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2023-01-27

第一篇: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能源管理体系

俗语与定义

能源: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PDCA管理模式:即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持续改进模式。策划:实施能源评审,明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从而确保组织依据其能源方针改进能源绩效。实施:履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检查: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照能源方针和目标评估确定实现的能源绩效,并报告结果,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控中心:能源管控中心是采用自动化、信息化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也就是在现代化的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撑下,对能源系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

主要能源使用: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

边界: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 能源基准:用作比较能源的定量参考依据。

能源效率: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 能源管理体系: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能源绩效参数: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发布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能源评审: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

能源管理团队:负责有效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活动并实现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的人员。

相关方:与组织能源绩效有关的或可受到组织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组建宿舍用能管理团体 制定宿舍用能计划 制定宿舍能源管理手册 统计宿舍用能设备

制作宿舍水电表台帐(学习能源管理软件) 分析宿舍用能数据

能源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担任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具有其他方面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应包括: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 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 D.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绩效;

E. 确保策划有效的能源管理活动,以落实能源方针;

F. 在组织内部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

G. 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的方法; H. 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 宿舍节能措施有哪些 人走灯灭

饮水机在离开宿舍时关闭开关 电脑不长时间待机 多做室外活动,少打游戏 合理开关灯

水龙头随手关,具有节约意识,用电设施损坏时及时报修等

第二篇:动力能源2011年合同能源管理

动力能源公司召开2011年夏季供冷暨合同能源管理研讨会

10月12日,动力能源公司技术采购部组织召开了动力能源公司“2011年夏季供冷暨合同能源管理研讨会”,动力能源公司总经理左旭、副总经理汪涛及技术采购部、航站楼分公司、暖通分公司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室及相关站队领导、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1年,动力能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合作模式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签订了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能源供应合同。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夏季供冷”和前十个月“能源供应合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研讨。

T

1、T

2、T3三座航站楼及飞行区、公共区等用户2011年1至10月份共计节电400余万千瓦时,为完成“500万千瓦时”全年节电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动力能源公司可控的用电设备耗电量只占所有用户耗电量的一半左右,而随着旅客流量的增长、GPU替代APU工作的推进等用电需求将持续增加,动力能源公司承担极大的节能压力。在对用电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和预测后,动力能源公司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持续深入推进空调系统风水系统平衡和精细化调节、优化空调设备运行模式、合理利用室外日照降低航站楼内照明系统用电量等措施,大幅降低了三座航站楼的总电耗。

自4月28日起,动力能源公司开始为T

1、T

2、T3三座航站楼供冷,较去年同期提早了8天。自4月底至“十一”黄金周,三座航站楼公共区域内平均温度比去年同期降低0.5~1℃左右,舒适性提升,整个制冷季未接到旅客关于舒适度方面的任何投诉,这在首都机场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而ACI满意度中航站楼登机口/等候区舒适度指标

二、三季度平均得分4.76分,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0.16分。

在供冷标准提升2℃、供冷时间延长18天、天然气价格提高0.33元/m³等不利因素下,秉承“把握需求、按需供冷”理念,持续推进四站联调联控模式,通过实施冷却塔技术改造、减少45吨蒸汽锅炉运行时间、协调小用户错峰用气、合理利用新风降低制冷负荷等措施,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控制2011年制冷总能源成本不突破去年同期数值,取得了服务品质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双赢。

随后,与会人员对航站楼内节电措施、夏季供冷经济运行及2011年冬季供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签订之后,全员的意识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在执行新的供冷标准后迅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运行方案,“技术饭碗”的优势更加凸显。

动力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汪涛指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2011年1~10月的节能工作措施得当、成绩突出,公司的第二场硬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的各项生产组织更加规范化、现代化,节能工作无论从思想还是到管理都完成了质的转变,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企业竞争力更为强大,验证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是成功的、是有效的,更验证了动力能源公司是一支“战之则胜”的队伍。

最后,动力能源公司总经理左旭对当前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指示。左总指出,动力能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管理模式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面对新的挑战,动力能源公司顶住压力,充分发挥了我们的专业实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动力能源公司作为机场地区节能减排的排头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的转变观念、凝练技术、对标先进,发挥能源专家优势,将机场地区的节能降耗工作向更深更广推进,真正成为集团公司“信得过”、“离不开”、“靠得住”的专业化公司,同时把首都机场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打造成机场行业能源管理模式的成功范例,为动力能源公司真正实现“走出去”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篇:能源管理体系策划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1、体系策划设计

2、培训辅导

3、文件编写

4、试运行

5、正式运行

体系策划

体系诊断

① 系统地调查组织的组织机构及各级部门职能。 ② 总结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③ 系统地总结现有文件、记录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④ 了解最高管理者经营观念和对系统的期望。 ⑤ 提供系统诊断报告。

1、制定计划

① 结合组织实际情况安排详细的咨询时间表。 ② 安排相关人员及资源。

③ 提出对咨询方的要求。

④ 与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和修改咨询方案。

⑤ 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咨询方案。

2、建立组织机构

① 由最高管理者确定管理者代表及体系小组。 ② 初步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职能部门。

③ 与管理者代表讨论能源管理体系初步方案。 ④ 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3、进行职能分工

① 准备职能分工表

② 制定智能分工草案。

③ 与管理者代表初步讨论。

④ 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

⑤ 最高管理者审定批准正式职能分工表。

4、列出文件清单

① 列出管理手册框架

② 列出程序文件清单

③ 列出工作文件类别

④ 与各部门讨论文件清单

⑤ 表格记录归档整理

培训辅导

全员培训

1、骨干培训

2、文件编写人员培训

文件编写

1、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2、提供样本编写指导

3、顾问修改体系文件

修改要点

ⅰ体系要术及要求是否齐全

ⅱ各部门接口有无问题

ⅲ各层次文件是否一致

ⅳ记录与文件是否一致

4、相关部门评阅文件

5、领导审批文件

试运行

试运行准备

① 文件复印、装订

② 文件盖受控章

2、试运行动员组织

3、试运行推动

①体系文件培训

③ 试运行考试

④ 咨询顾问现场实施指导

4、首次内审培训及实施

正式运行

1、修改形成正式文件

① 根据内审,各部门对文件不适当处提出修改申请② 经批准后正式修改

2、咨询顾问指导组织进行内审

3、管理评审

第四篇:能源管理体系试题(答案)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题,少选得1分;共40分) 1.能源管理体系不适合以下哪种组织?(C)

A.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符合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组织; B.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组织;

C.通过体系的的有效运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的组织。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2.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A. 蒸汽

B. 煤炭

C. 石油

D. 太阳能

3.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提供证据。以下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D) A. 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组织内贯彻实施;

B. 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并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 C. 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 进行内部审核

4.能源管理方案应包括:(ACD)

A. 有关职能与层次上的职责和权限;

B. 耗能设备的检修规程; C. 技术方案、实施方法和财务措施等;

D. 时间进度安排。

5. 在一个用能单位中,往往80%的能源是由20%的用能设备/环节所消耗

的,这种原理被称为(A)

A. 二八原则

B. 重点控制理论 C. 标杆对比

D. 能量平衡

6. 标准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

(ABCD

A. 职责的明确;B、达到每项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进度;C、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

D、验证结果的方法

7. 除了节能技术应用外,节能的主要途径还有什么?(BC) A. 空调改造

B. 结构节能 C. 管理节能

D. 人走关灯

8. 以下哪项属于强制性的外部交流(A)

A. 统计局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用能情况统计表 B. 网站上宣传能源方针

C. 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描述能源节约情况 D. 宣传获得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9. 以下哪种情况是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接受的?(ACD)

A. 没有纸质的管理文件;

B. 没有文件化的能源管理基准; C.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与公司其他管理体系及日常管理规定合在一起,没有单独的文件系统;

D. 信息交流内容在能源管理手册中描述,没有形成单独的程序文件。

10. 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评价方法可包括:(ABCD) A. 标杆对比法; B. 二八原则识别法;

C. 平衡测试法; D. 专家诊断法

11. 在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组织应:(ABC)

A. 在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

B. 考虑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以及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此外,还应考虑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

C. 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

D. 单独设立一套考评系统,与原有其他目标指标考核分开。

12. 组织应根据能源方针、目标、指标,识别、策划与所确定的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在以下规定的条件下进行:(BCD) A. 对可能出现紧急的情况,制定应急方案;

B. 对缺乏文件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的运行过程,应制定、提供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和/或操作指导书;

C. 在运行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和能源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

D. 当这些运行控制涉及对相关方的要求时,应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相关方。

13. 能源管理体系可以与以下哪些体系/系统兼容或整合?(ABCD) A.环境管理体系; B. 质量管理体系;

C. 公司现有生产及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D.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4. 组织应确定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并对其采购、使用和处置进行有效控制,包括:(ABCD)

A. 在新设备和替代设备选用时,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

B. 定期监控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其经济运行; C. 进行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D. 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鉴定。

15. 以下属于管理评审输入的有(ABC) A. 组织的管理承诺和能源管理绩效; B. 能源管理体系的客观变化; C. 改进的建议;

D. 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

16. 标准对采购能源产品提出了哪些控制要求?(ABCD) A. 根据满足要求的能力评价和选择能源供应商; B. 制定采购标准或规范;

C. 对采购的能源产品进行计量和(或)验证; D. 规定相关能源的输配和贮存要求。

17.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评审时,应考虑(ABC): A.使用什么样的能源最经济,对环境影响最小,而又易于获取; B. 选用什么样的设备,能使设备在经济条件下运行; C. 能否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D. 能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18. 对重点用能设备的控制方式包括:(ABD) A.制定规程和设备关键运行参数要求; B.定期监测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C.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D.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确认。

19. 对应标准4.5.5条款“运行控制”,钢铁行业实施规则中,对提高余热余能的转换、回收和利用效率,提出以下哪些控制要求?(BCD) A.大力宣传节能,提高员工意识;

B.规定用于监控、评价余热余能转换、回收和利用效率的评价准则或指标要求; C.按评价准则或指标要求,最大量回收、合理调度及充分利用余热余能; D.采取措施,避免或不断减少余热余能的无谓排放或放散。

20. 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BCD)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C. 提出改进建议;

D. 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能源管理体系是企业综合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应与企业的质量、成本、安全、环境方面的管理要求相容、协调一致,而不应走向一味追求节能的误区。(T) 2. 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或声明符合GB/T23331标准的要求,只要满足该标准的主要条款要求即可。(F)

3.能源绩效是组织对其能源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T) 4.能源管理标杆是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T)

5.能源因素的识别仅限于体系范围内,组织自身能够控制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影响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F)

6.在规定周期内,管理评审可分多次进行,一次评审不一定包括管理评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T)

7.组织只要建立收集法律法规的渠道就可以了,不需要识别其中的具体要求,也不需要将其传递给相关的部门。(F)

8.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考核是纠正措施,制定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属于预防措施。(F)

9.能源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单独的管理手册。(F)

10.用能单位应对采购的能源产品进行计量和(或)验证。(T)

11.组织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T)

12.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规定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级的要求,是强制性国家标准。(T)

13.对重点用能设备只需加强目标指标的考核和维护保养,对操作人员的能力以及定期监控能源利用效率等不必作出要求(F)

14.适用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要求是能源管理体系的底线。(T)

15.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应确保有具备能力的能源方面的代表参加。(T)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常用的节能技术有哪些?

(1)焦化:干熄焦(CDQ)发电、煤调湿技术、焦炉煤气净化回收利用、煤气冷却余能利用、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化产热泵蒸氨、鼓风机变频调速、焦油渣制球回配技术;(OCC焦炉加热技术);

(2)烧结、球团:烧结/球团余热回收、余热发电、混合料预热、铺底料厚料层烧结、煤气预热+热风烧结、脱硫风机变频调速、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3)炼铁:炉顶余压发电(TRT、BPRT)、干法除尘技术、高炉鼓风除湿技术、热风炉双预热、外燃式热风炉、热风炉自动燃烧控制技术、富氧喷煤技术、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低硅冶炼技术、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技术、鼓风机变频调速、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熔融还原炼铁技术) (4)炼钢: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烟道余热蒸汽利用、饱和蒸汽发电、蓄热式烤包器、烤包PLC自动控制、钢包转运加盖保温、转炉副枪取样及自动化炼钢技术、机械(干式)抽真空精炼技术、合金料或钢铁料烘烤、一罐到底技术、除尘风机变频调速;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电炉优化供电技术。

(5)轧钢:热送热装、薄板坯连铸连轧或直接轧制技术、蓄热式加热炉、汽化冷却余热蒸汽回收利用技术、饱和蒸汽发电、切分或倍尺轧制技术、电机变频

调速。

(6)其他:纯烧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动态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综合节能技术应用、高效热电联产—低真空采暖、热泵技术、能源管控中心。

2.请简述组织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适宜的资源。 答:

a) 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人员; b) 配备所需的节能产品/设备、设施; c) 配备所需的能源计量器具与监测装置;

d)充分识别和利用最佳节能管理实践和经验,以及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 e)配套充分的资金。

3、导入能源管理体系的期望作用与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有哪些方面?

1、强调岗位节能与系统优化同步推进;

2、制定节能规划建立长效节能机制;

3、防止“两层皮”;

4、建规立制、精细管理、夯实基础;

5、促进节能技术应用;

6、完善节能攻关机制,挖掘低成本节能潜力;

7、以能源“合规性评价”促进节能工作;

8、促进能源计量和能源中心建设;

9、促进能效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提升了全员节能意识 提升了能源管理的地位

4、什么是能源绩效参数?结合工作岗位举出列举三个参数。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工序能耗、点火温度、点火煤气单耗、固体燃料单耗、电力单耗、新水单耗、蒸汽单耗、吨矿余热蒸汽回收量、吨矿发电量、返矿率、漏风率等。

四、应用题(共25分;其中:能源相关变量10分,控制措施策划15分)

请结合您的工作岗位,或选择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供配电、制氧、水处理等任一工序,按标准要求识别存在的主要能源因素,并阐述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篇:能源管理体系记录表单

需整合的记录表单,此类记录表应依托在各相关程序下。

记录表格:

CX01 文件控制程序 《受控文件清单》 《文件更改通知单》 《收/发文记录》

CX02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清单》

CX03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流程图》

《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特性排查》 《能源消耗统计表》 《主要能源使用区域表》

《主要用能设施、设备、系统、过程清单》 《主要用能岗位人员清单》

《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清单》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清单》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排序表》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追踪表》 《能源评审报告》

CX04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CX05 能源绩效参数、基准控制程序

《能源基准》 《能源绩效参数》

CX06 能源目标、指标、管理实施方案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目标、指标监督检查记录》

CX07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CX08

收发文记录 网络发文记录、邮箱记录等

CX09 《能源消耗统计表》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CX10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理用能评价报告》

CX11 《供方调查表》 《供方评审表》

CX12 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记录 合规性评价记录 能源消耗统计表

CX13 《合规性评价表》 《合规性评价报告》

CX14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

CX15

《内部审核计划》 《会议签到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不符合项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CX16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计划》 《会议签到表》

上一篇:农业局工作举措及成效下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本站热搜