作起来的?

3、家庭用电安全常识教育

第19课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 教学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学会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学会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的原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生经历分析电路故障原因和检测电路故障原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实是,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小组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带有故障的串联电路(1个坏的小灯泡、1根没有剥绝缘皮的电线,1节废电池),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材料(电线若干根、电池盒1个、小灯泡1个、灯座1个)。

2、教师准备:

有1个小灯泡的无故障的串联电路,1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展示台下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的串联电路:

18 提问:大家请看,这是一个以前我们连接过的能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

讲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环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有电流通过的环路就叫做电路。

2、小组连接一个有故障的串联电路

谈话:老师为各组也准备了一个这样的电路,请你们把断开的电线连上。

提问:小灯泡亮了吗?小灯泡没亮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各小组分析出故障的原因: 1、讨论、分析:

请大家分组讨论、分析,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可能出故障了?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2、交流:

你们认为,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电路出故障了?(板书学生分析的结果) 3、整理记录:

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的记录补充完整。

(三)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1、讨论: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2、学习用一个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1)学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展台展示“电路检测器”) 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做的电路检测器,然后自己也试着动手做一个。 注意:

① 做好后一定要先试试小灯泡亮不亮;

② 要注意安全,不准用它来检测人的身体或220V的电路。 (2)学习使用电路检测器:

教师演示检测一根电线;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电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故障;如果结果相反,则说明这根电线有故障。 3、分组讨论制定检测计划: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一个检测计划(也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把计划写在“表二”中。

交流、汇报:你们组制定的检测计划是怎样的?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原因: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订的计划,用电路检测器故障原因。 要求:

① 边查故障,边记录(可以把结果记录在“表三”中); ② 数数本组的电路共出现了几个故障。 5、交流、汇报:

(1)你们组检测到了哪些故障?请你上台来和大家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检测的? (2)大家认为他们小组的检测怎么样?

(四)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故障已经找到了,你能排除这些故障,使这些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吗?请动手试试看。

(五)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的电路故障有:电池没电了、电线的外皮没有剥掉、小灯泡坏了。如果今后遇到了其它故障,你会怎么办?

请大家注意,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的电路,绝不能用来检测家用220V电器电路,

19 否则会出危险。

第20课

我来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 探究过程

1、观察手电筒

(1) 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4)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 (2) 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3)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 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2. 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四、总结

第21课

电磁铁 教学目标:

1、

指导什么是电磁铁,能够做一个电磁铁,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2、

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有关。

3、

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变化的,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

4、

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教学难点与重点:

1、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2、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演示磁铁吸大头针

2、 提问:铁钉能吸铁么?

3、 演示电磁铁装置,并做吸大头针实验。

二、制作电磁铁

1、 指导制作电磁铁。

2、 学生制作并玩电磁铁。

3、 给装置起名(板书:电磁铁)

4、 提问:你能够比较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么?

三、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1、

谈话:你对电磁铁有感兴趣的问题要研究么?(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2、

指导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制订实验方案)

3、

引导学生用指南针检验。

4、

学生验证假设(教师指导实验)

5、

学生讨论汇报,对不同的答案进行分析。

四、归纳小结

谈话:在本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么?

五、扩展探究: 如果电磁铁针帽是北极,那么,改变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以后,电磁铁的针帽是什么极?(学生假设,学生实验,学生汇报)

第22课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家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

21 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小结: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四)课外延伸

22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

第23课

做一个电热切割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热切割器的原理、构造及用途。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组制作一个电热切割器,用自制电热切割器切割成字或图案。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竹片(弯成弓形、两端打孔)、电热丝(废旧的热力棒内有)、小钉、电线夹、电池盒(每组两个)、电池、小刀、锯条。

2、演示材料:电热切割器。

3、学生准备:泡沫塑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带五星图案的泡沫塑料)提问;现在用泡沫塑料做个五星的图案谁有办法?

2、学生提出办法后,让他们到前面操作。

3、谈活:用刀或其它工具都做不好。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呢?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电热切割器

(1)下面看老师用这个机器做一次(用电热切割器做)。

(2)提问:老师很快地做好了一个,谁知道老师运用了什么知识? (电流流过导体使导体产生电热,这样能轻易切割一些材料。) (3)(对)这是一台电热切割器(讲解电热切割器的构造及原理)。

2、指导学生制作电热切割器 (1)提问:你们想不想做一个? (2)边讲解方法边演示。

弓形的很简单,两端插进电阻丝,固定,用电线夹夹住两端电阻丝,电线夹与电池正负极分别连接便可以使用了。我们制作时先不通电。 (3)学生制作、老师巡视。

(4)表扬制作较好的学生,并将他们做的出示给大家看。

3、用自制的电热切割器制作出各种图案

(1)画图案;下面我们来学习使用电热切割器。首先在泡沫塑料上画出自己要做的图案。

(2)切割:用自制电热切割器沿图案边切割。切割时要小心,动作要慢,看谁做得最好。注意不要用手触摸电热丝。

4、安全教育

我们的电热切割器只能用干电池做电源,绝对禁止用家里的电源,以免发生危险。

23

上一篇:读者需求调查分析报告下一篇: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